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超短古詩錦集》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送別得書字(唐代-李白)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
遷人發(fā)佳興,吾子訪閑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
圣朝思賈誼,應(yīng)降紫泥書。
2、南浦別(唐代-白居易)
南浦(pǔ)凄(qī)凄別,西風(fēng)裊(niǎo)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3、早發(fā)焉耆懷終南別業(yè)(唐代-岑參)
曉笛引鄉(xiāng)淚,秋冰鳴馬蹄(tí)。
一身虜(lǔ)云外,萬里胡天西。
終日見征戰(zhàn),連年聞鼓鼙(pí)。
故山在何處,昨日夢清溪。
4、出塞作(唐代-王維)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
暮云空磧(qì)時驅(qū)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qiāng)校尉朝乘障,破虜(lǔ)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piáo)姚(yáo)。
5、過燕支寄杜位(唐代-岑參)
燕支山西酒泉(quán)道,北風(fēng)吹沙卷白草。
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
6、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長沙東湖(唐代-崔護)
上巳馀風(fēng)景,芳辰集遠坰.彩舟浮泛蕩,繡轂下娉婷。
林樹回蔥蒨,笙歌入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鳥弄桐花日,魚翻谷雨萍。從今留勝會,誰看畫蘭亭。
7、雜詩三首(唐代-王維)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zhuó)花未。
已見寒梅發(fā),復(fù)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8、端午三殿侍宴應(yīng)制探得魚字(唐代-張說)
小暑夏弦應(yīng),徽音商管初。愿赍長命縷,來續(xù)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jié)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9、送從兄郜(唐代-方干)
道路本無限,又應(yīng)何處逢。流年莫虛擲,華發(fā)不相容。
野渡波搖月,空城雨翳(yì)鐘。此心隨去馬,迢遞過千峰。
10、有所思(唐代-盧仝)
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
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bó)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héng)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蟬鬢(bìn)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
心斷絕,幾千里?
夢中醉臥巫山云,覺來淚滴湘江水。
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
含愁更奏綠綺琴,調(diào)高弦絕無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為暮雨兮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
11、杭州春望(唐代-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shǔ)霞,護江堤(dī)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líng)夸柿蒂(dì),青旗沽(gū)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12、元日(唐代-溫庭筠)
神耀破氛昏,新陽入晏溫。緒風(fēng)調(diào)玉吹,端日應(yīng)銅渾。
威鳳蹌瑤簴,升龍護璧門。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13、題鶴林寺僧舍(唐代-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sēng)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14、同王昌齡裴迪游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維(唐代-王縉)
林中空寂舍,階下終南山。
高臥一床上,回看六合間。
浮云幾處滅,飛鳥何時還。
問義天人接,無心世界閑。
誰知大隱者,兄弟自追攀。
15、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唐代-李白)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jiǎo)翼攀鴻鸞(luán)。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xū)望青云,鑷(niè)白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16、北上行(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dèng)道盤且峻,巉(chán)巖凌穹蒼。
馬足蹶(jué)側(cè)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shuò)方。
殺氣毒劍戟(jǐ),嚴風(fēng)裂衣裳。
奔鯨(jīng)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xiāng)。
慘戚冰雪里,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谷阻,采薪隴(lǒng)坂(bǎn)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hào)秋霜。
