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下《旅鼠之謎》教學實錄一等獎》屬于語文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初二語文下《旅鼠之謎》教學實錄一等獎
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對于鼠并不陌生,但是有一種鼠,他們奇怪的行為,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今天我們來學習《旅鼠之謎》(板書課題),看題目,你猜測一下會是什么文體呢?
生:介紹旅鼠的奧秘。應該是說明文。
師:如果是說明文,從題目中你可以讀出什么信息?
生:說明對象旅鼠,說明內(nèi)容旅鼠之謎。
師:(板書)旅鼠究竟有哪些謎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課文,篩選提煉并概括出旅鼠之謎的內(nèi)容,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認讀不準的詞語先勾畫出來,我走到你身邊你可以示意我。
一、速讀知大意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兩位學生示意,教師請學生把詞語寫在黑板左側(cè)。)
師:從你們寫的字可以看出你們的語文老師平時一定非常重視指導大家規(guī)范寫字,向同學們說說,二位寫著兩個字的原因。
生:我讀不準“迷惘”的字音。
師:誰來幫助。
生:mí wǎng
師:另一位同學也是認讀不準嗎?
生:不是,我覺得“媲美”的“媲”比較難寫,想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學生紛紛點頭)
師:看來這個詞很重要,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大家在書的空白處將這兩個詞工整的寫一遍;
師:字詞是否還有困惑?
生:沒有。
師:看來這篇文章字詞并沒有難度,那么旅鼠之謎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誰能概括?
生:一共三個奧秘:繁殖能力強、引敵自殺和死亡大遷移。
師:(板書:繁殖能力強、引敵自殺和死亡大遷移)你概括得很準確,文章為我們介紹了旅鼠的相關知識。(板書:知識性)能不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快速概括出這三點奧秘的呢?
生:我是從13自然段“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焙?7自然段“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個難解之謎。”“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看出來的。
師:真聰明!抓住文章的關鍵句,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信息,這是閱讀文章尤其是說明文的一個很好的習慣。你能在大量文字中迅速篩選并概括出重要信息,可以看出你的語文能力很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
師:說到行文思路,旅鼠的三個奧秘能不能調(diào)換位置呢?看來有點難度,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學生交流)哪位同學談一下你的看法。
生:不能調(diào)換,因為,只有當數(shù)量太多時,旅鼠才會采取改變毛色的方法吸引天敵進行自殺,或進行死亡大遷移,這就是層層深入的。
師:這些材料是按照什么順序安排的呢?
生:邏輯順序,
師:(板書)為了在環(huán)境惡劣的北極維持種族延續(xù),必須大量繁殖,可是當達到一定數(shù)量時,他們又會通過改變毛色等方式來吸引天敵自殺,甚至進行死亡大遷移來,這確實是難解之謎。愛因斯坦說過:“我們所經(jīng)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這是一切藝術和科學的來源”期待這些美妙的奧秘能在未來你們的手中得到解決。
設計意圖: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課文,完成教學目標1
二、朗讀品語言
師:在以往的學習中,說明文大多是枯燥的,旅鼠對于我們來說又是陌生的,可是今天我們?yōu)槭裁茨芸焖贉蚀_地把握文章的說明內(nèi)容呢?作者是怎樣做到的呢?文章不厭百回讀,在剛才的閱讀中,你一定有你的發(fā)現(xiàn),請找到這樣的句子或段落,大聲的朗讀并品味,品的時候我推薦大家可以通過說明方法、修辭、句式、表達方式等角度,以后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解讀文章。
(學生再讀課文)
師:下面哪位同學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
生:我認為第11自然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的說明了旅鼠超強的繁殖能力。
師:大量的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使說明更準確。(板書:準確性)
生:我認為第7段“它們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蟲在內(nèi),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边@段話通過旅鼠與細菌分裂作比較,突出了旅鼠繁殖能力快的特點。
師:你的朗讀語速適中,方法判斷的很準確。
生: 我發(fā)現(xiàn)的是21自然段“有人專門研究了各地旅鼠遷移的方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它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則是往北奔向巴倫支海。奇怪的是,還沒有發(fā)現(xiàn)哪個地方的旅鼠是往南遷移的,其實只要它們稍微往南走一點,就可以找到食物豐富且氣候溫和的天堂。由此可見,它們似乎是按照某種嚴格的指令行事,明白無誤地都把大??醋髯约鹤罱K的歸宿。”這一段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地說明了旅鼠遷移的方向就是大海。
師:讀得抑揚頓挫,舉例子會讓我們更具有說服力。
生:15自然段“這與自殺沒有什么區(qū)別.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日本的敢死隊差不多。”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的寫出旅鼠自殺時的堅決。
生:也是比喻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
生:說到修辭,老師我找到一處,17自然段“不知是誰,也不知道是,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老鼠加入,隊伍愈來愈大,常常達數(shù)百萬只。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這就是所謂'旅鼠死亡大遷移?!蔽艺J為這段中“一聲令下” 、“由誰帶頭”、“ 前赴后繼” 、“毫無懼色”是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旅鼠自殺時的視死如歸,讓我特別震撼!
師:修辭的使用,使語言生動(板書:生動性),你來評價一下他剛才的朗讀。
生:只是他感受到震撼,我沒有聽出來,有些平淡。
師:怎樣讀出氣勢呢?
(生沉默)
師:除了修辭,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在字數(shù)上有什么特點?
生:啊!很短。
師:對,很短,這樣的幾個短句連在一起,朗讀時會有什么樣的效果?
(學生思考,無果)
師:我范讀。(教師范讀)
生:老師,您讀得越來越快,更讓我們感受到旅鼠自殺時堅決,也似乎看到了旅鼠死亡大遷移時那浩浩蕩蕩的隊伍。尤其是 “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p>
師:對,急促,有氣勢,但是要為你糾正一下字音,“奔” 的義項為“急走,跑”時讀 “bēn”,義項為“趨向”時,要讀“bèn”。你再來讀一下。
(學生跟讀)
師:好多了,我們再齊讀一遍,坐直,挺胸,抬頭,讀出旅鼠集體赴死時的決絕!
(學生齊讀)
師:壯哉!這樣是不是更能說明旅鼠的第三大奧秘的內(nèi)容呢?這也許就是他被科學家把它叫做旅鼠的原因吧。
生:老師,我讀起來也覺得很有趣,因為語言這么生動。
師:作者為了說明旅鼠的三大奧秘,運用大量說明方法為我們準確具體地介紹旅鼠的知識,同時也運用了修辭和變化的句式是語言生動有趣,真可謂是用心良苦!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發(fā)現(xiàn),作者還想引導我們關注一些社會問題,在文章的結(jié)尾“不過,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蔽矣X得作者想通過旅鼠告訴我們要控制人口數(shù)量。
師:是“調(diào)節(jié)”,你很有洞察力!是呀,人類到底應該學會什么呢?旅鼠之所以這樣,是為了自然平衡,也許這就是大自然的平衡方式吧,我們真的應該敬畏自然呀!同學們,你們對這篇說明文,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和疑問嗎?
生:老師,我發(fā)現(xiàn)文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覺像是記敘文呀?
