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原文》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西江月·添線繡床人倦(宋代-吳文英)
添線繡床人倦,翻香羅幕煙斜。五更(gēng)簫鼓貴人家。門外曉寒嘶(sī)馬。
帽壓半檐朝雪,鏡開千靨(yè)春霞。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
2、清平樂 太湖月波(元代-沈禧)
秋蟾澄皎。影落波心小。三萬六千何渺渺。倒浸玉京瑤島。*娥笑倚欄干。素鸞飛處光寒。喚起謫仙同玩,浩歌激碎狂瀾。
3、八月十三夜漫成寄江南友(元代-李裕)
草井度涼螢,風簾燭燄清。長秋為客日,明月?lián)v衣聲。
歸夢頻宵見,愁心徹曉生。故園有叢菊,早晚掇秋英。
4、西江月·寒后添些紙布(元代-譚處端)
寒后添些紙布,饑來展手巡街。殘羹冷飯且充齋。柔弱清貧遠害。萬禍皆因心起,無心無禍無災。自從心定守真胎。云水逍遙自在。
5、中秋會于照水堂竟不見月和劉判官(宋代-吳芾)
又是人間八月秋,西風萬里殘暑收。
簿書汩沒日復日,忽逢佳節(jié)聊舉頭。
開樽喜有賓僚共,準擬延月歸城樓。
姮娥何事苦相惱,使我珠簾空上鉤。
百年樂事能有幾,興來不憚秉燭游。
雖無月華助吟賞,須知節(jié)物不可留。
樽前莫問漏聲促,且對溪山倒玉舟。
6、七月二十六日(宋代-孔平仲)
蘄州小簟琴光枕,學館無人日午時。睡去沈酣本避暑,夢回展轉(zhuǎn)卻添疲。
倏忽云雷出天意,清涼風雨報秋思。世間此味宜無比,只說羲皇已自卑。
7、八月晦日游東山彥約有詩次韻為謝二首 其一(宋代-李光)
永夜全莖下九天,郊坰風物正凄然。百年寶地空蕭瑟,十里青山水接連。
局上笑談棋易勝,坐中奇險句難聯(lián)。定回老演應相問,凈社何時到白蓮。
8、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宋代-劉克莊)
耄及歲不我與,眼空吾誰適從。
蒙叟達觀鵬鷃},子云自視蛇龍。
9、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草藉輪蹄翠織成,花圍巷陌錦韙屏。
早來指點游人處,今在游人行處行。
10、庚寅九月自蘇州量移武昌留示諸生 其三(清代-黃彭年)
化成必由學,惟士有恒心。所以武城宰,弦歌尚遺音。
國奢示以儉,斯道無古今。愿為夫子鐸,貢作帝廷琛。
吳楚未云遠,企望來規(guī)箴。
11、秋夜月 本意(清代-葉靜宜)
玉鉤初上簾旌。夜云輕。寂寞梧桐深院、月華明。
團圞影。清輝冷。恁無情。底事年年圓缺、更陰晴。
12、九月晦日感懷(明代-許伯旅)
長嘯拂吳鉤,南圖惜壯游。
乾坤同逆旅,風雨忽窮秋。
牢落莊周劍,飄飖范蠡舟。
行藏吾敢必,天意信悠悠。
13、詠儒釋道三教總贈程潔庵:釋教十三首 其十二 對月了殘經(jīng)(元代-李道純)
天外銀蟾才一半,癡人要了末后段。忽然些子黑云來,兩眼依然似瞎?jié)h!
