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詩抄寫》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月賦(南北朝-謝莊)
陳王初喪應(yīng)、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mǐ)蓋秋阪(bǎn)。臨浚(jùn)壑而怨遙,登崇岫(xiù)而傷遠(yuǎn)。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chán),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沈吟齊章,殷(yīn)勤陳篇,抽毫進(jìn)牘,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稱曰:臣東鄙幽介,長自丘樊。味道懵(měng)學(xué),孤奉明恩。臣聞沈潛既義,高明既經(jīng),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于東沼,嗣(sì)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朒(nǜ)脁(tiǎo)警闕(quē),朏(fěi)魄示沖,順辰通燭,從星澤風(fēng)。增華臺室,揚采軒宮。委照而吳業(yè)昌,淪精而漢道融。
若夫氣霽地表,云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瀨(lài)。升清質(zhì)之悠悠,降澄輝之藹(ǎi)藹。列宿掩縟(rù),長河韜映,柔祇(qí)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gǎo),周除冰凈。君王乃厭晨歡,樂宵宴,收妙舞,弛清縣。去燭房,即月殿,芳酒登,鳴琴薦。
若乃涼夜自凄,風(fēng)篁(huáng)成韻,親懿(yì)莫從,羇(jī)孤遞進(jìn)。聆皋(gāo)禽之夕聞,聽朔(shuò)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練響,音容選和,徘徊房露,惆悵陽阿。聲林虛籟(lài),淪池滅波,情紆(yū)軫其何托,愬(sù)皓(hào)月而長歌。歌曰:
美人邁兮音塵闕(quē),隔千里兮共明月。
臨風(fēng)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歌響未終,余景就畢,滿堂變?nèi)?,回遑如失。又稱歌曰:
月既沒兮露欲晞(xī),歲方晏兮無與歸。
佳期可以還,微霜沾人衣。
陳王曰:善。乃命執(zhí)事,獻(xiàn)壽羞璧(bì),敬佩玉音,復(fù)之無斁(yì)。
2、西江月(元代-劉敏中)
掌上鹓雛玉嫩,眼中麝錦香庖。鐵郎癡小阿瓊嬌。
十歲婆兒最巧。
已許卯君書癖,更看坡老詩豪。畫堂仙媼醉春醪。
五福天教占了。
3、癸卯二月十二日常熟阻雨寄吳門分省同官(元代-陳基)
一棹琴川路,頻年此往還。海風(fēng)寒挾雨,戍火夜連山。
澤國龍分節(jié),邊城虎據(jù)關(guān)。故人南省幕,退食佩珊珊。
4、西江月(元代-譚處端)
役我盡因心意,滌除般若玄機。不勞南北與東西。
方寸些兒便是。
寶鑒塵埃蒙昧,須從磨煉輝輝。光明一點照無為。
直入蓬萊幽邃。
5、十二月二十七日雪寒奉旨賜宴史局(元代-張翥)
