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案《想長腳的石頭》的教學(xué)設(shè)計和反思》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幼兒園語言教案《想長腳的石頭》的教學(xué)設(shè)計和反思
《想長腳的石頭》教案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的喜悅心情。
2、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活動準備:
小雞、小貓、蜈蚣的立體教具各一個、一塊貼有五官的石頭、一串項鏈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懸念
1、教師手拿石頭?!坝幸粔K小石頭,很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墒?,它沒有腳,怎么辦呢?你們誰能幫幫他嗎?
2、幼兒群講辦法。
3、你們想出了這么多有用的辦法啊,可真棒,讓我們來聽聽小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
二、傾聽故事
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
2、“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3、“這個時候,小石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可以問別人借腳啊!遠遠地,走來了小雞,小石頭想問小雞借腳,可是他有些害羞,你們愿意幫小石頭向小雞借腳嗎?你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群講: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
4、教師操作小雞教具,“小雞搖搖頭,不肯把腳借給他。哦,小雞可能覺得自己只有兩只腳,要是借給小石頭了,就沒有辦法捉蟲吃了?!?/p>
5、“喵喵喵(教師做動作)遠遠地,走來了一只小貓。"教師操作小貓教具,“小貓搖搖頭,也不肯借腳。哎呀,小貓也不肯借腳,可能小貓要捉老鼠,借了腳就不能捉老鼠了?!?/p>
6、“遠遠地,蜈蚣爬過來。"
7、“小石頭問誰借了腳?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如果是你,你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難過、傷心、生氣)”
8、“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zhèn)模@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咦,小石頭要向小朋友借腳嗎?讓我們繼續(xù)聽下去。”
9、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jié)束)
10、“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
11、“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
12、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動
1、引導(dǎo)幼兒說說小石頭前后的心情變化,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之后的喜悅心情。
2、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xiàn)了。
3、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想長腳的石頭》教案課后反思:
在教學(xué)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應(yīng)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然而,在活動中幼兒并不會自發(fā)地發(fā)展。因為,一方面受知識、經(jīng)驗、能力以及整個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活動材料的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幼兒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所以幼兒在活動中既是積極能動的主體,同時又是受客觀規(guī)律制約的客體。
本次活動以小石頭借腳為線索,在看看聽聽說說演演中,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xué)習(xí)語言的熱情,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可說、想說、樂說、會說,讓孩子真正成為語言活動的主人。
活動開始,我出示畫有五官的石頭寶寶,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我說:石頭寶寶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可是他沒有腳,怎么辦呢?有的幼兒說,給他畫兩只腳;有的說,我抱著他去走走;還有的說,放在我的手里……幼兒說的很熱鬧。
接下來我讓幼兒傾聽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適當?shù)奶釂?,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nèi)容,同時出示小雞、小貓、蜈蚣等圖片,讓幼兒學(xué)習(xí)石頭的話及模仿小雞、小貓、蜈蚣不愿意借腳的動作,幼兒都能積極互動。在傾聽故事的第二部分后我又提問: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腳?幼兒能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行回答。
最后讓幼兒完整地傾聽故事,進一步讓幼兒感受石頭向小雞、小貓、蜈蚣借腳時,他們都不愿意的時候,石頭心里會怎么樣呢?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示一下。又問:故事里那一句話是表示石頭傷心的心情?如果是你,你怎么樣來安慰石頭呢?幼兒又說開了:有的說我叫他不要傷心,我會幫你;有的說我給他溫暖;有的說我給他唱歌、跳舞,讓他開心……等等。當來了小朋友后,石頭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你是從那個地方可以看出石頭那喜悅的心情?通過適當?shù)奶釂枴l(fā),充分讓幼兒體會石頭前后變化的心情。
在活動延伸中,我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指導(dǎo)能力強的小朋友扮石頭,先讓他說說石頭的話及沒有借到腳和來了小朋友時前后心里變化,讓他用動作或表情來表演。這樣幼兒的表演欲望很強烈。為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先請幾位幼兒示范,再讓全班小朋友互相合作,共同進行表演。
本次活動中,雖然在延伸活動中,有的扮石頭的小朋友不能完整地學(xué)說石頭的話,但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真真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2、大班優(yōu)秀語言教案《想長腳的石頭》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仿編句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啟發(fā)幼兒用繪畫的方式進行續(xù)編故事,并用完整的語句表達繪畫的內(nèi)容。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小石頭、森林背景圖、小雞、小貓圖片。
2、句式“xx你把腳借給我好嗎?”“不行,我的x只腳要用來xx”。
3、白板、繪畫紙、繪畫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森林背景圖,引入活動主題。
師:森林里,有許多的小動物在走來走去,一塊小石頭看見了,心里可羨慕了!
