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作文寫作 高中作文教學案例一覽一等獎》屬于語文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高中語文作文寫作 高中作文教學案例一覽一等獎
大家都知道高中語文作文學習是最難的,很大家在初中小學寫作很不一樣,高中作文更多層次更豐富,那么高中語文作文怎么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語文作文寫作教案,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1
教學目標:1. 學生理解材料,學會選題立意方法。
2.賞析范文,積累事例和優(yōu)美語句。
教學重點:賞析范文,積累事例和優(yōu)美語句。
教學難點:學生理解材料,學會選題立意方法。
疑難預設:選題立意方法。
模式與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個神情憂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廳角落里的一張桌子旁,一個人悶悶地喝著咖啡。在他不遠處坐著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關注著這個人。
終于,老人走上前去,對這個人說:“你一定遇上什么難題,如果你愿意告訴我,我希望我可以幫助你。”
這個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說:“你幫不了我,我的問題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遞給他,接著說道:“如果你愿意的話,我想帶你去一個地方。”
這個人沒有拒絕,隨老人坐車來到了郊外。下車后,老人指著一排排的墓碑說:“你看見了嗎,只有躺在這里的人,才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人緊皺著的眉頭松開了。
讀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請把你的感想寫下來。
要求:自立文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立意:
①沒有問題的人生是沒有的.你有追求,要奮斗,想在自己短暫而漫長的一生中有所建樹,獲得輝煌,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的遇到問題、困難、挫折、打擊、磨難,甚至災難的并且一定要戰(zhàn)勝它們的過程。
③“問題”是上帝饋贈給我們的一筆厚禮,我們珍視它,用好它,就一定會迎接屬于我們自己的輝煌。
④從老人把一個幾乎被所謂的“問題”壓垮了的青年,通過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緊皺著的眉頭松開了”的角度,我們還可以把觀點確立在:總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
開頭
1 運用類比切題的方法開頭的示例:
小草要茁壯成長,那堅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須要面對也必須要戰(zhàn)勝的“問題”;小溪要流向遠方,一路上的溝溝坎坎、懸崖峭壁,便是它必須接受也必須戰(zhàn)勝的“問題”……人,“志當存高遠”,心事“當拿云”,請記?。乎r花永遠不是用來鋪路的,而是用來肯定你的勇氣,你的付出,點綴輝煌的。
2 “親愛的(或朋友)”式的開頭示例:
親愛的,請別那樣憂郁,別那樣眉頭緊鎖,別那樣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滿荊棘”的人生之路上,迎著“問題”,迎著數不清的困難,迎著甚至足以摧垮一個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難,但請聽我說,趕快樂觀起來吧,因為你也正在走向噴薄的太陽。
題目
一、人生漫漫 問題多多(對偶式)
二、陽光總在風雨后(引用歌名式)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2
一直以來,我校的作文教學面臨非常窘迫的現狀,一是教師不知道如何去上作文課,二是學生提到作文難,作文整體質量差,精品少。一是因,二是果。下面所說是我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是否對你有所幫助?
一、 作文教學的目的是什么?
我認為作文教學一是提高學生應考的分數,這也是我經常所談的學生作文只要能打動作文批改者,就能得高分;二才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個人認為作文教學的這兩個目標一個是短期目標,一個是長期目標。當然,這兩個目標是不可分的,學生應考作文得分較高,可以說明這個學生寫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反之,如果說學生的作文能力較好,那么就不擔心學生考試中的作文不能得高分。
二、 作文教學目的的實現
1、 教師應該給作文分好類。
我是這樣為學生分類的:從形式上分,可以分為寫人、寫事、寫景、寫物、想象作文、應用文、讀后感。從表達主題上可以分為很多種,但從打動作文批改者這個角度來說,我分為了兩個大類,愛和環(huán)保。表現“愛”的作文:愛“地”,如愛家鄉(xiāng),愛學校等;愛“人”,如愛教師,表現師生情的,愛家人,表現親情的,愛朋友,表現純真友情的;愛國,展現新時期少年新風采的;寫國家重大事件的,如奧運、5.12汶川等。環(huán)保作文多是以想象作文的方式來展現。
作文的分類,教師可以去更深一層次地思考,我所分不一定是全面的、正確的。這兩種分類方法,我建議教師在教學中明確給學生提出第一種,閱讀教學中多提及第二種,因為第二種分類與我們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能更好的結合。
2、作文教學貴在平時閱讀教學。
作為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都有一個落腳點,那就是寫。“寫”應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之中。一般的來說,每次新課結束后,根據課文特點都應該讓學生有目的地寫,寫一個片段,寫一句話等。當然,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有方法方面的指導。
我這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這樣一些寫作方法: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表達出自己的愛與恨;通過自己的五官感受,恰當運用修辭方法和想象寫出景物的特點,寫出自己所感或者自己體會到的哲理;寫景作文中多用比喻、排比、擬人的手法,賦予對象生機。想象作文多與愛與環(huán)保的主題相結合,如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為病殘的人送上健康,這是小愛;為戰(zhàn)爭中的孩子送去關愛,呼吁和平,這是大愛;我為沙漠送去雨露這是環(huán)保。這里好像扯遠了,呵呵,話歸正傳。上面的幾個寫作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應該一個一個去落實,如課文中有外貌描寫的,無論課文是一篇什么樣題材的課文,作為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去品味作者外貌描寫的手法,并有針對性地練筆。
只有上好了閱讀教學中的“重點詞、句、段”,才能有我所說的針對性練筆,才能說到作文的立意、主題、選材、結構、表現手法等方面。
3、重視學生的積累。
