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詩推薦》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秋夜月·當(dāng)初聚散(宋代-柳永)
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xiá)里,斂(liǎn)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zhèn)€,恁(nèn)別無縈(yíng)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yuǎn)。
2、璚花珠月二名姬(元代-楊維楨)
新年春色在鄰家,隊(duì)子三三聚館娃。月滿十分珠有價,花開第一玉無瑕。
蒲萄酒滟沈櫻顆,翡翠裙翻踏月牙。老子圍紅先點(diǎn)筆,詩成勉飲玉蓮華。
3、乙丑二月予赴貶瓊山蘇令辦自蔚平追路至陸川訪別臨行作兩小詩 其一(宋代-李光)
墟落相逢一笑迎,旋沽濁酒得深傾。明朝轉(zhuǎn)首俱千里,君到藤江我到瓊。
4、七月五日夜雨快晴(宋代-范成大)
豐隆坎坎夜伐鼓,靈湫老龍撇波舞。
褰云掣電上清空,倒卷天潢作飛雨。
向來炎官作夏旱,萬里彤霞烘玉宇。
豈惟牛馬困蚊虻,壟上行人口生土。
我從雪浪葉舟來,不謂山城熱如許。
天公知我愁欲病,施與一涼蘇逆旅。
稍聞水繞屋除鳴,不覺星從云罅吐。
千山濯濯凈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浮生此景萬事足,但欠清歌對芳醑。
天上秋期正多事,趣駕星橋跨銀渚。
人間四者自難并,莫妒黃姑迎織女。
5、六言二首贈月蓬道人(宋代-劉克莊)
希夷所見良是,麻衣之說未然。
幾人能急流退,這漢即平地仙。
6、九月初作(宋代-陸游)
碧海仙蓬感舊游,暮年心事轉(zhuǎn)悠悠。
登高此去無多日,扶病重來又過秋。
十里樓臺迷巷陌,萬家碪杵戒衣裘。
平生剩久觀書債,四庫留人未許休。
7、聲聲慢 三月望前一日,紉蘭妹招同雪蘭大姊、蘅芳三妹暨畹蘭五妹看海棠,賦此索和。(清代-楊蕓)
明波皺碧,纖雨飄香,佳游好是今朝。膩粉嫣紅,間園共斗春嬌。
朦朧海棠睡醒,試新妝、艷態(tài)難描。簾影外,看幾絲垂柳,綠到無聊。
知否韶華晼晚,怕流鶯、憔悴坐老花梢。昨夜闌干,厭厭瘦盡香桃。
相看共饒鄉(xiāng)思,話家山、煙水迢遙。風(fēng)正緊,任飛紅、吹過小橋。
8、綺寮怨·癸酉月當(dāng)頭日社集書感,用清真韻(清代-夏孫桐)
晼晚梅邊春訊,酒懷兼醉醒。趁小雪、精掩閒坊,殘陽滿、霽后林亭。
依然江魚饌?cè)?,煙塵外、夢憶遼塞青。問翠尊、舊月今宵,山河影、照客愁恨盈。
望望斷云雁程。思鄉(xiāng)倦句,花前漫報瑤瓊。怨笛偏清。
和笳吹,不堪聽。惟應(yīng)素娥常在,與證此、歲寒情。誰家鳳城。
金莖暗凍處,盤露零。
9、辛丑二月初八日予攜妻子避亂于北山清修寺賦一律奉謝山中故舊云(元代-葉颙)
自笑饑寒杜拾遺,蹇驢破帽傍人廬。老來亦愿棲巖屋,亂后何能校石渠。
落日人惟悲鼓角,荒郊誰解把犁鋤。荊妻稚子頻相擾,刻骨銘心甚日除。
10、七月朔日籜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齋為鴻博同年之會次韻書籜石所畫三友圖后 其二(清代-申甫)
接葉亭邊落葉寒,紛紛送客山長安。重來我只常資進(jìn),晚達(dá)君猶本分官。
