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一等獎
威尼斯商人是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一部諷刺喜劇戲劇,劇本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硗崴股倘私虒W設計2021,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目標:
1.通讀、體會戲劇語言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了解話劇。
2.了解戲劇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特點,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的性格特征。
教學重點:通讀、體會戲劇語言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了解戲劇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的性格特征。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戲劇文學。戲劇是與詩歌、散文、小說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今天,課本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走近戲劇的機會,首先讓我們走進在世界話劇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領略莎士比亞的語言魅力,領略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魅力,領略話劇藝術的獨特之美。我們將學習莎士比亞代表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
二、介紹莎士比亞及戲劇基礎知識
(一)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歐洲文學史上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英國斯特位福鎮(zhèn)的一個商人家庭。20歲后到倫敦,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后入劇團,做過演員、導演、編劇,并成為“環(huán)球劇院”的股東。他一生寫了37個劇本,兩首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其主要成就是在戲劇方面,代表作有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劇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
他的戲劇反映了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期英國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過程,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提倡個性解放,婚姻自主,反對封建束縛和神權桎梏,表達了人文主義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劇作人物性格鮮明,情節(jié)生動豐富,語言精練而富于表現(xiàn)力,對歐洲的文學和戲劇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是人類文化史上珍貴的遺產。本文節(jié)選的是全劇最精彩的一場戲,描寫了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鮑西婭等和猶太高利貸者夏洛克之間在法庭上的一場生死交鋒。
(二) 戲劇基礎知識: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幕”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
2.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文學作品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
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點勾畫生詞和精妙好詞。
學生交流詞語積累情況:
惻(cè) 豁免 凹陷 異邦 凜然 中流砥柱 萬惡不赦
中流砥柱: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黃河三門峽東的石山。就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
萬惡不赦:罪惡多端不可饒恕。萬惡:本意是犯了上萬個錯誤,這里指罪惡非常多。赦:赦免,饒恕。
四、精讀課文,把握戲劇沖突:
1.請同學概述全劇內容,明確矛盾沖突。
明確:這場戲的戲劇沖突是以夏洛克為一方、以安東尼奧等人為另一方,圍繞是否“照約執(zhí)行處罰”,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進行的,最后夏洛克敗訴,并受到應有的懲罰。
(提示評點要求:復述時應注意三個環(huán)節(jié):夏洛克出場前、夏洛克出場、鮑西婭出場。講清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人物的活動情況,語句應通暢,表達要流利、自然。)
夏洛克上場前,公爵與安東尼奧的一段對話交代了夏洛克的固執(zhí)與兇惡,烘托了審判前的緊張氣氛,預示著一場不可避免的沖突即將發(fā)生。
夏洛克一上場,雙方的爭辯立刻開始,而且越來越激烈。夏洛克先是斷然回絕了公爵要他“仁慈側隱”的規(guī)勸,接著拒絕了巴薩尼奧加倍償還欠款的請求,繼而再次回絕了公爵要他發(fā)“仁慈之心”的勸說,最后得意忘形,磨刀霍霍,準備動手,并對葛萊西安諾的怒罵加以譏諷、挖苦。夏洛克在法庭質對中咄咄逼人,決心不顧一切實施報復。夏洛克在雙方交鋒中占盡了上風。
鮑西婭在關鍵時刻上場。她欲擒故縱,一步步將夏洛克引入陷阱。她先勸夏洛克“慈悲一點”;又拒絕了巴薩尼奧“把法律稍為變通一下”的要求;接著讓夏洛克明確表示不答應三倍還款的態(tài)度;然后讓夏洛克去請一位醫(yī)生來為安東尼奧“堵住傷口”,“免得他流血而死”。此時的夏洛克神氣活現(xiàn)、得意洋洋,似乎左右了鮑西婭,安東尼奧受處罰已勢在必行。就在夏洛克忘乎所以、兇相畢露、欲下毒手之時,她宣布只準割肉不準出血,不能相差一絲一毫,否則就要以命相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制止了夏洛克毫無人道的報復行為。劇情由此急轉直下,夏洛克進退無路,要求撤回對他不利的訴訟。最后鮑西婭根據威尼斯對謀害本城公民的異邦人的懲處規(guī)定,請求公爵沒收夏洛克的財產。夏洛克徹底敗訴,受到應有的懲罰。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
第二課時
一、有人說:“要真正理解莎士比亞,不應該只看有關他的評論,而應該讀莎士比亞的原著。”全劇主要塑造了夏洛克、鮑西婭、安東尼奧等人物。那他們各是什么樣的性格呢?請同學們圈劃出文中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臺詞。
1、夏洛克具有怎樣的性格?請在文中找出有關段落或語句。
(1)惟利是圖。
——難道我單單拿回我的本錢都不成嗎?
——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了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2)冷酷狡詐。
——(使勁兒磨刀)從那破產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來。
——無論你說得多么婉轉動聽,都沒有用。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當!我只要求法律允許我照約執(zhí)行處罰。
——要是殿下不準許我的請求,那就是蔑視憲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貴邦的特權。
(3)復仇心重。
——我已經指著我們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約執(zhí)行處罰。
——所以我不能舉什么理由,也不愿舉什么理由,除了因為我對于安東尼奧抱著久積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
教師補充總結:在這場戲中,夏洛克給人的印象最深。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有巴爾扎克《守財奴》中的葛朗臺、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果戈理《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還有就是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是一位貪婪、吝嗇、愛財如命的高利貸者,在一磅肉的訴訟中,他兇相畢露,殺氣騰騰,連威尼斯最高長官也敢于句句頂辯,毫不退讓,成了一個殘忍、固執(zhí)、冷酷無情的復仇者。為了消滅對手,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連視為生命的錢都可放棄,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執(zhí)和殘忍,實際上正是他唯利是圖的本性表現(xiàn)。但是,夏洛克又有其偏狹、愚蠢的一面。在鮑西婭面前,他利令智昏,一步一步地走向失敗,卻自以為即將得逞,于是他對鮑西婭百般奉承,五次頌揚。當他失敗后,金錢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標,撈不到三倍賠款收回本錢也行,而一當他財產被宣布充公,他則哀嘆道:“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去吧”,“你們奪去了我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充分暴露了其嗜錢如命的本性。
2、你認為鮑西婭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她是作者極力歌頌的人文主義者形象。她談吐文雅,博學細心,聰明機智、勇敢沉著、善良仁慈,充滿著人性的光輝。她的性格在這場戲的矛盾斗爭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對貪婪兇險的夏洛克,她表現(xiàn)出驚人的果敢、沉著、博學、聰慧。既規(guī)勸夏洛克要仁慈,又從法律上認可夏洛克行為的合法性,誘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1)聰明機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誰也沒有權力變更既成的法律;要是開了這一個惡例,以后誰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壞事都可以干了。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請一位外科醫(yī)生來替他堵住傷口,費用歸你負擔,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給你,法律許可你。
2)行事果斷:
——且慢,還有別的話哩。這約上并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寫明著“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約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時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財產,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給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3)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施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御杖不過象征著俗世的權威,使人民對于君主的威嚴凜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卻高于權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性,執(zhí)法的人尚能把慈悲和公道加以調劑,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
3、安東尼奧的性格特征?(這點補充可以因學情而定)
他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商人。他珍重友情,慷慨助人,俠義豪爽,但面對尖銳的斗爭時卻表現(xiàn)出軟弱、妥協(xié),缺乏戰(zhàn)斗精神。
如“我是羊群里一頭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應分;最軟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讓我也就這樣結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薩尼奧,我只要你活下去,將來替我寫一篇墓志銘,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過事”。
二、分析戲劇的藝術特色
(一) 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
(二)塑造了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課時2已經分析過)
(三)品味莎士比亞的語言之豐富(重點)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段落朗讀,讀后請說明:哪些段落或語句可以說明莎士比亞的語言豐富多彩?
1)耐人尋味
舉例:——什么!你愿意給毒蛇咬兩次嗎?
夏洛克不直接回答問題,反以毒蛇為喻來個反問,初聽似乎答非所問,其實話中有話,針鋒相對。
——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質對,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
先用一個短句指出夏洛克是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然后用“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對“心如鐵石”作了具體的說明,強調夏洛克十一個喪失人性的高利貸者。這樣的表達完全符合戲劇語言的要求,簡潔明了,語勢有力。
——狠心的猶太人,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你這是把刀放在你的心口上磨;無論哪種鐵器,就連劊子手的鋼刀,都趕不上你這刻毒的心腸一半的鋒利。
前半分句說得比較模糊、含蓄,后半分句用了夸張的修辭,直指其刻毒,充分體會了戲劇語言的張力。
2)修辭巧妙,極富表現(xiàn)力
——讓你這種東西活在世上,真是公道不生眼睛。
將“公道”擬人,將夏洛克擬物,更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語意,顯得更加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
——請你想一想,你現(xiàn)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就像„„發(fā)出簌簌的聲音。
連用三個比喻強調夏洛克的殘忍無法改變,給人一種生動形象、華美流暢、富有詩意的藝術美感。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霖育秧從天上降下塵世……
這段臺詞體現(xiàn)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它運用比喻、借代、對比等修辭,既形象生動又精辟深刻,散發(fā)著真與善的光芒,蘊含著語言之美。
3)語言的個性化
法庭審判,激烈的論辯充分地表現(xiàn)了每個人的身份和性格。鮑西婭的機智、公爵的穩(wěn)健,安東尼奧的溫和,葛萊西安諾的暴躁,夏洛克的刻毒、尖銳,都是由他們富有個性化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
教師總結:莎士比亞的語言是戲劇的語言,既個性化,而又豐富多彩。
研究英國文學的評論家認為,莎士比亞戲劇是英語的“魔術師”“大膽的創(chuàng)新者”,他“如饑似渴地用剛從說話人口上熱騰騰地摘來的各種新鮮詞匯和形象”,同時他本人也大膽創(chuàng)造新的表現(xiàn)方式,在他的劇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
三、主旨初探
劇本第四幕第一場通過夏洛克與安東尼奧的矛盾沖突,表現(xiàn)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yè)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揭露了封建資產階級高利貸心狠手辣、貪婪冷酷的階級本質;同時贊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與人之間的深情厚意,輕利重義的道德思想,歌頌了仁愛、友誼和愛情,表現(xiàn)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
四、拓展遷移:(研究性學習)
1、在一般的觀念中,夏洛克是一個惟利是圖而又兇殘的商人,你對他有什么新的看法嗎?
在一般觀念上,夏洛克是一個反面角色,但是,我們也可以對他給予一定的同情。夏洛克的行為不是偶然的,在當時普遍仇恨猶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復仇行動具有一定的民族復仇意義。如果說夏洛克缺乏寬恕精神,那么當時的基督教也不曾對他給予多少理解。從安東尼奧對夏洛克的態(tài)度來看,就是相當刻薄和不寬容的。所以,夏洛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在我們對他進行客觀描述的時候,應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戲劇所給定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
五、作業(yè)布置(因各班學情而定,這里只做舉例)
課后思考題
1、夏洛克為什么一定要以割肉來賠償?
2、鮑西婭如何化解這場矛盾沖突?