詞語、句子是構成作文的重要要素,我在上課中發(fā)現學生經常詞不達意,句子不優(yōu)美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現狀,我煞費苦心。<蓮山~課件 >我的做法是成立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多讀書,并且自主積累優(yōu)美詞句,這也可以讓學生記住一些“故事”,對學生作文大有好處。二是教師根據作文有針對性地、分類地讓學生積累。記得上六年級的時候,我常常在晨會時在黑板上寫上許多優(yōu)美詞語、句子,與學生互相品析后,讓學生抄寫在積累本上,并且要求學生能寫入或者改入自己的作文中。在品析時,很多的時候,我會系統(tǒng)地融入修辭、句式、關聯詞、病句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4、上好作文課
我的作文課是師生批改作文和賞析作文的一個過程。
根據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我“發(fā)明”了“八讀法”修改作文。作文是學生改(自己改→同桌改→組長改),此前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修改號的用法。在學生改后,我粗略翻一下。所說與學校教導處規(guī)定相違背。學生能改作文還不能寫作文嗎?有效就做,規(guī)定不一定適用。
先說一說我的“八讀法”。
一讀改字:學生集中糾正作文中的錯別字;
二讀改詞:換去不恰當的詞。
三讀改句:修改病句(用錯的標點也在此列),給句子換個說法,主要是修辭方面的。
四讀改段:詳略得當,簡單地說是主要的多寫,次要的少寫或不寫。
五讀品優(yōu)美詞句。
六讀品修辭。
七讀品寫法。
八讀品主題。
一到四讀以改為主,五到八讀以品為主。一般的來說,成績差一點的可以做到三讀,后面的幾讀主要是在交流中進行。作文改后,學生與教師一定要交流,師生間相互賞析,發(fā)表看法。“八讀法”讓學生明確了每一步做什么,在交流中,有所說,不僅僅是一個好差的評價,還能說出好差的原因。“八讀法”還是一種賞析范文的方法。這種做法,涉及到一個分組的問題,我建議以四人小組為宜,成績好中差搭配。
以上是我個人在面對學生作文時的一些做法,記得我?guī)У囊粋€班級,在這種方法下,一期下來,學生作文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不是自吹的,考試下來,全班70來人,作文最低分19分,與最初剛接這個班的作文水平相比,我倍感欣慰。學生應考都不怕了,作文能力不就提高了?當然,這里面,還有學生作文技巧的問題。不妥的地方望留言批正。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片段訓練,學生能對一件事情做到具體敘述。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激發(fā)學習文學熱情,陶冶生心情。
教學重點:片段練習
教學難點:通過片段練習,掌握如何使作文具體化的技巧方法
教學設想:演示實驗—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總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感到最難的也是寫作文,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不由的發(fā)出感嘆:“作文難啊,難于上青天”。其實作文難寫嗎?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難寫嗎?亦不然!
二、活動一:
(一)、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枚硬幣,硬幣從手中滑落,掉到講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個同學仔細觀察這種現象,然后用一句話描寫這種現象。
(2)、同學之間交流、分享。
摘錄例句:
(1)、有一枚硬幣從老師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幣從老師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講桌上,然后又像一個小精靈叮叮當當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畫了一個優(yōu)美的圓弧后平靜地躺在哪兒。
2、分析:在同學們寫的句子中你認為哪一句寫的?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增加了哪些內容?
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都認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僅寫出了硬幣從哪兒掉下來,更寫出了老師的手,硬幣掉到地上的響聲,還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硬幣的姿態(tài),寫出了情感。
3、教師點撥:我們在課堂上要會聽課:伸開耳朵去細心的聽,睜大眼睛去仔細的看,張開嘴巴去詳細的說,用心去細細的想,讓后用筆去寫寫、記記——你看看你變的“聰”明了。在前面的學習討論中,逐步擴充,最終使句子完整、生動、形象,我們不妨給它取名“步步追問”。用這個方法可以把內容寫的具體一些。但是同學們想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去演示,只能通過聯想和想象去解決,使情節(jié)更合理,我們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綠色”你可以想到什么?
4、學生討論總結:
由“綠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軍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氣、青春……等”;
5教師點撥:我們每天生活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之中,生活在親人、老師、同學的關愛之中、生活在親情之中,其樂融融。要我們去刻畫一個人物的肖像,同學們想想,上面兩種方法是否可行?顯然以上兩種方法是不不夠的,我們必須對一個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的描繪,才能表現出這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我們不妨叫它“局部雕刻”。舉例:《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三、活動二:根據以上方法進行片段練習。
(一)、練習話題1:我慚愧。
1、公式:具體心理形象=步步追問+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么原因慚愧?
(2)、慚愧時是什么表情?
(3)、慚愧時是什么心理?
3、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 . . . (二)練習話題2:既喜歡又討厭的同桌。
1、公式:具體人物形象=步步追問+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歡到什么程度?
(2)討厭到什么程度?
(3)為什么會有這樣兩重情況?
(4)特別注意人物刻畫。
3、學生練筆、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四、活動三:拓展延伸。
我們在刻畫人物,描寫事物運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體生動,但是要寫出文章的神韻,還遠遠不夠。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大膽夸張,來點叛逆。
2、巧妙悖論,來點幽默。
3、準確撲捉,畫一副漫畫。
4、學以致用,歷練身手。
五、總結: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標題,一錘定音的開頭,回頭百媚生的結尾外,還要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文體立意等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生活中學會語文 .
