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描寫月亮的古詩60首二年級

        《描寫月亮的古詩60首二年級》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描寫月亮的古詩60首二年級

        1、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宋代-辛棄疾)

        萬事云煙忽過,一身蒲(pú)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wēng)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2、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宋代-蘇軾)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山憶喜歡勞遠(yuǎn)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fēng)送客添帆腹,積雨浮舟減石鱗(lín)。

        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3、漁家傲 其八 滇南月節(jié)(明代-楊慎)

        八月滇南秋可愛。紅芳碧樹花仍在。園圃全無搖落態(tài)。

        春莫賽。玫瑰彩縷金針繲。

        屈指中秋餐沆瀣。遙岑遠(yuǎn)目天澄派。七寶合成銀世界。

        添爽快。涼砧敲月勝竿籟。

        4、閏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四首(元代-宋褧)

        積禍丘山重莫蠲,君恩如海聽南遷。品流懸絕昌黎叟,一樣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5、外甥吳緝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時年二十八余哭之慟賦此以志余哀(元代-鄧雅)

        人生天壤間,脩短難一致。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

        緝也頗聰明,風(fēng)骨亦殊異??偨鞘略姇?,英年總材藝。

        山林厭拘束,湖海多意氣。辭親遠(yuǎn)服賈,霜雪逼殘歲。

        昆弟爭挽留,同侶復(fù)牽制。別去一月馀,還附手書至。

        悲風(fēng)忽重來,聞作景陵鬼。景陵在何方,西北數(shù)千里。

        黯黯荊山云,茫茫漢江水。白骨埋黃沙,荒阡復(fù)誰祭。

        吁嗟乎蒼天,奪汝竟何意。惡草常蔓延,幽蘭易凋悴。

        我思平生情,悽愴裂肝肺。親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淚。

        汝父客嶺南,歸骨已無計。汝復(fù)沒他鄉(xiāng),不鑒覆轍弊。

        作詩招汝魂,仍以戒后世。

        6、三月晦日偶成(宋代-蔣恢)

        一年芳信雨消磨,負(fù)此吟懷奈若何。

        倚檻忽驚新綠暗,掃軒更惜落紅多。

        春歸惟有時禽覺,睡足從渠日影蹉。

        閑里工夫閑受用,惜無閑客肯相過。

        7、丙寅八月旦震興尚早坐而假寐夢與客誦云藜羹(宋代-陽枋)

        僂指寅年已半強(qiáng),煩歊能幾不定期凄涼。

        風(fēng)葉有聲宵鳴廊,試擁衾紬眠藤床。

        曉鉦錚樓點(diǎn)長準(zhǔn),清夢了了哦詩章。

        藜羹藿啜蔬園芳,黃花晚節(jié)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黃江流。

        8、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宋代-蘇轍)

        客主俱年六十余,紫萸黃菊映霜須。

        山深瘴重多寒勢,老大須將酒自扶。

        9、西江月·令節(jié)無過七夕(宋代-郭應(yīng)祥)

        令節(jié)無過七夕,今年已隔三宵。奔馳五百里而遙。行止非人所料。月入尊罍楚楚,風(fēng)生襟袖飄飄。不須抵死殢河橋。對月臨風(fēng)一笑。

        10、偶閱夷堅志見梁鄭公有九月梅化詩因復(fù)次韻(宋代-方岳)

        秋容正待滿林雪,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脈頓回消息早,天葩不作等閒香。

        丹楓欲老已如許,黃菊同時未敢芳。

        不等歲寒催鼎實(shí),角聲自與月平章。

        11、九月十六日示內(nèi)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小閣秋風(fēng)冷,青燈病眼昏。酒重斟壽盞,兒喜有雙親。

        書種吾家事,郎曹汝舊門。人生唯老健,馀合付乾坤。

        12、二月二十八日禱雨龍湫(宋代-毛滂)

