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蘋果落地教學設計一等獎

        《蘋果落地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蘋果落地教學設計一等獎

        1、蘋果落地教學設計一等獎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

        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產生興趣,主動探究。

        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有感情朗讀。

        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好奇心”是多么重要,進而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的道理,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一個蘋果、錄音機、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開手,會怎么樣呢?

        學生演示蘋果落地的現(xiàn)象。

        揭示課題:普普通通的蘋果落地現(xiàn)象,卻引發(fā)了牛頓的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世界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板書課題)

        簡介牛頓:牛頓是英國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在天文學、物理學、數(shù)學、光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老師范讀。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生初讀課文,師巡視指導,注意導優(yōu)輔差。

        檢查初讀情況:

        重點檢查幾個字的讀音。牛頓、自言自語、拋開、反復、專心、研究。

        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注意糾正。

        小結: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覺得很奇怪。為了弄明白,他反復觀察,專心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指導書寫“世、言”。學生練習書寫。

        理解內容,深入體會。

        過渡導語,朗讀課文。挑選喜歡的段落來讀。讀給同桌聽,讀得好的夸一夸,讀得不好的幫助他。齊讀。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看到蘋果落地,牛頓想了什么?(用直線畫出),做了什么?(用曲線畫出)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匯報交流。

        理解“奇怪、自言自語”,說話造句。

        為什么以前沒人注意的現(xiàn)象牛頓會去注意、去研究?(好奇心是發(fā)明的動力)

        比較句子,體會帶點詞的用法。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反復地觀察,專心地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指導讀出語氣,突出重點詞語。自己練讀——生范讀——指名讀——齊讀。

        總結拓展。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你覺得要向牛頓學習什么?

        師:其實,牛頓小時候,除了數(shù)學,其他功課都不好,老師認為他是個差生,但是他勤奮好學、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終于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四人小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現(xiàn)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問題嗎?

        交流匯報。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發(fā)明都是因為充滿好奇、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而產生的。我相信,不久以后,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會成為偉大的發(fā)明家。在這里,洪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故事》,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多看好書、多觀察、多思考,以后也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布置作業(yè)

        請小朋友們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或者畫下來,下節(jié)課進行展評、交流。

        教學后記

        本課的一個重點是引導學生像牛頓那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課后設置的作業(yè),讓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畫下來,有利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2、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

        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產生興趣,主動探究。

        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有感情朗讀。

        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好奇心”是多么重要,進而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的道理,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一個蘋果、錄音機、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開手,會怎么樣呢?

        學生演示蘋果落地的現(xiàn)象。

        揭示課題:普普通通的蘋果落地現(xiàn)象,卻引發(fā)了牛頓的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世界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板書課題)

        簡介牛頓:牛頓是英國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在天文學、物理學、數(shù)學、光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老師范讀。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生初讀課文,師巡視指導,注意導優(yōu)輔差。

        檢查初讀情況:

        重點檢查幾個字的讀音。牛頓、自言自語、拋開、反復、專心、研究。

        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注意糾正。

        小結: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覺得很奇怪。為了弄明白,他反復觀察,專心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指導書寫“世、言”。學生練習書寫。

        理解內容,深入體會。

        過渡導語,朗讀課文。挑選喜歡的段落來讀。讀給同桌聽,讀得好的夸一夸,讀得不好的幫助他。齊讀。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看到蘋果落地,牛頓想了什么?(用直線畫出),做了什么?(用曲線畫出)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匯報交流。

        理解“奇怪、自言自語”,說話造句。

        為什么以前沒人注意的現(xiàn)象牛頓會去注意、去研究?(好奇心是發(fā)明的動力)

        比較句子,體會帶點詞的用法。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反復地觀察,專心地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指導讀出語氣,突出重點詞語。自己練讀——生范讀——指名讀——齊讀。

        總結拓展。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你覺得要向牛頓學習什么?

        師:其實,牛頓小時候,除了數(shù)學,其他功課都不好,老師認為他是個差生,但是他勤奮好學、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終于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四人小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現(xiàn)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問題嗎?