完成時間:
教后記: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2021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網站還有更多語文教學設計內容,期待你的解鎖與關注。
【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2021 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一等獎】相關推薦文章:
泊船瓜洲教案設計(一等獎)2021 泊船瓜洲教案設計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一等獎2021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兩課時
致女兒的信的教案2021 致女兒的信教學設計
懷念母親教案設計2021 懷念母親教案一等獎
燕子專列教案設計2021 燕子專列教案
2、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威尼斯商人是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一部諷刺喜劇戲劇,劇本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硗崴股倘私虒W設計2021,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目標:
1.通讀、體會戲劇語言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了解話劇。
2.了解戲劇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特點,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的性格特征。
教學重點:通讀、體會戲劇語言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了解戲劇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的性格特征。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戲劇文學。戲劇是與詩歌、散文、小說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今天,課本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走近戲劇的機會,首先讓我們走進在世界話劇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領略莎士比亞的語言魅力,領略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魅力,領略話劇藝術的獨特之美。我們將學習莎士比亞代表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
二、介紹莎士比亞及戲劇基礎知識
(一)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歐洲文學史上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英國斯特位福鎮(zhèn)的一個商人家庭。20歲后到倫敦,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后入劇團,做過演員、導演、編劇,并成為“環(huán)球劇院”的股東。他一生寫了37個劇本,兩首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其主要成就是在戲劇方面,代表作有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劇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
他的戲劇反映了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期英國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過程,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提倡個性解放,婚姻自主,反對封建束縛和神權桎梏,表達了人文主義者的政治要求和生活理想。劇作人物性格鮮明,情節(jié)生動豐富,語言精練而富于表現(xiàn)力,對歐洲的文學和戲劇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是人類文化史上珍貴的遺產。本文節(jié)選的是全劇最精彩的一場戲,描寫了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鮑西婭等和猶太高利貸者夏洛克之間在法庭上的一場生死交鋒。
(二) 戲劇基礎知識: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幕”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
2.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文學作品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
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點勾畫生詞和精妙好詞。
學生交流詞語積累情況:
惻(cè) 豁免 凹陷 異邦 凜然 中流砥柱 萬惡不赦
中流砥柱: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黃河三門峽東的石山。就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
萬惡不赦:罪惡多端不可饒恕。萬惡:本意是犯了上萬個錯誤,這里指罪惡非常多。赦:赦免,饒恕。
四、精讀課文,把握戲劇沖突:
1.請同學概述全劇內容,明確矛盾沖突。
明確:這場戲的戲劇沖突是以夏洛克為一方、以安東尼奧等人為另一方,圍繞是否“照約執(zhí)行處罰”,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進行的,最后夏洛克敗訴,并受到應有的懲罰。
(提示評點要求:復述時應注意三個環(huán)節(jié):夏洛克出場前、夏洛克出場、鮑西婭出場。講清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人物的活動情況,語句應通暢,表達要流利、自然。)
夏洛克上場前,公爵與安東尼奧的一段對話交代了夏洛克的固執(zhí)與兇惡,烘托了審判前的緊張氣氛,預示著一場不可避免的沖突即將發(fā)生。
夏洛克一上場,雙方的爭辯立刻開始,而且越來越激烈。夏洛克先是斷然回絕了公爵要他“仁慈側隱”的規(guī)勸,接著拒絕了巴薩尼奧加倍償還欠款的請求,繼而再次回絕了公爵要他發(fā)“仁慈之心”的勸說,最后得意忘形,磨刀霍霍,準備動手,并對葛萊西安諾的怒罵加以譏諷、挖苦。夏洛克在法庭質對中咄咄逼人,決心不顧一切實施報復。夏洛克在雙方交鋒中占盡了上風。
鮑西婭在關鍵時刻上場。她欲擒故縱,一步步將夏洛克引入陷阱。她先勸夏洛克“慈悲一點”;又拒絕了巴薩尼奧“把法律稍為變通一下”的要求;接著讓夏洛克明確表示不答應三倍還款的態(tài)度;然后讓夏洛克去請一位醫(yī)生來為安東尼奧“堵住傷口”,“免得他流血而死”。此時的夏洛克神氣活現(xiàn)、得意洋洋,似乎左右了鮑西婭,安東尼奧受處罰已勢在必行。就在夏洛克忘乎所以、兇相畢露、欲下毒手之時,她宣布只準割肉不準出血,不能相差一絲一毫,否則就要以命相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制止了夏洛克毫無人道的報復行為。劇情由此急轉直下,夏洛克進退無路,要求撤回對他不利的訴訟。最后鮑西婭根據威尼斯對謀害本城公民的異邦人的懲處規(guī)定,請求公爵沒收夏洛克的財產。夏洛克徹底敗訴,受到應有的懲罰。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
第二課時
一、有人說:“要真正理解莎士比亞,不應該只看有關他的評論,而應該讀莎士比亞的原著。”全劇主要塑造了夏洛克、鮑西婭、安東尼奧等人物。那他們各是什么樣的性格呢?請同學們圈劃出文中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臺詞。
1、夏洛克具有怎樣的性格?請在文中找出有關段落或語句。
(1)惟利是圖。
——難道我單單拿回我的本錢都不成嗎?
——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了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2)冷酷狡詐。
——(使勁兒磨刀)從那破產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來。
——無論你說得多么婉轉動聽,都沒有用。
——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當!我只要求法律允許我照約執(zhí)行處罰。
——要是殿下不準許我的請求,那就是蔑視憲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貴邦的特權。
(3)復仇心重。
——我已經指著我們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約執(zhí)行處罰。
——所以我不能舉什么理由,也不愿舉什么理由,除了因為我對于安東尼奧抱著久積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
——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
教師補充總結:在這場戲中,夏洛克給人的印象最深。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有巴爾扎克《守財奴》中的葛朗臺、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果戈理《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還有就是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是一位貪婪、吝嗇、愛財如命的高利貸者,在一磅肉的訴訟中,他兇相畢露,殺氣騰騰,連威尼斯最高長官也敢于句句頂辯,毫不退讓,成了一個殘忍、固執(zhí)、冷酷無情的復仇者。為了消滅對手,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連視為生命的錢都可放棄,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執(zhí)和殘忍,實際上正是他唯利是圖的本性表現(xiàn)。但是,夏洛克又有其偏狹、愚蠢的一面。在鮑西婭面前,他利令智昏,一步一步地走向失敗,卻自以為即將得逞,于是他對鮑西婭百般奉承,五次頌揚。當他失敗后,金錢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標,撈不到三倍賠款收回本錢也行,而一當他財產被宣布充公,他則哀嘆道:“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去吧”,“你們奪去了我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充分暴露了其嗜錢如命的本性。
2、你認為鮑西婭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她是作者極力歌頌的人文主義者形象。她談吐文雅,博學細心,聰明機智、勇敢沉著、善良仁慈,充滿著人性的光輝。她的性格在這場戲的矛盾斗爭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對貪婪兇險的夏洛克,她表現(xiàn)出驚人的果敢、沉著、博學、聰慧。既規(guī)勸夏洛克要仁慈,又從法律上認可夏洛克行為的合法性,誘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1)聰明機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誰也沒有權力變更既成的法律;要是開了這一個惡例,以后誰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壞事都可以干了。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請一位外科醫(yī)生來替他堵住傷口,費用歸你負擔,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給你,法律許可你。
2)行事果斷:
——且慢,還有別的話哩。這約上并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寫明著“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約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時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財產,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給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3)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施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御杖不過象征著俗世的權威,使人民對于君主的威嚴凜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卻高于權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性,執(zhí)法的人尚能把慈悲和公道加以調劑,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
3、安東尼奧的性格特征?(這點補充可以因學情而定)
他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商人。他珍重友情,慷慨助人,俠義豪爽,但面對尖銳的斗爭時卻表現(xiàn)出軟弱、妥協(xié),缺乏戰(zhàn)斗精神。
如“我是羊群里一頭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應分;最軟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讓我也就這樣結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薩尼奧,我只要你活下去,將來替我寫一篇墓志銘,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過事”。
二、分析戲劇的藝術特色
(一) 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
(二)塑造了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課時2已經分析過)
(三)品味莎士比亞的語言之豐富(重點)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段落朗讀,讀后請說明:哪些段落或語句可以說明莎士比亞的語言豐富多彩?
1)耐人尋味
舉例:——什么!你愿意給毒蛇咬兩次嗎?
夏洛克不直接回答問題,反以毒蛇為喻來個反問,初聽似乎答非所問,其實話中有話,針鋒相對。
——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質對,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
先用一個短句指出夏洛克是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然后用“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對“心如鐵石”作了具體的說明,強調夏洛克十一個喪失人性的高利貸者。這樣的表達完全符合戲劇語言的要求,簡潔明了,語勢有力。
——狠心的猶太人,你不是在鞋口上磨刀,你這是把刀放在你的心口上磨;無論哪種鐵器,就連劊子手的鋼刀,都趕不上你這刻毒的心腸一半的鋒利。
前半分句說得比較模糊、含蓄,后半分句用了夸張的修辭,直指其刻毒,充分體會了戲劇語言的張力。
2)修辭巧妙,極富表現(xiàn)力
——讓你這種東西活在世上,真是公道不生眼睛。
將“公道”擬人,將夏洛克擬物,更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語意,顯得更加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
——請你想一想,你現(xiàn)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就像„„發(fā)出簌簌的聲音。
連用三個比喻強調夏洛克的殘忍無法改變,給人一種生動形象、華美流暢、富有詩意的藝術美感。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霖育秧從天上降下塵世……
這段臺詞體現(xiàn)了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理想,它運用比喻、借代、對比等修辭,既形象生動又精辟深刻,散發(fā)著真與善的光芒,蘊含著語言之美。
3)語言的個性化
法庭審判,激烈的論辯充分地表現(xiàn)了每個人的身份和性格。鮑西婭的機智、公爵的穩(wěn)健,安東尼奧的溫和,葛萊西安諾的暴躁,夏洛克的刻毒、尖銳,都是由他們富有個性化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
教師總結:莎士比亞的語言是戲劇的語言,既個性化,而又豐富多彩。
研究英國文學的評論家認為,莎士比亞戲劇是英語的“魔術師”“大膽的創(chuàng)新者”,他“如饑似渴地用剛從說話人口上熱騰騰地摘來的各種新鮮詞匯和形象”,同時他本人也大膽創(chuàng)造新的表現(xiàn)方式,在他的劇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
三、主旨初探
劇本第四幕第一場通過夏洛克與安東尼奧的矛盾沖突,表現(xiàn)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yè)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揭露了封建資產階級高利貸心狠手辣、貪婪冷酷的階級本質;同時贊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與人之間的深情厚意,輕利重義的道德思想,歌頌了仁愛、友誼和愛情,表現(xiàn)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
四、拓展遷移:(研究性學習)
1、在一般的觀念中,夏洛克是一個惟利是圖而又兇殘的商人,你對他有什么新的看法嗎?
在一般觀念上,夏洛克是一個反面角色,但是,我們也可以對他給予一定的同情。夏洛克的行為不是偶然的,在當時普遍仇恨猶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復仇行動具有一定的民族復仇意義。如果說夏洛克缺乏寬恕精神,那么當時的基督教也不曾對他給予多少理解。從安東尼奧對夏洛克的態(tài)度來看,就是相當刻薄和不寬容的。所以,夏洛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在我們對他進行客觀描述的時候,應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戲劇所給定的環(huán)境進行分析。
五、作業(yè)布置(因各班學情而定,這里只做舉例)
課后思考題
1、夏洛克為什么一定要以割肉來賠償?
2、鮑西婭如何化解這場矛盾沖突?
完成時間:
教后記: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2021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網站還有更多語文教學設計內容,期待你的解鎖與關注。
【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2021 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一等獎】相關推薦文章:
泊船瓜洲教案設計(一等獎)2021 泊船瓜洲教案設計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一等獎2021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兩課時
致女兒的信的教案2021 致女兒的信教學設計
懷念母親教案設計2021 懷念母親教案一等獎
燕子專列教案設計2021 燕子專列教案
3、《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威尼斯商人》在九年級下冊的戲劇單元,“戲劇”和“欣賞”是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同時關注的核心詞。根據初三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本文,要引導學生在熟悉劇情的基礎上,把握扣人心弦的戲劇沖突,理解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欣賞豐富生動的莎劇語言。
課文節(jié)選部分是全劇的高潮,描述了威尼斯法庭審判“一磅肉”的致命合約案件的經過,歌頌了友誼和愛情,批判了貪婪與殘酷,表達了人文主義思想。因為文章篇幅較長,在課前布置預習課文,熟悉故事情節(jié)是必要的。
該劇最值得深究的是夏洛克的形象及其意義。傳統(tǒng)觀點認為夏洛克是世界文學長廊中吝嗇鬼的典型,嗜財如命又狡詐兇殘,《威尼斯商人》也被認為是莎士比亞喜劇的代表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夏洛克有了更人性的理解,而《威尼斯商人》也成了莎翁喜劇中“最富于悲劇性者”。如何理解夏洛克這一人物形象的復雜性,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1、了解戲劇文學常識,把握矛盾沖突,理解典型人物的性格特點。
2、掌握劇本欣賞的基本方法,演讀、品味欣賞戲劇語言,學會從語言出發(fā)分析人物性格。
3、體會安東尼奧、巴薩尼奧之間的真摯友誼,鮑西婭的沉著機智,夏洛克的復仇心理,感悟洋溢在劇本中的人文主義精神,對劇中的是非善惡有自己的分辨和關涉社會人生的思考。
【教學方法】
討論、表演法等。
【教課時數(shù)】
2課時。
方案A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
從文藝復興時期引出莎士比亞,并簡要介紹節(jié)選部分前半場的內容。
二、在預習基礎上,用一句話概述戲劇情節(jié)。
(要求:注意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事件、人物、結局)
三、朗讀課文,把握矛盾沖突
1、以鮑西婭的出場為界,把全劇分為兩個部分,分角色朗讀上半場。
2、師生共同評點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品味戲劇語言,初步感知人物性格特點,進一步熟悉上半場戲劇情節(jié)。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賞析戲劇矛盾沖突的特點
主問題:
1、鮑西婭是如何戰(zhàn)勝夏洛克的?
