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小學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小學》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小學

        1、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北朝-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2、人月圓·雪中游虎丘(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lán)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sēng)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xiū)看。

        3、月坡亭李耆明見菊(宋代-毛幵)

        我懷淵明真,千載猶神交。

        重吟九日詩,風節(jié)殊未凋。

        良辰不再舉,秋氣日以高。

        凄飚送落景,余霞斂塵霄。

        萬象為我役,天機亦良勞。

        摩挲膝間桐,感此爨下焦。

        時時出奇音,散我心郁陶。

        4、八月晦日游東山彥約有詩次韻為謝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

        燕坐僧窗爇水沈,暫時塵務(wù)不關(guān)心。殿堂突兀諸天擁,花木扶疏曲徑深。

        節(jié)近重陽堪把玩,景如圖畫費摹臨。秋晴急趁黃花約,短日凄風易作霖。

        5、次三月望日出游(宋代-洪皓)

        無馬假犢車,豈必朱丹轂。

        駕言暫出游,寫憂墀窮獨。

        尋芳不見花,宿莽埋槲樕。

        區(qū)區(qū)十里間,良友始追逐。

        晤晤得正人,頗欣富方谷。

        書齋大肅條,四面少林麓。

        欲作納涼亭,因茲出求木。

        履橋雖云安,欹柱恐顛覆。

        臨深念垂堂,徒行漫捫腹。

        道險能摧輪,畏聞聲轆轆。

        形骸久衰憊,搖幾屢顰蹙。

        五方民雜居,瀕澤非廣谷,

        雞犬或相聞,要知是荒服。

        跋涉頻問津,引領(lǐng)主人屋。

        老稚俱迎門,擊鮮饋豚肉。

        日暮途修阻,還轅不辭速。

        吻燥藉醇醪,餬口資饘粥。

        翌日睹新詩,珠璣圓且熟。

        可追寶劍篇,高誦素靈哭。

        6、今歲中秋無月閏八月十五日夜月色明甚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

        月欲離滄海,云猶暗夕樓。天教雙病眼,重看后中秋。

        玉色依然在,霜華只自羞。一杯遙酹汝,容易莫西流。

        7、三月五日晚霽大風(宋代-周紫芝)

        雨后風扉擁青嶂,家在斜陽晚潮上。沙頭飛盡雪色鷗,柳下初橫短篷舫。

        皇天惡料風忽顛,賈客倉黃回五兩。老人倚杖不肯歸,看打南湖白頭浪。

        8、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節(jié)祠舊有半床云一窗月在(宋代-陳著)

        魯公香火寺,便道幾經(jīng)行。

        樹老存高節(jié),碑全見太平。

        浮云從變化,古月自分明。

        賴有文孫在,毋忘大用名。

        9、和秦奉之題蘄春驛浸月軒(宋代-王之道)

        千山初過雨,萬籟不鳴風。

        寶鑒沉寒水,冰輪上太空。

        竹梢低蘸碧,楓葉冷浮紅。

        終欲金沙去,經(jīng)營一畝宮。

        10、水調(diào)歌頭·洞庭千古月(宋代-李曾伯)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涼宵將傍三五,玩事若為酬。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為州。宇宙大圓鏡,沆瀣際空浮。傍譙城,瞻岳麓,有巍樓。不妨舉酒,相與一笑作遨頭。人已星星華發(fā),月只團團素魄,幾對老蟾羞。回首海天闊,心與水東流。

        11、錢塘八月潮(宋代-陳允平)

        五丁椎碎爛銀堆,注作東南水一杯。

        秋半忽疑天外雪,夜深俄聽月中雷。

        大鵬擊浪驚龍臥,老蜃噓云誤燕來。

        日日濤頭多拱北,至尊元在郁簫臺。

        12、中秋對月望瑤臺感舊兼簡城中諸朋友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

        碧落無云河漢流,野亭孤坐思悠悠。廣寒殿啟銀蟾躍,古桂香飄玉斧收。

        詩客久回千里駕,仙臺高接五城樓。遙知樽酒陪清賞,簫罷臨風恣唱酬。

        13、積雨新晴,二月八日東園少步二首(宋代-楊萬里)

