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必背》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毛園萃芳亭與沈中白丘月渚同賦 其三(明代-楊慎)
額城一別會滇云,花底匆匆酒未醺。青殿揮毫應憶我,金梁明月碧峣分。
2、中秋對月(宋代-李處權)
露洗風吹未遽央,登山臨水總心降。
明年此夕知何處,自古中秋不可雙。
尚倚人琴溫似玉,更能詩酒浩如江。
披襟拄頰渾無寐,斗轉參移莫下窗。
3、步月吟(宋代-邵雍)
林罅天尤碧,風馀月更明。
人間無事日,得向此中行。
4、弟子厚自相山徙居湖塘又復一月矣距外除只數(宋代-王之道)
相逢休訪楚江萍,我老無能一壯丁。
卜宅又驚三浹日,御琴空感再周星。
新愁卿酒心先醉,氣怯春寒夢易醒。
卻喜故山遙在眼,舉頭時見竹青青。
5、西江月 其一(宋代-楊無咎)
沙上鷗群□戲,云端雁陣斜鋪。殷勤特為故人書。
寫盡衷腸情素。
名字縱非儔匹,夤緣自合歡娛。盡教涂抹費工夫。
到底翻成吃醋。
6、三月二首(宋代-曹勛)
三月春如年少時,了知造化最兒嬉。
智行無事柳飛絮,道發(fā)自然花滿枝。
錦繡園林添富貴,神仙院落斗清奇。
老夫長似春三月,游戲人間不皺眉。
7、滿江紅(戊午八月十二日賦后圃早梅)(宋代-吳潛)
問信江梅,漸推出、紅苞綠萼??皭厶?,平生懷抱,歲寒為托。瘦骨皺皮猶老硬,孤標獨韻難描摸。怕東君、壓住等春來,鞭先著。
止渴事,風煙邈。和羹事,風波惡。想翠禽啁哳,笑他都錯。爭似花開頹醉玉,月天更引霜天角。便一年、強作十年人,山中樂。
8、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宋代-劉克莊)
靜中面壁打坐,倦后拋書投床。
認自家一尺棰,管渠儂萬丈光。
9、霜月次擇之韻(宋代-朱熹)
蓮花峰頂雪晴天,虛閣霜清絕縷煙。明發(fā)定知花蔌蔌,如今且看竹娟娟。
10、九月十五,夜月細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經古(宋代-楊萬里)
桂樹冰輪兩不齊,桂圓不似月圓時。
吳剛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
11、客舍中秋不見月(明代-浦源)
去年妻子對同歡,今日秋陰客舍寒。不是清光不相照,照來孤影托誰看。
12、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詩帖五首(洪武辛酉九月(明代-馬治)
東閣小詩書夢破,后堂殘醉燭花明。
春風客散茶香在,寂寞人間萬古情。
13、月上海棠 遲眠(近現(xiàn)代-黃綺)
霜空月著琉璃瓦??戳鞴?、如水亂星射。握筆閑吟,渡些時、酒余歌罷。
西風冷,雁落平沙四野。
扶頭自笑何為者。夜凄清、怎地見消下。簟冷屏欹,只須信、睡眠無價。
今宵恨,為誰還睡遲也。
14、七月望后陪謝枚如丈山居 其一(清代-陳寶琛)
謝公健游者,老不坐籃輿。危磴扶闌下,虛樓掃榻居。
聞鐘思太華,觀瀑憶匡廬。昨夜峰頭月,山莊照著書。
