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糖梅仙子》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奧爾夫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糖梅仙子
目標:
一、通過不同的形式感應音樂的曲式。
二、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三、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四、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音樂分析:
1、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組曲》之《糖梅仙子》,是屬于音樂欣賞。曲子是屬于ABA曲式。
2、曲子的由來:
柴科夫斯基:[胡桃夾子]芭蕾舞?。?/p>
糖梅仙子之舞
阿什肯納吉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這兩首是著名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中的第二幕的兩首舞曲。
背景是圣誕節(jié)的夜晚,劇中的小女孩夢見自己的圣誕禮物胡桃夾子,
正和老鼠軍隊大戰(zhàn),正當老鼠快要獲勝的時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丟過去,因而打敗老鼠軍。這時候胡桃夾子也變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為了答謝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帶她到由各種糖果做成的[糖梅仙國]宮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糖梅仙子之舞]是小仙子們歡迎小女孩所跳的舞。
3、已有的經(jīng)驗:
早在小班下學期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接觸過音樂欣賞,是在主題《花兒的宴會》之《小草的春天》,它是來自海頓的《驚愕交響曲》。曲子的曲式是ABA’B’.
4、本節(jié)課有模擬演奏,曲子里曾出現(xiàn)的樂器有:鋼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樂吹奏(B段)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不同的形式感應音樂的曲式。
難點: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是通過傾聽、肢體感應、樂器的演奏。最后通過分組的模擬演奏來完成本節(jié)課重點的曲式感應。
2、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表情、情境、好玩的游戲激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并且體驗活動的快樂,從而解決本節(jié)課的難點。
3、整體的設置主要事為了解決這節(jié)課重點,難點則貫穿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1、隊形的順序:
隊形一:分散在老師的周圍(入場) 附(圖1)
隊形二:半圓(課堂),分三組。附(圖2)
2、樂器的擺放:擺放在凳子的下方。附(圖3)
活動準備:
1、音樂CD 、錄音機 、響板、鈴鼓 、手搖鈴。
2、幼兒游戲書、 故事圖片、樂器圖片(鋼片琴、管樂)、凳子(半圓圍好)
活動過程:
一、律動,激發(fā)興趣。
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玩一個很好玩的游戲,當你們聽到鼓聲的時候你們就踮著腳尖到處走,當搖鈴鼓的時候你們就要做出不同的泡泡造型,當你們聽到“叮?!钡穆曇舻臅r候,你們就拍手做出泡泡破掉的造型。
二、感應曲式,幼兒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回旋曲式。
故事引導:所有的小精靈們都來參加精靈國王的生日。那個會跳舞的糖梅仙子也來了,她帶著大家跳起了漂亮的精靈之舞。還唱起了動聽的歌,最后還給小精靈們送禮物呢!
1、A段感應。
(1)語詞感應
提問:糖梅仙子是怎么唱歌的呢?什么時候開始送禮物的?我們來聽聽吧!
?、?語詞:糖梅仙子最愛泡泡糖、跳跳糖、棒棒糖,樣樣都喜歡。(3遍)
?、?句尾(送糖果):第一段(1個),第二段(2個),第三段(4個)
(2)肢體節(jié)奏感應。
提問:糖梅仙子除了喜歡唱歌和跳舞,她還喜歡愛吃糖果,那她喜歡吃哪幾種糖果呢?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吧!
?、?語詞:××糖,××糖,××糖,樣樣都喜歡。(一共3次:拍頭拍臉拍肩)
?、?句尾:送禮狀
(3)樂器感應。
?、僬Z詞:糖梅仙子最愛×××,×××,×××,樣樣都喜歡。
?、谡Z詞替換:×××(手搖鈴、小鈴鼓、圓舞板)
2、B段與橋的感應。
精靈國王今天很高興,因為有很多的朋友都過來幫他慶祝生日。所以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禮物。所以他就把泡泡糖發(fā)給了所有的朋友,大家都在玩吹泡泡的游戲。有些小朋友很厲害能夠吹出很大的泡泡,可是有些小朋友不懂吹,吹三次泡泡就破了,甚至有些只吹一次泡泡就破了。我們也來學它們吹泡泡吧!看誰最厲害哦!
