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蔬菜接龍》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中班數學教案《蔬菜接龍》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難點: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活動準備】
大數字卡1—7各一張,大蔬菜實物卡片6、7各3張(排列方式不同),幼兒每人一份蔬菜接龍卡片,大接龍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復習認讀數字1—5。
1、師生一起玩數數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數卡1—5,請幼兒一邊拍手一邊數數。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數字“6”,知道“6”可以表示很多的有6個的物體。
(1)出示6個蘑菇的圖片
問:這里有幾個蘑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6個),6個蘑菇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數字6)
(2)出示數字“6”。
師:“6”像什么?(像哨子)
師:數字“6”還可以表示什么?(6個西瓜、6顆葡萄、6塊巧克力等)
教師小結:只要是6個物體,我們都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2、改變6個蘑菇的排列方式。
師:看好啦!蘑菇要排隊了啊,我們來看看他們排成什么樣了。(出示多種排列方式的圖片)它們哪里不一樣?(排列方式不一樣)
教師小結:不管物體是怎么排的,有幾個就用數字幾表示。
3、認識數字“7”,并嘗試對物體進行不同的排列。
(1)出示7個蘿卜圖片,數數有幾個(7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7)“7”像什么?(像鐮刀)
(2)師:紅蘿卜說了,我也要像黃瓜那樣排隊,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幫幫他(請幼兒用7個蘿卜排列)。
師:剛剛用了很多種排列方法,但是蘿卜只有幾個?(7個)所以,不管物體是怎么排的,有幾個就用數字幾表示。
三、給數寶寶1—7找相應的好朋友。
1、師:今天我們來給數字寶寶找好朋友,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好,下面老師說一個數字朋友們就要從你們手里的卡片中找出這個數字相對應的好朋友。
2、師生一起玩數字寶寶找好朋友的游戲。
四、蔬菜數字接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幫數字寶寶都找到了自己對應的好朋友,數字寶寶很開心,可是我們的蔬菜寶寶卻很傷心因為他們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接下來我們要來玩一個蔬菜數字接龍的游戲,我們來幫助蔬菜寶寶找好朋友。前面是數字后面是蔬菜,第二張卡片的數字要表示前面一張蔬菜的數量。
2、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我覺得在設計一節(jié)活動時,設置一個情景,或是安排一個游戲,首先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其次,在愉快的游戲中孩子不知不覺中就把知識掌握,達到這節(jié)課的目標。比起教師直接教授知識,效果要好很多。孩子就是孩子,不同于成人。他們不愿意接受教師直接教授的知識,可是如果是在游戲中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或是探索到的一些信息,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更容易接受,并轉化為自己的經驗。所以在今后的教學的活動中,在設計一節(jié)活動時,要將孩子的年齡特點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融入游戲和情景,讓孩子在玩中學。
2.小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反思《接龍》
活動目標:
1.將相同的物體接在一起,知道兩邊都可以接。
2.能觀察、比較出相同的顏色、形狀、大小。
活動準備:
小房子圖片(3張),小動物圖片(小兔子、小熊、小貓),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課題
森林里住著3只小動物他們非常的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們 媽媽都是東找西找的,有好幾次都急的哭了??墒沁@3只小動物啊,還是不知道改正這個錯誤。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爺爺知道了非常氣。于是,智慧爺爺就告訴這3只小動物,:“你們不聽媽媽的話,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們做錯了事情,還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懲 罰了。我已經把你們回家的路給沒收了,每條路只留了前面幾塊磚,除非你們找出規(guī)律并且正確的把磚鋪對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個小動物一聽,就嗷嗷大哭起來,這可怎么辦啊。后悔自己沒有聽媽媽的話早點回家,他們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鋪好,可是三個小動物傷透了腦筋也想不出來,一直在哭著,就想請你們來幫幫他們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幫忙嗎?
評析:用故事導入的形式,設置問題,去幫小動物來鋪路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2.啟發(fā)幼兒觀察小路,并發(fā)現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
(1)出示接龍卡:小兔鋪路用的磚頭上有什么圖形?每塊磚上面圖形的顏色一樣嗎?
