《二上《元日》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二上《元日》教學設計一等獎
一、看圖激趣
1、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師把春聯(lián)放大些,這是古代時貼的春聯(lián),寫的是繁體字,讀的時候是從右到左,(讀辭舊迎新)右邊為上聯(lián),左邊為下聯(lián)?,F(xiàn)在的春聯(lián)是從左到右讀的,這是現(xiàn)在貼的春聯(lián),我們看這是同一副春聯(lián),這次你能來讀一讀嗎?上下聯(lián)我們可以怎么區(qū)分呢?我們看上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歲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三、四聲的為上聯(lián),下聯(lián)的年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一二聲的為下聯(lián)。
3、同學們,其實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書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書元旦)(陽歷一月一日)元日呢(板書元日)?(農(nóng)歷一月一日,就是我們所說的正月初一,板書正月初一)。這是2012年一月的日歷(課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這篇古詩,(板書宋王安石)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古詩到底描繪了大年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剛快打開書,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并且想辦法解決它。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老師把古詩中的一些詞語請了出來,你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抽讀,齊讀)
“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在竹筒里裝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燒,這時就會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了。這個字與哪個字相似呢?(瀑)為什么它是火字旁,而瀑是三點水旁?
屠蘇,這就是屠蘇,是一種草名,所以蘇是草字頭。屠蘇是指用屠蘇草泡成的屠蘇酒,是漢末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制而成。這種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賜吉祥。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這天朝東喝屠蘇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關?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陽。古代的人喜歡大年初一把大門敞開,迎接初升的太陽。
桃符,關于桃符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放桃符的神話故事),這就是桃符(示圖),后來就是指春聯(lián)。
3、再來看看這些詞,紅色的是需要我們會寫的,看看有沒有你認為難寫的字?指導爆字。(在田字格里寫)
4、誰來讀讀這首詩?(正音)1-2名
5、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齊讀)。
三、品讀古詩,讀出韻味
1、詩中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請大家讀詩的前兩句(課件出示前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你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請你提出來?(一歲除,歲,指年,除,去一年過去了)
(2)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放爆竹、喝屠蘇)
(3)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4)過年了,多熱鬧啊!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你能把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請你試著讀一讀(練讀,指名讀,范讀,練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老師也感受到人們當時非常開心,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和屠蘇酒的熱鬧氣氛吧!。(齊讀)
真棒,從你們的讀中老師切實感受到了春節(jié)時開心、熱鬧的場面。
2、學習“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
(1)在這個句子中你還有不理解的詞嗎?那千門萬戶瞳瞳日是什么意思呢?(板書迎紅日)
(2)從這首詩里你還仿佛看到了什么?(板書換桃符)
(3)你能把后兩句的意思說一說嗎?
同學們,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走家竄戶,到處洋溢著一片喜慶?,F(xiàn)在就請你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吧!(齊讀后兩句)
在清脆的爆竹聲中,我們又送走了一年,在溫暖的春風中,家家戶戶,合家歡聚暢飲著美酒。在守夜中,千家萬戶迎來新年第一縷燦爛的陽光,然后用新的桃符換去了舊的桃符,春節(jié)是多么熱鬧、多么喜慶呀!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這首小詩。誰愿意讀?
真好,多熱鬧啊,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新年新氣象,還有更深刻的用意。當時宋朝社會很貧窮,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積極改革,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幸福??梢哉f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愿,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祝愿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試著背一背(借助板書和插圖)
不看板書,你還能背嗎?那閉上眼睛試一試吧!
同學們這么短時間就背下來了,真了不起。
四、適度拓展,積累語言
同學們,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許多詩人為此寫了詩句。下面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姿未K東坡的詩(課件:守歲)老師給同學們讀一下。你看看 這首詩講了過年的一種習俗是什么?(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過年有許多習俗,我們在十二單元里將繼續(xù)學習。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蘇
迎紅日
換桃符
2、二上《元日》教學設計
一、看圖激趣
1、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老師把春聯(lián)放大些,這是古代時貼的春聯(lián),寫的是繁體字,讀的時候是從右到左,(讀辭舊迎新)右邊為上聯(lián),左邊為下聯(lián)?,F(xiàn)在的春聯(lián)是從左到右讀的,這是現(xiàn)在貼的春聯(lián),我們看這是同一副春聯(lián),這次你能來讀一讀嗎?上下聯(lián)我們可以怎么區(qū)分呢?我們看上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歲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三、四聲的為上聯(lián),下聯(lián)的年是第幾聲?結尾字是一二聲的為下聯(lián)。
3、同學們,其實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書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書元旦)(陽歷一月一日)元日呢(板書元日)?(農(nóng)歷一月一日,就是我們所說的正月初一,板書正月初一)。這是2012年一月的日歷(課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這篇古詩,(板書宋王安石)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古詩到底描繪了大年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剛快打開書,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并且想辦法解決它。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老師把古詩中的一些詞語請了出來,你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抽讀,齊讀)
“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在竹筒里裝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燒,這時就會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了。這個字與哪個字相似呢?(瀑)為什么它是火字旁,而瀑是三點水旁?
