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創(chuàng)新教案一等獎》屬于教案一等獎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蒲柳人家創(chuàng)新教案一等獎
蒲柳人家是當代作家劉紹棠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通過一個六歲兒童何滿子的視角,生動地描述了一批中國農(nóng)民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砥蚜思医贪敢坏泉?021,供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nóng)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
2、過程與方法: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難點: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
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作者簡介
劉紹棠(1936~1997) 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57年發(fā)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jié)》《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xiāng)土文學》《我的創(chuàng)作生 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xiāng)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詞。
搟(gǎn) 剜(wān) 腌贊(ā zā) 到氣(dáo)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墜地
榮膺( 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
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考: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nóng)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 和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 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 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 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同時善于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
“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 ,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shù)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 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 ,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句中“官諱”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nóng)村的人情世態(tài)、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 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聯(lián)系熟悉的占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說岳全傳》等,進行比照、交流,教師點撥: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tǒng)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jié)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lián)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 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 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3.學生自由誦讀,體會小說的獨特魅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我要一生一世謳歌生我養(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六、布置作業(yè)
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
板書設計
蒲柳人家
劉紹棠
“一丈青大娘”:
潑辣大膽 剛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愛孫兒 民族作風
“何大學問”: 民族氣派
俠肝義膽 仗義輕松
慷慨豁達 愛打抱不平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蒲柳人家教案一等獎2021,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網(wǎng)站還有更多語文教學設計內容,期待你的解鎖與關注。
【蒲柳人家教案一等獎2021 蒲柳人家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推薦文章: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2021 蝸牛的獎杯原文
人教版九下語文擴寫教案2021 寫作擴寫優(yōu)秀教學設計
魚我所欲也教案教學設計一等獎2021 魚我所欲也教案優(yōu)秀教案
行道樹教學設計2021 張曉風行道樹教學設計
漁家傲教學設計一等獎2021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
2、蒲柳人家教案 蒲柳人家教案教學設計
蒲柳人家是當代作家劉紹棠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通過一個六歲兒童何滿子的視角,生動地描述了一批中國農(nóng)民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砥蚜思医贪敢坏泉?021,供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nóng)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
2、過程與方法: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難點: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
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作者簡介
劉紹棠(1936~1997) 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57年發(fā)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jié)》《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xiāng)土文學》《我的創(chuàng)作生 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xiāng)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詞。
搟(gǎn) 剜(wān) 腌贊(ā zā) 到氣(dáo)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墜地
榮膺( 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
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考: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nóng)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 和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 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 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 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同時善于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
“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 ,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shù)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 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 ,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句中“官諱”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nóng)村的人情世態(tài)、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 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聯(lián)系熟悉的占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說岳全傳》等,進行比照、交流,教師點撥: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tǒng)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jié)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lián)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 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 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3.學生自由誦讀,體會小說的獨特魅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我要一生一世謳歌生我養(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六、布置作業(yè)
