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古詩25首經(jīng)典》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千秋歲·詠夏景(宋代-謝逸)
楝(liàn)花飄砌。蔌(sù)蔌清香細。梅雨過,萍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zhè)鴣(gū)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mèi)。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2、子夜吳歌·夏歌(唐代-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hàn)萏(dàn)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ài)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3、夏畦(元代-艾性夫)
清晨步蔬畦,生意慘不綠。
烈哉三足烏,覆此五鼎餗。
呼童吸深清,且勿荒我菊。
一片云有心,停陰作花屋。
4、浣溪沙 初夏(元代-善住)
草滿天涯春已歸。綠槐陰里燕交飛。一池寒水照薔薇。枕上北風吹夜雨,燈前西院打窗扉。曉來人盡說添衣。
5、貞溪初夏(六首)(元代-邵亨貞)
雨后深林竹筍肥,渡頭風急柳花飛。
柴門不掩綠陰靜,人在閑窗試苧衣。
6、夏四月不雨守臣不職之罪也將有請于神雨忽大作陳賀州有詩贊喜次韻以酬 其三(宋代-王十朋)
賀州賀雨句如何,不減夔州夢得歌。更有一犁江上曲,它年傳誦出金坡。
7、立夏日作四絕 其三(宋代-謝薖)
熨得絺衣一番新,幅巾輕軟最宜人。花時氣暖長愁夏,竹里風微又勝春。
8、山房首夏(宋代-周密)
花過園池日漸長,嫩陰青子蔭苔墻。四檐筍戟排庭綠,一畝荷簪發(fā)野芳。
熟選已無青紫夢,命騷猶愛簡編香。惡圓用拙從吾好,傲懶從人笑漫郎。
9、蜀中寓止夏日自貽(唐代-鄭谷)
展轉(zhuǎn)欹孤枕,風幃信寂寥。漲江垂螮蝀,驟雨鬧芭蕉。
道阻歸期晚,年加記性銷。故人衰颯盡,相望在行朝。
10、夏日(宋代-陸游)
病退身初健,時清吏更休。
渴蜂窺硯水,慵燕息簾鉤。
棋局每坐隱,屏山時臥游。
真成愛長日,未用憶新秋。
11、萬杉寺途中即目(清代-夏敬顏)
窄徑出叢碧,迤邐漸曠原。山田高復(fù)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結(jié)庵屋,清流抱柴門。門前蔭桑柘,屋后羅雞豚。
山家禾黍熟,想見風俗敦。比鄰無嫌猜,相對生春溫。
得非桃花源,無乃朱陳村。誅茅儻終遂,試與荷筱論。
12、棲霞道中四首 其二(清代-夏孫桐)
平坡秋草臥牛羊,隱約人家傍石梁。雨細風微涼意滿,一峰忽過見斜陽。
13、余壽平前輩以直言被讒出守思恩奉贈三律 其一(清代-夏孫桐)
風棱峭厲振臺聲,班馬俄為萬里行。疾惡鷹鹯常自奮,當關(guān)虎豹為誰獰。
遷除特異覘朝局,章疏多傳待世評。談笑窺君神不懦,故應(yīng)攬轡一澄清。
14、壬子夏留別榆林士民之作(清代-楊卓林)
榆陽舊歲歷艱屯,滿目瘡痍氣不春。愧我愛民非若子,感民視我宛如親。
立祠肖像情何厚,遮道攀轅意更真。對此蒼黎空恨別,潸然與眾共沾巾。
15、泛清波摘遍 殘夏偕友人游桂湖(近現(xiàn)代-鄧潛)
芳原似掌,種水通城,分得西湖西畔好。算程非遠,消夏剛宜趁清曉。
前年到。煙扉蟋蟀,風葉玻璃,今度綠陰天變了。略惜紅衣,含意如人感秋早。
