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課文《太陽,你好》教案一等獎》屬于教案一等獎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三年級課文《太陽,你好》教案一等獎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2 用讀、思、評結(jié)合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太陽最愛孩子”的含義。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文章時邊讀邊思考并能提出問題。
4 學會感受和欣賞真善美的事物。
教學重點
1 用讀、思、評結(jié)合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
2 學會感受和欣賞真善美的事物。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多媒體或教學掛圖、朗讀錄音帶或用于配樂的磁帶。
學生:搜集了解有關(guān)太陽的資料。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師: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
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太陽就天天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你好》
這篇課文,看看太陽都為小朋友們做了些什么?(師畫出太陽簡筆畫)
二、配樂欣賞,感知全文
1. 老師自己配樂范讀。輔之以多媒體幻燈片或掛圖,展示文中所描繪的景象。
2. 小組合作,借助生字卡片互教互學,鞏固生字讀音。
三、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段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注意糾正字音)
3.齊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太陽”的?
四、美讀交流,感悟體驗
(一)學習第1段。
1.齊讀第1段,結(jié)合旁批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生自由交流,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旁批,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字詞,對擬人的修辭手法進行提示、指導)
3.有感情地朗讀第1段。
太陽行走在天上。他看見的東西最多,他聽說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最多”一詞重讀)指導讀——師生點評——分組賽讀。太陽這么見多識廣,那他都看見些什么,聽見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呢?
(二)學習第2~14段。
1 第2~3段(可依據(jù)學生回答進行變序教學)。
(1)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研讀,邊讀邊思考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喜歡它?(字詞方面鼓勵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或小組相互討論自主解決)
(2)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相互議一議,并把自己感受到的批在旁邊。
(3)全班交流自己讀后感受到的美景。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師相機出示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讓生看看太陽怎樣放出溫暖,使一切變得美好的??梢缘禺嫵龊喒P畫做板書背景。
(4)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
先自己美讀,也可以同桌合作讀一讀;再指名讀——互動點評——分組或男女生賽讀。
2 第4段。
“他知道小朋友們愛吃水果,就發(fā)出光來,放出溫暖來,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p>
(1)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相機展示課件或掛圖。
(2)生根據(jù)自己朗讀后的旁批,說說自己喜歡這部分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感受、想象。
(3)這里沒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這種寫法真新穎,你喜歡嗎?在習作時,如果同學們多用這樣新穎的寫法,文章就會顯得更有趣。
(4)學生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
3 第7~11段。
(1)運用前面“讀、思、批”的學習方法,邊讀邊思考太陽還看見了什么,他看見這些之后會想些什么,自己批在課文旁邊。
(2)全班交流朗讀后的感受。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第7段。
師領(lǐng)讀,感受太陽的愛憎立場,謳歌真善美。
太陽高高地行走在天上,世界每個角落他都走到了,他看見了些什么呢?
生接讀。“全世界好的一切他都看見了,全世界壞的一切他也全看見了;全世界美的東西他都看見了,全世界丑的東西他也全看見了?!?/p>
(4)太陽他也像小朋友們一樣有感情的啊,他愛——(師領(lǐng)讀,生接讀)
愛——善良的人們。
愛——勤勞的人們。
愛——智慧的人們。
愛——勇敢的人們。
配上活潑歡快喜悅的音樂,指導學生抓住“善良”“勤勞”“智慧”“勇敢”,有感情地朗讀,同時以飽滿的熱情來感染學生。
(5)師:太陽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美好的人生目標,我們也要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做一個善良、勤勞、聰明、勇敢的人。
(6)有感情地朗讀7~11段。
4 第12段。
(1)聽錄音或教師范讀,邊聽邊批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師領(lǐng)讀,生接讀。
太陽最愛什么?
“太陽最愛孩子。”
太陽愛什么樣的孩子?
“一切到太陽下來的孩子,他全部愛,愛白皮膚的孩子,也愛黃皮膚的孩子;愛黑皮膚的孩子,也愛棕色皮膚的孩子。”
咱們看看旁批:“這句話揭示了太陽最愛孩子的原因?!蹦木湓捘?一起讀一讀。
5 第13、14段。
(1)太陽微笑著行走在天上,他會為自己最愛的孩子們做些什么呢?(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總結(jié)回顧,自由發(fā)言)
(2)太陽最愛孩子,為孩子們做了許多好事,那我們跟太陽問聲好吧!(師示范把手放在嘴邊喊)
生:太陽,你好!
五、配樂美讀,評價比賽
1.配上音樂,自由美讀。
2.小組推薦或自薦,參加美讀比賽。
3.師生共同評價,評選讀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
4.模仿讀得好的同學再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試著背誦。
六、課外拓展
太陽最愛孩子,他為小朋友們做了這么多,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七、教師總結(jié),升華情感
太陽行走在天上,看見許多東西,他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他最愛孩子,因為孩子是人類的希望。希望同學們不要辜負太陽對你們的期望,努力成長!
八、自由背誦、積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附:板書設(shè)計
(背景上可以淡淡地畫上小河、樹林、花果、鳥兒)
33 你好
愛善良、勤勞、勇敢、智慧的人
最愛孩子
2、三年級課文《太陽,你好》教案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2 用讀、思、評結(jié)合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太陽最愛孩子”的含義。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文章時邊讀邊思考并能提出問題。
4 學會感受和欣賞真善美的事物。
教學重點
1 用讀、思、評結(jié)合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
2 學會感受和欣賞真善美的事物。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多媒體或教學掛圖、朗讀錄音帶或用于配樂的磁帶。
學生:搜集了解有關(guān)太陽的資料。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師: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
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太陽就天天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太陽,你好》
這篇課文,看看太陽都為小朋友們做了些什么?(師畫出太陽簡筆畫)
二、配樂欣賞,感知全文
1. 老師自己配樂范讀。輔之以多媒體幻燈片或掛圖,展示文中所描繪的景象。
2. 小組合作,借助生字卡片互教互學,鞏固生字讀音。
三、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段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注意糾正字音)
3.齊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太陽”的?
四、美讀交流,感悟體驗
(一)學習第1段。
1.齊讀第1段,結(jié)合旁批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生自由交流,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旁批,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字詞,對擬人的修辭手法進行提示、指導)
3.有感情地朗讀第1段。
太陽行走在天上。他看見的東西最多,他聽說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最多”一詞重讀)指導讀——師生點評——分組賽讀。太陽這么見多識廣,那他都看見些什么,聽見些什么,知道些什么呢?