(1)B段:
強音:樂器齊奏。
樂句:吹泡泡狀。
管樂尾句:做送禮狀。
(2)橋:輕搖樂器。
三、游戲:小小演奏家。--模擬演奏(全曲欣賞)
導語:國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三位新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樂器介紹:鋼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樂吹奏(B段樂句)
2、分組模擬演奏。
介紹規(guī)則:各組的樂器分配、演奏時的要求。
四、游戲書:音樂圖譜感應ABA曲式。
問題:精靈們一共送了幾份禮物?(A段)
說出三種不同拍數(shù)的泡泡。(B段)
五、結束。
哇,今天你們參加了國王的生日宴會,高興嗎?我們回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我們的快樂吧!
2、奧爾夫音樂觀摩課教案和教學反思:《新年真熱鬧》
一、活動目標:
1、嘗試聽辨樂曲8拍間奏。
2、玩各種過年的游戲,感受傳統(tǒng)游戲的快樂。
3、熟悉新年真熱鬧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二、活動準備:
樂器:鈴鼓、打棒、啦啦彩球、大掛圖;
道具:爺爺、奶奶、叔叔等人物圖片。
三、教學隊形:半圓形
四、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聽辨樂曲8拍間奏;
難點:語詞填詞八拍間奏。
五、活動過程:
聽音樂〈新年游〉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場坐好。
(一)故事引導:(幼兒坐位)
村里的老婆婆用什么辦法把年獸趕跑的?(吵鬧的聲音和紅顏色的東西,還在家門前點火燒竹子。)從此以后,大家都學老婆婆的方法,果然把年獸給嚇跑了,后來,每次過年的時候都會非常的熱鬧。
(反思: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對于孩子來講,既熟悉又陌生。他們知道一些過年的活動如:拿紅包、放鞭炮、穿新衣等,可是有關于春節(jié)的由來和各地的風俗卻很陌生。因此在課前把一些有關春節(jié)的故事和風俗告訴給幼兒,讓他們了解中國傳統(tǒng)習俗,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就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講解)
(二)歌曲游戲
1、歌曲和律動(場地中間)
師:“過年給爺爺奶奶拜年的時候要作揖和恭喜,我們一起來學學?!庇變簩W習作揖恭喜的動作。
(反思:拜年時要說一些恭賀的話,孩子們說出了許多何如:“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祝小朋友快快樂樂等)
第一遍:幼兒與老師一起拍奏節(jié)拍唱歌謠,間奏的時候做傾聽動作,語詞部分互相打躬作揖。
2、感應間奏長短與語詞變化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間奏時有幾拍?一邊聽音樂一邊數(shù)出拍數(shù)。還有在念兒謠的時候向誰說恭喜?”
第一遍:歌曲部分拍奏唱兒謠,間奏部分傾聽數(shù)拍子,語詞部分出示人物圖片。
結合幼兒回答小結:間奏是有8拍,向爺爺、奶奶、叔叔說恭喜。
第二遍:請幼兒邊唱兒謠邊數(shù)間奏拍子,語詞部分向人物圖片方向作揖。
(反思:在這整個環(huán)節(jié)中師要求幼兒在熟悉歌曲的拍子和語詞的基礎上掌握好間奏部分的8拍。由于整首歌曲的拍子和語詞變化不大,因此老師的重點放在了傾聽間奏部分,幼兒能安靜的傾聽,幼兒知道間奏有8拍,并能拍念出來)
(三)年節(jié)游戲
放鞭炮游戲(場地中間)
1、啦啦彩球當鞭炮,練習各種鞭炮爆破與丟擲的方式
師:“在最后小朋友聽到什么聲音(鞭炮聲),你們看過放鞭炮和煙花嗎?”“看過。”“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你看過的煙花鞭炮會怎樣?”
引導幼兒用啦啦彩球表現(xiàn)出來,其他幼兒模仿。
2、歌曲和律動
第一遍:歌曲部分配合音樂舞動手中的啦啦彩球,間奏部分1—7拍模仿鞭炮點燃時的抖動,第8拍的時候向上丟。語詞部分恭喜時互相打躬作揖。
第二遍:引導幼兒配合音樂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間奏部分創(chuàng)編鞭炮或煙花點燃時的抖動,提醒幼兒數(shù)8拍間奏,語詞部分恭喜時互相打躬作揖。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游戲表現(xiàn)出間奏的8拍。孩子們剛一拿到啦啦彩球時顯得特別的興奮,尤其是讓幼兒用啦啦彩球表現(xiàn)煙花鞭炮,他們各顯神通,玩出了許多的花樣。有了前面的鋪墊,孩子在模仿和創(chuàng)編動作時就顯得很輕松了,有時老師不要急著趕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才能開展好下面的活動,更好的完成重難點)
(四)配器演奏(幼兒坐位)
單獨使用打棒敲奏8拍間奏。
第一遍:歌曲部分配合音樂敲奏手中的打棒、鈴鼓,引導幼兒邊數(shù)邊敲奏出8拍間奏。
第二遍:歌曲部分配合音樂敲奏手中的打棒、鈴鼓,八拍間奏時加上吉祥話和打棒、鈴鼓的敲奏。
師:“剛才我們在間奏的時候數(shù)了8 次,那我們試一試,用8個好聽的字來代替它好嗎?例如:“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反思:用樂器演奏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做透前面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接下去完成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就會顯得輕松,有序)
(五)拍子與唱名旋律
1、出示大掛圖,聽間奏的拍數(shù)指鞭炮
師:“在這幅掛圖里,有8拍間奏,誰能找出來?(請個別幼兒指出鞭炮的位置)我們來看看對嗎?”