六、作業(yè):以“他在娘的臉上親了一下”為話題,寫150字左右的片段。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4
[訓練目的]
1.培養(yǎng)結構思維能力及調整文章結構的修改能力
2.能夠從段落結構上對習作進行修改,使段落更清楚、結構更完整
[訓練指導]
調整文章結構的能力是一種文章的內容的構筑能力,它是作者邏輯分析能力的直接反映。對文章結構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能在中心思想的指導下,通過結構思路把文章的內容構筑起來。從內容上看,調整結構包括整體布局。線索設置。層次安排。段落劃分以及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要使這些層次、段落等得到最優(yōu)的組合,就要理順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要理順這些邏輯關系,就要培養(yǎng)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有了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能把文章結構的內在邏輯關系理順,那么,調整結構就有了堅實可靠的依據了。培養(yǎng)學生的'結構能力,應該重點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其一是,學習文章結構的基本方法
文章的結構方法多種多樣,而讓學生從中學習和掌握文章的基本結構法,是很重要的。就議論文來說,就應掌握總分式、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等幾種結構方法。
其二是,要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布局謀篇,就是要在中心思想的控制下,將材料科學地組織在一起,使文章成為一個具有特定的內部聯系的完整結構。這一工作主要是靠邏輯思維來進行的。
培養(yǎng)學生布局謀篇過程中邏輯思維的能力,就是要考慮怎樣才能做到文章的結構完整、嚴謹,層次分明,中心突出。它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整個思維過程都應把突出中心思想放在首位。材料的詳略,層次的安排,都要服從如何更好地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如果該詳不詳,該略不略,或不能將集中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放在顯要的位置,中心思想就會被沖淡,被掩沒。同時,中心思想要首尾一貫。文章從開頭,經中間,到結尾,都要體現同一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突出出來。
(2)要保持文章部分思想與中心思想之間、部分思想相互之間在邏輯上的同一性,這就是說,部分思想必須能反映整體思想,部分思想之間要相互照應,否則就會破壞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同時,部分思想之間的聯系要合理,即應該反映事理的固有聯系,否則也會失去結構的嚴謹性。在部分思想與部分思想之間有較大的跳躍或轉折時,應該注意合理過渡,保持前后思想之間的繼承性和連續(xù)性。
(3)層意要明確。每個層次又須具有相對獨立的、完整的意思,它的內容必須是清楚的、確定的。同時,層意之間不得重復,不得矛盾。如果層意出現全部或部分重復,層次的界限就會模糊起來;如果層次之間一旦構成邏輯矛盾,所闡述的思想便不可信或模糊不清。只有各個層次內容明確,彼此之間不出現重復和矛盾的現象,才能做到層次分明。
(4)層次安排要合理。層次安排,要有一定的順序,哪個在前,哪個在后,要根據輕重緩急、大小主次來安排,做到有條不紊地來表達。同時,要注意前后之間的連貫性,或承接,或轉折,或并列,既要反映事理所固有的聯系,也要反映邏輯規(guī)律的要求。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2021高中語文作文寫作 高中作文教學案例一覽的相關內容,希望為大家提供參考幫助,想了解更多作文寫作教學的內容,請大家多多關注。
2、高中語文作文寫作 高中作文教學案例一覽
大家都知道高中語文作文學習是最難的,很大家在初中小學寫作很不一樣,高中作文更多層次更豐富,那么高中語文作文怎么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語文作文寫作教案,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1
教學目標:1. 學生理解材料,學會選題立意方法。
2.賞析范文,積累事例和優(yōu)美語句。
教學重點:賞析范文,積累事例和優(yōu)美語句。
教學難點:學生理解材料,學會選題立意方法。
疑難預設:選題立意方法。
模式與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個神情憂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廳角落里的一張桌子旁,一個人悶悶地喝著咖啡。在他不遠處坐著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關注著這個人。
終于,老人走上前去,對這個人說:“你一定遇上什么難題,如果你愿意告訴我,我希望我可以幫助你。”
這個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說:“你幫不了我,我的問題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遞給他,接著說道:“如果你愿意的話,我想帶你去一個地方。”
這個人沒有拒絕,隨老人坐車來到了郊外。下車后,老人指著一排排的墓碑說:“你看見了嗎,只有躺在這里的人,才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人緊皺著的眉頭松開了。
讀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請把你的感想寫下來。
要求:自立文意,自選文體,自擬文題,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立意:
①沒有問題的人生是沒有的.你有追求,要奮斗,想在自己短暫而漫長的一生中有所建樹,獲得輝煌,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的遇到問題、困難、挫折、打擊、磨難,甚至災難的并且一定要戰(zhàn)勝它們的過程。
③“問題”是上帝饋贈給我們的一筆厚禮,我們珍視它,用好它,就一定會迎接屬于我們自己的輝煌。
④從老人把一個幾乎被所謂的“問題”壓垮了的青年,通過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緊皺著的眉頭松開了”的角度,我們還可以把觀點確立在:總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
開頭
1 運用類比切題的方法開頭的示例:
小草要茁壯成長,那堅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須要面對也必須要戰(zhàn)勝的“問題”;小溪要流向遠方,一路上的溝溝坎坎、懸崖峭壁,便是它必須接受也必須戰(zhàn)勝的“問題”……人,“志當存高遠”,心事“當拿云”,請記?。乎r花永遠不是用來鋪路的,而是用來肯定你的勇氣,你的付出,點綴輝煌的。
2 “親愛的(或朋友)”式的開頭示例:
親愛的,請別那樣憂郁,別那樣眉頭緊鎖,別那樣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滿荊棘”的人生之路上,迎著“問題”,迎著數不清的困難,迎著甚至足以摧垮一個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難,但請聽我說,趕快樂觀起來吧,因為你也正在走向噴薄的太陽。
題目
一、人生漫漫 問題多多(對偶式)
二、陽光總在風雨后(引用歌名式)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2
一直以來,我校的作文教學面臨非常窘迫的現狀,一是教師不知道如何去上作文課,二是學生提到作文難,作文整體質量差,精品少。一是因,二是果。下面所說是我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是否對你有所幫助?
一、 作文教學的目的是什么?