        交流匯報。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發(fā)明都是因為充滿好奇、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而產生的。我相信,不久以后,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會成為偉大的發(fā)明家。在這里,洪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故事》,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多看好書、多觀察、多思考,以后也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布置作業(yè)

        請小朋友們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或者畫下來,下節(jié)課進行展評、交流。

        教學后記

        本課的一個重點是引導學生像牛頓那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課后設置的作業(yè),讓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畫下來,有利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3、蘋果落地教案教學設計

        蘋果落地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詞語。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jīng)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出示故事題目《地球爺爺?shù)氖帧凡⒉シ殴适拢?/p>

        2.(學生聽后)師問:你們記住了什么?

        3.出示故事中的一段話:

        “我沒有手,可我有很大的力氣,讓蹦蹦跳跳的皮球掉下來,讓短線的風箏掉下來,也讓成熟的桃子掉下來?!?/p>

        學生齊讀這段話。

        5.師:樹上的桃子,斷線的風箏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呢?小朋友,你們平時想過這樣的問題嗎?在很久以前一個小朋友已經(jīng)想過了,他就是牛頓。

        出示牛頓人物圖片。

        6.師:牛頓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學習他小時侯的事。板書課題。

        二.自學課文,要求: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表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三.檢查自學。

        1.讀生字卡片。

        2.看大屏幕齊讀詞語。

        3.指名逐節(jié)朗讀課文。(結合正音)

        四.學習課文第二節(jié)。

        1.出示幻燈片圖一 生看圖,師問: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他看見了什么?學習生字“掉”(音、形、義)并指導書寫。

        2.讀第二自然段。

        五.學習第

        三、四自然段。

        師:蘋果落地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牛頓看到后又是怎樣想?怎樣說的?出示幻燈片圖二。

        1.學生輕聲自由朗讀,用橫線劃出牛頓想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牛頓說的話。

        2.幻燈片出示

        三、四小節(jié),指名交流。

        3.誰愿意來讀一讀牛頓說的話。

        (1)“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

        (2)反復讀這句話,讀出自言自語的語氣。

        (3)幻燈片出示句子比較:

        “那一定是它太熟了?!彼匝宰哉Z地說。

        他自言自語地說:“那一定是他太熟了?!?/p>

        4.誰愿意來讀一讀牛頓想的話。反復讀句子,第一句讀出奇怪的語氣,第二句讀出疑問地語氣。

        5.幻燈片出示:

        “可是,為什么蘋果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他又想。

        讀句子,問:這里有幾句話?這句話有幾個問?補充為什么。

        課文把這三個為什么用哪幾個詞連起來了?

        6.引讀、齊讀這句話。

        7.你就是牛頓,帶上你的表情,你的動作來說一說:牛頓說的和想的。

        8.引讀:牛頓看見一個蘋果落下來,他想——(生讀)

        他說——(生讀) 他又想——(生讀)

        同桌練習。

        六、蘋果落地是一個普通現(xiàn)象,牛頓卻能思考它為什么會落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齊讀第一自然段。

        七、 你能學牛頓提提“為什么”嗎?

        (幻燈片出示)

        照樣子用“ 為什么”提問

        例:蘋果掉下來。

        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呢?

        (1)蘋果不向天上飛。

        (2)蘋果不向左右拋落。

        資料提供者:

        4、《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jīng)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墒?,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jié)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jié)?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jié)。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fā)現(xiàn)……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jié)。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jié),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jié)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1-5節(ji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jié)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yè)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10’)

        1、再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yè),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yè)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yè)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jié),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jié)和第六節(jié)。第二課時學習2-5節(jié)。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yǎng)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jié)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xiàn)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yè)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xiàn)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5、《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jīng)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墒?,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jié)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jié)?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jié)。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fā)現(xiàn)……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jié)。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jié),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jié)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1-5節(ji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jié)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yè) 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10’)

        1、再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yè) ,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yè) 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10’)

        1、導入 :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yè) 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jié),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jié)和第六節(jié)。第二課時學習2-5節(jié)。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yǎng)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jié)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xiàn)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yè) 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xiàn)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2003年5月11日]

        6、《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新偏旁“田”,讀寫并理解“自言自語、思考、吸引、現(xiàn)象、世界、著名、科學家”等新詞語的意思。

        2、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了解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學習善于觀察、愛動腦筋、專心研究的科學精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13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3、正確朗讀課文,學第一自然段,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過東西落地的情境嗎?(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朋友看到蘋果落地后就從中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這是怎么回事呢?(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確自學要求: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劃出帶生字的詞;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

        (1)看卡片認讀生字、正音。

        (2)完成課后習題2,第一讀,連一連。(注意平翹舌)

        (3)新詞教學

        a、學生自提問題。

        B、交流討論:“而”這個詞的運用(讀文理解,仿照說句)

        三、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2、回答:主要講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讀課文第一段。

        (1)讀懂句子,理解“動腦筋、遇到”得詞義。

        A、總的告訴我們什么?