聽人道。城鑰舊扃戰(zhàn)云,寺碣半埋荒草。誰分招攜素心,竹林同調(diào)。
老顛笑。身世醉夢一場,尚勞古今憑吊。說與閒僧,不管木樨香妙。
16、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得十四首 其六(清代-龔自珍)
昨日相逢劉禮部,高言大句快無加。從君燒盡蟲魚學,甘作東京賣餅家。
17、夏汝明持留鶴翁送行詩求和(明代-莊昶)
圈點江峰一語深,十年分付幾登臨。浮生日月浮生夢,太古乾坤太古音。
一枕煙霞聊我鼾,滿川花柳是誰心。與公笑把明朝事,共倚欄干酒一斟。
18、夏日郭方伯沈侍御李祠部金大參招集祐圣道館四首 其三(明代-胡應(yīng)麟)
飄零華發(fā)塞門回,結(jié)社錢塘辟草萊。江左才情饒陸謝,梁園賓客擅鄒枚。
含杯象緯中天出,握麈虹霓大澤來。好為湖山留勝事,抽毫同上越王臺。
19、讀仲錫舉祀宋尚書奏議詩以志之(明代-夏良勝)
一道官河負國儲,百年疏鑿失前驅(qū)。猬螗故紙墨猶濕,華袞人言掃不除。
建議更非王主事,食功那得宋尚書。從今人勝天才定,兩躍芳聲半簡馀。
20、乙酉夏述懷二絕(宋代-劉宰)
岸柳風摧更綠饒,檻花當暑自紅嬌。
流行一氣元無息,松柏何妨獨后彫。
21、次韻答宗汝為初夏見寄(宋代-黃庭堅)
官蛙無時休,不知憂復(fù)樂。夕暉半規(guī)黃,冉冉納暮壑。
鳥棲松隕花,風下竹解籜。南箕與北斗,磊磊貫纓絡(luò)。
懷我鄰邦友,賢義本不薄?;烦O嗤?,江含霧冥漠。
忽烹雙鯉魚,中有初夏作。詩詞清照眼,明月麗珠箔。
閒出句崛奇,芙蕖依綠蒻。雄辨簡色空,韓盧逐東郭。
終篇談不二,自脫世纏縛。此道久陸沉,喜公勤博約。
盈籠惠石芝,烏皮剝猿玃。野人烹嘉蔬,回首葵莧惡。
勸鹽殊未工,追呼聯(lián)纆索。聞君欲課最,豈有不龜藥。
我民六萬戶,過半客棲泊。棘端可沐猴,且愿觀其削。
官符晝夜下,朝播責暮穫。射利者誰其,登隴彎繁弱。
昨聞數(shù)邦貢,曲禮賦三錯。恭惟廊廟上,獻納及新瘼。
繡衣城南來,免冠謝公怍。歸乘下澤車,絕意麒麟閣。
田園蒙帝力,仰以萬壽酢。公材橫太阿,越砥斂霜鍔。
智囊無遺漏,膽量包空廓。行當治狀聞,雄飛上碧落。
我材甚不長,有地愧槃礴。平陸非距心,滕薛困公綽。
看人取卿相,妄意亦饞嚼。終不作湘累,憔悴吟杜若。
一心思傾寫,何時叩扃鑰。
22、夏日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
季夏園木暗,窗戶貯清陰。長風一掩苒,眾綠何蕭椮。
玩此消永晝,泠然滌幽襟。俯仰無所為,聊復(fù)得此心。
23、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與裴迪同作)(唐代-王維)
龍鐘一老翁,徐步謁禪宮。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24、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一 皇夏(南北朝-庾信)
嘉玉惟芳,嘉幣惟量。成形惟禮,稟色隨方。神班其次,歲禮惟常。
威儀抑抑,率由舊章。
25、過沙河縣(清代-夏子齡)
亂轍臨河整復(fù)斜,一鞭著力馬噴沙。荒城避寇官招吏,野寺無僧佛破家。
尚有軍書傳契箭,從無烽堠響悲笳。哀鴻饑雁知多少,漂泊于今未有涯。
26、代夏景述懷(明代-梁儲)
小麥青青大麥柔,榴花開遍殿東頭。日長麋鹿惟依輦,波靜魚龍不負舟。
家國有賢天所鑒,生靈無事我何求??班禎h武神仙意,誤卻當年尚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