(二)學習第2~14段。
1 第2~3段(可依據(jù)學生回答進行變序教學)。
(1)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研讀,邊讀邊思考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喜歡它?(字詞方面鼓勵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或小組相互討論自主解決)
(2)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相互議一議,并把自己感受到的批在旁邊。
(3)全班交流自己讀后感受到的美景。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師相機出示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讓生看看太陽怎樣放出溫暖,使一切變得美好的。可以淡淡地畫出簡筆畫做板書背景。
(4)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
先自己美讀,也可以同桌合作讀一讀;再指名讀——互動點評——分組或男女生賽讀。
2 第4段。
“他知道小朋友們愛吃水果,就發(fā)出光來,放出溫暖來,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p>
(1)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相機展示課件或掛圖。
(2)生根據(jù)自己朗讀后的旁批,說說自己喜歡這部分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感受、想象。
(3)這里沒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這種寫法真新穎,你喜歡嗎?在習作時,如果同學們多用這樣新穎的寫法,文章就會顯得更有趣。
(4)學生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
3 第7~11段。
(1)運用前面“讀、思、批”的學習方法,邊讀邊思考太陽還看見了什么,他看見這些之后會想些什么,自己批在課文旁邊。
(2)全班交流朗讀后的感受。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第7段。
師領(lǐng)讀,感受太陽的愛憎立場,謳歌真善美。
太陽高高地行走在天上,世界每個角落他都走到了,他看見了些什么呢?
生接讀。“全世界好的一切他都看見了,全世界壞的一切他也全看見了;全世界美的東西他都看見了,全世界丑的東西他也全看見了?!?/p>
(4)太陽他也像小朋友們一樣有感情的啊,他愛——(師領(lǐng)讀,生接讀)
愛——善良的人們。
愛——勤勞的人們。
愛——智慧的人們。
愛——勇敢的人們。
配上活潑歡快喜悅的音樂,指導學生抓住“善良”“勤勞”“智慧”“勇敢”,有感情地朗讀,同時以飽滿的熱情來感染學生。
(5)師:太陽給我們樹立了一個美好的人生目標,我們也要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做一個善良、勤勞、聰明、勇敢的人。
(6)有感情地朗讀7~11段。
4 第12段。
(1)聽錄音或教師范讀,邊聽邊批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師領(lǐng)讀,生接讀。
太陽最愛什么?
“太陽最愛孩子?!?/p>
太陽愛什么樣的孩子?
“一切到太陽下來的孩子,他全部愛,愛白皮膚的孩子,也愛黃皮膚的孩子;愛黑皮膚的孩子,也愛棕色皮膚的孩子?!?/p>
咱們看看旁批:“這句話揭示了太陽最愛孩子的原因?!蹦木湓捘?一起讀一讀。
5 第13、14段。
(1)太陽微笑著行走在天上,他會為自己最愛的孩子們做些什么呢?(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總結(jié)回顧,自由發(fā)言)
(2)太陽最愛孩子,為孩子們做了許多好事,那我們跟太陽問聲好吧!(師示范把手放在嘴邊喊)
生:太陽,你好!
五、配樂美讀,評價比賽
1.配上音樂,自由美讀。
2.小組推薦或自薦,參加美讀比賽。
3.師生共同評價,評選讀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
4.模仿讀得好的同學再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試著背誦。
六、課外拓展
太陽最愛孩子,他為小朋友們做了這么多,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七、教師總結(jié),升華情感
太陽行走在天上,看見許多東西,他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但他最愛孩子,因為孩子是人類的希望。希望同學們不要辜負太陽對你們的期望,努力成長!
八、自由背誦、積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主積累好詞佳句。
附:板書設(shè)計
(背景上可以淡淡地畫上小河、樹林、花果、鳥兒)
33 你好
愛善良、勤勞、勇敢、智慧的人
最愛孩子
3、《太陽,你好》教案( 三年級)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詞,能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山巔”“滋潤”“寄托”等詞語意思。
2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想象的讀書習慣。
3 引導學生感受太陽公公博大無私的愛,學會感受和欣賞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培養(yǎng)兒童美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jié)合重點詞句,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太陽對人類的無私饋贈,以及借太陽的目光來贊美自然,贊美兒童,贊美真善美。
教學難點
理解“在孩子身上,寄托著人類的理解和希望”這句話的意思,感受作者借太陽的目光表達對孩子們的希望。
教學準備
1 準備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片用于板書。
2 準備比較清新、優(yōu)美的音樂帶用于配樂朗讀。
3 適當準備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多媒體圖畫。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 談話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太陽公公嗎?瞧!今天它來到了咱們課堂上。(師出示并貼太陽公公圖片)讓咱們伸出手一起向太陽公公打個招呼吧!(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太陽問好)
2 (多媒體出示相關(guān)圖片)師伴音朗誦: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微笑著行走在天上,將陽光灑滿大地,將溫暖滋潤萬物。到處鳥語花香,流水潺潺。太陽公公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呀!孩子們,你們想對太陽公公說點什么呢?
3 引出課題:今天就讓咱們帶著對太陽公公的愛,一起來學習34課——太陽,你好(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遇到生字時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 生自由初讀。
3 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①(多媒體出示生詞)指名認讀生詞,教師相機正音,指導認清字形,同桌互讀檢查。
②齊讀生詞。
4 檢查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情況。
師:生字都認識了,下面請同學們再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5 指名回答,師小結(jié):是呀!太陽公公用它的光和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多美的世界呀!
三、品讀吟誦,讀中感悟
(一)學習2~6段。
1 那么太陽公公到底為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美好的世界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2~6段。
出示:品讀建議
2 自由地讀一讀第2~6段,結(jié)合旁批邊讀邊思考:太陽公公為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美好的世界?
3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次,邊讀邊體會。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如果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4 學生按照品讀建議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5 集體交流,老師相機點撥,出示畫面,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太陽公公對孩子們的愛。
問:誰愿意來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談?wù)勀愕母惺堋?/p>
重點指導以下:
(1)品讀第2段。
①指名讀。
②除了看見山巔的積雪融化,流水潺潺,你還看見些什么?聽見些什么?(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③讓我們帶著心中的喜悅,帶著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讀一讀吧!(生讀)
(2)品讀第4段。
①下面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讀這段話,想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②為什么不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而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這個問題提得真好!(分組讀,邊讀邊思考)
多媒體出示兩句話:
叫瓜田長出瓜,果林掛滿了果。
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
③能讀出心中那甜如蜜的滋味嗎?(指名讀,評議,齊讀)
④從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你還體會到什么?(多媒體播放反映果林豐收的畫面和音樂)師再問:
從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你還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點撥(孩子們的歡樂,農(nóng)民伯伯豐收的喜悅)。
⑤小結(jié):一個“甜”一個“蜜”,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瓜果的甜,還感受到了孩子的歡樂,農(nóng)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這種寫法真妙呀!讓咱們讀出自己的感受吧!(齊讀這一段)
(3)品讀第6段。
①指名讀。
②體會“滋潤”的意思。
a 孩子們,當你非常口渴時,喝一杯清涼的水,你感受怎樣?
b 水分充足,感到非常舒服,這就是滋潤的意思。
c 問: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鳥兒的歌喉,讓它快樂地歌唱,滋潤了山川,它還滋潤了什么?
