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亮的古詩100首簡單》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三月晦日偶題(宋代-秦觀)
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chī)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2、二月四日作(宋代-陸游)
早春風力已輕柔,瓦雪消殘玉半溝。
飛蝶鳴鳩俱得意,東風應笑我閑愁。
3、蝶戀花·旅月懷人(清代-宋琬)
月去疏簾才數(shù)尺,烏鵲驚飛,一片傷心白。萬里故人關塞隔,南樓誰弄梅花笛?
蟋(xī)蟀(shuài)燈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墻角芭蕉風瑟瑟,生憎(zēng)遮掩窗兒黑。
4、烏夜啼·紈扇嬋娟素月(宋代-陸游)
紈(wán)扇嬋(chán)娟素月,紗巾縹(piāo)緲(miǎo)輕煙。高槐葉長陰初合,清潤雨馀(yú)天。
弄筆斜行小草,鉤簾淺醉閑眠。更無一點塵埃到,枕上聽新蟬。
5、驀山溪·題錢氏溪月(宋代-姜夔)
與鷗(ōu)為客,綠野留吟屐(jī)。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rǎn)苒,展涼云,橫臥虹千尺。
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闌(lán)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6、西江月·漁父詞(宋代-辛棄疾)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镕(róng)金。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
別浦魚肥堪膾(kuài),前村酒美重斟(zhēn)。千年往事已沈沈。閑管興亡則甚。
7、三月晦游道場山宿清公房與成父同行二首(元代-鄧文原)
絕頂軒窗納晚哺,下方燈火聽鐘魚。
天連震澤涵元氣,地涌浮圖切太虛。
涼立松風觀石溜,晚尋樵徑扣僧廬。
孤亭山麓荒苔積,猶想幽人夜讀書。
8、八月十七夜半后看月(元代-柳貫)
錢塘城東潮海西,四更月上寒凄凄。太陰垂精金氣感,列宿藏景珠繩低。
鐘鼓沈沈尚傳警,羽毛謖謖屢驚棲。蟾蜍初不隔風雨,誰其翼我凌丹梯。
9、彈秋宵步月秋夜步月二曲(元代-耶律楚材)
碧玉聲中步月歌,彈來彈去不嫌多。從教人笑成琴癖,老子佯呆不管他。
10、哭別月村(元代-黃庚)
三山秀氣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時。
唐殿策高蕡不第,荊州人去粲何依。
傳家有子猶堪羨,埋骨無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詩稿在,燈窗讀罷淚沾衣。