屠蘇,這就是屠蘇,是一種草名,所以蘇是草字頭。屠蘇是指用屠蘇草泡成的屠蘇酒,是漢末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制而成。這種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賜吉祥。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這天朝東喝屠蘇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關?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陽。古代的人喜歡大年初一把大門敞開,迎接初升的太陽。
桃符,關于桃符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放桃符的神話故事),這就是桃符(示圖),后來就是指春聯(lián)。
3、再來看看這些詞,紅色的是需要我們會寫的,看看有沒有你認為難寫的字?指導爆字。(在田字格里寫)
4、誰來讀讀這首詩?(正音)1-2名
5、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齊讀)。
三、品讀古詩,讀出韻味
1、詩中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請大家讀詩的前兩句(課件出示前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你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請你提出來?(一歲除,歲,指年,除,去一年過去了)
(2)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放爆竹、喝屠蘇)
(3)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4)過年了,多熱鬧啊!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你能把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請你試著讀一讀(練讀,指名讀,范讀,練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老師也感受到人們當時非常開心,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和屠蘇酒的熱鬧氣氛吧!。(齊讀)
真棒,從你們的讀中老師切實感受到了春節(jié)時開心、熱鬧的場面。
2、學習“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
(1)在這個句子中你還有不理解的詞嗎?那千門萬戶瞳瞳日是什么意思呢?(板書迎紅日)
(2)從這首詩里你還仿佛看到了什么?(板書換桃符)
(3)你能把后兩句的意思說一說嗎?
同學們,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走家竄戶,到處洋溢著一片喜慶?,F(xiàn)在就請你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吧!(齊讀后兩句)
在清脆的爆竹聲中,我們又送走了一年,在溫暖的春風中,家家戶戶,合家歡聚暢飲著美酒。在守夜中,千家萬戶迎來新年第一縷燦爛的陽光,然后用新的桃符換去了舊的桃符,春節(jié)是多么熱鬧、多么喜慶呀!讓我們再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這首小詩。誰愿意讀?
真好,多熱鬧啊,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新年新氣象,還有更深刻的用意。當時宋朝社會很貧窮,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積極改革,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幸福。可以說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愿,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祝愿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試著背一背(借助板書和插圖)
不看板書,你還能背嗎?那閉上眼睛試一試吧!
同學們這么短時間就背下來了,真了不起。
四、適度拓展,積累語言
同學們,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許多詩人為此寫了詩句。下面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姿未K東坡的詩(課件:守歲)老師給同學們讀一下。你看看 這首詩講了過年的一種習俗是什么?(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過年有許多習俗,我們在十二單元里將繼續(xù)學習。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蘇
迎紅日
換桃符
3、《古詩兩首》《元日》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二、 學生分析 由于四年級學生的特點,良好的品德和習慣還沒有形成,注意力不能穩(wěn)定持久,具體形象思維為其主要思維特點,學習還以近期娛樂目標為主,缺乏理性思考。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師生情感交流,教學中我以合作學習和聯(lián)系生活教學策略為指導思想,使學生手、腦、口并用,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主動參與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 教學目標分析
1、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人是怎樣通過對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動人情景的描寫來抒發(fā)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四、 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處理思路
1、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了解寫作背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2、處理思路
(1)、為了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我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我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教學最后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學習,學習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首詩,一次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五、 教學過程 ※ 背詩導入
1、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古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它廣為流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首北宋王安石的元日。(板書課題)
2、點出“日”理解、“元”是第一,“元日”就是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節(jié)。
3、 在這一天,你會做些什么?(交流)齊讀課題。
4、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安石的這首過年詩。不過,在學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你以前是怎么學古詩的?
