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經(jīng)典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經(jīng)典》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經(jīng)典

        1、國風(fēng)·邶風(fēng)·日月(先秦 佚名)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bào)。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zhū),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chù)我不卒(zú)。胡能有定?報(bào)我不述。

        2、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宋代-劉過)

        堂上謀臣尊(zūn)俎(zǔ),邊頭將士干戈。天時(shí)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yú)?”曰:“可”。

        今日樓臺(tái)鼎(dǐng)鼐(nài),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fēng)歌》,不日四方來賀。

        3、壽陽曲·云籠月(元代-馬致遠(yuǎn))

        云籠月,風(fēng)弄鐵,兩般兒助人凄切。剔(tī)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xū)氣一聲吹滅。

        4、西江月 畫觀音壽意(明代-楊慎)

        金粟如來神影,青蓮居士新詞。普陀巖瞑八功池。

        宛與昆明相似。

        瑞靄錦云團(tuán)蓋,祥光寶月圓規(guī)。醍醐乳酒注軍持。

        聽取長生莂記。

        5、八月十五夜對(duì)月(元代-任士林)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圓。正憐兒女側(cè),不共弟兄前。

        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頃田。茲游諒何事,清影未能眠。

        6、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 其十四 三月十四日太慈寺建乾元節(jié)道場(宋代-田況)

        赤精流景鑠,朱夏向清和。紺宇修祠盛,華封祝慶多。

        簪裳千載遇,鐘梵五天歌。遠(yuǎn)俗尤熙泰,皇猷信不頗。

        7、十五夜與朝宗對(duì)月把酒朝宗屢懷歸因賦二首(宋代-吳芾)

        霧卷云收月迸光,一時(shí)煩濁變清涼。

        怪來坐上深無暑,疑是山間已有霜。

        老去豈期身尚健,閒中且以酒為忙。

        故人若也堅(jiān)辭醉,忍負(fù)良宵月滿床。

        8、丁巳九月夢與范季沾同登北潭之臨芳亭覺而作詩記其事以示范(宋代-蔡松年)

        高陵五六松,潭水涵清陰。白鳥如避世,巢居得幽深。

        雜花眩青紅,苦節(jié)方森森。何人作虛亭,想像云棲心。

        我夢涉陳跡,君亦同登臨。相與定嘉名,洗去花草淫。

        看云撫修碧,夕景低遙岑。風(fēng)林淡秋月,霜枝鳴玉琴。

        兩意誰識(shí)之,好處煩幽尋。閒居志則同,歲月能骎骎。

        時(shí)無陶彭澤,此曲難知音。亭前有奇石,遷流失山林。

        顧亦如我曹,鬢發(fā)風(fēng)沙?。小兒重外物,列屋享千金。

        區(qū)區(qū)心甚長,因循困華簪。忽焉事大謬,危機(jī)恐難任。

        平生下澤車,斯言吾所欽。志士愿不辱,俗情便孔壬。

        自喜跡猶淺,鳧雁容浮沉。泥行自蕭散,世路皆崎嵚。

        此邦真可老,城郭環(huán)清潯。結(jié)廬與君俱,開寫平生襟。

        里巷日還往,杖屨行謳吟。還尋夢游處,無忘神所箴。

        9、九月二十八日枕上(宋代-李光)

        年來心氣苦怔忪,永夜長憂百慮攻。賴是床頭有清圣,一杯扶到五更鐘。

        10、九月八日泊池口(宋代-范成大)

        斜景下天末,煙霏酣夕紅。

        余暉染江色,瀲灩琥珀濃。

        我從落日西,忽到大江東。

        回首舊游處,曛黃錦城中。

        藥市并樂事,歌樓沸晴空。

        故人十二闌,豈復(fù)念此翁

        11、西江月·翡翠蒙金衫子(宋代-蔡伸)

        翡翠蒙金衫子,縷塵如意冠兒。持杯輕按遏云詞。別是出塵風(fēng)味。莫羨雙星舊約,愿諧明月佳期。憑肩密語兩心知。一棹五湖煙水。

        12、次韻月窗兄惜別四首 其三(宋代-陳著)