14、依韻和通半二月十五日雨中(宋代-梅堯臣)
仲春月既望,物侯恰分中。
窗聽五更雨,花開前日風。
詩成止酒後,病怯舉杯空。
短發(fā)雖然黑,心如一老翁。
15、詠月追和韓昌黎韻(宋代-劉黻)
初秋十五夕,皓月來滄溟。
白鷺與共色,烏鵲能踐靈。
逢掖覓桂蔭,孩提窺兔形,
涼氣凈余暑,浮光滑青冥。
列宿各韜彩,腐草休衒螢。
浩蕩靈槎泛,瑩潔仙掌冷。
門靜送佳客,窗虛照郡經(jīng)。
佛閣高低見,譙更遠近聆。
竹風搖瑣碎,花影列娉婷。
靜坐禪安室,閒行詩繞庭。
銀河占米價,璇象認文星。
何處笛傳浦,誰家酒散亭。
深閨悲蟋蟀,逆旅愬蓬萍。
水闊平連素,山低遠抹青。
有心齊肘腋,無計得輪停。
八蠟神司社,方諸溜納瓶。
魚翻波可樂,禽警露頻聽。
歷歷天疑近,沈沈夜不扃。
廣寒非寂寞,沙界遍輝熒。
盈闕天之量,堯階任落蓂。
16、八月十三夜仲季二弟弄月亭對飲(宋代-喻良能)
今宵端正月,故故向湖山。
玉兔窺杯凸,冰娥怪鬢斑。
詩情甪里逸,酒膽夏黃慳。
興罷度橋處,天風松桂間。
17、十二月八日攜家過因勝(宋代-吳則禮)
吾人真鐵人,疇昔已百鍊。
攜家過殘年,來吃隨堂飯。
18、憶長安。二月(唐代-鮑防)
憶長安,二月時,玄鳥初至禖祠。百囀宮鶯繡羽,
千條御柳黃絲。更有曲江勝地,此來寒食佳期。
19、田氏南樓對月(唐代-馬戴)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臺。咽咽陰蟲叫,蕭蕭寒雁來。
影搖疏木落,魄轉(zhuǎn)曙鐘開。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20、南池雜詠五首。水月(唐代-皎然)
夜夜池上觀,禪身坐月邊。虛無色可取,皎潔意難傳。
若向空心了,長如影正圓。
21、九月初一日晨起 其二(清代-鄭孝胥)
動靜元來貫晦明,半生待旦伴長庚。蕭然抱膝燈光下,漸覺人間萬事輕。
22、至正三年癸未冬辜月廿六日,貞居由荊溪過林下,留旬有三日,為寫云林蕭散圖,并賦長句書其上留別(元代-鄭元祐)
人間契闊六年馀,清夜迎船過隱居。寒日當階散霜雪,疏篁繞壁韻笙竽。
燒香遂入維摩室,振席閑研老氏書。久識先生有仙骨,莫年服食轉(zhuǎn)清虛。
23、十月十五夜同印持子將諸兄弟自靈隱步月至上天竺口占(明代-李流芳)
冷泉亭畔樹初明,百道寒光水面生。松月似留人住住,溪聲卻喚我行行。
24、二月十三日(元代-郭鈺)
花陰轉(zhuǎn)午鵲聲喧,忽憶庭闈捧壽尊。亂后附書曾到否,也應賒酒共溫存。
25、西江月·莫論心肝腎肺(元代-馬鈺)
莫論心肝腎肺。休搜南北東西。勿言震兌坎和離。別有些兒奧旨。吸盡江河淮濟。星辰日月輝輝。精神氣血赴丹池。便得超凡出世。
26、相見歡(見月聞笛八月五夜)(宋代-李處全)
新涼襟袂冷然。乍晴天。風送誰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盡,秋空碧,玉色懸。洗耳時聽三弄、等團圓。
27、西江月(重陽再作)(宋代-李處全)
窗戶風薰端午,樓臺月滿中秋。陰晴寒暑總無憂。幾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種種,看山都付悠悠。黃花已作醉鄉(xiāng)游。夢覺黃花在手。
28、和中秋對月(宋代-楊齊)
素籥中分漏箭遲,玉盤飛上絳河涯。自緣人意誇今夜,豈是蟾光勝舊時。
千里放開天地景,一輪題盡古今詩。吳剛樹下遙相許,來歲春風此處期。
29、詩境樓觀月(宋代-劉克莊)
人世應無第二樓,暮云飛不到簾鉤。
未開寶鑒青冥里,先涌冰輪碧海頭。
白似雪濤翻赤壁,壯如夜日出羅浮。
酒醒何處吹橫玉,徑欲乘風萬里游。
30、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宋代-劉克莊)
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處便掀篷。
老身不怕無安處,著在漁翁保社中。
31、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唐代-王績)
野人迷節(jié)候,端坐隔塵埃。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jié)回。