2、在寫鮑西婭與夏洛克的應對中,有幾次伏筆?文中又是怎么照應的?
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對生動優(yōu)美、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的反復朗讀和品味,感知戲劇文學通過語言塑造人物性格的特點,欣賞文采斐然的莎劇語言。
二、拓展、探究
主問題:
1、假如你是到庭的夏洛克的猶太朋友,你會當庭為他說些什么?
更深入地解讀人物性格的復雜性。補充相關背景:莎翁所處的伊麗莎白女王時期,猶太醫(yī)生叛國,“猶太人在當時成了許多討厭的特征的現(xiàn)成的象征”。
2、你怎么理解《威尼斯商人》的主題及其現(xiàn)實意義?(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大膽發(fā)言,在交流碰撞中升華自己的思想。)
方案B
第一課時
一、話題鏈接,導入課文
由友誼的話題引出莎士比亞論友誼的名句,由真摯的友情引出《威尼斯商人》。
二、演讀課文,品味友情
1、熟悉作品,瀏覽并簡要復述故事。
2、進入情境,模擬表演。
3、請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的飾演者說說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及臺詞的理解把握,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第二課時
一、品讀人物,解析矛盾
1、請鮑西婭的飾演者說說自己對這個人物的理解,同學參與討論。并通過分析“鮑西婭的智慧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這類問題進入情節(jié)細部。
2、請飾演夏洛克的同學說說對夏洛克的理解,大家討論。問題:你想表現(xiàn)一個怎樣的夏洛克?其他人物為什么都討厭他甚至憎恨他?你討厭他嗎?
引導學生關注:“一磅肉”的糾紛只是外在淺層次的矛盾,更深層次是教派與民族的矛盾,文中人們以“猶太人”來代替對夏洛克的稱呼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jié)?;脽粞a充第三幕第一場夏洛克的經典臺詞“他曾經羞辱過我”一段及有關猶太民族的背景資料。
二、選讀臺詞,賞析語言
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臺詞朗讀,然后說說這段臺詞在語言運用上的特點,感受莎翁語言詩劇般的華美和鋪排使用修辭的表達效果。
【課后探究】
布置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給學生提供從《慳吝人》《死魂靈》《歐也妮·葛朗臺》《儒林外史》中選出來的關于吝嗇鬼的經典描寫片段。
主問題:為什么不同時代《威尼斯商人》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思考?(探尋莎劇歷久彌新的藝術奧秘,要求從莎劇本身找原因。)
探究步驟:
1、請學生比較莎士比亞筆下的吝嗇鬼與其他吝嗇鬼的不同。
2、為什么普希金說“莫里哀的慳吝人只是慳吝而已;莎士比亞的夏洛克慳吝、機靈、復仇心重、熱愛子女,而且敏銳多智”?
要點:
無論是“我找不到我的錢呀,跟著就把自己吊死”的阿爾巴貢,“一個鐵釘,一角碎瓦他都拾了去”的潑留希金,還是為了抓住鍍金十字架一下就送了命的葛朗臺老頭,以及臨死還伸著兩個指頭怕兩莖燈草費了油的嚴監(jiān)生,他們都是純粹的吝嗇愛財,但是夏洛克的形象要復雜立體得多。)
莎士比亞最初是想表現(xiàn)高利貸者的殘忍心腸,也表達了反猶太的思想,但他沒有把夏洛克塑造成扁平的標簽式人物。當他在寫夏洛克的時候,他就忘記了自己,成了夏洛克本人,不由自主地站在了夏洛克的立場上思考說話。正因為如此,才有后人對他筆下的人物的多義性的理解,才有了主題多義性解讀的可能。理解到這一層次無疑對于學生以后閱讀文學作品包括莎劇都是有益的。
【實踐提示】
AB兩種教學方案,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和自己教學的個性特點選擇使用。前一種方案偏重于常規(guī)教學,特點是由情節(jié)梳理進入人物分析,再到主題探究;后一種方案偏重于學生自主探究,特點是從人物進入矛盾沖突分析,回到語言賞析。最后的探究設計可以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來確定是否采用。
4、《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從容說課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劇。它是莎士比亞早期的重要作品。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yè)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xiàn)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節(jié)選部分是全劇的高潮。這場戲描寫了威尼斯法庭審判“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案件的經過,以鮑西婭上場為轉機分為兩部分,前半場是夏洛克的戲,后半場主要是的西婭的戲。戲劇情節(jié)波瀾起伏,戲劇沖突緊張激烈,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豐富生動而又富于個性化,充分顯示了莎士比亞的戲劇才能。
教學本文,要引導學生理清在戲劇沖突中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認識劇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體會劇本所運用的戲劇技巧,品味豐富生動的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初步學寫戲劇評論。同時幫助學生認識夏洛克與安東尼奧之間的矛盾沖突,認識夏洛克這一人物形象的復雜性。理解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
課堂教學可采用文獻法、復述法、演讀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讀、演、評三位一體。培養(yǎng)學生的戲劇鑒賞能力,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惻隱、豁免、萬惡不赦、遍稽群籍”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劇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了解各種文藝表現(xiàn)形式的興趣。
3.了解莎士比亞及其創(chuàng)作情況。
能力目標
1.鑒賞波瀾起伏的戲劇情節(jié),把握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
2.認識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鮑西婭的性格特征。
3.體會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個性化和豐富生動的特點,了解夸張、對比等戲劇技巧。
德育目標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學習安東尼奧友情至上、鮑西婭見義勇為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把握戲劇沖突,理解戲劇情節(jié)在戲劇構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體會莎劇富于個性化、生動優(yōu)美、文采斐然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浯言表達技巧。
教學難點
1.理解劇中的戲劇沖突所反映的社會矛盾,認識夏洛克這一形象的復雜性。
2.初步學寫戲劇評淪。
教學方法
1.文獻法
2.復述法
3.表演法
4.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增強感性認識;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積累詞語;精讀課文,熟悉劇情,把握戲劇沖突。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設計(一)
文藝復興運動是14至16世紀在歐洲先后興起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詩人但丁、畫家達·芬奇、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今天我們學習莎士比亞著名的喜劇《威尼斯商人》。
設計(二)
同學們,大家喜歡戲劇嗎?(學生雜然應聲、搖頭)戲劇是與詩歌、散文、小說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傳統(tǒng)戲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寶,至今仍熠熠生輝。今天,課本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走近戲劇的機會,首先讓我們走進在世界話劇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領略戲劇的藝術魅力。
設計(三)
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嗇鬼形象是巴爾扎克《守財奴》中的葛朗臺、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果戈理《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夏洛克吝嗇的表現(xiàn)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走進《威尼斯商人》去尋求答案。
二、資料助讀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選有價值的資料投影顯示,全班共享。
2.教師也可酌情提供一些資料,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及劇情。
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一)戲劇基礎知識: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臺上展現(xiàn)。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幕”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
2.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臺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fā)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fā)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xiàn)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括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二)劇情介紹
鮑西婭,一個富人的女兒,按照她父親的遺囑,她得到了三個盒子:一個金盒子,一個銀盒子,還有一個鉛盒子。其中一個盒子里面裝著她的畫像,如果哪個男人選擇了正確的盒子,那么她將嫁給那個男人。于是,求婚者從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這兒,都希望能得到她……
鎮(zhèn)上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巴薩尼奧,他下定決心要贏得鮑西婭。但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達克特——這可是一大筆錢。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東尼奧求助,希望安東尼奧能借給他這筆錢。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錢還沒收回,安東尼奧手頭上暫時也無法拿出這么多錢。于是他被迫向另一個富有的猶太放債人——夏洛克借給他這筆錢。
安東尼奧和夏洛克都不喜歡對方:對于安東尼奧來說,他看不起放高利貸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歡夏洛克也因為他是猶太人;對于夏洛克來說,安東尼奧借錢給人從不收利息,這樣就損害了他的利益。盡管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夏洛克還是同意借錢給安東尼奧,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如果安東尼奧拖欠還款的話,他將會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薩尼奧去了貝爾蒙特,他選擇了正確的盒子——鉛匣,也就是裝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贏得了鮑西婭。鮑西婭送給他一枚戒指,巴薩尼奧發(fā)誓永遠把這枚戒指戴著。與此同時,鮑西婭的女仆,娜瑞薩也接受了格拉夏諾的求婚,將自己的戒指也送給了他。
夏洛克的女兒,杰西卡同自己的愛人克里斯汀·羅倫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親的錢和珠寶。
而夏洛克也因為失去自己的女兒和錢財心情煩亂……當他得知安東尼奧在海上的投資全部喪失的消息之后,他決定向安東尼奧討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東尼奧的合同能夠履行。鮑西婭和娜瑞薩假扮律師,為安東尼奧辯論,使得夏洛克的計劃沒有達成。鮑西婭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約規(guī)定割下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是割這一磅肉必須嚴格按照契約執(zhí)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傷害安東尼奧的性命。夏洛克無法做到,只好認輸。這樣,鮑西婭巧妙地挽救了安東尼奧的性命。同時,為了證明自己的愛人是否專心,她們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為償還。最后真相大白,安東尼奧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財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點勾畫生詞和精妙好詞。
學生交流詞語積累情況:
惻(cè) 豁(huò) 癖(pī) 凜(lǐn) 腌贊(ā zā) 稽(j)
庖(páo) 霖(lín) 契(qì) 銘(mìng) 砥(dī) 爵(jué)
憐憫(mǐn) 磅(bàng) 袒(tàn) 訴訟(sòn9) 劊子手(guì)
鈞裁:恭請作出決定。
萬惡不赦:極端惡毒、罪惡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書籍?;翰榭?。
折衷是非:判定誰是誰非。折衷,指對爭執(zhí)不決的雙方進行判斷、裁決。
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門峽)一樣。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簡述劇情。
明確:這場戲描寫了威尼斯法庭審判夏洛克與安東尼奧之間“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案件的經過,最后夏洛克敗訴,并受到應有的懲罰。
四、精讀課文,把握戲劇沖突
1.請三位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其余同學點評。
教師提示評點要求:復述時應注意三個環(huán)節(jié):夏洛克出場前、夏洛克出場、鮑西婭出場。講清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人物的活動情況,語句應通暢,表達要流利、自然。
2.選一位學生概括劇情內容,明確矛盾沖突。其余同學補充或評價。
明確:這場戲的戲劇沖突是以夏洛克為一方、以安東尼奧等人為另一方,圍繞是否“照約執(zhí)行處罰”,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進行的。
夏洛克上場前,公爵與安東尼奧的一段對話交代了夏洛克的固執(zhí)與兇惡,烘托了審判前的緊張氣氛,預示著一場不可避免的沖突即將發(fā)生。
夏洛克一上場,雙方的爭辯立刻開始,而且越來越激烈。夏洛克先是斷然回絕了公爵要他“仁慈側隱”的規(guī)勸,接著拒絕了巴薩尼奧加倍償還欠款的請求,繼而再次回絕了公爵要他發(fā)“仁慈之心”的勸說,最后得意忘形,磨刀霍霍,準備動手,并對葛萊西安諾的怒罵加以譏諷、挖苦。夏洛克在法庭質對中咄咄逼人,決心不顧一切實施報復。夏洛克在雙方交鋒中占盡了上風。
鮑西婭在關鍵時刻上場。她欲擒故縱,一步步將夏洛克引入陷阱。她先勸夏洛克“慈悲一點”;又拒絕了巴薩尼奧“把法律稍為變通一下”的要求;接著讓夏洛克明確表示不答應三倍還款的態(tài)度;然后讓夏洛克去請一位醫(yī)生來為安東尼奧“堵住傷口”,“免得他流血而死”。此時的夏洛克神氣活現(xiàn)、得意洋洋,似乎左右了鮑西婭,安東尼奧受處罰已勢在必行。就在夏洛克忘乎所以、兇相畢露、欲下毒手之時,她宣布只準割肉不準出血,不能相差一絲一毫,否則就要以命相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制止了夏洛克毫無人道的報復行為。劇情由此急轉直下,夏洛克進退無路,要求撤回對他不利的訴訟。最后鮑西婭根據威尼斯對謀害本城公民的異邦人的懲處規(guī)定,請求公爵沒收夏洛克的財產。夏洛克徹底敗訴,受到應有的懲罰。
五、布置作業(yè)
1.全班分為四個小組,自行選定導演、演員,自分角色排演戲劇。
2.課外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演讀課文,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特點,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題;仿句訓練,學習莎翁的語言表達技巧,品味詼諧、生動、優(yōu)美的戲劇語言;賞讀課文,感受莎翁所采用的戲劇技巧的表達效果,學習評論戲劇。
[教學步驟 ]
一、表演戲劇,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特點,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課前四個小組依次表演,全班選出最佳小組在課上演出。
2.小組成員表演完后,其他三個小組的同學針對這一組同學的表演進行隨心所欲的評價,允許相互爭論辯駁。
教師可導評:可從以下六個方面評價:(1)表演是否體現(xiàn)了原作的精神;(2)演員對原作形象是否把握得準確;(3)服裝、道具是否符合原作內容;(4)動作、臺詞是否體現(xiàn)了人物形象的性格;(5)針對原作,表演作了哪些創(chuàng)新,這些創(chuàng)新是否合理;(6)整個演出過程是否流暢、完整,還需要哪些改進等等。
3.請主要演員談談自己對所扮演的人物的認識,并用文中相應的片斷加以印證。
教師以記者的身份采訪主要角色夏洛克、鮑西婭、安東尼奧的扮演者,其余同學點評或補充。
(1)提問:請談談你對夏洛克這一形象的認識。
明確:夏洛克是一個惟利是圖、貪婪殘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辯、復仇心重的邪惡商人。
能言善辯:
——除非你能夠把我這一張契約上的印章罵掉,否則像你這樣拉開了喉嚨直嚷,不過白白傷了你的肺,何苦來呢?好兄弟,我勸你還是讓你的腦子休息一下吧,免得它損壞了,將來無法收拾。
老于世故:
——您要是問我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塊錢,寧肯拿一塊腐爛的臭肉,那我可沒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說我歡喜這樣,這是不是一個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興出一萬塊錢叫人把它們趕掉,誰管得了我?這不是回答您了嗎?……所以我不能舉什么理由,也不愿舉什么理由……
惟利是圖:
——單單拿回我的本錢都不成嗎?