(2)教師示范鋪路,小兔鋪的路是黃色和黃色手拉手,接下來該鋪哪一塊磚?為什么鋪這塊?
(3)教師小結:原來小兔鋪的路是按照一樣顏色和一樣顏色手拉手的。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活動,通過教師的操作,讓幼兒來發(fā)現其圖形接龍的規(guī)律知道相同顏色的圖形接在一起。
3.幫小熊鋪路。
(1)小熊已經鋪了幾塊磚,接下來不知道怎么鋪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吧。。
(2)我們來看看這幾塊磚上有什么圖形?這些圖形一樣大嗎?他們是怎樣的兩個圖形手拉手的?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滿足幼兒在活動中產生的好奇心,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在活動中先讓幼兒來觀察圖形的接龍規(guī)律,從而發(fā)現小圖形和小圖形手拉手,大圖形和大圖形手拉手的接龍規(guī)律,并讓幼兒來接著往下鋪。
4. 幼兒操作,幫助小貓回家。
(1)還有小貓回家的路沒有鋪好,讓我們快一點幫它來鋪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龍卡引導幼兒觀察上面的圖形。
先取一張接龍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圖形,在其他接龍卡上找到和他一樣的圖形,把兩個相同的圖形接在一起。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鋪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找一找磚上面的圖形,主要是為后面的接龍作好準備。
5. 講評。
小貓還沒找到回家的路可著急了,誰愿意幫他鋪好?快思教案網你是怎么鋪的,誰會接下去鋪?為什么這樣鋪?后面不能拉手時可以怎么辦?引導幼兒知道接龍卡后面接不下去時可以在前面接。
6. 結束。
三個小動物的路都鋪好了,他們說謝謝你們,請你們到他們家去玩,我們一起去吧
活動反思:
這個數學活動具有游戲性質,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游戲過程也很簡單,孩子操作方便;同時禮物也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所以整個活動下來,孩子情緒高漲,動手動腦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活動設計時,我還注意到了問題的分配方式,照顧到每位孩子,讓他們都能回答到問題,以調動其積極性,增強自信心,滿足孩子展現自我的需要。
3.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蔬菜接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難點: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數量。
【活動準備】
大數字卡1—7各一張,大蔬菜實物卡片6、7各3張(排列方式不同),幼兒每人一份蔬菜接龍卡片,大接龍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復習認讀數字1—5。
1、師生一起玩數數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數卡1—5,請幼兒一邊拍手一邊數數。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數字“6”,知道“6”可以表示很多的有6個的物體。
(1)出示6個蘑菇的圖片
問:這里有幾個蘑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6個),6個蘑菇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數字6)
(2)出示數字“6”。
師:“6”像什么?(像哨子)
師:數字“6”還可以表示什么?(6個西瓜、6顆葡萄、6塊巧克力等)
教師小結:只要是6個物體,我們都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2、改變6個蘑菇的排列方式。
師:看好啦!蘑菇要排隊了啊,我們來看看他們排成什么樣了。(出示多種排列方式的圖片)它們哪里不一樣?(排列方式不一樣)
教師小結:不管物體是怎么排的,有幾個就用數字幾表示。
3、認識數字“7”,并嘗試對物體進行不同的排列。
(1)出示7個蘿卜圖片,數數有幾個(7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7)“7”像什么?(像鐮刀)
(2)師:紅蘿卜說了,我也要像黃瓜那樣排隊,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幫幫他(請幼兒用7個蘿卜排列)。
師:剛剛用了很多種排列方法,但是蘿卜只有幾個?(7個)所以,不管物體是怎么排的,有幾個就用數字幾表示。
三、給數寶寶1—7找相應的好朋友。
1、師:今天我們來給數字寶寶找好朋友,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好,下面老師說一個數字朋友們就要從你們手里的卡片中找出這個數字相對應的好朋友。
2、師生一起玩數字寶寶找好朋友的游戲。