        記得溪山兩袂分,一溪流水落花春。青驄馬上休回首,只見云山不見人。

        13、水調(diào)歌頭(夜來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宋代-吳潛)

        過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磥砬耙箞A滿,才自闕些些。掃盡烏云黑霧,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懷。把酒自斟酌,脫略到形骸。

        問渠儂,分玉鏡,斷金釵。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鬢邊華。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興,不是旋安排。安得高飛去,長以月為家。

        14、夜泊慈姥磯登絕頂坐月(明代-洪恩)

        蹤跡元蓬蔂,天涯自往回。秋風(fēng)隨去棹,夜色共登臺(tái)。

        石面潮初落,江頭月正來。最高思欲臥,清磬一聲催。

        15、清平樂 其一 八月十九日內(nèi)子暨兒輩北來,仍寓東鐵匠胡同舊廬(清代-葉昌熾)

        城西地迥。門掩蓬蒿靜。燕子歸來巢乍定。猶憶舊時(shí)門徑。

        古碑金薤盈箱。亂書束筍堆床。試問幾朵家具,兩三薄笨車裝。

        16、七月廿三日釣魚臺(tái)作(清代-陳寶琛)

        芍藥將花失就看,蔽池葦荻一憑闌。亭臺(tái)歷劫猶如舊,松竹尋盟及未寒。

        留命自疑關(guān)動(dòng)忍,戀恩無分養(yǎng)衰殘。裕陵靈爽榱題在,薊樹東瞻感百端。

        17、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二首 其一(清代-林則徐)

        敢將梁案舉眉齊,家室蒼茫感仳離。度嶺芒鞋渾入夢,支床蓬鬢強(qiáng)臨歧。

        劇憐草長鶯飛日,正是鸞飄鳳泊時(shí)。婪尾一杯春已暮,兒曹漫獻(xiàn)北堂卮。

        18、對(duì)月獨(dú)酌和陳定齋三首 其一(明代-黃衷)

        空齋還獨(dú)客,月妙興焉孤。豪至依桑落,衰加謝檿弧。

        饌寒甘海錯(cuò),林悄宿山呼。殘夜明樓迥,狂吟與吊蘇。

        19、十二月望后一日輸粟金山衛(wèi)(元代-陶宗儀)

        渤海金山小,坡陀草路危。城池連斥鹵,部伍雜華夷。

        比屋屠牛肆,高竿賣酒旗。一旬愁里過,雨雪滯歸期。

        20、公瑕先生在白下兩月許別去得四絕句送之皆實(shí)際語也 其一(明代-王世貞)

        長干一萬家,半是君題壁。欲贈(zèng)草書歌,慚余非李白。

        21、賦得片月秋帆送馮叔系北行(明代-徐渭)

        秋帆一幅隨高雁,長安片月相思見。茭菰十里送君行,捩柁未開淚欲傾。

        燕都我曾游幾度,悲歌飲酒時(shí)無數(shù)。易水荊軻不用求,擊筑一聲寒云流。

        寒云流,秋色里。望諸一去三千年,高臺(tái)黃金今亦地。

        羨君持管復(fù)能書,諒君彈鋏食有魚。大道朱門天外起,長堤駿馬柳中趨。

        柳中天外鳴孤鶴,長笛短簫斷復(fù)作。此時(shí)為憶越山頭,小肆高囪同夜酌。

        天目高峰六千丈,陪余一拄青藜杖。飛瀑能為疋練長,古藤復(fù)向回溪漲。

        回溪疋練有時(shí)休,二十功名正黑頭。你今有術(shù)可干祿,我巳無相堪封侯。

        秦山人,號(hào)冰玉,飛雪哦詩清簌簌。昨宵一為泛湖船,今日何當(dāng)別遠(yuǎn)天。

        種得梅花三百樹,望爾早歸抱甕鶴底眠。

        22、八月三日書所見(元代-成廷圭)

