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詩小學(xué)生》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唐代-柳宗元)
宦(huàn)情羈(jī)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zhuǎn)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yīng)亂啼。
2、二月廿九日雨(明代-周倫)
朝來雨不止,薄暮晃新晴。萬壑泉爭赴,千峰云亂行。
鳥擎林葉重,鴨泛水花輕。吏隱真投跡,篇章取次成。
3、三月二十八日與諸弟出野觀社筍輿穿窄徑日中乃得平路小憩大梵寺(明代-楊慎)
滴階零雨坐深更,天為游人放曉晴。松蓋擎云村徑暗,秧針剌水野田明。
菁蔥俏茜憐春晚,詰屈崎嶇覺路生。正惱懶蟬勾午睡,蒲牢喜聽遠鐘鳴。
4、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元代-柳貫)
錢塘城東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太陰垂精金氣感,列宿藏景珠繩低。
鐘鼓沈沈尚傳警,羽毛謖謖屢驚棲。蟾蜍初不隔風(fēng)雨,誰其翼我凌丹梯。
5、五月十四夜對月有感(金朝-劉從益)
世事易隨云變滅,人生難保月團圞?;搓柭蒙崛陦簦铀凤L(fēng)聲五月寒。
何處云山端可老,向來天地為誰寬?;掠文_底生荊棘,蜀道而今卻不難。
6、和俞成大八月梅花(宋代-洪咨夔)
秋光深處送春來,青葉扶疏數(shù)點梅。
料是知君新釀熟,攙先九月菊花開。
7、自秋七月不雨至于春二月十九日僅得雨昌齡作賀詩予未及和而雨止矣遂次韻以閔之 其二(宋代-王十朋)
一杯未吸甕頭春,三疊聊攲雨裛塵。不用遽興風(fēng)伯訟,弘羊真是可烹人。
8、九月十三日離仙林(宋代-王十朋)
重入脩門鬢已華,君恩猶未許還家。木魚聲動催行李,蠟炬向人空自花。
9、三月十一日獨寓經(jīng)閣民先元發(fā)商叟見過縱步長廊因至?xí)G師房愛其潔雅攜棋瀹茗竟日而歸因成鄙句(宋代-李光)
長廊散步尋僧話,青眼相邀得老旼。久禮懺堂心獨苦,慣迎野客語尤真。
當(dāng)軒翠竹根根靜,對手拈棋局局新。日暮循堤還舊隱,一杯那復(fù)較醨醇。
10、二月三日游風(fēng)穴白云寺呈通判二首 其二(宋代-葛勝仲)
秀野班春過梵宮,賢僚況復(fù)肯相從。風(fēng)緣禦寇來幽穴,云為淵明出遠峰。
柳色直將波共綠,花光疑與酒爭濃。一庵此境堪肥遁,寄語山靈幸見容。
11、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攜詩見臨次韻(宋代-毛滂)
蔡子下筆生濤瀾,少時往往思涌泉。
便當(dāng)自作五鳳樓,畫楹刻桷皆蠻牋。
昨日千秋橋畔雪,楊花蝴蝶相聯(lián)翩。
徑喚紅粧弄春色,千壺快倒萬錦纏。
那知蔡子足踐地,柳車送客已復(fù)延。
搖竿孤唱頗自得,閉門高臥初誰賢。
幸來餉子小樓日,共看檐影移殘年。
東堂夜寒劍有氣,北窗晝靜琴無弦。
高門懸薄固疏矣,所憂餓虎猶須鞭。
齒搖目眵懶自薦,豈復(fù)珠貝如懸編。
仙人玉樹儻相待,只擬醉拍洪崖肩。
堯舜之事不足驚,肯為兒女癡自憐。
故山鶴帳久不往,白云封戶端應(yīng)全。
吏卒無令守叔夜,弟子何妨嘲孝先。
伯倫天地席幕爾,何處六翮猶爭前。
平生小吏輕子美,未害故人疏浩然。
子今風(fēng)霰動短褐,豈乏錦繡裁長篇。
東堂那記城旦語,唯有詩律曾家傳。
墨香紙滑霜兔勁,明窗妙意??請A。
客來指似寧信此,自知食蜜甜中邊。
12、丙寅中秋詠月(宋代-晏殊)
玉籥秋初半,冰輪歲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樓遲。
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
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見華滋。
苑靜疏螢濕,巢空驚鶴移。
漸穿鳴瑟幌,偏鑒讀書帷。
濛谷徒催曉,纖阿莫放虧。
陳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辭。
13、術(shù)家言予今歲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屢(宋代-陸游)
一生強半臥窮閻,糲飯藜羹似蜜甜。
耄齒覺衰嗟已晚,孟秋屬疾信如占。