四、蔬菜數字接龍。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幫數字寶寶都找到了自己對應的好朋友,數字寶寶很開心,可是我們的蔬菜寶寶卻很傷心因為他們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接下來我們要來玩一個蔬菜數字接龍的游戲,我們來幫助蔬菜寶寶找好朋友。前面是數字后面是蔬菜,第二張卡片的數字要表示前面一張蔬菜的數量。
2、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我覺得在設計一節(jié)活動時,設置一個情景,或是安排一個游戲,首先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其次,在愉快的游戲中孩子不知不覺中就把知識掌握,達到這節(jié)課的目標。比起教師直接教授知識,效果要好很多。孩子就是孩子,不同于成人。他們不愿意接受教師直接教授的知識,可是如果是在游戲中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或是探索到的一些信息,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更容易接受,并轉化為自己的經驗。所以在今后的教學的活動中,在設計一節(jié)活動時,要將孩子的年齡特點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融入游戲和情景,讓孩子在玩中學。
4.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給小動物送蔬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感知5以內的數量,認識數字5。
2、在情境化的游戲中,體驗送蔬菜的樂趣。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1、不同蔬菜的卡片,數量分別為1—5。
2、四個小動物頭飾,三張數字卡。
3、每位幼兒有紅、黃、藍三張數字卡。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2、3、4。
(1)玩“看數拍手”的游戲,教師舉起數字1(2、3、4),幼兒拍1(2、3、4)。
(2)教師敲小鈴鐺,請幼兒在心中默數并說出數量。
二、認識數字“5”。
1、翻到“5”的動物的卡片,說說“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2、出示實物卡,點數實物數量,寫出數字,并用圓點表示。
3、出示數字,貼相應數量的實物,并用圓點表示。
三、畫圓點。
取出藍色的數卡,讓幼兒根據數字畫上相應數量的圓點。
四、貼蔬菜。
取出黃色的數卡,根據數字貼上相應數量的蔬菜。
五、給小動物送菜。
1、今天,我接到小動物的電話,它們要請我們幫忙送蔬菜。
2、請出四位小動物,討論小動物喜歡吃的蔬菜。
3、取出紅色數卡,要求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字送相應數量的蔬菜。送到后,讓檢驗員檢查,并獎勵一個五角星。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5.中班數學教案《貨架上的蔬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感知數量1—6。
2. 通過比較數量,能說出x比x多1或 x比x少1。
3.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比較數量,能說出x比x多1或x比x少1。
活動準備:
1. 數字卡片1—6。蔬菜卡片若干,紅藍兩輛大卡車,小熊頭飾一個。
2. 幼兒操作材料數學《貨架上的蔬菜》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1.小朋友看今天誰來了呀?(出示小熊)與小熊打招呼:小熊你好!
2.今天我特別開心,因為我的蔬菜超市開張了,歡迎小朋友們來光臨。今天我實在太忙了,一個人進貨忙不過來,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幫我好嗎?(好的)
3.等一會兒會有送菜的貨車來,你們幫我看看是不是這些蔬菜。[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幼兒認識蔬菜并說說有幾種。(6種)
二、運貨車。
1.嘀嘀,看,來了幾輛貨車(出示紅藍2輛貨車),我們先來說說分別裝著什么蔬菜?(西紅柿、土豆)數一數分辨是多少并用數字表示?( 西紅柿 5個、土豆4個)比一比,引導幼兒學說x比x多1或 x比x少1。(西紅柿比土豆多1、土豆比西紅柿少1。)
2.嘀嘀,看,又運來了什么蔬菜?(同上,請個別幼兒數數比比,青椒2個、胡蘿卜3個,胡蘿卜比青椒多1、青椒比胡蘿卜少1。)
3. 嘀嘀,看,又運來了什么蔬菜?(同上,請個別幼兒數數比比,黃瓜6個、包心菜5個,黃瓜比包心菜多1、包心菜比黃瓜少1。)
4.6種蔬菜都運來了,我們都放到倉庫了,我們去和小熊說一聲吧“小熊蔬菜都運來了。
三、貨架上的蔬菜。
1.“謝謝你們了,可是我的店里太忙了,有好多客人忙不過來,你們能我嗎?(好)
2,教師講解操作方法:小熊說,幫我點點一組貨架上有多少蔬菜數量,并記一記?引導幼兒數數如茄子6個,黃瓜5個,在邊上貼上相應的數字并圈出多一個的茄子。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材料數學《貨架上的蔬菜》
4.請已經幫小熊清點好貨架的小朋友把統(tǒng)計下來的結果寫到教師的大的單子上,供其他幼兒參考。
四、結束。
小熊說:“有你們這么多小朋友的幫忙,今天開業(yè)很順利,謝謝小朋友,下次你們還來幫我好嗎?”