        折腰五斗自難堪,每為斯人食不甘。

        赤地黃埃迷澤國,老龍飲血亦分甘。

        13、西江月(宋代-張先)

        肅肅秺侯清慎,溫溫契苾知詩。能推測隱救民饑,況乃義方教子。

        憲府兩飛鶚?biāo)],士林竟賦懷辭。天門正美可前知,入侍鉤天從此。

        14、中秋無月復(fù)次韻(宋代-范成大)

        屋山從卷杜陵茅,門徑慵芟仲蔚蒿。

        澹澹白虹風(fēng)暈壯,紛紛蒼狗雨云高。

        凌空累箸仙無術(shù),半夜撞鐘句謾豪。

        枵腹題詩將底用?真成兔角與龜毛。

        15、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宋代-劉克莊)

        西舍鳴笳索賦詩,東家拽石請書碑。

        眼中除卻壺山外,多是新知少舊知。

        16、誠齋待月(宋代-楊萬里)

        紅稠碧秀晴山園,只有誠齋眼界寬。

        月近竹梢偏不上,要人不看要人看。

        17、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宋代-陸游)

        電火雷車下九關(guān),我行暮出郊原間。

        鬅鬙暗樹類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

        江潮默應(yīng)鰻岫溢,鐵鎖自脫梅梁還。

        今夕虛檐瀉懸瀑,預(yù)知高枕聽淙潺。

        18、術(shù)家言予今歲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屢(宋代-陸游)

        一生強(qiáng)半臥窮閻,糲飯藜羹似蜜甜。

        耄齒覺衰嗟已晚,孟秋屬疾信如占。

        危途本自難安步,惡石何妨更痛砭。

        堅忍莫為秋雨嘆,牽蘿猶足補(bǔ)茅苫。

        19、獨(dú)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詩招之(宋代-蘇軾)

        镕鉛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為酒杯,規(guī)摹定州瓷。

        荷心雖淺狹,鏡面良渺彌。持此壽佳客,到手不容辭。

        曹侯天下平,定國豈其師。一飲至數(shù)石,溫克頗似之。

        風(fēng)流越王孫,詩酒屢出奇。喜我有此客,玉杯不徒施。

        請君詰歐、陳,問疾來何遲。呼兒掃月榭,扶病及良時。

        20、題海好問西湖霜月軒(元代-藍(lán)仁)

        華軒南敞對湖船,有客弦歌夜不眠。楓落吳江霜正肅,潮生滄海月初圓。

        自吟肺腑寒光入,欲赴襟期爽氣連。門外梅花凡幾樹,杖藜蹋影訪逋仙。

        21、九月廿五日郢中遇雪(明代-皇甫汸)

        歲閏生寒早,秋深遂雪飛。云連荊樹密,日繞漢江微。

        園或疑梁是,溪將作剡非。但令聞妙曲,詎惜和人稀。

        22、綺羅香 二月九日送客作(清代-王易)

        碧草人迷,青衫塵滿,鄉(xiāng)夢迢迢初覺。送客旗亭,幾度自嗟離索。

        記歡會、去日空過,道珍重、流霞低酌。怪年時、驛路荒寒,行人何事愿飄泊。

        他鄉(xiāng)無奈滯跡,堪嘆客邊風(fēng)緊,羅衣愁薄。古道云封,辜負(fù)謝鯤丘壑。

        又今朝,數(shù)到離懷,怎禁住、淚隨聲落。待歸來、挨過黃昏,倚闌聽畫角。

        23、人月圓·碧紗低映秦娥面(宋代-雙漸)

        碧紗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濃?,幊卮和恚L天共恨,煙鎖芙蓉。夭桃再賞,流鶯聲巧,不待春工。樽前潛想,櫻桃破處,得似香紅。

        24、壬子八九月讀書題詞十五首 其一 曹子建集(清代-曾習(xí)經(jīng))

        雅怨兼深見性情,交親不薄涕縱橫。君王故有憂生嘆,未覺中和始可經(jīng)。

        25、吳雁舟黃少溪同年將由蘇揚(yáng)溯江而歸即席餞賦己丑七月 其三(清代-曾廣鈞)