第一遍:聽間奏的拍數(shù)指鞭炮
(反思:從聽出音樂節(jié)拍到看到的抽象性的音樂節(jié)拍,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從聽的過渡到圖畫的、看的。這說明孩子已完全掌握了建州的8拍,很清楚音樂的8拍在圖畫中用什么來表示,怎么樣聽音樂指拍出來。)
2、指唱唱名(鋼琴伴奏)
師:“在這幅掛圖里,小朋友還認識誰?(幼兒觀察掛圖,說出掛圖的內(nèi)容,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認識唱名)”按順序指唱唱名。
(六)結束活動:游戲《趕走年獸》
師:“年獸就要睡醒了,它可要出來抓小孩了,我們一起放鞭炮把它趕走好嗎?”
3、大班奧爾夫音樂活動——歌曲:長又長 展示課教案設計及說課稿
大班奧爾夫音樂活動——歌曲:長又長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用自然聲愉快地演唱歌曲《長又長》。
2、運用多種方法學習演唱歌曲的唱名,正確演唱m s s、r f f和m ~ r ~ d ~~。
3、通過問答游戲和角色扮演,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1、奧爾夫音樂CD秋冬3、鋼琴;
2、森林背景圖、四種動物圖卡、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律動游戲《請跟我來》,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
二、教師引導幼兒以歌曲中的×× ×× ×× ×及××× ××× ×× ×節(jié)奏型打招呼、相互問好,熟悉歌曲結構。
三、導入:
教師出示森林背景圖,介紹做客的小動物,播放音樂CD,欣賞歌曲第一段。
教師導語:“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歌的名字叫《長又長》,我們一起來聽一聽?!?/p>
四、幼兒學唱歌曲《長又長》第一段。
教師導語:“小動物唱得好聽嗎?你聽到它們唱了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簡單分析歌詞后,學習歌曲。
1、教師唱問句,幼兒唱答句;(鋼琴伴奏)
2、引導幼兒做小老師有表情地唱問句,教師唱答句;(鋼琴伴奏)
五、學習歌曲第二段:
1、播放音樂CD,欣賞歌曲的第二段。
2、出示唱名條,以小動物的口吻引導幼兒學習唱名問答。(鋼琴伴奏)
1)m sm sm sm2)r fr fr fr
m s sm sm sm;r f fr fr fr;
3)m sm sm sm4) r fr fr fr
m s sm sm sm;r f fr fm ~ r ~ d ~~;
3、針對幼兒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突出唱名答句:m s sm sm sm;r f fr fr fr 及r f fr fm ~ r ~ d ~ 。重點練習答句中m s s、r f f和m ~ r ~ d ~~的演唱變化。
4、唱名問答:
1)、老師:手拍拍子唱問句;
幼兒:手拍拍子唱答句。
2)、啟發(fā)幼兒以拍子拍奏肢體的其他部位,演唱歌曲第二段。
教師導語:“我們除了可以拍手為歌曲伴奏,還可以拍哪里?”
六、引導幼兒模仿四種動物的動作,嘗試進行肢體創(chuàng)造。
教師導語:“剛才我們把小動物的特點都唱出來了!那么我們能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嗎?”