——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冷酷狡詐:
——從那破產的家伙身上割下那磅肉來。
——無論你說得多么婉轉動聽,都沒有用。
——要是殿下不準許我的請求,那就是蔑視憲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消貴邦的特權。
提問:既然夏洛克惟利是圖、兇殘冷酷,為什么置雙倍的償還于不顧,而偏執(zhí)于一塊“腐爛的臭肉”呢?如何理解夏洛克和安東尼奧之間的矛盾沖突?
明確:夏洛克的這種行為不是偶然的,在當時普遍仇恨猶太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復仇行為具有一定的民族復仇意義。如果說夏洛克缺乏寬恕精神,那么當時的基督教也不曾給予他多少理解。
安東尼奧和夏洛克是兩個對立的人物形象,他們對待金錢和人情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夏洛克屬于高利貸資本商人,重利盤剝,損人利己;安東尼奧屬于新興資產階級商人,慷慨仁厚,重義輕利。他們的矛盾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yè)資產階級與高利貸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說是經濟利益沖突,但其中也雜有民族、宗教矛盾,反映了基督教徒與猶太教徒的矛盾以及對猶太人的民族、宗教偏見。
正如19世紀英國著名批評家哈茲列特所指出的那樣:“(夏洛克)報復的欲望幾乎和屈辱的感覺難于分開,因此我們不由得對于‘藏在猶太人寬大長袍’下的高傲的精神表示同情。”
所以對于夏洛克,我們既鄙夷他的貪婪狠毒,憎恨他的殘酷,又同情他所受的種族壓迫和屈辱。
(2)提問:請說說你心中的鮑西婭。
明確:鮑西婭是莎翁塑造的人文主義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崇尚正義,注重友情,慈悲為懷,執(zhí)法如山;聰明機智、行事果斷,充滿著人性的光輝。她的性格在這場戲的矛盾斗爭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對貪婪兇險的夏洛克,她表現(xiàn)出驚人的果敢、沉著、博學、聰慧。既規(guī)勸夏洛克要仁
慈,又從法律上認可夏洛克行為的合法性,誘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
聰明機智:
——那可不行,在威尼斯誰也沒有權力變更既成的法律;要是開了這一個惡例,以后誰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壞事都可以干了。這是不行的。
——夏洛克,去請一位外科醫(yī)生來替他堵住傷口,費用歸你負擔,免得他流血而死。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給你,法律許可你。
行事果斷:
——且慢,還有別的話哩。這約上并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寫明著“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約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時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財產,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給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善良仁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
(3)提問:你對莎翁筆下的“商人王子”安東尼奧作何評價?
明確:安東尼奧是從事海外貿易的年輕商人,他借錢給人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貸者夏洛克的仇恨。他甘愿冒著割肉的危險向夏洛克借錢幫朋友巴薩尼奧。他即將受到可怕的刑罰,卻始終“默忍”“迎受”,繼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為了友誼”從容就死”“死而無怨”,他是一個慷慨大方、見義勇為、重義輕利的人。
但是,在尖銳的斗爭面前,他又顯得很懦弱,缺乏戰(zhàn)斗精神,表現(xiàn)出了軟弱、妥協(xié)的一面。如“我是羊群里一頭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應分;最軟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讓我也就這樣結束了我的一生吧。巴薩尼奧,我只要你活下去,將來替我寫一篇墓志銘,那你就是做了再好不過的事”。
二、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段落朗讀,讀后請說明:你所朗讀的段落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學生交流。
生1:課本P100巴薩尼奧與夏洛克的對白灰諧幽默。
生2:課本P100安東尼奧的話,運用一系列比喻(大海的怒濤、豺狼、松柏)強調夏洛克的殘忍無法改變,給人一種生動形象、華美流暢、富有詩意的藝術美感。
生3:課本P105鮑西婭關于慈悲的表述,精辟、深刻、動情,直接表達了莎翁的人文主義理想。比喻、排比、對比修辭格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生4:課本P111葛萊西安諾借用夏洛克的話稱贊鮑西婭,也是對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這得益于戲劇性的反復。
……
教師總結:莎士比亞的語言是詩劇的語言,既個性化而又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精練優(yōu)美、富有詩意。研究英國文學的評論家認為,莎士比亞戲劇是英語的“魔術師”“大膽的創(chuàng)新者”,他“如饑似渴地用剛從說話人口上熱騰騰地摘來的各種新鮮詞匯和形象”,同時他本人也大膽創(chuàng)造新的表現(xiàn)方式,在他的劇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品味莎劇語言,猶如品味瓊漿玉液,讓人沉醉,使人入迷。
2.仿寫句子,學習語言表達技巧。
請仿照下面這個句子,以所給的詞語開頭,說一段話。
例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
仿句:承諾 。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教師任選三位學生回答。
三、分析戲劇藝術特色,體會劇本所用的戲劇技巧,學習欣賞戲劇
1.教師提示:該劇善于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刻畫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語言優(yōu)美生動,詼諧又不失嚴肅,輕松中暗藏殺機。作為著名的喜劇,我們該怎樣認識這場戲的喜劇性?
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1:這場戲的情節(jié)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開大合,緊張曲折,很有喜劇性。特別是的西婭出場,抓住契約中的破綻制服夏洛克,步步生險,波瀾迭起,讓人稱絕。
生2:劇中巧用夸張:借款到期不還,居然有人提出以割肉為賠償;提出之后,居然有人答應;這樣的官司,法庭居然慎重考慮;而最后又因借約未曾注明出血字樣,而竟被全部推翻。似此情節(jié),形同兒戲,確實讓人難以相信,莎翁寫起來卻得心應手,讓人稱奇。
生3:劇中巧用穿插。鮑西婭與尼莉莎女扮男裝和丈夫同時出庭,丈夫卻不明真相。巴薩尼奧激情表白,愿意獻出生命、妻子以及整個世界來救出安東尼奧,鮑西婭一句幽默的答話增添了喜劇氣氛:“尊夫人要是就在這兒聽見您說這樣的話,恐怕不見得會感謝您吧。”葛萊西安諾希望妻子馬上歸天求告上帝,尼莉莎一句詼諧對白“幸虧尊駕在她的背后說這樣的話,否則府上一定要吵得雞犬不寧了”調節(jié)了現(xiàn)場的緊張氣氛。
生4:劇中巧用對比、有仁慈與殘忍、友誼與仇恨、復仇與報應、寬容與兇殘、善良與邪惡的尖銳對立,借此寄托作者關于仁愛、友誼、愛情、財富等的人文主義理想。
生5:劇中運用欲擒故縱、欲抑先揚的表達技巧,使劇情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
2.請大家自選角度,自選內容,寫一篇有關本文的戲劇評論。角度應小,內容應精當,切忌泛泛空談??梢栽u論戲劇個性化的語言,也可以評論其中某個人物,還可以評析劇本所運用的戲劇技巧。
教師應鼓勵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發(fā)表獨到的見解。“夏洛克——法庭陰謀的犧牲品”“鮑西婭——巧舌如簧的詭辯者”,只要言之成理則可。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接觸話劇藝術,了解了話劇是說的藝術。《威尼斯商人》作為喜劇,情節(jié)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作為詩劇,語言優(yōu)美生動,文采斐然。讀、演、評三個環(huán)節(jié),讓我們過足了戲癮。相信大家已悄悄喜歡上了戲劇,對嗎?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上的戲劇評論寫作練習。
2.課外了解世界四大吝嗇鬼形象,看看夏洛克有什么不同之處?
提示:課外自讀莫里哀的《慳吝人》、巴爾扎克的《守財奴》、果戈理的《死魂靈》,分別了解其中的阿巴貢、葛朗臺、潑留希金。
阿巴貢、葛朗臺、潑留希金的性格較單一,就是吝嗇。而夏洛克性格的主要方面固然也是吝嗇,但他同時還愛女兒,對作為猶太人所受到的歧視和侮辱滿懷憤怒,因此他的性格是豐滿的、復雜的。他比其他三個吝嗇鬼寫得更為成功。
板書設計
5、《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3[教學目的]
認知要求:
1)了解關于劇本的基本知識
2)理解戲劇情節(jié)再戲劇構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要求:
1)了解夏洛克這個貪婪、陰險、冷酷、兇殘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和鮑西婭、安東尼奧等人物的情誼深厚,見義勇為的人際關系,體現(xiàn)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戲劇的基礎知識;理解戲劇情節(jié)再戲劇構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難點:理解劇中人物的性格;了解作者通過劇本所表達的人文主義理想。
[教學時數(shù)]四課時
[教學方法]
自學法、小組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
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一生寫了37個劇本,兩首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主要成就在戲劇方面6代表作有歷史劇《亨利四利》、《亨利五世》,喜劇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悲劇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他的劇作反映了舊時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社會政治思想。
二)介紹戲劇基礎知識: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臺上展現(xiàn)。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幕”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
2.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臺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fā)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fā)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xiàn)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招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三)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以較強的對社會諷刺、批判的態(tài)度見稱。威尼斯富商安東尼奧為了成全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債。由于安東尼奧貨款給人從不要利息,并幫夏洛克的女兒私奔,懷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機報復,佯裝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還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傳來安東尼奧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資金周轉不靈,貸款無力償還。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據法律條文要安東尼奧履行諾言。為救安東尼奧的性命,巴薩尼奧的未婚妻鮑細霞假扮律師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須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準流血。夏洛克因無法執(zhí)行而敗訴,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財產。
四)閱讀
集體閱讀課文,利用手中工具書及書上注釋、注解,疏通字詞。
[作業(yè)]
1)練習冊上第一、二、三題。
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核對作業(yè)
二)請同學概括劇情內容
劇情沖突的焦點是圍繞“一磅肉”進行的。要不要“照約執(zhí)行處罰”?夏洛克上場前,公爵與安東尼奧的一段對話,交代了夏洛克的兇惡,烘托了審判前的緊張氣氛,預示著要有一場激烈的沖突。這一段對話,也從側面描寫了夏洛克自私、陰險、殘暴的性格特點。
夏洛克一上場,公爵、巴薩尼奧,葛萊西安諾相繼對他規(guī)勸、許愿、甚至謾罵,卻招來了夏洛克的譏諷、挖苦,而堅持要“照約處罰”,而且當場磨刀,準備動手,顯示了夏洛克在法庭質對中的咄咄逼人之勢和穩(wěn)操勝券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夏洛克不顧輿論和羞恥,孤注一擲,將沖突引向非喪人一命不可的高潮。
就在戲劇沖突發(fā)展到不可開交之時,鮑西婭上場,劇情有了轉折。她智慧超群,深謀遠慮,發(fā)現(xiàn)了條約的漏洞,胸有成竹,用以逸待勞,欲擒放縱的辦法,一步一步地將夏洛克引向陷井。她先先勸夏洛克“慈悲一點,又拒絕了巴薩尼奧“把法律稍微變通一下”的要求,接著又讓夏洛克明確表示了不答應三倍還錢的態(tài)度,再之后,則讓夏洛克去請一位外科醫(yī)生來替安東尼奧“堵住傷口”,“免得他流血而死”。夏洛克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陷入“一個異邦人企圖用直接或間接手段”謀害公民的犯罪境地。
正當夏洛克神氣活現(xiàn),得意忘形,安東尼奧義無反顧地向巴薩尼奧告別,其他人也都陷于絕望時,鮑西婭抓住了“割肉不許流血”,割一磅肉不能相差“一絲一毫”這兩條件,使夏洛克陷于被動,把法律的懲罰統(tǒng)統(tǒng)加到了他身上。雖然公爵饒恕了他的死罪,但他得到了失去財產的處罰。在這一回合中,葛萊西安諾不斷重復夏洛克贊揚鮑西婭是“但尼爾再世”;“是
一個博學多才的法官”,“一個公平正直的法官”的話,這既是對鮑西婭聰明才智的由衷贊嘆,
也是對夏洛克的有力嘲諷,這正體現(xiàn)了喜劇所要表現(xiàn)的效果。
三)分角色扮演朗誦。
四)討論結構
課文是劇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全劇共五幕),是全劇的高潮,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尚蒙延約,必然不辱使命。敬祈鈞裁。”主要寫夏洛克。這部分以夏洛克出場為界又可分兩層。前一層通過公爵與安東尼奧的對話,側面顯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兇殘的態(tài)度;后一層夏洛克登場,他堅持從還債失期人安東尼奧身上割肉,眾人勸說、許愿、甚至謾罵,也不能使他改變,從而突出他的陰險、貪婪本質,這時沖突也愈趨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寫鮑西婭。她假扮律師登場,使沖突解決有了轉機。她欲擒故縱,引發(fā)夏洛克墜人故意謀害公民的法網,夏洛克轉為被動,受到懲罰。
[作業(yè)]
1)思考劇中各類人物性格各是怎樣的?