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
板書設計
蒲柳人家
劉紹棠
“一丈青大娘”:
潑辣大膽 剛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愛孫兒 民族作風
“何大學問”: 民族氣派
俠肝義膽 仗義輕松
慷慨豁達 愛打抱不平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蒲柳人家教案一等獎2021,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網(wǎng)站還有更多語文教學設計內容,期待你的解鎖與關注。
【蒲柳人家教案一等獎2021 蒲柳人家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推薦文章: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2021 蝸牛的獎杯原文
人教版九下語文擴寫教案2021 寫作擴寫優(yōu)秀教學設計
魚我所欲也教案教學設計一等獎2021 魚我所欲也教案優(yōu)秀教案
行道樹教學設計2021 張曉風行道樹教學設計
漁家傲教學設計一等獎2021 漁家傲秋思教學設計
3、蒲柳人家創(chuàng)新教案
設計理念:這是一篇洋溢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小說,語言大多是民間口語、俗語,活潑伶俐。因此,本創(chuàng)意的設計是:多層面的誦讀小說,感受、觸摸和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 變體式閱讀小說。即把本文節(jié)選的兩章節(jié)當作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來讀。
1.指導學生擬如下小標題: 何滿子與奶奶 何滿子與爺爺
2.學生通讀全文,完成字詞疏解。
3.積累詞語:咬牙切齒 人高馬大 膀闊腰圓 兩肋插刀 三顧茅廬 腰纏萬貫
咬文嚼字 望影而逃 天倫之樂 如坐針氈 望眼欲穿 影影綽綽
一氣呵成 妙手回春 斷壁殘垣 芒刺在背 榮膺 膩歪 坍塌 戲謔 A氣
1.選讀描寫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語言。
① 漫畫式的人物外貌描寫:
寫何滿子:如“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個木梳背兒;光屁股,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寫奶奶:如“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長滿老繭的大手……”
寫爺爺:如“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p>
寫老秀才:“手拿一桿斑竹銅鍋的長桿煙袋,整天板著一張陰沉沉的臉?!?/p>
② 評書式的人物介紹:
寫奶奶:“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p>
寫爺爺:“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薄?/p>
③ 妙用純鄉(xiāng)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寫奶奶的潑辣:“一丈青大娘罵人,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
寫纖夫被打的狼狽:“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寫何滿子的玩劣:“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
寫老秀才的嚴肅:“只覺得頭上壓著一朵烏云,叫人喘不過氣?!?/p>
寫爺爺?shù)暮纾骸熬拖窀舍槨?/p>
④ 趣用壓韻和對偶的民間口語、俗語,讀來抑揚頓挫,有節(jié)奏感:
排比對偶并用:“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p>
句中短語對偶:“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滿臉開花,口鼻出血,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 “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愿”;“嘮叨這個,嘟噥那個”;“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頭發(fā)長,見識短”;
學生還可以自由選點,讓例句與賞析更豐富多彩。
2.總結與歸納。
【備學教案】
設計理念:本課活動安排學生先從文中找事例支撐人物性格,然后簡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邊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學步驟:
一、 通讀全文,熟悉小說情節(jié)。
二、在線閱讀,了解劉紹棠及其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中學時開始發(fā)表小說,作品深受孫犁的熏染,擅長鄉(xiāng)土文學的創(chuàng)作,作品反映農(nóng)村的背景閱讀,了解小說。
時間:抗日戰(zhàn)爭的年代。 地點:京東北運河畔一個普通人家
構思:沒有章回體,但浸潤著古典文學色彩。采用兒童視角。
語言:生動活潑,讀來朗朗上口。
歷史和風土人情,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自稱作品是“為粗手大腳的爹娘畫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綠葉》《中秋節(jié)》;中篇:《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二等獎)長篇:《春草》《京門臉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與性格。
何滿子: 好動玩劣,聰慧靈秀;
好學好問,伶俐可愛;
疼愛爺爺,有愛憎立場,有男子漢氣;
何大學問: 剛正不阿,仗義輕財;
慷慨豁達,俠肝義膽;
能說會道,嫉惡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寵愛孫子;
身強體壯,能干潑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舊;
直腸直性,愛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勞善良;
學生從文中組合語言,支撐以上說法??筛攀鍪录?,可直接摘引。還可由教師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說話。
四、 說說身邊的“他”或“她”。
a) 自由回憶與醞釀。回憶身邊有典型特征的人。
b) 具體描述他(她)的一兩個生動有趣的細節(jié),不超過100字。
c) 表達、交流,學生互評,教師點撥。
五、 聯(lián)展閱讀,擴大視野。
1.趣談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綽號。
例:《水滸》中林沖、魯智深、孫二娘、宋江、吳用、李逵等。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
2.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講述與綽號有關的趣事。
4、蒲柳人家教案
今天語文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蒲柳人家教案?!镀蚜思摇吠高^幾戶普通農(nóng)家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京東北運河邊農(nóng)民的獨特風貌,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蒲柳人家教案具有教學課堂模塊明顯、思維啟發(fā)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shù)奶攸c,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蒲柳人家教案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積累字詞。
能力目標:1、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2、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
德育目標: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體會人物形象刻畫的技巧;
2、 體會課文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1.誦讀法;2.研討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
同學們,前段時間我們學過了《水滸傳》,想必大家對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已經(jīng)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xiàn)在老師就來考考大家,看看以下的人物的綽號,各指代的是誰?
• 行者:武松
• 黑旋風:李逵
• 花和尚:魯智深
• 豹子頭:林沖
剛才所提到的,無一例外都是男性。那么,《水滸傳》有沒有女性呢?
• 母大蟲:顧大嫂
• 母夜叉:孫二娘
• 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們學的這篇文章《蒲柳人家》,里面有個女性綽號和以上所提到的三位女性
當中的一位是一樣的。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來看看她是誰?
二、字詞積累
投影:
搟gǎn 嘬zuō 剜wān 檎qín 榮膺yīng
腌臜ā zā 捯氣dáo 隱匿nì 呼哨hū shāo
斷壁殘垣yuán 如坐針氈zhān 妙手回春 望眼欲穿
影影綽綽chuò 一氣呵hē成 芒刺在背 天倫之樂
學習效果檢查:《導學導練》生字詞部分選擇題
三、整體感知
1、請你給課文的第一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2、何滿子的奶奶為什么號稱“一丈青大娘”?