生:我也是這么認為,但是文章的確是在介紹旅鼠的奧秘。
師:從本質(zhì)上看,作者寫的目的到底什么?
生:是旅鼠的奧秘
生:那還是說明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他有什么好處呢?使說明的內(nèi)容變得通俗易懂,并且趣味橫生,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設計意圖:再次朗讀課文,找到自己喜愛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品一品,可以從內(nèi)容、修辭、說明方法等角度談自己的見解。完成教學重點。
三、比讀明文體
師:初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和你們的感覺一樣,于是按照一般說明文的寫法對進行了改編,哪位同學為我們讀一下,請同學們仔細傾聽,比較一下兩篇文章有哪些不同?
(出示PPT,一生讀,其他學生傾聽)
附:
新編《旅鼠之謎》
旅鼠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它們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 一對旅鼠從三月份開始生育,到八月底九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只的龐大隊伍。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這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 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節(jié)制的,并且有豐年和歉年之分,大約四年左右一個周期。在平常年份,旅鼠只進行少量繁殖,使其數(shù)量稍有增長。只有到了豐年,當氣候適宜和食物富足時,整個種群的數(shù)量急劇地膨脹。一旦達到一定的密度,它們的毛色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由灰黑變成鮮艷的橘紅,去吸引天敵的注意,以便多多地來吞食它們。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個難解之謎。 而天敵的數(shù)量卻總是有限的,靠這種方法來減少數(shù)量收效甚微。因此,它們朝著同一個方向,一直奔到大海,紛紛跳將下去。這就是所謂旅鼠死亡大遷移。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 劉宏娟改編)
生:老師,你的文章篇幅短小,簡單。
師:顯而易見,但是我說明的內(nèi)容完整嗎?
生:完整,把旅鼠的三大奧秘都介紹了。
師:感謝你的肯定。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
生:但是老師,我還是喜歡看原文(羞澀的笑)。
師:沒關系,大膽說。
生:課文看著像記敘文,通過 “我”和丹尼斯的對話,我們不知不覺地了解了旅鼠的奧秘。而您的文章太枯燥了。向我們平時讀到的說明文(不好意思地撓頭)。
師:慧眼,你在用心讀文章,是個會學習的好孩子。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旅鼠離我們很遙遠,很陌生,如果枯燥的介紹,人們可能就不感興趣了。
生:老師,你的文章也沒有關注到社會問題,顯得單薄。
師:你很敏銳!
生:老師,你的文章語言不生動,如果像原文那樣使用一些修辭方法就好了。
師:沒有修辭,會枯燥,大家都不喜歡讀。能關注到修辭的作用,知識學得很扎實。
師:同學們的分析很精彩,看來我改編的文章就是一般說明文,而其實是科學小品文,也稱之為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文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所以往往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如,本課中的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將科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使說明的對象通俗易懂,減輕了理解的難度,就連字詞也通俗易懂,看了這篇文章,我們突然明白,原來說明文還可以這樣寫呀!那么我們課下也用這種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方式練一下呢?出示幻燈片
設計意圖:略讀修改版《旅鼠之謎》,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然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完成教學目標2,并解決教學難點。
四、回讀談收獲
從內(nèi)容、寫法、感悟等多角度談收獲。
師:是不是一般說明文就一無是處呢?
生: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說明書就是準確而簡潔的一般說明文呀,習用性很強。
生:知道了,離我們生活遠的、陌生的、深奧的就借助科學小品文的文體,通俗易懂。
師:在劉禹錫眼里,“牡丹真國色,花開動京城”,而“花謝花開花滿天”更符合林黛玉的心境??磥磉m合的才是最好的。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了解了旅鼠的三大奧秘,還了解了科學小品文的特點,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社會對這種文體的需求日益增大,越來越受重視。我們不但要學會這類文體的閱讀方法,也可以嘗試著寫些這類文章。很開心和同學們共同度過這段快樂的學習時光,祝同學們接下來的學習時光更加快樂!下課!
2、初二語文下《旅鼠之謎》教學實錄
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對于鼠并不陌生,但是有一種鼠,他們奇怪的行為,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今天我們來學習《旅鼠之謎》(板書課題),看題目,你猜測一下會是什么文體呢?
生:介紹旅鼠的奧秘。應該是說明文。
師:如果是說明文,從題目中你可以讀出什么信息?
生:說明對象旅鼠,說明內(nèi)容旅鼠之謎。
師:(板書)旅鼠究竟有哪些謎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速讀課文,篩選提煉并概括出旅鼠之謎的內(nèi)容,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認讀不準的詞語先勾畫出來,我走到你身邊你可以示意我。
一、速讀知大意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兩位學生示意,教師請學生把詞語寫在黑板左側(cè)。)
師:從你們寫的字可以看出你們的語文老師平時一定非常重視指導大家規(guī)范寫字,向同學們說說,二位寫著兩個字的原因。
生:我讀不準“迷惘”的字音。
師:誰來幫助。
生:mí wǎng
師:另一位同學也是認讀不準嗎?
生:不是,我覺得“媲美”的“媲”比較難寫,想引起同學們的重視。
(學生紛紛點頭)
師:看來這個詞很重要,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大家在書的空白處將這兩個詞工整的寫一遍;
師:字詞是否還有困惑?
生:沒有。
師:看來這篇文章字詞并沒有難度,那么旅鼠之謎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誰能概括?
生:一共三個奧秘:繁殖能力強、引敵自殺和死亡大遷移。
師:(板書:繁殖能力強、引敵自殺和死亡大遷移)你概括得很準確,文章為我們介紹了旅鼠的相關知識。(板書:知識性)能不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快速概括出這三點奧秘的呢?
生:我是從13自然段“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焙?7自然段“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個難解之謎?!薄斑@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看出來的。
師:真聰明!抓住文章的關鍵句,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信息,這是閱讀文章尤其是說明文的一個很好的習慣。你能在大量文字中迅速篩選并概括出重要信息,可以看出你的語文能力很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
師:說到行文思路,旅鼠的三個奧秘能不能調(diào)換位置呢?看來有點難度,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學生交流)哪位同學談一下你的看法。
生:不能調(diào)換,因為,只有當數(shù)量太多時,旅鼠才會采取改變毛色的方法吸引天敵進行自殺,或進行死亡大遷移,這就是層層深入的。
師:這些材料是按照什么順序安排的呢?
