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古詩各四首簡短》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唐代-柳宗元)
杪(miǎo)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mí)鹿。
2、秋圃雜花圖(明代-唐寅)
芳園秋色似春時,紅紫紛菲映綠池。
珠露未干啼絡(luò)緯,曉風(fēng)初拂揚蛛絲。
3、古春謠(金朝-李龏)
蒼梧云塞東風(fēng)路,勾芒太皞無行處。草嚙枯泥后土愁,桃花自滿云中樹。
黃牛力作興農(nóng)工,一犁細雨香濛濛。阿香夜奉玉皇詔,搥鼓空喚閒蛇蟲。
4、聞大倫與三曾二范聚學(xué)并寄夏三十一四首 其一(宋代-呂本中)
我思臨川居,欲往意未慊。每懷三二子,歲月多荏苒。
后生慎所習(xí),正是絲在染。未須極軒昂,且須就收斂。
舉動思故人,此志豈不遠。才雖有高下,事亦要強勉。
愿為江海深,莫作盆盎淺。
5、春日謫居書事(宋代-唐庚)
四十緇成素,清明綠勝紅。形容千慮后,門館一貧中。
白日時時別,青蕪處處同。此生唇舌里,啼鳥暮春風(fēng)。
6、箋年老逢春八首·這般意思難名狀(宋代-邵雍)
箋云:陰陽初感處,天地未分時。
言語既難到,丹青何處施。
7、春盡日送聞人伯卿次家君韻(宋代-張孝祥)
早年翰墨場,未見心已親。筆底三峽流,胸次萬卷春。
相從未淹時,欲別故惱人。敢賡老仙詩,索去不用頻。
8、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唐代-崔日用)
東郊風(fēng)物正熏馨,素浐鳧鹥戲綠汀。鳳閣斜通平樂觀,
龍旂直逼望春亭。光風(fēng)搖動蘭英紫,淑氣依遲柳色青。
渭浦明晨修禊事,群公傾賀水心銘。
9、閒田春色(唐代-王翰)
斂衽重尋瓜瓞詩,二君被化圣明時。人心似日云煙蔽,圣德如天草木知。
風(fēng)煖平原花發(fā)早,雨昏高樹鳥歸遲。如今猶有風(fēng)流在,阡陌縱橫不忍犁。
10、中春憶贈(唐代-韓偓)
年年長是阻佳期,萬種恩情只自知。
春色轉(zhuǎn)添惆悵事,似君花發(fā)兩三枝。
11、春過裴虬郊園(時裴不在,因以寄之)(唐代-劉長卿)
郊原春欲暮,桃杏落紛紛。何處隨芳草,留家寄白云。
聽鶯情念友,看竹恨無君。長嘯高臺上,南風(fēng)冀爾聞。
12、新春江次(唐代-白居易)
浦乾潮未應(yīng),堤濕凍初銷。粉片妝梅朵,金絲刷柳條。
鴨頭新綠水,雁齒小紅橋。莫怪珂聲碎,春來五馬驕。
13、與子上雪中入東園望春(宋代-楊萬里)
草草東園未整齊,卻於看雪最清奇。
莫嫌蹈濕青鞋子,自有瓊瑤隔路泥。
14、春感(宋代-陸游)
少時狂走西復(fù)東,銀鞍駿馬馳如風(fēng)。
眼看春去不復(fù)惜,只道歲月來無窮。
初游漢中亦未覺,一飲尚可傾千鍾。
叉魚狼藉漾水濁,獵虎蹴蹋南山空。
射堋命中萬人看,毯門對植雙旗紅。
華堂卻來弄筆硯,新詩醉草夸坐中。
劍關(guān)南山才幾日,壯氣摧縮成衰翁。
雪霜蕭颯已滿鬢,蛟龍郁屈空蟠胸。
鄰園杏花忽爛熳,推枕強起隨游蜂。
遶看百匝幾嘆息,吹紅洗綠行忽忽。
暮年逢春尚有幾???执喝o蹤。
青錢三百幸可辦,且判爛醉酤郫筒。