圣主恩榮六賜筵,玉音躬聽相臣宣。史裁東觀何殊漢,人在瀛洲總是仙。
御酒如春浮浩蕩,宮花與雪斗嬋娟。微生此日沾休澤,祇望丹宸祝萬年。
6、九月二十八日枕上(宋代-李光)
年來心氣苦怔忪,永夜長憂百慮攻。賴是床頭有清圣,一杯扶到五更鐘。
7、水龍吟(癸丑二月襄陽得捷,和劉制參韻)(宋代-李曾伯)
黃旗吉語飛來,胡兒已落將軍手。吾皇神武,一新城郭,斷謨天授。鐵騎才臨,雕戈競逐,擊蛇先首。快風(fēng)驅(qū)雨洗,江空谷靜,淮淝上、似之否。
此事老臣何有。想捷傳、延英方晝。玉顏應(yīng)笑,金甌堪保,賀聲交口。吾責(zé)免夫,吾歸可矣,蕭然一叟。把功名,分付諸公,聊自賞酒盈斗。
8、壬戌十二月朔自遼州得檄往蒲行至韓侯嶺復(fù)檄令回省二十七日抵寓詠懷四十韻(清代-許亦崧)
磨蝎坐命宮,蹇如馬落驛。朅來三千里,奔走鮮安席。
筠簽課郵程,星騎馳羽檄。急遞讀驚心,驚音聞動魄。
官途有定驅(qū),候館無安適。身疲困饑渴,眼倦忘曉夕。
跋前更疐后,進(jìn)寸復(fù)退尺。前途望旋回,后境去重歷。
磨蟻隨轉(zhuǎn)輪,轅牛疲服軛。今朝復(fù)何幸,車馬歸寓宅。
肩輿入城郭,晚市堆粟帛。浩蕩經(jīng)街衢,曲折穿柵。
行行認(rèn)坊口,歷歷指屋脊。輕裝童奴笑,騶從鄰翁嚇。
入門到廳事,塵土拂巾幘。大兒嫻鞠
9、甲辰二月初六甘露降(明代-鄺露)
月浸仙人掌,云奇帝女臺。清泠花院閉,的皪天宇開。
降鶴通宵警,游鴻達(dá)曙哀。集靈三使至,應(yīng)問長卿杯。
10、中秋夜醉后同浦漸之步月到君法庭中劇談千古圣賢無不安于義命各成長句(清代-呂大呂)
秋色溶溶滿碧卮,風(fēng)清露冷出新詩。笙歌院落追歡賞,燈火樓臺斗陸離。
豈有儒冠沖怒發(fā),更無尚論不軒眉。君看月到天心處,萬里何曾著點翳。
11、對月(明代-張家玉)
對月愁吟影自憐,煢煢瘦骨欲撐天。親提白刃驅(qū)前部,豈為黃金肘后懸。
刁斗夜寒旌旆肅,胡笳宵動旅魂騫。何時凱奏恢京日,換卻團花拜御前。
12、法云寺對月(明代-徐熥)
空界云陰斂,祗園月色澄。光生初動磬,影送未歸僧。
入水悟禪意,照林疑佛燈。更闌縱吟眺,衣上露華凝。
13、甲申冬十二月十三日 其二(明代-王世貞)
未央璽書東南馳,天下萬手皆齊眉。不將兩字詈文仲,直向千秋歌子皮。
乃知金陵朘元氣,祇為凍水標(biāo)明醫(yī)。圣王威慶與天合,焉用區(qū)區(qū)夢卜為。
一蛇上天一蛇蟄,即死不愛春雷知。
14、晨發(fā)昭平縣飛雨過驢脊峽上泊甑灘會月上有作(明代-王夫之)
孤游息魂營,涼泛葉形美。清晨理桂楫,薄言遵遠(yuǎn)水。
遂欣斯望協(xié),遺彼群象詭。微雨前峰來,清光錯表里。
胥颯歆飛雪,婉約弄明綺。下倚驚瀨鳴,俄開新翠起。
云倦偶失群,雷殷歘何止。金光界波流,大火循西指。
飛鳥歸有期,勞枻聊文艤。歷憶眾峰外,延秀紛可紀(jì)。
人籟偶旁托,真賞歸大始。
15、八月三日書所見(元代-成廷圭)
青軍黃軍日自斗,西城南城門不開。諸侯相對面似土,今我不樂心如灰。
饑烏在樹噤無語,蒼蠅滿案從何來。年衰但愿飽糲食,意到聊且持吾杯。
16、俞子昭山月軒(元代-黃玠)
山月出未高,爛如大銀槃。及其當(dāng)天中,小于冰一丸。
我將問郁儀,青冥風(fēng)露寒。遠(yuǎn)近且莫解,況爾闕與摶。
茲軒特可喜,倚闌終日看。常疑猛虎嘯,驚起女乘鸞。
17、十七夜待月(宋代-虞儔)
青天遙望片云無,坐待冰輪出海隅。
沆瀣已垂梧葉重,嬋娟猶惜桂華孤。
夜闌紅燭休更秉,春滿香醑不用沽。
且放虛檐歌緩轉(zhuǎn),恐驚三匝未棲烏。
18、遲月(宋代-梅堯臣)
遲月月已上,清光在高木。
