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古詩各10首推薦》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春閨怨·不系雕鞍門前柳(元代-喬吉)
不系雕鞍(ān)門前柳,玉容寂寞見花羞,冷風兒吹雨黃昏后。簾控鉤,掩上珠樓,風雨替花愁。
2、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清代-王國維)
月到東南秋正半。雙闕(què)中間,浩蕩流銀漢。誰起水精簾下看。風前隱隱聞簫管。
涼露濕衣風拂面。坐愛清光,分照恩和怨。苑(yuàn)柳宮槐(huái)渾一片。長門西去昭陽殿。
3、汾上驚秋(唐代-蘇颋)
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fén)。
心緒(xù)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4、秋夕旅懷(唐代-李白)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xiāng)思飛。
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云色,心斷明月暉(huī)。
芳草歇(xiē)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
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5、塞鴻秋·潯陽即景(元代-周德清)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huái)山數(shù)點青如淀(diàn)。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
塞(sài)鴻一字來如線。
6、秋詞二首(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我言秋日勝春朝(zhāo)。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xiāo)。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7、春日歸山寄孟浩然(唐代-李白)
朱紱(fú)遺塵境,青山謁(yè)梵(fàn)筵(yán)。
金繩開覺路,寶筏(fá)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gǒng),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hè)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8、踏莎行·初春(清代-徐燦)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xù)。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
故國茫茫,扁(piān)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疊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
9、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金朝-吳激)
會寧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園舊籍,因感而賦此。
海角飄零。嘆漢苑秦宮,墜露飛螢。夢里天上,金屋銀屏。歌吹競舉青冥。問當時遺譜,有絕藝鼓瑟湘靈。促哀彈,似林鶯嚦(lì)嚦,山溜泠(líng)泠。
梨園太平樂府,醉幾度春風,鬢(bìn)變星星。舞破中原,塵飛滄海,飛雪萬里龍庭。寫胡笳(jiā)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對一窗涼月,燈火青熒
10、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唐代-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yàn)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11、夏日登車蓋亭(宋代-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láng)。