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
嘆此北上苦,停驂(cān)為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17、江行無題一百首·其十二(唐代-錢珝)
翳(yì)日多喬木,維舟取束薪(xīn)。
靜聽江叟(sǒu)語,盡是厭兵人。
18、送靈澈上人還越中(唐代-劉長卿)
禪客無心杖錫還,沃(wò)洲深處草堂閑。
身隨敝屨(jù)經(jīng)殘雪,手綻寒衣入舊山。
獨向青溪依樹下,空留白日在人間。
那堪別后長相憶,云木蒼蒼但閉關(guān)。
19、思帝鄉(xiāng)·春日游(唐代-韋莊)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mò)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
妾擬(nǐ)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20、更漏子·柳絲長(唐代-溫庭筠)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tiáo)遞(dì)。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zhè)鴣(gū)。
香霧薄,透簾幕,惆(chóu)悵(chàng)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21、青春(唐代-韓偓)
眼意心期卒(zú)未休,暗中終擬約秦樓。
光陰負我難相遇,情緒牽人不自由。
遙夜定嫌香蔽(bì)膝,悶時應(yīng)弄玉搔頭。
櫻桃花謝梨花發(fā),腸斷青春兩處愁。
22、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唐代-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xué)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yàn)過,淮(huái)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cāng)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
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qiǎn)慎風(fēng)波。
23、贈孟浩然(唐代-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miǎn),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yī)清芬。
24、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唐代-韋應(yīng)物)
凄(qī)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zhào)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25、寄韓諫議注(唐代-杜甫)
今我不樂思岳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麒麟翳鳳凰。
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
星宮之君醉瓊漿,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聞昨者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
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
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
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yīng)壽昌。
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
26、秦中感秋寄遠上人(唐代-孟浩然)
一丘常欲臥,三徑(jìng)苦無資。
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煛?/p>
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shuāi)。
日夕涼風(fēng)至,聞蟬(chán)但益悲。
27、嫦娥(唐代-李商隱)
云母屏(píng)風(fēng)燭(zhú)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28、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jǐ)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9、野人送朱櫻(唐代-杜甫)
西蜀櫻(yīng)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yún)籠。
數(shù)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qíng)出大明宮。
金盤玉箸(zhù)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zhuǎn)蓬。
30、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唐代-李商隱)
下苑(yuàn)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jiàn)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yīn)勤收落蕊,有人惆悵臥遙帷(wéi)。
章臺街里芳菲伴,且問宮腰損幾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bèng)淚傷心數(shù),錦瑟驚弦破夢頻(pín)。
萬里重陰非舊圃(pǔ),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并覺今朝粉態(tài)新。