我認為作文教學一是提高學生應考的分數,這也是我經常所談的學生作文只要能打動作文批改者,就能得高分;二才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個人認為作文教學的這兩個目標一個是短期目標,一個是長期目標。當然,這兩個目標是不可分的,學生應考作文得分較高,可以說明這個學生寫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反之,如果說學生的作文能力較好,那么就不擔心學生考試中的作文不能得高分。
二、 作文教學目的的實現
1、 教師應該給作文分好類。
我是這樣為學生分類的:從形式上分,可以分為寫人、寫事、寫景、寫物、想象作文、應用文、讀后感。從表達主題上可以分為很多種,但從打動作文批改者這個角度來說,我分為了兩個大類,愛和環(huán)保。表現“愛”的作文:愛“地”,如愛家鄉(xiāng),愛學校等;愛“人”,如愛教師,表現師生情的,愛家人,表現親情的,愛朋友,表現純真友情的;愛國,展現新時期少年新風采的;寫國家重大事件的,如奧運、5.12汶川等。環(huán)保作文多是以想象作文的方式來展現。
作文的分類,教師可以去更深一層次地思考,我所分不一定是全面的、正確的。這兩種分類方法,我建議教師在教學中明確給學生提出第一種,閱讀教學中多提及第二種,因為第二種分類與我們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能更好的結合。
2、作文教學貴在平時閱讀教學。
作為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都有一個落腳點,那就是寫。“寫”應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之中。一般的來說,每次新課結束后,根據課文特點都應該讓學生有目的地寫,寫一個片段,寫一句話等。當然,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有方法方面的指導。
我這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這樣一些寫作方法: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表達出自己的愛與恨;通過自己的五官感受,恰當運用修辭方法和想象寫出景物的特點,寫出自己所感或者自己體會到的哲理;寫景作文中多用比喻、排比、擬人的手法,賦予對象生機。想象作文多與愛與環(huán)保的主題相結合,如假如我有一根金手指,我為病殘的人送上健康,這是小愛;為戰(zhàn)爭中的孩子送去關愛,呼吁和平,這是大愛;我為沙漠送去雨露這是環(huán)保。這里好像扯遠了,呵呵,話歸正傳。上面的幾個寫作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應該一個一個去落實,如課文中有外貌描寫的,無論課文是一篇什么樣題材的課文,作為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去品味作者外貌描寫的手法,并有針對性地練筆。
只有上好了閱讀教學中的“重點詞、句、段”,才能有我所說的針對性練筆,才能說到作文的立意、主題、選材、結構、表現手法等方面。
3、重視學生的積累。
詞語、句子是構成作文的重要要素,我在上課中發(fā)現學生經常詞不達意,句子不優(yōu)美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現狀,我煞費苦心。<蓮山~課件 >我的做法是成立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多讀書,并且自主積累優(yōu)美詞句,這也可以讓學生記住一些“故事”,對學生作文大有好處。二是教師根據作文有針對性地、分類地讓學生積累。記得上六年級的時候,我常常在晨會時在黑板上寫上許多優(yōu)美詞語、句子,與學生互相品析后,讓學生抄寫在積累本上,并且要求學生能寫入或者改入自己的作文中。在品析時,很多的時候,我會系統(tǒng)地融入修辭、句式、關聯詞、病句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4、上好作文課
我的作文課是師生批改作文和賞析作文的一個過程。
根據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我“發(fā)明”了“八讀法”修改作文。作文是學生改(自己改→同桌改→組長改),此前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修改號的用法。在學生改后,我粗略翻一下。所說與學校教導處規(guī)定相違背。學生能改作文還不能寫作文嗎?有效就做,規(guī)定不一定適用。
先說一說我的“八讀法”。
一讀改字:學生集中糾正作文中的錯別字;
二讀改詞:換去不恰當的詞。
三讀改句:修改病句(用錯的標點也在此列),給句子換個說法,主要是修辭方面的。
四讀改段:詳略得當,簡單地說是主要的多寫,次要的少寫或不寫。
五讀品優(yōu)美詞句。
六讀品修辭。
七讀品寫法。
八讀品主題。
一到四讀以改為主,五到八讀以品為主。一般的來說,成績差一點的可以做到三讀,后面的幾讀主要是在交流中進行。作文改后,學生與教師一定要交流,師生間相互賞析,發(fā)表看法。“八讀法”讓學生明確了每一步做什么,在交流中,有所說,不僅僅是一個好差的評價,還能說出好差的原因。“八讀法”還是一種賞析范文的方法。這種做法,涉及到一個分組的問題,我建議以四人小組為宜,成績好中差搭配。
以上是我個人在面對學生作文時的一些做法,記得我?guī)У囊粋€班級,在這種方法下,一期下來,學生作文水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不是自吹的,考試下來,全班70來人,作文最低分19分,與最初剛接這個班的作文水平相比,我倍感欣慰。學生應考都不怕了,作文能力不就提高了?當然,這里面,還有學生作文技巧的問題。不妥的地方望留言批正。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片段訓練,學生能對一件事情做到具體敘述。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激發(fā)學習文學熱情,陶冶生心情。
教學重點:片段練習
教學難點:通過片段練習,掌握如何使作文具體化的技巧方法
教學設想:演示實驗—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總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感到最難的也是寫作文,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不由的發(fā)出感嘆:“作文難啊,難于上青天”。其實作文難寫嗎?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難寫嗎?亦不然!
二、活動一:
(一)、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枚硬幣,硬幣從手中滑落,掉到講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個同學仔細觀察這種現象,然后用一句話描寫這種現象。
(2)、同學之間交流、分享。
摘錄例句:
(1)、有一枚硬幣從老師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幣從老師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講桌上,然后又像一個小精靈叮叮當當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畫了一個優(yōu)美的圓弧后平靜地躺在哪兒。
2、分析:在同學們寫的句子中你認為哪一句寫的?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增加了哪些內容?
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都認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僅寫出了硬幣從哪兒掉下來,更寫出了老師的手,硬幣掉到地上的響聲,還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硬幣的姿態(tài),寫出了情感。
3、教師點撥:我們在課堂上要會聽課:伸開耳朵去細心的聽,睜大眼睛去仔細的看,張開嘴巴去詳細的說,用心去細細的想,讓后用筆去寫寫、記記——你看看你變的“聰”明了。在前面的學習討論中,逐步擴充,最終使句子完整、生動、形象,我們不妨給它取名“步步追問”。用這個方法可以把內容寫的具體一些。但是同學們想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去演示,只能通過聯想和想象去解決,使情節(jié)更合理,我們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綠色”你可以想到什么?
4、學生討論總結:
由“綠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軍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氣、青春……等”;
5教師點撥:我們每天生活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之中,生活在親人、老師、同學的關愛之中、生活在親情之中,其樂融融。要我們去刻畫一個人物的肖像,同學們想想,上面兩種方法是否可行?顯然以上兩種方法是不不夠的,我們必須對一個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的描繪,才能表現出這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我們不妨叫它“局部雕刻”。舉例:《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三、活動二:根據以上方法進行片段練習。
(一)、練習話題1:我慚愧。
1、公式:具體心理形象=步步追問+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么原因慚愧?
(2)、慚愧時是什么表情?
(3)、慚愧時是什么心理?
3、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 . . . (二)練習話題2:既喜歡又討厭的同桌。
1、公式:具體人物形象=步步追問+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歡到什么程度?
(2)討厭到什么程度?
(3)為什么會有這樣兩重情況?
(4)特別注意人物刻畫。
3、學生練筆、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四、活動三:拓展延伸。
我們在刻畫人物,描寫事物運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體生動,但是要寫出文章的神韻,還遠遠不夠。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大膽夸張,來點叛逆。
2、巧妙悖論,來點幽默。
3、準確撲捉,畫一副漫畫。
4、學以致用,歷練身手。
五、總結: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標題,一錘定音的開頭,回頭百媚生的結尾外,還要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文體立意等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生活中學會語文 .