七、分角色完整演唱全曲:
幼兒自選頭飾,分別扮演四種動物。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商量,進行角色定位。
1)在老師的指揮下配合音樂演唱歌曲。
2)面向現(xiàn)場教師,為大家演唱全曲,鍛煉幼兒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欲。
八、以“我們一起回到班上為其他的小朋友演唱這首好聽的歌”,自然結束活動。
第六屆全省幼兒園優(yōu)質(zhì)課調(diào)教活動說課稿
說大班奧爾夫音樂活動——歌曲《長又長》
武警海南總隊幼兒園李暉
指導教師張連珍
一、 說設計意圖:
音樂是表現(xiàn)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堕L又長》作為新授歌曲,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fā)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真正體現(xiàn)“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北敬位顒又?,我們意在打破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師幼互動,運用多種游戲的方法鼓勵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分段學習歌曲并分角色表演唱,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中。
二、 說教材:
《長又長》這首歌曲選自奧爾夫秋冬課程——大班音樂主題“追追追”,歌曲的旋律活潑、節(jié)奏感強。歌曲共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相同,是歌曲的歌詞部分。歌詞內(nèi)容來源于孩子們非常喜愛的四種動物,突出了大象、兔子、長頸鹿、猴子這四種動物的明顯特征,幽默詼諧,生動有趣,符合孩子喜愛動物的年齡特點,能很好地激發(fā)他們學習演唱歌曲的興趣。第二段是歌曲的唱名部分,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活動有別于傳統(tǒng)音樂活動的一個地方。唱名旋律和歌詞部分的旋律相同,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老師的引導,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唱名學習,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首歌中,看似簡單,其實對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因此,《長又長》是大班幼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三、 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在詳細地分析了教材的基礎上,我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音樂活動的要求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熟悉歌詞,用自然聲愉快地演唱。
2、運用多種方法學習演唱歌曲的唱名,準確演唱 m s s、r f f和m ~ r ~ d ~~。
3、通過問答游戲和角色扮演,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四、說重難點:
根據(jù)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熟悉歌詞,能夠用自然聲愉快地演唱歌曲。
為了使孩子們能夠輕松、愉快地學會演唱歌曲,在活動的開始,我通過森林背景圖以及歌詞中四種動物圖片的出現(xiàn),為孩子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小動物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自然地引入歌曲。孩子們就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要教一首歌”,而是主動地“和小動物一起學唱好聽的歌”,將孩子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在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采用了情景法、分段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注重每一環(huán)節(jié)的總結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做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最后達到熟悉歌詞,愉快演唱全曲的目的。
本次活動的難點我把它定位為:唱名的學習
唱名的學習對于孩子來說,一直是比較難的部分,沒有歌詞的帶動,唱名顯得相對的枯燥一些。因此,我把幼兒學習唱名的演唱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來解決。為了使孩子們能輕松愉快地掌握唱名的學習,我采用了分解難度、突出難點和動靜結合的方法。首先,我將第二段的唱名旋律以唱名條的形式,直觀地展現(xiàn)給孩子,并通過白、粉兩種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分問句和答句;而唱名條中的唱名也盡量地按照音符的高低位置做了一些變化,讓幼兒在視覺上直觀感受唱名高低的變化,潛移默化地體會唱名旋律。在孩子們欣賞了第二段歌曲后,老師及時地將唱名條給孩子們出示,這樣孩子們對抽象的唱名就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學習的時候也能很好地區(qū)分問句和答句。對于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即容易唱錯的地方,我將唱名條做成可活動的,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及時地將唱名條取下來,和孩子一起重點練習答句中m s s、r f f和m ~ r ~ d ~~的演唱變化,幫助孩子正確掌握唱名演唱。最后,通過肢體的律動問答,和孩子們一起在游戲中加深和鞏固了唱名的學習,從而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五、說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xiàn)趣味性、綜合性和游戲性,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律動游戲,和老師一起有節(jié)奏地進行打招呼、問好;
物質(zhì)準備:奧爾夫音樂CD秋冬3、鋼琴、森林背景圖、動物圖卡、動物頭飾若干;
