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詩各10首必背》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宋代-陸游)
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吹笳(jiā)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jiān)。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qī)帽垂鞭(biān)。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2、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清代-曹雪芹)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gěng)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kān)風(fēng)雨助凄涼!
助秋風(fēng)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píng)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ruò)短檠(qíng),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fēng)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qīn)不奈秋風(fēng)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霢(mài)霢復(fù)颼(sōu)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zhuǎn)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lì)。
不知風(fēng)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3、清江引·春思(元代-張可久)
黃鶯(yīng)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shòu)。梨花小窗人病酒。
4、春宵自遣(唐代-李商隱)
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
晚晴風(fēng)過竹,深夜月當(dāng)花。
石亂知泉咽,苔(tái)荒任徑斜。
陶然恃(shì)琴酒,忘卻在山家。
5、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pàn)隨云去。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lán)懷古。殘柳參差舞。
6、鷓鴣天·己酉之秋苕溪記所見(宋代-姜夔)
京洛風(fēng)流絕代人。因何風(fēng)絮(xù)落溪津?;\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piāo)緲(miǎo)身。
紅乍笑,綠長嚬(pín)。與誰同度可憐春。鴛(yuān)鴦(yāng)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云。
7、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shà)千萬間,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8、冬晴三章寄彭幸庵 其一(明代-楊慎)
冬晴連月歲欲闌,比陸脩景回南巒。行人喜舞農(nóng)人歡。
負耒杖策各自返,過涉不愁溪水寒。
9、春日邵氏園池(元代-陳基)
寂寞園林帶夕暉,昔年曾此戀芳菲。
柳塘水暖鴛鴦浴,花徑風(fēng)酣蛺蝶飛。
蔓草拂衣人不剪,畫梁無主燕空歸。
洛陽池館關(guān)興廢,我欲春山賦《采薇》。
10、冬日齋居雜詩 其一(元代-安熙)
憶昔趍庭講誦初,慨然不復(fù)向迷途。只今回首還思省,力學(xué)工夫尚爾疏。
11、【中呂】紅繡鞋 秋日湖上紅(元代-王舉之)
秋日湖上
紅葉荒林酒興,黃花老圃詩情,柳塘新雁兩三聲。湖光扶不定,山色畫難成。六橋風(fēng)露冷。