六、作業(yè):以“他在娘的臉上親了一下”為話題,寫150字左右的片段。
高中語文作文教案4
[訓練目的]
1.培養(yǎng)結構思維能力及調整文章結構的修改能力
2.能夠從段落結構上對習作進行修改,使段落更清楚、結構更完整
[訓練指導]
調整文章結構的能力是一種文章的內容的構筑能力,它是作者邏輯分析能力的直接反映。對文章結構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能在中心思想的指導下,通過結構思路把文章的內容構筑起來。從內容上看,調整結構包括整體布局。線索設置。層次安排。段落劃分以及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要使這些層次、段落等得到最優(yōu)的組合,就要理順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要理順這些邏輯關系,就要培養(yǎng)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有了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能把文章結構的內在邏輯關系理順,那么,調整結構就有了堅實可靠的依據了。培養(yǎng)學生的'結構能力,應該重點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其一是,學習文章結構的基本方法
文章的結構方法多種多樣,而讓學生從中學習和掌握文章的基本結構法,是很重要的。就議論文來說,就應掌握總分式、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等幾種結構方法。
其二是,要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布局謀篇,就是要在中心思想的控制下,將材料科學地組織在一起,使文章成為一個具有特定的內部聯系的完整結構。這一工作主要是靠邏輯思維來進行的。
培養(yǎng)學生布局謀篇過程中邏輯思維的能力,就是要考慮怎樣才能做到文章的結構完整、嚴謹,層次分明,中心突出。它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整個思維過程都應把突出中心思想放在首位。材料的詳略,層次的安排,都要服從如何更好地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如果該詳不詳,該略不略,或不能將集中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放在顯要的位置,中心思想就會被沖淡,被掩沒。同時,中心思想要首尾一貫。文章從開頭,經中間,到結尾,都要體現同一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突出出來。
(2)要保持文章部分思想與中心思想之間、部分思想相互之間在邏輯上的同一性,這就是說,部分思想必須能反映整體思想,部分思想之間要相互照應,否則就會破壞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同時,部分思想之間的聯系要合理,即應該反映事理的固有聯系,否則也會失去結構的嚴謹性。在部分思想與部分思想之間有較大的跳躍或轉折時,應該注意合理過渡,保持前后思想之間的繼承性和連續(xù)性。
(3)層意要明確。每個層次又須具有相對獨立的、完整的意思,它的內容必須是清楚的、確定的。同時,層意之間不得重復,不得矛盾。如果層意出現全部或部分重復,層次的界限就會模糊起來;如果層次之間一旦構成邏輯矛盾,所闡述的思想便不可信或模糊不清。只有各個層次內容明確,彼此之間不出現重復和矛盾的現象,才能做到層次分明。
(4)層次安排要合理。層次安排,要有一定的順序,哪個在前,哪個在后,要根據輕重緩急、大小主次來安排,做到有條不紊地來表達。同時,要注意前后之間的連貫性,或承接,或轉折,或并列,既要反映事理所固有的聯系,也要反映邏輯規(guī)律的要求。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2021高中語文作文寫作 高中作文教學案例一覽的相關內容,希望為大家提供參考幫助,想了解更多作文寫作教學的內容,請大家多多關注。
3、小學四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案例
設計思路:小學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對其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就相應有所提高。不僅能通順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會分段,有中心。還應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結合本班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語言平淡,缺乏說服力的問題。設計本課,讓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排比句準確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怎樣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點。
教學步驟:
片段1:
師:(大屏幕展示一個排比句和一個根據此排比句修改過的陳述句,學生比較。并說一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愛是什么?母愛是早上出門前一句叮囑“好好學習”;母愛是回家之后一頓香噴噴的飯菜;母愛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母愛是……
句子2:母親每天早上都要對我們不厭其煩地說“好好學習”,除了上班,還要做家務。媽媽真累啊,我愛我的媽媽!
生1:排比句更順口,更流利。
生2:我讀排比句似乎更能表達我對母親的愛。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強烈。
生3:后面用了一個省略號似乎還沒有說完。而陳述句是平鋪直敘,感情一般。
師:很好,你們能比較出排比句有這么多好處,那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們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課題)
(評論:導入直接入題,既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而且對一般的陳述句和排比句進行了比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處。)
片段2:
師:仿照下面這個句子,你還能說出更多的句子嗎?(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剛探出頭的小草;希望是春天歸來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
生1:希望是春天剛展開笑臉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剛扎好辮子的柳樹
生3:希望是春雪覆蓋下努力生長的麥苗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趕快把這個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寫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評論:用學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擬人的修辭手法。學生想象的翅膀被打開了,相應的精妙的句子應運而生。無不另人為他們質樸的童心拍手叫好,學生把自己所說的排比句寫在作文本上,讀著這和兒歌一樣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別有興趣)
片段3:出示多個課文中的排比句,讓學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點。學生歸納出:
1、 幾個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構成。
片段4:
師:請補充下列句子,并說說這個排比句還有什么獨特之處?
句子:難道友誼不是你哭泣時一句輕聲地安慰嗎?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
難道友誼 ……
生1:難道友誼不是你心靈的一張創(chuàng)可貼嗎?
生2:難道友誼不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嗎?
生3:難道友誼不是你摔倒時伸出的一只溫暖的手嗎?
生4:難道友誼不是雨天為你撐起的一把傘嗎?
……
生:這個排比句他的每個句子都是一個反問句。
師:觀察得真仔細??!我們都知道,反問是一種修辭手法,那誰還能說一說,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問句之外還能用什么修辭手法呢?