六、說教法、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為目標服務。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根據(jù)幼兒的學習情況,我運用了情景法、分段教學法、多種感官參與法等教學方法。
情景法:本次活動中,教師有目的地設置一幅具有油畫風格的森林背景圖,在圖上布置小動物、出示唱名條,意在通過視覺審美和直觀教具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熟悉歌詞和唱名,達到藝術性、知識性、愉悅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分段教學法:根據(jù)歌曲《長又長》的特點,我將歌詞部分和唱名部分分段學習。通過設置疑問,配以色彩鮮艷的圖片,把幼兒帶入一個有趣的場景中:視聽的結合,有助于幼兒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分段教學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印象,幫助幼兒區(qū)別歌詞和唱名的特點,有利于教師細膩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
多種感官參與法: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遵循由淺
入深的教學原則,引導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唱唱、玩玩的愉快氣氛中參與藝術活動。
七、說活動過程:
教學流程:激發(fā)興趣——欣賞歌曲——學唱歌曲——肢體創(chuàng)造——表演唱
(一)、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1、熱身活動:律動游戲《請跟我來》。
2、教師引導幼兒以歌曲中的×× ×× ×× ×及××× ××× ×× ×節(jié)奏型打招呼、相互問好。
以游戲和打招呼問好開展活動是很好的開始,我將“啦、啦、啦、啦”和肢體律動結合,不僅可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使簡單的發(fā)聲練習巧妙地進行。那么將問好與歌曲的主要節(jié)奏型結合,則拉近了師生間距離,同時又熟悉了歌曲節(jié)奏,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學習做鋪墊。
(二)、欣賞歌曲
教師創(chuàng)設了森林情景,介紹做客的小動物,在分段學習時運用CD,分別欣賞了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和情景的視聽結合,把幼兒不由自主地帶入了歌詞記憶和模仿演唱的學習。
(三)、學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長又長》第一段。
1、教師唱問句,幼兒唱答句;
2、引導幼兒做小老師有表情地唱問句,教師唱答句;
歌詞學習相對于唱名學習較簡單,我們避免了枯燥的教唱,采取在欣賞的基礎上,以問答游戲進行學習。讓幼兒做小老師有表情的唱問句,是對幼兒自信心和表現(xiàn)欲的鍛煉。
學習歌曲第二段:
1、播放音樂CD,欣賞歌曲的第二段。
2、出示唱名條,以小動物的口吻引導幼兒學習唱名問答。
1) m sm sm sm2)r fr fr fr
m s sm sm sm;r f fr fr fr;
3) m sm sm sm4)r fr fr fr
m s sm sm sm;r f fr fm ~ r ~ d ~~;
3、針對幼兒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突出唱名答句:m s sm sm sm;r f fr fr fr 及r f fr fm ~ r ~ d ~ 。重點練習答句中m s s、r f f和m ~ r ~ d ~~的演唱變化。
4、唱名問答:
1)、老師:手拍拍子唱問句;
幼兒:手拍拍子唱答句。
2)、啟發(fā)幼兒以拍子拍奏肢體的其他部位,演唱歌曲第二段。
唱名學習是活動的難點,也是整個活動的關鍵,我們除了采取欣賞、問答游戲之外,制作了唱名條來分解歌詞記憶的難度,并通過突出難點和手勢引導來輔助幼兒掌握答句中的難點。另外,通過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拍奏身體部位,以動感的肢體伴奏來練習演唱,較好地避免了反復進行唱名演唱給幼兒帶來枯燥感。
(四)、肢體創(chuàng)造
學唱了小動物的歌,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四種小動物的動作,嘗試進行肢體創(chuàng)造。是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最好體現(xiàn),也是趣味性地為下一步角色扮演做鋪墊,以便幼兒在扮演角色時有良好的角色意識。
(五)、表演唱
分角色完整演唱全曲:
1)在老師的指揮下配合音樂演唱歌曲。
2)面向現(xiàn)場教師,為大家演唱全曲。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教師讓幼兒自選頭飾,分別扮演四種動物。引導幼兒分組商量,進行角色定位,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在唱唱、玩玩、演演中有分工有合作地將活動推向高潮。
評委點評:
優(yōu)點:
1、教師對歌曲演唱強調(diào)情緒、動物的特點,是值得提倡的。
2、教師親和力強,教態(tài)好,歌曲教唱處理環(huán)節(jié)比較細。
不足與建議:
1、難點沒有突破,孩子對第二段唱名沒法掌握。
2、歌曲旋律不夠熟悉就進入唱名學唱的環(huán)節(jié),過于匆忙。
3、在讓幼兒演唱歌曲時,游戲是唱唱名旋律時要在鋼琴上給音準。
4、幼兒在傾聽第一遍歌曲后就已基本熟悉歌曲的旋律及內(nèi)容,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如何幫助幼兒進行提升。
4、奧爾夫音樂活動公開課教案:歌曲游戲《啦啦啦啦來跳舞》
活動目標:
一、在音樂游戲活動學習問候的禮儀;
二、培養(yǎng)幼兒感受、聽辯節(jié)奏的能力;
三、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快樂;
四、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的動作;
五、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道具準備:音樂CD。
樂器準備:鈴鼓、圓舞板。
活動重點、難點:
能根據(jù)音樂聽辨節(jié)奏。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幼兒圍坐成半圓形,將樂器擺放在椅子下方。
活動過程:
一、禮儀學習、體驗音樂。
1、 談話:今天我們要舉辦一個盛大的舞會,你們看這么多客人老師都來參加我們的舞會。我們跟她們打聲招呼吧(鼓勵幼兒大膽與老師們打招呼)?!凹依镉锌腿藖淼臅r候,小朋友們應該說什么?應該怎樣給客人服務呢?