        青軍黃軍日自斗,西城南城門不開。諸侯相對(duì)面似土,今我不樂心如灰。

        饑烏在樹噤無語,蒼蠅滿案從何來。年衰但愿飽糲食,意到聊且持吾杯。

        23、中秋不見月答永叔(宋代-梅堯臣)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見,何須照席光。

        24、西江月·堂上簪纓交錯(cuò)(宋代-張孝忠)

        堂上簪纓交錯(cuò),花間簾幕高張。與君一詠一飛觴。莫笑詩狂飲暢。滿路光風(fēng)轉(zhuǎn)蕙,吟邊宮柳斜行。新詞妙絕動(dòng)宮墻。紫誥黃麻天上。

        25、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十四詩 其十三(宋代-趙時(shí)韶)

        前山日落已棲鴉,老樹槎牙竹半遮。沙岸寒雪迷晚眺,祇疑金色界中花。

        26、中秋月(唐代-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shí)。

        絕域行應(yīng)久,高城下更遲。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27、微月(清代-鄭孝胥)

        殘霞紅滿天,微月澹不耀。豈知人定后,耿耿方相照。

        28、九月二十四日葬彌明于蘇州木瀆米斗山(清代-鄭孝胥)

        骨肉須歸土,來分木瀆山。離魂傷若女,掩坎變衰顏。

        湖海聊漂泊,彭殤亦等閒。有誰觀季札,左袒便東還。

        29、臺(tái)城路 其一 三月中旬吳夢蕉約同人作皋亭之游(清代-趙慶熹)

        一春好似黃梅雨,今朝嫩晴天氣。櫓響離城,云移出樹,拂面牽絲風(fēng)細(xì)。

        船頭舵尾??此塘_羅,野塘十里。一路桃花,淺深紅到半山里。

        年來花事有幾。再消停、數(shù)日枝上如洗。歡喜橋邊,甘敦村外,都是曾經(jīng)游地。

        尋春倦矣。問前度劉郎,鬢霜添未。有約重游,酒杯還自理。

        30、對(duì)月贊(宋代-釋子益)

        黑豆忙忙數(shù),教休不肯休。

        幸然明似鏡,何用曲如鉤。

        31、秋夜月(宋代-姜特立)

        新月秀彎彎,高懸碧落間。

        何當(dāng)依玉避,瀟灑看江山。

        32、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唐代-李乂)

        涌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

        慶洽重陽壽,文含列象輝。小臣叨載筆,欣此頌巍巍。

        33、八月十六日洮湖泛月(明代-王樵)

        月屆今宵望,圓殊昨夜看。澄湖秋萬頃,涌出紫金槃。

        34、次韻王山人二月十六日對(duì)雪(明代-楊士奇)

        初和柳絮飄侵檻,復(fù)共梨花舞傍人。一種妍華看不定,只憑高調(diào)和陽春。

        35、九月四日劉子見過二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入閤開塵拓,留尊對(duì)苑墻。杪秋馀暑濕,高樹獨(dú)風(fēng)霜。

        歲逼鄉(xiāng)心甚,天增病骨涼。自憐情興減,不比向來狂。

        36、九月晦訪聲遠(yuǎn)留題(元代-呂誠)

        海門潮上水如煙,賀老重維載酒船。喜見云山開雪壁,幸因郎囝鼓冰弦。

        應(yīng)門童子清于鶴,搗藥靈禽半是仙。歲晚卜鄰應(yīng)有約,幾時(shí)行李到梅邊。

        37、至元二年二月八日陳子善范昭甫同游虎丘四首 其三(元代-朱德潤)

        碧雞銀甃鎖吳娃,臺(tái)閣千年屬梵家。不見金精化為虎,日斜荒冢亂啼鴉。

        38、西江月·江畔溪邊雪里(元代-馬鈺)

        江畔溪邊雪里。陰陽造化希奇。黃芽瑞草出幽微。別是一般香美。用玉輕輕研細(xì)。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罷赴瑤池。不讓盧仝知味。

        39、三月十二日作詩董氏欲為筑堂(宋代-張耒)