31、芙蓉亭(唐代-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jiàn),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fēng)遠,溽(rù)彩寒露濃。
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迢(tiáo)遞(dì)來山鐘。
32、題桃花夫人廟(唐代-杜牧)
細腰宮里露(lù)桃新,脈(mò)脈無言度幾春。
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33、汴河亭(唐代-許渾)
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pī)昆侖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què),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
34、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唐代-杜甫)
步屟(xiè)隨春風(fēng),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xù)眼未見有。
回頭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飛騎籍(jí),長番歲時久。
前日放營農(nóng),辛苦救衰朽(xiǔ)。
差科死則已,誓不舉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
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zhǒu)。
感此氣揚揚,須知風(fēng)化首。
語多雖雜亂,說尹終在口。
朝(zhāo)來偶然出,自卯(mǎo)將及酉(yǒu)。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
高聲索果栗(lì),欲起時被肘。
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chēn)問升斗。
35、杜侍御送貢物戲贈(唐代-張謂)
銅柱朱崖道路難,伏波橫海舊登壇。
越人自貢珊瑚樹,漢使何勞獬(xiè)豸(zhì)冠。
疲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來此貨稱難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36、送鄭侍御謫閩中(唐代-高適)
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guō)。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東路云山合,南天瘴(zhàng)癘(lì)和。
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fēng)波。
37、送王昌齡之嶺南(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纻(zhù),鄉(xiāng)味有槎(chá)頭。
已抱沈痼(gù)疾,更貽(yí)魑(chī)魅憂。
數(shù)年同筆硯(yàn),茲夕間衾(qīn)裯(chóu)。
意氣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38、雜說四·馬說(唐代-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祇辱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通:飼)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9、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唐代-李白)
澀(sè)灘鳴嘈(cáo)嘈,兩山足猿猱(náo)。
白波若卷雪,側(cè)足不容舠(dāo)。
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gāo)。
40、耶溪泛舟(唐代-孟浩然)
落景余清輝,輕橈(ráo)弄溪渚(zhǔ)。
泓澄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mò)脈不得語。
41、送韋城李少府(唐代-張九齡)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hòu)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別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jīn)。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42、宮中題(唐代-李昂)
太和九年李訓(xùn)、鄭注敗后,仇士良愈專恣。上登臨游幸,未嘗為樂,或瞠(chēng)目獨語。左右莫敢進問,因賦(fù)此詩。
輦(niǎn)路生秋草,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無復(fù)侍臣知。
43、寄蜀中薛濤校書(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pí)杷(pá)花里閉門居。
掃眉才子于今少,管領(lǐng)春風(fēng)總不如。
44、公子家(唐代-聶夷中)
種花滿西園,花發(fā)青樓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è)草。
45、秦女卷衣(唐代-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qiè)侍卷衣裳。
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
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
愿君采葑(fēng)菲,無以下體妨。
46、俞蓀墅示以雜興四首乃用危驪塘所次唐子西韻(宋代-陳著)
羨君培早學(xué),人十己千之。
燕雀誰知我,蛟龍自有時。
文場魁眾后,計幕主相知。
天地如長泰,功名何可涯。
47、寒食微雨欲展先宗伯公墓不果(唐代-全祖望)
東風(fēng)打梨花,病夫意瑟瑟。西山隔重湖,徘徊前復(fù)輟。
橫塘鼓吹喧,知是諸郎船。