生:邏輯順序,
師:(板書)為了在環(huán)境惡劣的北極維持種族延續(xù),必須大量繁殖,可是當達到一定數(shù)量時,他們又會通過改變毛色等方式來吸引天敵自殺,甚至進行死亡大遷移來,這確實是難解之謎。愛因斯坦說過:“我們所經(jīng)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這是一切藝術和科學的來源”期待這些美妙的奧秘能在未來你們的手中得到解決。
設計意圖: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課文,完成教學目標1
二、朗讀品語言
師:在以往的學習中,說明文大多是枯燥的,旅鼠對于我們來說又是陌生的,可是今天我們?yōu)槭裁茨芸焖贉蚀_地把握文章的說明內(nèi)容呢?作者是怎樣做到的呢?文章不厭百回讀,在剛才的閱讀中,你一定有你的發(fā)現(xiàn),請找到這樣的句子或段落,大聲的朗讀并品味,品的時候我推薦大家可以通過說明方法、修辭、句式、表達方式等角度,以后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進行解讀文章。
(學生再讀課文)
師:下面哪位同學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
生:我認為第11自然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的說明了旅鼠超強的繁殖能力。
師:大量的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使說明更準確。(板書:準確性)
生:我認為第7段“它們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蟲在內(nèi),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這段話通過旅鼠與細菌分裂作比較,突出了旅鼠繁殖能力快的特點。
師:你的朗讀語速適中,方法判斷的很準確。
生: 我發(fā)現(xiàn)的是21自然段“有人專門研究了各地旅鼠遷移的方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它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則是往北奔向巴倫支海。奇怪的是,還沒有發(fā)現(xiàn)哪個地方的旅鼠是往南遷移的,其實只要它們稍微往南走一點,就可以找到食物豐富且氣候溫和的天堂。由此可見,它們似乎是按照某種嚴格的指令行事,明白無誤地都把大??醋髯约鹤罱K的歸宿。”這一段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地說明了旅鼠遷移的方向就是大海。
師:讀得抑揚頓挫,舉例子會讓我們更具有說服力。
生:15自然段“這與自殺沒有什么區(qū)別.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日本的敢死隊差不多?!边@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的寫出旅鼠自殺時的堅決。
生:也是比喻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
生:說到修辭,老師我找到一處,17自然段“不知是誰,也不知道是,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老鼠加入,隊伍愈來愈大,常常達數(shù)百萬只。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這就是所謂'旅鼠死亡大遷移。”我認為這段中“一聲令下” 、“由誰帶頭”、“ 前赴后繼” 、“毫無懼色”是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旅鼠自殺時的視死如歸,讓我特別震撼!
師:修辭的使用,使語言生動(板書:生動性),你來評價一下他剛才的朗讀。
生:只是他感受到震撼,我沒有聽出來,有些平淡。
師:怎樣讀出氣勢呢?
(生沉默)
師:除了修辭,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在字數(shù)上有什么特點?
生:啊!很短。
師:對,很短,這樣的幾個短句連在一起,朗讀時會有什么樣的效果?
(學生思考,無果)
師:我范讀。(教師范讀)
生:老師,您讀得越來越快,更讓我們感受到旅鼠自殺時堅決,也似乎看到了旅鼠死亡大遷移時那浩浩蕩蕩的隊伍。尤其是 “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p>
師:對,急促,有氣勢,但是要為你糾正一下字音,“奔” 的義項為“急走,跑”時讀 “bēn”,義項為“趨向”時,要讀“bèn”。你再來讀一下。
(學生跟讀)
師:好多了,我們再齊讀一遍,坐直,挺胸,抬頭,讀出旅鼠集體赴死時的決絕!
(學生齊讀)
師:壯哉!這樣是不是更能說明旅鼠的第三大奧秘的內(nèi)容呢?這也許就是他被科學家把它叫做旅鼠的原因吧。
生:老師,我讀起來也覺得很有趣,因為語言這么生動。
師:作者為了說明旅鼠的三大奧秘,運用大量說明方法為我們準確具體地介紹旅鼠的知識,同時也運用了修辭和變化的句式是語言生動有趣,真可謂是用心良苦!除此之外,你們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發(fā)現(xiàn),作者還想引導我們關注一些社會問題,在文章的結(jié)尾“不過,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蔽矣X得作者想通過旅鼠告訴我們要控制人口數(shù)量。
師:是“調(diào)節(jié)”,你很有洞察力!是呀,人類到底應該學會什么呢?旅鼠之所以這樣,是為了自然平衡,也許這就是大自然的平衡方式吧,我們真的應該敬畏自然呀!同學們,你們對這篇說明文,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和疑問嗎?
生:老師,我發(fā)現(xiàn)文章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覺像是記敘文呀?
生:我也是這么認為,但是文章的確是在介紹旅鼠的奧秘。
師:從本質(zhì)上看,作者寫的目的到底什么?
生:是旅鼠的奧秘
生:那還是說明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他有什么好處呢?使說明的內(nèi)容變得通俗易懂,并且趣味橫生,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設計意圖:再次朗讀課文,找到自己喜愛的句子或段落,讀一讀,品一品,可以從內(nèi)容、修辭、說明方法等角度談自己的見解。完成教學重點。
三、比讀明文體
師:初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和你們的感覺一樣,于是按照一般說明文的寫法對進行了改編,哪位同學為我們讀一下,請同學們仔細傾聽,比較一下兩篇文章有哪些不同?
(出示PPT,一生讀,其他學生傾聽)
附:
新編《旅鼠之謎》
旅鼠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它們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 一對旅鼠從三月份開始生育,到八月底九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只的龐大隊伍。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這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 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節(jié)制的,并且有豐年和歉年之分,大約四年左右一個周期。在平常年份,旅鼠只進行少量繁殖,使其數(shù)量稍有增長。只有到了豐年,當氣候適宜和食物富足時,整個種群的數(shù)量急劇地膨脹。一旦達到一定的密度,它們的毛色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由灰黑變成鮮艷的橘紅,去吸引天敵的注意,以便多多地來吞食它們。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個難解之謎。 而天敵的數(shù)量卻總是有限的,靠這種方法來減少數(shù)量收效甚微。因此,它們朝著同一個方向,一直奔到大海,紛紛跳將下去。這就是所謂旅鼠死亡大遷移。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 劉宏娟改編)
生:老師,你的文章篇幅短小,簡單。
師:顯而易見,但是我說明的內(nèi)容完整嗎?
生:完整,把旅鼠的三大奧秘都介紹了。
師:感謝你的肯定。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
生:但是老師,我還是喜歡看原文(羞澀的笑)。
師:沒關系,大膽說。
生:課文看著像記敘文,通過 “我”和丹尼斯的對話,我們不知不覺地了解了旅鼠的奧秘。而您的文章太枯燥了。向我們平時讀到的說明文(不好意思地撓頭)。
師:慧眼,你在用心讀文章,是個會學習的好孩子。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旅鼠離我們很遙遠,很陌生,如果枯燥的介紹,人們可能就不感興趣了。
生:老師,你的文章也沒有關注到社會問題,顯得單薄。
師:你很敏銳!
生:老師,你的文章語言不生動,如果像原文那樣使用一些修辭方法就好了。
師:沒有修辭,會枯燥,大家都不喜歡讀。能關注到修辭的作用,知識學得很扎實。
師:同學們的分析很精彩,看來我改編的文章就是一般說明文,而其實是科學小品文,也稱之為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文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所以往往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如,本課中的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將科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使說明的對象通俗易懂,減輕了理解的難度,就連字詞也通俗易懂,看了這篇文章,我們突然明白,原來說明文還可以這樣寫呀!那么我們課下也用這種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方式練一下呢?出示幻燈片
設計意圖:略讀修改版《旅鼠之謎》,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然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完成教學目標2,并解決教學難點。
四、回讀談收獲
從內(nèi)容、寫法、感悟等多角度談收獲。
師:是不是一般說明文就一無是處呢?