明確:“何滿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
四、深入研討
(一)析人物
1、速讀課文第一部分,畫出能突出一丈青大娘性格特點的句子,并概括其性格特點,用以下格式作答:
一丈青大娘是一個_ _ _ _ _的人,我從 _ _ _ _ _可以看出。
⑴何滿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動起手來,別看五六十歲了,三五個大小伙子不夠她打一鍋的。
明確:身強力壯、潑辣、豪爽
⑵“站住!”“都給我穿上褲子!”一丈青大娘火了起來,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兩只叮叮當當響的黃銅鐲子,一陣風沖下河坡,阻擋在這幾個纖夫的面前,手戳著他們的鼻子說:“不能叫你們腌臢了我們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睛!”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搶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篷,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
明確:潑辣、大膽、豪爽、愛打抱不平
⑶“只聽咯吧一聲,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茶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饒,站在河邊大罵不住聲,還不許那幾個纖夫爬上岸來;大帆船失去了纖力,掌舵的綻裂了虎口,也駕馭不住,在河上轉開了磨。”
明確:身強力壯、潑辣、大膽、豪爽
⑷“一丈青大娘有一雙長滿老繭的大手,種地、撐船、打魚都是行家。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這個小村大人小孩有個頭痛腦熱,都來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歲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雙粗大的手給接來了人間。 ”
明確:勤勞、善良、熱心助人
⑸“給何滿子縫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給何滿子穿上,抱出來見客,博得一片彩聲。”“到一周歲生日,還打造了一個分量不小的包銅鍍金長命鎖。”“何滿子是個嬌哥兒,奶奶老是怕閻王爺打發(fā)白無常把他勾走;聽說閻王爺非常重男輕女,何滿子穿上花紅兜肚,男扮女妝,閻王爺老眼昏花地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惡念。 ”
明確:溺愛孫子
▲小結:一丈青大娘是一個潑辣、豪爽、愛打抱不平、勤勞能干、溺愛孫子的人。
▲這就叫做栩栩如生,我們通過閱讀課文的文字,就能想象得到人物的容貌的,這就叫做刻畫人物的活靈活現(xiàn)。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僅是因為課文中人物性格特點的獨特性,也得益于本文獨具特色的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
(二)品語言
1 、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本文語言特點的句子。
明確:
⑴“何滿子六歲,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里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
⑵“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
2、品讀下列兩組句子,看看哪句寫得好,為什么?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
★一丈青大娘的臉色瞬間陰云密布,只見她輕舒猿臂,手起掌落,可憐那年輕的纖夫像被擊中的鳥,一頭倒在沙灘上,痛苦的呻吟著。
明確:動詞用得生動傳神。
◆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在一丈青大娘的心中,何滿子就是唯一的無價之寶。
明確:用了口語和俗語,突出了一位愛孫如命的奶奶形象。
3、總結小說的語言特點
⑴一方面,作者采用民間口語和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
⑵另一方面,作者遣詞造句文白相間,講究押韻和對偶,讀起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同時也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的色彩。
五、延伸拓展
尋找身邊同學的個性化語言。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我要一生一世謳歌生我養(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七、布置作業(yè)
用個性化語言及適當?shù)娜宋锩鑼懛椒?,描述班級中的一位同學,力求傳神、有文采。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蒲柳人家教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xù)支持,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5、蒲柳人家導學教案
目前,“學案導學”的模式已經(jīng)廣泛運用于實際教學中,為方便教學,語文網(wǎng)小編整理了蒲柳人家導學教案,《蒲柳人家》透過幾戶普通農(nóng)家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京東北運河邊農(nóng)民的獨特風貌,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下面,跟語文小編一起來學習這篇蒲柳人家導學案是怎樣做到教與學有機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
蒲柳人家導學教案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積累本課的重點詞語。
②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
2、能力目標:
①學習小說運用精彩的肖像、動作、語言描寫塑造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概括欣賞人物形象。
②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體會本文獨特的語言,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審美趣味。
二、學習重點:
①誦讀課文,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②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三、學習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四、學習方法:
1.誦讀法。小說語言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同學們可以反復誦讀,仔細體會,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還可背誦,使自己能深入領悟小說語言運用。
2.研討探究法。對人物性格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時,同學們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研討交流,共同感受小說的獨特魅力。
五、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引導: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課前預習部分:
1、作者簡介: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擅長“鄉(xiāng)土文學” 的創(chuàng)作,作品反映農(nóng)村的濃郁歷史和風土人情,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自稱作品是“為粗手大腳的爹娘畫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綠葉》《中秋節(jié)》;中篇:《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二等獎);長篇:《春草》《京門臉子》等。
2、作品簡介: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的代表作,發(fā)表于1980年,曾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引起當時文壇的廣泛關注,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小說人物眾多,但主線情節(jié)并不復雜。
故事背景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養(yǎng)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可陰險邪惡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又殺出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為首的父老鄉(xiāng)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檎、蓮順利完婚。
全篇小說共分12節(jié),記述了運河邊十來個鄉(xiāng)間人物的逸聞趣事。作品的重心在放筆為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和父老鄉(xiāng)親畫像,為他們的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
這篇洋溢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的小說。它就像一幅幅風俗畫,將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nóng)村的風景習俗、世態(tài)人情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無論是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還是一丈青大娘專門為他準備的大紅兜肚、長命鎖;無論洗三、百家衣,還是何大學問的走西口,都別具魅力,強烈地吸引著讀者的興趣??梢哉f,大量的鄉(xiāng)土風俗已經(jīng)成為這部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這種濃郁的地方色彩又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氣息。
如果時間允許請你閱讀課文,并完成以下任務:
1、在課文中標注出生字生詞,突破閱讀障礙。
2、完成下列生字詞積累(要求:標準字音,寫準字形,掌握畫線詞語的意思。)
搟( ) 剜( ) 腌贊( ) 捯( )氣 唿( )哨
戲謔( ) 嘬( ) 呱( )呱墜地 提心吊膽 天倫之樂
妙手回春 腰纏萬貫 斷壁殘垣( ) 駕馭( ) 膩 歪
榮膺( ) :光榮地獲得
隱匿( ):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也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 ):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芒刺在背: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形容坐立不安。
影影綽綽( ):模模糊糊,不真切。
三、課堂完成:
1、課文初探:默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①文章主要寫了幾個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②文章是通過哪些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的?找出來并用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
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情節(jié)?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④用恰當?shù)脑~語簡單概括人物形象特點。
2、交流并鞏固生字詞。
四、作業(yè):初步完成導學案第2課時任務。
第二課時
一、交流預習所得:
1、交流有關作者與作品的知識。
2、交流鞏固生字詞。
3、交流對課文內容初探結果。
二、合作探究:精彩語段賞析:探究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一)瀏覽課文6、7自然段,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1.用一句話概括第7段的內容。
2.一丈青大娘為什么要同一幫纖夫打架?由此可見她有怎樣的性格?
