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表格式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月球之謎》表格式教學設計一等獎
22月球之謎 |
備課內(nèi)容 |
學習目標: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運用想象、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等手段,引導學生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望月》。 2.學生收集的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3、學生收集有“月”字的詞 4、導學提綱 |
教學流程: (四)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發(fā)遐想 1、媒體出示:明月懸掛在高高夜空的情境圖。 2、看到這么美麗的情景,你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些優(yōu)美的詞句、古詩? 3、學生自由誦讀,整合信息。 4、這皎潔月光曾引起了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學新詞:“皎潔”、“遐想”。對著一個神奇的月球,人們有許多不解之謎。揭題:月球之謎 5、釋題:“謎”是什么意思?與“迷”和“秘”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這個“謎”是課文的“眼睛”,閱讀是我們要抓住它,就能很好地理解課文。 二、品味語言,激活心靈 1、出示課前導學提綱 2、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 生字新詞 (3)說說預習中的收獲 (4)談談預習后的困惑:課文像我們介紹了月球那些沒有解開的迷? 3、順學而導,突出重點 緊緊扣住“謎”,指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展開想象: (1) 課文寫了哪些月球之謎?請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出來。 (2) 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這一連串實驗結(jié)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一句,“令人費解”是什么意思?這些實驗,哪些地方令人費解? (4) 月球之謎僅僅只有這些嗎?可從文章的那些地方看出?請再讀課文,并結(jié)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說說還有那些月球之謎需要去解開,先小組討論,在全班交流。 三、擴展延伸 |1、面對這么多月球之謎,人類是怎么做的呢?請讀讀課文和課文后的資料,以及自己查找的資料,說一說。 2、出示月亮課件,“教師引導: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薄斑@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泵鎸χ喢髟拢鎸θ祟愄剿髟虑虻姆N種努力,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四、再次出現(xiàn)媒體情景,在詠月詩的誦讀中結(jié)束。 〖板書〗 月球之謎 遐想──探索──發(fā)現(xiàn)──謎(很多) 省略號── |
2、《月球之謎》表格式教學設計
22月球之謎 |
備課內(nèi)容 |
學習目標: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運用想象、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等手段,引導學生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望月》。 2.學生收集的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3、學生收集有“月”字的詞 4、導學提綱 |
教學流程: (四)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發(fā)遐想 1、媒體出示:明月懸掛在高高夜空的情境圖。 2、看到這么美麗的情景,你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些優(yōu)美的詞句、古詩? 3、學生自由誦讀,整合信息。 4、這皎潔月光曾引起了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學新詞:“皎潔”、“遐想”。對著一個神奇的月球,人們有許多不解之謎。揭題:月球之謎 5、釋題:“謎”是什么意思?與“迷”和“秘”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這個“謎”是課文的“眼睛”,閱讀是我們要抓住它,就能很好地理解課文。 二、品味語言,激活心靈 1、出示課前導學提綱 2、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 生字新詞 (3)說說預習中的收獲 (4)談談預習后的困惑:課文像我們介紹了月球那些沒有解開的迷? 3、順學而導,突出重點 緊緊扣住“謎”,指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展開想象: (1) 課文寫了哪些月球之謎?請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出來。 (2) 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這一連串實驗結(jié)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一句,“令人費解”是什么意思?這些實驗,哪些地方令人費解? (4) 月球之謎僅僅只有這些嗎?可從文章的那些地方看出?請再讀課文,并結(jié)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說說還有那些月球之謎需要去解開,先小組討論,在全班交流。 三、擴展延伸 |1、面對這么多月球之謎,人類是怎么做的呢?請讀讀課文和課文后的資料,以及自己查找的資料,說一說。 2、出示月亮課件,“教師引導: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薄斑@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泵鎸χ喢髟?,面對人類探索月球的種種努力,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四、再次出現(xiàn)媒體情景,在詠月詩的誦讀中結(jié)束。 〖板書〗 月球之謎 遐想──探索──發(fā)現(xiàn)──謎(很多) 省略號── |
3、《月球之謎》教學實錄教案教學設計
《大雁歸來》教學方案
一.