生: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說明書就是準確而簡潔的一般說明文呀,習用性很強。
生:知道了,離我們生活遠的、陌生的、深奧的就借助科學小品文的文體,通俗易懂。
師:在劉禹錫眼里,“牡丹真國色,花開動京城”,而“花謝花開花滿天”更符合林黛玉的心境??磥磉m合的才是最好的。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了解了旅鼠的三大奧秘,還了解了科學小品文的特點,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科技知識的普及,社會對這種文體的需求日益增大,越來越受重視。我們不但要學會這類文體的閱讀方法,也可以嘗試著寫些這類文章。很開心和同學們共同度過這段快樂的學習時光,祝同學們接下來的學習時光更加快樂!下課!
3、《旅鼠之謎》教學實錄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旅鼠之謎》教學實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這篇課文。
師:同學們聽說過北極旅鼠嗎?
生:沒有。
生:和老鼠有什么區(qū)別
生:是不是會搬家?
師:是的,它們會搬家,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
師: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大家想了解嗎?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chǎn)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師(提問):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生討論交流。
師: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jié)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生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生2.能夠根據(jù)條件控制繁殖。
生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生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生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師(歸納);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自殺現(xiàn)象;三、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師:下面我們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師: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學習本文后,我們可能獲得哪些啟示
生:自然界本身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的趨勢;
生”從自然界的調(diào)節(jié)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diào)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生“科研過程要不斷調(diào)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師: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生交流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師: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請大家找出(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生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jīng)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jié)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fā)表他的感想。
生2: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師: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
師: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shù)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shù)量的方式也給我們?nèi)祟惽庙懥司姡?ldquo;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以上就是小編奉上的《旅鼠之謎》教學實錄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
4、八年級語文下冊《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揠苗助長》
二、教材分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第七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四篇不同風格的課文,其中《揠苗助長》這流傳千古的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它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義: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由拼讀掌握生字詞。
通過默讀了解故事內(nèi)容。
通過有感情朗讀了解寓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種田人的愚蠢,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難點: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軟件
六、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
談話激趣,引入課 題1、教師以問激趣:小朋們,你們喜歡讀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讀27課的寓言故事。
2、簡介什么是寓言。(課件出示)
3、板書課題。(揠苗助長)1、談談自己讀過那些故事。
2、了解寓言的含義。
3、認讀課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走進課文。
二、 初讀課文,認讀生 字1、引導學生提出初讀課文要求。
2、課件出示生字詞。1、學生自讀課文。
2、讀準生字詞,交流識字方法。強調(diào)自讀自學,交流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三、
品讀感悟,探究交 流(一)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原因
1、以一幅綠油油的禾苗圖激趣,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
2、啟發(fā)學生思考:從哪里看出種田人對自己的禾苗不滿意?(相機板書:巴望快長)用換詞法理解“巴望”。
3、盡管天天去看,可看到的結(jié)果怎樣?(課件示句子: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4、種田人此時的心情怎樣?(著急)從哪個句子知道的?(課件示句子: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5、從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他特別焦急?我們帶著這樣的焦急心情來讀一讀。
6、過渡:同學們,聽了大家感情地朗讀,看到大家彩的表演,老師也深深感受到那個人焦急的心情了,但禾苗是要一天一天慢慢地生長的,能一下子長高嗎?(不能)讀到這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感悟經(jīng)過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用“ ”劃出種田人想出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課件示: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師:那個人從中午忙到太陽下山。拔得——(生:筋疲力盡)
3、引導理解“筋疲力盡”
4、過渡:雖然種田人筋疲力盡了,但他看到禾苗長高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訴家里人,說——(課件出示句子,引導學生讀)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自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5、過渡:禾苗一下子升高了,這么快,你們相信嗎?
(四)探究結(jié)果
1、兒子跑到田里一看,看到了什么?
2、相機板書:禾苗枯死。
3、質(zhì)疑:禾苗為什么枯死?(板:急于求成)(二)
1、學生匯報。
2、引導學生從“巴望”體會那個人對禾苗的生長不滿意,急切盼望禾苗快點長高的心情。
3、品讀句子: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比較:去掉帶點的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
4、學生找句子(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詞語: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品讀句子,演一演。
5、學生匯報:那個人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幫助禾苗長?
(三)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用“ ”劃畫種田人想出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理解“筋疲力盡”
3、讀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自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讀出既累又高興的語氣)
(四)
1、匯報拔苗的結(jié)果。
2、交流禾苗為什么會枯死,揭示寓義。1、以尊重學生的個性感受為前提,交流收獲。
2、新課標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巴望、焦急”等,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理解“筋疲力盡”,通過感情朗讀再現(xiàn)情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jié)的深刻體會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抓住事情發(fā)展的最終結(jié)果,理解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
拓展思維,想象延 伸四人小組交流:你想怎樣勸說種田人呢?
(補充板書: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種田人聽到勸告,以后會樣做呢?
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我們該怎樣做?小組合作交流。
結(jié)合生活談認識。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探究更體現(xiàn)生生互動。
創(chuàng)設情景,在師生互動交流中,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刻概括性。
在對寓理的理解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五、
書寫生 字書寫:焦、費、望、算四個生字。
范寫其中1個學生覺得較難寫好的生字。交流寫字注意點。
書寫生字,同桌互評。抓住生字特征,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六、
作業(yè)布置。
把《揠苗助長》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
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推薦寓言網(wǎng)。源于文本,超出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累。
板書設計:
5、八年級語文下冊《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田字格要求寫的字
教學目標
1.會認“寓、焦”等10個生字,會寫“守、丟”等9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讀懂課文。
3.初步認識寓言,感悟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揠苗助長)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
出示“寓”字:小朋友,請記住“寓言”的“寓”字!
2.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寓言?
3.這個小故事里邊有深刻的道理。讀懂了,我們都會從中受到啟發(fā)。簡單地說,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4.二則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5.對。那寓言二則就是——
6.好的,真聰明。下面咱們先看第一則寓言。請小朋友們自己默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嗎。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互相請教。(有的小朋友在默讀時嘴還在動,這可不行。默讀時,嘴也不能動,要用心讀課文,你們可也要記住?。。?/p>
7.誰能讀讀課文第一段?
8.(讀中引導)什么叫自言自語?
9.自己對自己說話聲音還要這么大么?能再讀讀嗎?
小朋友們,一起讀讀自言自語的話吧!
10.請看屏幕。這兒有兩句話。誰來讀讀?
11.如果把句子中紅色的詞語去掉,意思還一樣嗎?這樣吧,你們讀原句,我讀去掉紅色詞語的句子。發(fā)現(xiàn)哪兒不同了嗎?
12.(出示“焦”字)看這個焦急的焦字,大家說怎么記住它呢?(貼出該字)
13.真聰明。那說說該怎樣寫好它呢?
14.大家就寫一個吧。
15.下面,請大家看書下的圖,再讀讀書,誰知道課文哪一段是描述這幅圖的?你能讀讀嗎?