提問:
1、小石頭羨慕什么呢?
2、小石頭想長腳,它會用什么辦法?(引出借腳)
二、模仿句式
師:小雞走來了,小石頭會對小雞說什么呢?小雞是怎樣回答的呢?
1、出示句式:“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不行,我的2只腳要用來走路”
2、仿編:“小貓,你把腳借給我好嗎?”“不行,我的4只腳要用來跑步”
……
3、小結(jié):小石頭向小動物們借腳,小動物都沒有把腳借給它,為什么?
(小動物們的腳都有自己的用途)
三、創(chuàng)編故事
1、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會怎樣幫助小石頭?會帶小石頭去到哪里走走、看看呢?
2、請幼兒使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帶領(lǐng)小石頭游玩的地方。(要求:簡單的,能看懂的)
2、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學(xué)說:“我去xx,小石頭也跟著我去xx”
四、延伸
1、請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都幫助過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
2、給故事起名字,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語言活動沒有過多的教具和操作材料,是以小石頭借腳為線索,在看看聽聽說說中,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xué)習(xí)語言的熱情,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可說、想說、樂說、會說,讓孩子真正成為語言活動的主人?!断腴L腳的石頭》讓小朋友掌握的不單只是安靜地傾聽故事,更要讓他們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驗小石頭從借腳到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后的愉悅之情。
3、小班語言教案《想長腳的石頭》含反思
活動目標:
·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的喜悅心情。
·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角色特點。
·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雞、小貓、蜈蚣的立體教具各一個、一塊貼有五官的石頭、一串項鏈
活動過程:
·產(chǎn)生懸念
——教師手拿石頭?!坝幸粔K小石頭,很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墒牵鼪]有腳,怎么辦呢?你們誰能幫幫他嗎?
——幼兒群講辦法。
——你們想出了這么多有用的辦法啊,可真棒,讓我們來聽聽小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
·傾聽故事
——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
——“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這個時候,小石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可以問別人借腳啊!遠遠地,走來了小雞,小石頭想問小雞借腳,可是他有些害羞,你們愿意幫小石頭向小雞借腳嗎?你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群講: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
——教師操作小雞教具,“小雞搖搖頭,不肯把腳借給他。哦,小雞可能覺得自己只有兩只腳,要是借給小石頭了,就沒有辦法捉蟲吃了。”
——“喵喵喵(教師做動作)遠遠地,走來了一只小貓。"教師操作小貓教具,“小貓搖搖頭,也不肯借腳。哎呀,小貓也不肯借腳,可能小貓要捉老鼠,借了腳就不能捉老鼠了?!?/p>
——“遠遠地,蜈蚣爬過來。"
——“小石頭問誰借了腳?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如果是你,你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難過、傷心、生氣)”
——“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zhèn)?,這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咦,小石頭要向小朋友借腳嗎?讓我們繼續(xù)聽下去。”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jié)束)
——“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
——“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
——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想像活動
——說說小石頭前后的心情變化
——“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xiàn)了。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活動反思
《想長腳的石頭》是一個簡單、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語言簡單、語句多次重復(fù),三次借腳均只有小石頭單方面的語句“XX你把腳借我用一用好嗎?”而對方?jīng)]有語言回答只是搖搖頭,不肯借腳來回應(yīng)。顯得無趣,無法滿足孩子好模仿的愿望。也不利于幼兒學(xué)習(xí)語言、詞匯、句式。于是我在三個小動物對話處添加了回應(yīng)對話“不行、不行我也要用的?!?如此添加后使得句子更加的完整性?;顒又懈鎏韥砹擞變喊缪萁巧珮啡?。
4、小班語言課教案《想長腳的石頭》含反思
活動意圖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所以要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鼓勵和引導(dǎo)幼兒和同伴交流。石頭是一種容易獲取的教學(xué)資源,在傾聽故事中,幼兒認識了石頭的自然屬性,也感受到了石頭的人格化特征,讓幼兒在故事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目標:
1.、體驗小石頭心情的前后變化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認識小雞、小貓、小鴨的腳的形狀以及初步了解腳的作用。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
2、活動難點: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PPT、小石頭項鏈、動物及動物腳教具
2、知識經(jīng)驗:小故事《想長腳的石頭》
活動過程:
(1)、談話導(dǎo)入(視聽感受并討論小石頭由開心變傷心的原因。)
1、小朋友們,誰能夠告訴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幾只腳呢?