教學目標:
知識:1.學習本文抒情的語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3.了解作者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
能力:1體會本文的寫作特色。增強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訓練學生們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珍愛野生動物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體會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
三.教學難點: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幾個難句。
四.教學安排:—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每當蕭楓的秋季,仰視寥廓的萬里霜天,時??梢姷揭蝗喝鹤员毕蚰巷w行的鴻雁,它們組成整齊的行列,單行橫空,宛如一個“一”字,雙行交叉,形成一個“人”字,如紀律嚴明的軍隊般,行動劃一。今天我們學習《大雁歸來》,看看這篇文章能為我們增添哪些有關(guān)雁的記憶。
二.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要點,把握文意:提問:
1.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大雁哪些個性特點?
明確:文章描寫了三月大雁的歸來,覓食前后的鳴叫,孤雁,四月間群居沼澤時的鳴叫,即歸來、覓食、集會。
大雁是具有靈性的侯鳥,是報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聯(lián)合觀念。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大雁是人類的伙伴,動物使地球充滿生機,充滿詩意,充滿樂趣,人類應該珍愛有益無損的動物,與動物和諧共處。一言以蔽之,即人類應該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
三.課堂討論:
提問:為什么說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規(guī)?
明確:課文中說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規(guī)規(guī)定:春季禁止獵殺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擬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規(guī),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動,覓食。
四.品讀賞析:體會本文獨特的寫法。感受濃郁的思想感情。
師點拔:有人說這篇文章是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結(jié)合,請同學們選擇這三點
中的一點進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評定。
(1)探究知識性:
明確:飛行路線之直,雁隊的數(shù)字分析等知識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詣的發(fā)現(xiàn),為人們聞所未聞。
(2)品味形象性:
明確:本文多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筆下,躍然紙上,聲情并茂。
如:春雁歸來時的熱情低語,向水洼池塘問好,覓食前后鳴叫,似乎先有場辯論,返回后還會論述食物的價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澤集會,發(fā)言,激烈的辯論,深沉的總結(jié),稀疏的談論,形象的描寫,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4、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教學流程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1。 帶生字的詞語卡片。
2。 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紀錄片。
3。 學生查找有關(guān)月亮的資料,可以是有關(guān)月亮的故事、詩歌或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2。 觀看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紀錄片,相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1。 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
3。 鼓勵質(zhì)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學生能解釋的請學生解釋,不能解釋的,指導學生邊學課文邊理解。
4。 游戲:猜一猜。
從學生的描述中猜測他講的是哪個詞語。
三、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提到的未解開的月球之謎和已解開的月球之謎。
2。 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 小組合作,展示朗讀。
四、理解詞語,書寫生字
1。 讀課文過程當中,相機指導理解詞語。
2。 指導書寫詞 語“懸掛”“奧秘”“努力”“估計”中所含生字:懸、奧、努、估。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1)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 ;
(2)我們要找到相關(guān)的段落讀一讀;
(3)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4)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 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并相機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積累。
3。 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時,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三、拓展延伸,鼓勵質(zhì)疑
1。 課文中提到了許多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還有令你費解的嗎?(鼓勵學生質(zhì)疑)
2。 你所提的問題人類是否已經(jīng)解開?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了解,鼓勵學生課余查閱資料。
四、指導寫字
引導學生比較“菌”“藻”,書寫“菌”“藻”“項”“遐”。
五、積累詞語
鼓勵學生課余把詞語表里的詞語及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5、《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識字方法自主認記8個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計、水藻”等詞語。
2、通過文本細讀、尋謎說謎,了解月球基本情況,了解和月球相關(guān)的未解之謎。
3、在根據(jù)材料提問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難點: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資料、古詩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查找關(guān)于月球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遐思,引趣導入
1、出示月亮圖:同學們,這是——月亮??吹皆铝?,你想到了什么?
2、這月亮帶給你們的遐想真多。有人還寫了這樣一句話,你們讀讀:夜幕降臨,一輪明月便會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3、指名讀句子。齊讀。
4、出示月球圖,揭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
3、歸納小結(jié)。引:課文究竟向我們講述了哪些謎?