        B、說說動腦筋的具體表現(xiàn)。換詞法理解“遇到”的詞義。

        (3)用“總要、為什么”說話。

        2、堂練習: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

        (1)分析例句。

        (2)完成課堂作業(yè) 3。

        3、再讀課文,說說你有幾個為什么?

        六、鞏固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蘋果落地”這件事的經(jīng)過,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啟蒙教育。

        2、理解”吸引、現(xiàn)象”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蘋果落地》,齊讀。

        2、看拼音寫詞語。

        3、(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業(yè) ,其他學生自己批改。

        4、講明本教時的教學目標 .

        二、深入學習第2-5自然段。

        1、看蘋果落地的課件展示,自讀課文思考:牛頓怎么想,怎么做?

        2、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語說的話。

        (1)連起來讀一讀。

        (2)說說自己的理解。

        (3)落實重點詞遇“奇怪、自言自語、拋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頓的問題嗎?

        (1)小小組討論交流。

        (2)一問一答說說內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頓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認真思考、專心研究”的意思。

        5、說說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運用“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讀2-5段。

        三、總結

        1、了解蘋果落地的整個過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齊讀課后練習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寫。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2、懂得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并指導言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填空。

        (1)蘋果落地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頓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二、揭示原因。

        1、個別讀最后一段,小小組討論:學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蘋果落地與成為科學家之間的關系)。

        3、齊讀最后一段。

        三、用詞說句。

        1、出示詞語:動腦筋、遇到、總要、奇怪、認真思考、專心研究。

        2、小小組交流介紹牛頓。

        3、同學評說。

        四、課外作業(yè) 選擇

        1、抄寫課文總自己喜歡的句子。

        2、說說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4、運用“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問題,自找答案交流。

        7、《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jīng)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jié)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jié)?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jié)。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fā)現(xiàn)……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jié)。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jié),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jié)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1-5節(ji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jié)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yè)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10’)

        1、再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yè),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yè)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yè)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jié),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jié)和第六節(jié)。第二課時學習2-5節(jié)。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yǎng)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jié)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xiàn)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yè)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xiàn)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8、《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jīng)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墒?,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jié)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jié)?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jié)。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fā)現(xiàn)……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jié)。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jié),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jié)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1-5節(ji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jié)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yè)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10’)

        1、再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yè),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yè)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yè)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jié),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jié)和第六節(jié)。第二課時學習2-5節(jié)。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yǎng)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jié)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xiàn)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yè)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xiàn)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9、《蘋果落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新偏旁“田”,讀寫并理解“自言自語、思考、吸引、現(xiàn)象、世界、著名、科學家”等新詞語的意思。

        2、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了解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學習善于觀察、愛動腦筋、專心研究的科學精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13個生字和相關詞語。

        3、正確朗讀課文,學第一自然段,學會用“為什么”提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過東西落地的情境嗎?(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朋友看到蘋果落地后就從中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這是怎么回事呢?(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確自學要求: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劃出帶生字的詞;給課文段落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

        (1)看卡片認讀生字、正音。

        (2)完成課后習題2,第一讀,連一連。(注意平翹舌)

        (3)新詞教學

        a、學生自提問題。

        B、交流討論:“而”這個詞的運用(讀文理解,仿照說句)

        三、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2、回答:主要講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讀課文第一段。

        (1)讀懂句子,理解“動腦筋、遇到”得詞義。

        A、總的告訴我們什么?

        B、說說動腦筋的具體表現(xiàn)。換詞法理解“遇到”的詞義。

        (3)用“總要、為什么”說話。

        2、堂練習: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

        (1)分析例句。

        (2)完成課堂作業(yè)3。

        3、再讀課文,說說你有幾個為什么?

        六、鞏固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蘋果落地”這件事的經(jīng)過,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啟蒙教育。

        2、理解”吸引、現(xiàn)象”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蘋果落地》,齊讀。

        2、看拼音寫詞語。

        3、(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業(yè),其他學生自己批改。

        4、講明本教時的教學目標.

        二、深入學習第2-5自然段。

        1、看蘋果落地的課件展示,自讀課文思考:牛頓怎么想,怎么做?