映巖千段發(fā),臨浦萬株開。香氣徒盈把,無人送酒來。
32、馬上看月(清代-錢秉鐙)
露白煙消欲夜天,冰輪卻向馬頭圓。
此時見月唯行客,一路人家盡早眠。
33、九月八日病起有懷宋既庭計甫草因憶亡友侯研德宋疇三丁繡夫(清代-吳兆騫)
歲晚霜清木葉愁,病馀蓬徑愧淹留。紫臺一別悲蘇李,青草頻年哭應劉。
歸夢關河長伏枕,客心天地各驚秋。明朝誰是登高侶,零落黃壚豈再游。
34、庚子三月十七日上登忠勤樓幕佐文士皆在焉因命各賦律詩一首(明代-陶安)
雨添溪水碧粼粼,夾岸人家柳色新。南國山川遙在眼,東風魚鳥總知春。
連營插戟屯堅壁,驕馬如龍?zhí)ぼ泬m。上相倚樓頻指顧,幾多仁愛在斯民。
35、月(明代-林鴻)
玉宇淡悠悠,金波徹夜流。最憐圓缺處,曾照古今愁。
風露孤輪影,山河一氣秋。何人吹鐵笛,乘醉倚南樓。
36、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宋代-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zhàn)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爾時京湖閫,開府羅才良。
呂氏賢父子,欲我高騰驤。
補以□□爵,江岸司征航。
既而今左轄,千騎如池陽。
攜我一家往,郡齋代表章。
汝姊始四歲,同爾歸南堂。
明年辛酉秋,浙漕鶚薦翔。
道山此大恩,給我鬻爵郎。
不學執(zhí)國柄,似道貪如狼。
其客福建子,瑩中狼如羊。
厥子偶不第,乃獨憾老方。
讒之于似道,陰幽弩機張。
廷試復第一,考官文趙常。
易置乙科首,爾豈識臭香。
蕭艾壓蘭蕙,我心亦不忙。
仕宦天有命,豈由人低昂。
不意毒愈盛,廖真嬖人倉。
五百彼何知,四遭白簡霜。
故嘗忤林答,何至嗾郭閶。
魯港出師敗,蟣臣叫九蒼。
數(shù)其十可斬,乃先竄炎荒。
誅之木綿庵,身死國亦亡。
為相亡人國,自合以命償。
匪我快私憤,人欲抽爾腸。
臺諫我不就,出守鄰故鄉(xiāng)。
大物既歸周,裸士來殷商。
夷齊與箕微,均為識三綱。
我所領小壘,可容久徜徉。
亦欲舍之去,群盜紛寇攘。
勉強不得已,芟惡完善良。
完國非我責,完郡亦何傷。
幸保千里民,不為劍戟戕。
奸鬼伏肘腋,兩賊程與黃。
門生訐座主,婿不顧糟糠。
妄告無反坐,官吏飽賄贓。
一朝擲笏綬,僅有書幾囊。
辛巳至庚子,闔門饑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誰揣量。
茍生內(nèi)自愧,一思汗如漿。
焉得掛海席,萬里窮扶桑。
茅屋蔭松菊,槿籬畦芋姜。
讀書粗知道,晦遁攀余芳。
詩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瑯。
今汝往筮仕,已逾四十強。
蕭然乏行李,艱甚謀聚糧。
此皆我之過,棄官畏禍殃。
以致兒女輩,無不羸以尫。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
北風無時無,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袠,汝母七旬將。
茍可得一職,歸甘泌之洋。
生理我無策,徒此歌慨慷。
壯士一大笑,出門青天長。
37、九月雪十月雷記異(宋代-方回)
九月二十五夜雪,南天稻梁未全結(jié)。
十月二十五夜雷,東風桃李俱誤開。
七十三翁駭何謂,雷舊慣聞雪則未。
水旱國家有倉儲,人能寡欲疫癘無。
38、三月十八日甲子晴(宋代-方回)
夜夜春寒漸覺輕,桐花十日過清明。
去年稔更今年稔,壬子晴兼甲子晴。
樓閣相望饒客醉,干戈不用保農(nóng)耕。
老儒八十心無事,依舊吟窗剔短檠。
39、又丙申二月祀文昌分韻得忽字(元代-張仲深)
祠宮懸宿靄,藏祀肅趨謁。飛蓋晴云褰,委佩清香發(fā)。
灌焫闡精誠,神靈儼飄忽。高堂欽受均,行廚富肴核。
藻景緣壺觴,光氣薄靈樾。醉躡青云梯,相期上蟾窟。
40、子月午日壬子夜半雷雨(元代-吳當)
客愁隨日度,寒律向東排。黎庶干戈暴,蒼天號令乖。
江雷宵送雨,山霧曉生霾。安得氛埃凈,春光接泰階。
41、題許頌慈先生評月軒詩集四首 其二(清代-繆九疇)
詩豪誰氏許夫子,聚首毗陵昕夕親。相見于今真恨晚,癡而山后接音塵。