3.文章運用哪些方法刻畫一丈青大娘?
4.體會分析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句的妙處。
(1)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篷,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還是船老板請出了擺渡船的柳罐斗,釘掌鋪的吉老秤,老木匠鄭端午,開小店的花鞋杜四,說和了兩三個時辰,一丈青大娘才算開恩放行。”這個結局,能否改為“最后,在眾人的勸說下,一丈青大娘才開恩放行”,為什么?
6.找出選文中與“她也能打架,動起手來,別看五六十歲了,三五個大小伙子不夠她打一鍋的”相對應的內容,由此可見這句話在文章中起 作用。
7.你還在哪部作品中讀到與主人公類似的人物形象,試分析她們性格的共同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感情地朗讀精彩句段,并勇敢的參加班內朗讀展示。
(二)瀏覽課文第二節(jié),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1.讀完選文,你認為“何大學問”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的,具體說說。
2.概括“何大學問也不是不疼愛孫子”一段的內容,并說明這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3. “何大學問”為了有學問都做了哪些事情,用簡潔的詞語概括出來。
4. “日本鬼子把咱們中國大卸八塊啦!先在東三省立了個小宣統(tǒng)的滿洲國,又在口外立了個德工的蒙疆政府,往后沒有殷汝耕的公文護照,不許出口一步。……才把我放了。”這一段文字從小說的要素方面講揭示了 ,作用是 。
7.何滿子被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他會怎么想呢?試描繪一下何滿子此時的心理活動。(50字以內)
(三)瀏覽課文中描寫何滿子的文字,談談何滿子的形象特點及在小說中起的作用。
三、課堂質疑:“學貴疑,疑則思,思則豁”,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你還有不太明白或有疑問的地方嗎?可以集體交流解決。
四、課堂反饋:學以致用:用得巧,關鍵在方法掌握得好。從寫作的角度來看,說說你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yè)設置:用綽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選擇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細節(jié)等描寫,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可以模仿劉紹棠語言特點。(300字以上)
第三課時
一、第二課時學習回顧:
1、本文主要有三個人物:何滿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其中何滿子是貫穿文章始終的線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則成為本文的主要描寫對象。
2、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性格特點。
奶奶一丈青大娘是個個高腳大,身體強壯,善良熱情,勤勞能干,樂于助人,性格豪爽,潑辣大膽,愛憎分明,愛打抱不平,剛直不阿,但她對自己的孫子則是非常溺愛。
爺爺何大學問貌似關公,俠肝義膽,仗義輕財,扶危濟困,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喜歡結交朋友,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但他又好說大話,喜歡戴高帽,講排場,擺闊氣。對自己認定的東西,會執(zhí)著地追求。
3、何滿子的形象特點:機靈頑皮,稚氣可愛,野性十足的孩子。在小說里是線索人物。
二、課前完成:
圈點勾畫你最喜歡的語段或是語句并賞析,最好能從多個層面摘抄、整理。
三、課堂研討:
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體會本文獨特的語言,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一)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摘抄賞析的語句或語段,互相評價準備集體交流。
(二)展示語言品析成果。
提示:交流時,可以按照下面語言特色進行歸類。
1、采用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
例句展示:
①天熱的句子:
②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的句子:
2、妙用純鄉(xiāng)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例句展示:
①一丈青大娘的潑辣:
②何滿子的頑劣:
③老秀才的嚴肅:
④何大學問的胡茬:
3、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壓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
例句展示:
①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
②何大學問的外號及外貌:
(三)學生朗讀品味,背誦喜歡的語段,小組內展示。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聯(lián)系閱讀體驗,小組合作探究:《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結合提示探究。
(1)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顯示了作品的什么民族本色?
(2)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繼承了古典文學的什么特點?
(3)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運用了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的什么表現(xiàn)手法?
四、內引外聯(lián),拓寬視野
你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請結合本文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民俗單元)相銜接,以及一些社會現(xiàn)象來理解闡述。
五、課堂交流:
1、小組內交流第二課時作業(yè),推薦優(yōu)秀的習作班內交流。
2、班內交流優(yōu)秀習作,請同學們即時點評。
六、作業(yè):
1、閱讀下面的說明性文字,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
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
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我要一生一世謳歌生我養(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2、課下抽時間閱讀《蒲柳人家》全文。
以上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蒲柳人家導學教案的全部內容,導學案中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教師依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進行針對性的設置。最后,小編祝大家學習愉快!