生:比喻,擬人,設問等等。
師:那你能上面這個“排比句+反問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設問句”的句子呢?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之后回答:
生:友誼是什么?友誼是你心靈的一張創(chuàng)可貼;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
(評論:此過程通過對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辭手法的觀察,讓學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個架子,在這個框架內可以填充各種各樣的內容。學生在補充句子的同時,通過同學及老師贊許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覺,找到積極發(fā)言的快樂。同時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樂趣。)
片段5:
師: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旅游觀光區(qū),一家三口正高高興興地坐在纜車上觀賞周圍群山的風景。突然纜車繩索斷裂,三個人隨即掉入水潭,說時遲,那時快,爸爸用雙手將女兒舉過頭頂,努力舉出水面。女兒才沒被水淹沒,而她最愛的爸爸媽媽卻永遠地離開了她……(播放音樂FLASH韓紅演唱的《天亮了》)
學生欣賞
師(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時時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傷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邊,你會怎樣安慰這個小女孩呢?請用上排比句。
學生思考并書寫。
生1:爸爸離開你了嗎?沒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續(xù);媽媽離開你了嗎?沒有。她在天堂看著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師離開你了嗎?沒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來,好好學習;同學離開你了嗎?沒有。他們都在盼著你回家。
生2:別再難過了!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別再難過!
噩夢已經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別再難過!爸媽沒有離開,他們只是去遠行……
(評論:寫作本就是為生活的感悟而寫。它不應該被命令所挾持,被煩悶所壓迫,被平淡所充斥。弄清這個目的,再經由老師精心安排的場景再現,先帶動學生情感。此時,我看到了學生眼中有閃亮的淚花。再鼓勵學生用排比句安慰別人,情已至,話已滿。在此情形下寫出的排比句就會少了干澀,多了感情。少了幼稚,多了成熟。水到渠成!另外也讓學生明白“人情練達即文章”的道理。)
教學反思:
一、 課程資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為課堂所用,在選擇材料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需要性原則、教育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優(yōu)先性原則。這樣,我們就可以靈活地在生活中選取語文課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僅僅停留在語文教科書上。一段音樂,一個故事,甚至一道數學題,一副畫,都是課程資源。
二、 小學階段不一定只遵循寫整篇作文的模式。適當地給學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練習。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記敘文,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寫詩歌,填宋詞。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日漸濃厚。
三、 現代教育更充滿人性美。重視了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育中如果沒有了“人”,就是毀滅的教育。本課中學生精彩而質樸的靈氣是這堂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四、 因時間關系,本課只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語言魅力。還要靠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利用課程資源,增加練習機會,以加深學生對排比句的印象。鞏固學生運用排比句的能力。
4、小學四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案例
設計思路:小學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對其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就相應有所提高。不僅能通順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會分段,有中心。還應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結合本班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語言平淡,缺乏說服力的問題。設計本課,讓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排比句準確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怎樣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點。
教學步驟:
片段1:
師:(大屏幕展示一個排比句和一個根據此排比句修改過的陳述句,學生比較。并說一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愛是什么?母愛是早上出門前一句叮囑“好好學習”;母愛是回家之后一頓香噴噴的飯菜;母愛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母愛是……
句子2:母親每天早上都要對我們不厭其煩地說“好好學習”,除了上班,還要做家務。媽媽真累啊,我愛我的媽媽!
生1:排比句更順口,更流利。
生2:我讀排比句似乎更能表達我對母親的愛。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強烈。
生3:后面用了一個省略號似乎還沒有說完。而陳述句是平鋪直敘,感情一般。
師:很好,你們能比較出排比句有這么多好處,那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們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課題)
(評論:導入直接入題,既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而且對一般的陳述句和排比句進行了比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處。)
片段2:
師:仿照下面這個句子,你還能說出更多的句子嗎?(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剛探出頭的小草;希望是春天歸來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
生1:希望是春天剛展開笑臉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剛扎好辮子的柳樹
生3:希望是春雪覆蓋下努力生長的麥苗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趕快把這個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寫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評論:用學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擬人的修辭手法。學生想象的翅膀被打開了,相應的精妙的句子應運而生。無不另人為他們質樸的童心拍手叫好,學生把自己所說的排比句寫在作文本上,讀著這和兒歌一樣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別有興趣)
片段3:出示多個課文中的排比句,讓學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點。學生歸納出:
1、 幾個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構成。
片段4:
師:請補充下列句子,并說說這個排比句還有什么獨特之處?
句子:難道友誼不是你哭泣時一句輕聲地安慰嗎?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
難道友誼 ……
生1:難道友誼不是你心靈的一張創(chuàng)可貼嗎?
生2:難道友誼不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嗎?
生3:難道友誼不是你摔倒時伸出的一只溫暖的手嗎?
生4:難道友誼不是雨天為你撐起的一把傘嗎?
……
生:這個排比句他的每個句子都是一個反問句。
師:觀察得真仔細啊!我們都知道,反問是一種修辭手法,那誰還能說一說,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問句之外還能用什么修辭手法呢?