48、楊梅(唐代-陳景沂)
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
不及杏每時,林間有仙虎。
49、傷蔡處士(唐代-護國)
篋中遺草是瑯玕,對此空令灑淚看。三徑尚馀行跡在,
數(shù)螢猶是映書殘。晨光不借泉門曉,暝色唯添隴樹寒。
欲問皇天天更遠,有才無命說應(yīng)難。
50、武昌懷古(唐代-棲一)
一代君臣盡悄然,空遺閑話遍山川。笙歌罷吹幾何日,臺榭荒涼七百年。
蟬響夕陽風(fēng)滿樹,雁橫秋浦雨連天。長江日夜東流水,兩岸蘆花一釣船。
51、送人南游(唐代-鄭巢)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遠寺寒云外,揚帆暑雨前。
雁行回曉岫,蜃色上湖田。更想清吟處,多同隱者眠。
52、江城子(席上賦)(唐代-王質(zhì))
細風(fēng)微揭碧鱗鱗。繡幃深。不聞聲。時見推簾,籠袖玉輕輕。不似綺樓高卷幔,相指點,總分明。
斜灣叢柳暗陰陰。且消停。莫催行。只恨夕陽,雖好近黃昏。得到釵梁容略住,無分做,小蜻蜓。
53、生查子(唐代-王質(zhì))
見汝小溪灣,修竹連疏影。林杪動風(fēng)聲,驚下毿毿粉。見汝大江郊,高浪搖枯本。飛雪密封枝,直到斜陽醒。
54、送虞丞相孫運干詩三首 其二(唐代-王質(zhì))
尚象子生子,高風(fēng)新又新。昔看三檜戲,今見一槐春。
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傍觀應(yīng)自肯,自肯乃方親。
55、山水友馀辭 水澇子(唐代-王質(zhì))
獺最黠,鼠更黠,知水情,識水脈。荷花不禁掐,稻花不禁捾。
水澇子,水澇子,鴳濫堆隨江風(fēng)起,自仗秋莎噆秋水。
56、栗里華陽窩辭 栗里枕(唐代-王質(zhì))
塊不枕頭,防兒來偷。疾攑深投,安枕長流。在我窩兮不可忘,無煩酴酥入枕囊,但乞野菊花風(fēng)香。
57、和游子明效李長吉體二首 其二(唐代-王質(zhì))
樹頂參差山髻青,漫漫秋浦無人行。征衫塵土老歲月,梧桐秋風(fēng)桃李春。
水寒露冷蒹葭濕,屬玉橫江孤影直。波紋搖盡九秋香,菱葉團圓水花碧。
58、黃鵠扇(唐代-王質(zhì))
摩盡青云到紫微,玉城風(fēng)露冷霏霏。政令同落生綃上,亦勝空梁一燕飛。
59、留別(唐代-唐彥謙)
西入潼關(guān)路,何時更盍簪。年來人事改,老去鬢毛侵。
花染離筵淚,葵傾報國心。龍?zhí)肚С咚?,不似別情深。
60、酬舒公見寄(唐代-唐求)
無客不言云外見,為文長遣世間知。
一聲松徑寒吟后,正是前山雪下時。
61、春郊醉中贈章八元(唐代-熊孺登)
三月踏青能幾日,百回添酒莫辭頻。
看君倒臥楊花里,始覺春光為醉人。
62、送僧之臺州(唐代-李郢)
獨尋臺嶺閑游去,豈覺靈溪道里賒。三井應(yīng)潮通海浪,
五峰攢寺落天花。寒潭盥漱銅瓶潔,野店安禪錫杖斜。
到日初尋石橋路,莫教云雨濕袈裟。
63、送陽翟張主簿之任(唐代-獨孤及)
舊聞陽翟縣,西接鳳高山。作吏同山隱,知君處劇閑。
少年當效用,遠道豈辭艱。遲子揚名后,方期彩服還。
64、江行寄張舍人(唐代-靈一)
客程終日風(fēng)塵苦,蓬轉(zhuǎn)還家未有期。林色曉分殘雪后,
角聲寒奏落帆時。月高星使東看遠,云破霜鴻北度遲。
流蕩此心難共說,千峰澄霽隔瓊枝。
65、木芙蓉三首(唐代-黃滔)
黃鳥啼煙二月朝,若教開即牡丹饒。
天嫌青帝恩光盛,留與秋風(fēng)雪寂寥。
卻假青腰女剪成,綠羅囊綻彩霞呈。
誰憐不及黃花菊,只遇陶潛便得名。
須到露寒方有態(tài),為經(jīng)霜裛稍無香。
移根若在秦宮里,多少佳人泣曉妝。
66、上鹽鐵尚書(時太廟宿齋)(唐代-薛能)
南宮環(huán)雉隔囂塵,況值清齋宿大臣。城絕鼓鐘更點后,
雨涼煙樹月華新。檐前漱曉穹蒼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聞?wù)f務(wù)閑心更靜,此時憂國合求人。
67、琵琶行(唐代-牛殳)
何人斸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迸落金盤聲斷續(xù)。
飄飄飖飖寒丁丁,蟲豸出蟄神鬼驚。秋鴻叫侶代云黑,猩猩夜啼蠻月明。
潏潏汩汩聲不定,胡雛學(xué)漢語未正。若似長安月蝕時,滿城敲鼓聲噒噒。
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傷心憶得陳后主,春殿半酣細腰舞。
黃鶯百舌正相呼,玉樹后庭花帶雨。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后云溶溶。
夜深霜露鎖空廟,零落一叢斑竹風(fēng)。金谷園中草初綠,石崇一弄思歸曲。
當時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聽不足。又似賈客蜀道間,千鐸萬磬鳴空山。
未若此調(diào)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引之于山,獸不能走。
吹之于水,魚不能游。方知此藝不可有,人間萬事憑雙手。
若何為我再三彈,送卻花前一尊酒。
68、聽歌(唐代-武元衡)
月上重樓絲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滿堂誰是知音者,不惜千金與莫愁。
69、宋州東登望題武陵驛(唐代-李嘉祐)
梁宋人稀鳥自啼,登艫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隨河水去,
黃云猶傍郡城低。平陂戰(zhàn)地花空落,舊苑春田草未齊。
明主頻移虎符守,幾時行縣向黔黎。
70、雜興(唐代-李頎)
沉沉牛渚磯,舊說多靈怪。行人夜秉生犀燭,
洞照洪深辟滂湃。乘車駕馬往復(fù)旋,赤紱朱冠何偉然。
波驚海若潛幽石,龍抱胡髯臥黑泉。水濱丈人曾有語,
物或惡之當害汝。武昌妖夢果為災(zāi),百代英威埋鬼府。
青青蘭艾本殊香,察見泉魚固不祥。濟水自清河自濁,
周公大圣接輿狂。千年魑魅逢華表,九日茱萸作佩囊。
善惡死生齊一貫,只應(yīng)斗酒任蒼蒼。
71、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唐代-盧照鄰)
輶軒遵上國,仙佩下靈關(guān)。尊酒方無地,聯(lián)綣喜暫攀。
離言欲贈策,高辨正連環(huán)。野徑浮云斷,荒池春草斑。
殘花落古樹,度鳥入澄灣。欲敘他鄉(xiāng)別,幽谷有綿蠻。
72、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唐代-司空曙)
元日爭朝闕,奔流若會溟。路塵和薄霧,騎火接低星。
門響雙魚鑰,車喧百子鈴。冕旒當翠殿,幢戟滿彤庭。
積歲方編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陳禹玉,司歷獻堯蓂.