6、《蒲柳人家》教案
九下第二單元蒲柳人家
教學目標:
1.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
2.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3.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
4.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教學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誦讀法、研討探究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溫故·習新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書文題、作者)b5E2RGbCAP
二、走進作者
請學生介紹作者情況。(書下注釋)
補充:194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54年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習,。作者四十八年的文字生涯,致力于“中國氣派、民族風格、鄉(xiāng)土題材、地方特色”,很受讀者歡迎。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7、《蒲柳人家》教案
蒲柳人家(節(jié)選)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
2.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
3.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nóng)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
能力目標
1.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2.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
3.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德育目標
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小說語言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體會,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還可作背誦要求,使學生能深入領悟小說語言運用。
2.研討探究法 用于對人物性格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鼓勵學生結合閱讀經(jīng)驗,研討交流,以感悟小說的獨特魅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京東北運河風情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小說情節(jié)場景。深入研討.把握人物性格,體會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
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劉紹棠簡歷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57年發(fā)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jié)》《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xiāng)土文學》《我的創(chuàng)作生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xiāng)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詞。
投影;
搟(gǎn) 剜(wān) 腌贊(ā zā) 到氣(dáo)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墜地
榮膺(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
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考: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nóng)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同時善于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
“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p>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shù)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p>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昂螡M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本渲小肮僦M”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nóng)村的人情世態(tài)、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聯(lián)系熟悉的占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說岳全傳》等,進行比照、交流,教師點撥: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tǒng)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jié)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lián)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3.學生自由誦讀,體會小說的獨特魅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拔乙簧皇乐幐枭茵B(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六、布置作業(yè)
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
板書設計
蒲柳人家
劉紹棠
“一丈青大娘”:
潑辣大膽 剛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愛孫兒 民族作風
“何大學問”: 民族氣派
俠肝義膽 仗義輕松
慷慨豁達 愛打抱不平
8、《蒲柳人家》的教案
(大屏幕出示劉紹棠照片)
師:課文作者就是這位劉紹棠,是我國當代鄉(xiāng)土文學作家?!镀蚜思摇肥且黄衅≌f,曾獲得過首屆中篇小說獎。也是作者的代表作。有沒有預習過課文?預習過的舉手。
(約一半學生舉手)
師:請預習過課文的同學說說,這篇課文著重刻畫了哪幾個人物形象。
生1:刻畫了何滿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三個人。
師:下面請大家默讀全文,思考這三個人物形象的特征。并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來刻畫的?你覺得哪些語句最生動,劃出來體現(xiàn)一下它的表達效果。
(學生默讀全文約十分鐘,讀好的都舉手示意,只有三四位學生沒有舉手。)
師:大部分同學都已經(jīng)讀完,你們覺得這三個人物中作者刻畫得最生動的是哪一位?
(生齊答:一丈青大娘)
師:我也有同感。那么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一丈青大娘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生2:一丈青大娘是個很潑辣的人,她善于罵人與打架。是從第一節(jié)的第六段中看出來的。
師:說得不錯,這是一丈青大娘的兩大絕技。(眾笑)你這個"善于"表現(xiàn)在哪些語句上?
生2:表現(xiàn)善于罵人的句子是"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表現(xiàn)善于打架的句子是"三五個大小伙子不夠她打一鍋的。"
師:一丈青大娘罵人的水平真夠高的。這樣的人我們可能也遇到過。我以前也有個女同事,站在教室門口罵人,整整一節(jié)課,一點兒也不停頓,真是一氣呵成。(眾笑)剛才這位同學分析得很完整。其他同學也來說一說。
生3:一丈青大娘是個能干的人,還是個疼愛孫子的人。我是從八到十一段看出來的。
生4:一丈青大娘是個很迷信的人。我是從第九段中看出來的。
師:是嗎?哪些內容?
生4:"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愿"、做百家衣,打造長命鎖。
師:看起來是有點迷信,但僅僅是表現(xiàn)她迷信嗎?(生齊答:不是)那還表現(xiàn)什么?
生4:這也是她疼愛孫子的表現(xiàn)。
師:還有嗎?
生5:管老公管得很厲害的人。(眾笑)
師:有道理,何大學問是有點怕老婆的。還有呢?
生6:很熱心助人的。從第八段中表現(xiàn)出來。
生7:很倔強,也很愛打抱不平。從第七段里看出來的。
師:大家分析得很全面,說明大家看得很認真,也善于思考。在寫一丈青大娘的篇幅中,你們認為哪幾段最生動?(學生七嘴八舌:第六七兩段)
師:確實如此,尤其是第七段。這一段寫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們可以給它一個小標題--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
師:一丈青大娘為什么要打這幾個纖夫?
生8(笑)他們赤身露體,只系著一條圍腰。一丈青大娘怕他們腌臜了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睛。
師:"腌臜"是什么意思?(生齊答:弄臟),這幾個纖夫確實有傷風化。你們覺得這段話最生動的句子是哪幾句?
生9:(讀)"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師準音)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師準音)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紛紛落水。"
師:你們覺得好在哪里呢?
生10:這幾句話寫出了一丈青大娘善于打架,力大無比。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動詞用得也很準確。
師:不錯。"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說明了什么?(生齊答:非常生氣,用的力氣大)后面的話更是寫出了這一巴掌怎么樣?(生齊答:威力無窮)
師:這件事是怎樣解決的?
生11:(讀)"最后,還是船老板請出了……,一丈青大娘才算開恩放行。"
師:這句話可不可以改成"最后,在眾人勸說下,一丈青大娘才開恩放行"?為什么?
生12:原句說明請的人多,勸說的時間長。表現(xiàn)她很倔強,剛直不阿。
師:同學們說了已經(jīng)很多,那么有誰知道一丈青大娘這個綽號的來歷嗎?
