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詩優(yōu)選》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宋代-楊萬里)
月未到誠齋(zhāi),先到萬花川谷。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2、少年游·江南三月聽鶯天(清代-吳錫麒)
江南三月聽鶯天,買酒莫論錢。晚筍余花,綠陰青子,春老夕陽前。
欲尋舊夢前溪去,過了柳三眠。桑徑人稀,吳蠶才動,寒倚一梯煙。
3、浣溪沙·惆悵夢余山月斜(唐代-韋莊)
惆(chóu)悵(chàng)夢余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cù)朝霞。
4、七月望日值雨宿窖中(元代-陳基)
西游復(fù)入河?xùn)|路,復(fù)巘重岡愁屢度。崎嶇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
須臾百水爭怒流,澒洞忽若龍騰湫。熊羆遁藏虎豹伏,魑魅亂叫狐貍愁。
我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陰風(fēng)吹人股為慄,破帽籠頭衣露肘。
疾呼東來皓首翁,問勞慰我心忡忡。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馬共棲營窟中。
不知今夕復(fù)何夕,俯仰人間長太息。勞生何必為形役,歸有衡門且容膝。
5、三月十五日由淮安使江南別同官(元代-陳基)
三月淮南柳色深,相看去住兩關(guān)心。鶯因求友聲逾切,雁為離群思不禁。
芳草將春青楚甸,暮云含雨碧吳岑。遂初爾有平生賦,何事驅(qū)馳雪滿簪。
6、月上海棠 冬至后一日,獨居無?,復(fù)用前韻(金朝-段成己)
光陰輸與閑人手。屈指窮冬又初九。風(fēng)雪擁柴關(guān),竹外一枝梅秀。醅翁熟,似笑淵明止酒。溪山舊約吾無負(fù)。便結(jié)無情歲寒友。民味盡醇?,掩鼻向伊慵嗅。蓬茅底,有手何妨且袖。
7、八月三十日小園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賞憶劉判官葉令君(金朝-李龏)
日出理簿書,夜常秉燭歸。不知花開謝,間關(guān)園鳥啼。
朅來巾峰下,三度著秋衣。丹桂立西風(fēng),明年開向誰。
俗吏癡已甚,騷人貌難追。坐中金蘭契,蕭爽芙蓉姿。
酒漓飲不醉,取歡在琴詩。村落有貧民,攔道訴寒饑。
官涂一笑過,念此令人悲。賢哉二大夫,露宿東西溪。
8、和雨后對月(宋代-李光)
載酒人無顧寂寥,秋來門巷更蕭蕭。風(fēng)驅(qū)雨腳收千嶂,云捲月輪升九霄。
松竹此時聊谷隱,巾車指日見弓招。登臨莫作殊鄉(xiāng)念,乘興時尋小石橋。
9、十二月二十六日北墻捫虱(宋代-周紫芝)
今晨頗無事,步游古墻根。眷茲萬家邑,稍苦三戶村。
于時積雪散,復(fù)值朝陽溫。解衣聊自得,班荊與誰言。
款欠良已久,吾虱庶可捫。平生謝澡刷,懶惰從朝昏。
坐令邊縫間,朝生暮仍孫。回臭比蹠香,位卑道仍尊。