2、體驗音樂:用肢體感受一遍音樂
3、熟悉語詞:學生圍圈唱,回應老師相同的禮儀動作,老師在圈內(nèi)邊走邊唱,走到誰面前,該生配合詞義律動。
4、依詞義律動:可單人或雙人做律動,間奏可換伴
二、歌曲游戲、聽辯節(jié)奏。
1、畫拍子
(1)白板:老師/于白板畫單數(shù)小節(jié)拍子;
(2)空中:學生/邊唱邊在空中畫拍
2、畫節(jié)奏長短
(1)白板:老師/一手指白板的拍子。另一手與拍內(nèi)畫節(jié)奏線條。
(2)空中:學生/與老師同步在空中畫出節(jié)奏長短
3、合奏
(1) 鼓與圓舞板/單數(shù)小節(jié)“啦啦啦啦、、、、、、”用手拍,雙數(shù)小節(jié)用手點敲。
(2)與客人老師互動,分兩部輪唱
三、音樂舞會、表現(xiàn)音樂。
圍圈請客人老師跟孩子們一起舞蹈,結束活動。
5、奧爾夫音樂活動觀摩課教案:糖梅仙子
目標:
一、通過不同的形式感應音樂的曲式。
二、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三、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四、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音樂分析:
1、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組曲》之《糖梅仙子》,是屬于音樂欣賞。曲子是屬于ABA曲式。
2、曲子的由來:
柴科夫斯基:[胡桃夾子]芭蕾舞?。?/p>
糖梅仙子之舞
阿什肯納吉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這兩首是著名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中的第二幕的兩首舞曲。
背景是圣誕節(jié)的夜晚,劇中的小女孩夢見自己的圣誕禮物胡桃夾子,
正和老鼠軍隊大戰(zhàn),正當老鼠快要獲勝的時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丟過去,因而打敗老鼠軍。這時候胡桃夾子也變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為了答謝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帶她到由各種糖果做成的[糖梅仙國]宮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糖梅仙子之舞]是小仙子們歡迎小女孩所跳的舞。
3、已有的經(jīng)驗:
早在小班下學期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接觸過音樂欣賞,是在主題《花兒的宴會》之《小草的春天》,它是來自海頓的《驚愕交響曲》。曲子的曲式是ABA’B’.
4、本節(jié)課有模擬演奏,曲子里曾出現(xiàn)的樂器有:鋼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樂吹奏(B段)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不同的形式感應音樂的曲式。
難點: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是通過傾聽、肢體感應、樂器的演奏。最后通過分組的模擬演奏來完成本節(jié)課重點的曲式感應。
2、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表情、情境、好玩的游戲激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并且體驗活動的快樂,從而解決本節(jié)課的難點。
3、整體的設置主要事為了解決這節(jié)課重點,難點則貫穿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1、隊形的順序:
隊形一:分散在老師的周圍(入場) 附(圖1)
隊形二:半圓(課堂),分三組。附(圖2)
2、樂器的擺放:擺放在凳子的下方。附(圖3)
活動準備:
1、音樂CD 、錄音機 、響板、鈴鼓 、手搖鈴。
2、幼兒游戲書、 故事圖片、樂器圖片(鋼片琴、管樂)、凳子(半圓圍好)
活動過程:
一、律動,激發(fā)興趣。
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玩一個很好玩的游戲,當你們聽到鼓聲的時候你們就踮著腳尖到處走,當搖鈴鼓的時候你們就要做出不同的泡泡造型,當你們聽到“叮叮”的聲音的時候,你們就拍手做出泡泡破掉的造型。
二、感應曲式,幼兒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回旋曲式。
故事引導:所有的小精靈們都來參加精靈國王的生日。那個會跳舞的糖梅仙子也來了,她帶著大家跳起了漂亮的精靈之舞。還唱起了動聽的歌,最后還給小精靈們送禮物呢!
1、A段感應。
(1)語詞感應
提問:糖梅仙子是怎么唱歌的呢?什么時候開始送禮物的?我們來聽聽吧!