        2、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語說的話。

        (1)連起來讀一讀。

        (2)說說自己的理解。

        (3)落實重點詞遇“奇怪、自言自語、拋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頓的問題嗎?

        (1)小小組討論交流。

        (2)一問一答說說內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頓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認真思考、專心研究”的意思。

        5、說說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運用“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讀2-5段。

        三、總結

        1、了解蘋果落地的整個過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齊讀課后練習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寫。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2、懂得課文所講述的道理,并指導言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填空。

        (1)蘋果落地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頓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二、揭示原因。

        1、個別讀最后一段,小小組討論:學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導學生理解蘋果落地與成為科學家之間的關系)。

        3、齊讀最后一段。

        三、用詞說句。

        1、出示詞語:動腦筋、遇到、總要、奇怪、認真思考、專心研究。

        2、小小組交流介紹牛頓。

        3、同學評說。

        四、課外作業(yè)選擇

        1、抄寫課文總自己喜歡的句子。

        2、說說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4、運用“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問題,自找答案交流。

        10、《蘋果落地》教案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jīng)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yǎng)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墒?,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jié)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jié)?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jié)。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fā)現(xiàn)……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jié)。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jié),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jié)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1-5節(ji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jié)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yè)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jié):(10’)

        1、再讀一讀2-4節(jié)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yè),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yè)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jié):(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yè)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jié),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jié)和第六節(jié)。第二課時學習2-5節(jié)。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yǎng)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jié)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xiàn)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yè)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xiàn)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11、《蘋果落地》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

        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產生興趣,主動探究。

        學習生字新詞,練習有感情朗讀。

        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好奇心”是多么重要,進而懂得要善于觀察、勤于鉆研的道理,激發(fā)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一個蘋果、錄音機、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揭示課題。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開手,會怎么樣呢?

        學生演示蘋果落地的現(xiàn)象。

        揭示課題:普普通通的蘋果落地現(xiàn)象,卻引發(fā)了牛頓的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了世界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板書課題)

        簡介牛頓:牛頓是英國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在天文學、物理學、數(shù)學、光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老師范讀。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生初讀課文,師巡視指導,注意導優(yōu)輔差。

        檢查初讀情況:

        重點檢查幾個字的讀音。牛頓、自言自語、拋開、反復、專心、研究。

        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注意糾正。

        小結: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覺得很奇怪。為了弄明白,他反復觀察,專心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指導書寫“世、言”。學生練習書寫。

        理解內容,深入體會。

        過渡導語 ,朗讀課文。挑選喜歡的段落來讀。讀給同桌聽,讀得好的夸一夸,讀得不好的幫助他。齊讀。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看到蘋果落地,牛頓想了什么?(用直線畫出),做了什么?(用曲線畫出)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匯報交流。

        理解“奇怪、自言自語”,說話造句。

        為什么以前沒人注意的現(xiàn)象牛頓會去注意、去研究?(好奇心是發(fā)明的動力)

        比較句子,體會帶點詞的用法。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他又反復地觀察,專心地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的秘密。

        指導讀出語氣,突出重點詞語。自己練讀——生范讀——指名讀——齊讀。

        總結拓展。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呢?你覺得要向牛頓學習什么?

        師:其實,牛頓小時候,除了數(shù)學,其他功課都不好,老師認為他是個差生,但是他勤奮好學、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終于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四人小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現(xiàn)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問題嗎?

        交流匯報。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棒了!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發(fā)明都是因為充滿好奇、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而產生的。我相信,不久以后,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會成為偉大的發(fā)明家。在這里,洪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故事》,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多看好書、多觀察、多思考,以后也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布置作業(yè)

        請小朋友們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或者畫下來,下節(jié)課進行展評、交流。

        教學后記

        本課的一個重點是引導學生像牛頓那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善于觀察、愛動腦筋,課后設置的作業(yè) ,讓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畫下來,有利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12、《蘋果落地》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識別文中14個二類字,會用它們組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好奇心”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好奇心”重要性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電話,生字卡片。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電話鈴響,課件錄音和教師對話)“老師,我想問您,摔倒了為什么會向前爬?”“老師,為什么不讓我們進網(wǎng)吧呢?”

        師:我正在上課,下課后我們一起探討好不好?