壽酒三觴退,簫韶九奏停。太陽開物象,霈澤及生靈。
南陌高山碧,東方曉氣青。自憐揚子賤,歸草太玄經(jīng)。
73、贈司空拾遺(唐代-戴叔倫)
侍臣何事辭云陛,江上彈冠見雪花。望闕未承丹鳳詔,
開門空對楚人家。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不賒。
高館更容塵外客,仍令歸去待瓊?cè)A。
74、送崔融(唐代-戴叔倫)
王者應(yīng)無敵,天兵動遠征。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
夜月邊塵影,秋風(fēng)隴水聲。陳琳能草檄,含笑出長平。
75、感遇·之三十(唐代-陳子昂)
可憐瑤臺樹。
灼灼佳人姿。
碧華映朱實。
攀折青春時。
豈不盛光寵。
榮君白玉墀。
但恨紅芳歇。
凋傷感所思。
76、錢(唐代-李嶠)
漢日五銖建,姬年九府流。天龍帶泉寶,地馬列金溝。
趙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金門應(yīng)入論,玉井冀來求。
77、鏡中別業(yè)二首(一作鏡湖西島閑居)(唐代-方干)
寒山壓鏡心,此處是家林。梁燕窺春醉,巖猿學(xué)夜吟。
云連平地起,月向白波沈。猶自聞鐘角,棲身可在深。
世人如不容,吾自縱天慵。落葉憑風(fēng)掃,香粳倩水舂。
花期連郭霧,雪夜隔湖鐘。身外無能事,頭宜白此峰。
78、詠柳(唐代-韓偓)
裊雨拖風(fēng)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79、依韻次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唐代-杜荀鶴)
天上詩名天下傳,引來齊列玉皇前。大仙錄后頭無雪,
至藥成來灶絕煙。笑躡紫云金作闕,夢拋塵世鐵為船。
九華山叟驚凡骨,同到蓬萊豈偶然。
80、戲顏郎中獵(唐代-張祜)
忽聞射獵出軍城,人著戎衣馬帶纓。
倒把角弓呈一箭,滿川狐兔當頭行。
81、薔薇花(唐代-張祜)
曉風(fēng)抹盡燕支顆,夜雨催成蜀錦機。
當晝開時正明媚,故鄉(xiāng)疑是買臣歸。
82、寄棲白大師二首(唐代-貫休)
流浪江湖久,攀緣歲月闌。高名當世重,好句逼人寒。
月苦蟬聲嗄,鐘清柿葉干。龍鐘千萬里,擬欲訪師難。
蒼蒼龍闕晚,九陌雜香塵。方外無他事,僧中有近臣。
青門玉露滴,紫閣錦霞新。莫話三峰去,澆風(fēng)正蕩淳。
83、題秦系山人麗句亭(唐代-皎然)
獨將詩教領(lǐng)諸生,但看青山不愛名。
滿院竹聲堪愈疾,亂床花片足忘情。
84、題四老廟二首 其二(唐代-許渾)
避秦安漢出藍關(guān),松桂花陰滿舊山。自是無人有歸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85、題賀知章故居疊韻作(唐代-溫庭筠)
廢砌翳薜荔,枯湖無菰蒲。老媼飽藁草,愚儒輸逋租。
86、覽褒子臥病一絕,聊以題示(沈氏生全真)(唐代-韋應(yīng)物)
念子抱沉疾,霜露變滁城。獨此高窗下,自然無世情。
87、永定寺喜辟強夜至(唐代-韋應(yīng)物)
子有新歲慶,獨此苦寒歸。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滿衣。
深爐正燃火,空齋共掩扉。還將一尊對,無言百事違。
88、再逢晝公(唐代-齊己)
竟陵西別后,遍地起刀兵。彼此無緣著,云山有處行。
久吟難敵句,終忍不求名。年鬢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89、李斯井(唐代-賈島)
井存上蔡南門外,置此井時來相秦。
斷綆數(shù)尋垂古甃,取將寒水是何人。
90、阻戎瀘間群盜(唐代-岑參)
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間。殺人無昏曉,尸積填江灣。
餓虎銜髑髏,饑烏啄心肝。腥裛灘草死,血流江水殷。
夜雨風(fēng)蕭蕭,鬼哭連楚山。三江行人絕,萬里無征船。
唯有白鳥飛,空見秋月圓。罷官自南蜀,假道來茲川。
瞻望陽臺云,惆悵不敢前。帝鄉(xiāng)北近日,瀘口南連蠻。
何當遇長房,縮地到京關(guān)。愿得隨琴高,騎魚向云煙。
明主每憂人,節(jié)使恒在邊。兵革方御寇,爾惡胡不悛。
吾竊悲爾徒,此生安得全。
91、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fēng)別廬(唐代-岑參)
柳亸鶯嬌花復(fù)殷,紅亭綠酒送君還。到來函谷愁中月,
歸去磻谿夢里山。簾前春色應(yīng)須惜,世上浮名好是閑。