那你們都用你們的小腳做些什么呢?(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表述欲望)
2、我們每位小朋友能用你們的小腳去好多地方,真開心,今天老師也有一位好朋友,有一塊小石頭,圓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鳥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曬著太陽,聞著花香,你們看,它也很開心。(ppt1)
3、觀察ppt2,看看小石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猜想小石頭為什么不開心?
師:小朋友們是這么想的啊。小石頭告訴老師,有一天他看見別人都能走來走去,可以到處去看看,小石頭的心里可羨慕啦!
提問:你們能想想辦法幫助小石頭嗎?幼兒自由討論述說。
教師:謝謝你們幫助小石頭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不過小石頭也想了一個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石頭自己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呢?
(2)過程
視聽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說說小動物的腳作用。
1、播放ppt3、4
提問:它問哪些小動物借腳了?那么小動物把腳借給小石頭了嗎?
雖然小雞和小貓沒有把腳借給小石頭,但是小石頭沒有放棄。
2、播放PPT5
提問:①現(xiàn)在小石頭已經(jīng)向小雞、小貓、蜈蚣大哥借過腳了,但是他們的腳自己都有用,哪位小朋友能說一下他們的腳都有什么用呢?那我現(xiàn)在一位小朋友來幫助老師將小動物和他們的腳粘在一起。
②小朋友們,小雞小貓蜈蚣大哥都沒有把腳借給小石頭,如果你們是小石頭,你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內(nèi)容,說說小石頭變開心的原因。
1、觀看pp6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問:小女孩帶著小石頭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石頭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
(3)總結(jié)
小石頭雖然沒有長腳,但是在小女孩的幫助下,就像自己長了腳一樣,跟著小女孩去了好多美麗的地方,玩得很開心。
延伸部分
教師: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老師這里每人拿一個小石頭,大家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小石頭去到處看看。
活動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jié)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5、幼兒園優(yōu)秀教案中班語言《想長腳的石頭》反思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小石頭前后的心情變化。
2、能大膽猜測故事內(nèi)容,按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6、引導(dǎo)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7、激發(fā)幼兒主動復(fù)述故事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背景圖、動物圖片、手偶、石頭頭飾、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dǎo)入——學(xué)一學(xué)、說一說
1、出示小石頭,學(xué)一學(xué)小石頭傷心的表情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朋友……(小石頭)請你觀察小石頭的表情;學(xué)一學(xué)傷心、難過的表情
2、說一說小石頭為什么傷心
師:請你猜一猜小石頭為什么傷心、難過呢?我們一起去聽聽。
二、欣賞故事——聽一聽、學(xué)一學(xué)
1、教師借助手偶配樂講述故事前面部分(從開始——哎!要是自己也能長出腳來該多好啊!)
2、回憶故事,模仿動物走路和說話;
師:
1)小石頭遇到了誰?小石頭是怎么問的?小動物是怎么回答的?(小雞、小貓、螃蟹)
2)小石頭有沒有借到腳?小石頭的心情……
l個別幼兒或集體模仿動物對話和動作。
3、配合圖片配樂講述故事后面部分
師:“請你猜一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幼兒猜測故事)“是不是象你們猜的那樣呢?我們繼續(xù)聽故事?!?/p>
師:小女孩看見了小石頭把它做成了。。。?去了哪里?(花園、街上、游樂場)干什么?
l學(xué)習(xí)三個基本動作為表演做鋪墊。
三、表演故事——講一講、演一演
1、師幼合作表演故事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完整講述這個故事,如果你愿意,可以和老師一起講。(老師手偶表演故事)
幼兒合作表演
1)一個小朋友扮演石頭,四位小朋友扮演動物和小女孩
2)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故事。
四、結(jié)束:
師:“小石頭們,你們還想去哪里呀?。。?!?聽歡快的音樂離場)
活動反思:
本次語言活動沒有過多的教具和操作材料,是以小石頭借腳為線索,在看看聽聽說說中,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xué)習(xí)語言的熱情,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可說、想說、樂說、會說,讓孩子真正成為語言活動的主人?!断腴L腳的石頭》讓小朋友掌握的不單只是安靜地傾聽故事,更要讓他們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情感共鳴。體驗小石頭從借腳到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后的愉悅之情。
6、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活動教案設(shè)計 想長腳的石頭反思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的喜悅心情
2、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角色特點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幻燈課件一組
2、活動前與幼兒談?wù)撽P(guān)于腳的話題,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有腳的好處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懸念
1、有一塊小石頭和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沒有腳,怎么辦呢?