未能照我庭,團團隔東屋。
19、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見菊花二首(宋代-陳襄)
月滿霜飛菊始華,幽叢冷落帶煙斜。
籬邊過卻重陽酒,澤畔誰憐野草花。
湖學(xué)先生歸解組,安州司戶老居家。
皆因晚節(jié)無人用,隕涕臨風(fēng)為爾嗟。
20、月卿大師以書抵予言到自永嘉今將還杭因索詩(宋代-強至)
京洛多年作意游,撇然歸思滿林丘。
塵衣才洗吳中水,吟錫還尋海畔州。
獨夜揮弦泣山鬼,幾旬談妙動藩侯。
孤云高跡真無定,又理輕裝買客舟。
21、西江月·世事從來無據(jù)(宋代-劉學(xué)箕)
世事從來無據(jù),人生自古難憑。茫如天水有云萍。聚散任他形影。每怪東陽瘦損,常嗤騎省多情。如今我也瘦棱棱。卻喜青青兩鬢。
22、齊天樂 題“玉人和月折梅花”畫扇(清代-趙我佩)
瘦蟾如喚冰魂起,深深畫檐巡笑。笛韻停吹,琴絲罷理,孤立蒼苔清悄。
江南信早。問綠萼芳華,幾生修到。素手拈來,滿身香霧鬢云繞。
疏林夜涼試佇,隔花人似玉,誰訴幽抱。小摘瓊英,低揎翠袖,指上春風(fēng)多少。
羅浮夢杳。有鶴使閑情,兔輝微照。插向銅瓶,一枝斜更好。
23、高陽臺 悼亡,室人李慧,字淑芳,歿于光緒丁未十二月二十四日(清代-張慎儀)
枯柿翻風(fēng),殘梅濺雨,黃昏不住啼鸮。問卜瓊茅,酸辛知是今朝。
卅年歡戚皆成幻,細(xì)思量、怎不魂銷。甚潘郎,皤然老矣,有涕如潮。
逢逢臘鼓催年亟,正鸞離珠鏡,鳳慘玉簫。杳杳泉臺,酒從何處來澆。
癡情欲把哀弦訴,算哀弦、訴也無聊。盡燈前,四卷楞伽,誦到深宵。
24、八月中秋示鮑甥將赴揚州(明代-程嘉燧)
子行無復(fù)倚門親,相見何堪涕泗頻。
歧路殘春長斷信,一家圓月正傷神。
還山已荷埋身鍤,隱閣仍危塾角巾。
寄語江邊楊柳樹,自今愁作渡江人。
25、雨后春歸招楊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詩五絕三月十七日也 其五(明代-郭之奇)
紅芳欲盡綠空肥,幾度風(fēng)前護(hù)落菲。明月為人猶夜?jié)M,青春誰伴此時歸。
26、九月晦訪聲遠(yuǎn)留題(元代-呂誠)
海門潮上水如煙,賀老重維載酒船。喜見云山開雪壁,幸因郎囝鼓冰弦。
應(yīng)門童子清于鶴,搗藥靈禽半是仙。歲晚卜鄰應(yīng)有約,幾時行李到梅邊。
27、西江月·地肺重陽師父(元代-馬鈺)
地肺重陽師父,呂公專遺云游。秘玄隱奧訪東牟。釣我夫妻兩口。十化分梨匠手。百朝鎖戶機謀。千篇詩曲拽回頭。萬劫同杯仙酒。
28、詩境樓觀月(宋代-劉克莊)
人世應(yīng)無第二樓,暮云飛不到簾鉤。
未開寶鑒青冥里,先涌冰輪碧海頭。
白似雪濤翻赤壁,壯如夜日出羅浮。
酒醒何處吹橫玉,徑欲乘風(fēng)萬里游。
29、方丈臺昭靈李夫人詩三首 其三 十二月一日夜方丈左臺昭靈李夫人作與許玉斧(魏晉-楊羲)
飛輪高晨臺,控轡玄壟隅。手?jǐn)y紫皇袂,倏忽八風(fēng)驅(qū)。
玉華翼綠幃,青裙扇翠裾。冠軒煥崔嵬,佩玲帶月珠。
薄入風(fēng)塵中,塞鼻逃當(dāng)涂。臭腥凋我氣,百阿令心徂。
何不飆然起,蕭蕭步太虛。
30、九月八日登天平(明代-文彭)
翠壁丹崖劇可憐,昔年曾酌白云泉。重尋鳥道緣垂葛,醉倚龍門嘯遠(yuǎn)天。
景物傷心秋色外,樵歌滿耳落霞前。一杯強為諸山進(jìn),明日重陽無酒錢。
31、十二月二十日立春系癸巳歲予年已六十七白劉(宋代-方回)
客途窮極亦陶然,自覺平生愧樂天。