        黃鳥聲中花已盡,綠楊風(fēng)外日何長。柯家山下有幽筑,云夢澤南飛故鄉(xiāng)。

        老病裌衣猶怯冷,春深煮酒漸聞香。本無智術(shù)爭榮辱,只斗尊前身健強(qiáng)。

        40、三月十三日步至杏亭(宋代-黃彥平)

        禪房幽討有誰期,竹徑穿花蝶不知。

        山擁暮寒斜照里,樹含芳思欲開時(shí)。

        和風(fēng)第放千林喜,勝日閑成一段奇。

        何必紅塵污人后,始從簫鼓看繁枝。

        41、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詠嘆不足之義也(唐代-李商隱)

        家擅無雙譽(yù),朝居第一功。四時(shí)當(dāng)首夏,八節(jié)應(yīng)條風(fēng)。

        滌濯臨清濟(jì),巉巖倚碧嵩。鮑壺冰皎潔,王佩玉丁東。

        處劇張京兆,通經(jīng)戴侍中。將星臨迥夜,卿月麗層穹。

        下令銷秦盜,高談破宋聾。含霜太山竹,拂霧嶧陽桐。

        樂道乾知退,當(dāng)官蹇匪躬。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固是符真宰,徒勞讓化工。鳳池春瀲艷,雞樹曉曈曨。

        愿守三章約,還期九譯通。薰琴調(diào)大舜,寶瑟和神農(nóng)。

        慷慨資元老,周旋值狡童。仲尼羞問陣,魏絳喜和戎。

        款款將除蠹,孜孜欲達(dá)聰。所求因渭濁,安肯與雷同。

        物議將調(diào)鼎,君恩忽賜弓。開吳相上下,全蜀占西東。

        銳卒魚懸餌,豪胥鳥在籠。疲民呼杜母,鄰國仰羊公。

        置驛推東道,安禪合北宗。嘉賓增重價(jià),上士悟真空。

        扇舉遮王導(dǎo),樽開見孔融。煙飛愁舞罷,塵定惜歌終。

        岸柳兼池綠,園花映燭紅。未曾周顗醉,轉(zhuǎn)覺季心恭。

        系滯喧人望,便蕃屬圣衷。天書何日降,庭燎幾時(shí)烘。

        早歲乖投刺,今晨幸發(fā)蒙。遠(yuǎn)途哀跛鱉,薄藝獎(jiǎng)雕蟲。

        故事曾尊隗,前修有薦雄。終須煩刻畫,聊擬更磨礱.

        蠻嶺晴留雪,巴江晚帶楓。營巢憐越燕,裂帛待燕鴻。

        自苦誠先檗,長飄不后蓬。容華雖少健,思緒即悲翁。

        感激淮山館,優(yōu)游碣石宮。待公三入相,丕祚始無窮。

        42、酬集賢劉郎中對(duì)月見寄,兼懷元浙東(唐代-白居易)

        月在洛陽天,天高凈如水。下有白頭人,攬衣中夜起。

        思遠(yuǎn)鏡亭上,光深書殿里。眇然三處心,相去各千里。

        43、九月三日山堂桂花經(jīng)雨而落慨然有作(明代-謝肅)

        桂樹花

        44、九月九日寓九江時(shí)戶部李時(shí)雍同年預(yù)約游廬山以是日雨作中輟時(shí)雍復(fù)遣人送酒侑以一絕因走筆戲答四絕 其二(明代-王縝)

        滿城風(fēng)雨菊初開,知是東君著意栽。莫待明朝花冷淡,清香留待故人來。

        45、二月十八日大雪(明代-梁蘭)

        二月東風(fēng)吹雪飄,紛紛飛舞綴青條。已知過臘元非瑞,卻喜當(dāng)春也易消。

        北去絕憐鴻雁冷,南來無復(fù)虎狼驕。農(nóng)夫水旱占天象,還道今年百谷饒。

        46、滿江紅 其一 戊子八月二十日紀(jì)事(近現(xiàn)代-許寶蘅)