未敢便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風(fēng)流畢竟推前輩,早向云霄刷羽翰。
尺五城南集眾仙,歡場一散逐風(fēng)煙。多生那得離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聲驚戶外,雨余山色入窗前。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憐亦自憐。
11、倦尋芳 三月二十日餞春(清代-冒殷書)
咄嗟過容,離別年年,舍我原慣。我定難留,留下亂紅成片。
憶花朝,思寒食,更懷上巳情難遣。問春光,自古歸何處,空隨云散。
送行人、纏綿不了,那個臨歧,能免三嘆。卻怪芳時,不把故人依戀。
也似傷心無一語,奈何頻倩啼鶯喚。更無端,變晴天、雨悲風(fēng)怨。
12、西江月 為木樨作(宋代-李流謙)
色似臘梅渾淺,香如薝卜微清。更張綠幄蔽輕盈。
巧著工夫斗釘。
露葉涓涓月曉,風(fēng)英點(diǎn)點(diǎn)秋晴。江南江北可經(jīng)行。
夢到吳王香徑。
13、戊寅年二月侍母攜弟由安慶赴江寧十三歲作(清代-曾廣鈞)
才為皖公親翠囐,又思蔣妹到青溪。侍親話夜雞鳴早,憶弟看云雁叫悽。
雙槳待迎紅爛漫,一輪先碾碧琉璃。西梁山色知何處,準(zhǔn)備看他淺黛低。
14、七月十五夜暑甚看月達(dá)曉(清代-黃遵憲)
空庭樹靜悄無鴉,太白光芒北斗斜。破碎山河猶照影,廣寒宮闕定誰家?
光殘銀燭談偷藥,熱逼金甌看剖瓜。滿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盡落黃花。
15、步月 本意(清代-陳維崧)
小市門東,板橋巷北,暗中瞥見芳姿。明眸膩臉,夜靜漾簾衣。
碧柳映、幾層衫子,紅蕖露、一輛鞋兒。斜靠著、江梅一樹,剛到半開時。
銅駝街又敞,奈珠屏似水,此恨誰知。弄春纖、香橙代解,回秋水、羅帕親攜。
歸去也,一鉤春月水仙祠。
16、乙卯三月再游勝果寺書事(明代-張寧)
清霜落葉寺門前,十載重來問老禪。勝事幾回芳草歇,舊游無復(fù)盛時全。
江分吳越橫通海,山近蓬萊直上□。便欲移尊窮絕頂,不堪風(fēng)雨惜殘年。
17、對月遲王元直不至(明代-徐熥)
孤館寂無人,寒威滿林樾。天長雁影遲,露冷蛩聲歇。
當(dāng)尊翠靄深,倚杖蒼苔滑。故人期不來,惆悵花間月。
18、西江月 俗□(明代-王夫之)
到處凍膿絡(luò)索,逢人?閜謰謱。無多弊摋總酸餿。
罯得英雄漚□。
傝
19、三山對月,懷山壽(元代-范梈)
豫章千里月,漸解向天高。安得山兒慧?能知海客勞。
榕城咽韻鼓,竹館凈香醪。何日書帷下?清輝映鳳毛。
20、木蘭花慢 壽中齊三月廿七日(元代-程文海)
春光明媚日,萬紅紫,斗芳菲。算幾許韶華,脂消粉褪,蝶懶蜂稀。誰知半山解道,道綠陰、幽草勝花時。天與誕生元老,壽誕長占佳期。功名富貴轉(zhuǎn)頭非。滋味總曾知。且鑾坡鳳掖,文章議論,玉佩瓊琚。癡兒那知許事,須安排、名字作公師。豈識遼東歸鶴,只今壽國元龜。
21、游幻住庵留贈月千江上人 其四(元代-黃玠)
維時桃始華,野眺欣有睹。沿洄度桑隰,迤邐見谷土。
山虛龍出云,谷暖鳥鳴雨。來耨良足勤,力薄奈何汝。
22、中秋不見月答永叔(宋代-梅堯臣)
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
已向石屏見,何須照席光。
23、和韻仲宗天寧見懷月馀臥病橫山得其詩頗動念(宋代-李彌遜)