?、?語詞:糖梅仙子最愛泡泡糖、跳跳糖、棒棒糖,樣樣都喜歡。(3遍)
?、?句尾(送糖果):第一段(1個),第二段(2個),第三段(4個)
(2)肢體節(jié)奏感應。
提問:糖梅仙子除了喜歡唱歌和跳舞,她還喜歡愛吃糖果,那她喜歡吃哪幾種糖果呢?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吧!
?、?語詞:××糖,××糖,××糖,樣樣都喜歡。(一共3次:拍頭拍臉拍肩)
② 句尾:送禮狀
(3)樂器感應。
①語詞:糖梅仙子最愛×××,×××,×××,樣樣都喜歡。
?、谡Z詞替換:×××(手搖鈴、小鈴鼓、圓舞板)
2、B段與橋的感應。
精靈國王今天很高興,因為有很多的朋友都過來幫他慶祝生日。所以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禮物。所以他就把泡泡糖發(fā)給了所有的朋友,大家都在玩吹泡泡的游戲。有些小朋友很厲害能夠吹出很大的泡泡,可是有些小朋友不懂吹,吹三次泡泡就破了,甚至有些只吹一次泡泡就破了。我們也來學它們吹泡泡吧!看誰最厲害哦!
(1)B段:
強音:樂器齊奏。
樂句:吹泡泡狀。
管樂尾句:做送禮狀。
(2)橋:輕搖樂器。
三、游戲:小小演奏家。--模擬演奏(全曲欣賞)
導語:國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三位新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樂器介紹:鋼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樂吹奏(B段樂句)
2、分組模擬演奏。
介紹規(guī)則:各組的樂器分配、演奏時的要求。
四、游戲書:音樂圖譜感應ABA曲式。
問題:精靈們一共送了幾份禮物?(A段)
說出三種不同拍數(shù)的泡泡。(B段)
五、結束。
哇,今天你們參加了國王的生日宴會,高興嗎?我們回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我們的快樂吧!
6、奧爾夫音樂活動教案展示:兒謠游戲:《小螞蟻》
活動目標:
一、在活動中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二、認識昆蟲,并根據(jù)語詞做四種動力表現(xiàn)。
三、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四、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音樂分析:
這是一首兒謠游戲,里面蘊含的節(jié)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兒謠有四段。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兒謠做四種動力的表現(xiàn)。
難點:在活動中學習小螞蟻與他人合作,并能體驗合作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搬、推、拉、堆), 即讓孩子在游戲中表現(xiàn)四種動力。
2、通過活動中的搬運游戲、傳遞積木、搭建舞臺等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充分地體驗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半圓形、圓形、豎排
樂器的擺放:放置圍好的半圓形的凳子底下。
活動準備:
木質(zhì)樂器:木魚、響板、蛙鳴筒
材料準備:昆蟲圖片、小積木、音樂CD、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表現(xiàn),昆蟲步伐。
1、認識昆蟲(三對足的)
2、律動
師:播放各式音樂曲風。
幼:以各種昆蟲的姿勢爬、飛、走。
二、故事引導。
故事: 秋天將要舉辦昆蟲選美大賽,六只腳以上的小動物都可以來參加比賽??墒沁x美大會需要在一個舞臺上進行,所以勤奮的小螞蟻自愿擔任搭建舞臺的工作。
三、語詞游戲,肢體表現(xiàn)搬/推/拉/堆。
1)根據(jù)語詞做動作,暗示四種動力搬、推、拉、堆 (動力)
2)兩人一組協(xié)力搬運。
3)跟著兒謠敲念拍子,最后進行簡單的舞臺搭建工作。(拍子)
四、搬運游戲
1、不同方位傳遞積木(左右、跨下、頭頂)
2、探索不同的搬運方式。
五、配器敲奏,認識木質(zhì)樂器。
1、確定哪些樂器是用木頭做的。
2、配合語詞敲奏兒謠節(jié)奏。
六、游戲書。
1、找找哪些是昆蟲?(三對腳)。
2、請用蠟筆圈選出來。
7、奧爾夫音樂活動教案公開課教案:金元寶
活動目標:
1、律動感應曲式ABC。