        一片瓊英,問傳自漢宮寶篋。爭道是,玉龍戰(zhàn)罷,敗鱗殘甲。

        銀海平吞波萬頃,金城高擁樓千堞。者分明,聊且慰相思,金花帖。

        君何事,彈長鋏。只無奈,投仙牒。任排云馭氣,上窺閶闔。

        曠野有人歌兕虎,荒邱到處飛胡蝶。怕東方曼倩也難知,何年劫。

        47、三月自吳淞復(fù)旦學(xué)堂還寓因憶昌黎食蝦蟆諸詩不覺大笑戲成三絕句 其三(清代-嚴(yán)復(fù))

        龍雀東南白虎西,從渠吞月罪應(yīng)齊。吳烹鹵饌吾何擇,不更攢眉吃水雞。

        48、滿江紅 八月五日聯(lián)句(清代-傅熊湘)

        把酒持螯,問今夕、不知何夕。陡增起、豪情萬丈,懸天無壁。

        會(huì)鑄九州成大錯(cuò),茫茫禹域稀人跡。看吳宮、一霎又成墟,青燐泣。

        共和國,方成立。滿蒙事,還增亟。問天公擾擾,幾時(shí)方畢。

        轉(zhuǎn)綠回黃時(shí)自有,弩張劍拔終奚益。笑青梅、煮酒論英雄,誰堪匹。

        49、七月十三日偕寬仲宗武登倉園新樓憑眺至月上(近現(xiàn)代-陳三立)

        鄰園過雨秋生枝,魂魄踴躍蘇癃疲。

        襄陽耆舊導(dǎo)我出,亦有柱史相攀隨。

        突兀樓觀跨溪水,新髹朱紫光葳蕤。

        并倚欄楯染涼色,完楊柳插青琉璃。

        蟬嘶蟲語漏縫隙,洗波濃黛連城陴。

        游鯈可數(shù)紅蓼底,微欠釣叟蹲孤羆。

        斜陽如谷覆鐘阜,饑?yán)眙郁语B骨奇。

        深藏陵墓聳危塔,分晴草樹猶離披。

        南朝風(fēng)物賺一瞥,安問烽燧含瘡痍。

        主人不歸笑把酒(園丁頗不供茗飲從宗武家取餅釀代之),看移大月成罘罳。

        晚鴉下逐帶橋影,翻弄吟抱鳴笳悲。

        50、冬日至繩侯家,謁完白先生墓,沿溪登山,候月而歸(近現(xiàn)代-方守敦)

        高人有清裔,十載情相委。昨來高人鄉(xiāng),懷古穿云履。

        殘冬天日暖,龍山與鳳水。靈鶴不歸來,風(fēng)流曠年紀(jì)。

        高松萬壑回,馬鬣一邱美。明德宜馨香,千春長蘭芷。

        賤子江頭人,文翰羞羅綺。仰止顧何能,徜徉聊可喜。

        登高嘯寒空,飲澗掬芳旨。月出對(duì)蒼蒼,山中云霧起。

        51、西江月 題《東溪草堂圖》(清代-樊增祥)

        一段不平山色,幾株本分桃花。小橋紅板逐溪斜。

        錦帶一條虹跨。

        夢里江鄉(xiāng)魚稻,眼前杜曲桑麻。清明無客不思家。

        閑看草堂圖畫。

        52、踏莎行 月奩勻面(清代-張令儀)

        淡抹輕施,新妝嬌倩。薄霜偏襯芙蓉艷。瓊窗寶鏡射朝光,嫦娥何事分明現(xiàn)。

        欲去悲懷,幾時(shí)留戀。芳華只有儂家見。桃花白雪舊曾歌,翻怪三姨夸素面。

        53、禪月真堂(宋代-楊杰)

        童子依師蘭水濱,聲名真是碧云人。定中傳得阿羅漢,十六身中第幾身。

        54、詠月(宋代-釋靈源)

        玉兔步虛碧,冰輪碾太清。廣寒宮有路,桂子落無聲。

        55、九月八日何太守梁節(jié)推邀游合江亭(明代-區(qū)大相)