③小結(jié):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世間的萬事萬物,給小鳥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美的家呀!(播放多媒體課件:鳥叫聲)讓我們和小鳥一起用自己滿心的愛歌唱大自然,歌唱那滋潤萬物的太陽公公吧!(齊讀課文2~6段)
4 太陽公公還知道些什么,還為我們做了些什么呢?誰能當當小詩人繼續(xù)往下說。(生展開想象自由談)
多媒體出示:
太陽公公還知道小朋友喜歡,就放出光來,發(fā)出溫暖來,讓。
5 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多美的世界呀!讓我們滿懷心中的感謝向太陽公公說一聲——太陽,你好!(生再次齊讀課題)
(二)學習7~13段。
1 引讀第7段。
師:太陽公公就這樣每天微笑著行走在天上,全世界美的東西他都看見了,全世界丑的東西他也全看見了,然而太陽公公愛什么?最愛的是什么呢?(教師引讀相關(guān)段落,板書:最愛孩子)
2 為什么太陽公公最愛的是孩子?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再仔細地讀一讀第12段,邊讀邊思考。
3 生自讀思考。
4 集體匯報。
相機點撥:
(1)(多媒體出示第12段最后一句)齊讀。
(2)(多媒體出示反映戰(zhàn)爭、饑餓的圖片和音樂)是呀!太陽公公不僅看到了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更看到了貧困、饑餓、戰(zhàn)爭、流血。問:孩子們,你們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師小結(jié):沒有饑餓,沒有戰(zhàn)爭,讓世界充滿和平,這就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希望。而要實現(xiàn)著一切美好的愿望需要我們?nèi)澜绲纳倌陜和ス餐瑒?chuàng)造,所以說,太陽公公在孩子們身上寄托著人類的理想和希望。所以,太陽公公最愛孩子。
一切來到太陽下的孩子他全都愛。
(板書:一切孩子全都愛)
(3)孩子們,讓咱們齊讀這一段話,感受太陽公公在咱們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吧!
四、回顧全文,拓展延伸
1 面對太陽公公如此博大而深沉的愛,你們想對太陽公公說點什么呢?
2 小結(jié):孩子們,讓我們帶著對太陽公公的問候,帶著對太陽公公的愛,帶著心中的感激,再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生再次齊讀課題)
3 太陽公公為我們幫了那么多事,我們又能為太陽公公做些什么呢?
多媒體出示:
課后建議:
可以當當小畫家,畫出你心中的太陽。
可以當當小詩人,寫一首歌頌太陽的詩。
可以當當歌唱家,唱一首贊美太陽的歌。
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背一背。
4、西師版三年級上冊《太陽,你好》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能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山巔”“滋潤”“寄托”等詞語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想象的讀書習慣。
3引導學生感受太陽公公博大無私的愛,學會感受和欣賞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培養(yǎng)兒童美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jié)合重點詞句,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太陽對人類的無私饋贈,以及借太陽的目光來贊美自然,贊美兒童,贊美真善美。
教學難點
理解“在孩子身上,寄托著人類的理解和希望”這句話的意思,感受作者借太陽的目光表達對孩子們的希望。
教學準備
1準備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片用于板書。
2準備比較清新、優(yōu)美的音樂帶用于配樂朗讀。
3適當準備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多媒體圖畫。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太陽公公嗎?瞧!今天它來到了咱們課堂上。(師出示并貼太陽公公圖片)讓咱們伸出手一起向太陽公公打個招呼吧?。ㄉ宰约合矚g的方式向太陽問好)
2(多媒體出示相關(guān)圖片)師伴音朗誦: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微笑著行走在天上,將陽光灑滿大地,將溫暖滋潤萬物。到處鳥語花香,流水潺潺。太陽公公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呀!孩子們,你們想對太陽公公說點什么呢?
3引出課題:今天就讓咱們帶著對太陽公公的愛,一起來學習34課——太陽,你好(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遇到生字時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生自由初讀。
3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①(多媒體出示生詞)指名認讀生詞,教師相機正音,指導認清字形,同桌互讀檢查。
②齊讀生詞。
4檢查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情況。
師:生字都認識了,下面請同學們再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5指名回答,師小結(jié):是呀!太陽公公用它的光和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多美的世界呀!
三、品讀吟誦,讀中感悟
(一)學習2~6段。
1那么太陽公公到底為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美好的世界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2~6段。
出示:品讀建議
2自由地讀一讀第2~6段,結(jié)合旁批邊讀邊思考:太陽公公為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美好的世界?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次,邊讀邊體會??梢园炎约旱母惺軐懺谂赃?,如果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4學生按照品讀建議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5集體交流,老師相機點撥,出示畫面,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太陽公公對孩子們的愛。
問:誰愿意來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談?wù)勀愕母惺堋?br />重點指導以下:
(1)品讀第2段。
①指名讀。
②除了看見山巔的積雪融化,流水潺潺,你還看見些什么?聽見些什么?(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③讓我們帶著心中的喜悅,帶著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讀一讀吧!(生讀)
(2)品讀第4段。
①下面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讀這段話,想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②為什么不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而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這個問題提得真好?。ǚ纸M讀,邊讀邊思考)
多媒體出示兩句話:
叫瓜田長出瓜,果林掛滿了果。
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
③能讀出心中那甜如蜜的滋味嗎?(指名讀,評議,齊讀)
④從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你還體會到什么?(多媒體播放反映果林豐收的畫面和音樂)師再問:
從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你還體會到了什么?相機點撥(孩子們的歡樂,農(nóng)民伯伯豐收的喜悅)。
⑤小結(jié):一個“甜”一個“蜜”,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瓜果的甜,還感受到了孩子的歡樂,農(nóng)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這種寫法真妙呀!讓咱們讀出自己的感受吧?。R讀這一段)
(3)品讀第6段。
①指名讀。
②體會“滋潤”的意思。
A孩子們,當你非??诳蕰r,喝一杯清涼的水,你感受怎樣?
B水分充足,感到非常舒服,這就是滋潤的意思。
C問: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鳥兒的歌喉,讓它快樂地歌唱,滋潤了山川,它還滋潤了什么?
③小結(jié):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世間的萬事萬物,給小鳥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美的家呀?。úシ哦嗝襟w課件:鳥叫聲)讓我們和小鳥一起用自己滿心的愛歌唱大自然,歌唱那滋潤萬物的太陽公公吧?。R讀課文2~6段)
4太陽公公還知道些什么,還為我們做了些什么呢?誰能當當小詩人繼續(xù)往下說。(生展開想象自由談)
多媒體出示:
太陽公公還知道小朋友喜歡,就放出光來,發(fā)出溫暖來,讓。
5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多美的世界呀!讓我們滿懷心中的感謝向太陽公公說一聲——太陽,你好?。ㄉ俅锡R讀課題)
(二)學習7~13段。
1引讀第7段。
師:太陽公公就這樣每天微笑著行走在天上,全世界美的東西他都看見了,全世界丑的東西他也全看見了,然而太陽公公愛什么?最愛的是什么呢?(教師引讀相關(guān)段落,板書:最愛孩子)
2為什么太陽公公最愛的是孩子?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再仔細地讀一讀第12段,邊讀邊思考。
3生自讀思考。
4集體匯報。
相機點撥:
(1)(多媒體出示第12段最后一句)齊讀。
(2)(多媒體出示反映戰(zhàn)爭、饑餓的圖片和音樂)是呀!太陽公公不僅看到了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更看到了貧困、饑餓、戰(zhàn)爭、流血。問:孩子們,你們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師小結(jié):沒有饑餓,沒有戰(zhàn)爭,讓世界充滿和平,這就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希望。而要實現(xiàn)著一切美好的愿望需要我們?nèi)澜绲纳倌陜和ス餐瑒?chuàng)造,所以說,太陽公公在孩子們身上寄托著人類的理想和希望。所以,太陽公公最愛孩子。
一切來到太陽下的孩子他全都愛。
(板書:一切孩子全都愛)
(3)孩子們,讓咱們齊讀這一段話,感受太陽公公在咱們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吧!