與世倘無求,中有至樂存。勿語兒女曹,此意難具論。
10、步月謠(宋代-曹勛)
太清天宇清且高,皎然冰鑒懸層霄。
絳河水淺閬風(fēng)息,蟾光度景搖金鰲。
仙人縱駕游八極,鳳簫歌吹鳴嘈嘈。
星宮月殿風(fēng)馬遠(yuǎn),珠華露濕旌旄冷。
還虛按轡窺塵寰,波里三山銀浪卷。
11、雨中集水月(宋代-范成大)
獻(xiàn)之今年不堪暑,天亦相憐病良苦。
明便中秋法合涼,夜半行云曉行雨。
蘄州竹簟清如冰,饑蚊倔強(qiáng)猶鳴聲。
下床蚤喜衣裳健,出門更覺山川明。
曳屐扶藜尋水月,不惜垂垂巾角折。
竹閑松下已凄然,卻要芳樽生暖熱。
12、和竹溪三詩 其一 戊辰二月六日(宋代-劉克莊)
炮車云怒激狂瀾,只作禪家露電觀。抽得元身閑處著,免他冷眼靜中看。
買山深悔于城近,逃席何須待酒闌。昔美少年今皓白,懶從日者問支干。
13、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yuǎn)云霧難披因以…驚禪(唐代-劉禹錫)
五月長齋月,文心苦行心。蘭蔥不入戶,薝卜自成林。——劉禹錫
護(hù)戒先辭酒,嫌喧亦徹琴。塵埃賓位靜,香火道場深?!拙右?/p>
我靜馴狂象,餐馀施眾禽。定知于佛佞,豈復(fù)向書淫?!獎⒂礤a
闌藥凋紅艷,庭槐換綠陰。風(fēng)光徒滿目,云霧未披襟?!拙右?/p>
樹為清涼倚,池因盥漱臨。蘋芳遭燕拂,蓮坼待蜂尋?!獎⒂礤a
舍下環(huán)流水,窗中列遠(yuǎn)岑。苔斑錢剝落,石怪玉嶔岑?!拙右?/p>
鵲頂迎秋禿,鶯喉入夏瘖。綠楊垂嫩色,綖棘露長針?!獎⒂礤a
散秩身猶幸,趨朝力不任。官將方共拙,年與病交侵?!拙右?/p>
徇樂非時選,忘機(jī)似陸沈。鑒容稱四皓,捫腹有三壬?!獎⒂礤a
攜手慚連璧,同心許斷金。紫芝雖繼唱,白雪少知音?!拙右?/p>
憶罷吳門守,相逢楚水潯。舟中頻曲晏,夜后各加斟。——劉禹錫
濁酒銷殘漏,弦聲間遠(yuǎn)砧。酡顏舞長袖,密坐接華簪。——白居易
持論峰巒峻,戰(zhàn)文矛戟森。笑言誠莫逆,造次必相箴?!獎⒂礤a
往事應(yīng)如昨,馀歡迄至今。迎君常倒屣,訪我輒攜衾?!拙右?/p>
陰魄初離畢,陽光正在參。待公休一食,縱飲共狂吟。——劉禹錫
14、二月一日雨寒五首(宋代-楊萬里)
姚黃魏紫向誰賒,郁李櫻桃也沒些。
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綿花。
15、九月初作(宋代-陸游)
富貴功名未足云,平生一飯不忘君。
哦詩高韻凄金石,把釣幽情渺水云。
落葉打窗秋已暮,歸鴉泊樹日將曛。
欲知老病常多感,革帶今年減幾分。
16、西江月·貪數(shù)明朝重九(宋代-辛棄疾)
貪數(shù)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有得許多愁。惟有黃花如舊。萬象亭中殢酒。九江閣上扶頭。城鴉喚我醉歸休。細(xì)雨斜風(fēng)時候。
17、三月三日自鑾江晚次邗江有懷程午橋同年(清代-杜詔)
久厭驅(qū)馳客路遙,征衫脫去又吳舠。茱萸灣見初三月,楊柳風(fēng)移廿四橋。
為憶筱園人淡蕩,可宜花雨夢飄蕭。蓬門好共關(guān)春住,莫放春心悵寂寥。
