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讀書屋《家》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快樂讀書屋《家》教學設計一等獎
快樂讀書屋 《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歌,題目本身就是一個比喻,因為這里的“家”已超越了“家”的本意-----以婚姻和血統(tǒng)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這里的家指的是生活的空間,指的是能給人以庇護,給人以生存的條件的場所。全詩充滿了生動的想象,讀來給人以無盡的回味。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讀為主,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2個生字。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家,那小雞、小魚有家嗎?它們的家在哪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一起去看看吧。
二. 指導閱讀:
1.稀有讀文,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
2.同桌一起讀,遇到困難要互相幫助。
3.指名讀。
4.評一評。: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三. 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
2.指導教師有感情朗讀課文,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試著讀出感情。
3.采用多種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4.朗讀比賽。
5.嘗試背誦。
四. 識字:
1.出來“泥、種”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的?
3.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然后用組的詞說一句話。
五. 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課文中說了哪些內(nèi)容?你能模仿著再說幾句嗎?(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六. 小結:
把續(xù)編的兒歌寫下來。(寫在筆記本上)
2、快樂讀書屋《家》教學設計
快樂讀書屋 《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歌,題目本身就是一個比喻,因為這里的“家”已超越了“家”的本意-----以婚姻和血統(tǒng)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這里的家指的是生活的空間,指的是能給人以庇護,給人以生存的條件的場所。全詩充滿了生動的想象,讀來給人以無盡的回味。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讀為主,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2個生字。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家,那小雞、小魚有家嗎?它們的家在哪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一起去看看吧。
二. 指導閱讀:
1.稀有讀文,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
2.同桌一起讀,遇到困難要互相幫助。
3.指名讀。
4.評一評。: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三. 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
2.指導教師有感情朗讀課文,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試著讀出感情。
3.采用多種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4.朗讀比賽。
5.嘗試背誦。
四. 識字:
1.出來“泥、種”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的?
3.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然后用組的詞說一句話。
五. 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課文中說了哪些內(nèi)容?你能模仿著再說幾句嗎?(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六. 小結:
把續(xù)編的兒歌寫下來。(寫在筆記本上)
3、快樂讀書屋 《家》教學設計
快樂讀書屋 《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歌,題目本身就是一個比喻,因為這里的“家”已超越了“家”的本意-----以婚姻和血統(tǒng)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這里的家指的是生活的空間,指的是能給人以庇護,給人以生存的條件的場所。全詩充滿了生動的想象,讀來給人以無盡的回味。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讀為主,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2個生字。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家,那小雞、小魚有家嗎?它們的家在哪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一起去看看吧。
二. 指導閱讀:
1.稀有讀文,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
2.同桌一起讀,遇到困難要互相幫助。
3.指名讀。
4.評一評。: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三. 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
2.指導教師有感情朗讀課文,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試著讀出感情。
3.采用多種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4.朗讀比賽。
5.嘗試背誦。
四. 識字:
1.出來“泥、種”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的?
3.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然后用組的詞說一句話。
五. 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課文中說了哪些內(nèi)容?你能模仿著再說幾句嗎?(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六. 小結:
把續(xù)編的兒歌寫下來。(寫在筆記本上)
4、快樂讀書屋《家》教學設計
快樂讀書屋 《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兒歌,題目本身就是一個比喻,因為這里的“家”已超越了“家”的本意-----以婚姻和血統(tǒng)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這里的家指的是生活的空間,指的是能給人以庇護,給人以生存的條件的場所。全詩充滿了生動的想象,讀來給人以無盡的回味。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體現(xiàn)以讀為主,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2個生字。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家,那小雞、小魚有家嗎?它們的家在哪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一起去看看吧。 二. 指導閱讀: 1.稀有讀文,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 2.同桌一起讀,遇到困難要互相幫助。 3.指名讀。 4.評一評。: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 三. 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 2.指導教師有感情朗讀課文,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試著讀出感情。 3.采用多種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4.朗讀比賽。 5.嘗試背誦。 四. 識字: 1.出來“泥、種”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的? 3.你能用這兩個字組詞嗎?然后用組的詞說一句話。 五. 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課文中說了哪些內(nèi)容?你能模仿著再說幾句嗎?(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六. 小結: 把續(xù)編的兒歌寫下來。(寫在筆記本上)
5、快樂讀書屋《頤和園》教學設計
基材分析:
全文交代頤和園的地理位置的建造年代,用隨步移景的方法。介紹課頤和園中的長廊,佛香閣,乃壽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目標:1.曾雀、流利的朗讀課文
2.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都喜歡風景特點的方法。
重點:目標三
學情分析:學生都喜歡風景,樂于學習本課。
教法:講授法。
時間:
教程:
一、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
3.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培養(yǎng)
二、讀感受美
初讀課文1.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到動
三、細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1).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哪里?