2、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3、我們來看看這塊想長腳的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
二、傾聽故事
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
2、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3、小石頭問誰借了腳,它是怎么問得?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
4、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zhèn)?,這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
5、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jié)束)
6、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
7、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
8、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動
1、引導(dǎo)幼兒說說小石頭前后的心情變化,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之后的喜悅心情。
2、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xiàn)了。
3、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課后反思:
在教學(xué)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應(yīng)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然而,在活動中幼兒并不會自發(fā)地發(fā)展。因為,一方面受知識、經(jīng)驗、能力以及整個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活動材料的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幼兒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所以幼兒在活動中既是積極能動的主體,同時又是受客觀規(guī)律制約的客體。
本次活動以小石頭借腳為線索,在看看聽聽說說演演中,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xué)習(xí)語言的熱情,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可說、想說、樂說、會說,讓孩子真正成為語言活動的主人。
活動開始,我出示畫有五官的石頭寶寶,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我說:石頭寶寶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可是他沒有腳,怎么辦呢?有的幼兒說,給他畫兩只腳;有的說,我抱著他去走走;還有的說,放在我的手里……幼兒說的很熱鬧。
接下來我讓幼兒傾聽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適當?shù)奶釂?,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nèi)容,同時出示小雞、小貓、蜈蚣等圖片,讓幼兒學(xué)習(xí)石頭的話及模仿小雞、小貓、蜈蚣不愿意借腳的動作,幼兒都能積極互動。在傾聽故事的第二部分后我又提問: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腳?幼兒能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行回答。
最后讓幼兒完整地傾聽故事,進一步讓幼兒感受石頭向小雞、小貓、蜈蚣借腳時,他們都不愿意的時候,石頭心里會怎么樣呢?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示一下。又問:故事里那一句話是表示石頭傷心的心情?如果是你,你怎么樣來安慰石頭呢?幼兒又說開了:有的說我叫他不要傷心,我會幫你;有的說我給他溫暖;有的說我給他唱歌、跳舞,讓他開心……等等。當來了小朋友后,石頭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你是從那個地方可以看出石頭那喜悅的心情?通過適當?shù)奶釂?、啟發(fā),充分讓幼兒體會石頭前后變化的心情。
在活動延伸中,我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指導(dǎo)能力強的小朋友扮石頭,先讓他說說石頭的話及沒有借到腳和來了小朋友時前后心里變化,讓他用動作或表情來表演。這樣幼兒的表演欲望很強烈。為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先請幾位幼兒示范,再讓全班小朋友互相合作,共同進行表演。
本次活動中,雖然在延伸活動中,有的扮石頭的小朋友不能完整地學(xué)說石頭的話,但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真真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7、幼兒園語言優(yōu)秀教案《想長腳的石頭》的教學(xué)設(shè)計和反思
《想長腳的石頭》教案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的喜悅心情。
2、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活動準備:
小雞、小貓、蜈蚣的立體教具各一個、一塊貼有五官的石頭、一串項鏈
活動過程:
一、產(chǎn)生懸念
1、教師手拿石頭。“有一塊小石頭,很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墒?,它沒有腳,怎么辦呢?你們誰能幫幫他嗎?