18、瀛臺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十三(清代-陳寶琛)
鶴聲不到南臺樹,六歲君王試擘窠。但愿平安能永保,老臣受賜已多多。
19、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廣文沈令辰攝二月丁祭 其一(清代-黃宗羲)
昔年西石一茅亭,多少名賢口血成。待得奄兒咋舌死,不能兵火又支撐。
20、戊寅八月送弟銑受室于筍峰憲長伍宋諸婿會于前溪里第菊節(jié)壽辰予以事先別敬賦此章(明代-符錫)
丈人才碩古人看,翻為明時愛惜難。豸歷秋山澄月霽,舟橫春雨釀溪寒。
文章世濟(jì)蘭階美,晝錦筵開菊露團(tuán)。珍重百年才六□,乘鸞有客醉先拚。
21、碧浪湖泛月同在杭(明代-徐熥)
扁舟過碧浪,孤月出林端。兔影搖波碎,嬋娟落鏡寒。
湖光澄似練,山色秀堪餐。別后幾圓缺,今宵才共看。
22、九月餞衍圣公于禮部次夏宗伯桂洲韻 其一(明代-鐘芳)
未問黃花開未開,主人新釀滿云罍。憑軒語笑秋容淡,已覺寒香細(xì)細(xì)來。
23、客燕者累月一遇張孺谷于市遽別(明代-徐渭)
俠客悲歌地,千年喜共君。相逢渾不飲,惜別竟何云。
貂帽雙胡挾,銀鞍萬柳紛。知君飽文字,豈只醉紅裙。
24、對月了殘經(jīng)贊(宋代-釋可湘)
黑荳未芽,朝數(shù)暮數(shù)。
開得眼來,月圓當(dāng)戶。
25、西江月 其七(宋代-薛式)
此道至靈至圣,無令泄漏輕為。全憑德行兩相宜。
言語須防避忌。
要籍五行生旺,須明陽盛陰衰。三人同志謹(jǐn)防危。
進(jìn)火工夫仔細(xì)。
26、和永叔中秋夜會不見月酬王舍人(宋代-梅堯臣)
主人待月敞南樓,淮雨西來斗變秋。
自有嬋娟侍賓榻,不須迢遞望刀頭。
池魚暗聽歌聲躍,蓮的明傳酒令優(yōu)。
更愛西垣舊詞客,共將詩興壓曹劉。
27、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與潞公宴趙令園有懷去年(宋代-司馬光)
今歲臺星聚洛中,甘棠前后兩陰濃。
英辭唱和詩千首,高宴游陪祿萬鐘。
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間字小雁相從。
西湖在望親朋遠(yuǎn),節(jié)物那堪處處逢。
28、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其三(清代-鄭孝胥)
海與風(fēng)俱碎,天為水所吞。重圍從蕩決,萬象各崩奔。
白日俄無色,群山僅自存。窗間數(shù)高浪,奇絕度黃昏。
29、題張通判春江載月圖(明代-顧清)
月出大江平,仙舟上國行?;胤焯煊?,發(fā)棹動春聲。
遠(yuǎn)樹光疑濕,虛窗夢與清。知君濟(jì)川具,聊復(fù)試初程。
30、十月十五夜同印持子將諸兄弟自靈隱步月至上天竺口占(明代-李流芳)
冷泉亭畔樹初明,百道寒光水面生。松月似留人住住,溪聲卻喚我行行。
31、以露霧風(fēng)煙月晴雨江山雪為題詠梅十首 其五(元代-周巽)
東閣賦停云,寒梢上新月。惜別花又開,關(guān)山路難越。
32、八月二十日晚涼可喜秋思浩然乘興獨游至崇寧寺謁須上人表以(宋代-趙鼎臣)