11、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蒔菖陽于四際蒼姿秀色鐘清氣于幾案間以為梅溪之野人贈兼惠詩章因與酬唱凡四首 其二(宋代-王十朋)
處士何須種七松,剩栽海上綠髯龍。靈根頻灌蒼如玉,黛色初抽軟似茸。
蘸水小山形鑿鑿,引年昌歜節(jié)重重。道人分得歲寒種,一洗梅溪憔悴容。
12、聞詩聞禮不赴秋試以七月二十五日離太學八月二十六日至興國軍喜其來也因作是詩(宋代-王十朋)
不將蝸角與人爭,走侍雙親蜀道行。免為家書憂子美,飽聞情話悅淵明。
一名所得知多少,萬事真宜審重輕。更愿相隨且歸去,田園薄有要同耕。
13、九月朔(宋代-張侃)
一春多雨阻清游,留得名花到暮秋。偶見來禽與仙杏,淡紅殘粉亦風流。
14、良月對菊(宋代-吳惟信)
唐人十日詠,早有怨人心。況在嚴霜后,猶開滿地金。
遠香秋夢斷,艷色雨吟深。未信淵明死,寥寥無賞音。
15、浣溪沙 范季沾一夕小醉,乘月羽衣見過。仆(宋代-蔡松年)
視無言,乃攜一枝徑歸。明日作浣溪沙見意,戲次其韻。月下仙衣立玉山。霧云窗戶未曾開。沈香詩思夜猶寒。閑卻春風千丈秀,只攜玉蕊一枝還。夜香初到錦班殘。
16、夜起對月(宋代-李光)
西風掃浮云,素月清夜?jié)M。幽人愁不寐,一夕幾輾轉。
天河見澄霽,江流俯清淺。身隨棲鳥息,興與孤云遠。
叩門復何人,隔竹空吠犬。竟須掩關眠,爐薰裊香篆。
17、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過吾村早飯宿后溪三首 其三(宋代-李光)
過盡關山到水村,衾裯猶訝四時溫。朔風凜凜催飛雪,似與幽人洗瘴痕。
18、某到郴幾兩月適當重陽而菊猶未開然江山清遠又仙佛所居有足樂者因成鄙句以寫離憂(宋代-李光)
重陽從古多傷感,逐客南來重嘆嗟。鏡里但驚添白發(fā),樽前猶未見黃花。
求仙頓覺三山近,成佛無令一念差。習氣平生都掃盡,更憑橘水洗塵沙。
19、乾道三年九月宴罷(宋代-胡銓)
晚年種德聽和鑾,露冷林深綻錦團。
金鳳花殘秋欲半,木犀香遠晚初寒。
擬將艾制候朝紱,愧把蘆芽易釣竿。
早與君王乞歸去,仕途方險戰(zhàn)於鞍。
20、老母亦以是月生行年七十有三矣有感而作(宋代-洪皓)
息肩弛擔未多時,便祝郎君愿德彌。
念母年高班張老,為儒學淺愧蕭師。
三年不問交鄰道,萬里寧知復命期。
南國人情都不遠,賦詩懷遠莫相疑。
21、三部樂(七月送丘宗卿使虜)(宋代-陳亮)
小屈穹廬,但二滿三平,共勞均佚。人中龍虎,本為明時而出。只合是、端坐王朝,看指揮整辦,掃蕩飄忽。也持漢節(jié),聊過舊家宮室。
西風又還帶暑,把征衫著上,有時披拂。休將看花淚眼,聞弦□骨。對遺民、有如皎日。行萬里、依然故物。入奏幾策,天下里、終定于一。
22、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無月(宋代-方岳)
妖蟆不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違劇晴雨,人生何苦許悲歡。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戶重修白玉盤。
坐想西風萬袍鵠,政飛健筆寫瑯玕。
23、和子忱惠八月青梅(宋代-曹勛)
神仙聞水部,妙物與長生。鼎飪元滋味,山樊好弟兄。