生13:一丈青是《水滸》中女將扈三娘的綽號。
師:那別人為什么把何滿子的奶奶也叫一丈青,她們兩人有什么共同點?
生14:因為何滿子的奶奶,身材高大,力大無比,愛打抱不平,是個女中豪杰,與扈三娘的性格相近。
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分析了一丈青大娘的特征。其實還有很多語句都很生動,很有表現(xiàn)力。我們再從中找出三句,進行賞析,并做到練習本中去。
這節(jié)課就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教后感:這節(jié)課重點比較突出,分析得也比較細致。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上得比較順暢,但一直感覺自己的課上得太傳統(tǒng),沒有新意,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于1980年,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代表作。全篇小說,共12節(jié),只是節(jié)選了其中的兩節(jié)。
"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樹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這里代指普通貧苦農(nóng)家?!镀蚜思摇穬热莺喗?/p>
小說故事的背景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童養(yǎng)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陰險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上又出出了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與董太師做小,產(chǎn)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頭、吉老秤等為首的父老鄉(xiāng)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望日蓮與周檎順利完婚。這個主要故事僅占了12節(jié)中的2節(jié),其它內容,作者記述了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
劉紹棠屬于鄉(xiāng)土作家,《蒲柳人家》也是他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同學們在學習時,一定要注意體會這一個特點。
9、6 蒲柳人家(節(jié)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
2.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
3.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nóng)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
【能力目標】
1.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2.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
3.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德育目標】
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小說語言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體會,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還可作背誦要求,使學生能深入領悟小說語言運用。
2.研討探究法 用于對人物性格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鼓勵學生結合閱讀經(jīng)驗,研討交流,以感悟小說的獨特魅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京東北運河風情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小說情節(jié)場景。深入研討.把握人物性格,體會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
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劉紹棠簡歷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57年發(fā)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jié)》《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xiāng)土文學》《我的創(chuàng)作生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xiāng)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詞。
投影;
搟(gǎn) 剜(wān) 腌贊(ā zā) 到氣(dáo)
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墜地
榮膺(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
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考: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nóng)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同時善于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
“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shù)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句中“官諱”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nóng)村的人情世態(tài)、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聯(lián)系熟悉的占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說岳全傳》等,進行比照、交流,教師點撥: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tǒng)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jié)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lián)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3.學生自由誦讀,體會小說的獨特魅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我要一生一世謳歌生我養(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六、布置作業(yè)
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
板書設計
蒲柳人家
劉紹棠
“一丈青大娘”:
潑辣大膽 剛直不阿
口苦心甜 溺愛孫兒 民族作風
“何大學問”: 民族氣派
俠肝義膽 仗義輕松
慷慨豁達 愛打抱不平
10、蒲柳人家的公開課教學教案
篇一:6 蒲柳人家(節(jié)選) 教學設計 教案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通過賞析人物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把握人物鮮明的個性特征。
(2)欣賞這篇小說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語言特色。
(3)領略小說中蘊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風俗。
2.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欣賞小說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語言特色。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導入設計1: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
(激趣型)
準備相關的圖片,學生欣賞,教師適時的引導:讓我們想像著北運河兩岸恬美秀麗風光,呼吸著瓜棚豆地泥土氣息,在運河淙淙流水的指引下,走進別具鄉(xiāng)土風味的《蒲柳人家》。
導入設計2:
【設計意圖: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設疑型)
“誰知道《水滸傳》中外號叫一丈青的是誰【生:扈三娘】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將,武藝高強,一對日月雙刀,更有陣前用繩套捉人的絕技。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人物:一丈
青大娘【生:哈哈,大娘也能叫一丈青?】是啊,這是一位怎樣的人物呢?能不能和梁山上的扈三娘相媲美呢?我們抓緊時間來學習吧!
導入設計3:
【設計意圖:了解背景,加深對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理解】
故事的背景發(fā)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養(yǎng)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可陰險邪惡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又殺出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為首的父老鄉(xiāng)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周檎與望日蓮順利完婚。 課堂實錄
一、 整體感知,走近人物
【設計意圖:通過初讀文章,了解小說中的三個人物?!?/p>
1.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2.“一丈青大娘”這個外號是怎么來的?
3.最能表現(xiàn)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
4.“何大學問”爺爺?shù)耐馓柺鞘裁匆馑?,為什么叫他“何大學問”?
5.自從爺爺被尊稱為何大學問以后,他在學問上下了哪些功夫?
(學生初讀文章,大致了解文中人物,分析問題,得出答案)
(教師巡視指導,明確答案)
明確:
1.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學問。
2.奶奶一丈青大娘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潑辣大膽、愛打抱不平,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的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所以得名。
3.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
4.爺爺?shù)耐馓枎в袘蛑o的性質。善于講故事,想像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個“何大學問”的外號。
5.看書念書、不恥下問、咬文嚼字、拜祭文廟、自我反思、為孫請師。
二、再讀文章,分析性格
【問題的設置,意在梳理文章內容,分析人物形象。】
1.何滿子是個怎樣的形象?
2.文中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塑造一丈青大娘,寫出了她怎樣的性格特點?
3.文中寫了何大學問哪些情況,他有怎樣的性格?