生:比喻,擬人,設問等等。
師:那你能上面這個“排比句+反問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設問句”的句子呢?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之后回答:
生:友誼是什么?友誼是你心靈的一張創(chuàng)可貼;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
(評論:此過程通過對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辭手法的觀察,讓學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個架子,在這個框架內可以填充各種各樣的內容。學生在補充句子的同時,通過同學及老師贊許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覺,找到積極發(fā)言的快樂。同時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樂趣。) 教學反思:
一、 課程資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為課堂所用,在選擇材料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需要性原則、教育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優(yōu)先性原則。這樣,我們就可以靈活地在生活中選取語文課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僅僅停留在語文教科書上。一段音樂,一個故事,甚至一道數學題,一副畫,都是課程資源。
二、 小學階段不一定只遵循寫整篇作文的模式。適當地給學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練習。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記敘文,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寫詩歌,填宋詞。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日漸濃厚。
三、 現代教育更充滿人性美。重視了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育中如果沒有了“人”,就是毀滅的教育。本課中學生精彩而質樸的靈氣是這堂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四、 因時間關系,本課只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語言魅力。還要靠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利用課程資源,增加練習機會,以加深學生對排比句的印象。鞏固學生運用排比句的能力。
5、四年級第七冊語文作文教學計劃教案教學設計
一、訓練內容
教材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了一次習作,這8次習作中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并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像,包括寫自然景觀、觀察中的發(fā)現、喜歡的動物、導游詞、成長故事、寫童話、看圖作文、奇思妙想等。
二、目標要求
1、對于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2、對于寫想像的作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只要敢于想像,并能把自己想像的內容寫下來就行。
3.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三、訓練重點
1、注重激發(fā)興趣,讓學生都能寫想寫的內容。
2、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3、重視習作以后的交流和感受。
四、學情分析
通過三年級的作文起步教學,本班同學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材、組織材料、完成習作。大部分同學也養(yǎng)成了看作文書,做摘抄積累語言的習慣。但從習作內容看,仍存在立意不新,選材不典型,層次不清晰,表達不具體,語句不通順,錯別字多等不足之處。
五、訓練措施
1、針對每次習作的訓練內容及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使教師靈活教學,學生有感而發(fā)。
2、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達。
3、多寫多練,從多種形式上讓學生經常練筆。
4、注重習作以后的修改、交流和展示。
六、訓練安排
周次
內
容
指導重點
第二周
寫一處自然景觀
抓住特點,有序表達
第四周
寫觀察中的新發(fā)現
習作形式的選擇
第六周
寫童話
發(fā)揮想像,組織材料
第八周
寫小動物
突出特點,表達出真情實感
第十周
寫導游詞
選擇內容,突出景點的特色
第十二周
看圖作文或寫
指導看圖,展開想像,內容具體
生活中的真實故事
寫清經過,寫出自己的感受
第十四周
寫成長故事
或
寫從《烏塔》想到的或
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話題
討論信中問題,回信
第十六周
寫奇思妙想
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
6、創(chuàng)造性想象作文寫作教學設計教案教學設計
創(chuàng)造性想象作文寫作設計
一.設計理念:
針對六年紀教學作文,教師創(chuàng)設情鏡(利用課件),讓學生在想象中創(chuàng)造一種新形象,編造一個新的故事。從而讓學生能在一種自發(fā)的狀態(tài)下寫作,突出學生的個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求新和強調自我表現。啟發(f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象作文。
二.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的動機,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2.注重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3.重視學生的主題性,強調自主性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個性及創(chuàng)新意識
2.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想象作文及怎樣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四.課時: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鏡,激情導入
利用課件進行導入,課件播放一只小熊來到大自然中玩耍,它突然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于是,它就叫上它的另外兩位好朋友一起去尋找這奇怪的聲音,這時候,從天邊飄來一團黑煙,把整個大自然都包圍住了,美麗的大自然從綠色全都變成了黑色(課件出示屏),小熊和它的朋友誰也聽不到聲音,(課件顯示:屏幕出示人都在大喊:你們在哪里呀?我看不到了,聽不到了”)最后它們變成三個白點在慢滿的旋轉分散――﹥逐漸變小――﹥又不停旋轉、旋轉……(課件利用三維空間,使視覺上有立體感,有想象空間)――﹥知道消失看不見。
<二>教師引導
看完課件后,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故事:
①小熊和它的朋友遇到什么事了嗎?
②小熊和它的朋友消失后去了哪里呢?有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首先讓學生根據引出的兩個問題說出自己所想到些什么(目的在于檢測學生的思維空間和發(fā)散能力,如學生能說出很多的想法則好,如不能說,老師進一步引導)
再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去想象和創(chuàng)造故事.
根據問題①引出:
①綠色的大自然變成了黑色的世界,是不是小熊和它的朋友們遇到什么災難了呢?
②小熊和它的伙伴們都變成了白點――﹥慢慢離開――﹥逐漸變小――﹥消失,它們之間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根據問題②引出:③小熊和它的朋友隨著空間和時間的變化,它們又會去到哪里呢?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三>學生課堂練習作文
學生通過老師的問題引導、提示展開想象,開始課堂構造故事。
<四>作文寫好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共同合作、探究學習
要求:學生把自己認為寫的好的段落讀出來,全班交流,其他同學從字、詞的運用、句子語法結構、想象是否合理、思維空間等角度進行評價
<五>學生課后寫成作文并上交
<六>課外延伸:
學生分小組合作,從學生習作中選擇寫得最好表演的文章進行分角色表演故事
資料提供者:梁藝
7、寫作《自由作文》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自由作文”教案設計
訓練目標:
1、知識目標:寫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把想說說的意思寫具體、清楚。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與評改作文的能力。
3、情感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及寫作的興趣。
訓練重點:如何把作文寫具體、清楚。
訓練難點: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習評改別人的作文。
訓練課時:三課時((1)導 (2)寫 (3)評改)
訓練過程: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可以欣賞到風景如畫的山川,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生活中充滿快樂,同時也不乏煩惱。這多姿多彩的生活一定會激起你的寫作欲望。今天這次作文不規(guī)定題目,也不規(guī)定內容范圍,請你自由的寫,好不好?
二、明確習作要求:
小黑板出示習作要求:動筆前,先認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要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寫清楚,注意不寫錯別字,寫完以后加個題目,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1、輕聲讀讀習作要求,思考:本次習作都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2、分組交流一下自己對要求的理解。
3、全班交流,明確要求。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三、寫作指導:
1、想:你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可以是美麗的景色;可以是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事或物;可以是自己的快樂或煩惱,也可以是自己的夢想或希望。)
(1)學生閉眼靜思。(2)在小組內說說。(3)指名說說。(師重點指導寫人、景、物的寫法。)
2、寫:具體、清楚。(抓住重點;分清主次;按一定順序寫;恰當運用好詞佳句(格言諺語、名人名言、古詩名句);運用修辭方法;不寫錯別字……)
3、改:內容:改錯別字、不恰當的詞、用錯的標點和不通順的句子……。
方法:刪、、補、調、換。
利用四個句子來指導學生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1、王奶奶是一位七十多歲年紀很大的教師。
2、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3、爸爸出差帶回一包貝殼五顏六色的。
4、我的作文獲了獎,老師鼓舞我說:“今后繼續(xù)努力!”