佳音當有象,短韻已馳兵。試咽甘酸處,行看雪里英。
24、西江月·翡翠蒙金衫子(宋代-蔡伸)
翡翠蒙金衫子,縷塵如意冠兒。持杯輕按遏云詞。別是出塵風味。莫羨雙星舊約,愿諧明月佳期。憑肩密語兩心知。一棹五湖煙水。
25、八聲甘州(丙寅中秋對月)(宋代-向子諲)
掃長空、萬里靜無云,飛鏡上天東。欲騎鯨與問,一株丹桂,幾度秋風。取水珠宮貝闕,聊為洗塵容。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
玄魄猶余半璧,便笙篁萬籟,尊俎千峰。況十分端正,更鼓舞衰翁。恨人生、時乎不再,未轉頭、歡事已沈空。多酌我,歲華好處,浩意無窮。
26、丙戌二月廿五日梅山弟為孫試周遂賦(宋代-陳著)
梅山種梅封且培,梅山種善如種梅。
有善必報既有子,有子且復生孫來。
蕭艾中間芝挺出,今朝才為兩三日。
咿嘔似欲指之無,燁燁眼光如點漆。
中庭展席分排鋪,童冠環(huán)立覘所趨。
從容顧視前舉手,干戈俎豆詩與書。
吾家昆弟存者幾,六十見孫有吾弟。
未聞他日成人事,庶幾正脈存祖禰。
杯盤團欒家庭春,豈是閑心競芳辰。
危時閉門獨生意,一醉有感天猶仁。
吾弟所喜吾亦喜,亦欲含飴娛晚歲。
自知無德開后人,有不盡澤吾先世。
不觀呂范兩名家。賢子若是何其多,
皆從世積心上出,安知他日吾非他。
27、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宋代-劉克莊)
石室千年不復開,庭花無語季蒼苔。
席間舊客惟枚叟,白發(fā)重將屐齒來。
28、三月三日(唐代-白居易)
暮春風景初三日,流世光陰半百年。
欲作閑游無好伴,半江惆悵卻回船。
29、二月一日作,贈韋七庶子(唐代-白居易)
園杏紅萼坼,庭蘭紫芽出。不覺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瘡痏,將養(yǎng)遵醫(yī)術。今春入道場,清凈依僧律。
嘗聞圣賢語,所慎齋與疾。遂使愛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齋復畢。應須挈一壺,尋花覓韋七。
30、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宋代-楊萬里)
樹勁春猶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豈無句,此外不須清。
31、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淮山腳下大江橫,御柳梢頭絳闕明。
覽盡山川更城郭,雨花臺上太奇生。
32、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宋代-蘇軾)
東鄰主人游不歸,悲歌夜夜聞舂相。
門前人鬧馬嘶急,一家喜氣如春釀。
王事何曾怨獨賢,室人豈忍交謫謗。
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
定教舞袖掣伊涼,更想夜庖鳴甕盎。
題詩送酒君勿誚,免使退之嘲一餉。
33、戊子三月望日自伊犁首途 其二(清代-方士淦)
榮瘁皆春夢,關山實壯游。來時千嶂雪,歸去五湖秋。