(學生跳讀文章,找出有關描寫三個人物的語段,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師適時點撥)
明確:
1.“何滿子六歲,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里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利用外貌描寫,刻畫了一個天真無邪、充滿稚氣的頑皮孩子的形象。
2.作者運用了:
A.外貌描寫(如“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
B.動作描寫(“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兩只叮叮當當響的黃銅鐲子,一陣風沖下河坡,阻擋在這幾個纖夫的面前,手戳著他們的鼻子”,“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
C.語言描寫(“不能叫你們腌臢了我們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睛!”);
D.神態(tài)描寫(“一丈青大娘火了起來”,“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
E.除以上正面描寫外,小說還運用了側面描寫,通過纖夫無力招架的狼狽形態(tài)來反襯一丈青大娘的性格。
一丈青大娘:潑辣大膽、剛直不阿、疾惡如仇、威武勇猛。
3.A.介紹了何大學問的性格特點:十分傲慢、自負自大。
B.何大學問仗義疏財,有大俠風范。
C.介紹了“何大學問”愛講排場、擺闊氣,愛吹牛。
D.何大學問好聽書、愛學習,把希望寄托在孫子身上。
何大學問:俠肝義膽、仗義疏財、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
三、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了品味人物語言,感受獨特的語言特色和民族風格】
1.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大聲朗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2.你覺得這篇小說在語言上具有什么特色?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3.《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民族風格? (學生再讀文章,尋找自己喜歡的語段,大聲朗讀,并就后兩個問題加以探討。)
(1) 明確:
學生A:我喜歡這段文字“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幾個纖夫見他們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聽咯吧一聲,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茶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饒,站在河邊大罵不住聲,還不許那幾個纖夫爬上岸來”,我喜歡這幾句話,因為寫的非常生動,“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氣和力氣,纖夫“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栽倒”“捯氣”“呻吟”寫出了一丈青大娘這一巴掌的威力,讀來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
學生E:我喜歡“何滿子六歲,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里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笨坍嫼螡M子的形象時,寫的生動形象,語言也非常有意思,讀完了這幾句話,我腦海里立刻出現(xiàn)了何滿子的畫面。
(教師過渡:剛才這位同學說,這篇文章的語言非常有意思,還不是很準確,那么到底這篇文章的語言有何特色,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2)明確:這篇小說的語言非常有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下以兩個方面:
第一:作者采用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的語言特色。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如: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
第二: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壓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增加了小說的文采和趣味性。
(3)文章體現(xiàn)了民族風格:
首先:“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故事,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這些正是典型的對古典傳統(tǒng)的繼承。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課堂小結
《蒲柳人家》是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它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傳統(tǒng),充分體現(xiàn)了鄉(xiāng)土文學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語言既有口語的生動活潑,準確傳神,又有說唱文學語言的押韻和爽脆,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刻畫了何滿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三個人物,歌頌了淳厚樸實的勞動人民。
課后習題
1. 運用刻畫“一丈青大娘”的手法,寫一位你熟悉的同學。
2. 將你喜歡的語段摘抄下來,識記積累。
篇二:《蒲柳人家》教學設計
《蒲柳人家》教學設計
實用教案
【創(chuàng)意說明】
這是一篇洋溢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小說,語言大多是民間口語、俗語,活潑伶俐。因此,本創(chuàng)意的設計是:多層面的誦讀小說,感受、觸摸和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變體式閱讀小說(即把節(jié)選的兩章節(jié)當作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來讀)
1、指導學生擬如下小標題: 何滿子與奶奶 何滿子與爺爺
2、學生通讀全文,完成字詞疏解。
3、積累詞語:
咬牙切齒 人高馬大 膀闊腰圓 兩肋插刀 三顧茅廬 腰纏萬貫 咬文嚼字 望影而逃 天倫之樂 如坐針氈 望眼欲穿 影影綽綽 一氣呵成 妙手回春 斷壁殘垣 芒刺在背 榮膺 膩歪 坍塌戲謔 捯氣
二、選讀描寫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語言
1、漫畫式的人物外貌描寫:
寫何滿子:如“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個木梳背兒;光屁股,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寫奶奶:如“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長滿老繭的大手” 寫爺爺:如“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寫老秀才:“手拿一桿斑竹銅鍋的長桿煙袋,整天板著一張陰沉沉的臉。”
2、評書式的人物介紹:
寫奶奶:“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八€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寫爺爺:“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p>
3、妙用純鄉(xiāng)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寫奶奶的潑辣:“一丈青大娘罵人,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
寫纖夫被打的狼狽:“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p>
寫何滿子的玩劣:“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
寫老秀才的嚴肅:“只覺得頭上壓著一朵烏云,叫人喘不過氣?!?寫爺爺?shù)暮纾骸熬拖窀舍槨?/p>
4、趣用壓韻和對偶的民間口語、俗語,讀來抑揚頓挫,有節(jié)奏感:
排比對偶并用:“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p>
句中短語對偶:“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滿臉開花,口鼻出血,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薄坝譄阌稚瞎职莘鹩衷S愿”;“嘮叨這個,嘟噥那個”;“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頭發(fā)長,見識短”;
學生還可以自由選點,讓例句與賞析更豐富多彩。
三、總結與歸納
備學教案
【創(chuàng)意說明】
本課活動安排學生先從文中找事例支撐人物性格,然后簡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邊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學步驟】
一、通讀全文,熟悉小說情節(jié)
二、在線閱讀,了解劉紹棠及其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小說,作品深受孫犁的熏染,擅長鄉(xiāng)土文學的創(chuàng)作,作品反映農(nóng)村的背景閱讀,了解小說。
時間:抗日戰(zhàn)爭的年代。 地點:京東北運河畔一個普通人家
構思:沒有章回體,但浸潤著古典文學色彩。采用兒童視角。
語言:生動活潑,讀來朗朗上口。
歷史和風土人情,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自稱作品是“為粗手大腳的爹娘畫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綠葉》《中秋節(jié)》;中篇:《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二等獎)長篇:《春草》《京門臉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與性格
何滿子: 好動玩劣,聰慧靈秀;
好學好問,伶俐可愛;
疼愛爺爺,有愛憎立場,有男子漢氣;
何大學問: 剛正不阿,仗義輕財;
慷慨豁達,俠肝義膽;
能說會道,嫉惡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寵愛孫子;
身強體壯,能干潑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舊;
直腸直性,愛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勞善良;