三、文本細讀,尋謎說謎
1、默讀課文2-8小節(jié),看誰找到的“月球之謎”最多。
2、反饋“月球之謎”:
◎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墒?,水藻一旦放進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從月球采回的一塊巖石,估計它的年齡已有46億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深入點撥交流:
▲板塊一:品讀直接提疑的句子。
(1)找出直接提疑的句子:
◎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從月球采回的一塊巖石,估計它的年齡已有46億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
(2)找出提出疑問的詞語。
(3)練讀句子,給謎取名。隨機教學“估計”,點出說明方法。
(4)發(fā)現(xiàn)更多可以提出疑問的詞語,為下面教學作鋪墊。
▲板塊二:品讀間接存疑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進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2)默讀,用“難道”或“為什么”“怎么”的形式提出隱藏著的謎。
(3)小結(jié):月球之謎“令人費解”!
四、總結(jié)延伸,探索新謎
總結(jié)提問方法,利用資料袋及自己查找到的資料,學習有根有據(jù)地提出更多的“月球之謎”。
6、《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通過利用網(wǎng)上資源和同學之間的討論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學習重點: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學習難點:
利用資源交流,討論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學習準備: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條件,查找有關(guān)月球的資料。
2、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學習過程:
一、出示月色圖,以情境導入新課
浩瀚夜空,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朦朧的月光,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晚禮服。
同學們,這樣的情景你們一定沒少見。古往今來,那皎潔的月光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二、自讀課文,讀通每一句話,讀準每一個字。
三、默讀課文
1、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課文寫了月球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四、組內(nèi)交流共同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五、全班交流
1、在閱讀中,你發(fā)現(xiàn)了課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謎。
2、你能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
六、在朗讀和網(wǎng)上資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國登月知識和中國“探月”計劃
2、相關(guān)月球知識
3、人類未來的月球計劃
七、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2、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7、《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分組卡片、主題網(wǎng)站、月光奏鳴曲。
2、學生準備:
有關(guān)月亮的學習網(wǎng)站、圖片、神話傳說、古詩詞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導語:
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shù)的星球。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huán)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面對著這散發(fā)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想說的?
及時肯定鼓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3、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7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板書:之謎)。
二、初讀
1、自讀課文,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2、出示詞語,分組讀。
三、分組朗讀,指導正音
師:詞語讀的如此準確,我相信大家的朗讀更精彩。
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四、分段指導,朗讀感悟1~2自然段
1、師:讀的多好呀,在這浩月當空的夜晚,人們不禁產(chǎn)生了許多的遐想,誰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邊欣賞邊讀課文:出示圖片)
2、指名讀。評價。
3、延伸:
你有什么遐想呢?
師:是啊,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多想登上月球去看看,他們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他們看到了什么?
4、生自瀆第二自然段。
5、指名說說月球的景象。
(課件)
6、想象當時的場面,指名說。
7、感情讀。
(自讀、指讀、小組讀)
師:你們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誰嗎?
(生知道就說,不知道就由老師說)
五、尋找未解之謎
師:他的一番話,給了后人很大的動力,不斷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卻有許多謎未揭開,是什么謎呢?
1、生再讀課文。
2、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如,月球是從哪兒來的?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等等。
3、指導朗讀。
(播放音樂:月光鳴奏曲)
4、鼓勵學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
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jié)合上節(jié)課搜集的資料和小練筆,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六、填補空白處
師: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這里有個標點符號的戰(zhàn)位比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你試著把你知道的有關(guān)月球方面的知識告訴大家吧!
七、拓展延伸
我們也通過課前查找資料來了解月球,但是遠遠還不夠,對神秘的月球,人們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作為一名小學生,你認為我們現(xiàn)在應該做些什么呢?
請同學們放飛想像的翅膀,用“假如30年后我來到月球上,我知道了什么?我準備去做點什么?”
八、小結(jié)
同學們說得真棒!既有想像來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種奇怪的東西的,也有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師衷心地希望同學們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將來能夠得以實現(xiàn)!
補充:月亮若比鄰。
8、《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球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月球相關(guān)的未解之謎。
3、通過自主學習查找資料,認識月球,了解月球,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播放介紹有關(guān)月亮的科普短片,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月亮上到底是怎樣一個世界呢?它還有哪些秘密呢?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
3、鼓勵質(zhì)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整體感知,展示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分小組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小組合作,展示朗讀。
4、討論: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小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組選擇感興趣的“月球之謎”進行探究性學習:
⑴ 我們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是:
⑵ 我們要找到相關(guān)的段落讀一讀;
⑶ 讓我們合作劃出重點詞句;
⑷ 你所選擇的月球之謎是否已解開?
