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古詩各四首經(jīng)典》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晚春田園雜興(宋代-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自擷溪毛充晚供,短篷風雨宿橫塘。
湖蓮舊蕩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胡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湔裙水滿綠蘋洲,上巳微寒懶出游。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綠園林曉氣涼,晨炊蚤出看移秧。百花飄盡桑麻小,來路風來阿魏香。
三旬蠶忌閉門中,鄰曲都無步往蹤。猶是曉晴風露下,采桑時節(jié)暫相逢。
污萊一棱水周圍,歲歲蝸廬沒半扉。不看茭青難護岸,小舟撐取葑田歸。
茅針香軟漸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紅。采采歸來兒女笑,杖頭高掛小筠籠。
海雨江風浪作堆,時新魚菜逐春回。荻芽抽筍河魨上,楝子開花石首來。
谷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牡丹破萼櫻桃熟,未許飛花減卻春。
雨后山家起較遲,天窗曉色半熹微。老翁欹枕聽鶯囀,童子開門放燕飛。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2、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宋代-辛棄疾)
亭上秋風,記去年裊(niǎo)裊,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yǔ)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chún)鱸(lú)。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3、春日閨思(元代-陳樵)
白玉堂前雙燕飛,堂中思婦怨殘暉。臂環(huán)寄遠青蕪合,瓊宇題乾白雁歸。
醉倚合昏驚葉暗,愁尋豆蔻妒花肥。窗間昨日同心錦,染罷香絲不上機。
4、秋日閒詠(元代-馬臻)
西湖晴雨畫圖間,坐倚闌干自解顏。無酒可供千日醉,有錢難買一生閒。
草衰春色來時路,鶴宿秋聲起處山。橫笛吹殘?zhí)煊滞?,釣舟燈火入蘆灣。
5、山居冬日(宋代-釋文珦)
白水青山不礙禪,登高臨遠意翛然。
老梅臥雪香逾遠,瘦柏凌霜骨更堅。
四海交游多契闊,一生陶寫賴詩篇。
人間萬事俱拋棄權,自此閒居又幾年。
6、夏日陳應求見訪(宋代-黃公度)
酷暑避脩竹,繁陰侵短楹。形骸方枕簟,車馬忽柴荊。
對酒情無極,哦詩韻更清。昏鴉催別急,天末片云橫。
7、春別(唐代-章碣)
擲下籬觴指亂山,趨程不待鳳笙殘。花邊馬嚼金銜去,樓上人垂玉箸看。
柳陌雖然風裊裊,蔥河猶自雪漫漫。殷勤莫厭貂裘重,恐犯三邊五月寒。
8、春日登樓遇雨(唐代-杜荀鶴)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無暑氣似秋間??纯此疀]來時路,
漸漸云藏望處山。風趁鷺鷥雙出葦,浪催漁父盡歸灣。
一心準擬閑登眺,卻被詩情使不閑。
9、初秋(宋代-陸游)
生世元浮脆,人言七十稀。
耄期今已及,氣力固應微。
食冷常憂過,追涼每念歸。
入秋才幾日,卷簟換縑衣。
10、郭春榆前輩七十徵詩(清代-夏孫桐)
晚節(jié)秋花淡自珍,履聲猶憶近星辰。義熙詩卷更新紀,元祐朝端說舊人。
清酒每招同甲會,寒松無恙后雕身。史亭藏稿中州集,我愧遺山附末塵。
11、余壽平前輩以直言被讒出守思恩奉贈三律 其三(清代-夏孫桐)
十年蛩駏賴相扶,弟畜偏能愛灌夫。盤錯早徵才勝倍,蒿萊直慮道將孤。
板輿舊邸欣兒代,款段平生愧我輸。千仞何殊鵬鴳隔,明窗蠆尾肄勤劬。
12、秋懷 其五(清代-丘逢甲)
山南山北枉張羅,云路冥冥鳥去多。四海論交幾投契,千秋自命未蹉跎。
中原麟鳳陳陶嘆,大漠牛羊斛律歌。老我秋風無一事,十年雄劍不曾磨。
13、后秋興八首中秋十九日,暫回村莊而作 其五(明代-錢謙益)
警蹕遙聞出楚山,奮飛直欲詣行間?;亩漳救~誰家戍?淺水蘆花何處關?