四、自由寫作:
同學們,請你拿起筆,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寫出你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寫,做到寫真話、吐真情。(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五、評改作文:
1、指導學生剛才上節(jié)課的修改方法修改作文:(自改)
2、評改:
(1) 讓幾個學生自告奮勇,讀讀自己的作文。
(2) 出示一個作文片段為范例教學生評改的方法。
指導方法:(1)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別人的作文,做個忠實的讀者,發(fā)現別人作文中詞、句、段的精彩,用波紋線在文中勾畫出來。
(2)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礎上,提出你的建議,與作者商討,共同修改此篇作文。
3、小組互評:分小組共同閱讀一片文章,按教師指導的評改方法進行評改。教師巡視指導。
4、評改后作品賞析:學生簡單評議。
六、總結:本次作文,同學們的內容真是百花齊放,老師看到了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濃裝淡抹總相宜”的生動局面??磥韺懽魑牟⒉浑y,作文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只有細心的人,才會伴隨收獲的喜悅;只有勤奮的人,才會不斷品嘗到豐收的碩果?!吧钐幪幗詫W問”。只要用我們的眼去留心觀察;用我們的耳去認真傾聽;用我們的腦,去不斷思考,用我們的筆,去真實記錄。相信同學們的作文就會越寫越精彩!
課后反思:作文教學一直是困擾我們的教學難題,學生憑空想象,不知道該怎么下筆。教師也不斷改變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收效不是很明顯,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還一直存在。通過本次作文研討課,對于今后作文教學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本次作文既然是自由作文,就是讓學生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寫,這里要求學生作到真實,使學生明確“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實是文章的生命?!保珜А坝浾嫒?、敘真情、寫實景、抒實情”,強調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本節(jié)課感覺最成功的地方也是“真實”,學生真正能在課堂上學到一些作文的方法,而不是作秀。從習作效果來看,學生確實有有話可說、有事可敘,不再是“假、大、空”。但也有不足之處,學生對于評改作文還只是初探,以后在這方面還需加強指導,以此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修改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修改別人的作品的同時來提升自己表達的水平。
對于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除了要教師指導到位之外,平時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眼中有物,筆下成物”;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小練筆”的訓練,“常寫手能順,多寫筆生花;”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能力,“欲寫詩,功夫在詩外?!背酥猓囵B(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修改能力以及文質兼美的范文引路都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必不可少的方面??傊?,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循序漸進、常抓不懈,自然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去,使學生把作文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
8、七年級語文上冊:精雕細刻展神韻作文教學之景物描寫教案教學設計
《精雕細刻展神韻》
——作文教學之景物描寫
教學目標
1、明確敘述與描寫的區(qū)別。
2、掌握描寫的方法。
3、學會對景物進行描寫。
教學重點: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將所學的寫景方法運用到實際寫作中。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比較兩段話,說說各自的特點
A天上的云,形態(tài)富于變化。
B天上的云,真是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A簡明扼要,B生動形象
2、引出描寫的概念
描寫是指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文字,對人、事、景、物進行具體描繪和刻畫的一種表達方式
二、經典回放
自讀下面三段材料,說說景物描寫成功的方法。
片段一: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片段二: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地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片段三: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绻慌麓蹋€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小結:景物描寫成功的方法:
1、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3、實寫、虛寫相結合
4、調動多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5、動靜相結合
6、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7、注意寫景的順序
8、寫景中滲透真情實感
三、美點尋蹤
賞析下面文段,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結合所學方法說說妙在哪里?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薄阼薄蹲咸偬}瀑布》
——賞析:這段文字由遠及近,對紫藤蘿花進行細膩地刻畫。觀察細致、深入,語言準確、生動,修辭運用得恰當、形象。表現了紫藤蘿花不可遏止的、旺盛、活躍的生命力。
四、牛刀小試
春天來了,學校里美麗的玉蘭花開了,讓我們盡情領略她的美麗,請你用生花的妙筆為我們展現她的美麗。
1、繪形(色、形、味)
2、描神
3、融情
五、總結:
羅丹曾說過:“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同學們,用我們的一雙敏銳的眼眼去觀察美景,用我們的一顆美好的心靈去感受美景,我們手中這支生花的妙筆就一定能描述出大千世界的萬種風情!
六、作業(yè)
板書:
景物描寫的方法
1、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3、實寫、虛寫相結合
4、調動多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5、動靜相結合
6、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7、注意寫景的順序
8、寫景中滲透真情實感
9、教版小學語文教案年級上冊作文教案:習作五《動物名片教學設計大賽》教案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因此,如果能引導、啟發(fā)學生自覺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自覺去發(fā)現、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們“有東西可寫”;如果能讓學生自主寫作,不拘文體甚至不必成文,想說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說就怎樣寫,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動機,使學生“能夠寫出來”;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重視文字修改,讓學生切切實實經歷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就能使他們“能夠寫得好”。如此歷練,勢必會點燃學生習作的激情,“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就會在寫作的反復實踐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反映機制,獲取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課前準備搜集喜歡的一種動物的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三、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一)猜謎導入,激情引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嗎?我們一起來猜幾個謎語,好嗎?(用幻燈出示謎面)
(1)身穿黑緞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來到。
(2)頭戴翡翠花帽,身穿錦繡緞袍,常把扇子展開,夸耀自己美貌。
(3)腦袋像貓不是貓,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覺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
(4)小貨郎,不挑擔。背著針,滿地竄。運送果子針上穿,遇到危險縮一團。
(5)黑毛黑,白毛白,圓圓胖胖惹人愛,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當飯菜。
(6)身體矯健又靈巧,身上穿件金錢襖,單獨活動不結伴,能爬樹來能跳高。
2.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邊讀邊想,看看謎底分別是什么。
3.交流匯報。
(謎底分別為:燕子、孔雀、貓頭鷹、刺猬、熊貓、金錢豹)[意圖:由猜謎切入,既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又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語言材料]
4.同學們真聰明,很快就把謎底給猜出來了。看來,同學們對動物很感興趣,一定很喜歡它們,是不是這樣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動機
1.最近,在動物園里工作的一個朋友要我給他幫個忙,請我們班的同學為動物園里的動物設計名片。怎么樣,有意思吧?愿意幫這個忙嗎?好的,老師首先代表他謝謝你們。
2.那么,你最想為哪種動物設計名片呢?為什么?
3.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次“動物名片設計大賽”(板書:動物名片設計大賽),替你喜歡的動物設計一張名片,好不好?[意圖: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銷蝕畏懼作文的心理,使學生體會到作文是簡單的、有意思的]
(三)自主閱讀,自主設計
1.其實,給動物設計名片一點兒也不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一位叫薛愛華的同學設計的兩張名片。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一讀,相信讀了之后,一定會給你帶來一些啟發(fā)。
2.引導討論:薛愛華是怎樣給她喜歡的海洋動物設計名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