篋有誠懸筆,寒披晏子裘。天涯明月共,回首庾公樓。
34、臘月十五夜待月 其二(明代-皇甫汸)
冬月沉輪空夜闌,綺窗華燭自凝寒。春來依舊清光滿,只恐催人不耐看。
35、八月望夕玩月歌(元代-葉颙)
八月望夕天大晴,纖埃散去河漢清。長空皎潔凈如洗,四顧寥闃秋無聲。
少焉皓月生滄溟,吳牛乍見喘且驚。連宵陰晦不見月,今夜見月倍稱情。
寒芒直射斗???,滿庭冰雪銀水晶。低徊弄色茅屋上,照我慷慨平生誠。
乾坤虛廓照萬古,再一萬古光愈明。從茲高照萬萬古,毫發(fā)可容無遁形。
老翁今年七十一,固當與月同虧盈。月能燭幽鑒下土,人能撥亂至太平。
二俱有功于天下,皆足為世之重輕。故能發(fā)無盡之幽光,垂不朽之令名。
云霄有路通蓬瀛,仙人相邀游廣庭。朗然晃耀白玉京,鈞天樂奏聲鏗鍧。
風吹衣袂虛泠泠,環(huán)佩錯雜相和鳴。團團古銅鏡,燦爛天之庭。
清輝百千丈,神彩何瑩瑩。金波瀉瓊液,躍出蝦蟆精。
云邊白兔知幾齡,玉杵舂香藥未成。丹桂不老常芳榮,西風涼夜秋花馨。
姮娥孀居誰與伍,美質不眠長獨醒。貝宮曠闊寧有極,舉步欲進足屢停。
滿身風露良久立,依然命駕還青冥。黃塵白水三山遠,魂夢飄飄回翠輦。
恍疑身在紫霞峰,影隨大地山河轉。霓裳羽衣不復道,靈丹難駐容長好。
君不見萬里關山全盛時,有道君王蜀中老。
36、人月圓(清代-蔡燦)
十日小樓風雨九,何事苦離家。病逐愁增,量隨歡減,春在天涯。
相逢如夢,冰肌暈玉,羞靨飛霞。繡幄香濃,畫屏人靜,月映窗紗。
37、滿庭芳 八月十七夜月(近現(xiàn)代-鄧潛)
綾餅香過,樨屏露冷,今宵彩絢魚天。問誰開鏡,光照錦城寒。
為底中秋敗興,簾衣隔、躲向云端。姮娥笑、新妝似舊,微減一分圓。
當年。天上曲,霓裳夢醒,不是開元。剩冰蜍清淚,空灑銀盤。
一樣干戈滿地,驚烏鵲,詞譜虞山。山河影,棋枰戰(zhàn)苦,愁照血痕乾。
38、雙調望江南 其十二 為友人悼歌姬桐月(清代-董俞)
江南好,孤館又新秋。明月正圓偏作暈,彩云欲散迥難留。
暮雨更添愁。
閑思遍,曲巷少年游。燈下卸頭簪茉莉,帳中含笑撥箜篌。
往事最風流。
39、對月口占 其二(清代-戴亨)
兩地不相見,共此明月光。殷勤望明月,展轉心內傷。
40、對月六首(宋代-白玉蟾)
深秋荷敗柳枯時,霜蟹香棖副所思。
月要人窺嬌不上,風知我醉放多吹。
41、對月獨酌和陳定齋三首 其一(明代-黃衷)
空齋還獨客,月妙興焉孤。豪至依桑落,衰加謝檿弧。
饌寒甘海錯,林悄宿山呼。殘夜明樓迥,狂吟與吊蘇。
42、中秋對月和南皋(明代-黃衷)
月妙豈今夕,秋芳眷此時。迎涼疑露重,撫事感星移。
佇立銀橋映,聞歌繡戶披。澄光彌覆載,靈魄浴漣漪。
鸞舞宜香藉,仙居總赤墀。檐虛蟲語近,地迥漏聲遲。
葛履霜應戒,筠簾夜不垂。環(huán)詞先有作,可客舊難期。
老愛坡翁放,誰堪宋玉悲。東明猶倚望,西墮似睽離。
白石空千載,黃灣自一涯。分庭仍共賞,樂意肯相差。
43、二月六日雪(元代-陶宗儀)
春半三番雪,田更誦里謠。一年防暴水,九月定盲飆。
色妒梅枝瑩,花黏蝶翅消。暫時成凜冽,玉燭自能調。
44、八月梨花(明代-王夫之)
夕吹喧風葉,初暾炫露條。涂陰新紫薦,大谷早英飄。
留蝶尋香薄,遲鶯憶夢遙。迎涼催曉色,倚雪抗清霄。
恨詎青春謝,姿矜白日昭。潔紈悲漢扇,瑤館駐秦簫。
抱影空含碧,凝魂映泬寥。云痕將桂粟,湘怨亙蘭苗。