15、戊午九月十四日出云棲寺作(清代-姚鼐)
萬樹納幽光,峰頂日初到。寺樓人始啟,四嶺鳥群噪。
鐘磬隱虛堂,蔬水薦僧灶。門與道人別,徑有脩篁導。
邅回將出谷,陰森猶入奧。返瞻昨履地,木末一峰冒。
玆生入世網,空王實先覺。豈不被聲聞,所病無持操。
是以云棲門,堅持一佛號。要取同趨歸,非謂異宗教。
眷焉顧其室,喟然發(fā)中悼。焚和從一念,系物沮高蹈。
既厭流俗靡,豈耽山水樂。終辭弱喪情,屬為知者道。
16、三月三十日郊外小飲兼有所感(明代-王世貞)
近出看栽柳,重來綠護人??v遲今日暮,已判隔年春。
酒盞深難卻,花枝強當新。綺羅猶杜曲,鐘鼓任平津。
放蕩群謀笑,生疏萬事嗔。祇應兒女計,未敢問垂綸。
17、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吐月峰(明代-高啟)
四更棲鳥驚,山白初上月。
起開東閣看,正在云峰缺。
18、八月梨花(明代-王夫之)
夕吹喧風葉,初暾炫露條。涂陰新紫薦,大谷早英飄。
留蝶尋香薄,遲鶯憶夢遙。迎涼催曉色,倚雪抗清霄。
恨詎青春謝,姿矜白日昭。潔紈悲漢扇,瑤館駐秦簫。
抱影空含碧,凝魂映泬寥。云痕將桂粟,湘怨亙蘭苗。
修月飛瓊柹,凌空舞素潮。西烏歌正急,南樹夢猶妖。
瀚海寒偏耐,哀家韻未饒。一桐虛井砌,片葉點詩瓢。
銜去元禽遠,歸來白雁邀。馀芳回羯鼓,幽約后星橋。
江介蘆花冷,揚州玉蕊凋。函情搖落日,芳信在山椒。
19、二月七日夜泊許村遇雨(明代-劉基)
漫喜晴天出北門,還愁急雨送黃昏。
山風度水喧林麓,野樹翻云動石根。
宿麥已隨江草爛,新泉休共井泥渾。
魚龍浩漫滄溟闊,澤畔誰招楚客魂。
20、歲十有二月庚寅立春丁亥之春也(元代-黃鎮(zhèn)成)
生甲逢春六十周,乾坤俯仰一虛舟。歲寒冰雪梅堪賦,物外煙霞鶴與儔。
夜火流丹燒藥灶,午泉分乳試茶甌。吾心已定身何系,極目閒云任去留。
21、至正十一年秋七月巡按松州虎賁分司時山谷寒甚公事絕少明日即還為賦此 其二(元代-貢師泰)
云葉繽紛雪弄花,小營近午卻排衙。分司御史渾無事,又鞚青驄踏白沙。
22、九月二日夢后寄裴如晦(宋代-梅堯臣)
裴生安健否,試問雁經過。處士賦鸚鵡,將軍養(yǎng)駱駝。
食魚今飽未,索米奈貧何。昨夜分明夢,持書認篆窠。
23、游承天寺海翁首座相與登月臺因過方丈(宋代-丘葵)
偶趁秋風一到城,市塵湫隘敗人清。
牽絲聊作逢場戲,舉眼那知得月明。
寂外幡幢皆古意,堂邊萱草自秋聲。
因過方寸觀心印,見得泥牛入海行。
24、對月寄同志(唐代-劉得仁)
霜滿中庭月在林,塞鴻頻過又更深。
支頤不語相思坐,料得君心似我心。
25、八月二十六日游萬泉河(清代-鄭孝胥)
沈陽無山沈戰(zhàn)氣,秋色真從萬里至。繞城何處可登高,憎見諸羌踞僧寺。
北俗雖豪缺風雅,麇集屠沽作都會。東門聞道有泉源,便覺清甘起人意。
碧波瀠洄僅十畝,傍水居然蘆滿地。殘荷過橋香自遠,禿柳數株堪小憩。
若能營此作園池,種樹置亭亦殊易??v民游觀資養(yǎng)性,豈非從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誰與言,自怪邊塵損文字。