西望鄉(xiāng)關(guān)腸欲斷,對君衫袖淚痕斑。
92、射訓(xùn)狐(德宗時裴延齡、韋渠牟等用事人爭出其門)(唐代-韓愈)
有鳥夜飛名訓(xùn)狐,矜兇挾狡夸自呼。乘時陰黑止我屋,
聲勢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喚誰畏忌,造作百怪非無須。
聚鬼征妖自朋扇,罷掉栱桷頹墍涂。慈母抱兒怕入席,
那暇更護雞窠雛。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惡物常勤劬。
縱之豈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誰謂停奸計尤劇,
意欲唐突羲和烏。侵更歷漏氣彌厲,何由僥幸休須臾。
咨余往射豈得已,候女兩眼張睢盱。梟驚墮梁蛇走竇,
一夫斬頸群雛枯。
93、奉和李相公題蕭家林亭(逢吉也)(唐代-韓愈)
山公自是林園主,嘆惜前賢造作時。
巖洞幽深門盡鎖,不因丞相幾人知。
94、宴榮二山池(唐代-孟浩然)
甲第開金穴,榮期樂自多。
櫪嘶支遁馬,池養(yǎng)右軍鵝。
竹引攜琴入,花邀載酒過。
山公來取醉,時唱接籬歌。
95、贈韓襄客(唐代-孟浩然)
只為陽臺夢里狂,降來教作神仙客。
96、泊松江(一作許渾詩,題作夜泊松江渡寄友人)(唐代-杜牧)
清露白云明月天,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fēng)雨一相失,夜泊橫塘心渺然。
97、四皓廟(唐代-李商隱)
羽翼殊勛棄若遺,皇天有運我無時。
廟前便接山門路,不長青松長紫芝。
98、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唐代-李商隱)
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二葉新。
正是澄江如練處,玄暉應(yīng)喜見詩人。
99、岳陽樓(唐代-李商隱)
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
100、罷郡歸洛途次山陽,留辭郭中丞使君(唐代-劉禹錫)
自到山陽不許辭,高齋日夜有佳期。管弦正合看書院,
語笑方酣各詠詩。銀漢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洛陽歸客明朝去,容趁城東花發(fā)時。
101、酬竇員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韻(唐代-劉禹錫)
楚鄉(xiāng)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fēng)駐彩旗。草色連云人去住,
水紋如縠燕差池。朱輪尚憶群飛雉,青綬初縣左顧龜。
非是湓城舊司馬,水曹何事與新詩。
102、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唐代-王維)
解薜登天朝,去師偶時哲。豈惟山中人,兼負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云霞末。開軒臨潁陽,臥視飛鳥沒。
好依盤石飯,屢對瀑泉渴。理齊小狎隱,道勝寧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發(fā)。荊扉但灑掃,乘閑當過歇。
103、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唐代-王維)
錦衣馀翟茀,繡轂罷魚軒。淑女詩長在,夫人法尚存。
凝笳隨曉旆,行哭向秋原。歸去將何見,誰能返戟門。
104、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唐代-杜甫)
甫也諸侯老賓客,罷酒酣歌拓金戟。騎馬忽憶少年時,
散蹄迸落瞿塘石。白帝城門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
粉堞電轉(zhuǎn)紫游韁,東得平岡出天壁。江村野堂爭入眼,
垂鞭亸鞚凌紫陌,向來皓首驚萬人。自倚紅顏能騎射。
安知決臆追風(fēng)足,朱汗驂驔猶噴玉。不虞一蹶終損傷,
人生快意多所辱。職當憂戚伏衾枕,況乃遲暮加煩促。
明知來問腆我顏,杖藜強起依僮仆。語盡還成開口笑,
提攜別掃清溪曲。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
共指西日不相貸,喧呼且覆杯中淥。何必走馬來為問,
君不見嵇康養(yǎng)生遭殺戮。
105、秋清(唐代-杜甫)