修月飛瓊柹,凌空舞素潮。西烏歌正急,南樹夢猶妖。
瀚海寒偏耐,哀家韻未饒。一桐虛井砌,片葉點詩瓢。
銜去元禽遠,歸來白雁邀。馀芳回羯鼓,幽約后星橋。
江介蘆花冷,揚州玉蕊凋。函情搖落日,芳信在山椒。
45、西江月 春日野興(明代-王夫之)
草綠黃犉歸晚,溪平白鳥飛低。小池春藕半沈泥。
漸近梅酸天氣。
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閏放春遲。寒深茸母短芽稀。
未與山廚做美。
46、十二月十三日登鳳凰臺望淮南雪中諸山兼書道上所見二首 其二(元代-李孝光)
貂帽金鞲綠褲襦,騎童自狎小氈車。黃金博得歌姬笑,卻笑先生夜讀書。
47、擬唐人十二月樂章并閏月 其四 四月(明代-胡奎)
稚子斑斑穿碧草,吳蠶繅雪車聲早。內園中使進櫻桃,單羅玉色試宮袍。
碧殿南薰生五弦,高槐夾道團晴煙,金溝荷葉綠田田。
48、中夜起坐惜春亭月照酴醾清香郁然因成四韻(宋代-王庭圭)
袖手歸來避世塵,酴醾對坐惜馀春。靚妝不入市廛眼,幽韻只應丘壑人。
醉喚江梅君益友,力移亭竹我比鄰。天公著意憐詩客,月色西窗一夜新。
49、西湖月(自度商調)(宋代-黃子行)
湖光冷浸玻璃,蕩一餉薰風,小舟如葉。藕花十丈,云梳霧洗,翠嬌紅怯。壺觴圍坐處,正酒醁吹波紅映頰。尚記得、玉臂生涼,不放汗香輕浹。
殢人小摘墻榴,為碎掐猩紅,細認裙褶。舊游如夢,新愁似織,淚珠盈睫。秋娘風味在,怎得對銀釭生笑靨。消瘦沈約詩腰,仿佛堪捻。
50、八月十二日夜偕客賞木犀八首 其一(宋代-陳造)
冰蟾蜚下一天霜,領略巖花旖旎香。我亦小園清絕處,與君同命醉為鄉(xiāng)。
51、和鄧溫伯內翰九月七日約游北高峰(宋代-韋驤)
幸奉清游入翠微,陰云漏日照旌旗。登高預整孟嘉帽,訪古閒尋白傅詩。
桂子正傳飄岝峉,菊英先喜泛琉璃。公歸留宿湖山暮,恐誤郊關竹馬兒。
52、月夕追事(唐代-吳融)
曾聽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月臨高閣簾無影,
風過回廊幕有波。屈指盡隨云雨散,滿頭贏得雪霜多。
此時空見清涼影,來伴蛩聲咽砌莎。
53、登高回乘月尋僧(唐代-戴叔倫)
插鬢茱萸來未盡,共隨明月下沙堆。
高緇寂寂不相問,醉客無端入定來。
54、西江月 其三(宋代-張掄)
卷地朔風凜凜,漫天瑞雪霏霏。園林萬木變枯枝。
因甚松篁獨翠。
只為春花競發(fā),卻教秋葉爭飛。若無榮盛便無衰。
悟此方名達理。
55、南池雜詠五首。水月(唐代-皎然)
夜夜池上觀,禪身坐月邊。虛無色可取,皎潔意難傳。
若向空心了,長如影正圓。
56、七月廿三夜(清代-鄭孝胥)
勞生吾尚在,骨肉幾人存?殘夜自風月,高樓入夢魂。
楚山俱不寐,江水復何言。懷抱從來惡,雞聲莫更喧。
57、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詩用韻二首 其二(宋代-林希逸)
布谷催耕嘆雨乾,諸賢歡詠我辛酸。瓢分不到田猶涸,琴化雖均天作難。
底要歲遺三九食,但為民幾一分寬。未縣龍骨魚無夢,那得新租上送官。
58、賓月樓(元代-鄭元祐)
最愛香山賓月樓,清光全得太湖秋。魚龍出向初筵舞,蟾兔來從上客游。
凝閣綠苔須士賦,委波金鏡屬誰收?江山千古才情在,牛渚何人獨獻酬?