教學反思
1、在活動過程中,由于制作前給孩子呈現的蔬菜種類過多,使得孩子在選擇要制作的蔬菜時花了好多時間了選擇,影響了部分孩子的制作進度。
2、此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自主操作的優(yōu)勢,讓他們有自由的空間展現自己。
3、教師在幼兒動手操作時在旁邊適時的引導幫助,解決了孩子的困難,教學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6.中班數學教案《蔬菜豐收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數字的認讀,嘗試點數并按數取物。
2.比較數量的多少,能夠將蔬菜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列。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6塊菜地(背景圖上粘貼各類蔬菜)
2.人手一份購物單,教師用購物單
活動過程:
一、按數取物——采摘蔬菜
1.觀察購物單
師:菜園里的蔬菜成熟了,我是超市經理,要進些蔬菜來賣,想請大家?guī)兔θゲ烧恍┟牢兜氖卟恕?/p>
師:采摘蔬菜需要根據購物單去摘,誰知道這張購物單的意思?去摘什么菜,數一數,一共有幾種蔬菜?摘多少?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從蔬菜園中摘取蔬菜,一邊摘一邊點數,并說出總數。)
2. 幼兒取購物單,根據購物單到菜地采摘蔬菜。
3.集中討論
師:看看自己摘了幾種蔬菜,每一種蔬菜有多少。
(幼兒點數驗證,糾正錯誤)
師:我們看看這份購物單上采的蔬菜數量對嗎?(.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少了什么?少了幾個?怎么辦?(添上*個**)
二、按序排列——整理蔬菜
1.學習按序排列蔬菜
師:我們來看看這份購物單上什么蔬菜最多,什么蔬菜最少?
師:怎樣排隊,讓人一眼就看出哪種蔬菜最少,哪種蔬菜多一點,哪種蔬菜更多?請你來排一排(個別幼兒示范)
師:排的時候我們先要找出數量最少的排在最上面,然后看看剩下的蔬菜中哪種少?
師:請大家也來排一排,排之前我們先要檢查什么?如果數量不對怎么辦?(幼兒嘗試根據從多到少或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列蔬菜)
2.集中討論
師:大家互相看看排得對不對。(幼兒互相檢查)
師:看一看這里排得怎么樣?(幼兒觀察并糾錯)
三、送蔬菜
師:現在請大家將菜送到超市里來吧。
教學反思
在長期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方式下,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恐懼。因此,要讓學習主體回到幼兒本身,讓幼兒從興趣中產生動機,培養(yǎng)幼兒主體探索、操作建構知識的能力??紤]到孩子們對水果的喜愛之情,水果成為了我貫穿今天整個活動的主要線索。我通過手指游戲、摘果子、、送果子、運果子,不斷激起孩子們數數的興趣,激發(fā)孩子們去探索和運用不同的數數方法和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
在各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我根據我班孩子對數的已有經驗,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開展活動。(.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從今天的活動現場來看,孩子們運用較多的是從中間往四周數或從四周望中間數的方法,積累了這方面數數的經驗,知道了數數要數得正確一定要數仔細,不能漏數。在摘果子的環(huán)節(jié)中,既有對前數幾種水果中積累的數數方法的運用,又加入了封閉式數數,同時小結了數數在正確方法。而設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游戲,一方面是基于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活用所積累的數數方法的思考,另一方面是我覺得數數的方法千差萬別,通過游戲也能啟發(fā)他們在以后的游戲中探索、運用更多的數數好方法。
在這個活動中,前半部分教師與幼兒的配合還比較默契,后半部分(送水果回家時),秩序有點亂,如果我能以小組為單位,逐一上來將水果放入車中,既有序,又能觀察到每個幼兒的表現。
通過這一課時,我想我們今后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對我們以后的教學有很大幫助,讓幼兒更熱愛學習:
1、以幼兒最感興趣的“生活化”內容,融入數理概念的知識,讓幼兒主動輕松地學習數學的知識,并保持濃厚的興趣。
2、以有趣的“游戲化”形式進行活動,讓幼兒自行探索發(fā)現,建立起經驗、溝通、創(chuàng)造的學習過程。
3、以豐富變化的“多程序”“多模式”題型練習,配合操作道具,讓幼兒建立起實驗、討論與表現一致的學習過程。
7.中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禮物大接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認識數字6、7,知道他們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重點)
2、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難點)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自制白板《禮物大接龍》。
2、幼兒操作材料:水果接龍、蔬菜接龍、禮物接龍。
【活動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新年快要到來了,你最想得到什么樣的禮物呢?