        叔度風(fēng)流世孰知,偶隨朝列又支離。乞官頗類張平子,報最差同陸浚儀。

        壬子驚開尊八會,乙庚神遁法三奇。垂虹橋下聞簫地,念我緇塵染素絲。

        26、水龍吟 題吳東壁大洋泛月圖(清代-厲鶚)

        憑誰畫就滄溟,影連南極搖空碧。茫茫何在,云帆吹送,高秋今夕。

        蛇種城遙,鳀人國杳,水天無跡。正銀濤上涌,冰丸倒射,應(yīng)笑岸臨風(fēng)幘。

        為問乘槎此客。挹長庚、幾經(jīng)淪謫。一官寄耳,乾坤奇處,肯教輕擲。

        身到清虛,胸呑云夢,舊聞嫌窄。看蠻童起舞,澄輝零亂,瀉蓮花白。

        27、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清代-顧炎武)

        婁縣百里內(nèi),胡兵過如織。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來,幸至先人域。合葬亦其時,倉卒未可得。

        停車就道右,予也聞日食?;昶且雷婵迹创擞膶m側(cè)。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黽勉臣子心,有懷亦焉極。

        悲風(fēng)下高原,父老為哀惻。其旁可萬家,此意無人識。

        28、后秋興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也 其五(明代-錢謙益)

        夢回猶傍五溪山,歷井捫參吐霧間。卻指帝星臨楚分,如聞王氣滿吳關(guān)。

        地翻黑水才伸足,天轉(zhuǎn)青城始破顏。辛苦蒼梧舊留守,忠魂常領(lǐng)百僚班。

        29、后秋興八首中秋夜,江村無月而作 其六(明代-錢謙益)

        銀輪祗在屋西頭,一掌偏能障好秋。剪紙不消人世暗,撥灰難掃月宮愁。

        黑云有壘迷烏鵲,金水無波洗白鷗。最是三分明月夜,二分應(yīng)不屬揚(yáng)州。

        30、七月六日韓孟郁招同龔安冶韓煦仲集梅花嶺 其二(明代-區(qū)懷瑞)

        竹西歌吹路,花逐寶城空。一片新秋色,平山落照中。

        曝書他日興,拂簡此時同。莫負(fù)層臺上,凄清起夕風(fēng)。

        31、水月清華亭(明代-袁華)

        晝錦堂中結(jié)小亭,方池如鑒照檐楹。山河影落鮫宮迥,蘋藻光涵兔魄明。

        神女凌波遺玉佩,素娥飛轡下瑤笙。一塵隔斷人間世,獨(dú)倚高明爽氣清。

        32、癸未八月濫竽禮闈文衡同事楊維新先生有詩見及用韻和之 其一(明代-童軒)

        重簾闃寂似深閨,黔技何堪一試蹄。多士昂藏將得雋,五經(jīng)模印細(xì)分題。

        龍蛇夜陣戈聲肅,風(fēng)露秋堂燭影低。明日春官奏桃李,榜花聯(lián)采燦文奎。

        33、丙午秋八月朔沃泉裕齋二憲伯命酒矩洲奉謝二絕句 其一(明代-黃衷)

        飛蓋親勞折簡來,綺樽遙傍野堂開。十年病骨容扶掖,散弄幽樊燕雀回。

        34、夜與諸公飲大雄殿前庭銀杏下得月有作(明代-王世貞)

        平楚蒼然暝未開,暫依高樹共徘徊。一珠陡自中天涌,萬象紛從下界來。

        35、月重輪行(明代-王世貞)

        繚繞霞虹,太清之府。燭龍者,何煌煌,炯若虞帝華瞳。

        飛鞅不周,以方羲馭。陛下皇后坐宮中,各百千萬歲。

        36、月出(元代-范梈)

        清楓起夕陰,明月出高岑。達(dá)識衰榮理,深齊去住心。

        夏蟲先振砌,昏鶴未休林。不有詢奇字,應(yīng)誰載酒尋?