59、和抱生真如庵夜歸得月原韻(清代-汪廷桂)
尋秋偏得月,竹徑翠煙空。梵語含虛籟,蟲吟答晚風。
野潮沖路斷,篝火出林紅?;厥自娗檫h,蒼茫一望中。
60、陳都閫汝玉以思親冊求題久未有以復也二月君提兵過江賦此為別佇聞捷音把筆以俟 其一(明代-顧清)
都將牙旗出海門,長淮北去凈妖氛。平生一掬思親淚,誓與天家策異勛。
61、九月二十五日會曹汝學侍御于麓堂夜歸遂過侍御宅(明代-何景明)
東閣留樽罷,西臺夜過時。題詩倚驄馬,換酒脫金龜。
菊院霜天靜,楓城海月遲。向來秋寺約,還許赴佳期。
62、中秋對月(金朝-蕭貢)
去年中秋客神京,露坐舉杯邀月明。今年還對去年月,北風黃草遼西城。
年年月色長清好,只有悲秋人易老。兒童不解憶長安,歌舞團圞繞翁媼。
人生宦游真可憐,不知何處度明年。預愁老罷廢詩酒,負此冰玉秋嬋娟。
我生萬事隨緣耳,居自無憂行亦喜。君不見杜子閨中只獨看,鄜州寂寞千山里。
63、春曉月下觀白牡丹(元代-耶律鑄)
小立猶癡睡,凝情出翠籠。玉盤承曉露,金鏡掛春風。
豈為素娥妒,不呈青帝功。萬花推弟一,誰更忌專宮。
64、西江月·龍焙頭綱春早(宋代-黃庭堅)
龍焙頭綱春早,谷簾第一泉香。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無因更發(fā)次公狂。甘露來從仙掌。
65、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其二(清代-潘世恩)
五年軟紅里,不到贊公房。笑我如老杜,無詩及海棠。
今來訪名友,得此占群芳。為爾留春住,門前車馬忙。
66、三月二十六日與共甫偕吳門吳憩堂游云棲,翌晨步江干轉至虎跑寺,由湖上棹歸 其一(清代-許傳霈)
錢唐江一曲,處處栽修竹。竹林深復深,接入五云麓。
有塢曰云棲,五色云歸宿。趙宋結茅庵,代住高人躅。
前明隆萬間,祩宏僧不俗。坐愛好山林,鑄就新語錄。
一卷法慧經(jīng),年年人熟讀。塔院在其旁,高樹蓋新綠。
好山有好泉,潺潺聽往復。佳處在此間,逾時看不足。
洗心亭洗心,歸路淡無欲。
67、九月崇效寺登高因至法源寺(清代-羅修源)
空庭落葉又成堆,近郭招攜勝引來。古寺夕陽偏有色,寒香老圃未全開。
圖傳妙墨松聲寂,閣倚晴空雁影回。珍重大安殘碣在,匆匆更與拂蒼苔。
68、仲冬之月獨行小圃視敗菊本咸有生意仍得晚花一朵把玩久之(明代-莫止)
步屧籬根訝剩金,絕憐孤蹇不勝簪。貞心到死香猶在,細蘗回春意已深。
寥落園池花事畢,交加冰雪歲寒侵。欲餐未忍還惆悵,賴有江梅與嗣音。
69、步月二首 其一(明代-林大欽)
今夜清秋月,分明照羽毫。曠野憐人少,列宿共天高。
影落風枝亂,光飄星海濤。瞻依倚北斗,直欲舞瀟騷。
70、七月流火(元代-凌云翰)
人間逄七月,大火向西流。民事終嫌晚,天時始應秋。
三星低北戶,萬象拱南州?;餐删?,珠璣異綴旒。
金波分穆穆,銀漢與悠悠。類燭輝瑤席,疑螢度玉樓。
色連朱閣迥,光動翠簾幽。栗烈將催候,晶熒故眩眸。
氣隨霜露變,事逐歲年遒。布帛堪為褐,狐貍可制裘。
先時還有備,卒歲每無憂。偶讀豳風作,端為大業(yè)謀。
愿陳忠厚意,萬一賁皇猷。
71、三月十五夜登迎華觀(元代-許謙)
夜深來此倚闌干,千里樓臺俯首看。
月到天中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
氣清更覺山川近,意遠從知宇宙寬。
長嘯一聲云外落,幾家兒女夢初殘。
72、己酉八月十七日夜泛碧浪湖泊浮玉山對月呈席上諸公(元代-徐賁)
水月共秋妍,山椒夜泊船。人來黃葉浦,漁宿白鷗天。
聞唱風瀾外,持杯露影前。自從經(jīng)喪亂,誰得此留連。
73、辛丑九月看菊有感(清代-嚴金清)
堂堂歲月付蹉跎,世事真堪喚奈何。諸將有誰非暮氣,三公猶自作春婆。