病逢木上坐,攜我曲欄行。
遠(yuǎn)水兼潮闊,層山帶角橫。
秋隨北雁到,愁向暮蛩生。
正怯騷人句,詩壇莫浪盟。
24、西江月(秋香閣)(宋代-曹冠)
仙掌初零玉露,清商乍肅金飚?;丨h(huán)高閣桂香飄。元自廣寒移到。
絳蠟銀蟾輝映,綸巾鶴氅逍遙。賞心樂事醉良宵。贏取開懷吟嘯。
25、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月字(唐代-韋元旦)
云物開千里,天行乘九月。絲言丹鳳池,旆轉(zhuǎn)蒼龍闕。
灞水歡娛地,秦京游俠窟。欣承解慍詞,圣酒黃花發(fā)。
26、宴瓊林·霜月和銀燈(宋代-黃裳)
霜月和銀燈,乍送目樓臺,星漢高下。愛東風(fēng)、已暖綺羅香,競走去來車馬。紅蓮萬斛,開盡處、長安一夜。少年郎、兩兩桃花面,有馀光相借。因甚靈山在此,是何人、能運(yùn)神化。對景便作神仙會,恐云軒且駕。思曾待、龍樓俯覽,笑聲遠(yuǎn)、洞天飛斝。向東來、尤幸時如故,群芳未開謝。
27、二月二十一日又至南京(清代-鄭孝胥)
拊膺一嘆上江船,風(fēng)味依稀似去年。已等彭殤休感事,漸成遲暮更違天。
野梅褪白紛紛雪,官柳吹黃處處煙。斷送情懷誰會得,祇將悵惘替留連。
28、三月三日龍門舟次(明代-郭之奇)
三月三日春氣足,春浮海外無拘束。千艫百葦載春流,春山春水為誰綠。
自居涯角四經(jīng)春,滿懷春事疇堪屬。清明上巳漫從時,洗舊淘新未免俗。
無花無酒對煙風(fēng),遠(yuǎn)望高歌盡一曲。豈知歌盡出春愁,一寸柔腸春斷續(xù)。
春初春仲又春三,九十春光如轉(zhuǎn)燭。春光于世獨(dú)何求,久客依人多忤觸。
人生有情空自毒。春去春回那可贖。我亦欲東與春歸,安能居此為春促。
29、壬子校文南畿得詩十二首 其一 楊柳青舟中見月(明代-王鏊)
楊柳青前楊柳殘,南人北望思漫漫。從來共月庵前月,今夜蓬窗獨(dú)自看。
30、蓬萊閣 俗秦樓月藏頭 折起水字(元代-王哲)
溟漠。今忘了登飛閣。登飛閣。人自省,身居銀廓。能俱養(yǎng)靈丹藥。槎穩(wěn)駕銷諸惡。銷諸惡。頭一點(diǎn),肯教牢落。
31、高樓對月(明代-林大欽)
高樓夜寂涼風(fēng)發(fā),獨(dú)對南屏看月明。萬里星河光不動,百年清景慰吾生。
天空過雁聞秋信,露重垂珠滴葉鳴。暫學(xué)楚狂歌彩鳳,五陵衣馬自肥輕。
32、三月三日挈葉氏甥女約劉伯遠(yuǎn)、通叔兄弟、侯疑始游萬生園(清代-嚴(yán)復(fù))
六十之年忽已至,此去當(dāng)逢兒上巳。燕京春氣向來遲,紅白未開桃與李。
先生有似南郭綦,終日嗒然唯隱幾。稍聞天籟出枅圈,未辨春容識紅紫。
忽思結(jié)伴趁佳辰,更以清言消短晷。二劉兄弟今敞攽,況有吾徒侯叔起。
驅(qū)車相約到城西,地近不逾五七里。只憐景物太彫疏,不共承平競繁侈。
王孫當(dāng)日辟名園,意與西人爭吊詭。草木搜集兼亞歐,毛羽牢籠暨非美。
園官土著用胡倭,月廩水衡供喙飼。中西異制起行宮,禦宿逶迤承燕喜。
誰料一朝異陵谷,瓶猶未罄罍先恥。文章么豹幾留皮,老蒼黃鷂徒矜觜。
何曾二起繼三眠,卻笑萬生成萬死。邇來滌場號農(nóng)事,處處標(biāo)題分溺矢。
稍勝艮岳筠為薪,豈有九成泉出醴。令人卻憶山陰言,俯仰陳跡無乃是。
只供吾曹作憑吊,年年太息流光駛。西山青眼故依然,滄海橫流嗟未已。
清游聊復(fù)五人同,不必流觴依曲水。語闌天末轉(zhuǎn)輕雷,似以微陽告春始。
更將何物洗荒傖,惟有唐花開玉蕊。老夫年來腰腳健,望眼園林空徙倚。