請接著讀第三段。指學生讀。
16.小朋友們,你們能根據(jù)剛才這位同學讀的和書上的圖,談談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嗎?請和你的伙伴交流一下吧!同學們,你們也討論一下,一會兒說說吧!。
因此,揠在這就是——
17.多聰明的孩子啊,這么難的問題能說得這么清楚。這兩個字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18.(出示字卡)喘,截,請讀。誰能組詞?(貼于黑板)
19.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20.大家想一想,如果這個種田人來到田里,看到這種情景,會怎么想怎么說?
21.如果你在場,你會對這個人說什么呢?
22.說的多好??!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如果違反了這個規(guī)律,就會做錯事。
23.前邊我們說了,寓言就是小故事大——
24.小故事讀完了,大道理也被你們不知不覺說出來了。知道是什么大道理嗎?
對,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讀完了,我們一起再來齊讀一遍課文吧!
再看看這些生字是不是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朋友了,(指黑板生字)老師的教鞭喜歡左右跳動,跳到哪,你可就要讀到哪,試試吧!
讀得不錯,我們再玩一個變臉的游戲.我說變,同學們就得讀出卡后的詞語來。
25.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學完了,誰愿意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26.那就先在這兒練習練習。
27.現(xiàn)在我來當媽媽,誰講給我聽?
28.啊,我女兒講的真不錯.為她鼓鼓掌吧!
29.小朋友,回家后也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下課。
1.寓言二則。
3.簡單解釋“寓言”。
4.就是兩個小故事的意思。
5.兩個寓言小故事
6.默讀課文。
7.讀第一段。
8.就是自己對自己說話。
9.讀自言自語的句子。
生齊讀
10.(1)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2)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11.(自由發(fā)表意見)
12.簡單!就是香蕉的蕉字去掉草頭。
13.要把下面的四個點擺均勻。
15.讀第二段。
讀第三段
16.學生談
拔的意思
18.讀、組詞。
19.齊讀課文。
20.自由發(fā)言。
21.(1)多好的禾苗啊,都被你給拔死了。(2)你這是幫倒忙啊!(3)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特點,得慢慢地生長,不能急的,你怎么能做出這樣的傻事呢?
23.大道理。
24.就是我們剛才對那個人說的話。
齊讀課文
讀生字
讀詞語
25.有趣。我愿意!
26.練習
27.講故事。
第二課時(守株待兔)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則新的語言故事。我們來一起讀:守株待兔。
2.誰還記得什么叫寓言?
3.這則語言故事請大家自己學習。老師可不幫你們了。能學會嗎?
4.我可以把學習的方法和要求告訴大家,請你們也聽清楚:第一,先默讀課文,遇到攔路虎就消滅它。第二,再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第三,再默讀,想想這個小故事里邊藏著什么大道理。
現(xiàn)在,就請你們默讀課文吧。說說你們是怎么消滅攔路虎的?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來當老師,你來隨便指生字,看同學們能不能讀好!
(師提示)你還可以對同學們提提要求!
5.誰能把課文讀讀?
小朋友,三段中,哪段是講”守株待兔”這個意思的?請你找找吧!同學們,你們說是哪段?一起來讀讀吧!
7.(出示課件,師讀: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整天坐著是什么意思?
8.如果把整天兩個字去掉,大家在讀讀,看看意思變了沒有?請你們也互相說說。
大家再看看圖,他坐在哪?在想什么?
那么這個”守株待兔”的株指的是什么,你知道了嗎?
這個人怎么會這么美滋滋地在這等兔子呢?誰來說說?
你是從哪知道的?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9.讀得真好! 如果你看見了這個種田人,你會對他說什么?請你試著說說!
對,不能把偶然的一次巧合當成每天都會發(fā)生的事。
好,讓我們把這個故事再完整地讀一遍!
1 .守株待兔
2.寓言就是通過一個小故事講一個道理。
3.能!
4.默讀課文,畫生字。
生說生字,師貼
一生指,其它生讀
我想請同學們讀一個組一個詞
一生指,其它生讀
請三人各讀一段
讀第三段
6.(自由發(fā)言)
7.就是從早到晚地坐在樹樁旁。
8.變了。這樣就說明種田人可能是從早到晚坐在樹樁旁,也可能就坐了半天。
樹樁
自由發(fā)言。
學生說
齊讀第一二段
9.(自由發(fā)言,有點意思就可以算對。)
生讀。
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下面我們來寫一寫這課的字。
(課件出示:先自由地讀讀吧)
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要寫好這些字,該躲過哪些陷阱呢?小朋友,請你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吧!
范寫:丟費算
同學們,你們可能還聽過《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這些寓言故事,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更請同學們課后多多閱讀,這樣,我們的小腦袋一定會聰明!
1.認讀生字。
2.守:寶蓋下面一個寸。竄:穴寶蓋下面一個串;撞:提手右邊一個兒童的童……
3.費的第三筆是豎折折鉤,第四筆是豎撇。算:中間是個目字,下邊撇和豎要出頭。
4.寫字
6、八年級語文下冊《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揠苗助長》
二、教材分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第七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四篇不同風格的課文,其中《揠苗助長》這流傳千古的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jié)果禾苗都枯死了。它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義: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由拼讀掌握生字詞。
通過默讀了解故事內(nèi)容。
通過有感情朗讀了解寓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種田人的愚蠢,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難點: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軟件
六、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談話激趣,引入課 題
1、教師以問激趣:小朋們,你們喜歡讀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讀27課的寓言故事。
2、簡介什么是寓言。(課件出示)
3、板書課題。(揠苗助長)
1、談談自己讀過那些故事。
2、了解寓言的含義。
3、認讀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走進課文。
二、 初讀課文,認讀生 字
1、引導學生提出初讀課文要求。
2、課件出示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
2、讀準生字詞,交流識字方法。
強調(diào)自讀自學,交流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三、
品讀感悟,探究交 流
(一)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原因
1、以一幅綠油油的禾苗圖激趣,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
2、啟發(fā)學生思考:從哪里看出種田人對自己的禾苗不滿意?(相機板書:巴望快長)用換詞法理解“巴望”。
3、盡管天天去看,可看到的結(jié)果怎樣?(課件示句子: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4、種田人此時的心情怎樣?(著急)從哪個句子知道的?(課件示句子: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5、從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他特別焦急?我們帶著這樣的焦急心情來讀一讀。
6、過渡:同學們,聽了大家感情地朗讀,看到大家彩的表演,老師也深深感受到那個人焦急的心情了,但禾苗是要一天一天慢慢地生長的,能一下子長高嗎?(不能)讀到這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感悟經(jīng)過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用“ ”劃出種田人想出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課件示: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師:那個人從中午忙到太陽下山。拔得——(生:筋疲力盡)
3、引導理解“筋疲力盡”
4、過渡:雖然種田人筋疲力盡了,但他看到禾苗長高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告訴家里人,說——(課件出示句子,引導學生讀)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自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5、過渡:禾苗一下子升高了,這么快,你們相信嗎?
(四)探究結(jié)果
1、兒子跑到田里一看,看到了什么?