窗前秋色黃花老,客里詩人白發(fā)多。聞道消愁唯有酒,舉杯直欲淚滂沱。
74、滿江紅 其一 戊子八月二十日紀事(近現(xiàn)代-許寶蘅)
一片瓊英,問傳自漢宮寶篋。爭道是,玉龍戰(zhàn)罷,敗鱗殘甲。
銀海平吞波萬頃,金城高擁樓千堞。者分明,聊且慰相思,金花帖。
君何事,彈長鋏。只無奈,投仙牒。任排云馭氣,上窺閶闔。
曠野有人歌兕虎,荒邱到處飛胡蝶。怕東方曼倩也難知,何年劫。
75、鷓鴣天·長安月(近現(xiàn)代-章士釗)
照澈秦時與漢關。依然如水浸長安。樹藏萬點鴉偷靜,城響三更鼓趁寒。
人一個,事無端。只卿看我我卿看。長生殿里矜私語,曾被牽牛笑玉環(huán)。
76、采桑子 詠月(近現(xiàn)代-章士釗)
若為看去光應少,如此嬋娟。一樣纏綿。莫負青天碧海緣。
尺書不寄憑卿語,非缺難圓。似說清蟾。怎把成橋鵲意傳。
77、坐月(清代-曹復)
夜永篆香清,露深花氣冷。明月過墻來,照見愁人影。
幽花參妙諦,古樹證初心。坐久山光暝,虛堂起梵音。
78、秋夜舟中對月書懷 其二(清代-陳浩)
明月照江水,秋色何嬋娟。我來天一涯,再見清光圓。
暢以塵外跡,緬彼區(qū)中緣。美人隔幽期,芳蓀共誰搴。
中夜不能寐,徙倚涼風前。
79、月華清·八月十二夜月 其一(清代-黃之雋)
將近秋分,曾交中浣,眼光先在天際。印出蟾痕,略欠三分圓意。
想素娥、漸釀清輝,把六六、時光初試。相對。恰金釵遍數(shù),玉欄全倚。
盡費纖阿心計。就弦望中間,算來勻配。報汝團圞,祇遇兩三日內,未放開、搗兔瑤宮,尚羞澀、跨鸞仙子。
晴霽。有風流裙屐,冶游才起。
80、為圓雪岸題侍月(宋代-釋紹曇)
終日忙忙繼月明,要看杜撰八陽經(jīng)。
直饒讀到流通分,未必芭蕉著耳聽。
81、如夢令 白丁香八月復花(清代-宋犖)
密蕊臨風香細。艷雪幾枝分綴。不復結春愁,占斷小園秋霽。
庭際。庭際。妒殺一叢丹桂。
82、復與季逑夜起視月同作(清代-王采薇)
虛扉浹宵開,涼鐙照幽素。肅肅鴉不翻,團團云稍去。
蛩底聞行泉,箐黑辨浮露。外役于此捐,中疴自茲悆。
循階桂華歇,交戶瓜蔓吐。徒乖有懷衷,未協(xié)長往趣。
亦有同心人,斯情積難訴。
83、月節(jié)折楊柳歌十三首 其八 八月歌(明代-陳恭尹)
云氣方四除,明月有正色,依依照吾廬。折楊柳,斫盡礙門枝,不患秋光少。
84、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礎塵連雙河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首 其二(明代-陳恭尹)
鴻來燕去各從容,白帝將歸駕白龍。且讓羲和旋北陸,尚馀朝爽在西峰。
千卮醳醳忘憂酒,百尺青青偃蓋松。暮別山門尚回首,數(shù)聲猶是此秋鐘。
85、丁夘三月望前一日邀于(明代-畢自嚴)
嘉客遙臨暫啟關,相將別墅眺春山。溪流似鑒宜供漱,村酒如澠解駐顏。
靄靄峰巒形倏幻,鱗鱗墟落望中斑。不緣衰足妨游興,藉草盤旋薄暮還。
86、七月五日移寓準提庵用田山姜移居韻(清代-黃鉞)
韋郎避漏眠于車,王生屋里頻移家。我居墻壞仆幾壓,舉室奔竄如驚麚。
有庵巷北舊棲息,踏鼓兩度趨朝衙。急移書簏召橘朮,不憚行步為欹斜。
眼明階前兩椿樹,在昔屋后當梅花。芟夷敗葉聽好鳥,掃除四壁供涂鴉。
詰朝七夕納二客,庵門月好須當撾。仰天一笑席衣瓦,補漏奚必煩皇媧。
87、二月十九日請張學士蘇提學洪方伯同飲席中聯(lián)句送謝長史(明代-祁順)
雨馀南浦綠波生,繾綣難為送別情。賈誼素聞藩國重,仲舒終是宦途輕。
慈闈碧水丹山近,心事青天白日明。忠孝憐君能兩盡,乾坤休更問誰名。
88、七月(宋代-韓淲)
水石云山里,歸來已九秋。隔城如淺近,鄰寺始深幽。
慧遠逢修靜,文淵說少游。徑荒殊不掃,風葉上牽牛。