2、幼兒群講辦法。
3、你們想出了這么多有用的辦法啊,可真棒,讓我們來聽聽小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
二、傾聽故事
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
2、“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3、“這個時候,小石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可以問別人借腳啊!遠遠地,走來了小雞,小石頭想問小雞借腳,可是他有些害羞,你們愿意幫小石頭向小雞借腳嗎?你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群講: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
4、教師操作小雞教具,“小雞搖搖頭,不肯把腳借給他。哦,小雞可能覺得自己只有兩只腳,要是借給小石頭了,就沒有辦法捉蟲吃了。”
5、“喵喵喵(教師做動作)遠遠地,走來了一只小貓。"教師操作小貓教具,“小貓搖搖頭,也不肯借腳。哎呀,小貓也不肯借腳,可能小貓要捉老鼠,借了腳就不能捉老鼠了?!?/p>
6、“遠遠地,蜈蚣爬過來。"
7、“小石頭問誰借了腳?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如果是你,你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難過、傷心、生氣)”
8、“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zhèn)?,這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fā)生了什么事?咦,小石頭要向小朋友借腳嗎?讓我們繼續(xù)聽下去?!?/p>
9、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jié)束)
10、“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
11、“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
12、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動
1、引導(dǎo)幼兒說說小石頭前后的心情變化,體驗小石頭實現(xiàn)愿望之后的喜悅心情。
2、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xiàn)了。
3、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想長腳的石頭》教案課后反思:
在教學(xué)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應(yīng)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然而,在活動中幼兒并不會自發(fā)地發(fā)展。因為,一方面受知識、經(jīng)驗、能力以及整個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活動材料的選擇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幼兒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所以幼兒在活動中既是積極能動的主體,同時又是受客觀規(guī)律制約的客體。
本次活動以小石頭借腳為線索,在看看聽聽說說演演中,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xué)習(xí)語言的熱情,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可說、想說、樂說、會說,讓孩子真正成為語言活動的主人。
活動開始,我出示畫有五官的石頭寶寶,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我說:石頭寶寶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可是他沒有腳,怎么辦呢?有的幼兒說,給他畫兩只腳;有的說,我抱著他去走走;還有的說,放在我的手里……幼兒說的很熱鬧。
接下來我讓幼兒傾聽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適當?shù)奶釂?,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nèi)容,同時出示小雞、小貓、蜈蚣等圖片,讓幼兒學(xué)習(xí)石頭的話及模仿小雞、小貓、蜈蚣不愿意借腳的動作,幼兒都能積極互動。在傾聽故事的第二部分后我又提問: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腳?幼兒能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進行回答。
最后讓幼兒完整地傾聽故事,進一步讓幼兒感受石頭向小雞、小貓、蜈蚣借腳時,他們都不愿意的時候,石頭心里會怎么樣呢?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示一下。又問:故事里那一句話是表示石頭傷心的心情?如果是你,你怎么樣來安慰石頭呢?幼兒又說開了:有的說我叫他不要傷心,我會幫你;有的說我給他溫暖;有的說我給他唱歌、跳舞,讓他開心……等等。當來了小朋友后,石頭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你是從那個地方可以看出石頭那喜悅的心情?通過適當?shù)奶釂枴l(fā),充分讓幼兒體會石頭前后變化的心情。
在活動延伸中,我讓幼兒進行故事表演,指導(dǎo)能力強的小朋友扮石頭,先讓他說說石頭的話及沒有借到腳和來了小朋友時前后心里變化,讓他用動作或表情來表演。這樣幼兒的表演欲望很強烈。為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先請幾位幼兒示范,再讓全班小朋友互相合作,共同進行表演。
本次活動中,雖然在延伸活動中,有的扮石頭的小朋友不能完整地學(xué)說石頭的話,但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真真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8、幼兒園繪本《想長腳的石頭》中班語言閱讀活動教案
材料
1、繪本《想長腳的石頭》
2、立體桌面教具:小雞、小貓、蜈蚣各 1 個,一塊貼有五官的石頭。
3、學(xué)習(xí)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4、激發(fā)幼兒參與表演的欲望,體驗人物的個性特征。
玩法與建議
1.指導(dǎo)幼兒學(xué)會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邊看書邊講述故事,可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擴展想象力。設(shè)計提問:小石頭跟誰借過腳?小石頭長腳的愿望是如何實現(xiàn)的?如果你也有一串石頭項鏈,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去干什么?
3.引導(dǎo)幼兒在熟悉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操作立體教具表演、講述故事。
附
想長腳的石頭
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圓乎乎的,就像小鳥生的蛋。小石頭看到別人走來走去,心里很羨慕。
“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小雞搖揺頭,不肯把腳借給小石頭。
“小貓,你把腳借給我好嗎?”小貓搖搖頭,也不肯把腳借給小石頭。
蜈蚣爬過來。小石頭說:“大哥,你有那么多腳,借給我兩只好嗎?”蜈蚣搖頭,還是不肯把腳借給小石頭。
“唉,我自己要是能長出腳來該有多好!”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
“呀,多漂亮的小石頭!”ー個小朋友走過來,撿起了小石頭。他把小石頭做成了項鏈,掛在脖子上。
小朋友看電視,小石頭跟著一起看。 小朋友唱歌,小石頭在那里靜靜地聽。
小朋友嚼泡泡糖,小石頭聞著泡泡糖的香味兒。
小朋友到哪里,小石頭也就到了哪里。小石頭跟著小朋友,就像自己長了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