2、相機板書:禾苗枯死。
3、質(zhì)疑:禾苗為什么枯死?(板:急于求成)
(二)
1、學生匯報。
2、引導學生從“巴望”體會那個人對禾苗的生長不滿意,急切盼望禾苗快點長高的心情。
3、品讀句子: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比較:去掉帶點的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
4、學生找句子(他在田邊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保?;詞語:焦急地、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自言自語)品讀句子,演一演。
5、學生匯報:那個人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幫助禾苗長?
(三)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用“ ”劃畫種田人想出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理解“筋疲力盡”
3、讀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自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讀出既累又高興的語氣)
(四)
1、匯報拔苗的結(jié)果。
2、交流禾苗為什么會枯死,揭示寓義。
1、以尊重學生的個性感受為前提,交流收獲。
2、新課標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巴望、焦急”等,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理解“筋疲力盡”,通過感情朗讀再現(xiàn)情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jié)的深刻體會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抓住事情發(fā)展的最終結(jié)果,理解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
拓展思維,想象延 伸
四人小組交流:你想怎樣勸說種田人呢?
(補充板書: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種田人聽到勸告,以后會樣做呢?
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我們該怎樣做?
小組合作交流。
結(jié)合生活談認識。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探究更體現(xiàn)生生互動。
創(chuàng)設情景,在師生互動交流中,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刻概括性。
在對寓理的理解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五、
書寫生 字
書寫:焦、費、望、算四個生字。
范寫其中1個學生覺得較難寫好的生字。
交流寫字注意點。
書寫生字,同桌互評。
抓住生字特征,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六、
作業(yè)布置。
把《揠苗助長》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
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推薦寓言網(wǎng)。
源于文本,超出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累。
板書設計:
7、人教版語文八年級《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題為“旅鼠之謎”,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那么《旅鼠之謎好的教案怎么寫?以下僅供參考!
【教學步驟】
一、多角度感知
1、多媒體播放電視紀錄片《北極紀行》片段。
2、伴隨各種“旅鼠”圖片,播放課文的音頻朗讀,學生聽,思考對文章的整體感受。
3、將感受用“從……看,這是一篇……的文章”表達出來。
提示:可以從內(nèi)容、構思、表達方式、寫法、主旨等方面說。
如:從內(nèi)容看,這是一篇介紹旅鼠之謎的文章。
從構思看,這是一篇通過對話展開內(nèi)容、表達知識的文章。
從表達看,這是一篇用文學的筆調(diào)介紹科學知識、知識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的的文章。
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篇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特點的文章。
二、多側(cè)面探究
1、探究文體特點:
有人說,這是一篇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特點的文章,我們就分別將其作為記敘文、說明文來讀,從記敘的要素、說明的方法兩個側(cè)面來探究。
⑴讀記敘文,找出記敘的要素。
提示:
時間:“有一天”;
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經(jīng)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
結(jié)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他的感想。
⑵讀說明文,體味說明的語言。
典型的說明性語言示例:
它們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蟲在內(nèi),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它們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用作比例、列數(shù)據(jù)的方法使要說明的道理準確、嚴密)
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這些植物遍布北極草原,即使達到每公頃250只的密度也還是地廣鼠稀,不可能發(fā)生嚴重的饑荒?!皣X類動物”“每公頃250只”都顯得非常嚴謹科學。
⑶小結(jié):
這樣看來,這篇文章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2、探究文章啟示:
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請從不同角度思考。
點撥:
⑴“旅鼠之謎”“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說明大自然還有許多奧秘人類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xù)探究。
⑵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即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
⑶美國的丹尼斯、中國的位夢華等科學家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表現(xiàn)出崇高的獻身科學的精神。
⑷“過去的事實似乎表明,看來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是難以解開旅鼠之謎的?!笨茖W研究過程要不斷調(diào)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⑸自然界本身具有調(diào)節(jié)機制,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的新趨勢。
⑹自然界的調(diào)節(jié)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diào)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三、多方式積累
1、提要式:可以用概括提要的方法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如:旅鼠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近百萬后代。
旅鼠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旅鼠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2、摘要式:
如:把丹尼斯講述旅鼠三大奧秘的話篩選出來,連接起來,是—篇完整地介紹旅鼠知識的說明文。
3、感悟式:
將自己讀文章后的所思所感記下來。
如: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
【備選創(chuàng)意】
〖創(chuàng)意說明〗
學者先要會疑,這篇文章的標題充滿神秘色彩,引人入勝,可以嘗試以標題為中心,讓學生自主質(zhì)疑,進而閱讀,從而釋疑,并且產(chǎn)生新的探究欲望。
〖教學步驟〗
1、欣賞旅鼠圖片導入。
2、圍繞課文的標題多角度質(zhì)疑;在文中尋找疑問的答案。
3、再讀課文,就課文其他部分進行再次質(zhì)疑。
4、討論釋疑,給出答案。
5、總結(jié)學法。
8、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
(1)了解作者,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
(2)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技能目標:理解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清楚明了的說明復雜事物,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把握獨特的寫法,即說明文與記敘文的雜交種。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放出旅鼠的圖片,學生描繪一下旅鼠的樣子。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去探索一下。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夢華,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zhì)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qū)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讀一讀,寫一寫:
徘徊 媲美 篤信 幼崽 嚙齒
倉皇逃竄 饒有興趣 神秘莫測
焦躁不安 東跑西顛 鼠目寸光
傳宗接代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三大奧秘
(1)繁殖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百萬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 提問:你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fā)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xù)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jié)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diào)節(jié)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
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
五、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a) 提問: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jù)來。
學生思考、明確:
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diào)介紹科學知識。
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nèi)容、對話的方式
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b) 學生自主選例評析,品味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
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
七、 課堂小結(jié):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fā)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nèi)绻从^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作業(yè)布置:
1、 抄寫生字詞。
2、 完成課課練。
3、 選擇北極旅鼠三大奧秘中的任一一個奧秘,大膽而合理地猜測一下吧!
9、八下13課《旅鼠之謎》課堂實錄及相關資料
八下13課《旅鼠之謎》課堂實錄及相關資料
師:同學們聽說過北極旅鼠嗎?
生:沒有。
生:和老鼠有什么區(qū)別
生:是不是會搬家?