89、課仆詣田所偶用淵明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韻(宋代-俞德鄰)
人生念何事,方寸纏憂端。憂端日澒洞,胡不思自安。
富貴等電露,變滅無留觀。百畝雖已隘,朝耕夕復還。
秋風穡寶實,十口無饑寒。何為苦役役,而欲事所難。
所以沮溺徒,不受名利干。行藏隨用舍,千載師孔顏。
作勞有馀暇,柴門晝常關。斗酒且自勞,此外無足嘆。
90、八月八日發(fā)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其十(宋代-趙蕃)
扁舟往作櫧州過,煙霧空濛祇市聲。今夕再來還小泊,卻逢江月正空明。
91、月(宋代-趙蕃)
萬頃蒼波月一鉤,鷺鷗棲穩(wěn)雁悠悠。
老夫于此興不淺,無奈凜乎何可留。
92、戊申西洛中秋對月(宋代-韓琦)
海東推出水晶毬,碧抹晴空暝靄收。素景獨宜惟上節(jié),清光無敵是中秋。
家為梵室黃金界,人在天宮白玉樓。當此客途衰病者,敢于詩酒擅風流。
93、八月十四日留監(jiān)牧張佇職方賞月(宋代-韓琦)
待月清商欲半前,欣留嘉客啟疏筵。采蕭方釋三秋詠,應歷從虧一莢圓。
密訝云藏臺面柳,靜看珠出水中天。銀蟾影里金樽倒,樂過陶琴不上弦。
94、丙申八月作(宋代-王安石)
秋風摧剝利如刀,漠漠昏煙玩日高。
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隨東水轉波濤。
歸期正自憑蓍蔡,生理應須問酒醪。
還有詩書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顛毛。
95、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義伯圣途次元伯(宋代-蘇軾)
結根豈殊眾,修柯獨出林。
孤高不可恃,歲晚霜風侵。
96、亡伯提刑郎中挽詩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鳳翔(宋代-蘇軾)
才賢世有幾,廊廟忍輕遺。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見思。
故山松郁郁,舊史印累累。
惟有同鄉(xiāng)老,聞名尚涕洟。
97、憶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軒作)(宋代-毛滂)
夜夜。夜了花朝也。連忙。指點銀瓶索酒嘗。
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殘紅掃。愁人。一片花飛減卻春。
98、浣溪沙(為五叔壽,三月二十六日)(宋代-趙彥端)
渺渺東風泛酒船。月華為地玉為川。春于紅藥更留連。
云路功名方步步,草廬松竹自年年。他時人說二疏賢。
99、西江月(壽吳景年)(宋代-陳著)
簫玉和鳴云里,彩衣娛舞風前。好從龜鶴同長年??慈◇刺医Y遍。
事業(yè)都隨分定,兒孫也靠心傳。隱耕窗下腹便便。相去神仙不遠。
100、水調歌頭(己未中秋無月)(宋代-吳潛)
今歲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節(jié),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尋七秩,況復輪囷萬感,合恨更分愁。先自無聊賴,雨意得能稠。
天柱峰,知何處,老難游。癡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風姨掃蕩,推出團圓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