四、回顧全文,拓展延伸
1面對太陽公公如此博大而深沉的愛,你們想對太陽公公說點什么呢?
2小結(jié):孩子們,讓我們帶著對太陽公公的問候,帶著對太陽公公的愛,帶著心中的感激,再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ㄉ俅锡R讀課題)
3太陽公公為我們幫了那么多事,我們又能為太陽公公做些什么呢?
多媒體出示:
課后建議:
可以當當小畫家,畫出你心中的太陽。
可以當當小詩人,寫一首歌頌太陽的詩。
可以當當歌唱家,唱一首贊美太陽的歌。
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背一背。
附:板書設(shè)計
5、四年級上冊34課《太陽,你好》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四個字,認識一個字。能結(jié)合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背誦課文二 至六自然段。認識排比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過程與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shè),仔細品讀文的語句,從而體會到太陽對小朋友的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的學習,能讓學生感受到太陽行走在天上,對世界充滿了希望,并能向太陽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文章中體會到太陽對小朋友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認識排比句和擬人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在宇宙中有一個大火球嗎,它雖然距我們很遠,但和我們的關(guān)系卻最密切,知道它是誰嗎?來,和它打個招呼。板書:太陽,你好!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把生字多讀幾次,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生字認識情況
3.通讀課文,正音
4.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一讀,你從這段話中明白了什么?(這是文章的總啟句,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去寫)
2.觀察一下,你從句式上明白了什么?(這是一個排比句,句式整齊)
3.指導朗讀
4.那么太陽究竟看見了什么,聽說了什么,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盡情發(fā)揮你們的想象說吧。
四、指導學習生字
1.融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注意寫的時候不要把下口框里寫兩橫,嘩是一個形聲字,寫的時候注意左邊口字在左上,稍小一些。特別是喉字,寫的時候不要多加一豎。
2.學生寫字,老師檢查。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二至六自然段
1.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太陽知道的事情可多了,那么他究竟知道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二至六自然段
2.指名朗讀
3.從剛才同學們的讀當中,我知道太陽最愛小朋友了,來,老師也想讀一讀。
4.師引讀,引導學生讀二至六段,每段的開頭一句,說說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也是一個排比句,這樣的句子朗讀起來很順口,很有感情)
5.過渡:是呀,太陽最愛小朋友,他愛白皮膚的小朋友,也愛皮膚的小朋友,愛黑皮膚的小朋友,也愛棕色皮膚的小朋友。太陽可真有愛心呀,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他為什么愛小朋友嗎?
6.指導學習:因為他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類的理想和希望。談?wù)勀闶窃鯓永斫膺@句話的。
二、學習課文八至十二自然段
1.同學們,太陽這么喜歡小朋友,如果是你們會對太陽說些什么呢?
2.指導朗讀八至十二自然段 讀出小朋友對太陽的熱情
3.多種方式朗讀:分角色朗讀,師生對讀
4.再看最后一段“太陽微笑著,行走在天上”
5.學生談感受:把太陽當作人來寫,讓人覺得形象而且生動。
三、擴展
太陽最愛小朋友,你能對太陽說幾句問候和感謝的話嗎?小組討論,最好用相同的句式。
6、二年級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導語:《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歌頌雷鋒事跡,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以下是課文教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聯(lián)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獻愛心,助人為樂。
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課文的感情朗讀、背誦,將奉獻旨意內(nèi)化心靈,外化行動。
信息資料:
教師:《學習雷鋒好榜樣》磁帶、課外書《雷鋒的故事》。
學生:生字卡片、課前搜集的雷鋒資料。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圖片導入:
出示雷鋒畫像:你們認識他嗎?學生結(jié)合課前搜集的相關(guān)資料談?wù)剬λ牧私狻?/p>
2、歌曲導入:
聽《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
師:雷鋒叔叔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但是他在哪里呢?(板書課題,指導書寫“鋒、叔”二字)
對話平臺
一、自學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小組內(nèi)自學字詞,互相檢查指正,教師巡視,重點強調(diào):
“鋒、曾、濘、荊、瑩”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組內(nèi)檢查讀──你指我認讀──開火車讀──對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節(jié)讀課文,師生共同聽讀評議。
采用多種形式復現(xiàn)生字,促進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組內(nèi)合作識記,養(yǎng)成交流習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二、朗讀
1、自由讀文,思考:雷鋒叔叔在哪里?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重點指導兩個“你在哪里”: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diào)拖長,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要根據(jù)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后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diào)。
3、多種形式讀文:范讀──引讀──自由選擇伙伴合作讀。
多角度、多層次、多方法的朗讀,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了語言的優(yōu)美和雷鋒精神的偉大。
三、感悟
教師或?qū)W生講述雷鋒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把詩化的語言還原成有血有肉的故事,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文字相關(guān)的表象,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使雷鋒的形象更加典型化、具體化和鮮明化。
四、練習
1、用下面的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
雨( )( )( )( )
又( )( )( )( )
辶( )( )( )( )
钅( )( )( )( )
氵( )( )( )( )
日( )( )( )( )
2、填空:
彎彎的( ) 長長的( ) 晶瑩的( )
蒙蒙的( ) 溫暖的( ) 鮮艷的( )
五、書寫
學習“滴、灑、泥、濘”四個字:
1、“滴、灑、泥、濘”四個字都有三點水旁,三點水的寫法上學期已經(jīng)做過重點指導,教師只要地示范書寫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觀察并回憶過去學過的要點就可以了。但這幾個字的右半部分的書寫應(yīng)該細心指導:“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商”;“灑”不要寫成“酒”;“泥”字右上的“匕”應(yīng)先寫撇,再寫豎彎鉤;“濘”字右邊寶蓋宜小,橫要略長。
2、學生練習書寫,交流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獲得一個卡通標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感悟
1、齊讀最后小節(jié),重點理解“哪里需要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的意思。