12、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jiǒng)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tà),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13、贈武昌太守夏少明詩六章(魏晉-陸機)
一章
穆穆君子。明德允迪。
拊翼負海。翻飛上國。
天子命之。曾是在服。
西踰崤岡。北臨河曲。
二章
爾政既均。爾化既淳。
舊污孔修。德以振人。
雍雍鳴鶴。亦聞于天。
釋厥緇衣。爰集崇賢。
三章
羽丁既奮。令問不已。
慶云煙煴。鴻漸載起。
峨峨紫闥。侯戾侯止。
彤管有煒。納言崇祉。
四章
既考爾工。將胙爾庸。
大君有命。俾守于東。
允文允武。威靈以隆。
之子于邁。介夫在戎。
五章
悠悠武昌。在江之隈。
吳未喪師。為蕃為畿。
惟此惠君。人胥攸希。
弈弈重光。照爾繡衣。
六章
人道靡常。高會難期。
之子于遠。曷云歸哉。
心乎愛矣。永言懷之。
瞻彼江介。惟用作詩。
14、寫江岫春晴圖(明代-周湞)
汀洲碧草生,鳧雁動春聲。
莫上高亭望,能傷送別情。
15、新春次黃恪翁韻 其一(明代-周訥)
謀身長以百年期,身外閒愁總不知。靜掩重門惟聽雨,旋拈禿筆謾敲詩。
鳥啼隔樹初調(diào)舌,花發(fā)當窗漸滿枝。笑對陽春歌一曲,深杯同樂太平時。
16、思春辭(明代-宋濂)
美人別我城南去,幾見樓頭涼月生。南浦沈書尋素鯉,東風將恨與新鶯。
丁香枝上同心結,九曲燈前白發(fā)明?;ㄍ蟹?隨鵲夢,草移愁色上簾旌。
物華半老燕脂苑,春影輕籠翡翠城。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猶記倚云箏。
因彈別鸐心如剪,為妒文鴛繡懶成。宮燭不啼偏有淚,湘桃無語自多情。
巖南樹密晨烏集,江北潮回暮渚平。幸有夢中能聚首,喚醒恨殺短簫聲。
17、湖上分韻得春字(元代-陳旅)
君子佩明信,相期湖水濱。時欣宿雨霽,畫舸送游人。
輕鷗集蘭渚,佳樹變鶯晨。山遠煙容淡,日出水光新。
美人含麗思,艷曲歌陽春。暌攜會彌歡,酣適趣益真。
茲游敦德誼,況乃及芳辰。
18、己未夏日雜興四首 其三(元代-善住)
纖纖碧草與階齊,濃綠陰中杜宇啼?;ㄔ簳冮L聽政好,帶聲飛過粉墻西。
19、春病起即事(元代-宋無)
壯懷玉具劍空摧,老去金門獻賦遲。
服藥身軀多病日,養(yǎng)花天氣半隱時。
愁鄉(xiāng)塵積瑤琴岳,夢境寒生翠被池。
春呈幾何公事急,可憐蝴蝶掛蛛絲。
20、垂虹亭秋日遺興(元代-宋無)
滿袖玉皇香案煙,彩霓背上俯晴川。
紅黃霜樹珊瑚海,黑白云花玳瑁天。
玄圃空離樓十二,丹墀罷對字三年。
吟豪醉蘸吳江水,寫與騎鯨李謫仙。
21、冬青冢篇(元代-楊維楨)
老羝夜射錢塘潮,天山兩乳王氣消。
禿妖尚壓龍虎怪,浮圖千尺高岧峣。
文山老客智且勇,夜舟拔山山不動。
江南石馬久不嘶,冢上冬青今已拱。
百年父老憤填胸,不知巧手奪天工。
青之木,郁蔥蔥,六綍更樹蒲門東。
22、晚春喜友人至(宋代-吳錫疇)
柳門竹巷靜生苔,節(jié)序俄驚物物催。
一雨拉將寒食過,百花讓與牡丹開。
若為繾綣留春日,正可淋漓縱酒杯。
呼舞忽聞猿鶴喜,兒童忙報故人來。
23、曹山春日二首 其二(宋代-孫覿)
屏擁山入坐,珠跳水濺裾。香銷塵漠漠,日近竹疏疏。
身逢百罹后,春殘一夢馀。故林千嶂外,孤抱幾時攄。
24、春詞(宋代-沈說)
水漲寒溝柳又陰,小窗風度一聲禽。
若將離緒縈春事,片片飛花是客心。
25、次韻鄭覺先冬夜圍爐示同舍(宋代-廖剛)
碧瓦初寒夜,紅爐擁邃亭。嘯吟元俗調(diào),商榷見全經(jīng)。
共擬蛾成螠,誰憐草化螢。疚心男子事,燈底看青萍。
26、秋日泛舟走筆呈同游諸公(宋代-邢居實)
秋波瀲滟泛橫溪,小楫輕舟逐浪移。遠浦遙山俱慘淡,浴鳧飛鷺共差池。
苦嫌斜日侵棋局,安得長竿理釣絲。歸去傾家新釀酒,還須來趁菊花時。
27、和暮秋聞雁有懷(宋代-趙希逢)
數(shù)聲雁送故鄉(xiāng)愁,喚起滄江萬頃秋。
料想日寒風色慘,可堪寂寞冷沙洲。
28、春日七首(宋代-呂祖謙)
一川曉色鷺分去,兩岸煙光鶯帶來。
徑欲卜居從釣叟,綠楊缺處竹門開。
29、水調(diào)歌頭(宋代-夏元鼎)