(2).朗讀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2.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學習作者的描寫和表達的方法。
(1)弄清課文的介紹順序
(2)欣賞課文的優(yōu)美的語言
(3)朗讀的指導
A.指名讀、比賽讀、范讀、評價讀、形象讀。
B.說一說頤和園的美。
學生當游客,自己當導游,說說頤和園的美景。
四.小結;你喜歡本文的那段描寫?
五.積累遷移
(1)本文優(yōu)美的語句比較多,可以讓學生做自選詞句的練習。
(2)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抄寫。
六.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北京西部
頤和園 年代、面積
自然人文景觀
頤和園美景傾倒中外游客
6、《快樂讀書屋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革命精神,正確理解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系。 2、學習簡明生動地敘述一件事,在敘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學習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對方志敏同志產(chǎn)生初步了解,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 學生班級范圍內(nèi)交流,互相補充。
(2) 教師補充,強調(diào)方志敏同志的為人品質(zhì),導入新課。
二、 檢查預習,初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
1、提問:方志敏是一個怎樣的人?
2、板書課題。
3、自由交流。
4、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突出“清貧”。
二、 再讀課文,深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1、 學生帶著問題大聲朗讀課文:
(1) 什么是清貧?
(2) 文中哪些內(nèi)容最能凸顯方志敏同志的這一可貴品質(zhì)。
2、 集體反饋交流。
3、 畫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圈畫關鍵詞語,在旁邊作恰當?shù)呐ⅰ?/p>
4、 集體交流,教師作適當點撥,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5、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你讀了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覺得清貧這一可貴的品質(zhì)對當時的革命有什么意義? [=www.XXJ X SJ.cn=]
四、 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1、找出“我”與“士兵”的對話內(nèi)容,同桌分角色朗讀
2、指導同桌朗讀。點評:讀得怎樣?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3、再次朗讀。
五、 質(zhì)疑,培養(yǎng)思維能力
1、 學生交流課前和課中產(chǎn)生的問題。
2、 互相探討,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
3、 教師質(zhì)疑,落實課文選材教學。
(1)想一想:課文第8小節(jié)對方志敏“家底”的補敘有什么表達作用?
(2) 志敏為什么要堅持一種“清貧”的生活態(tài)度?
六、 拓展,辯一辯。
1、 辯一辯: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時代,清貧還需要嗎?
2、 學生充分思考,辯論,教師最后做正確的引導。
七、 作業(yè):
1、把文中的一樁趣事說給家長聽。
2、有人說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貧”,你同意嗎?請寫一寫。
7、《快樂讀書屋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革命精神,正確理解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系。 2、學習簡明生動地敘述一件事,在敘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學習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對方志敏同志產(chǎn)生初步了解,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 學生班級范圍內(nèi)交流,互相補充。
(2) 教師補充,強調(diào)方志敏同志的為人品質(zhì),導入新課。
二、 檢查預習,初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
1、提問:方志敏是一個怎樣的人?
2、板書課題。
3、自由交流。
4、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突出“清貧”。
二、 再讀課文,深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1、 學生帶著問題大聲朗讀課文:
(1) 什么是清貧?