2、小組討論,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表層含義:雷鋒叔叔時時處處想著別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層含義:希望人間處處都有像雷鋒這樣的人存在,把愛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們的人。
二、交流
1、雷鋒叔叔還會出現(xiàn)在哪里?可以讓學生講講雷鋒的故事,如果學生沒有查到相關(guān)資料,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雷鋒的故事》。
2、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同學嗎?舉例說說班級的同學都做過哪些好事。
句式練習:雷鋒叔叔就在我們班級里,你看,我們班的_______就是小雷鋒:
我想對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寫倡議書,可以成立“雷鋒小組”……)
在想一想、說一說和做一做中引導學生體會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僅僅停留在“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的表層意思,那我們學習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所以通過尋找班里的小雷鋒,樹立身邊的典型,讓學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三、背誦
小組內(nèi)朗誦全詩──分節(jié)配樂朗誦──練習背誦──自己喜歡哪節(jié)就站起來背誦──競賽背誦。
四、積累
師生共同積累有關(guān)雷鋒的名言:
1、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
3、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五、實踐
1、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雷鋒》的電影。
2、開展“雷鋒故事知多少”的故事會。
3、在班級內(nèi)開展“爭做活雷鋒”的“奪章”活動。
挖掘文本的潛在資源,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文本的社會價值,增強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六、書寫
本課寫字編排很有規(guī)律,這節(jié)課的訓練重點是:雨字頭、走之旁的字。
1、“邁、迷、跡”三字都有走之,重點指導以下兩個方面:
(1)筆順:先寫走之內(nèi)的“萬、米、亦”,再寫走之。
(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處要“相連”,不是“交叉”,與“建之”不一樣。
2、“雷、需”二字的指導重點為雨字頭:
(1)第一筆橫要短;
(2)“禿寶蓋”要寬,橫鉤不能寫成“橫折鉤”;
(3)四點分布要均勻。
“冒”字,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上邊的“曰”要寬,下邊的“目”要窄。
3、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范寫指導,學生練寫,全班交流評議。
按照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激發(fā)了他們寫字的熱情,提高了寫字的質(zhì)量。同時全班的交流評議也利于提升審美情趣。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泥濘:雨水和泥土混在一起,說明道路又濕又滑,很不好走。
年邁:年歲很大的人。
荊棘:一種帶刺的植物。
7、一年級語文上冊《a,o,e》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認識聲調(diào)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diào),能直接讀出帶聲調(diào)韻母的音。
3.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重點:a、o、e的音、形教學。
難點:掌握o的發(fā)音,學會a、o、e的四聲。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不認識的字怎么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因為學會了漢語拼音,你們自己就可以讀帶有拼音的故事書,而且還能學會很多的漢字。我們先來學習三個單韻母,齊說“單韻母”。
二、學習a、o、e三個單韻母的發(fā)音
1.教學單韻母a
(l)演示課件,問:它們在干什么?(一位醫(yī)生阿姨正在給一個小朋友檢查嗓子,小姐姐張大了嘴巴發(fā)出a的音)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單韻母a,它就念a,發(fā)音時嘴巴要張大,讀音要拉長些。教師示范發(fā)音,學生練習發(fā)音。指名讀,齊讀a。
(2)認識四聲,掌握a的四個聲調(diào)
“a”是單韻母,出示四聲卡片,ˉ、ˊ、ˇ、ˋ,這些就是四聲符號。我們先給a戴上一聲的帽子,讀1(板書:1)范讀,指名讀,一聲要讀得很平,記?。阂宦暺?。(出示二聲符號)這是二聲,把它戴在a上,讀2(板書:2)范讀,指名選,二聲要往上揚,記?。憾晸P。(出示三聲符號)這是三聲符號,戴在a上后,a要讀成3(板書:3)范讀,指名讀,三聲發(fā)音時要拐旁,叫“三聲拐彎”,再指名讀,齊讀。(出示四聲符號)這是四聲符號,a戴上它后就讀4(板書:4)范讀,指名讀,發(fā)四聲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聲降”,指名讀,齊讀。復習聲調(diào)規(guī)律,齊背兒歌:一聲平、二聲楊、三聲拐彎、四聲降。
2.教學單韻母o
(l)看圖,指明說圖意。
(公雞在打鳴,喔喔地叫),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單韻母和公雞打鳴時發(fā)出的“喔喔”聲很像。
(出示單韻母o的卡片)指導發(fā)音:嘴唇要攏圓,范讀,齊讀,指名讀。
(2)掌握o的四聲
依次出示o的四聲,分別問:這是幾聲?怎樣讀,練習發(fā)音。
3.教學單韻母e
(1)看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鵝”的音讀平了就是e的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單韻母,指名讀,齊讀。
(2)在學習a、o四聲的基礎(chǔ)上自學e的四聲
分小組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三、鞏固練習
1.出示a、o、e的卡片,復習發(fā)音。
2.出示a、o、e的四聲卡片,依次讀,打亂順序讀。
8、五年級教案:再教《再見了,親人》,已是第五次。
再教《再見了,親人》,已是第五次。
翻翻以住的教案,每次的教法都大相徑庭。最先是注重對思想意義的挖掘,后是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再是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再后來是注重表達方法的領(lǐng)悟。
注重對思想意義的挖掘,教案里有大段時代背景的介紹,有對國際主義的解釋,有朝鮮阿媽妮為什么要先背傷員后救小孫孫、小金花的媽媽為什么要冒著生命的危險救老王、朝鮮大嫂為了給志愿軍挖野菜而失去雙腿說明了什么、“親愛的土地”是什么意思等等的追問。依稀還記得在老師窮追猛問下學生那迷茫的眼睛。
重語言文字的訓練,教案里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就有這樣幾道練習題:1、請畫出本段中的設(shè)問句和反問句。2、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在這里“雪”指的是( ),“炭”指的是( )。3、填空并說說這些括號里的詞的用法好在哪里:是您( )著全村婦女,( )著打糕,( )著炮火,( )過硝煙送到陣地給我們吃。4、找出本段中的一對反義詞,并說說從中你體會到什么?5、請把本段中的一個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比較哪種用法好。當時的課上得手忙腳亂,以至于幾次顛倒了幻燈片的順序。
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教學第一段暗示學法:讀一讀,思考這一段寫了幾件事——畫一畫重點詞句,并理解它們的含義——想一想這段話表現(xiàn)了人物的什么精神,有感情地讀一讀;扶讀第二段,試用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運用學法。當時每教一課,每學一段,都要總結(jié)出幾點學法,否則的話,就是不成功的語文課。
注重表達方法的領(lǐng)悟。第一課時快節(jié)奏地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課時著重研究作者是怎樣表達中心的。給第一自然段分層,歸納出作者的寫作思路:話別——回憶往事——贊頌友誼。然后請學生自己分析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怎樣表達的。最后總結(jié),本文的主要表達方法是“話別——回憶往事——贊頌友誼”,接下來請學生想一想大娘、小金花和大嫂會對志愿軍說些什么,然后按照這種方法寫一段話。不過到現(xiàn)在我也搞不明白,諸如“話別——回憶往事——贊頌友誼”之類的,算不算表達方法。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現(xiàn)在看來,以上的四種教法雖不能一概給予全部否定,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以教師為本,以書本為本,肢解課文,過程僵化。在這樣的課堂里,文章深厚的情感淡化了,語文的人文底蘊流失了,課堂的主體錯位了。時至今日,如果再讓當時的學生回憶一下這篇文章,不知他們還能記得些什么,不知當時教給他們的所謂的學習方法是否對他們以后讀書真的有什么幫助。
今天再教這篇文章,應(yīng)當如何教呢?