        都上課半天了,同學們的問題還問不完,說明這些小朋友都善于觀察,愛動腦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环浅蹌幽X筋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我們來一起學習“蘋果落地”

        二、讀課文,識別二類字

        1、出示題目“蘋果落地”齊讀兩遍

        師:看到題目,你想問哪些問題?

        生:(1)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2)誰發(fā)現(xiàn)了蘋果落地?

        2、初讀課文,體會文意

        (1)讀課文,用多種識字方法認字。

        (2)同桌讀課文,若你同桌讀得好,請為你同桌豎起大拇指,若你同桌有哪個字不認識,請你幫幫他。好嗎?

        (3)聽教師讀課文,訂正字音。(強調學生做一個傾聽者。)

        (4)評價教師讀課文,(先說優(yōu)點,再指出不足。)

        (5)你們想不想也讀得很好聽?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一讀。

        (6)傾聽者評價他聽到的讀書聲。

        (7)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認字的?

        3、檢查認字

        (1)課件出示課文,二類字詞語閃爍,讀課文。

        (2)出示單個字。

        (3)分組研究字形、字義,及字的記字方法。

        (4)指出每個字的部首,明顯的部首先說,課件判斷。課件中“左、右、專、反”閃爍、配音,“我們部首不明顯,也要找出來,小朋友,想想辦法。”

        (5)分4個大組各查一字,全班交流。

        (6)開火車認讀,4輛火車同時開讀詞,比比,哪組快。

        (7)把你還不認識的字畫下來,課后想辦法認識。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默讀課文

        師:讀了課文,你想提哪些問題?

        生:(1)、是不是牛頓看見了世界上第一個落地的蘋果?

        (2)、蘋果本應該落地,很平常,為什么牛頓覺得很奇怪?奇怪什么?

        (3)、為什么從來沒有人鉆研,發(fā)現(xiàn)地球有吸引力?

        (4)、牛頓是個什么樣的人?

        2、其它學生在課文中找答案,互相回答。

        抓住重點問題,全班進行討論。

        (1)、牛頓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2)、牛頓怎樣發(fā)現(xiàn)了地球有吸引力?

        3、課件出示牛頓的簡介。(圖象十錄音)(同學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牛頓……

        四、知理反思:

        1、課件出示:小明在家里寫作業(yè)突然門鈴響了……

        (課件停)你想知道什么?積極思考,每個同學想辦法回答,你想向牛頓學習什么?

        板書設計:

        蘋果落地

        牛頓      科學家

        (好奇|發(fā)現(xiàn))

        蘋果落地    觀察研究

        附:《蘋果落地》第一課時課件腳本

        1、頁面1:

        背景圖:《蘋果落地》插圖,滿園蘋果樹,一個個蘋果慢慢向下落。

        前景:《蘋果落地》課題在中央閃爍,授課人、時間、課件制作室字幕向上移動。

        配音:蘋果落地的聲音。師生對話電話錄音。

        2、頁面2:

        牛頓在樹邊思考狀,4個卡通按紐。分別為退出、二類字、自我介紹、門鈴響了設置為指針在上、按下、離開不同形式。

        3、一級子頁面—--二類字

        (1)、完整課文,帶二類字詞語閃爍。(配音“讀得真捧”)

        (2)、出示單個字,每個部首變色(配音“對了”或“再想想”)

        (3)“左、右、專、反”閃爍配音,(我們的部首不明顯也要找出來呀,小朋友,想想辦法)

        (4)出示每個單個字(配音“小朋友,再讀一讀,把你還不認識的字畫下來,下課后想辦法認識他們。”)

        4、一級子頁面—--自我介紹

        牛頓在蘋果樹下和同學們打招呼“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牛頓……”

        他人介紹:“牛頓是英國人,他小時候除了數(shù)學,其它功課都不好,老師認為他是“低能兒”,但他勤奮好學,肯于鉆研,終于成為世界科學發(fā)展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介紹同時,動畫出現(xiàn)牛頓生長過程。)

        5、一級子頁面----門鈴響了

        (動畫)小明正在家里寫作業(yè),突然門鈴響了……

        6、退出界面

        《蘋果落地》插圖,蘋果園為背景。

        總結字幕:(滾動)

        我們發(fā)現(xiàn)牛頓善于觀察周圍一些小事,積極動腦思考,專心地研究,終于成為了世界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我們要向牛頓學習,仔細觀察周圍的小事情,積極思考多動腦筋,你一定也會成為科學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