棲云吊貫酸齋
蘆花被西香夢,玉樓才夜月人空。棲云山小崆峒。蟠桃仙露種,詩句古苔封。教清名天地中。
12、庚寅春二月三日甲子大雨雪(元代-王冕)
二月甲子雪,霏花冷作圍。
乾坤移氣象,草木轉(zhuǎn)光輝。
野鳥渾無語,邊塵濕不飛。
長安未歸客,應(yīng)是動心機。
13、春日題吳興峴山寺(金朝-李龏)
花草滿苕陽,東風(fēng)隔短墻。洼樽殘葉爛,壞塔老藤僵。
鴿暝棲苔殿,僧寒閉竹房?;内淙丝奚?,惟覺紙煙香。
14、秋溪(宋代-沈說)
迎月步秋溪,蘆長與樹齊。
水光連漢近,夜氣壓山低。
岸隔呼漁渡,林疏見鳥棲。
酒微風(fēng)力勁,歸袖冷凄凄。
15、丙申春貼子八首 其五(宋代-廖剛)
碧波樓下銀塘晚,麗日亭前瑤草新。和氣滿城催燕樂,風(fēng)流太守最宜春。
16、秋興 其一(宋代-呂本中)
平疇一望黍禾稀,遠樹峰巒天外微。水國蝦留當(dāng)鲙鲊,鄉(xiāng)園桑盡典秋衣。
連翩羽檄荒林下,繹絡(luò)徵書塞上飛??墒侨植乓珙~,那知鴻雁野號歸。
17、春日田園雜興(宋代-俞自得)
暄和春景好供詩,日暖風(fēng)輕上胍肥。
白鷺時窺秧剌剌,黃鶯頻說柳依依。
幾回野水聞姑惡,數(shù)樹春英叫婦歸。
物態(tài)滿前看不足,等閑吟詩對斜暉。
18、秋懷寄陳宗之(宋代-黃簡)
秋聲四壁動,寒事日骎骎。
紅剝林閑子,青除架底陰。
積閑殊有味,安拙本無心。
獨愧陳徵士,賒書不問金。
19、題周曾秋塘圖(宋代-張圭)
荷枯葦折澹秋塘,岸側(cè)芙蓉鏡里妝。水宿云飛禽共樂,不須別處覓瀟湘。
20、滿江紅·人世何為(宋代-夏元鼎)
人世何為,江湖上、漁蓑堪老。鳴榔處,汪汪萬頃,清波無垢。欸乃一聲虛谷應(yīng),夷猶短棹關(guān)心否。向晚來、垂釣傍寒汀,牽星斗。砂磧畔,蒹葭茂。煙波際,盟鷗友。喜清風(fēng)明月,多情相守。紫綬金章朝路險,青蓑箬笠滄溟浩。舍浮云、富貴樂天真,釃江酒。
21、水調(diào)歌頭·采取鉛須密(宋代-夏元鼎)
采取鉛須密,誠意辨妍媸。休教錯認,奪來鼎內(nèi)及其時。二物分明真?zhèn)?,一得還君永得,此事契天機。記取元陽動,妙用在虛危。
法寅申,行子午,總皆非。自然時節(jié),夢里也教不屬精津氣血,不是肺肝心腎,真土亦非脾。言下泄多矣,凡輩奈無知。
22、秋懷(宋代-劉子翚)
哲人嘆逝川,志士悲廩秋。
流光不暫停,忽忽歲欲周。
涼飆襲迥野,飛霜皓盈疇。
華林失鮮輝,奔溪殺湍流。
萬化儻日徂,吾生難獨留。
而我苦不樂,徘徊復(fù)何求。
世途多軌轍,今行非昔謀。
徒尊耿耿意,齟齬固莫投。
時乎不再來,豈余敢懷尤。
王道炳日星,歷聘疲軻丘。
歸歟既改旆,浩然亦架辀。
寂寞甯子歌,棲遲長卿游。
客嘲徒自解,天問終不酬。
長揖未免烹,說難竟遭囚。
行藏或大謬,圣賢共悠悠。
含思疚憤積,念往川途修。
煌煌青春姿,蹉跎恐茲由。
諒非宏達觀,那能齊百憂。
23、秋日(宋代-蔡松年)
風(fēng)螢開闔度松陰,松下飄然倦客心。幾點清光照涼夜,何時遠寺得幽尋。
24、甲午春前得雪(宋代-尤袤)
寒聲昨夜響蕭蕭,逗曉階庭亦已消。
殘臘距春無幾日,一年飛雪只今朝。
微陽欲動梅驚萼,馀潤才沾麥放苗。
天意未能違物意,漫留殘白占山腰。
25、答伯秋(宋代-王灼)
芻蕘傳吉語,詔旨緩追科。
疲俗今當(dāng)復(fù),諸公眾所多。
誰能齊卓茂,我亦怖閻羅。
種德無馀事,流光付逝波。
26、立夏日作四絕 其四(宋代-謝薖)
學(xué)作蒲葵扇未工,手揮聊有古人風(fēng)。君王別用機中練,定被南來長養(yǎng)功。
27、又和春日即事(宋代-洪皓)
淹留逢地僻,將老惜韶光。
齒與青春暮,愁隨白日長。
尋芳無處問,對酒有時狂。
漫學(xué)樊遲圃,空登子反床。
霏霏觀雪集,冉冉望云翔。
念母歌零雨,憂君誦履霜。
擊書思雁足,看劍憶魚腸。
駑馬先騏驥,鴟梟笑鳳凰。
一身纏疾病,四載廢烝嘗。
作個頭風(fēng)愈,陳琳檄在旁。
28、漢宮春(慈寧殿元夕被旨作)(宋代-康與之)
云海沈沈,峭寒收建章,雪殘DE32鵲。華燈照夜,萬井禁城行樂。春隨鬢影,映參差、柳絲梅萼。丹禁杳,鰲峰對聳,三山上通寥廓。
春衫繡羅香薄。步金蓮影下,三千綽約。冰輪桂滿,皓色冷浸樓閣。霓裳帝樂,奏升平、天風(fēng)吹落。留鳳輦、通宵宴賞,莫放漏聲閑卻。
29、春色有懷(宋代-朱淑真)
客里逢春想恨濃,故園花木夢魂同。
連堤綠陰晴煙里,映水紅搖薄霧中。
30、次韻李宗丞秋懷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身作三吳去,霜從兩鬢侵。羈棲臨老日,牢落少年心。
好句何曾得,清秋幾度深。越江憐久客,時送海潮音。
31、蘇內(nèi)相在黃岡嘗從桃花寺僧覓茶栽移種雪堂下余始至此會歲且暮明年春得新芽試之色香味俱絕不減湖越二品(宋代-周紫芝)