5、生交流。師結:對,誦讀理解是我們學習古詩的主要方法。我們學好古詩,首先就要讀好它。出示:(一讀:注意節(jié)奏、讀正確。)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課本,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自由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節(jié)奏,讀正確。
4、《元日》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重難點、關鍵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具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釋題目
1、同學們,快要放假了,能想起來每年放假咱們在家里過得最大、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春節(jié))
2、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節(jié)日的?(指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3、教師板書課文,解釋課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古詩。
2、學生結合生字的認讀,自讀古詩。
3、同學間互相檢查讀。
4、指名讀一讀,其他評價。
5、集體讀一讀,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適當點評。
6、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三、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然后再交流讀。
3、教師指導,強調要點。
4、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詩意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借助字典,結合圖說說古詩的意思。
4、集體反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收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情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3、討論:到底還要不要辦春節(jié)晚會。(學生各抒己見)
附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熱鬧、歡快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5、《元日》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重難點、關鍵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具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釋題目
1、同學們,快要放假了,能想起來每年放假咱們在家里過得最大、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春節(jié))
2、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節(jié)日的?(指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3、教師板書課文,解釋課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古詩。
2、學生結合生字的認讀,自讀古詩。
3、同學間互相檢查讀。
4、指名讀一讀,其他評價。
5、集體讀一讀,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適當點評。
6、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三、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然后再交流讀。
3、教師指導,強調要點。
4、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詩意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借助字典,結合圖說說古詩的意思。
4、集體反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收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情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3、討論:到底還要不要辦春節(jié)晚會。(學生各抒己見)
附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熱鬧、歡快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6、《元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詩題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指名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注意強調“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如果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jù)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并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么?你此時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抽生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熱鬧、歡快
7、《元日》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一首給大家聽聽?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二、學習古詩《元日》。
1、讀——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
(2)抽生讀,檢查字音及停頓情況。
(3)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
2、看——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1)仔細觀察圖畫,然后再讀讀古詩,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議——探究協(xié)作,讀中悟情。
(1)以小組議議,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詞語還沒有讀懂。
(2)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屠蘇、瞳瞳日、新桃、舊符
(3)說說詩句的意思。
4、評——多元評價,品析美讀。
(1)讀出你的感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2)教師相機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3)古詩賽讀,師生互評。
5、誦——積極展示,深情誦讀。
采用“對詩”、“詩句接龍”等形式反復吟誦,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放手讓學生按照“讀——看——議——評——誦”的方法自學。教師只作必要的指點即可,重點引導學生質疑討論:這么冷的天,漁翁為什么還要出來釣魚?
作業(yè)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2、收集柳宗元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3、收集課外你喜歡的古詩,試著理解
4、模仿古詩自己也寫一首
8、《元日》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一首給大家聽聽?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二、學習古詩《元日》。
1、讀——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
(2)抽生讀,檢查字音及停頓情況。
(3)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
2、看——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1)仔細觀察圖畫,然后再讀讀古詩,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議——探究協(xié)作,讀中悟情。
(1)以小組議議,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詞語還沒有讀懂。
(2)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屠蘇、瞳瞳日、新桃、舊符
(3)說說詩句的意思。
4、評——多元評價,品析美讀。
(1)讀出你的感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2)教師相機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3)古詩賽讀,師生互評。
5、誦——積極展示,深情誦讀。
采用“對詩”、“詩句接龍”等形式反復吟誦,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放手讓學生按照“讀——看——議——評——誦”的方法自學。教師只作必要的指點即可,重點引導學生質疑討論:這么冷的天,漁翁為什么還要出來釣魚?
作業(yè)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2、收集柳宗元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3、收集課外你喜歡的古詩,試著理解
4、模仿古詩自己也寫一首
9、《元日》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 3.回憶春節(jié)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劉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chǎn)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wǎng)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海》)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jù)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jié)喝的酒統(tǒng)稱屠蘇酒。(查于網(wǎng)絡)(這段教學有兩個目的:一是向學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且查到的義項要根據(jù)具體的句子來選擇;二是向學生暗示,從《新華字典》到《現(xiàn)代漢語詞典》,再到《辭?!贰⒕W(wǎng)絡,功能越來越強大。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板書: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詩題 放爆竹 讀詩文 喝屠蘇 明詩意 迎紅日 悟詩情 換新符
10、《元日》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1、能運用多種方法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了解詩意,說說自己的見解。
學前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搜集帶“春”的詞語和成語及與春節(jié)有關的知識。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快要放寒假了,我們每年最盼望的、全家過得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過年)
2、誰能說一說,你們家是怎么過年的?(學生暢談)
3、板書課題?!哆^年》從課題里,你想到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指導看書上的插圖,問: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詩句,指定學生讀。
⑶全班齊讀。
學生用筆圈畫生字。
⑷出示生字9個,(多種方式認識生字)
爆、余、除、屠、新、換、舊、付、符
⑸出示生詞,同桌讀。
爆竹、歡笑、新年、迎春、紅燈、秧歌、千家萬戶、除舊迎新、喜氣洋洋、年年有余。
2、熟讀課文,理解詩句。
⑴學生自由讀詩句。
⑵小組討論:“說說你知道哪句詩的意思?