能辦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日晴雪路初行處,春到椒盤未頌前。
好念故園小兒女,團樂聞早醉花邊。
32、八月二十四日(元代-吳當(dāng))
丑夜城頭烈炬紅,數(shù)聲笳起戍樓空。江山如舊豪華去,無食無衣一病翁。
33、城頭月(近現(xiàn)代-章士釗)
秋長客去人蕭索。日掛檐牙落。冷砌孤檠,閑愁萬種,展卷還拋卻。
懨懨情思渾無著。誰在當(dāng)前覺。海棠睡起,林鴉飛過,共把黃昏約。
34、閏三月(清代-徐搢珊)
楊柳如絲裊碧川,繫留春色倍鮮妍。已經(jīng)九十驚腸斷,又遇重三到眼前。
花意尚爭千種艷,月光多看一回圓。漁人何必頻相問,此是桃園小洞天。
35、西江月 其六 得新疆撫部書卻寄(清代-樊增祥)
同治初元出塞,文襄座上橫刀。當(dāng)時掾?qū)侔虢瘐酢?/p>
最數(shù)東亭年少。
五載纛牙開府,幾時笳鼓歸朝。崆峒長劍倚天高。
惆悵玉關(guān)人老。
36、西江月 題《東溪草堂圖》(清代-樊增祥)
一段不平山色,幾株本分桃花。小橋紅板逐溪斜。
錦帶一條虹跨。
夢里江鄉(xiāng)魚稻,眼前杜曲桑麻。清明無客不思家。
閑看草堂圖畫。
37、院試寓郡城獨坐對月無聊中疊韻成此五首 其三(清代-周馨桂)
月向山頭吐,光看幾上來。愁聽塵近市,坐待燭成灰。
陋學(xué)原非道,宗工自愛才。姓名銀榜爛,縹渺似蒿萊。
38、十二月樂辭十三首 其十二 十二月(元代-吾丘衍)
風(fēng)驚雁陣鳴寒天,迎春燕綵飛聯(lián)翩。星門十二轉(zhuǎn)華月,三十六簧吹暖煙。
瓊芳散漫舞幽碎,酒力微昏不成醉。盡衣送歲鼓逢逢,椒花翠盤分小紅。
39、海月(宋代-釋普寧)
金波涌出爛爭盆,黑白虧盈湛不痕。
莫謂清波無透路,珊瑚枝上影團團。
40、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宋代-蘇頌)
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杭婺鄰封遷謫后,湖濠繼踵縶維中。
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凄凄久諱窮。
他日得歸江海去,相期來訪蒜山東。
41、二月初八日(宋代-趙蕃)
只道貧無置錐地,根株戢戢自何生。
春風(fēng)向暖渾宜裌,拋擲殘綿傍砌楹。
42、禪月羅漢(宋代-汪藻)
扃鎖收傳古圣師,飛揚不類虎頭癡。槎枒老木垂云蔓,傴僂胡僧拖雪眉。
丹墨已隨嵐靄盡,精神猶作電光馳。秖應(yīng)夢乞歸巖寺,要使邦人習(xí)氣移。
43、中秋月(唐代-廖凝)
九十日秋色,今宵已半分。孤光含列宿,四面絕纖云。
眾木排疏影,寒流疊細(xì)紋。遙遙望丹桂,心緒正紛紛。
44、二月二日游洛源(唐代-韓琮)
舊苑新晴草似苔,人還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悵,已后逢春更莫來。
45、七月二十三日南極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致政(宋代-楊萬里)
淡溪居士登九齡,朱顏青鬢如後生。
橫拖仙人綠玉杖,倒誦上帝黃庭經(jīng)。
璇霄仙籍書姓名,丹霞染誥金花綾。
近來更覺雙眼明,夜抄蠅頭窗下燈。
登山臨水兩腳輕,御風(fēng)騎氣不用行。
何人有筆筆無塵,鵝溪一幅為寫真。
烏紗白苧坐鼓琴,上有千歲長松青。
令威旁舞玄夫聽,個是活底南極老人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