        去歲春時政病身,對花不飲被花嗔。

        如今急報千花道,還我前來未足春。

        14、坐月與歸試二君(清代-林旭)

        闇坐無燈思一靜,暑生得月意成涼。垂簾教作窺人態(tài),閉戶因嫌隔壁光。

        欲下沈吟如顧影,送歸微嘆想回腸。行人明夕江頭望,照我遲遲尚念鄉(xiāng)。

        15、三月四日宿朝天關(guān)(清代-吳存義)

        歸路風塵淡,襜帷又蜀關(guān)。蛾眉花外月,蠶尾驛旁山。

        春夢依三島,軍書動百蠻。江鄉(xiāng)尚天末,日夜唱刀镮。

        16、西湖泛月圖(清代-戴亨)

        鴻雁聲高夜露濃,一湖清冷浸芙蓉。碧天深處舟初泊,月在孤山第一峰。

        17、后秋興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也 其一(明代-錢謙益)

        地坼天崩桂樹林,金枝玉葉痛森森。衣冠雨絕支祈鎖,閶闔風凄紂絕陰。

        丑虜貫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賊臣萬古無倫匹,縷切揮刀候斧砧。

        18、西江月 題六合孫公樹捧書圖(清代-陳維崧)

        李白開元供奉,當年恩禮偏隆。賜書稠疊出深宮,玉軸牙簽鄭重。

        絕妙文孫才調(diào),翩翩王謝門風。捧來亂帙悉當胸,月落華清如夢。

        19、已酉年九月自滇歸閩,同人贈言惜別,途中(清代-林則徐)

        黃金時節(jié)別且蘭,為感與情忍涕難。

        程緩不勞催馬足,裝輕未肯累豬肝。

        膏盲或起生猶幸,寵辱皆忘臥亦安。

        獨有恫仍在抱,憂時長結(jié)寸心丹。

        20、中秋看月有感(清代-吳偉業(yè))

        今年京口月,猶得杖藜看。

        暫息干戈易,重經(jīng)少壯難。

        江聲連戍鼓,人影出漁竿。

        晚悟盈虧理,愁君白玉盤。

        21、七月三十日雨(元代-陶宗儀)

        半月值秋晴,涼生枕簟清。嘉禾方孕秀,甘雨又滋榮。

        造物功難報,斯民樂有生。輸租庚責了,倉庾定充盈。

        22、八月一日舟下漓江(明代-顧璘)

        云間千壑瀉漓川,日下孤帆出曉煙。萬里行蹤始安嶺,九秋晴望泬寥天。

        江山故作殊方色,道路今酬逐客緣。風洞星巖應(yīng)可到,還家嬴取故人憐。

        23、王長公兩寄余書不值乍次公之江右始得之時公雅慕長生將以八月閉關(guān)與塵世絕書來云云悵然奉寄二首 其一(明代-胡應(yīng)麟)

        落落登壇意未降,生花長夢筆如杠。風霜驟喜來空谷,云霧猶驚隔大江。

        上界仙才元第一,中原詞客定無雙。三山尚計當年約,肯遲寒空白玉幢。

        24、法云寺對月(明代-徐熥)

        空界云陰斂,祗園月色澄。光生初動磬,影送未歸僧。

        入水悟禪意,照林疑佛燈。更闌縱吟眺,衣上露華凝。

        25、二月望后連日夜風甚不減前年而是日二兒書至(明代-徐渭)

        天寒地凍正霜宵,被冷風號入帳驕。貰屋再經(jīng)飄瓦盡,破爐重補買薪燒。

        老牛脊壞堪馱鳥,小犢書來尚滯遼。好買柴團蔘一搭,急鞭歸馬補虛勞。

        26、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志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其七(明代-袁宏道)

        慷慨歌燕市,依然屠狗親。遠山隨酒媼,胡粉抺天人。

        異服花紋褲,高風墊角巾。緋桃一夜雨,浣卻素衣塵。

        27、滿庭芳  二月十一日壽石末公(元代-劉基)

        岳氣鐘嵩,星精降昴,五云光映麟書。綠明紅媚,風暖日長初?