(第三課時)
[教學步驟]
一)快速閱讀,討論分析劇中各類人物性格
在這場戲中,夏洛克給人的印象最深,和阿巴貢、葛朗臺一樣成了世界文學作品最最有名的吝嗇鬼形象,夏洛克本是一位貪婪、吝嗇、愛財如命的高利貸者,在一磅肉的訴訟中,他兇相畢露,殺氣騰騰,連威尼斯最高長官也敢于句句頂辯,毫不退讓,成了一個殘忍、固執(zhí)、冷酷無情的復仇者。為了消滅對手,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連視為生命的錢都可放棄,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執(zhí)和殘忍,實際上正是他唯利是圖的本性表現(xiàn)。但是,夏洛克又有其偏狹、愚蠢的一面。在鮑西婭面前,他利令智昏,一步一步地走向失敗,卻自以為即將得逞,于是他對鮑西婭百般奉承,五次頌揚。當他失敗后,金錢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標,撈不到三倍賠款收回本錢也行,而一當他財產被宣布充公,他則哀嘆道:“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去吧”,“你們奪去了我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充分暴露了其嗜錢如命的本性。
鮑西婭、安東尼奧、巴薩尼奧等一組人物,是作者極力贊頌的。安東尼奧這個從事海外貿易的年輕商人。他借錢給人從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貸者夏洛克的仇恨。安東尼奧甘愿冒割肉的危險向夏洛克借錢幫助自己的朋友巴薩尼奧。他即將受到可怕的刑罰,卻始終“默認”、“迎受”,繼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為了友誼“從容就死”,“死而無怨”。巴薩尼奧為了救自己的朋友,甘愿喪失自己的一切。鮑西婭更是祟尚正義,注重友情,她得知安東尼奧將遭厄運,立即全力以赴設法營救,尤其她的超群出眾的才智在這場中更是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當一大群貴族男子都束手無策時,她挺身而出,略施小計,便巧妙地擊敗了夏洛克,使矛盾迎刃而解。
夏洛克:貪婪、吝嗇、殘忍、固執(zhí)、冷酷無情
鮑西婭:博學細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謀、落落大方
安東尼奧:慷慨助人、見義勇為、重情重義,但面對尖銳的斗爭形式不能斗爭、不會斗爭,表現(xiàn)其軟弱、妥協(xié)的一面。
巴薩尼奧:見義勇為、重情重義,但不懂得斗爭策略,表現(xiàn)得較軟弱。
二)歸納主題思想
劇本第四幕第一場通過夏洛克與安東尼奧的矛盾沖突,揭露了封建資產階級高利貸心
狠手辣、貪婪冷酷的階級本質;同時頌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與人之間的深情厚意,輕利重義的道德思想。
(第四課時)
[教學步驟]
一)分析戲劇藝術特色。
1.在矛盾沖突中展開情節(jié),塑造形象
沖突是戲劇的基礎,無論是突出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生活本質的揭示,主題的表現(xiàn),均需要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展開。
《威尼斯商人》是第四幕第一場,主要描寫威尼斯法庭審判“一磅肉”案件的經過,是全劇的高潮。故事的三條線索:鮑西婭選親,巴薩尼奧選中鉛匣子,與鮑西婭結成眷屬;羅倫佐與夏洛克女兒杰西戀愛和私奔;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巴薩尼奧成婚,向高利貸者猶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三條線至此會合到一起,主要人物全部登場,戲劇沖突的雙方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鋒,最后形成緊張而尖銳的轉機性沖突,構成了戲劇沖突的高峰,決定了勝負。從夏洛克一上場,激烈的爭辯立刻開始,而且越來越激烈。劇本通過公爵、巴薩尼奧、葛萊西安諾三人從勸到罵,態(tài)度一個比一個嚴厲,夏洛克反駁也越來越厲害,而且顯然占了上風,使劇情有層次地推進到高潮。
鮑西婭上場,在要不要照約執(zhí)行處罰問題上,事情似乎會按夏洛克的意向發(fā)展,夏洛克興高采烈。安東尼奧向朋友告別。就在這時,劇情急轉直下,鮑西婭的“照約執(zhí)行”競使夏洛克陷入絕境。惡人終于受到懲罰,在這場尖銳的戲劇沖突中,夏洛克這個貪婪、殘忍、兇狠的剝削者的形象,也鮮明生動地刻畫出來了。鮑西婭的智慧、勇敢沉著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充分地體現(xiàn)。
這種大開大合,曲折有致的情節(jié)安排,顯示了作品的極高藝術水平。
2.塑造了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時決不是當作某種概念進行圖解,而是在緊張激烈地戲劇沖突中,通過行動和語言來刻畫。圍繞一磅肉的訴訟,每個人都投入這一糾葛,都用自己的語言、行動—參加斗爭。從而表現(xiàn)出各自的個性。夏洛克貪婪殘忍,鮑西婭的聰明機智,安東尼奧的俠義豪爽都寫得構構如生。即使次要人物。個性也很鮮明,如穩(wěn)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萊西安諾,也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3.豐富生動的語言
這一場法庭審判,在激烈爭辯中表現(xiàn)出作品語言的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符合每個人的身分和性格。例如夏洛克的語言就很有特色,他一張嘴巴對付好幾個人,語言很有爭辯性,又講究嚴密的推理,有時用反語加強語氣,有時有冷嘲熱諷迫使對方無言以對。他詞鋒逼人,表現(xiàn)他的的者于世故,心腸歹毒,一旦得手,便置人于死地的那種洋洋自得心理。鮑西婭上場,他立即獻上甜蜜蜜的頌辭;判決之后,又句句不離錢。其他人物語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葛萊西安諾的暴躁易怒等。
作者特別善于運用比喻,使詞語華麗生動。例如巴薩尼奧對夏洛克說:“初次冒犯,不應該就引為仇恨。”夏洛克不正面回答他,而只是說:“什么?你愿意給蛇咬兩次吧?”用這個比喻表示出對安東尼奧的仇恨和殺害安東尼奧的決心。
接著安東尼奧也用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他對夏洛克的認識:“你現(xiàn)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就像站在海灘上,叫那大海的怒濤減低它的奔騰的威力,責問豺狼為什么害得母羊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風吹拂的時候,不要搖頭擺腦,發(fā)出簌簌的聲音……”。運用這些比喻,使語言豐富多彩,臺詞雖長,但無累贅之感,給人以一種文辭華麗流暢的藝術美感。
本劇中還有不少戲劇語言的夸張用法,例如夏洛克的奉承,吹捧鮑西婭的話和判決后“錢”的計較,以及葛萊西安諾對夏洛克的“回敬”、“挖苦”等,不僅刻畫了人物性格,而且加強了喜劇效果。
[作業(yè)]
1)練習冊上練習
2)預習《模擬光合作用》
[后記]
可以適當向學生提示:在劇中,莎士比亞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這樣一個生動復雜、極端利己的高利貸者的形象,同時通過夏洛克,莎士比亞又為一切受民族與宗教歧視的猶太人鳴不平,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劇中借生動的法庭對抗場景提出了海外貿易、放高利貸等經濟問題,使人感到作者駕馭素材的高超能力。
6、《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課文是節(jié)選部分,故事情節(jié)并不很復雜,很容易弄懂。同時,人物個性相當鮮明,語言個性化,很有感染力。因此,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迅速把握故事的情節(jié),同時多朗讀,加以適當?shù)谋硌荩诒硌葜衅肺度宋锏男愿裉卣?,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并初步學習寫作戲劇評論。
【教學時數(shù)】
總計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課文內容理解)
一、導入新課
二、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基本內容
1、學生默讀全文。
2、指名學生簡要復述課文的基本內容,如果能作初步評價更好。
3、解決字詞。
三、學生表演
1、要求學生在課前就作好準備。按照課文人物的安排,七個人分別扮演夏洛克、公爵、安東尼奧、巴薩尼奧、葛萊西安諾、尼莉莎、鮑西婭,一人讀劇本說明語言。要求學生課前分好組,揣摩體會,準備表演。
2、學生表演:
要求學生每表演一組后,進行恰當?shù)脑u論,再進行下一組的表演。
3、學生討論:
談談自己對夏洛克、鮑西婭、安東尼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文中相應的片段加以印證。
四、再讀課文,復習鞏固
第二課時(課文內容理解,作業(yè)練習)
一、導入新課
二、品味人物語言
1、要求學生從安東尼奧、鮑西婭、夏洛克等人物中選取一個人物的語言加以體會,說一說:莎士比亞的戲劇其語言有什么特色?