        37、黃池月中共酌得池字(宋代-梅堯臣)

        將歸謝公郡,喜見阮家兒。

        但對月和水,那能酒似池。

        衰形疑鏡照,葆鬢怯霜吹。

        宿雁不堪托,鄉(xiāng)人知未知。

        38、甲寅九月末雨至十月二十三日得晴聞是日六飛(宋代-鄭剛中)

        蜜雨重陰一月馀,似聞虜馬又長驅(qū)。

        怪來林外升晴日,已奏江邊報捷書。

        39、八月七日被命上會稽沿途所歷拙于省記為韻語以記之舟中馬上隨得隨書不復(fù)敘次 其十三(宋代-魏了翁)

        海邦氣候異中州,襆被來時八月秋。滿枕松聲眠月露,夜深仍與被為仇。

        40、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唐代-張說)

        鳳皇樓下對天泉,鸚鵡洲中匝管弦。舊識平陽佳麗地,今逢上巳盛明年。

        舟將水動千尋日,幕共林橫兩岸煙。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

        41、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唐代-張說)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42、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莊賦得筵字(唐代-張說)

        鳳凰樓下對天泉,鸚鵡洲中匝管弦。舊識平陽佳麗地,

        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將水動千尋日,幕共林橫兩岸煙。

        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

        43、奉和太常王卿酬中書李舍人中書寓直春夜對月見寄(唐代-盧綸)

        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虛暈入池波自泛,

        滿輪當(dāng)苑桂多香。春臺幾望黃龍闕,云路寧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應(yīng)金石,豈殊螢影對清光。

        44、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詩用韻二首(宋代-林希逸)

        連日非無數(shù)點(diǎn)飛,濱溪底見響舂機(jī)。甘霖君已吟成卷,炎赫吾方汗?jié)褚隆?/p>

        雷邑未能均澤施,龍君可要逐方祈。箋天更仗伊誰力,外史臣慚似蟻微。

        45、月峰寺憶理公(唐代-歐陽袞)

        共來江海上,清論一宵同。禪榻渾依舊,心期浩已空。

        驚春花落樹,聞梵澗搖風(fēng)。二諦欣咨啟,還應(yīng)夢寐通。

        46、八月燈夕寄游越施秀才(唐代-徐凝)

        四天凈色寒如水,八月清輝冷似霜。

        想得越人今夜見,孟家珠在鏡中央。

        47、二月廿日貢院中作(明代-顧清)

        今日不樂是何辰,千花萬花明上春。洞庭明月湘江水,望望風(fēng)帆思故人。

        48、八月四日定齋侍御過我小軒索觀古刻左傳及圣教序諸帖留詠次韻荅之(明代-邊貢)

        舸屋親勞柱史登,履痕新破石苔層。疏簾不為看山捲,曲幾還留聽雨憑。

        左傳癖成憐晉客,右軍書在感唐僧。停杯劇論懷千古,坐對流云思轉(zhuǎn)凝。

        49、延月軒(明代-邊貢)

        松上有海鶴,松下有泉石。軒中幾格明,軒外狐兔跡。

        延覽興遐情,半窗山月白。

        50、查城十五夜對月五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中秋看月色,移席近前楹。河漢三更沒,關(guān)山萬里明。

        風(fēng)煙依獨(dú)戍,砧杵閉空城。此夜高堂上,多應(yīng)念遠(yuǎn)征。

        51、以露霧風(fēng)煙月晴雨江山雪為題詠梅十首 其五(元代-周巽)

        東閣賦停云,寒梢上新月。惜別花又開,關(guān)山路難越。

        52、瑞鶴仙 月照洞庭(元代-長筌子)