        金翿斜開洞府,群仙擁、翠佩瓊裾。收拾盡,乾坤清淑,為瑞在扶輿。

        文韜,兼武略,南陽諸葛,東海穰苴。有貔虎龍蛇,深護儲胥。

        制勝不妨談笑,鶯聲里、旗影徐徐。行看取,非熊應(yīng)兆,沙路輾高車。

        28、送智惠隱住水月禪院(元代-成廷圭)

        放船直到棲禪處,萬頃湖心一徑開。綠樹鳥驚風落果,碧潭龍去水生苔。

        西巖尊宿傳燈在,東海高僧杖錫來。今夜月明清似水,太空無地著纖埃。

        29、辛卯秋旱已極至八月晦天大雷雨(元代-成廷圭)

        八月晦日雷怒號,大雨如注風蕭騷。捷如鬼神撼山岳,涌若江海翻波濤。

        屋茅平卷一重去,河水忽漲三尺高。驚鴻翅濕飛不起,散亂中澤呼其曹。

        云龍有意洗兵甲,下與蒼生舒郁陶。浮云收斂赤日見,天宇廓遠無纖毫。

        歲年不逢亦偶爾,吾將種麥耕東皋。

        30、俞子昭山月軒(元代-黃玠)

        山月出未高,爛如大銀槃。及其當天中,小于冰一丸。

        我將問郁儀,青冥風露寒。遠近且莫解,況爾闕與摶。

        茲軒特可喜,倚闌終日看。常疑猛虎嘯,驚起女乘鸞。

        31、游幻住庵留贈月千江上人 其四(元代-黃玠)

        維時桃始華,野眺欣有睹。沿洄度桑隰,迤邐見谷土。

        山虛龍出云,谷暖鳥鳴雨。來耨良足勤,力薄奈何汝。

        32、和永叔中秋夜會不見月酬王舍人(宋代-梅堯臣)

        主人待月敞南樓,淮雨西來斗變秋。

        自有嬋娟侍賓榻,不須迢遞望刀頭。

        池魚暗聽歌聲躍,蓮的明傳酒令優(yōu)。

        更愛西垣舊詞客,共將詩興壓曹劉。

        33、九月二十六日河上雪(宋代-強至)

        昨朝今日盡天風,九月長河雪片中。

        云外誰偷榆莢種,人間自滿菊花叢。

        群陰已鼓先時勇,萬井應(yīng)愁卒歲窮。

        亦欲蹇驢乘逸興,灞橋何處覓詩翁。

        34、八月九月望夕雨(唐代-徐凝)

        八月繁云連九月,兩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悵望秋將盡,不得常娥正面看。

        35、進賀千秋節(jié)詩甲申十二月十六日(明代-唐文鳳)

        明朝遵祖訓,趙國錫王封。宗社藩維壯,山河表里雄。

        祥光惟岳降,壽算與天同。祚胤千年盛,貞符萬世隆。

        成功勞汗馬,啟運翊飛龍。鶴駕神仙府,鸞笙帝子宮。

        春回十日后,星拱九霄中。暖沁梅香潔,寒消燭影紅。

        璽文金燦爛,佩響玉玲瓏。愿效長生祝,常瞻不老容。

        獻圖來閬苑,問道向崆峒。善頌慚無補,丹心效寸忠。

        36、神泉八景為饒鑒賦其四贈之 其二 浮螺得月(明代-陳獻章)

        道眼大小同,乾坤一螺寄。東山月出時,我在觀溟處。

        37、九月二十六日同賈廣文劉舉人任貢士高夔府先生宅內(nèi)賞菊四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陶令門前花盡開,郭西騎馬看花來。疏枝淡蕊寒仍發(fā),細雨斜風晚更催。

        擬向夜深還秉燭,可憐秋盡始傳杯。相逢一笑具非易,共把繁枝醉不回。

        38、后園種菊經(jīng)月忽見數(shù)花用亨父韻并呈城東賞菊諸君子(明代-李東陽)

        幽花種得偶相忘,步轉(zhuǎn)南檐卻背堂。但有芳心寧擇地,更無佳客亦宜觴。

        登臨憶負重陽雨,采掇愁沾昨夜霜。滿袖馀香試披拂,晚來風力正悠揚。

        39、丁亥三月二十五日雪(金朝-趙元)