        衡南秋更好,過客賞心并。風(fēng)物重陽近,江流雙練明。

        何年開勝會(huì),此地集儒英。晚發(fā)臨湘詠,千秋水石清。

        56、九月庭下杏花(明代-趙完璧)

        寒露凄凄肅曉旻,嗟渠何事再榮新。西風(fēng)化擬東風(fēng)早,落葉枝同未葉春。

        歸燕尚懷寒食約,黃花曠值晚秋晨。當(dāng)陽慶際重華圣,合有調(diào)元此細(xì)論。

        57、自八月初病耳至十一月不愈(明代-釋函可)

        病耳四經(jīng)月,耳根轉(zhuǎn)自清。鴉啼久絕響,云過似聞聲。

        簫鼓從來厭,是非何處生。老年諸籟息,毋復(fù)畏天傾。

        58、春夜與閬音師詠月(清代-石巖)

        皓月輕飛處,經(jīng)堂寂不嘩。碎光穿竹罅,圓影架枝叉。

        露濕巢喧雀,風(fēng)梳草亂蛙。與師清課后,相對(duì)理袈裟。

        59、秋景 月滿秋夜長(宋代-劉辰翁)

        塵世如天海,團(tuán)團(tuán)共月光。一輪秋正滿,百刻夜偏長。

        端正惟三五,空明更十方。萃臺(tái)猶卓午,梧井欲飛霜。

        箭漏迷青海,闌干轉(zhuǎn)上陽。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

        60、醉落魄(三月十日賞酴靡,時(shí)坐客沈、趙與余將終更花干復(fù)議歸蜀醉中口占)(宋代-管鑒)

        春愁無力。酴醿嬌軟難禁摘。風(fēng)流徹骨香無敵。積玉團(tuán)珠,明月夜同色。

        花時(shí)易失歡難得。尊前半是將行客。為花一醉何須惜。明歲花時(shí),何處謾相憶。

        61、西江月 其七(宋代-張伯端)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沒吾伊。

        念念體分同異。

        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往來諸用不相知。

        生死誰能礙你。

        62、和鄰幾八月十五日夜對(duì)月(宋代-劉敞)

        外事已波濤,回首已陳跡。獨(dú)有云間月,相見不改色。

        慰我平生懷,故在中秋夕。我發(fā)見二毛,羈旅多所歷。

        每逢桂花秋,興發(fā)勸更劇。江湖與山林,所至得真適。

        今年都城游,日與賤事逼。得閒輒昏醉,向晦專寢默。

        覺醒忽天明,不見千里白。誰令心賞違,坐使歲華隔。

        徘徊不自愜,悵望空嘆息。見君新詩章,暫若對(duì)寒魄。

        清光動(dòng)人目,諷詠當(dāng)自釋。

        63、西江月(小鹿鳴)(宋代-王千秋)

        四俊鄉(xiāng)書薦鶚,一夔漕府登賢。明年春晚柳如煙??慈∨F傳金殿。

        冊(cè)府牙簽晝閱,詞垣紫誥宵傳。青樓買酒定無緣。且放金杯瀲滟。

        64、月下觀海棠(宋代-張嵲)

        澄空流華月,列炬林梢綴。

        從焰爍明霞,紅曛花似醉。

        流連陶嘉月,共惜春風(fēng)駛。

        預(yù)嘆他日來,余紅紛滿地。

        65、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適(宋代-陸游)

        鏡湖清絕勝吳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開碧玉,茶香銅碾破蒼龍。

        壯心自笑老猶在,狂態(tài)極知人不容。

        擊壤窮閻歌帝力,未妨堯舜亦親逢。

        66、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宋代-蘇軾)

        欲尋遺跡強(qiáng)沾裳,本自無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講堂月,滿庭依舊冷如霜。

        生死猶如臂屈伸,情鐘我輩一酸辛。

        樂天不是蓬萊客,憑仗西方作主人。

        欲訪浮云起滅因,無緣卻見夢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須更問人。

        67、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獨(dú)在起居院讀《漢(宋代-蘇軾)

        寂寞申公謝客時(shí),自言已見穆生機(jī)。

        綰臧下吏明堂廢,又作龍鐘病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