        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鮮,物華殊麗。山堂興無際。見團(tuán)圓月照,洞庭深邃。清風(fēng)匝地,但處處、昭彰德被。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高貴。隨形應(yīng)現(xiàn),鑒物無私,碧霄呈瑞。孤然爽異。輝法界,顯靈慧。放清光萬道,入戶穿窗,皎皎昏蒙普濟(jì)。愿凡夫,早悟圓明,盡知此理。

        53、西江月(芍藥)(宋代-李處全)

        婥々妝樓紅袖,亭亭將閫青油。東皇天巧世無儔。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風(fēng)曉霽,千家綺陌春游。竹西路轉(zhuǎn)古揚(yáng)州。歌吹只應(yīng)如舊。

        54、次韻寄題李氏月心精舍(宋代-徐瑞)

        坎陽為心亦為月,妙質(zhì)一點(diǎn)何玲瓏。

        君看靈光湛止水,塾與明鏡行秋空。

        萬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虛如彼莫消長,試參此語將無同。

        55、記九月二十五夜夢中作(宋代-林亦之)

        藥圃幽人徑,桃源處士居。

        歲時雖屢改,蹤跡尚如初。

        56、故人宅對月(明代-王天性)

        金樽開北海,華月吐東峰。魄到中天滿,光分萬里同。

        近人瑤佩濕,映酒玉杯空。窈窕今宵宴,明年何處逢。

        57、三月八日百五節(jié)林敬輿攜酒約盛元仁戴帥初方(宋代-方回)

        生長西湖死葬湖,興言舟子與農(nóng)夫。

        全家衣食憑搖櫓,歷世兒孫學(xué)荷鋤。

        布衲劣兼蓑笠有,虀湯恐并醬醯無。

        金盤玉筋環(huán)歌舞,午哄昏空一任渠。

        58、月軒(元代-徐賁)

        蟾蜍飛去老不死,清光夜涌滄波起。桂花露濕泣古香,廣寒一色鋪秋水。

        洞房深開云母屏,夢騎白鳳游青冥。冰輪碾碎山河影,姮娥含羞舞不整。

        竊得靈丹玉兔愁,歸臥芙蓉碧煙冷。

        59、滿江紅 八月十三張向華席上作(近現(xiàn)代-章士釗)

        剪取吳淞,期蕩盡、蝦魚蹤跡。誰不道、饑餐渴飲,精忠無斁。

        千萬斯年亡國恨,一千四百橫戈日。莫傷懷、行戍未歸休,風(fēng)云急。

        大小戰(zhàn),鐵軍力。江海意,張公惜。只傳杯馬上,笑談今夕。

        一片圖存乾凈土,三年制淚瀟湘客。嘆書生、橐筆兀無聊,看山色。

        60、浣溪沙 八月七日美芳來(近現(xiàn)代-章士釗)

        一夜風(fēng)催候雁來。依微山色接天涯。月低天曉與君偕。

        前歲厓門傷遠(yuǎn)道,今朝桂海堪清埃。幾多人事重徘徊。

        61、月菊(清代-薛幼蕓)

        粉本勝龍眠,白描通畫禪。青娥真耐冷,著意斗嬋娟。

        62、慧聚僧神濟(jì)善醫(yī)能知人死生於數(shù)歲或數(shù)月之前(宋代-馬先覺)

        端的西來了世緣,有身寧肯自謀安。

        殷勤療病肱三折,去住無心指一彈。

        貝葉翻余清磬在,梵音飄斷暮鐘殘。

        只今雙樹婆娑影,空鏁靈山片月寒。

        63、八聲甘州 上元夜無月(清代-沈曾植)

        碧翁翁倦眼是慵開,云尾憺愁余。倩劍鋒抉破,常娥喚醒,翻自躊躇。

        江漢交流北渚,暗水動潛虛。不是騎鯨客,跋浪長魚。

        夢去音塵千里,問上都燈市,絳蠟何如。老南浮羈客。

        三十六鱗疏。歲華新心情非舊,聽鄰?fù)扌φZ轉(zhuǎn)更初。

        花南漏,丁丁遙夜,窗掩燈孤。

        64、八月十八日觀潮(清代-宋實(shí)穎)