42、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眾覽二十首 其十二 唐先生侶笙(清代-祝廷華)
風雪長途賦載馳,遲君別館話心期。竹林興好呼朋候,客舍人稀瀹茗時。
樂到忘機真有味,夢回欹枕最相思。天寒日暮圍爐醉,白酒黃雞合有詩。
43、壬寅七月二十二日予因過東□少休壽圣時秋陽(宋代-曹省)
英靈何事臥云深,一舉曾空萬里陰。
阡陌相望苗就槁,蒼生應待作商霖。
44、八月二十日集崇安寺觀右軍滌硯池(清代-榮錫珩)
棲心息聲華,塵攖彌象罔。眷茲佳秋日,神明頗清曠。
凌辰陪蘭藻,懷古尋幽賞。乍脫塵市囂,愛踏招提上。
饕客聳紺宇,商意肅林莽。涼思吹衣裾,聯(lián)步升方丈。
徘徊右軍池,微波自駘蕩。墨沈有余香,溯回結(jié)遐想。
紛吾諦真契,筆陣深向往。靜對香臺人,梵音起清響。
45、八月二十七日早鐘夢后在新城聞王府召命說 其三(明代-鄭真)
夢里猶聞殿下宣,內(nèi)庭曾記秩初筵。香粳軟飯傳恩賜,飽德謳歌既醉篇。
46、唁月林謫歸道中喜見群山(明代-趙完璧)
終日紛紛俗務中,出門喜見翠螺峰。幽情久抱空斑鬢,勝槩長孤秪醉翁。
擬采紫芝休晚歲,便從白鹿仰高風。同心欲拉丹丘子,又恐春雷起臥龍。
47、送大都憲伍松月先生考績之京(明代-湛若水)
頗憶江西變,微公人恐非。論功猶眾典,超逸與群疑。
貞度僚須肅,精忠帝合知。會應為前席,南國尚瘡痍。
48、秋曉步月(明代-盧龍云)
落落寒衣恨轉(zhuǎn)蓬,五更人在月明中。庭前昨夜秋聲急,夢里單衾客思叢。
葉下井梧隨墮露,聲聞城柝送長風。更聽嘹喨層云外,或有音書付塞鴻。
49、八月十四日宿官塔下院二首 其二(金朝-馮延登)
喬松脩竹翠交陰,涼月玲瓏地布金。老懶無詩酬節(jié)物,夜涼閒聽候蟲吟。
50、西江月(十二之十)(宋代-張伯端)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鉛銀。修丹火候未曾聞。早便稱呼居隱。
不背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誤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51、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詔經(jīng)略同客張景東馮云從(宋代-謝逵)
尋幽天氣得晴酣,小小籃輿勝繡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紆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開油幕,竹韻鳴竽立玉竿。
孰謂地靈鐘秀異,美哉風物見興安。
52、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宋代-趙蕃)
郊原莽莽吹黃埃,余暑已去若復來。
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
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
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
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53、七月二十三日南極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宋代-楊萬里)
淡溪居士登九齡,朱顏青鬢如後生。
橫拖仙人綠玉杖,倒誦上帝黃庭經(jīng)。
璇霄仙籍書姓名,丹霞染誥金花綾。
近來更覺雙眼明,夜抄蠅頭窗下燈。
登山臨水兩腳輕,御風騎氣不用行。
何人有筆筆無塵,鵝溪一幅為寫真。
烏紗白苧坐鼓琴,上有千歲長松青。
令威旁舞玄夫聽,個是活底南極老人星。
54、中夜對月小酌(宋代-陸游)
今夕復何夕,素月流清輝。徘徊入我堂,化作白玉墀。
棲鳥滿高樹,空庭結(jié)煙霏。可憐如許景,早眠人不知。
我幸與周旋,一醉那得辭。整我接?巾,斟我翡翠卮。
清愁不可耐,三嗅梅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