師:是的,它們會搬家,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
師: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大家想了解嗎?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chǎn)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師(提問):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生討論交流。
師: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jié)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生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生2.能夠根據(jù)條件控制繁殖。
生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生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生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師(歸納);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自殺現(xiàn)象;三、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師:下面我們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師: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拢@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學習后,我們可能獲得哪些啟示
生:自然界本身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的趨勢;
生”從自然界的調(diào)節(jié)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diào)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生“科研過程要不斷調(diào)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師: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生交流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師: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請大家找出(1)找出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生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jīng)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jié)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fā)表他的感想。
生2: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師: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
師: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shù)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shù)量的方式也給我們?nèi)祟惽庙懥司姡骸叭绻祟愐埠翢o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師: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一。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題為“旅鼠之謎”,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
旅鼠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近百萬后代。
旅鼠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旅鼠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
如果把丹尼斯講述旅鼠三大奧秘的話篩選出來,連接起來,也是一篇很有趣味的說明文。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時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jié)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的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fā)人深思。
二、問題研究
1.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旅鼠之謎”,“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由此聯(lián)想開去,大自然還有許多奧秘人類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xù)探究。
篇末寫丹尼斯說的話:“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比丝趩栴},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我們還可以從課文中得到這樣一些啟示。
第一,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科學研究當然不能沒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狹隘。對于旅鼠,自有一批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懷著極大的興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
第二,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diào)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研究的失敗,說明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需要調(diào)整,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調(diào)節(jié)機制,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的新趨勢。
第四,從自然界的調(diào)節(jié)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diào)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2.這是一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它的寫法能不能叫做“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作者為什么采用這種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可以這樣探究,先用記敘的要素來衡量。記敘的要素應該具備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局。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經(jīng)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jié)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fā)表他的感想。
記敘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見是地地道道的記敘文體。可是這篇記敘文很特殊,它所敘述的故事跟一般記敘文敘述生活故事不一樣,講的全是關于旅鼠的知識。
這篇“記敘文”還有一個特點,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這樣看來,說這篇文章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是不錯的。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可見,介紹知識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chuàng)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是紐約動物協(xié)會的成員,由他介紹旅鼠,知識的可信度高,而對話的方式又通俗又親切,“我”不僅是忠實而專心的聽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動和語言也有作用。有時可以用“我”的驚嘆烘托旅鼠之奇,有時可以用“我”的迷惘推進話題,有時可以用“我”的疑問讓丹尼斯深入講解。丹尼斯講了第三大奧秘之后,“我”一連提了四個猜想或疑問,丹尼斯一一補充講解,說明“大遷徙的原因決不是因為饑荒,而是另有他圖”,“它們似乎是按照某種嚴格的指令行事,明白無誤地都把大海看作自己最終的歸宿”,大遷徙之際,“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擔任起傳宗接代的神圣任務”,至于為什么集體大自殺,至今仍是一大難解之謎。有對話,有討論,內(nèi)容便于展開,而且適合閱讀心理。
3.一對旅鼠一年的繁殖數(shù)量很不容易說明白,作者是怎樣說清楚的?
一對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孫,作者一代一代說下來,總體上看,是詳細說明,詳說之中,也有詳有略。第二代詳說,第三代,第一胎、第二胎詳說,其他幾胎就不再一一詳說。就是一、二兩胎,仔細比較,詳細的程度也有差別。第四代,詳說第一胎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說總數(shù)。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都只說總數(shù),最后是祖孫八代的總數(shù)??梢?,作者的寫法是逐步展開,有詳有略。第幾代第幾代一一交代明白,所以讓人覺得煩而不亂。
4.讀整篇課文,真像讀有趣的故事一樣,叫人越讀越起勁,在謀篇布局上有什么特點?
敘事文學講究波瀾,講究高潮,仔細揣摩課文的謀篇布局,可以發(fā)現(xiàn),這篇科學小品也講究波瀾,講究高潮,而且講究結(jié)局的有趣和雋永,所以我們會越讀越有興趣。
旅鼠的三大奧秘言之有序,超強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兩大奧秘雖然至今還是一團謎,但總與繁殖有關。三大奧秘一個比一個更神秘莫測,第二大奧秘、第三大奧秘都是自殺行為,但是第三大奧秘比第二大奧秘更神秘。所以這樣的總體結(jié)構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說對話的詳略,丹尼斯講述前兩個奧秘之后,寫“我”的反應都比較少,對于第一大奧秘,我由懷疑而計算,由驚訝而感嘆,對于第二大奧秘,“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氣氛與前不同,行文顯出波瀾。講了第三大奧秘之后,寫了反復的談論,“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問,談興前所未有,如同敘事文學作品的高潮,一問一答之間,實際上也是反復制造懸念,反復解開懸念,最后卻又是“一大難解之謎”,讓讀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發(fā)人深思的感慨和讓人始而驚嚇繼而發(fā)笑的舉止,又莊又諧。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結(jié)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味。
練習說明
一、閱讀課文,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本題要求通過概括提要的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第一大奧秘是,旅鼠繁殖能力驚人;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怪現(xiàn)象,好像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二、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課文說的對不對?為什么?
本題是開放性的,意在激發(fā)探究興趣,擴大閱讀空間,活躍思維,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奇思妙想。這樣的討論,學生可能陷入凝神遐思,也可能非?;钴S,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開動腦筋,關注社會問題。
三、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本題意在遷移應用,讀寫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研究自然。這種讀寫結(jié)合的練筆又可以引導學生揣摩課文寫法,研究怎樣寫出一個“奇”字,讓讀者真正感覺奇妙。
教學建議
一、宜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參考導語:一對北極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 118只!奇不奇!還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會變化,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莫非要招引天敵來吃掉自己?還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數(shù)百萬只旅鼠就匯集起來,直奔大海,跳將下去,這叫“旅鼠死亡大遷移”。所有這些行為究竟是為什么,科學家們研究好幾個世紀了,至今還沒有解開謎團。這篇《旅鼠之謎》就詳詳細細地講述了旅鼠的一個個奧秘。
二、注意探究的重點。
探究重點應放在末句:“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毕胂胱髡叩膶懽饕鈭D是什么??梢蕴峁┫铝胁牧希?/p>
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 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xù)像現(xiàn)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zhì)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zhì)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zhì)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zhì)量!……看來很明顯,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xù)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p>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zhì)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yè)。1967年畢業(yè)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1978年歸入國家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1981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進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極,從此與兩極結(jié)下不解之緣。1983年回國后,利用業(yè)余時間,埋頭于南極的綜合研究。
1991年6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qū)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以后,在對北極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為中國的北極考察事業(yè)奔走呼吁。
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由中國科協(xié)主持,中國科學院組織,組成了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位夢華任總領隊,率領25人的隊伍,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重重困難,于1995年5月6日勝利到達北極點。
位夢華的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洲》《南極政治與法律》《南極之夢》《美國隨想與南極夢說》《南極屬于誰》《冰雪世界的資源》《北極的呼喚》等,由位夢華主編的叢書《神奇的北極》獲第六屆冰心兒童圖書獎大獎(1996)和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7)。與浙江電視臺合作,策劃拍攝電視專題片《南極與人類》(6集)和《北極紀行》(20集),《南極與人類》獲廣播電影電視部頒發(fā)的1991年度全國優(yōu)秀電視社教節(jié)目科技類一等獎。
(選自《夢系南極》,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旅鼠之謎》課堂實錄
旅鼠之謎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聽說過北極旅鼠嗎?
生:沒有。
生:和老鼠有什么區(qū)別
生:是不是會搬家?
師:是的,它們會搬家,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
師: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大家想了解嗎?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chǎn)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師(提問):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生討論交流。
師: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jié)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生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生2.能夠根據(jù)條件控制繁殖。
生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生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生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師(歸納);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自殺現(xiàn)象;三、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師:下面我們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師: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拢@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學習后,我們可能獲得哪些啟示
生:自然界本身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的趨勢;
生”從自然界的調(diào)節(jié)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diào)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生“科研過程要不斷調(diào)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師: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生交流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師: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請大家找出(1)找出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生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jīng)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jié)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fā)表他的感想。
生2: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師: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
師: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shù)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shù)量的方式也給我們?nèi)祟惽庙懥司姡骸叭绻祟愐埠翢o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師: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一。
11、初二語文課《橋之美》教學實錄
課前科代表組織齊背本冊書需背誦課文。(避免在老師沒到教室前浪費時間,也可以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
師:上課!