26、七月七日官舍風雨中作(清代-鄭孝胥)
四圍山海一身藏,歷落嵚崎自笑狂。天際云濤秋益壯,樓頭風雨晝初涼。
操心稍悟安心訣,更事翻思忍事方。獨有韋郎言可念,俸錢虛愧對流亡。
27、十六夜登瓜洲城看月懷舊寄所親(明代-程嘉燧)
十年曾宿焦山寺,浪急天寒少客行。
明日片帆仍遠道,一時雙眼復孤城。
暮山欲盡離尊歇,黃葉全稀白發(fā)生。
別后故人無限憶,隔江同見月初盈。
28、過虎丘尋君實爾常夜歸憶前月同伯美于此送客(明代-程嘉燧)
吳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轉翠微。
又喜清輝山頂見,不妨疏雨樹頭飛。
黃鸝入寺渾相識,白月當門恰送歸。
灌木陰陰萍沼綠,重游心念故人違。
29、七月三日大風(明代-王鏊)
去年七月颶風作,駕海驅山勢何惡。沿江濱海萬人家,一半漂流喂蛟鱷。
今年七月仍颶風,驅山駕海勢略同。人家有備幸多免,禾偃木拔歲則兇。
我聞有道唐虞世,風不鳴條雨沾塊。休徵五事來應時,百谷用成民用乂。
當今公道如天開,金縢既啟群公來。賓賢養(yǎng)老天子圣,風伯爾獨胡為哉。
30、三月廿日過桐巷陸氏故居感而有賦(元代-呂誠)
昔年曾醉陸家池,白首重來有所思。野哭鄰雞如昨日,陸遷谷變異當時。
喧林眾鳥偷櫻子,臥石群羊沒兔葵。莫說華亭千古事,故宮禾黍正離離。
31、瑤臺月 違終南山(元代-王哲)
攜云放肆投閑路,清風明月長載?;毓夥嫡?,瑩徹澄波青黛。
仿佛里、遠望嘉山,靜至收歸寧海。前生約,今生在。
遇明了,便明對。相愛。熙然景致,頤然聚會。這個密妙堪賽。
內外須、常常頂戴。香煙起盤裊,盡成雯蓋。每從依、仙伴同游,定處看、霞軒神憑三曜。
通三昧,論交友交泰。無礙。靈明一點,逍遙自在。
32、九月八日曉起絕糧舟中讀書(宋代-趙鼎臣)
饑腸徹夜鳴,夢亂不能好??诟构世塾?,勉起不待曉。
貧家無宿糧,庖廚凈如掃。力耕可得食,此計真不早。
居然懷抱惡,坐使百憂繞。聊復讀我書,百家觀浩渺。
古人骨已朽,漫爛列華藻。其言忽起予,一覽意自了。
颯然驚短鬢,怒立何草草。壯心激衰懦,豪氣變枯槁。
捧腹故便便,不食今自飽。方知道義力,非但文章巧。
吾命豈真窮,吾書可長保。從今復何事,讀誦以終老。
不須哀王孫,為謝淮陰嫗。
33、三月三日臨曲水詩(魏晉-庾闡)
暮春濯清汜,游鱗泳一壑。高泉吐東岑,洄瀾自凈滎。
臨川疊曲流,豐林映綠薄。輕舟沈飛觴,鼓枻觀魚躍。
34、九月初八出門日別婦柩作(明代-王彥泓)
此行誰更問歸期,十載窮棲耐別離。脫釧為供賓客醉,寄書不作女兒悲。
豪場志業(yè)終遲就,病榻羸姿已莫支?;诓婚]門同井臼,一生青案對元眉。
35、夜起聽圃人鋤月聲(明代-方起龍)
涼月白于水,微煙且未生。鶯眠一樹靜,草響百蟲爭。
人影孤逾冷,鋤音歇復鳴。墻頭相問訉,莫是老云卿。
36、惜紅衣 八月十二夜,陶谷程夫人贈荷。(清代-蘇穆)
寂寂宵分,團團月午,一天云散。送得香來,剛離謝池畔。
紅衣翠蓋,應替卻、悲秋一半。銀漢。訴與姮娥,比天涯還遠。
西風惹袖,金粟鋪階,佳人笑相玩。蓮舟才系,忘了采蓮伴。
目斷故山歸路,一定有人凄怨。但膽瓶深護,莫把繡簾輕卷。