2、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因為是一部喜劇,戲劇語言相當?shù)脑溨C,如夏洛克和巴薩尼奧所說的話語。這也是一部詩劇,語言又非常優(yōu)美,富有情感,如鮑西婭勸說夏洛克要慈悲一點的那段話。同時,注意了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比喻、對偶、排比等隨處可見,更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三、學習評論戲劇
1、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短文《戲劇的閱讀》,強調其中的知識重點,并補充一些重點的戲劇知識。
2、指導學生寫作戲劇評論。
要求學生自選角度,自選內容,寫一篇有關本文的戲劇評論,能寫多少寫多少,不求篇幅長,只求內容精當??梢允窃u論戲劇個性化的語言,也可以是評論其中的一個人物,還可以評論戲劇的情節(jié)結構等。鼓勵學生合理地求異創(chuàng)新,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評論。
學生朗讀后,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評論,逐步把握這種評論的寫作要領和思維角度。
4、如果條件允許,教師介紹一些權威的評論,供學生參考,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寫作藍本。
四、復述課文內容,復習鞏固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
課外自行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
六、作業(yè)練習
1、本文生字詞聽寫積累。
2、本課是一部詩劇,文中語言既個性化又優(yōu)美生動,富有情感。試摘抄一例,并簡要品析。
7、《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莎土比亞、劇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反映的社會生活。
2、認識本戲劇的矛盾沖突及其發(fā)展,口述課文的故事梗概,把握劇本思路。
3、正確認識幾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認識本戲劇的矛盾沖突。
〖資料下載〗
1、作者介紹:
莎土比亞(1564~1616),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主義戲劇家和詩人。生于英國中部斯特拉福鎮(zhèn)的一個商人家庭。1584年后他到倫敦謀生,先后在劇場充當雜役、馬夫、演員、導演和“環(huán)球劇院”的股東。他一生寫了兩部長詩、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和三十六個劇本(包括十一部悲劇、九部歷史劇、十六部喜劇和傳奇劇人其中著名劇作有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佩斯〉歷史劇《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他的戲劇反映了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期英國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過程,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他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了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馬克思對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給予很高的評價,提出藝術創(chuàng)作要“莎士比亞化”。所謂“莎士比亞化”,是要求真實地和正確地反映出時代的脈搏,要求情節(jié)不僅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且要使反映出來的生活畫面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要求塑造出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莎士比亞劇作情節(jié)生動豐富,語言精練優(yōu)美,對歐洲文學和戲劇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2、時代背景: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喜劇。這時期正當伊麗莎白女王統(tǒng)治的盛世,英國成了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新興資產階級剛登上歷史舞臺。人文主義者生氣蓬勃。他們提倡人權自由、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割據和教會的統(tǒng)治。這就使莎士比亞的喜劇充滿了樂觀主義的色彩。《威尼斯商人》就表現(xiàn)了新興的商業(yè)資本對封建的高利貸資本的勝利,歌頌了人文主義的友誼、愛情及個性的自由解放。
3、名家點評:
語言的豐富有力,是莎劇動人的力量所在。歌德曾說:“莎士比亞是用生動的語言感動人的。”莎士比亞在戲劇發(fā)展史上的意義,也在于戲劇語言的改革。他一改從前正宗戲劇的清規(guī)戒律,用韻散雜糅的文體,特別是用大量無韻詩,這樣可以自由表達各種個性化的人物,及其在各個時間、場所的變化……莎士比亞所用詞匯有一萬五千之多,是世界作家、詩人中罕見的。(朱雅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世界名著選評·第一集》)
《威尼斯商人》包含兩個平行的情節(jié)。主要情節(jié)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和猶大人高利貸者夏洛克之間圍繞割一磅肉的訴訟而展開的沖突;次要情節(jié)是富家小姐鮑西婭尊父命三匣選親的故事。此外還穿插進夏洛克的女兒杰西卡同羅蘭攜款私奔的故事。通過這些相互聯(lián)系的情節(jié)沖突,莎士比亞表現(xiàn)出文藝復興時期兩種生活觀的斗爭。他肯定并贊美了安東尼奧、鮑西婭等人以友誼、愛情等為重的人文主義生活理想,否定并譴責以夏洛克為代表的惟利是圖的生活態(tài)度,最后以夏洛克敗訴和三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滿結局,歌頌了人文主義生活理想的勝利。(趙澧《淺談(威尼斯商人>),《世界名著選評·第二集》》
〖整體感知〗
1、語知歸類:
⑴ 生字注音:
惻隱(cè) 尊翰(hàn) 皰代(páo)
⑵ 詞語積累:
惻隱:對受苦難的人表示同情。
尊翰:對別人來信的尊稱。翰,這里指書信。
稽:查考。
折衷是非:判定誰是誰非,折衷,這里指對爭執(zhí)不決的雙方進行判斷、裁決。
庖代:是成語“越俎代庖”的簡單說法。意思是越權辦事或者包辦代替,這里指代理他人的職務,庖,廚師。
釣裁:恭請作出決定的意思。鈞,舊時對尊長或者上級用的敬詞。裁,判斷,決定。
2、理清思路:
課文是劇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全劇共五幕),是全劇的高潮,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尚蒙延約,必然不辱使命。敬祈鈞裁。”主要寫夏洛克。這部分以夏洛克出場為界又可分兩層。前一層通過公爵與安東尼奧的對話,側面顯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兇殘的態(tài)度;后一層夏洛克登場,他堅持從還債失期人安東尼奧身上割肉,眾人勸說、許愿、甚至謾罵,也不能使他改變,從而突出他的陰險、貪婪本質,這時沖突也愈趨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寫鮑西婭。她假扮律師登場,使沖突解決有了轉機。她欲擒故縱,引發(fā)夏洛克墜人故意謀害公民的法網,夏洛克轉為被動,受到懲罰。
一、前半場 二、后半場
夏洛克的戲 鮑西婭的戲
安東尼奧:夏洛克:鮑西婭夏洛克:
公爵勸說→“照約執(zhí)行”鮑勸說 →“照約執(zhí)行”
巴薩建議→“不要它們”按約判決→“但尼爾”
葛萊痛罵→“何苦來呢”鮑護法→高舉屠刀
不能流血→破產
(敗局似定)(勝券在握)(成竹在胸)(徹底告敗)
3、討論解惑:
⑴ 正確理解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目的。
夏洛克:他是高利貸資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財奴。但愛財如命的夏洛克在這場戲的開頭卻一反常態(tài),不要比借款多幾倍的還款,而要一塊無用的人肉,可見其心胸狹窄,復仇心極重,一遇機會便要瘋狂報復對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對手于死地不可,可見其冷酷無情。夏洛克對別人的謾罵反唇相譏,冷靜和自信的態(tài)度活靈活現(xiàn)。敗訴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還款,貪吝的本性又復原了,守財奴的本相暴露無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
同時,他也是一個在基督教社會里受欺侮的猶太人。夏洛克對安東尼奧的報復有合理而又復雜的動機。人們對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貪婪,憎恨他的殘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種族壓迫和屈辱。
鮑西婭:這是作者極力歌頌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她是一個富豪貴族的孤女。她是個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新時代的女性,她的談吐文雅,又機智勇敢,她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裝,作為出庭的法律顧問,判決夏洛克的案件,有膽有識,既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又置惡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安東尼奧:他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商人,作者對他是有所美化的。作者寫他珍重友情,為了朋友而向高利貸者借錢并為此死而無怨;他寬宏大量,面對夏洛克的無恥陰謀,竟逆來順受;面對死的威脅,他具有古羅馬英雄那樣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氣慨。總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溫文爾雅等人文主義者為之漚歌的品質。
葛萊西安諾:他嫉惡如仇,易于激動,嬉笑怒罵,敢于斗爭,和安東尼奧形成鮮明對比。
巴薩尼奧:見義勇為、重情重義,但不懂得斗爭策略,表現(xiàn)得較軟弱。
公爵:穩(wěn)重慈祥
⑵ 這出戲劇的矛盾沖突是什么?是怎樣發(fā)展的?
這出戲圍繞著“一磅肉”的問題展開矛盾沖突,其沖突的實質是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思想的沖突。課文的開頭寫夏洛克毫無憐憫之心,他非要照約執(zhí)行割肉的處罰,矛盾顯得非常尖銳,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即將出現(xiàn)在舞臺上。接著寫公爵和巴薩尼奧對夏洛克的勸告。公爵對夏洛克的勸告是想以道義喚起他的惻隱之心,巴薩尼奧對他的勸告是誘以金錢,想打動他那匹吝貪婪的本性,但二人勸說均告無效,卻引出了夏洛克的自白一道出了他打官司的卑鄙動機。看來矛盾是無從化解了。夏洛克霍霍磨刀、殺氣騰騰,劇情更加緊張起來。葛萊西安諾怒不可遏破口大罵,夏洛克則不動聲色一定要訴諸法律,鮑西婭從宗教的觀點提出的勸告也無濟于事。鮑西婭無奈只好照約宣判執(zhí)行,使矛盾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安東尼奧只有一死了之,夏洛克得意忘形。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鮑西婭提出了割肉不流血,割下的肉不準少于或多于一磅的兩個條件,矛盾突然迎刃而解,劇情向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鮑西婭步步緊逼,夏洛克節(jié)節(jié)退讓,在痛快淋漓的喜劇氣氛中全劇的矛盾沖突得到解決。
⑶ 劇本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本文的主題是:通過威尼斯法庭審理夏洛克訴訟的場面,揭露了高利貸者自私自利冷酷無情的丑惡嘴臉,鞭撻了資本主義社會法律虛偽的本質,贊美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鮑西婭一舉擊敗夏洛克的勇氣和智謀。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弄清三點:
1、本課的基礎知識;
2、理解劇中人物形象;
3、理解戲劇矛盾沖突,把握戲劇所反映的主題思想。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調劑調整調查
B、磨刀磨面磨盤
C、勉強強迫強逼
D、折衷折磨折本
2、下列短語的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中流砥柱敬祈鈞裁凜然生畏
B、折中是非萬惡不赦雞犬不寧
C、遍稽群籍惻隱之心殘暴貪婪
D、博學多文心直口快履行條約
3、下列關于戲劇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它把文學、表演、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綜合成為一種型的藝術樣式。
B、劇本通常包括兩個部分:舞臺提示和臺詞。
C、劇本的情節(jié)結構可以分為序幕、發(fā)展、高潮、尾聲四個部分。
D、按照表現(xiàn)形式,可以把戲劇分為話劇、詩劇、歌劇、舞劇、戲曲等幾類。
4、在下列空缺處依次填人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這句話, 曾經被人譏笑為“狹隘經驗論”的,我至今不悔; 不悔,我 堅持沒有調查是不可能有發(fā)言權的。
A、雖然卻不但仍然
B、即使則不僅還
C、盡管卻雖然還是
D、雖然不但而且仍然
5、下面修改病句不正確的是( )
A、學校開展了學習抗洪英模的競賽高潮。修改:學校展開了學習抗洪英模的競賽高潮。
B、音樂教室里傳出了歡樂的歌曲。修改:音樂教室里傳出了歡樂的歌聲。
C、盛夏的海濱是迷人的旅游季節(jié)。修改:海濱的盛夏是迷人的旅游的季節(jié)。
D、上課專心聽講是能否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修改:上課專心聽講是能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
二、閱讀理解
(一)
公爵、眾紳士、安東尼奧、巴薩尼奧、葛萊西安諾、薩拉里諾、薩萊尼奧及余人等同上。
公爵:安東尼奧有沒有來?
安東尼奧:來了,殿下。
公爵:我很為你不快樂;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質對,一個心如鐵石、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
安東尼奧:聽說殿下曾經用盡力量勸他不要逼人過甚,可是他一味固執(zhí),不肯略作讓步。既然沒有合法的手段可以使我脫離他的怨毒的掌握,我只有用默忍迎受他的憤怒,安心等待著他的殘暴的處置。
公爵:來人,傳那猶太人到庭。
薩拉里諾:(他在門口等著)他來了,殿下。
6、在夏洛克上場之前,公爵與安東尼奧的一段對話起什么作用?
7、聯(lián)系全文,說說夏洛克是否是個“心如鐵石”“不近人情”的“惡漢”?
8、聯(lián)系全文,夏洛克為什么要對安東尼奧“殘暴的處置”?
(二)
夏洛克:博學多才的法官!判得好!來,預備!
鮑西婭:且慢,還有別的話哩。這約上并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寫明著“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約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時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財產,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葛萊西安諾:啊,公平正直的法官!聽著,猶太人;啊,博學多才的法官!
夏洛克:法律上是這樣說嗎?
鮑西?。耗阕约嚎梢匀ゲ椴槊靼?。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給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葛萊西安諾:啊,博學多才的法官!聽著,猶太人;好一個博學多才的法官!
夏洛克:那么我愿意接受還款;照約上的數(shù)目三倍還我,放了那基督徒。
巴薩尼奧:錢在這兒。
鮑西姬:別忙!這猶太人必須得到絕對的公道。別忙!他除了照約處罰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賠償。
葛萊西安諾:啊,猶太人!一個公平正直的法官,一個博學多才的法官!
鮑西婭:所以你準備著動手割肉嗎。不準流一滴血,也不準割得超過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來的肉,比一磅略微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即使相差只有一絲一毫,或者僅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財產全部充公。
葛萊西安諾:一個再世的但尼爾,一個但尼爾,猶太人!現(xiàn)在你可掉在我的手里了,你這異教徒!
鮑西婭:那猶太人為什么還不動手?
夏洛克:把我的本錢還我,放我去吧。
巴薩尼奧:錢我已經預備好在這兒,你拿去吧。
鮑西姬:他已經當庭拒絕過了;我們現(xiàn)在只能給他公道,讓他履行原約。
葛萊西安諾:好一個但尼爾,一個再世的但尼爾!謝謝你,猶太人,你教會我說這句話。
夏洛克:難道我單單拿回我的本錢都不成嗎?
鮑西婭:猶太人,除了冒著你自己生命的危險割下那一磅向以外,你不能拿一個錢。
夏洛克:好,那么魔鬼保佑他去享用吧!我不打這場官司了。
鮑西姬:等一等,猶太人,法律上還有一點牽涉你。威尼斯的法律規(guī)定:凡是一個異邦人企日用直接或間接手段,謀害任何公民,查明確有實據者,他的財產的半數(shù)應當歸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數(shù)沒入公庫,犯罪者的生命悉聽公爵處置,他人不得過問。你現(xiàn)在剛巧陷入這個法網,因為根據事實的發(fā)展,已經足以證明你確有運用直接間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圖,所以你已經遭逢著我剛才所說起的那種危險了??炜炫芟聛?,請公爵開恩吧。
葛萊西安諾:求公爵開恩,讓你自己去尋死。巴;可是你的財產現(xiàn)在充了公,一根繩子也買不起啦,所以還是要讓公家破費把你吊死。
公爵:讓你瞧瞧我們基督徒的精神,你雖然沒有向我開口,我自動饒恕了你的死罪。你的財產一半劃歸安東尼奧,還有一半沒入公庫;要是你能夠誠心悔過,也許還可以減處你一筆較輕的罰款。
鮑西婭:這是說沒入公庫的一部分,不是說劃歸安東尼奧的一部分。
夏洛克: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9、鮑西婭在什么情況下出場的?