光諸丹經(jīng)以質(zhì)難。意初未釋,凡辨問數(shù)十條,乃噤不語,垂首悵然而去。后忽具信香誓狀,謂歷江、淮、閩、浙,拜師幾百,不識向上玄關,覺今是而昨非。不知其所覺何事,謬贈以水調(diào)一詞。有天臺郭應昌、儀真胡堯咨、徐勛、金陵趙拱、湖湘唐純素預焉
人身藏宇宙,烏兔走西東。晝舒夜卷,不拘春夏與秋冬。存想非心非腎,吐納非精非氣,子午謾行功。一點真靈寶,混合自回風。
感嬰兒,交姹女,愛丁公。黃婆匹配,一時辰內(nèi)上仙宮?;秀睙o中有象,陽火陰符密契,大道屬鴻_?;鸷蚰苷{(diào)理,天地與無窮。
30、秋日(宋代-李光)
牢落雙泉一病翁,十年憂患掃還空。荷稀竹密宜秋雨,戶窄檐低耐颶風。
盡日抄書北窗下,有時閑步小橋東。誰知萬水千山外,亦與鄉(xiāng)居興味同。
31、冬不出吟(宋代-邵雍)
冬非不欲出,欲出苦日短。
年老恐話長,天寒怕歸晚。
山翁頭有風,鄉(xiāng)友情非淺。
必欲相招延,春光況不遠。
32、次韻魏定甫早春題詠五首 其三(宋代-周紫芝)
雨后桃花可意紅,一川楊柳醉春風。舞衣歌扇重撩理,百尺朱樓煙樹中。
33、冬夜對月懷彥逢弟(宋代-王之道)
荒庭寒有月,窮巷靜無聲。
坐想積年別,遙同今夕明。
蹉跎前進士,憔悴老書生。
短棹歸來好,邊城久偃兵。
34、殊不惡齋秋晚閑吟五絕(宋代-范成大)
就食遷居蟻墳壤,隨風作舍蛛裊絲。
百年何處用三窟,萬事信緣安一枝。
35、題惠崇畫四首春(宋代-晁補之)
東風回,江上渚,
何處來,雙白鷺。
灼灼岸間桃,依俙蘭杜苗。
一銜湍瀨鱗,一下青林梢。
瀟湘綠水春迢迢。
36、春早四首(宋代-劉克莊)
一春閩雨動龍顏,曉殿權停賀雪班。
林下散人看邸報,也疏把酒廢游山。
37、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東院曉望(唐代-盧綸)
映竹水田分,當山起雁群。陽峰高對寺,陰井下通云。
雪晝唯逢鶴,花時此見君。由來禪誦地,多有謝公文。
38、酬令狐相公早秋見寄(唐代-劉禹錫)
公來第四秋,樂國號無愁。軍士游書肆,商人占酒樓。
熊羆交黑槊,賓客滿青油。今日文章主,梁王不姓劉。
39、秋曉出郊二絕句(宋代-楊萬里)
野菊相依露下叢,冷香自送水邊風。
豐年氣象無多子,只在雞鳴犬吠中。
40、初冬掃東山之麓置數(shù)石于喬松巨竹間以眺西山(宋代-陸游)
護霜天氣半晴陰,小嶺蒼寒蘚徑深。
翠靄欲成孤鳳舞,青松先作老龍吟。
漁歌浦口生高興,騎吹邊頭負壯心。
兒報東村蚤梅發(fā),杖藜與汝共幽尋。
41、春日雜題(宋代-陸游)
梅花三十本,圍以疏竹籬,入春甫十日,開遍南北枝。
少年輕節(jié)物,老大復苦衰,坐見零落盡,一杯初未持。
42、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歸或遠至傍(宋代-陸游)
鄉(xiāng)閭敬老意常勤,一味甘鮮必見分。
大胾在前無箸食,始知富貴本浮云。
43、秋懷(宋代-陸游)
苦雨無時止,幽人空復情。
少眠知夜永,久病喜秋清。
螢傍疏簾度,蛩依壤甃鳴。
流年那可挽,又見曉窗明。
44、晚春感事(宋代-陸游)
徙倚闌干送落暉,年華冉冉恨依依。
護雛燕子常更出,著雨楊花又嬾飛。
已為讀書悲眼力,還因攬帶嘆腰圍。
親朋半作荒郊冢,欲話初心淚滿衣。
45、夏五月方閔雨忽大風雨三日未止(宋代-陸游)
五月晝晦天欲雨,街中人面不相睹。
風聲撼山翻怒濤,雨點飛空射強弩。
一雨三日姑可休,龍其玩珠歸故湫。
千里連云慶多稼,牲肥酒香作秋社。
46、秋興(宋代-陸游)
樵風溪上弄扁舟,濯錦江邊憶舊游。
豪竹哀絲真昨夢,爽砧繁杵又驚秋。
墜枝橘熟初堪翦,浮甕醅香恰受篘。
莫道身閑總無事,孤燈夜夜寫清愁。
47、杪秋雜感 其二(清代-李鍇)
每作西南望,沾襟涕泗斑。秋心懸博水,風木拱堯山。
誰策遺經(jīng)美,空存賜服殷。傳□舊祠廟,猶祀峽云間。
48、夏日山居即事書懷三首 其二(清代-李鍇)
沙平時薙草,石冷重移苔。野蝶忘人面,山禽覆茗杯。
地偏群動寂,偶喪百愁開。云露高寒表,樗榆育不材。
49、燭影搖紅·乙丑元日書懷,次邵伯絅韻(清代-夏孫桐)
坐對流光,伴人紅萼垂垂老。殷家甲子醉模糊,那辨春遲早。
往事蓬山更杳。鎖東風、龍樓日曉。杜鵑聲咽,未穩(wěn)寒枝,夜烏同繞。
鄉(xiāng)思花前,況驚驛使今年少。江鶯江燕話煙塵,愁入瀛洲草。
倦夢華胥喚覺。整殘編、漫題卻掃。盼春何處,強把屠蘇,丁寧青鳥。
50、內(nèi)子五十初度以詩壽之四首 其三(清代-夏孫桐)
雖少東征作賦才,頗從宦轍閱埏垓。薛濤井畔安輿侍,柳惲洲前班馬來。
每憶閨襜饒勝賞,猶堪煙水溯遐隈。而今卻共林逋隱,愛寫孤山數(shù)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