學生從文中組合語言,支撐以上說法??筛攀鍪录?,可直接摘引。還可由教師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說話。
四、說說身邊的“他”或“她”
1、自由回憶與醞釀。回憶身邊有典型特征的人。
2、具體描述他(她)的一兩個生動有趣的細節(jié),不超過100字。
3、表達、交流,學生互評,教師點撥。
五、聯(lián)展閱讀,擴大視野
1、趣談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綽號。
例:《水滸》中林沖、魯智深、孫二娘、宋江、吳用、李逵等。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
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講述與綽號有關的趣事。
6 蒲柳人家(節(jié)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
2.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
3.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nóng)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 能力目標
1.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2.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
3.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德育目標
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小說語言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體會,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還可作背誦要求,使學生能深入領悟小說語言運用。
2.研討探究法 用于對人物性格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鼓勵學生結合閱讀經(jīng)驗,研討交流,以感悟小說的獨特魅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京東北運河風情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小說情節(jié)場景。深入研討.把握人物性格,體會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
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書文題、作者)
11、《蒲柳人家(節(jié)選)》教案
教材簡介:
《蒲柳人家》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代表作,它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許多表現(xiàn)技巧和藝術手法,透過幾戶普通農(nóng)家的故事,表現(xiàn)了京東北運河邊農(nóng)民的獨特風貌,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課文節(jié)選的是小說的前兩節(jié)。它濃墨重彩描寫了三個主要人物:機靈頑皮、充滿稚氣的六歲男孩何滿子是小說的主要線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小說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
2.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
3.了解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岸上農(nóng)村的世態(tài)人情與精神風貌。
能力目標
1.欣賞文中刻畫的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
2.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
3.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德育目標
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小說語言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體會,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還可作背誦要求,使學生能深入領悟小說語言運用。
2.研討探究法 用于對人物性格和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鼓勵學生結合閱讀經(jīng)驗,研討交流,以感悟小說的獨特魅力。
教具準備:
投影儀、京東北運河風情圖片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感知小說情節(jié)場景。深入研討.把握人物性格,體會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劉紹棠簡歷: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lián)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57年發(fā)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jié)》《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xiāng)土文學》《我的創(chuàng)作生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xiāng)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xiāng)土色彩濃郁。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詞。 投影:
搟(gǎn) 剜(wān) 腌贊(ā zā) 到氣(dáo)唿(hū)哨 咯(kā)吧 呱(gū)呱墜地 榮膺(yīng):光榮地獲得。膺:承受,承當。 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氣勢首尾貫通。②比喻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考: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靈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勒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nóng)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1)作者以高超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著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朋友兩肋插刀。同時善于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p>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
“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shù)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p>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昂螡M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jié)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句中“官諱”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現(xiàn)了20世紀30年代京東北運河一帶農(nóng)村的人情世態(tài)、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學生聯(lián)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xiāng)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聯(lián)系熟悉的占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說岳全傳》等,進行比照、交流,教師點撥: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體現(xiàn)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tǒng)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jié)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tǒng)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jié)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lián)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總之。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
3.學生自由誦讀,體會小說的獨特魅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豐富深厚的民族傳統(tǒng)和濃郁的水鄉(xiāng)風情,孕育了劉紹棠高度獨創(chuàng)的鄉(xiāng)土文學?!拔乙簧皇乐幐枭茵B(yǎng)我的勞動人民”(劉紹棠語),這滿懷的率真之情,恰是我們解讀鄉(xiāng)土創(chuàng)作情感的一把鑰匙。透過小說的渲染,我們洞察人物,更能觀照那曾經(jīng)鮮活演繹著的社會生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生活的底色都是鮮亮的,文藝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用心去品讀。
六、延伸練習:
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是我國古典小說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請你運用這種手法,描繪生活中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力求傳神,有文采。
課后記:教學本課時,我從《水滸傳》中人物的綽號與人物個性的關系引入,讓學生想像一下“一丈青大娘”“何大學問”這兩個綽號的人物會有什么樣的個性特點。然后讓學生重點賞讀人物,學生分析比較到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民族風味。品味語言。并仿照本課對人物的寫法描繪一個人物,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