蒼然莫色向歸途,依舊繁鐙鬧城市。秋鴻有信問明年,回首前游真夢耳。
33、念奴嬌 中秋前一夕集冰絲盦對月(清代-郭則沄)
一觴秋滿,向姮娥預(yù)借,明朝佳節(jié)。紅萼吹香春后夢,重覓苔廊心怯,檢點(diǎn)閒愁,銷磨薄醉,偏又尊前別。
憑闌孤緒,眼中憑向誰說。
因念碧宇茫茫,秋心終古,同付凄涼月。后夜團(tuán)圞應(yīng)有待,今夜云羅千疊。
挽住流光,已非年少,萬感催風(fēng)葉。杯痕須記,晚來還照華發(fā)。
34、浪淘沙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七日秦皇島夜起望海,時報載長江流域各省普得甘霖(近現(xiàn)代-王季思)
渤海早安瀾。皓月臨關(guān)。何來白浪打蒼巖。應(yīng)是玉龍行雨罷,卷甲東還。
暗想十年前。雨雪連天。艨艟銜尾向幽燕。殘霸西風(fēng)何處也,潮水無言。
35、月午樓歌(清代-孫原湘)
明月出海先上樓,我樓況在高山頭。開窗放出白云去,風(fēng)簾盡控雙銀鉤。
一丸才過高松頂,屏風(fēng)亂瀉虬龍影。攤書不用青藜然,碧空自有明珠懸。
黃高峰頭云浪涌,金鰲峰背滄波動。山下萬頃云海鋪,天心一絲云氣無。
清光愈高讀愈苦,月照書叢月色古。仙巢驚起老鶴舞,窗中不知月已午。
露珠瑟瑟風(fēng)泠泠,屋角余掛三四星。冰輪欲西還倒行。
似憐讀書聲好聽。冷光一線射人面,射月眼光亦如電。
明月不落讀不厭,水滴蟾蜍欲穿硯。
36、西子妝 端午夕對月,和蕙石(清代-楊玉銜)
孤影伴愁,短歌送節(jié),舉目天涯愁滿。秦關(guān)塵漲楚江昏,吊湘累、芷蘭哀怨。
歸帆似箭。更誰管、潮痕暗換。殢鄉(xiāng)關(guān),問曉風(fēng)殘?jiān)拢瑧{誰能勸。
連村晚。浴鷺春波,一水勻寒暖。時新眉樣費(fèi)商量,話西窗、青燈黃卷。
風(fēng)塵閱遍。享家帚、千金同玩。合我成三,月照琴樓酒盞。
37、中秋步月(宋代-羅與之)
林間一葉秋,屏去三伏暑。
凄然風(fēng)露繁,絺綌莫能御。
炎涼相推移,胡為遽如許。
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38、三月晦日(明代-白圻)
節(jié)序如轉(zhuǎn)燭,春歸不肯遲。破愁應(yīng)賴酒,適興可無詩。
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規(guī)。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39、西江月(宋代-韓玉)
捍撥聲傳酒綠,薔薇面襯宮黃。嬌波斜入鬢云長。眉與春山一樣。
瀟灑不禁疏瘦,低回猶似思量。換花梨葉晚陰涼。說與三年夢想。
40、甘谷約以七月初二日過我,屆期不至,訊之則曰以租船將到也,詩以諧之 其一(清代-全祖望)
魏其夜治具,苗藿亦殷然。豈有催租客,能回訪戴船。
秋云暗荒徑,潦水淡遙天。為想蝸廬下,連甍三百廛。
41、公派赴蓉學(xué)習(xí)一月(近現(xiàn)代-劉雄)
才欣長日無公事,便困飆輪有遠(yuǎn)行。志士莫傷閑處老,如今閑處亦難成。
42、七月十七夜五更起坐至旦(宋代-陸游)
秋容淡如水,昨暮到江城。
世事違高枕,年華入短檠。
書中固多味,身外盡浮名。
倚壁方清嘯,蓬窗已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