⑶指定學生說詩意。
⑷全班齊讀全詩。
⑸分組接背詩句。
⑹指定學生背誦。
⑺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書寫生字。
1、觀察。
2、指導書寫。
3、展示書寫。
四、回文讀。
師:生字我們都認會了,還會組詞,而且還能用部分詞語說話了,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來讀一讀古詩。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好,老師獎勵每個學生一顆智慧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做擴詞訓練,及時糾正錯誤。
2、出示詞語小黑板:指名認讀,能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二、檢查背誦情況,感受詩中熱鬧的情景。
1、指名背誦古詩。
2、開火車背誦古詩。
3、說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4、教師根據(jù)學生收集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例如: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為什么要放鞭炮?(師生共同交流。)
三、書寫剩下的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生字的結構。
2、學生說哪個字的哪一筆要特殊注意,教師范寫。
四、練習。
練習一:學生自由讀詞語。(課后讀一讀。)
說一說自己的心情怎樣。
練習二:與春有關的詞語,如春聯(lián)、春風、迎春編對話。
匯報搜集的帶春的詞語或成語。
排符
練習三:師生活動,展示搜集的關于春節(jié)的對聯(lián)。
五、拓展訓練。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再找一找關于春節(jié)的古詩。
11、《元日》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
3.回憶春節(jié)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劉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chǎn)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wǎng)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海》)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jù)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jié)喝的酒統(tǒng)稱屠蘇酒。(查于網(wǎng)絡)(這段教學有兩個目的:一是向學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且查到的義項要根據(jù)具體的句子來選擇;二是向學生暗示,從《新華字典》到《現(xiàn)代漢語詞典》,再到《辭?!?、網(wǎng)絡,功能越來越強大。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fā)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板書: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詩題 放爆竹
讀詩文 喝屠蘇
明詩意 迎紅日
悟詩情 換新符 2006年10月
12、《元日》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難點:
1、能運用多種方法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了解詩意,說說自己的見解。
學前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搜集帶“春”的詞語和成語及與春節(jié)有關的知識。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快要放寒假了,我們每年最盼望的、全家過得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過年)
2、誰能說一說,你們家是怎么過年的?(學生暢談)
3、板書課題?!哆^年》從課題里,你想到什么?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指導看書上的插圖,問: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詩句,指定學生讀。
⑶全班齊讀。
學生用筆圈畫生字。
⑷出示生字9個,(多種方式認識生字)
爆、余、除、屠、新、換、舊、付、符
⑸出示生詞,同桌讀。
爆竹、歡笑、新年、迎春、紅燈、秧歌、千家萬戶、除舊迎新、喜氣洋洋、年年有余。
2、熟讀課文,理解詩句。
⑴學生自由讀詩句。
⑵小組討論:“說說你知道哪句詩的意思?
⑶指定學生說詩意。
⑷全班齊讀全詩。
⑸分組接背詩句。
⑹指定學生背誦。
⑺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書寫生字。
1、觀察。
2、指導書寫。
3、展示書寫。
四、回文讀。
師:生字我們都認會了,還會組詞,而且還能用部分詞語說話了,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來讀一讀古詩。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好,老師獎勵每個學生一顆智慧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做擴詞訓練,及時糾正錯誤。
2、出示詞語小黑板:指名認讀,能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話。
二、檢查背誦情況,感受詩中熱鬧的情景。
1、指名背誦古詩。
2、開火車背誦古詩。
3、說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4、教師根據(jù)學生收集的資料,了解有關春節(jié)的知識。例如: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為什么要放鞭炮?(師生共同交流。)
三、書寫剩下的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生字的結構。
2、學生說哪個字的哪一筆要特殊注意,教師范寫。
四、練習。
練習一:學生自由讀詞語。(課后讀一讀。)
說一說自己的心情怎樣。
練習二:與春有關的詞語,如春聯(lián)、春風、迎春編對話。
匯報搜集的帶春的詞語或成語。
排
符
練習三:師生活動,展示搜集的關于春節(jié)的對聯(lián)。
五、拓展訓練。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再找一找關于春節(jié)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