(2) 文中哪些內(nèi)容最能凸顯方志敏同志的這一可貴品質(zhì)。
2、 集體反饋交流。
3、 畫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圈畫關鍵詞語,在旁邊作恰當?shù)呐ⅰ?/p>
4、 集體交流,教師作適當點撥,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5、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你讀了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覺得清貧這一可貴的品質(zhì)對當時的革命有什么意義?
四、 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1、找出“我”與“士兵”的對話內(nèi)容,同桌分角色朗讀
2、指導同桌朗讀。點評:讀得怎樣?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3、再次朗讀。
五、 質(zhì)疑,培養(yǎng)思維能力
1、 學生交流課前和課中產(chǎn)生的問題。
2、 互相探討,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
3、 教師質(zhì)疑,落實課文選材教學。
(1)想一想:課文第8小節(jié)對方志敏“家底”的補敘有什么表達作用?
(2) 志敏為什么要堅持一種“清貧”的生活態(tài)度?
六、 拓展,辯一辯。
1、 辯一辯: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時代,清貧還需要嗎?
2、 學生充分思考,辯論,教師最后做正確的引導。
七、 作業(yè): 1、把文中的一樁趣事說給家長聽。 2、有人說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貧”,你同意嗎?請寫一寫。
8、快樂讀書屋五《絕交》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讀懂課文,懂得珍惜同學之間的友誼。2.認識課文中的11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朗讀課文教具準備: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同學們,你們和自己的同桌朝夕相處,也許偶爾會產(chǎn)生一些小摩擦,有一對同桌吵了架,要絕交,卻又盼著人來說和,想言歸于好,你愿意幫他們嗎?快走進“快樂讀書屋”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二、自讀感知: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要將課文讀通順。2.互讀課文,把課文互相讀給同桌聽,相互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3.小組輪流。小組內(nèi)輪流讀課文,一人讀一小節(jié),讀后評一評誰讀得好。4.思考交流,為課文中的同桌和好出主意想辦法。
三、展示交流1.展示朗讀2.交流意見3.把自己的建議寫在課本上。四、檢查注音 1.小組互相檢查注音,交流記法。 2.教師抽查,做讀字游戲。
9、快樂讀書屋八《清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革命精神,正確理解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系。2、學習簡明生動地敘述一件事,在敘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學重點:學習方志敏甘于清貧的革命精神。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對方志敏同志產(chǎn)生初步了解,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 學生班級范圍內(nèi)交流,互相補充。(2) 教師補充,強調(diào)方志敏同志的為人品質(zhì),導入新課。
二、 檢查預習,初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1、提問:方志敏是一個怎樣的人?2、板書課題。3、自由交流。4、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突出“清貧”。二、 再讀課文,深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1、 學生帶著問題大聲朗讀課文:(1) 什么是清貧?(2) 文中哪些內(nèi)容最能凸顯方志敏同志的這一可貴品質(zhì)。2、 集體反饋交流。3、 畫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圈畫關鍵詞語,在旁邊作恰當?shù)呐ⅰ?、 集體交流,教師作適當點撥,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5、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你讀了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覺得清貧這一可貴的品質(zhì)對當時的革命有什么意義?
四、 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1、找出“我”與“士兵”的對話內(nèi)容,同桌分角色朗讀2、指導同桌朗讀。點評:讀得怎樣?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3、再次朗讀。
五、 質(zhì)疑,培養(yǎng)思維能力1、 學生交流課前和課中產(chǎn)生的問題。2、 互相探討,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3、 教師質(zhì)疑,落實課文選材教學。(1)想一想:課文第8小節(jié)對方志敏“家底”的補敘有什么表達作用?(2) 志敏為什么要堅持一種“清貧”的生活態(tài)度?
六、 拓展,辯一辯。1、 辯一辯: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時代,清貧還需要嗎?2、 學生充分思考,辯論,教師最后做正確的引導。
七、 作業(yè): 1、把文中的一樁趣事說給家長聽。2、有人說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貧”,你同意嗎?請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