2、體驗游戲的快樂。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4、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道具準備:春聯(lián)、毛筆、彩帶、水袖。
樂器準備:打棒、鈴鼓。
活動重點:
幼兒能在一系列律動中感應出曲式ABC。
活動難點:
幼兒可根據(jù)音樂的高低不同作出相應的反映。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為做成半圓形。
樂器:擺在半圓形的凳子后方,成一直線。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村里有個老太婆,她知道年獸最害怕吵鬧的聲音與紅色的東西,于是她在家里貼滿了紅顏色的紙,還在家門前點火燒竹子。
二、貼春聯(lián)游戲,傳統(tǒng)習俗。
1、春聯(lián)的介紹
老師出示各種春聯(lián),并介紹招財進寶、年年有余……吉祥話及含義。
2、舞出吉祥話,幼兒肢體表現(xiàn)語文之音樂性。
1、肢體舞蹈
老師帶領學生以肢體舞出吉祥話。
2、道具舞蹈
以水袖/彩帶舞出吉祥話。
三、律動感應,感應曲式的高、低并進行表演。
1、聽辨高低
老師:以肢體動作引導學生聽辨。
幼兒:坐下靜聽高音的變化。
2、律動感應
高音旋律:學天上飛行。
低音旋律:學地上游水的動物。
8、奧爾夫音樂優(yōu)質(zhì)課教案和教學反思:送禮給外婆
目標:
1、通過欣賞和表現(xiàn)音樂,激發(fā)幼兒對親人的關愛。
2、嘗試通過各種肢體動作感知樂曲的快慢。
3、嘗試用樂器表現(xiàn)樂曲的快慢,體驗演奏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活動準備:
音樂光碟、故事掛圖、三角鐵、打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及歌曲《我愛媽咪》
師:婦女節(jié)不僅是媽媽的節(jié)日,也是外婆的節(jié)日哦。今天,小寶寶要陪媽媽去百貨商店,買禮物送給外婆。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做“送禮給外婆”。
二、欣賞并感知歌曲節(jié)奏
1、第一遍聽音樂完整欣賞歌曲
2、第二遍、第三遍音樂欣賞并初步感知快慢——歌曲(慢板)、兒謠(快板)。
(孩子自由探索拍不同的肢體部位表現(xiàn)節(jié)奏)
三、交通工具造型創(chuàng)作
師:寶寶要跟媽媽去百貨商店了,那要怎么去呢?小朋友幫忙一起想想辦法吧?
1、搭公車
(六位幼兒)
歌曲:一種音色感應拍腿、拍肩、拍頭等動作表現(xiàn)拍子。
間奏:請幼兒搭成一輛公車
兒謠:老師當司機,舉起雙手,左右搖晃,幼兒隨老師移動
2、坐火車
歌曲:拍腿、拍肩、拍頭
間奏:做開火車的動作
兒謠:手拍語詞節(jié)奏或腳踏拍子
3、坐飛機
歌曲:拍腿、肚子、拍肩、拍手(感應拍子)
間奏:雙手張開做開飛機狀
兒謠:雙手拍出語詞節(jié)奏和雙腳踏出節(jié)奏
四、介紹節(jié)奏(ti ri ti ri)
1、幼兒唱歌曲師畫出十六宮格
2、幼兒念語詞老師畫出拍子
師:有一位新朋友要來跟我們交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它是誰。
1、引出ti ri ti ri,念拍
2、嘗試分組,先念,后拍。
五、送禮游戲
禮物狂想
1、要送什么禮物?大的、小的、圓的、重的?(引導幼兒如何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2、送禮之旅
歌曲:拿禮物(抱、拎、提、扛)
間奏:變換各種交通工具
兒謠:雙手拍出語詞節(jié)奏
六、樂器伴奏(三角鐵、大棒)
1、長音短音
感應音色特質(zhì),將節(jié)奏樂器分成長音樂器(三角鐵)及短音樂器(大棒)。
2、老師指揮
(1)清唱演示練習
(2)合奏
歌曲:長音樂器演奏
間奏:輕哼旋律
兒謠:短音樂器演奏
(注:本案例參考教師指導用書)
活動反思:
《送禮給外婆》是一首快慢節(jié)奏很明顯的歌曲,幼兒能夠感應出a段歌曲(慢板)和b段兒謠(快板),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還認識了新的節(jié)奏tiritiri,對新的節(jié)奏有了初步的認識,用拍手、拍肩、拍頭、跺腳等動作來表現(xiàn)出熟悉的幾種類型的節(jié)奏。我選擇了兩種樂器(三角鐵、大棒),讓幼兒傾聽感受長音樂器和短音樂器的不同音質(zhì)特點,分組跟音樂打奏出來,幼兒演奏得很棒。但是,讓幼兒創(chuàng)作表演的送禮游戲不多,教師還可多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想象,用不同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