“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
以課程標準先進的閱讀理念為指導,我這樣教學這篇文章。
上課伊始,創(chuàng)設(shè)親人別離的情境,引導學生讀課題,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做好情感的鋪墊。
“53年前的6月25日,美帝國主義發(fā)動了侵朝戰(zhàn)爭,并把戰(zhàn)火燒到了中國邊境。1950年10月,我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1953年,美帝國主義被迫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志愿軍分批撤出朝鮮回國。1958年是最后一批。咱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寫的就是1958年志愿軍回國時,和朝鮮人民話別的動人情景。”交待了當時的背景之后,我請學生不要看書,聽老師范讀。我滿含深情地朗讀課文,因為是第五次執(zhí)教,我差不多能背誦這篇文章。當我把目光從課本上移開轉(zhuǎn)向?qū)W生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我,聽得是那么專注。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被深深地打動了。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多種,我使用最多的、最樂于使用的就是范讀。教師情深意切的范讀有一種磁場效應(yīng),能最快捷地使學生進入課文的情感氛圍。
“現(xiàn)在你們想讀這篇文章嗎?”我問。
“想!”學生異口同聲。
“那好,請你們盡情讀吧。”我說。
教室響起學生瑯瑯的讀書聲。
書讀完了。我請他們放下書,細細地回味回味,然后談?wù)勛约旱母惺埽苷f多少就說多少。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第一遍讀書,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應(yīng)該說讀得最投入。給學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必是課文最精彩的,必是他們最關(guān)心的、最感興趣的。教師應(yīng)該善于抓住這一點,然后通過進一步的讀、思、議,使之凸現(xiàn)、豐滿,直至使之清晰可見、伸手可觸,根植于學生的內(nèi)心,融入他們的生命。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我很受感動,朝鮮大娘為了救傷員,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大娘冒著炮火,不怕犧牲,給志愿軍送打糕。”
“小金花很剛強。”
“大嫂架著雙捌,背著孩子,送志愿軍送了幾十里還要送,她不想和志愿軍分離,她不想讓志愿軍走。”
“大娘和小金花都不想讓志愿軍走。”
“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再停留片刻,志愿軍戰(zhàn)士也不想離開朝鮮,不想離開朝鮮的親人。”
“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情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中朝人民的友誼很深厚。”
…… ……
“同學們體會得不錯,老師一開始讀這篇文章時,也體會到了這些。”我說,“一讀這篇文章,我就被大娘、小金花和大嫂深深地感動了?,F(xiàn)在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看看還能體會到什么,或者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學生又認真地讀起來。他們讀書的積極性來自哪里?一是來自于課文本身的魅力;二是來自初讀課文的成就感,老師充分肯定了他們的感受、發(fā)現(xiàn)。
“誰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在學生讀書之后,我啟發(fā)道。
“大娘把傷員看得比自己的親人還要親。”
“小金花和她的媽媽為了救偵察員老王,不怕犧牲。”
“大嫂冒著生命危險為志愿軍挖菜。”
至此,應(yīng)當說學生完成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直接感悟。
“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我問。
幾位學生先后提出“雪中送炭”、“代價”、“噩耗”等詞是什么意思。
9、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初一下):《啊,船長,我的船長》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外國詩歌特點,繼續(xù)提高對現(xiàn)代詩歌的鑒賞能力。
2.了解《啊,船長,我的船長》的思想內(nèi)容、掌握其寫作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啊,船長,我的船長》的思路與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2.《啊,船長,我的船長!》表現(xiàn)了對林肯總統(tǒng)的崇敬和哀悼。歌頌林肯的功績,實質(zhì)是贊美、肯定什么精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作者簡介
惠特曼(1819~1892),19世紀美國杰出的民主主義詩人、出生在紐約附近長島的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迫于生活很早就出外謀生,當過雜役、木匠、排字工人、新聞工作者和編輯等,他只受過幾年初等教育,后來靠自學閱讀了大量世界文學名著,但哺育他成長為時代歌手的,主要還是美國沸騰的社會生活。他的主要作品有《為了你,民主》、《大路之歌》、《今天的軍營靜悄悄》、《起義之歌》、《啊,
法國之星》和散文《民主展望》等。這些詩歌都編在《草葉集》中,這部優(yōu)秀詩集成為美國近代文學史上一座光輝的里程碑,是美國民族文學的典范。
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藝術(shù)上進行大膽革新;打破長期以來詩歌因襲的格律,首創(chuàng)后來稱為“自由體”的新詩形式,即以短句作為韻律的基礎(chǔ),大量采用重疊句、平行句和夸張的形象語言,并吸收了一部分勞動人民的語匯和少量外來語,大大提高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
2.寫作背景
1783年,美國脫離英國的統(tǒng)治獨立后,國內(nèi)存在著雇擁勞動制和黑人奴隸制。
1860年11月,以反對奴隸制而著名的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南方幾個州宣布脫離聯(lián)邦政府而獨立,1861年4月,又首先出兵叛亂,引發(fā)了內(nèi)戰(zhàn)。林肯總統(tǒng)上任不到半年,就領(lǐng)導聯(lián)邦政府軍,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經(jīng)過了四年的奮戰(zhàn),擊敗了南方叛軍,維護了美國的統(tǒng)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這次革命的成功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林肯總統(tǒng)為美國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功勛卓著。在全國歡慶大勝利的時刻,對民主懷有刻骨仇恨的南方奴隸主派間諜暗殺了林肯總統(tǒng)。在林肯總統(tǒng)死后,惠特曼寫下了《啊,船長,我的船長》這首詩,以表達對林肯的痛悼與懷念之情。
(二).文本分析
1.思想內(nèi)容
全詩三節(jié),逐層深入地表達了詩人對林肯總統(tǒng)的熱愛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結(jié)束,大船凱旋,船長卻倒下了。噩耗伴隨著勝利的巨大歡樂而來,人們?yōu)榇L的死而悲慟、痛惜。
詩人把美國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長”,把林肯率領(lǐng)聯(lián)邦政府軍戰(zhàn)敗南方叛軍的過程比作是“度過了一切風險”的“艱苦航程”。這里詩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駕駛美國這個大船的船長,把南北戰(zhàn)爭比做艱苦的航程,通過大船的勝利返航表現(xiàn)林肯的功績,形象地贊頌林肯,表達對他的愛。
這一節(jié)描繪了大船的形象:穩(wěn)定、威嚴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艱苦,勝利的來之不易。借此來肯定船長林肯的偉大功績。
在這一節(jié)里,在抒情方式上,詩人直稱林肯為“我的船長”“我們的船長”,表達了一個士兵,一個水手,抒發(fā)對自己的統(tǒng)帥親切愛戴之情。
(2).人民群眾為大船凱旋而熱情歡呼,鐘聲軍號齊鳴,旗幟飄揚,鮮花飛舞,但船長倒下了,人們是多么悲痛!