        夬變乾將至,陰凝陽不流。雨飛猶帶雪,風急似號秋。

        草木無春意,關(guān)河慘客愁。天心寧易測,三嘆索冬裘。

        40、西江月 贈姚守清李守靜(元代-馬鈺)

        學道須離火院。搜玄參訪良緣。守清守靜絕般般。乞覓於身大便。云水須明內(nèi)外,牢擒意馬心猿。萬緣不著得神全。酬了修行大愿。

        41、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詩二首(宋代-劉宰)

        清涼景界限塵紛,玉宇從容靜夜分。

        欲滿尚慳今夜月,乍舒還斂北山云。

        孤光翻動枝頭鵲,馀暈潛驅(qū)草際蚊。

        好處欲言人不解,湛然天宇印心君。

        42、竹月亭(宋代-鄭會)

        小欄干上夕陽紅,古樹根頭雪未融。

        落盡梅花人易老,主張楊柳是春風。

        43、奉陪嚴陵史君楊校書囊山夜話一別數(shù)月欲再見(宋代-林亦之)

        鄉(xiāng)廛一語竟何曾,卻向他州逢李膺。

        白馬千山緣矍相,朱幡四海有嚴陵。

        鵝湖猶記通宵雨,虎石還同半夜燈。

        素發(fā)相看才兩度,不知再見幾時能。

        44、閏三月朔日將赴遼左留別吳中諸故人(清代-吳兆騫)

        薊門三月柳堪折,玉關(guān)遷客肝腸絕。結(jié)束征車去舊鄉(xiāng),矯首天南恨離別。

        憶昨胥臺事俠游,才名卓犖凌王侯。黃童雅擅無雙譽,溫嶠羞居第二流。

        相將日向春江曲,闔閭暮前草初綠。彩鹢春風客似云,珠簾夜月人如玉。

        少年行樂恣游盤,夾道飛花覆錦湍。按歌每挾茱萸女,駐馬頻看芍藥欄。

        筵前進酒題鸚鵡,一日聲名動東府。擬從執(zhí)戟奏甘泉,恥學吾丘能格五。

        去年謬應(yīng)公車征,駿馬高臺幾度登。自許文章飛白鳳,豈知謠諑信蒼蠅。

        蒼蠅點白由來事,薏苡偏嗟罹謗議。賦就《凌云》只自憐,投人明月還相棄。

        身嬰木索入圜門,白日陰沉欲斷魂。北燕漫說鄒生哭,東海誰明孝婦冤?

        銜冤犴狴悲何極,慷慨陳詞對巖棘。幽怨空教托《楚辭》,嚴威竟已罹秦格。

        忽承恩譴度龍沙,邊草茫茫去路賒。名列丹書難指罪,身投青海已無家。

        銷魂橋畔誰相送,一曲蘆笳自悲痛。皂帽慚非避世人,青山何處思鄉(xiāng)夢?

        鄉(xiāng)心日夜繞江干,江柳江花不復(fù)攀。萬重關(guān)塞行應(yīng)遍,十載交游見欲難。

        從此家山等飛藿,滿眼黃云橫大漠。自傷亭伯遠投荒,卻悔平原輕赴洛。

        一向冰天逐雁臣,東風揮手淚沾巾。只應(yīng)一片江南月,流照飄零塞北人。

        45、海月(明代-易訓)

        海門人坐夜三更,萬里潮來月又生。歷亂江山還共照,微茫天地漸分明。

        珠光水蕩魚龍窟,野曠風搖雁鶩聲。便欲乘槎窮絕島,南溟秋望不勝情。

        46、東流舟中阻風險甚時八月十八日 其二(明代-王縝)

        江浪春天飛雪,野云閣雨高秋。何似淵明歸去,北窗高枕風流。

        47、秋夜同沈省齋玉河看月口占贈之入濟 其四(明代-黃廷用)

        月色低臨龍鳳闕,水流迥出蝀鰲橋。明朝相送成千里,背向西風白馬驕。

        48、中秋對月口號 其二(元代-吳當)