未得星馳追御宿,只憑露布涴愁顏。腐儒錯莫從人笑,遲暮猶論耿鄧班。
14、丙午秋八月朔沃泉裕齋二憲伯命酒矩洲奉謝二絕句 其一(明代-黃衷)
飛蓋親勞折簡來,綺樽遙傍野堂開。十年病骨容扶掖,散弄幽樊燕雀回。
15、嬉春詞(明代-沈愚)
酒盡情無極,花深眼欲迷。
拂鞭歸去晚,月在畫樓西。
16、秋闈不遂(明代-韓殷)
落魄衿懷不自由,桂花影里沐清秋。雖無彩筆都成夢,未信朱衣不點頭。
李迪聲華誇浪得,子云詞賦倩誰收。珠江潭水深千尺,正是魚龍變化秋。
17、季夏西山(明代-徐夜)
結屋此山間,柿陰濃晝暑。云從巖際來,向我窗中佇。
北上最高峰,下瞰臨何許。愛彼南澗松,去濯清泠渚。
時來石上坐,月下聞樵語。風雨澗香過,石田響禾黍。
18、初夏寫懷寄林先生(明代-徐威)
講堂萬卷古今文,車馬炎炎過不聞。平地江湖三日雨,遍空樓閣半巖云。
草知深意年年發(fā),酒戀枮腸日日曛。冷煖不須分桂李,臭香從古說蕕薰。
19、夜逢故郡賀冬至使胡普二博士同宿(明代-高啟)
會宿本無期,欣逢兩舊知。
問年驚別久,候曉畏朝遲。
寒澀高城漏,陽回上苑枝。
明朝使事畢,歸騎又天涯。
20、春暮閒居寄城西程漢翁十五韻(元代-揭傒斯)
迢迢層城阿,峨峨鳳皇山。下有隱淪士,能為淮漢言。
兩日一寓音,五日一承顏。每談經(jīng)濟事,恒及離亂間。
言辭多忼愾,文字少凋殘。不嘆東逝川,但憶南山田。
寧與無心游,不受眾目憐。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園。
舒卷信在襟,蕭寂固所安。經(jīng)春僒疾痗,撫時增懦孱。
群書亂藥裹,高臥掩荊關。蹇余屬久要,朝詣常暮還。
丑劣愧高情,焉知君所觀。日出眾鳥語,蒼岑滿樓端。
申章寫深誼,谫薄何由宣。
21、次韻張守泛春亭(宋代-陳造)
小退鈴齋復此亭,自公喜色更津津。
再紆皇眷分憂寄,坐鎮(zhèn)江城與物春。
長日雍容少公事,共誰談笑作詩人。
撚髭慣廁分題客,元亮柴車已命巾。
22、夏日游連江石門坐林下有蟲咂膚視之僅可分有無疑蚋也以詩嘲之(宋代-李彌遜)
么么何從到上方,敢將唇吻犯堂堂。但知射影求陰中,可笑當年不自量。
鱟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猶畏鼠牙傷。須臾性命隨翻手,蠻觸應難望故鄉(xiāng)。
23、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唐代-裴迪)
安禪一室內(nèi),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無言誰敢酬。
鳥飛爭向夕,蟬噪已先秋。煩暑自茲適,清涼何所求。
24、臥病感春寄魯望(唐代-皮日休)
烏皮幾上困騰騰,玉柄清羸愧不能。昨夜眠時稀似鶴,
今朝餐數(shù)減于僧。藥銷美祿應夭折,醫(yī)過芳辰定鬼憎。
任是雨多游未得,也須收在探花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