梅雪既掃地,桃花露微紅。風(fēng)從北苑來,吹入茶塢中。
真香不可說,玉色誰與同。不知耐幾湯,成此三味功。
顧渚與日注,名高各雌雄。四海一大地,所至皆春風(fēng)。
物固有不幸,乃爾殊窮通。此品不見稱,白云空蒙茸。
移栽雪堂下,賴有黃岡翁。來禽青李帖,絕世無此工。
遂使桃花名,遍滿江西東。此老久下世,真賞殊未逢。
只今調(diào)粥手,乳花為誰濃。堂今在館驛,樹亦知何蹤。
樹固不足惜,館驛行當(dāng)空。
32、次李筼房秋晚見寄韻(宋代-周密)
短發(fā)蕭蕭不耐霜,賦情誰似老河陽。橘中自樂同商隱,酒后長歌笑楚狂。
鴉帶夕陽山紫翠,雁啼寒水樹青黃。蘋邊肯寄停云句,何日扁舟訪藥房。
33、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宋代-陳著)
蘋蓼汀洲紅白分,憂心觸景自如醺。
鴻飛本欲冥冥去,萬里長天不放云。
34、七月望郡庠賦秋聲詩且欲不犯題字及見所作良(宋代-陳著)
天教少昊管金行,發(fā)越清商妙莫名。
萬宇虛涼機自動,千林搖落氣難平。
怒為伍子潮江吼,細入歐公夜壁鳴。
最是幽窗多感處,數(shù)聲唳月雁南征。
35、次韻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猶未開。水西,(宋代-范成大)
孤山山下小斜橋,客魂曾共暗香飄。
五年不踏西湖路,想見黃昏清淺處。
如今憔悴古江干,豈有幽芳伴倚欄。
臘盡雪殘春不至,坐令愁里眼長寒。
霜棱未貸千林槁,門外風(fēng)饕人欲倒。
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無情惱。
36、天臺楊景清以所進春秋發(fā)微示余輒題小詩其后(宋代-劉克莊)
奏篇久矣徹凝旒,誰信棲棲負笈游。
新義書之于簡策,微辭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勸邇英講,他日應(yīng)煩掌故求。
歷數(shù)先儒多晚達,前孫明復(fù)后康侯。
37、次韻感春五首(宋代-黃庭堅)
我與子桑友,既往雨彌旬。
交情未曾改,天地忽趨新。
東風(fēng)無行跡,佳氣滿城闉。
麥苗生陂隴,嘆息不食陳。
誰能裹飯來,定是寂寞人。
一曲古流水,試拂弦上塵。
古木少生意,輪囷臥河濱。
慚愧桃與李,相隨見陽春。
38、過春秋峽(唐代-劉言史)
峭壁蒼蒼苔色新,無風(fēng)晴景自勝春。
不知何樹幽崖里,臘月開花似北人。
39、秋霽(唐代-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40、六年冬暮贈崔常侍晦叔(時為河南尹)(唐代-白居易)
鬢毛霜一色,光景水爭流。易過唯冬日,難銷是老愁。
香開綠蟻酒,暖擁褐綾裘。已共崔君約,尊前倒即休。
41、采桑子·秋來更覺消魂苦(宋代-晏幾道)
秋來更覺消魂苦,
小字還稀。
坐想行思,
怎得相看似舊時。
南樓把手憑肩處,
風(fēng)月應(yīng)知。
別后除非,
夢里時時得見伊。
42、夏日書事(宋代-楊萬里)
一字看成兩,霜須摘轉(zhuǎn)多。
既無書冊分,奈此日長何?
荔子紅初皺,春醅碧欲波。
醉來愁自去,不去亦從他。
43、秋暑夜起追涼(宋代-陸游)
漱罷寒泉弄月明,浩然風(fēng)露欲三更。
曲闌干畔踟躇久,靜聽空廊絡(luò)緯聲。
44、春行(宋代-陸游)
箬帽絲絲雨,芒鞋策策泥。柳斜風(fēng)帶北,花斂日平西。
社酒誇新壓,春蕪喜遍犁。深村無客過,父子自扶攜。
45、臨江仙·春色饒君白發(fā)了(宋代-辛棄疾)
春色饒君白發(fā)了,不妨倚綠偎紅。翠鬟催喚出房櫳。垂肩金縷窄,蘸甲寶杯濃。睡起鴛鴦飛燕子,門前沙暖泥融。畫樓人把玉西東。舞低花外月,唱澈柳邊風(fēng)。
46、桂殿秋九首 其八(清代-奕繪)
青青草,灼灼花。一枝開近玉鉤斜。東風(fēng)流水千年恨,一片嬌魂化彩霞。
47、秋懷(清代-李長霞)
喬木振天風(fēng),落葉依衰草。高下勢云殊,同此秋枯槁。
貴為多物營,賤與沈憂老。不見南山石,亡知得壽考。
48、自饒州之廣信舟中雜詠 其二(清代-夏敬顏)
絕似袁陽道,驚濤舵尾喧。白蘋煙際渡,黃葉雨中村。
縹緲神仙窟,崢嶸虎象蹲。荊關(guān)留粉本,試與剪鐙論。
49、十二樂秋辭 其九(清代-李鍇)
溪南偶逢桑苧翁,白墮酌予尊且空,盤礴白石蔭長松。
盧胡一笑人不會,豈必齊諧裁志怪。
50、生日寄內(nèi)時作虞山之游雨泊黃莊(清代-夏孫桐)
風(fēng)雨黃莊路,湖云擁一舟。客懷濃酒戀,涼意薄衣收。
紅燭清閨夢,疏鐙野市樓。誰知蓬梗跡,今夜此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