今天我們青青草原的喜羊羊和他的朋友們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參加他們舉辦的“新年慶祝會”,會有很多很多的禮物送給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嗎?
二、觀察圖片,請小朋友說出禮物的名稱及數量,復習數字1-5,鞏固認識數字6、7。
師:喜羊羊為我們準備的禮物可真多啊,看看他們都為我們準備了哪些禮物?各有幾個?
三、操作白板,游戲“禮物大接龍”。
1、出示第一幅白板(四組)
師:這張卡片前面是什么禮物,有幾個?
后面有幾個點?
后面的數字6應該喊什么禮物和它拉手接龍啊?
為什么喊棒棒糖和它拉手呢?
哪位小朋友來試試?
2、出示第二幅白板(五組)
師:我們的禮物已經排好一組了,請小朋友接著往下接龍。
怎么還有一組禮物沒有地方站啊?怎么辦?
對了應該把這一組接到前面去,讓XX和XX手拉手。
3、出示第三幅白板(六組),讓小朋友鞏固練習接龍方法。
四、幼兒操作活動。
1、小朋友用操作卡片進行水果接龍游戲,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根據需要適時予以指導。
2、請一組小朋友合作接龍。
五、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新年快要到來了,小朋友們的愿望是得到各種各樣的禮物了,我們班的孩子又對數學操作活動有較濃厚的興趣。結合中班幼兒對數的認識和感受,(快思 www.banzhuren.cn)以及滿足孩子都要參與活動需求,我選擇了這節(jié)數學課《禮物大接龍》,目的是讓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并學習觀察、操作,理解接龍游戲的規(guī)則,能按照要求自主地進行接龍游戲;體驗在數學活動中操作的樂趣。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以說說新年愿望的形式激發(fā)了幼兒興趣,孩子們特別喜歡這樣的形式導入。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以孩子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角色邀請孩子參加“新年慶祝會”形式出示各種禮物圖片時,孩子們能很快并踴躍地說出禮物的名稱以及數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進一步讓幼兒熟悉了常見禮物的名稱以及培養(yǎng)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以三幅白板教學進行禮物接龍活動,由易到難,以闖關的形式,讓孩子們逐步理解接龍游戲的規(guī)則,并按照規(guī)則自主地進行接龍活動。白板的教學活動既讓孩子動手又動腦,同時激發(fā)了其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在第四環(huán)節(jié)孩子的操作活動中,我先讓孩子自己接龍,接著再擴大范圍,進行小組接龍,既鍛煉了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又體驗了與同伴合作樂趣,一舉多得。
總體來說,這個數學活動具有游戲性質,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游戲過程也很簡單,孩子操作方便;同時禮物也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所以整個活動下來,孩子情緒高漲,動手動腦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活動設計時,我還注意到了問題的分配方式,照顧到每位孩子,讓他們都能回答到問題,以調動其積極性,增強自信心,滿足孩子展現自我的需要。
活動反思:
這個數學活動具有游戲性質,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游戲過程也很簡單,孩子操作方便;同時禮物也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所以整個活動下來,孩子情緒高漲,動手動腦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活動設計時,我還注意到了問題的分配方式,照顧到每位孩子,讓他們都能回答到問題,以調動其積極性,增強自信心,滿足孩子展現自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