危途本自難安步,惡石何妨更痛砭。
堅忍莫為秋雨嘆,牽蘿猶足補茅苫。
14、六月十七夜待月(宋代-陳文蔚)
凝佇虛亭未愜心,清光隱隱隔疏林。
欲觀玉鑒呈全體,獨倚朱欄到夜深。
15、重九出游既夕泛舟秦淮見月 其一(清代-林旭)
佳節(jié)心隨物色搖,出門四望未蕭條。新霜紅盡冶城樹,商略獨游畏路遙。
16、和許子遜中秋風(fēng)雨后看月原韻(清代-高其倬)
風(fēng)雨初更歇,涼蟾已在天。涔涔終不濕,炯炯只孤懸。
發(fā)映千莖白,秋逢兩度圓。三吳烽堠靜,弦管自年年。
17、一月十八日海豐舊友袁嘉猷過訪有作 其一(清代-柳亞子)
贈我延年之大藥,感君援手在窮途。當(dāng)時行役舟車瘁,此日重逢肝膽粗。
各有相思動寥廓,可無魂夢落江湖。謝生長逝藍生遠,說到酬恩淚眼枯。
18、月照梨花 送緯云弟渡江之廣陵(清代-陳維崧)
鐵甕隱隱,怒濤滾滾。簸宋掀梁,淘吳洗晉。誰泛水調(diào)清謳。
是鄰舟。望中一抹斜陽恨。可憐消盡、六代金粉。老夫還記舊揚州。
紅袖悠悠。滿江樓。
19、西江月 過投金瀨懷古(清代-陳維崧)
有女江頭擊絮,何人道上吹篪。我來吊古悵空祠,曠望幾重云水。
覆楚爭誇伍相,沼吳又說西施。淮陰往事亦如斯,成敗皆由女子。
20、壽雪浪禪師九月九日五十初度(明代-徐熥)
祗林遙見白毫光,發(fā)祝多年尚未蒼。菩薩應(yīng)期生下土,圣人此日出西方。
階前記臘松長在,座上拈花菊正香。一自九龍仍吐水,從今浴佛說重陽。
21、十二月二十七日作(明代-吳孺子)
三日半存何必戀,一年去盡不知留。
春風(fēng)只在虞山外,裊裊將來笑白頭。
22、西江月 贈周守正(元代-李道純)
識破無人無我,何須求拂求仙。隨時隨處總安禪。一切幻塵不染。選甚山居野處,何妨鬧市門前。執(zhí)中守正固三田。久久神珠出現(xiàn)。
23、二月三十日作(宋代-吳則禮)
鵓鴣端復(fù)喚雨來,韻此朱朱兼白白。
試問游梁余幾錢,今朝且作官寒食。
24、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馀意亦賦十二韻 其二(宋代-陳與義)
二士醉藜杖,兩禪風(fēng)袈裟。奇哉古無有,未覺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詩出微霞。賦罷跡已陳,憂樂如轉(zhuǎn)車。
卻后五百歲,遠俗增雄誇。
25、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唐代-貫休)
一到毗陵心更勞,冷吟閑步擁云袍。豈緣思妙塵埃少,
自是風(fēng)清物態(tài)高。野色疏黃連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橋。
終須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間好羽毛。
常憶雙溪八詠前,講詩論道接清賢。文欺白鳳真難及,
藥撚紅蕖豈偶然?;袢馃熣秤耥?,簾垂幽鳥啄苔錢。
自憐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風(fēng)二十年。
□雷車雨滴階聲,寂寞焚香獨閉扃。錦繡文章無路達,
袴襦歌詠隔墻聽。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禪靈。
26、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 其一(清代-鄭孝胥)
扁舟載兒女,何處是吾家?楚客愁千斛,江天秋一涯。
地偏聊可避,計拙未為差??輼溟T前倚,沈吟待暮鴉。
27、至元二年二月八日陳子善范昭甫同游虎丘四首 其四(元代-朱德潤)
野色空濛錦鴂啼,東風(fēng)吹雨濕羅衣。一堤芳草花開遍,落日馬嘶人醉歸。
28、甲戌1814九月廿一夜予方有秋興適奎垣以詩見貺清話更闌疊次其韻感賦二律 其一(清代-章甫)
悲秋搔首不勝簪,萬籟無聲秋氣沉。世味嘗來寒士淡,人情閱至老儒深。
半生事業(yè)羞雙鬢,千古文章共寸心。吾黨風(fēng)流云散后,幾曾夜話到于今。
29、次韻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宋代-黃庭堅)
金狨系馬曉鶯邊,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語車聲喧法曲,花光樓影倒晴天。
人間化鶴三千歲,海上看羊十九年。
還作遨頭驚俗眼,風(fēng)流文物屬蘇仙。
30、和樂天齋戒月滿夜對道場偶懷詠(唐代-劉禹錫)
常修清凈去繁華,人識王城長者家。案上香煙鋪貝葉,