這一節(jié)描寫的歡慶勝利的場面極為壯觀,通過側(cè)面描述人民群眾對林肯的愛戴、敬仰之情,來贊頌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這一節(jié)里,詩人稱林肯為“親愛的父親”,把他當作最親近的人,這比上節(jié)只稱林肯為船長感情更近一層。對林肯直接稱為“你”,這第二人稱與“父親”的稱呼相配合,直接與林肯對話,感情熱切而真摯。
(3).航船下錨,大功告成,而船長永遠倒下了。
這一節(jié)詩人從歷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績,并表達了自己萬分悲痛之情。詩人終于從想象(夢境)中回到現(xiàn)實中來,明確地知道“船長”真的是死了。在這一節(jié)里,詩人把林肯改稱為“他”,表明詩人清醒的絕望、極度的悲痛。
這首詩作者主要運用象征的手法來描述林肯這個人物的形象,贊美林肯的業(yè)績,表達對林肯的敬仰與愛慕之情。
2.《啊,船長,我的船長》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分析:1.反復詠嘆。詩中以“他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為主句反復詠嘆,其中又有人稱上的差別,這樣的手法使本詩在表現(xiàn)上既保持悲愴感情抒發(fā)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體現(xiàn)了這種情感的發(fā)展過程。
2.象征。詩人在這首詩中采用整體象征手法,把美國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總統(tǒng)比作這只船上的船長,當這只大船凱旋時,船長卻犧牲了。詩人形象而又鮮明地表現(xiàn)了對林肯的敬仰愛戴和對林肯之死的無限悲痛。
3.《啊,船長,我的船長》的思路與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分析:本詩中,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是由淺入深、層層漸進的,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對林肯卓越的功勛的贊頌。
詩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長,把美國比喻成一只大船。在第1段中,這只大船在船長的指引下,“艱苦航程已經(jīng)終結(jié)”,“渡過了一切風險”,“顯得威嚴而英武”,突出大船的凱旋,借以表現(xiàn)林肯的功業(yè);在第2段中,“旗幟正為你飄揚,軍號正為你發(fā)出顫音”,“為你,送來了這些花束和花環(huán)”,“他們?yōu)槟銡g呼,他們的熱情的臉轉(zhuǎn)朝著你”,表現(xiàn)了廣大人民對林肯的愛戴、擁護和敬仰;在第3段中,“這只船安安穩(wěn)穩(wěn)下了錨”,“大功已經(jīng)告成”,從歷史意義的角度,對林肯的功勛作出極高的評價。詩人在詩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現(xiàn)林肯的功勛,使人倍感詩人對林肯的推崇之情。
(2).詩人對林肯的個人感情。
在第1段中,詩人將林肯稱為“我的船長”、“我們的船長”,這時他流露的是戰(zhàn)士對統(tǒng)帥、水手對船長的敬仰之情。在第2、3段中,詩人的感情進一步深入,他深情真摯地稱林肯為“親愛的父親”、“我的父親”,表現(xiàn)詩人深厚的父子般的感情。這樣的深入變化使詩人的感情更加濃郁深重,在第1段中只是為失去領(lǐng)航人而悲傷,在第2、3段中則是為失去慈父般的親人而慘痛,稱謂的變化體現(xiàn)了詩人感情上的深入。
(3).詩人對林肯的悼念之情。
在第1段中,詩人對于林肯之死,只是客觀地敘述道:“甲板上躺著我們的船長,倒下來了,冷了,死了”,林肯之死的突然,使詩人在震驚中感情麻木而沒有感到過度的悲傷,只是當作一件客觀事件來接受,來陳述;在第2段中詩人從震驚中驚醒,悲傷涌上他的心頭,但是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他不肯相信船長已經(jīng)死去,他呼喚“親愛的父親”,他用“手臂把”船長的“頭支起”,他寧肯相信這是“在一場夢里”,他對船長仍用“你”來稱謂,表示船長和他一樣,仍是在人世間活生生的人,只是暫時“倒下來”而已;在第3段中,詩人不得不接受這慘痛的現(xiàn)實,他不得不承認船長已經(jīng)感覺不到自己的手臂,船長“他已經(jīng)沒有知覺,也沒有脈息”,自己支起船長的頭呼喚也無濟于事,于是他只好放下船長,“踏著悲哀的步子”在“甲板上走來走去”,詩人忍受“他倒下了,冷了,死了”給自己帶來的悲痛。詩人用第三人稱“他”稱謂船長,表示詩人已經(jīng)承認船長和自己已是冥世人間永隔了。
在第2段中詩人還覺得像“夢”,還有一絲希冀,而現(xiàn)在卻只有絕望了。整首詩詩人對船長由無人稱到第二人稱再到第三人稱稱謂的變化,呈現(xiàn)了詩人悲痛心情的發(fā)展過程。
(4)總結(jié):本詩中,詩人的感情抒發(fā)旋律是起伏波動的,每一段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歡樂的激昂轉(zhuǎn)到悼念的悲痛。第1、2段的前部分都是歡快的語調(diào),船已經(jīng)回來了,“爭取的勝利已經(jīng)獲得”,港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歡呼”,但是在這兩段的下半部,卻都一下子跌入沉痛悲傷的氣氛之中;第3段除去前幾行敘述船長的語句,也基本上和第1、2段一樣,從“大功已經(jīng)告成”的歡樂中又跌入到“悲哀”之中。整首詩這種情感上的強烈反差,更使人體會到詩人心中那種悲愴欲絕的感受。
4.《啊,船長,我的船長!》表現(xiàn)了對林肯總統(tǒng)的崇敬和哀悼。歌頌林肯的功績,實質(zhì)是贊美、肯定什么精神?
這首詩表達了對建立自由美國而獻出生命的領(lǐng)袖林肯的無比崇敬和悲悼之情,詩中的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實際上就是贊美了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一切的奉獻精神。
5.《啊,船長,我的船長!》共三節(jié),在思想感情方面不斷上升、加深,請留意體會。“倒下來了,冷了、死了”這句詩多次間隔反復,起了什么作用?
反復詠嘆,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是由淺入深、層層漸進。詩中以“倒下了,冷了,死了”為主句反復詠嘆,其中又有人稱上的差別,這樣的手法使本詩在表現(xiàn)上既保持悲愴感情抒發(fā)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體現(xiàn)了這種情感的發(fā)展過程。
6.為什么說《啊,船長,我的船長!》這首詩的象征手法用得很巧妙?