        頭白燈明急管催,高樓晴檻倚江開。潮聲夜靜千帆轉(zhuǎn),斷岸風(fēng)回萬馬來。

        吳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獨(dú)登臺。九秋蕭瑟誰堪賦,滾滾詞人庾信哀。

        65、七月八日潞河舟中別長安諸子(明代-盛鳴世)

        天漢龍初返,星橋鵲乍分。

        隔河收片雨,宿浦有殘云。

        復(fù)作孤舟別,兼悲一葉聞。

        相看此時恨,不獨(dú)在離群。

        66、癸巳三月十六日終南道士李君過論仙旨甲午此日范山人以服食書至一首(明代-黃省曾)

        去辰逢羽客,今日剖丹書。兩歲皆祥及,三春有慶馀。

        意芳尋玉草,心轡總霞車。攬此松喬思,仙謠一步虛。

        67、七月六日喜雨(明代-文徵明)

        一雨蕭然萬瓦鳴,好風(fēng)如水坐來生。江聲入夜驚圍屋,秋色明朝定滿城。

        郊外共知農(nóng)事足,里中爭說長官清。野人何以酬佳興,自汲新泉破茗烹。

        68、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岡梁家 其一(元代-黎伯元)

        始識通村塢,因?qū)ざ菔廊?。園廬幽背郭,翁媼喜迎賓。

        耕鑿家隨足,過從俗尚淳。囊衣來避寇,終夕話酸辛。

        69、二月游禪林寺(元代-揭祐民)

        溪桃二月逗殘紅,喚醒尋春到倦翁。騎馬度橋觀日瀑,支筇轉(zhuǎn)嶺聽松風(fēng)。

        才通麥氣兼花氣,政想農(nóng)功比吏功。安得細(xì)民如庶物,離離生意滿西東。

        70、九月(宋代-王炎)

        僻遠(yuǎn)無來客,尪羸厭久生。擁爐便獨(dú)坐,扶杖懶徐行。

        中歲失怙恃,晚年無弟兄。絕知來日短,萬事可忘情。

        71、西江月(宋代-張矩)

        春事三分之二,落花庭院輕寒。翠屏圍夢寶熏殘。

        窗外流鶯聲亂。

        睡起猶支雪腕,覺來慵整云鬟。閑拈樂府憑闌干。

        宿酒才醒一半。

        72、三月八日發(fā)舟后作(宋代-趙蕃)

        沙步行初改,津亭望且遙。

        青山出圖畫,白鷺立風(fēng)標(biāo)。

        境熟詩難就,愁深酒易消。

        云歸還漠漠,雨靜復(fù)蕭蕭。

        73、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無月賦詩三首(宋代-趙蕃)

        月向中秋俟,陰從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聳吟肩。

        燈婢深留照,桃笙冷廢眠。

        思兮在何許,有夢隔山川。

        74、八月十四日留監(jiān)牧張佇職方賞月(宋代-韓琦)

        待月清商欲半前,欣留嘉客啟疏筵。采蕭方釋三秋詠,應(yīng)歷從虧一莢圓。

        密訝云藏臺面柳,靜看珠出水中天。銀蟾影里金樽倒,樂過陶琴不上弦。

        75、中秋月二首 其一(宋代-韓琦)

        自古中秋月,風(fēng)騷昨意難。幾人亭醉筆,終夕憑危欄。

        海際掀鯨目,云端擢露盤。一年相別恨,并與此時看。

        76、中秋月(唐代-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棲濕鶴毛。露華臺上別,吟望十年勞。

        77、虞美人·淡云籠月松溪路(宋代-周邦彥)

        淡云籠月松溪路。長記分?jǐn)y處。夢魂連夜繞松溪。此夜相逢恰似、夢中時。海山陡覺風(fēng)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飛忙。生怕扁舟歸去、斷人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