2、各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并相機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鼓勵學生積累。
3、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時,請學生找到相應的段落,教師指導朗讀。
五、拓展延伸,鼓勵質(zhì)疑
1、課文中提到了許多有關(guān)月球的知識,還有令你費解的嗎?
(鼓勵學生質(zhì)疑)
2、你所提的問題人類是否已經(jīng)解開?
如有學生知道可當堂解決,如不了解,鼓勵學生課余查閱資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六、作業(yè)布置
根據(jù)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辦一份手抄報。
9、《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月球相關(guān)的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
2、樂曲《春江花月夜》;
3、學生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及有關(guān)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CAI出示圖片)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吹竭@幅場景,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關(guān)古詩、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問題呢?(學生發(fā)言)
CAI出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么美好的遐想。
師:同學們,你們也被這皎潔的月光勾起了無限的遐想了嗎?(是的)那么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這句話,好嗎?(學生朗讀CAI出示的這句話。)
師: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相機點擊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師: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二、CAI出示自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屏幕出示的自讀要求,自由的讀一讀課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讀要求?請一個同學來大聲地讀出來。(指生讀)
1.劃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2.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jié)合課余搜集的資料,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老師相機發(fā)表,學生填寫表格)
我最感興趣的謎
我的猜想
三、組內(nèi)交流:
師:剛才同學們都頗有興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接下來請你和組內(nèi)同學交流交流你劃出的月球之謎,把你感興趣的謎先讀給同學聽,再說說你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真起勁兒,想不想讓全班同學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現(xiàn)在就給你機會,誰來說說你在課文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月球之謎?(指名答)
A、師:誰能按順序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
指生答](CAI相機點
擊出示:月球是從哪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的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早?)
B、師: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了對月球的疑問,那你有沒有什么不同的問題呢?
(鼓勵學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些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huán)型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師:老師這有幾塊牌子,上面分別寫了不同的月球之謎,你對哪一項謎感興趣,就請你到哪一組來!大家共同來猜想謎底。同學們可根據(jù)課前搜集的資料展開討論,組員分工將討論結(jié)果記錄下來。開始行動吧?。▽W生們紛紛自由活動)
我們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我們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師: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咱們校園里要舉行一次月球奧秘發(fā)布會,(CAI出示“月球奧秘發(fā)布會”)愿意參加嗎?(愿意)那可要通過嚴格的選拔哦!對自己有信心嗎?(有)那我們馬上進入第一關(guān)!
A、第一關(guān):請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你們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指生讀)
B、第二關(guān):請小組的中心發(fā)言人有條理的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C、第三關(guān):聽了其他小組的發(fā)言,你們對月球又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學生各抒己見)
師:同學們已通過了層層選拔,恭喜大家,歡迎你們一同去參加校園月球奧秘發(fā)布會,高興嗎?(高興)
六、實踐拓展:
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沒全部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月球上的無窮奧秘等著我們?nèi)ヌ剿鳌M瑢W們想通過什么方式來進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網(wǎng)查閱有關(guān)資料、到圖書館查找有關(guān)書籍……)那同學們趕緊行動起來,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奧秘吧!
10、《月球之謎》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通過利用網(wǎng)上資源和同學之間的討論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學習重點: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學習難點:
利用資源交流,討論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學習準備: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條件,查找有關(guān)月球的資料。
2、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學習過程:
一、出示月色圖,以情境導入新課
浩瀚夜空,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朦朧的月光,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晚禮服。
同學們,這樣的情景你們一定沒少見。古往今來,那皎潔的月光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二、自讀課文,讀通每一句話,讀準每一個字。
三、默讀課文
1、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課文寫了月球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四、組內(nèi)交流共同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五、全班交流
1、在閱讀中,你發(fā)現(xiàn)了課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謎。
2、你能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
六、在朗讀和網(wǎng)上資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國登月知識和中國“探月”計劃
2、相關(guān)月球知識
3、人類未來的月球計劃
七、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2、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