。
10、鮑西姬怎樣解決這場沖突的?可看出她怎樣的性格特點?
。
11、從本段文字來看,夏洛克是怎樣一個人?
。
12、葛萊西安諾多次重復夏洛克的“一個再世的但尼爾,一個但尼爾,猶太人!”那句話,有什么表達作用?
。
13、“猶太人”“異邦人”“異教徒”,眾人這么稱呼夏洛克,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
14、你能從文中說說基督教所宣揚的精神嗎?
。
15、根據文中最后一句話,發(fā)揮你的想象,描寫此時夏洛克的表現(xiàn)。
。
16、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品味本文語言的詼諧生動、優(yōu)美流暢。感受莎士比亞戲劇的藝術風格。
2、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
〖溫故知新〗
1、介紹作家莎士比亞及其作品。
2、復述故事內容,介紹主要人物的主要特征。
3、字詞的理解與默寫。
〖討論解惑〗
1、用討論法感受和歸納本文的語言藝術特色:
⑴ 個性化的語言:
在“法庭審判”這場戲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例如,夏洛克在上場之后,他一張嘴同時對付好幾個人,能言善辯,或用邏輯推理而無懈可擊,或用反問加強語氣,或用冷嘲熱諷迫使對方無言以對,詞鋒逼人,不可一世。語言卻很鄙俗,充滿商人口語,如“耗子”、“張開嘴的豬”、“忍不住要小便”等。鮑西婭上場后,他認為形勢有利于自己,就滿口阿諛逢迎之詞。判決之后,則痛苦不堪,哀怨悲嘆,處處不離一個“錢”字,表現(xiàn)了他拜金主義的性。
本其他人物的語言也各有特色,如鮑西婭的周密穩(wěn)健,鮑西婭的語言是詩與哲理的結合,語言明快簡明,既表現(xiàn)了人文主義者的思想,又符合其律師的身份,果斷干練,聰明博學。公爵的委婉耐心,葛萊西安諾的暴躁怒罵和開心取笑等等,都有給人深刻的印象。
⑵ 詞匯非常豐富:
莎士比亞是語言大師。哥德說:“莎士比亞用生動的語言來使人感動。”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是絢麗多彩和質樸自然的巧妙結合,既有濃郁的詩意又有如話般的流暢的特點。詞匯之豐富在世界古典作家中也是罕見的。公爵的這段話:“我很替你不快樂,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對質,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慈悲的不近人情的惡漢。”簡潔的幾句話,就準確而有力地描述了夏洛克的心地兇狠,感情冷酷和處事待人的態(tài)度。
⑶ 貼切而又新穎的比喻,是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一大特色。
他那高度的創(chuàng)作才華和廣闊的生活視野,取比自天上人間大海陸地,比喻新穎獨特、喻義深邃。例如,安東尼奧說“請你想一想,你現(xiàn)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就象站在海灘上,叫那大海的怒濤減低它的奔騰的威力,責問豺狼為什么害母羊失去它的羊羔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風吹拂的時候,不要搖頭擺腦,發(fā)出謖謖的聲音這三個比喻使讀者聯(lián)想到夏洛克就象怒濤一樣兇暴,野獸那樣毫無人性,松柏那樣本然無情,是一個無可理喻的惡人。
又如,安東尼奧說“我是羊群里一頭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應分,最軟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讓我也就這樣結束了我的一生吧”。病羊的比喻形象而又真切地勾勒出他那軟弱的性格,“果子落地”一句仿佛使我們看到了他面臨的悲慘遭遇。在戲劇語言中大量地使用比喻,每個比喻又這樣曉暢,既符合人物的性格又緊扣劇情,只有當作家具有囊括萬有的聰慧,廣博的學識,敏銳的觀察能力才能做到。
再如,巴薩尼奧對夏洛克說:“初次冒犯,不應該就引為仇恨。”夏洛克不正面回答他,而只是說:“什么?你愿意給蛇咬兩次吧?”用這個比喻表示出對安東尼奧的仇恨和殺害安東尼奧的決心。
⑷ 莎士比亞的語言優(yōu)美動人,含義雋永,這和他在戲劇語言里運用自如地使用多種修辭手法分不開。
僅這一場戲在人物對話里就使用了五、六種修辭手法。那五句同義反復,使劇情跌宕曲折別開生面。葛萊西安諾每復述一句夏洛克的話“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學多才的法官”“再世的但尼爾”,既是對鮑西婭聰明才智的由衷贊嘆,又是對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諷。而這些贊美鮑西婭的話,則令夏洛克無地自容,讓觀眾捧腹大笑,增加了輕松愉快的喜劇效果。
2、通過戲劇表演活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進對戲劇特點的認識。
各組討論、上臺表演“法庭審判”。⑴選好各扮演者;⑵準備所需道具;⑶布置舞臺;⑷課后排演。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主要弄清三點:
1、戲劇的矛盾沖突及其發(fā)展;
2、認識幾個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3、體會戲劇的語言藝術。
〖同步練習〗
一、指出下列各句是誰說的話?運用了什么修辭?在表達上有什么效果
1、你這樣沒有慈悲之心,將來怎么能夠希望人家對你慈悲呢?
。
2、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
二、閱讀下列劇本,回答問題:
鮑西婭慈悲不是出于勉強,它是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于施與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無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顯出一個帝王的高貴:御杖不過象征著俗世的威權,使人民對于君上的尊嚴凜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卻高出于權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內心,是一種屬于上帝的德性,執(zhí)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調劑著公道,人間的權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沒有差別。所以,猶太人,雖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請你想一想,要是真的按照公道執(zhí)行起賞罰來,誰也沒有死后得救的希望;我們既然祈禱著上帝的慈悲,就應該按照祈禱的指點,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我說了這一番話,為的是希望你能夠從你的法律的立場上作幾分讓步;可是如果你堅持著原來的要求,那么威尼斯的法庭是執(zhí)法無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
3、鮑西婭對夏洛克抱有希望嗎?她為什么要這樣做?
。
4、作者在公爵勸說無效之后又來本段勸說,這對刻畫夏洛克有什么作用?
。
5、這段話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人與人之間
電影明星洛依德將車開到修檢站,一個女工接待他。她熟練、靈巧的雙手,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個巴黎全知道他,奇怪的是,這位姑娘絲毫不表示驚異和興奮。
“您喜歡看電影嗎?”他禁不住問道。
“當然喜歡,我是個影迷……”
她手腳麻利,很快修好了車。“您可以開走了,先生。”他卻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風嗎?”“不,我還有工作。”
“這同樣也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車,最好親自檢查一下。”
“那么,好吧,是您開還是我開?”
“當然我開,是我邀請您來的嘛。”
車子行駛得很好。
“看來沒什么問題,請讓我下車好嗎?”
“
怎么,您不想再陪一陪我了?我再問您一遍,您喜歡看電影嗎?”
“我回答過了,喜歡,而且是個影迷。”
“您不認識我?”
“怎么不認識,您一來我就看出您是當代影帝阿利克斯·洛依德。”
“不,您錯了,我沒有冷淡,而是沒有像一些女孩子那樣狂熱。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來修車是我的顧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來修車,我也會一樣地接待您。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這樣的嗎?””
他沉默了。在這個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淺薄與虛妄。“小姐,謝謝!您使我想到應該認真反省一下自己的價值。好,現(xiàn)在讓我送您回去。”
6、這篇短文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坍嬋宋锏闹饕椒ㄊ?。
7、修車女工說:“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這樣嗎?”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
8、文章最后說這位電影明星“在這個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淺薄與虛妄。”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淺薄與虛妄”指的是什么?
。
〖拓展延伸〗
一、閱讀下列劇本節(jié)選,回答問題
茶館(選段)
王利發(fā):王唐先生,你外邊遛遛吧!
唐鐵嘴:(慘笑)王掌柜,捧捧唐鐵嘴吧!送給我碗茶喝,我就先給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說,拉過王的手來)今年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您貴庚是……
王利發(fā):(奪回手去)算了吧,我送給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實那套生意口啦!用不著相面,咱們既在江湖內,都是苦命人!(由柜臺內走出,讓唐坐下)坐下!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煙,就永遠交不了好運!這是我的相選,比你的更靈驗!
(松二爺和常四爺都提著鳥籠進來,王掌柜向他們打招呼。他們先把鳥籠子掛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爺文謅謅的,提著小黃鳥籠;常四爺雄赳赳的,提著大而高的畫眉寵。茶房李三趕緊過來,沏上蓋碗茶。他們自帶茶葉。茶沏好,二位爺向鄰近的茶座讓了讓。)
常四爺:您喝這個!(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松二爺:好像又有事兒?
常四爺: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啦;到茶館來干嗎?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進來,聽見了常四爺?shù)脑挕?
二德子:(湊過去)你這是對誰甩閑話呢?
常四爺:(不肯示弱)你問我哪?花錢喝茶,難道還教誰管著嗎?
松二爺:(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說這位爺,您是營里當差的吧? 來,坐下喝一碗,我們也都是外場人。
二德子:你管我當差不當差呢!
常四爺:要抖威風,跟洋人干去,洋人厲害!英法聯(lián)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著官餉,可沒見您去沖鋒打仗!
二德子:甭說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動手)
(別的茶客依舊進行他們自己的事。王掌柜急忙跑過來。)
王利發(fā):哥兒們,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話好說。德爺,您后邊坐!
(二德子不聽王利發(fā)的話,一下子把一個蓋碗樓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爺?shù)牟鳖I。)
常四爺:(閃過)你要怎么著?
二德子:怎么著?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嗎?
馬五爺:(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風啊!
二德子:(四下掃視,看到馬五爺)喝,馬五爺,您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過去請安)
馬五爺:有什么事好好地說,干嗎動不動地就講打?
二德子:嗻!您說的對!我到后頭坐坐去。李三,這兒的茶錢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1、給下列字注音。
戊 戌 戒 赳 。
2、給文中加點字注音并釋義。
甭( ): 拙( ): 。
3、文中人物語言符合各自的性格、身份,試說出各自的性格特征。
王利發(fā): 。唐鐵嘴: 。
松二爺: 。常四爺: 。
二德子: 。馬五爺: 。
4、從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
5、本文從表現(xiàn)方式上看,屬于 劇,從題材所反映的內容看,屬于 劇,從篇幅規(guī)???,屬于 劇。
。
二、閱讀下列劇本節(jié)選,回答問題
渡工與老師
⑴老師說自己像渡工,渡工說我也像老師,但比不上老師。
⑵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目,叫《渡工》,有一名學生寫到:不管暴雨、烈日、嚴寒、酷暑,您總是撐著篙打著槳,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盡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壓住了您的雙鬢,銀霜爬滿了您的須眉,寒風吹皺了您的額頭,浪花打彎了您的腰背,可您還是那樣,渡來渡去,沒有片刻停留。遠行的人通過您的渡船,早已去萬里之遙,而您還在原地周旋。
⑶有人問您,想不想棄舟登岸,遠行千里?
⑷您說,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離職守。為了讓更多的人遠行,我也樂于在此獻身。
⑸啊,透過您那厚實的胸,我看到了一顆赤誠的心。
⑹老師改這篇作文的時候,只批了一個朱紅色的“閱”字。第二天,他又出了一道作文題,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師》。
⑺還是那位同學,最先交了作文,老師接過一看,題目不錯──《你眼中的老師》,可是內容卻遠沒有上篇豐富,通篇只有一句話:“這篇作文昨天已經作過。”
⑻老師這回連“閱”字也沒簽,只是到附近的供銷站去買回了一箱蠟燭。那時,這地方還沒通電。
⑼十多年過去了,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到這地方勘察,這河上要架一座六車道的大橋,上下幾層都能通車的那種橋,城里人管那叫立交橋。
⑽工程師去請老師參加奠基典札,老師一看工程師就是當年寫一句話作文的學生,就對他說你還應該請老師的老師。工程師點點頭,就去了。于是,奠基儀式上,就有兩位白發(fā)老人參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細點,中指第一關節(jié)處有厚厚的老繭,那是筆桿磨下的痕跡。還有一位手指極粗,狀如老樹根,老繭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記。
⑾當晚有酒會,燈光耀眼,但工程師執(zhí)意拉了電閘,點起了蠟燭,說今天舉行燭光晚會。
6、文章主要記敘了哪兩件事?這兩件事相隔的時間是多少年?文中主人公是誰?