佛前燈焰透蓮花。持齋已滿招閑客,理曲先聞命小娃。
明日若過方丈室,還應(yīng)問為法來邪。
31、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南北朝-顏延之)
虞風(fēng)載帝狩,夏諺頌王游。春方動宸駕,望幸傾五州。
山只蹕嶠路,水若警滄流。神御出瑤軫,天儀降藻舟。
萬軸胤行衛(wèi),千翼泛飛浮。凋云麗璇蓋,祥飆被彩斿。
江南進荊艷,河激獻趙謳。金練照海浦,笳鼓震溟洲。
藐眄覯青崖,衍漾觀綠疇。民靈騫都野,鱗翰聳淵丘。
德禮既普洽,川岳遍懷柔。
32、甲申二月二十三日問馬坰野寓寶坻公署有感時令君曹公將內(nèi)召(明代-申佳允)
山映崆峒帶遠暉,晴樓沙樹昔年非。地經(jīng)烽火寒煙亂,鳥積斜陽塞草肥。
古梵疏鐘聲繞夢,孤城細雨淚沾衣。春風(fēng)信宿神明宰,又復(fù)搴惟傍紫薇。
33、霜月梅(元代-凌云翰)
北枝消得鐵心肝,卻恐南枝不耐寒。好倩東風(fēng)與吹散,只留疏影月中看。
34、三月十日得小兒安童書(元代-乃賢)
辭家海上忽三年,念汝令人思惘然。萬里書來春欲暮,一庭花落夜無眠。
賈生空抱憂時策,季子難求負郭田。但得南歸茅屋底,盡將書冊教燈前。
35、壺園中秋待月四首 其一(清代-張廷壽)
徙倚高樓待月來,虛空有影更裴回。關(guān)心欲向姮娥訴,無奈愁云總不開。
36、中秋月 其一(宋代-孫復(fù))
度度思真賞,幽期邈始還。金行分此夜,桂子落何山。
座席清風(fēng)里,人家灝氣間。飲懷與吟興,徹曙兩非閑。
37、成化戊戌十二月十六日與吳原博史明古張子靜游陽山入云泉庵觀大石聯(lián)句 其六(明代-李應(yīng)禎)
在懸太師擊,攻玉詩人諷。仙煮充腹饑,俗支免腰痛。
瑤琨產(chǎn)維揚,瑯玕出乃雍。高題少室名,怪作東坡供。
半空見玉蝙,千仞附青鳳。
38、二月十五日別貴州貢士汪漢陳璣輩餞于駐節(jié)亭(明代-祁順)
春初來貴陽,春半即回首。群英集亭館,勸我尊中酒。
斯文意味深,談笑不知久。仆夫催出門,風(fēng)動河橋柳。
39、十二月旦(宋代-韓淲)
雪后寒檐滴,青燈夜看詩。人情雖已甚,物色又何其。
永永孤城漏,垂垂老境時。琉璃剪木葉,今歲是冰枝。
40、閏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為石鼓山向園之(宋代-趙蕃)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
駕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
紫霄作重陽,白鹿見圖畫。
聞之幾向風(fēng),恨不款段跨。
今年五溪歸,邇?nèi)杖嬉邸?/p>
先生喜其至,舍以江亭闊。
頻能枉高軒,人駭非重客。
那知先生意,于此自為德。
茲日復(fù)何日,休沐著甲令。
先生重過之,俱款石皷勝。
西溪命題字,東巖俾開徑。
既除古莓苔,又索賢名姓。
已焉興未休,棹舟放中流。
西風(fēng)未卻暑,一雨方回秋。
僧坊遠莫至,隱墅近得留。
寧同峴山輩,不異舞雩游。
41、對月懷簽判丈兼簡文顯(宋代-趙蕃)
季月風(fēng)當(dāng)凜,南方候?qū)嵠?/p>
長林未搖落,頻夕對嬋娟。
恨我遙成隔,知公夜不眠。
連墻有周子,置論每超然。
42、海棠月(元代-張玉娘)
永夜無人玉漏遲,團團月上海棠枝。月留涼露芳塵暗,花弄清暉淑影移。
粉黛三千春對鏡,銀波萬頃曉凝脂。深閨為爾牽愁興,坐問容光強賦詩。
43、甘谷約以七月初二日過我,屆期不至,訊之則曰以租船將到也,詩以諧之 其二(清代-全祖望)
浹歲吾門巷,無君曳履聲。既驅(qū)雙豎去,合作四窗行。
來日須憐少,秋光正放清。人生幾兩屐,一切且忘情。
44、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報答春光酒一卮?貧中無酒著春歁。
作詩細與東風(fēng)道,未必東風(fēng)肯要詩。
45、七年九月自廣陵召還復(fù)館于浴室東堂八年六月(宋代-蘇軾)
乞郡三章字半斜,廟堂傳笑眼昏花。
上人問我遲留意,待賜頭綱八餅茶。
(尚書學(xué)士得賜頭綱龍茶一斤,八餅,今年綱到最遲。
)夢繞吳山卻月廊,白梅盧橘覺猶香。
(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數(shù)百間,寺中多白楊梅、盧橘。
)會稽且作須臾意,従此歸田策最良。
東南此去幾時歸,倦鳥孤飛豈有期。
斷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