秋風(fēng)日已佳,今我何不樂。出門念所之,興至不待約。
言乘獨往愿,偶信登山腳。道人心似灰,白首無住著。
經(jīng)旬不下堂,為我躡芒屩。茶瓶既徐進(jìn),澗水亦屢酌。
談從青山遠(yuǎn),思與孤云薄。俯觀市上人,擾擾何紛泊。
向來簿領(lǐng)中,豈復(fù)知寥廓。兩侯天下士,皎若云間鶴。
肯作噲等伍,此意真不惡。少年悅紛華,寒士守寂寞。
譬如冰與炭,志亦言其各。請為東土游,一繼支許作。
33、七月六日二首(宋代-張耒)
積雨空階生綠衣,幽幽點點弄秋姿。
黃昏樓角看新月,還是去年牛女時。
34、題海月亭(宋代-李正民)
新亭注目極無邊,脫屣塵寰思杳然。萬頃秋濤翻浩渺,一輪夜月對虛圓。
光連銀漢疑無地,望斷蓬萊別有天。赤水棗花君莫問,新詩賡唱似朱弦。
35、酬元員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憶見寄(唐代-白居易)
悵望慈恩三月盡,紫桐花落鳥關(guān)關(guān)。誠知曲水春相憶,
其奈長沙老未還。赤嶺猿聲催白首,黃茅瘴色換朱顏。
誰言南國無霜雪,盡在愁人鬢發(fā)間。
36、三月三十日作(唐代-白居易)
今朝三月盡,寂寞春事畢。黃鳥漸無聲,朱櫻新結(jié)實。
臨風(fēng)獨長嘆,此嘆意非一。半百過九年,艷陽殘一日。
隨年減歡笑,逐日添衰疾。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
37、問侍兒月上花梢?guī)自S(明代-王微)
晚香澹澹出花枝,清夜窗妙坐起遲。
最愛月明愁見月,月痕猶喜侍兒知。
38、八月十九日登雨花臺(明代-莫止)
石子斕斑草半黃,幽林窄徑轉(zhuǎn)重岡。斜陽欲下鳥相喚,急雨乍收山更蒼。
萬里長江天設(shè)險,五云深闕地生光。曇花往事憑誰問,仰見皇圖億世昌。
39、甲戌二月九日(明代-申佳允)
春明千里雪,回首五云深。真幻當(dāng)年夢,推敲此夜心。
彈冠悲往遇,擊筑欲長吟。荏苒俄三載,牢騷思不禁。
40、七月十二日奉詔以香酒使曲阜代祀孔廟作(元代-周伯琦)
蔥蔥佳氣擁龍光,尊湛流霞手炷香。溫詔面宣乘驲使,明禋心報紱麟鄉(xiāng)。
金莖團(tuán)露瑤臺潤,紫菊含風(fēng)翠瑣涼。再拜將誠思復(fù)命,眼前彩鳳集朝陽。
41、夏夜積雨霽陰云不收病坐南軒月復(fù)出(元代-薩都剌)
積雨已斂云不明,淡月忽出戶牖晴。幽人開窗看月色,投入懷抱亦有情。
數(shù)宵相連爾何在,應(yīng)駕老蟾出東海。今宵見爾不得眠,未脫人間女兒態(tài)。
愛渠中夜雪滿庭,照出飲顆山脰形。何人此際步微影,玉堂珂佩風(fēng)泠泠。
42、鷓鴣天·長安月(近現(xiàn)代-章士釗)
照澈秦時與漢關(guān)。依然如水浸長安。樹藏萬點鴉偷靜,城響三更鼓趁寒。
人一個,事無端。只卿看我我卿看。長生殿里矜私語,曾被牽牛笑玉環(huán)。
43、七月四日圭盦復(fù)招同人由天寧寺至北河泊觀荷仍集葦灣柳叟醉墮水再用前韻調(diào)之(清代-張佩綸)
侍御興不淺,老理庾公屐。水仙亦親人,沐浴振薌澤。
秋色撲畫窗,杯浸太行碧。俯視萬花笑,輕塵凈綺陌。
茅屋倒清尊,列坐忘主客。我醒已若狂,杯來不避席。
啜醨餔其糟,寧辨昔酒昔。失足墮水中,患乃生肘腋。