詩人用航船戰(zhàn)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庇佑林肯領(lǐng)導的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結(jié)束,一領(lǐng)航的船長象征林肯總統(tǒng)的偉大作用,這樣構(gòu)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現(xiàn)任務(wù)的偉大崇高,在“航船”到達“港口”,船長卻倒下了,具體可感地增添并表現(xiàn)了詩的悲壯情感。
啊,船長,我的船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了解惠特曼與《草葉集》,學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
過程與方法
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lǐng)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lǐng)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介紹
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生于長島。他曾在公立學校求學,任過鄉(xiāng)村教師,干過送信,排字等雜務(wù),后在報館工作,成為編輯。他喜歡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歡歌劇、舞蹈、講演術(shù),喜歡閱讀荷馬史詩、希臘悲劇以及但丁、莎士比亞的作品。青年時期,他幫助父親承建房屋,經(jīng)營小書店、小印刷廠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歡游蕩并和船夫、舵手、漁民、雜役、馬車夫、機械工等結(jié)交朋友,自稱是美國的“吟游詩人”。1855年出版《草葉集》第一版,收詩12首。南北戰(zhàn)爭期間,他自愿到華盛頓看護傷員,戰(zhàn)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門供職多年。1873年身患癱瘓癥,以后始終沒有恢復健康,直到逝世,臥床達20年之久。但他的樂觀主義,他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在他生前,《草葉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變動,現(xiàn)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謂“臨終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詩383首。1865年,詩人還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續(xù)集,內(nèi)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開放的時候》。1882年,詩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遠景》一文?!恫萑~集》中最長的《自己之歌》,表達了作者畢生的主要思想。“草葉”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東西和平凡普通的人。詩的背景是紐約的街道和長島的海灘,反映了勞動階層人民的生活。詩采用日常生活的語言,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的肉體、靈魂和宇宙間關(guān)系的認識。他的泛神論思想,他對無罪的肉體的歌頌,在當時都是驚世駭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濤一樣氣勢豪邁的詩歌節(jié)奏,都是對傳統(tǒng)詩體的創(chuàng)新。毫不掩飾地表現(xiàn)出詩人胸襟開闊、勇于進取的個性。除《自己之歌》外,《草葉集》還收錄了《通向印度之路》、《從永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等佳作?;萏亓_為建立美國自己的文學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二、寫作背景介紹
這是詩人惠特曼為紀念林肯而寫下的著名詩篇。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在任期內(nèi)他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摧毀蓄奴制而領(lǐng)導了南北戰(zhàn)爭,解放了黑人農(nóng)奴。他在美國人民歡慶勝利的時候,反動勢力雇用的刺客殺害了他?;萏芈鼮榇藰O度悲痛,寫下了許多詩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這首詩是最著名的一首。
三、文本研習
1.教師范讀。
2.分別請幾位同學朗讀。
3.師生齊讀。
4.詩文賞析。
(1)在這首詩中“船”、“船長”、“航程”分別象征什么?
明確:詩人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國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總統(tǒng)比作船長,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廢奴戰(zhàn)爭比作一段艱險的航程。
(2)課后問題探討(第二題)
明確:普希金把自己的詩作稱作“自由的歌聲”,并不是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在本詩中詩人用“他的嘴唇慘白而僵硬”、“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是為了突出林肯悲壯的死,勝利的鐘聲響起,而帶領(lǐng)人們戰(zhàn)勝驚濤駭浪的船長卻死去了,這就突出了悲痛的氣氛,同時表明了詩人對領(lǐng)袖的憧憬懷念之情。兩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不同,《致西伯利亞囚徒》寫給受難的戰(zhàn)友格調(diào)高昂,豪邁奔放。充滿對戰(zhàn)友的鼓勵。《啊,船長,我的船長喲》在勝利到來之際悼念死去的偉大領(lǐng)袖,充滿了悲痛之情。
(3)課后問題探討(第三題)
明確:在第1節(jié)中,詩人呼告“我的船長喲”,用的是第三人稱“他”(“他已渾身冰涼,停止了呼吸”),而第2節(jié)中在呼告“我的船長喲”后,用的卻是第二人稱“你”(“號角為你長鳴”),在第2節(jié)中,反復出現(xiàn)的“你”表現(xiàn)出詩人的極度悲傷,既為勝利而歡呼,同時又為船長的倒下而悲痛,時而敘述,時而呼告,喊出了自己的悲傷。第l、第3節(jié)用第三人稱,而第2小節(jié)換為第二人稱,在人稱的轉(zhuǎn)換中,詩人縱情地傾吐了自己對領(lǐng)袖的崇敬懷念之情。
問題探討:
1、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南北戰(zhàn)爭的領(lǐng)導人林肯的崇敬和贊頌)
2、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詩歌突出的寫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運用象征的手法“國家—航船,林肯—船長,南北戰(zhàn)爭—可怕的航程,港口—勝利”詩人用航船戰(zhàn)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象征林肯領(lǐng)導的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結(jié)束,以領(lǐng)航的船長象征林肯總統(tǒng)的偉大作用,這樣構(gòu)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偉大崇高。在航船到達港口時,船長卻到下了,具體可感地表現(xiàn)了詩歌的悲壯的情感。)
(運用場面的對比。航船即將到達港口的時刻,萬眾歡騰喜慶勝利,而為搏擊風浪而頑強奮斗的船長卻在此時到下了。這種場面的對比,在情感上引起強烈的反差,也更能體會到詩人心中的那種悲痛欲絕的感受。)
3、詩歌為什么每一節(jié)的末尾都寫“他已渾身冰冷,停止了呼吸”?
(人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在反復的詠嘆中加劇了悲劇氣氛。)
4、第二節(jié)的詩的稱代為什么突然發(fā)生了轉(zhuǎn)換?這種轉(zhuǎn)換對表達感情有什么作用?
(表達出人民對林肯的崇敬,“船長,親愛的父親”,表現(xiàn)了人民對總統(tǒng)高尚人格的敬重。)
5、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diào)是怎樣的?
(悲壯的基調(diào),表達出對總統(tǒng)的崇敬和贊頌)
6、比較兩首詩歌的異同。
兩位詩人都是有正義感的戰(zhàn)士。詩人都抒發(fā)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們的詩歌都在贊頌高尚的人格?!吨挛鞑麃喌那敉健肥枪膭顟?zhàn)友的詩篇,悲壯中充滿了樂觀;《??!船長,我的船長喲》是悼亡,基調(diào)是悲壯而憂傷的。
7、談?wù)勀銓?ldquo;燃燒的心”的理解
(既指詩歌中所寫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燒的心)
四、小結(jié)
這首詩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謳歌人物,詩人用航船戰(zhàn)勝驚濤駭浪到達港口比喻林肯領(lǐng)導的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結(jié)束,以領(lǐng)航的船長象征了創(chuàng)造了豐功偉績的林肯總統(tǒng),在萬眾歡騰中,以一曲悲歌贊頌一位偉大的人物。表達了詩人對領(lǐng)袖之死的悲痛之情以及對領(lǐng)袖深深的崇敬之情。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誦著兩首詩歌。
2.完成《學習與評價》上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