生:起立!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首先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今天到場的所有老師!
生:(掌聲很熱烈!學生沒有怯場,讓我頓時放下心來?。?/p>
師:接下來我們用一如既往的學習激情學習這篇課文,好不好?(好?。?/p>
師: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中國石拱橋》,這節(jié)課老師要來考考大家,(出示趙州橋的結(jié)構圖)這座橋是什么橋?
生(齊):趙州橋。(聲音洪亮,干凈利落)
師:非常好。(出示趙州橋三個大字)這就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那么趙州橋的設計者是誰呢?
生(齊):李春。
師:唐朝的張嘉貞是如何評價這座橋的呢?
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林均最先回答)
師:是從哪個角度進行評價的呢?(緊追其答)
生:結(jié)構!(有幾名學生一起回答)
師:非常好。(一片熱烈的掌聲!)大家準備好了,接著聽提問,現(xiàn)代橋梁學家茅以升是如何評價這座橋的呢?
生:(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象一張弓;(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橋結(jié)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經(jīng)提示后,回答得非常完整。)
師:可見,橋梁專家看橋更重視他的結(jié)構。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寫橋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當代著名的畫家吳冠中,(出示作者姓名)那么畫家是如何欣賞橋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畫家橋的世界——《橋之美》。(出示課題)
師:首先,我們走近作者。(出示作者介紹,請一生朗讀作者介紹。)同學們,你們愿意欣賞幾幅吳冠中先生的畫作嗎?
生:(齊)愿意!
師:好,那么我們就來一起欣賞。(出示畫作,并一一介紹)
師:在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中,有很多很多美麗的橋,我們每讀到一處,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陽老師把今天這堂課叫做“激情之旅”!請同學們關上書,用你們的耳朵聽課文錄音,用你的眼睛去看屏幕上的圖片,更重要的是用你的心靈去感受。(放課文錄音,展示橋的圖片)(同學們都欣賞得很認真)
師:這次旅行可不容易,出門就遇到個難題,大家請看大屏幕: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問題)聽了錄音,看了圖片后,你們的心跳加速了吧?原因是什么呢?
生:橋的美在于與周圍事物的和諧統(tǒng)一。
師:真是回答得漂亮?。ㄕ坡曉俅雾懫穑ㄔ疚乙詾閷W生回答的橋很美,語言很美,但是學生一步到位的答案,讓我很驚訝,而且不用再在形式美和線面塊的專業(yè)術語的提示下,進行下去,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超越了預期目的)(出示答案)
師:剛才那位同學提到了一個詞——和諧。陽老師又有問題了,你能說出幾個生活中不和諧的例子嗎?(學生似乎一下子被難住了)你們聽陽老師舉個例子:我們正在聽一段優(yōu)美的鋼琴曲時,外面突然傳出來一陣嘣、嘣、嘣……嘣、嘣、嘣……的聲音,和諧嗎?(不和諧?。▽W生這時都明白了,很多人都把手舉了起來,回答得還都很好)
師:接下來,我們在課文中找找,作者提到了哪些橋?(話筒順手遞給了平時最愛回答問題的學生,但由于太緊張,竟然沒回答出來)沒關系,在思考一下,我們看看,還有其他同學發(fā)現(xiàn)沒有,一座或幾座都可以。
生:小橋流水人家。(旁邊一生舉手,話筒傳了過去)
生:江南水鄉(xiāng)或威尼斯的石橋。(旁邊又一生舉手,話筒接著傳了下去)
生:趙州橋。(這時同學回答完后,自主的把話筒傳給了他旁邊的同學,就這樣一橫排六名同學都順利地完成了。)
(這時我發(fā)現(xiàn)后面有很多同學舉手補充,補充后的答案,顯得很完整)
師:其實老師也有個答案,跟你們的答案比起來顯得太草率。(學生要求要看看,其實我的目的也達到了,嘿嘿)(出示答案)(烏鎮(zhèn)葦叢中的石橋;江南鄉(xiāng)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橋外是飛瀑流泉;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莊稼地、小徑盡頭的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鵲橋。)
師:既然是旅行,光說不欣賞怎么過癮。(出示圖片,邊看邊講解)
師:橋與周圍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你最喜歡哪座橋呢?(請四人小組討論)(出示圖片,播放背景音樂)
(學生討論的答案很精彩,簡直出乎我意料)
師:這些橋通過你們這么一說,變得更加美了,我們再來一起品味一下第四自然段,好嗎?(好?。┧淖匀欢卫锾岬搅撕芏嗟臉?,你喜歡哪座橋,就請你直接站起來讀,好嗎?(好?。ㄎ移痤^)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起?。▽W生還沒反應過來,頓了一秒中起來了兩名,我笑了)再來一次,我說起,就是起立的意思,我又起了一遍頭。(這時站起來讀的同學變得多了起來,每一處景點都有不少的學生站出來讀,因為那是他們所喜歡的。)
師:剛才有同學說他喜歡鵲橋,因為那是一條愛情的橋梁,是一座“愛之橋”,那么我們思考一下,鵲橋和我們前面講到的橋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個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是虛構的。
師:很好!在文中的最后一句話,作者為我們總結(jié)了什么是橋之美。大家請看大屏幕:凡是起到構成及聯(lián)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W生在小聲地跟著我讀)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在這里學生回答得很含糊)
12、旅鼠之謎教學實錄
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北極旅鼠的奧秘。課文《旅鼠之謎》帶我們一起來揭開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今天,語文網(wǎng)小編跟大家分享旅鼠之謎教學實錄。課堂實錄是一種鮮活的教學資源,通過課堂實錄情景再現(xiàn),教師們可以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討,可親、可近、可學、可用,非常有益處,旅鼠之謎教學實錄,一起來看看吧!
旅鼠之謎教學實錄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師:同學們聽說過北極旅鼠嗎?
生:沒有。
生:和老鼠有什么區(qū)別
生:是不是會搬家?
師:是的,它們會搬家,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
師: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大家想了解嗎?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chǎn)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師(提問):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生討論交流。
師: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jié)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生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生2.能夠根據(jù)條件控制繁殖。
生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生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生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師(歸納);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自殺現(xiàn)象;三、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師:下面我們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師: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學習本文后,我們可能獲得哪些啟示
生:自然界本身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zhuǎn)化的趨勢;
生”從自然界的調(diào)節(jié)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diào)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生“科研過程要不斷調(diào)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師: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生交流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師: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請大家找出(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生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jīng)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jié)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fā)表他的感想。
生2: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師: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
師: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shù)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shù)量的方式也給我們?nèi)祟惽庙懥司姡?ldquo;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師:作業(yè)(略)
以上內(nèi)容來自旅鼠之謎教學實錄。希望能幫助教師朋友們較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小編祝大家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