37、雙雙燕 辛卯二月,蓮痕以庚寅臘五生朝感賦見示,索和,次韻(近現(xiàn)代-許寶蘅)
人生底事,有離合悲歡,此因誰造。新知最樂,疏放相憐一笑。
怎禁愁心幽渺。論如許年華正早。豪情狂態(tài)難除,肯負光陰草草。
休惱。春風乍到。問尋夢池塘,唱酬多少。舊學商量,卻失霜紅遺老。
世事任如過鳥。數漢臘風流未杳。俊游且趁花朝,日向花間千繞。
38、金縷曲 對月有感,怯寄外子京師(清代-許誦珠)
月色明如許。助秋心、流螢焰冷,晚蟬吟苦。百種凄涼千種恨,訴與嫦娥不語。
但寂寂、清光來去。空外一繩云雁影,似傳情、代把衷音譜。
蟲韻急,亂如雨。
鸞飄鳳泊關河阻。想見那、殘書蠹蝕,敞貂裘補。文字無靈金欲盡,可是紅顏誤汝。
失十里、看花歸路。愿乞天孫書姓氏,錦還時、重賦團圞句。
天聽近,定憐取。
39、七月七日登盤龍山蓮峰閣(清代-王思訓)
鐵騎金戈失翠丘,誰家笑語在針樓。浮云身世三年淚,落日關河百戰(zhàn)秋。
天外不來青鳥使,沼邊空憶赤龍游。欲消旅恨憑香閣,一水盈盈隔女牛。
40、金縷曲 壬寅三月望夜月食喜雨(清代-樊增祥)
奪盡妖蟆氣。早安排、雨師風伯,護持月姊。保我金甌無缺陷,未用桃弓棘矢。
有龍蜃、噓云而起。不見人間君子過,似一床、錦被全遮蔽。
玉女笑,碧翁喜。
竹宮夜醮鹓鸞侍。料依然、一輪金鏡,山河表里。身御六龍還桂闕,堯舜女中萬歲。
想賀表、平明畢至。陰沴潛消春夜雨,相公詩、雅稱朝廷意。
三月望,史臣記。
41、踏莎行 正月十二夜對月(清代-張玉珍)
蘭夜沉沉,燈期近了。纖云卷盡冰輪皎。橫階如水弄清寒,隔簾篩取疏陰到。
綺席歌殘,離人思悄。林梅浮動幽香好。寂寥庭院許徘徊,一天吟緒和誰道。
42、和孟堅二月晦同出城 其二(宋代-鄭俠)
城中未必悶,出郭喜還生。濃淡山原氣,高低溪澗聲。
鳴棋振幽谷,把酒聽流鶯。疏曠還隨分,何須學步兵。
43、洪武癸丑九月十八日為外兄集賢大學士張東谷賀八十 其一(明代-宋訥)
甲午重經癸丑年,人間八十地行仙。名齊綠野堂中相,望重香山畫里賢。
卿士月華臨故國,老人星彩麗中天。九齡已立開元業(yè),有酒何妨醉壽筵。
44、七月十七日快孫生余生十五日(明代-王應斗)
賓筵初罷報孫枝,家慶重歡此一時。裴庾昔年傳笑語,甲辰何必問雄雌。
45、晴月(明代-張家珍)
木杪云初亮,山前瀑布寒。光輝今夜倍,圓缺幾人看。
柳影池心亂,琴聲露氣漙。含情與誰語,惆悵夜漫漫。
46、已酉閏八月二十一日出南城游峴山壁間讀東坡(宋代-王洋)
水晶宮名凡幾區(qū),此州絕景天下無。
寒溪十里出明鏡,峭壁千仞涵清虛。
平一邱壑胸次間,長情自恨無時閑。
干戈逐我出鄉(xiāng)曲,散浪卻不拘塵寰。
往時足健輕追逐,吳會山川看未足。
行來伺值積雨馀,萬疊峰巒發(fā)新綠。
溪山長好人長閑,不信此州翻地軸。
流落須論塞上翁,高唱慚無郢中曲。
千年陵谷我遷變,高名長在唯稱賢。
峴山上下碑在否,見說父老猶潸然。
襄陽但記羊叔子,霅上風流亦如此。
壁間誰記萬瓦詩,歡息前賢淚如洗。
47、題月禪師方丈(宋代-蔣堂)
我到云房是有緣,坐移蓮刻聽禪詮。
江邊異日人應記,吏部曾來見大顛。
48、書吳江塔院水月(宋代-武衍)
疊疊滄波隔亂山,白鷗飛去復飛還。
吟邊好思無多子,只在孤舟落照間。