恨非新豐市,一笑竟千夕。
44、柳梢青 題寒月疏梅圖(清代-顧太清)
老干橫斜。一枝初放,低護(hù)檐牙。雪后黃昏,吹來何處,怨笛哀笳。
冰姿不共凡葩。照流水、清心自夸。冷淡花光,朦朧月影,深院誰家。
45、待月贊(宋代-釋紹曇)
破故紙堆鑽不透,可憐業(yè)識日茫茫。
末梢一段無分曉,猶待蝦蟆口放光。
46、中秋步月 其五(宋代-羅與之)
景物與意會,撚髯聲悲鳴。一語得總持,萬狀就使令。
以我詩思苦,賞此秋月明。今□月影里,幾人同此情。
47、金菊對芙蓉 自題桐陰待月圖(清代-袁綬)
斷雁縈云,暗蛩喧雨,露華涼沁空庭。正微酲乍醒,笛弄凄清。
轤轤金井桐陰晚,剪西風(fēng)、作盡秋聲。墜歡何處,盟寒舊日,夢瘦而今。
夜深薄袂伶俜。向綠天影里,敲竹低吟。恰爐溫鵲尾,燈暈花身。
素娥不解相思苦,照離人、直恁分明。畫欄憑遍,無聊心緒,說與誰聽。
48、中秋泗川對月(明代-饒相)
去年過此重陽后,今歲還來月半秋。微跡總?cè)缙脊<模瑝研膶帪榈玖恢\。
嬋娟正好將誰共,歌笑遙聞亦喚愁。安得庾樓清興客,相攜譚道暫忘憂。
49、七月十日新安縣同權(quán)令沈子讓校官張可舉張子鄰登縣東雞鳴臺述懷十韻(元代-王祎)
早秋未阻暑,亭午忽凝陰。旅居坐局束,勝餞思登臨。
幸獲陪眾彥,駕言陟幽岑。出關(guān)僅百武,攀磴無十尋。
稍已騁遐目,遂茲舒郁襟。乾坤正納納,歲月何骎骎。
斯文付重托,吾力懼難任。道在已逾困,命玄天可諶。
終應(yīng)守素志,誓勿枉初心。浩嘆真有激,微言聊自箴。
50、中秋夜客退觀月謾成(宋代-杜范)
檻外不數(shù)丈,深窅藏丘壑。
璧月懸中天,玉露下叢薄。
尺水澄秋光,龜魚共予樂。
所樂亦伊何,飲水良自覺。
恍若歸故山,灑然謝羈絡(luò)。
明發(fā)將何之,塵埃又如昨。
行也誰使之,有此一大錯。
幸保寸心在,舉頭問碧落。
51、對月(宋代-韓淲)
璇霄蕩涼飔,靜夜卻團(tuán)扇。幽人醉未醒,月色窗戶轉(zhuǎn)。
起舞步高寒,借我蟾宮便。
52、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從宸游因成紀(jì)事二十二韻(宋代-楊億)
步輦下明光,鳴鞘出未央。屬車多載酒,夾道競焚香。
云管飄梅吹,蜺旌錯鳥章。從臣沙苑馬,衛(wèi)士羽林槍。
玉輅天行健,金壺晝漏長。光風(fēng)汎蘭蕙,仙霧拂旂常。
宿雨收林薄,晨曦艷屋梁。閭閻空里巷,旄罕隘康莊。
托乘奉珍使,先驅(qū)執(zhí)戟郎。從橋初轉(zhuǎn)轂,憑軾見垂裳。
暫駐時龍馭,前臨戲馬場。由來講武事,所以服遐荒。
電影流機(jī)石,鴉群發(fā)大黃。千鈞寧覺重,七札豈曾妨。
卒勇如虓虎,人觀若堵墻。腰鞬晉元帥,扈蹕漢諸王。
聊用誇胡客,還聞詟鬼方?;剌洶倮镟?,錫宴九霞觴。
射以騶虞節(jié),歌為白雪倡。仙山鯨海上,御苑斗城旁。
周鎬歡麀鹿,虞韶集鳳凰?,幊卮核疁O,猶誤濯滄浪。
53、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 其二(唐代-張儼)
得股肱賢明,能以奇用兵。何事傷客情,何人歸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