15、戊寅八月以容春集托喬司馬寄王中丞虎谷越歲司馬以集還因得中丞之訃(明代-邵寶)
隔歲書回不拆封,驚聞虎谷失髯翁。風(fēng)騷遼闊遺音在,江漢蕭條老眼空。
壯志欲從汾左右,清聲曾動陜西東。七年又灑柴墟淚,屈指交游俯仰中。
16、立夏日至虎丘(明代-皇甫汸)
郭外青山數(shù)里遙,扁舟探賞過溪橋。珠林樹色含云綴,香澗泉聲雜雨飄。
鳥狎春光啼處盡,僧逢塵想坐來銷。共言招隱堪開社,也學(xué)翻經(jīng)懶入朝。
17、夏日閒居四首 其二(明代-陶益)
落落與人難合,寥寥在世無聞。樽虛奇字休問,晝永名香自焚。
18、秋懷次童中州韻四首 其四(元代-葉颙)
桂魄延秋景,松飆生夕涼。良宵兩相值,蕭瑟流清光。
風(fēng)聲驚客鬢,月影照我床?;册宀怀擅?,轉(zhuǎn)覺歲月長。
起坐問風(fēng)月,而我誰老蒼。風(fēng)靜月不言,耿耿天中央。
19、京邸冬夜口占(清代-強溱)
虱裈偪泰笑平生,土銼寒鐙一點明。多少乞憐昏夜里,此時不住馬蹄聲。
20、望雪(清代-秋學(xué)禮)
連夜朔風(fēng)勁,滿庭殘葉翻。萬山都削玉,一鶴尚當(dāng)門。
沙遠若無岸,樓高知有村。愧非梁苑筆,相對且傾尊。
21、春日雜感 其一(清代-曹昕)
渴鳥啄冰冰盡開,飛飛爭喚好春來。誰人為憶孤山鶴,獨唳東風(fēng)怨落梅。
22、解連環(huán) 秋暮過故園見衰柳感作(清代-江瑛)
塞鴻催晚。把綠窗午睡,被它輕喚。悄步來、三徑全荒,剩衰柳絲絲,對人凄黯。
織恨梭愁,絆不住、斜陽一線。聽西風(fēng)更緊,薄暮棲烏,早又啼遍。
年時早霜尚淺。怎近來閱世,已無青眼。記去春、綠到江南,送畫舸香車,系情何限。
今古榮枯,更消得、幾回歌嘆。算只有、昏煙無恙,凄然夢斷。
23、季春寄友生(宋代-釋契嵩)
湖上無煙晝,人間寒食時。陰晴春易變,花月候難齊。
未畏青蛙亂,先愁紫蕨衰。云山向漸熱,相訪勿應(yīng)遲。
24、一萼紅 墻角小梅,未春忽放,因憶東園萬樹摧殘可憐,哀吟成調(diào),歌竟凄然(清代-蔣春霖)
短墻陰。怪東風(fēng)未到,春色已深深。壓雪檐低,垂蘿徑窄,紅萼開倩誰簪。
漫惆悵、天寒袖薄,喚玉笛、吹怨入空林。烽火連江,河山滿眼,那處登臨。
回首東園舊路,剩幾分流水,幾樹寒岑。冷雨宮垣,斜陽喬木,還聽笳鼓沈沈。
待銷盡、華鬘小劫,洗冰淚、招客說傷心。只怕南枝開遍,沒個人尋。
25、冬至(明代-程通)
葭吹六管動浮灰,正是先春氣始回。君子一陽知道長,皇王萬福自天來。
爐煙細細云中闕,環(huán)佩珊珊月下臺。何幸小臣逢盛事,陪班又進紫霞杯。
26、春日懷十友詩 其二 宋軍咨克(明代-高啟)
看花西澗寺,憶子昔同行。蘭入華觴氣,波泛綠琴聲。
茲歡隨節(jié)逝,離恨坐相嬰。安得重聯(lián)騎,射雉出東城。
27、夏日(金朝-王庭筠)
西窗近事查如夢,北客窮愁日抵年?;ㄓ拔葱必埶猓敝Κq顫鵲飛邊。
28、晚春即事(宋代-王镃)
云氣不分明,天陰忽又晴。
喜涼溪鵲浴,知雨沼蛙嗚。
仙藥黃精飯,齋蔬白蕈羹。
惜春吟未就,閑踏落花行。
29、冬日(唐代-韓偓)
蕭條古木銜斜日,戚瀝晴寒滯早梅。愁處雪煙連野起,
靜時風(fēng)竹過墻來。故人每憶心先見,新酒偷嘗手自開。
景狀入詩兼入畫,言情不盡恨無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