49、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乃作熙熙陽春之詩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鄉(xiāng)之人而歌之(宋代-張栻)
熙熙陽春,既發(fā)既舒。翼翼南畝,是展是圖。
嗟爾農夫,各敬乃事。往利爾器,誡爾婦子。
惟生在勤,勤則及時。惟時之趨,時不爾違。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習習谷風,和澤乃普。
往即爾耕,惟力之深。往蒔爾苗,勿倦其耘。
于日于夕,自遂自達。爾心勿忘,彼生孰遏。
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違天,使爾有成。
既穟既實,既堅既好。爾穫既周,先養(yǎng)爾老。
保爾家室,撫爾幼稚。既迄有年,復思嗣歲。
嗟爾父老,其訓其誡。俾務于本,惟土物愛。
不念其本,則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
嗟爾父老,其告其喻。爾之有生,君實覆汝。
尊君親上,其篤勿忘。小心畏忌,率于憲章。
嗟爾父老,教之孝悌。孰無父母,與其同氣。
反于爾心,孰無愛敬。即是而推,烏往不順。
嗟爾父老,勿替諄諄。其未率從,警厲其身。
告以禍患,其使知懼。無俾蹉跌,以陷罪罟。
惟國之法,燁燁其垂。使爾知避,豈欲爾施。
爾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懷,寘于爾衷。
于赫圣主,敷德流澤。布宣弗勤,時予之責。
咨爾父老,助予念茲。豈予之助,報國是宜。
粵以今日,勸相于郊。乃作此詩,以懋爾勞。
咨爾父老,尚演厥義。其諷其歌,于鄉(xiāng)于里。
俾一其心,服我訓言。擊鼓坎坎,自古有年。
50、城頭月 江營(清代-徐璣)
江東元老稱恒武。烽火天南路。萬隊旌旄,千重甲帳,壯士雄于虎。
鳴笳伐鼓轟朝暮。只有箏琶苦。彈向西風,攜來涼月,半是從軍婦。
51、秋霽豐德寺與玄貞師詠月(唐代-唐彥謙)
露冷風輕霽魄圓,高樓更在碧山巔。四溟水合疑無地,
八月槎通好上天。黯黯星辰環(huán)紫極,喧喧朝市匝青煙。
夜深獨與巖僧語,群動消聲舉世眠。
52、西江月·葆煉中分相火(唐代-呂巖)
葆煉中分相火,行持外借方鞋。清虛爽徹御□□?!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靈寶為胎。十分無極至真來。恍惚芝駢羽蓋。
53、二月望日,遞宿南宮,和尤延之右司郎署疏竹(宋代-楊萬里)
此君見我眼猶青,笑我吟髭雪點成。
憶昔與君同舍日,聽渠將雨作秋聲。
夜來遞宿三更悄,葉底春寒一倍生。
夢入故園數新筍,穿籬破蘚幾莖莖。
54、三月二十二日作(宋代-陸游)
雨過草爭出,溪湍魚逆行。
輕舟摘蒪菜,小市聽鶯聲。
萬事已無夢,一樽猶有情。
吾兒能講學,不必說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