高秋蘇病氣,白發(fā)自能梳。藥餌憎加減,門庭悶掃除。
杖藜還客拜,愛竹遣兒書。十月江平穩(wěn),輕舟進所如。
106、即事(一作天畔)(唐代-杜甫)
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風(fēng)浪雨冥冥。一雙白魚不受釣,
三寸黃甘猶自青。多病馬卿無日起,窮途阮籍幾時醒。
未聞細柳散金甲,腸斷秦川流濁涇。
107、秋霽(唐代-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月出砧杵動,家家搗秋練。獨對多病妻,不能理針線。
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勸。
108、南亭對酒送春(唐代-白居易)
含桃實已落,紅薇花尚熏。冉冉三月盡,晚鶯城上聞。
獨持一杯酒,南亭送殘春。半酣忽長歌,歌中何所云。
云我五十馀,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為賤貧。
天下三品官,多老于我身。同年登第者,零落無一分。
親故半為鬼,僮仆多見孫。念此聊自解,逢酒且歡欣。
109、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唐代-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風(fēng)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110、送張南簡入蜀(唐代-白居易)
昨日詔書下,求賢訪陸沉。無論能與否,皆起徇名心。
君獨南游去,云山蜀路深。
111、問淮水(唐代-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擾擾在人間。何事長淮水,東流亦不閑。
112、奉和李大夫題新詩二首各六韻。忘筌亭(唐代-白居易)
翠巘公門對,朱軒野徑連。只開新戶牖,不改舊風(fēng)煙。
虛室閑生白,高情澹入玄。酒容同座勸,詩借屬城傳。
自笑滄江畔,遙思絳帳前。亭臺隨處有,爭敢比忘筌。
113、洛陽春贈劉李二賓客(齊梁格)(唐代-白居易)
水南冠蓋地,城東桃李園。雪消洛陽堰,春入永通門。
淑景方靄靄,游人稍喧喧。年豐酒漿賤,日晏歌吹繁。
中有老朝客,華發(fā)映朱軒。從容三兩人,藉草開一尊。
尊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論。明日期何處,杏花游趙村。
114、酬談少府(唐代-李白)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壯心屈黃綬,浪跡寄滄洲。昨觀荊峴作,如從云漢游。
老夫當暮矣,蹀足懼驊騮。
115、古風(fēng)其三十二(唐代-李白)
蓐收肅金氣。
西陸弦海月。
秋蟬號階軒。
感物憂不歇。
良辰竟何許。
大運有淪忽。
天寒悲風(fēng)生。
夜久眾星沒。
惻惻不忍言。
哀歌逮明發(fā)。
116、漁家傲 其九 十二月山家詞,和錢舍人葆酚、董孝廉蒼水(清代-唐芑)
秋老衣裳寒色透。斜風(fēng)細雨交重九。籬菊花開移戶牖。
持杯酒。雁聲飛遇山窗右。
秫稻登埸盈數(shù)畝。離離桔柚香堪剖。蕩漾湖光峰影瘦。
輕霜候。楓林葉老紅顏驟。
117、贈唐濟武 其一(明代-馮溥)
折檻焚魚句獨工,參祥學(xué)道跡雙融。閑來幾捆牛腰卷,醉后千村驢背風(fēng)。
小過舊知惟硯北,同人新興在江東。即今握手春明里,不擬人間問轉(zhuǎn)蓬。
118、寄興國池鶴上劉相公(唐代-張眾甫)
馴狎經(jīng)時久,褵褷短翮存。不隨淮海變,空愧稻粱恩。
獨立秋天靜,單棲夕露繁。欲飛還斂翼,詎敢望乘軒。
119、憶仙謠(第二舉)(唐代-沈彬)
白榆風(fēng)颯九天秋,王母朝回宴玉樓。日月漸長雙鳳睡,
桑田欲變六鰲愁。云翻簫管相隨去,星觸旌幢各自流。
詩酒近來狂不得,騎龍卻憶上清游。
120、景風(fēng)扇物(唐代-張聿)
何處青蘋末,呈祥起遠空。曉來搖草樹,輕度凈塵蒙。
水上微波動,林前媚景通。寥天鳴萬籟,蘭徑長幽叢。
漸飏摶扶勢,應(yīng)從橐籥功。開襟若有日,愿睹大王風(fēng)。
121、題顧與新清溪莊和唐應(yīng)德韻四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
罷官應(yīng)自好,負郭有瓜田?;挛短赵粒姴刨Z浪仙。
高齋聽雨枕,斜月過湖船。誰共幽吟者,空聞?wù)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