        靜聽新人笑語聲,天寒翠袖若為情。舉頭不辨山河影,坐看兒童斗眼明。

        49、見山樓下植梅百本九月見花(宋代-董居誼)

        手種寒梅度一春,主人指日是行人。

        孤根奈久不忘舊,疎蕊逢秋已獻新。

        堪笑世情何恁薄,不知花意卻相親。

        年年記取栽培力,為送幽香入夢頻。

        50、金縷曲 其一 夜泊龍家召步月沙州(近現(xiàn)代-許寶蘅)

        又掛孤帆去。甚東西,綠萍吹轉(zhuǎn),碧天云暮。四坐哀思間豪竹,昨夜星辰方聚。

        有幾輩新知俊侶。共倒深杯香滿滿,算凄涼,別淚都如許。

        所不得,鷓鴣語。

        出門都是天涯路。嘆年華,飄零書劍,風塵辛苦。談月昏花迷雁影,獨向荒洲凝佇。

        可憶我,酒醒何處。識字早知憂患始,應(yīng)折磨,多少天分付。

        此中意,幾時悟。

        51、城頭月(近現(xiàn)代-章士釗)

        秋長客去人蕭索。日掛檐牙落。冷砌孤檠,閑愁萬種,展卷還拋卻。

        懨懨情思渾無著。誰在當前覺。海棠睡起,林鴉飛過,共把黃昏約。

        52、咸豐癸丑二月初九日賊攻金陵愈急見勢難支即手書絕命詞二首 其二(清代-鄒鳴鶴)

        太倉半粒粟,滄海一微塵。人生百年耳,忠盡仁乃純。

        53、辛丑八月舊庖丁雍姓攜南皮相南小畫四幀索題口占應(yīng)之 其二(清代-翁同和)

        相君垂老意侵尋,見獵依然喜不禁。猶憶殿廊同夜直,竟裁疏槁寫寒林。

        54、高正甫出守袁州九月九日予偕家兄暨諸親友能文者十九人餞之毗盧閣賦詩為別 其一(明代-區(qū)大相)

        季秋氛氣斂,天宇曠澄明。樽酒送遠客,稅駕出林坰。

        層軒四望起,萬里秋陰生。南眺潯陽渚,北望薊丘城。

        代馬騁高足,燕鴻起遐征。極目多遠思,賞心嘆合并。

        太守耀朱輪,千騎抗飛旌。嘉會即寵餞,良時析群英。

        商飆厲絲竹,孌童歌且清。為持芳菊酒,寫我當歌情。

        清朝重理人,時哉策令名。誰能東籬下,日暮守衡荊。

        55、芝峰月夕次韻性元上人足成茶溪公口占之作(明代-林弼)

        風滿空林月滿山,無詩堪笑老方干。洞云晚散龍眠穩(wěn),松露秋高鶴夢寒。

        賀老鑒湖先賜敕,陶公彭澤早辭官。他年分我半間屋,待向芝峰絕頂安。

        56、十二月十四日絕句 其四(明代-吳與弼)

        何憂不到古人班,只把遺經(jīng)子細看。學久自然查滓化,心斯廣矣體斯胖。

        57、閏二月朔日(元代-吳師道)

        病過春光兩月程,幾番風雨幾番晴。不知開到何花樹,今日才聞燕子聲。

        58、對月了殘經(jīng)贊(宋代-釋慧開)

        始見些兒光影,要了未后一段。

        若是無門拳頭,不打這般鈍漢。

        59、西江月(三)(宋代-張伯端)

        我性入諸佛性,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現(xiàn)。

        小則毫分莫識,大時遍滿三千。高低不約信方圓。說甚短長深淺。

        60、西江月(七)(宋代-張伯端)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沒吾伊。念念體分同異。

        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往來諸用不相知。生死誰能礙你。

        61、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 其一(宋代-趙蕃)

        郊原莽莽吹黃埃,馀暑已去若復(fù)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追隨正復(fù)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62、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義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寶寺,題竹上(宋代-蘇軾)

        結(jié)根豈殊眾,修柯獨出林。孤高不可恃,歲晚霜風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