。
7、文章第⑵段畫線句子用的修辭手法是 從這組句子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
8、文章第⑺段中“這篇文章昨天已經做過”的含義是?
。
9、文章第⑻段寫道“老師這回連‘閱’字也沒簽,只是到附近的供銷站買了一箱蠟燭”這里蘊涵了老師的什么心理活動?
。
10、文章第⑽段“老師的老師”指誰?老師為什么這樣稱呼他?
。
11、文章最后一段寫“當晚有酒會,燈光耀眼,但工程師執(zhí)意拉了電閘,點起了蠟燭,說今天舉行燭光晚會”。其用意是
。
12、聯(lián)系全文內容與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文章第⑴段文字的理解。
。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同步練習〗
1、C
2、A
3、C
4、A
5、A
6、這段對話說明安東尼奧入獄后,公爵曾對夏洛克作過勸告,可夏洛克不肯讓步,公爵只能讓他們當庭對質。這一簡短的開場,既交代了有關的清節(jié)及幕后戲,又渲染了這次開庭審判面臨困難的緊張氣氛。
7、可以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只要說出自己的理由。
8、“久積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安東尼奧借錢不取利息的做法,“破壞我的買賣”,處置他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金錢。
9、在雙方僵持不下,夏洛克執(zhí)意要取安東尼奧身上一磅肉,安東尼奧馬上性命不保的情況下出場的。
10、鮑西婭用要求夏洛克只許取肉,不許流血,且一分一毫不能有差異的方法,迫使夏洛克放棄要求。從而表現(xiàn)了鮑西妞的機智、聰明、善良。
11、貪婪。
12、既是對鮑西婭聰明才智的由衷贊嘆,又是對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諷。贊美鮑西婭的話,則令夏洛克無地自容,讓觀眾捧腹大笑,增加了輕松愉快的喜劇效果。
13、種族壓迫和種族歧視。
14、仁慈、寬容、博愛
15、略
16、可從以下幾方面具體談感受:
①人應該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②友情勝過金錢
③自私卑劣的人沒有好下場(采用先總說后分說)
第二課時
〖同步練習〗
1、這是公爵說的話。運用反問的修辭。想引起夏洛克對“慈悲”的思考,從而引導他放棄“一磅肉”的要求。
2、這是夏洛克說的話運用比喻的修辭。形象地說明錢對他的重
要性,活畫出要錢不要命的守財奴的典型性格。
3、不抱希望。欲擒故縱,出場前已掌握全部案情,胸有成竹。
4、這不是簡單的重復,這樣的描寫是對夏洛克反復揭露,使人們進一步看清他兇狠殘酷的本質。
5、詩與哲理的結合。
6、記敘描寫語言描寫
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它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本分,沒必要炫耀。不淪你從事什么工作,有多大成就,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找我來修車的顧客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我都一樣看待。
8、淺?。褐鸽娪懊餍沁^分看重自己的職業(yè)、成就、名聲。虛妄:指他看不起他人,強求別人崇拜自己。
〖延伸拓展〗
一、
1、wù xū jiè jiū
2、béng用不著,不必zhuō笨,不靈巧
3、王利發(fā):處世圓滑; 唐鐵嘴:厚顏無恥; 松二爺:遇事善于打圓場;
常四爺:不佩服吃洋飯的,有愛國之心; 二德子:粗魯、遇事愛動武,欺軟怕硬;
馬五爺:沉著,能鎮(zhèn)住二德子之流,官府不敢惹的吃洋飯的人。
4、戊戌變法失敗后,社會動蕩不安,洋人橫行,國民遭殃又互相傾軋的社會現(xiàn)實。
5、話劇 現(xiàn)代劇 多幕劇
二、
6、學生寫作文與老師批作文;舉行大橋奠基儀式。時間相隔十多年老師
7、排比、擬人(1)渡工的職業(yè)是辛苦的(2)為了渡口的需要,渡工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表現(xiàn)渡工的敬業(yè)與獻身精神。
8、學生心目中已把老師的形象寄寓在渡工的形象之中了,他們的敬業(yè)與獻身精神是一致的。
9、(1)老師理解了學生文中那句話的含義;(2)為自己的工作被學生理解而欣慰并受到鼓舞,決定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教育事業(yè)。
10、渡工老師自覺地以渡工為榜樣,學習他的敬業(yè)精神與獻身精神,要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教育事業(yè)。
11、表示自己對老師的感謝與尊敬。
12、老師說“自己像技工”,是因為老師已自覺地以富有敬業(yè)與獻身精神的渡工為榜樣戰(zhàn)斗在教育戰(zhàn)線上,渡工說?我也像老師但比不上老師”是因為渡工也在向老師學習他的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渡口擺渡,不擅離職守,他所以說他不如老師是渡工自謙的說法。同時社會上人們認為老師的職業(yè)是傳授知識、塑造人類靈魂的職業(yè),是樹人的職業(yè),所以更偉大。
13、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
8、《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了解關于劇本的基本知識。
2、理解戲劇情節(jié)再戲劇構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戲劇的基礎知識,理解戲劇情節(jié)再戲劇構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難點:理解劇中人物的性格,了解作者通過劇本所表達的人文主義理想。
第一教時
一、介紹作者:
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一生寫了37個劇本,兩首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主要成就在戲劇方面6代表作有歷史劇《亨利四利》、《亨利五世》,喜劇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悲劇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正劇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他的劇作反映了舊時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社會政治思想。
二、介紹戲劇基礎知識。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臺上展現(xiàn)。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幕”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
2、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臺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fā)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fā)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臺詞和舞臺說明兩個方面。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xiàn)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招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三、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以較強的對社會諷刺、批判的態(tài)度見稱。威尼斯富商安東尼奧為了成全好友巴薩尼奧的婚事,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債。由于安東尼奧貨款給人從不要利息,并幫夏洛克的女兒私奔,懷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機報復,佯裝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還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傳來安東尼奧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資金周轉不靈,貸款無力償還。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據法律條文要安東尼奧履行諾言。為救安東尼奧的性命,巴薩尼奧的未婚妻鮑細霞假扮律師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須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準流血。夏洛克因無法執(zhí)行而敗訴,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財產。
四、集體閱讀課文,利用手中工具書及書上注釋、注解,疏通字詞。
五、布置作業(yè):朗讀全文。
第二教時
一、請同學概括劇情內容
劇情沖突的焦點是圍繞“一磅肉”進行的。要不要“照約執(zhí)行處罰”?夏洛克上場前,公爵與安東尼奧的一段對話,交代了夏洛克的兇惡,烘托了審判前的緊張氣氛,預示著要有一場激烈的沖突。這一段對話,也從側面描寫了夏洛克自私、陰險、殘暴的性格特點。
夏洛克一上場,公爵、巴薩尼奧,葛萊西安諾相繼對他規(guī)勸、許愿、甚至謾罵,卻招來了夏洛克的譏諷、挖苦,而堅持要“照約處罰”,而且當場磨刀,準備動手,顯示了夏洛克在法庭質對中的咄咄逼人之勢和穩(wěn)操勝券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夏洛克不顧輿論和羞恥,孤注一擲,將沖突引向非喪人一命不可的高潮。
就在戲劇沖突發(fā)展到不可開交之時,鮑西婭上場,劇情有了轉折。她智慧超群,深謀遠慮,發(fā)現(xiàn)了條約的漏洞,胸有成竹,用以逸待勞,欲擒放縱的辦法,一步一步地將夏洛克引向陷井。她先先勸夏洛克“慈悲一點,又拒絕了巴薩尼奧“把法律稍微變通一下”的要求,接著又讓夏洛克明確表示了不答應三倍還錢的態(tài)度,再之后,則讓夏洛克去請一位外科醫(yī)生來替安東尼奧“堵住傷口”,“免得他流血而死”。
正當夏洛克神氣活現(xiàn),得意忘形,安東尼奧義無反顧地向巴薩尼奧告別,其他人也都陷于絕望時,鮑西婭抓住了“割肉不許流血”,割一磅肉不能相差“一絲一毫”這兩條件,使夏洛克陷于被動,把法律的懲罰統(tǒng)統(tǒng)加到了他身上。雖然公爵饒恕了他的死罪,但他得到了失去財產的處罰。在這一回合中,葛萊西安諾不斷重復夏洛克贊揚鮑西婭是“但尼爾再世”;“是一個博學多才的法官”的話,這既是對鮑西婭聰明才智的由衷贊嘆,也是對夏洛克的有力嘲諷,這正體現(xiàn)了喜劇所要表現(xiàn)的效果。
二、分角色扮演朗誦。
三、討論結構
課文是劇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場(全劇共五幕),是全劇的高潮,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尚蒙延約,必然不辱使命。敬祈鈞裁。”主要寫夏洛克。這部分以夏洛克出場為界又可分兩層。前一層通過公爵與安東尼奧的對話,側面顯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兇殘的態(tài)度;后一層夏洛克登場,他堅持從還債失期人安東尼奧身上割肉,眾人勸說、許愿、甚至謾罵,也不能使他改變,從而突出他的陰險、貪婪本質,這時沖突也愈趨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寫鮑西婭。她假扮律師登場,使沖突解決有了轉機。她欲擒故縱,引發(fā)夏洛克墜人故意謀害公民的法網,夏洛克轉為被動,受到懲罰。
四、快速閱讀,討論分析劇中各類人物性格
1、在這場戲中,夏洛克給人的印象最深,和阿巴貢、葛朗臺一樣成了世界文學作品最最有名的吝嗇鬼形象,夏洛克本是一位貪婪、吝嗇、愛財如命的高利貸者,在一磅肉的訴訟中,他兇相畢露,殺氣騰騰,連威尼斯最高長官也敢于句句頂辯,毫不退讓,成了一個殘忍、固執(zhí)、冷酷無情的復仇者。為了消滅對手,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連視為生命的錢都可放棄,
9、《威尼斯商人》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課文是節(jié)選部分,故事情節(jié)并不很復雜,很容易弄懂。同時,人物個性相當鮮明,語言個性化,很有感染力。因此,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迅速把握故事
的情節(jié),同時多朗讀,加以適當?shù)谋硌?,在表演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并初步學習寫作戲劇評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新課
請參照“教學設計(A)”。
二、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基本內容
1.學生默讀全文。
2.指名學生簡要復述課文的基本內容,如果能作初步評價更好。只是對于評價正確與否,應當存疑。
3.解決字詞。
(1)為疑難字詞正音。
惻隱 豁免 癖性 告稟 簌簌 中流砥柱
(2)學生自行摘抄文中用得精妙或需要掌握的詞語、句子。
主要有如下詞語:
不近人情 墓志銘 折衷 是非 調劑
凜然生畏 簽署 饒恕 施與
三、學生表演
1,要求學生在課前就作好準備。按照課文人物的安排,七個人分別扮演夏洛克、公爵、安東尼奧、巴薩尼奧、葛萊西安諾、尼莉莎、鮑西婭,一人讀劇本說明語言。要求學生課前分好組,揣摩體會,準備表演。
2.學生表演。
要求學生每表演一組后,進行恰當?shù)脑u論,再進行下一組的表演。
3.學生討論:談談自己對夏洛克、鮑西婭、安東尼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文中相應的片段加以印證。
有關人物的分析請參照“教學設計(A)”。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品味人物語言
1.要求學生從安東尼奧、鮑西婭、夏洛克等人物中選取一個人物的語言加以體會,說一說:莎士比亞的戲劇其語言有什么特色?
2.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因為是一部喜劇,戲劇語言相當?shù)脑溨C,如夏洛克和巴薩尼奧所說的話語。這也是一部詩劇,語言又非常優(yōu)美,富有情感,如鮑西婭勸說夏洛克要慈悲一點的那段話。同時,注意了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比喻、對偶、排比等隨處可見,更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二、學習評論戲劇
1.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短文《戲劇的閱讀》,強調其中的知識重點,并補充一些重點的戲劇知識。
2.指導學生寫作戲劇評論。
要求學生自選角度,自選內容,寫一篇有關本文的戲劇評論,能寫多少寫多少,不求篇幅長,只求內容精當??梢允窃u論戲劇個性化的語言,也可以是評論其中的一個人物,還可以評論戲劇的情節(jié)結構等。鼓勵學生合理地求異創(chuàng)新,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3.指名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評論。
學生朗讀后,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評論,逐步把握這種評論的寫作要領和思維角度。
4.如果條件允許,教師介紹一些權威的評論,供學生參考,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寫作藍本。
三、布置作業(yè)
課外自行閱讀《威尼斯商人》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