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合集

        《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合集》屬于故事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合集

        1、阿南西民間故事

          “阿南西”是加納民間傳說中的典型形象。它有時以人的形象出現(xiàn),有時以動物形象出現(xiàn);它有時作為被稱贊的形象出現(xiàn),有時則作為被嘲諷的形象出現(xiàn)……‘阿南西’是加納人民老少皆知的人物,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加納人不知道‘阿南西’的故事。

          ‘阿南西’故事共包含十六則小故事。

          一、阿南西如何知道全部的故事

          起先所有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只有天的主宰尼雅馬知道。后來,蜘蛛克維古·阿南西想要占有世界上的全部故事,于是,它決定去向主宰買故事。

          尼雅馬說:

          “我愿意賣給你,但價錢很貴,許多人來找我買,但他們的錢都不夠。

          有錢人家也買不起,你行嗎?”

          阿南西回答說:

          “是的,我買得起,但你要多少錢?”

          尼雅馬說:

          “我首先要一窩胡蜂,然后我要一條大蟒蛇,最后要一頭豹,有了這些東西,我才把講故事的權(quán)利轉(zhuǎn)交給你?!?/p>

          阿南西說:

          “你說的一切,我都能得到?!?/p>

          它說完,就回家去了。它開始動腦筋,如何辦到這些東西。

          它先剖開了一只空南瓜,上面開了一個小孔,然后它拿了一只盛滿水的南瓜殼,走到一棵樹邊,上面有胡蜂。它在自己身上澆了一點水,讓水從自己身上滴下來,然后又在胡蜂窩上澆了一點水,使水從窩上流下來,它再把空南爪套在頭上,防止胡蜂叮咬。它做完這些后,對胡蜂說:

          “你們是不是都是傻瓜?要不,你們?yōu)槭裁醋谟晗旅媪苣?”

          胡蜂回答:

          “那么我們到哪里去呢?”

          “你們過來,到這個南瓜里?!卑⒛衔髡f。

          胡蜂謝了謝它,就一只接一只地飛進(jìn)空南瓜里去了。當(dāng)最后一只胡蜂飛進(jìn)去后,阿南西用一團(tuán)草塞住小孔,說:“你們真笨!”

          阿南西把裝滿了胡蜂的南瓜,拿去交給尼雅馬。尼雅馬拿了胡蜂,說:

          “你還有兩個條件沒完成。”

          阿南西又到森林里去,砍了一根長竹子和幾根藤,它走到大蟒蛇的家門口,自言自語地說:

          “我的妻子多笨!我對她說:它又長,又有力氣,可是她一點也不在乎,誰對?是我還是她?當(dāng)然是我對!它確實比較長,很有力氣?!?/p>

          蟒蛇聽到阿南西的說話聲,問:

          “你自說自話地在說些什么?”

          阿南西答道:

          “啊,我在同妻子吵架!她說:蟒蛇比這竹子要短,力氣也小,我說是蟒蛇長,而且有力?!?/p>

          蟒蛇說:

          “當(dāng)真理可以確定時,爭吵不但是無益而且還是愚蠢的。你把竹子給我,我們量一量。”

          阿南西把竹子放在地上,蟒蛇爬到前面,躺在竹子旁邊。

          “看來你短了一些?!卑⒛衔髡f。

          蟒蛇又伸直身子。

          “還是短了一些?!卑⒛衔髡f。

          “我再也不能伸長了!”蟒蛇說。

          “你前面伸長時,后面變短了,”阿南西說,“讓我把你前面縛起來,使它不能滑動。”

          蟒蛇同意了。于是,阿南西把蟒蛇的頭縛在竹子上。然后它走到竹子的另一頭,把蟒蛇的尾巴縛在竹子上。然后它又把藤條牢牢地纏住蟒蛇,使它動彈不得。

          阿南西說:

          “蟒蛇,我妻子說得對,我錯了,你比這根竹子短,而且力氣也不大。

          你比我原先想象的要笨!現(xiàn)在你成了我的俘虜了?!?/p>

          阿南西把蟒蛇給尼雅馬送去。尼雅馬說:

          “你還有一件東西沒有送來?!?/p>

          現(xiàn)在輪到抓豹了。阿南西到森林里去了,在豹經(jīng)常走過的地方挖了一個坑,用網(wǎng)蓋住,上面放了一些樹葉、灰土,偽裝起來,然后阿南西藏起來等待。

          到了半夜,豹出來找獵物,它走過阿南西做好的陷阱時,就掉了進(jìn)去。

          阿南西一聽到豹掉下去的聲音,說:

          “啊,豹啊,你原來并不聰明!”

          第二天早晨,阿南西走到坑邊,看見豹,它問:“豹,你在坑里干什么?”

          “我掉入了陷阱?!北f,“你幫我出來吧!”

          “我倒很愿意幫助你?!卑⒛衔髡f,“但我相信,我救了你后,你不會感謝我的。而且,當(dāng)你肚子餓時,你還要吃掉我和我的孩子!”“我發(fā)誓,我決不會這樣做!”豹叫道。

          “好,好,既然你發(fā)了誓,我就救你?!卑⒛衔髡f。

          阿南西把一棵高大的樹壓向地面,然后,它在樹梢上縛了一根繩子,把繩子的另一頭放進(jìn)坑里,對豹說:

          “你把繩子系住尾巴?!?/p>

          豹把繩子系在尾巴上,阿南西問:“你扎得牢嗎?”

          “我扎得很牢很牢!”豹答道。

          “那么,你是個地地道道的傻瓜!”阿南西說完,放開了大樹,樹伸直了,豹從坑里飛了出來,頭朝下,吊在樹上,它掙扎著,叫著。阿南西乘機(jī)打死了豹,然后阿南西背起豹,給尼雅馬送去。

          “我完成了你的三個要求,現(xiàn)在,我要同你結(jié)賬了?!卑⒛衔鲗δ嵫篷R說。

          尼雅馬對它說:

          “克維古·阿南西,多少勇敢的軍人和領(lǐng)袖沒做到的事,你做到了,所以我把全部故事都交給你。從現(xiàn)在起,一切故事都是你的了,不管誰講了什么故事,他都應(yīng)說明,這是阿南西的故事?!本瓦@樣,蜘蛛阿南西成了世界上一切故事的主人。

          二、為什么智慧到處有,但不是每個人都有

          蜘蛛阿南西認(rèn)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它會造橋、筑堤、鋪路、織布、打獵……但它不肯把自己的本領(lǐng)教給人家。有一天,阿南西準(zhǔn)備把世界上的智慧收集在一起,藏在遠(yuǎn)處,只給他一個人用。

          于是,它到處走,一點一點地收集智慧,然后,都放在一只陶罐里。陶罐裝滿了,阿南西想把它藏在一棵大樹的樹梢頂,使得沒有一個人能找到。

          它一手拿著陶罐,一邊往上爬。

          阿南西的兒子英吉古梅很想知道父親在干什么,所以,它躲在灌木叢里,偷偷地看。它見自己的父親把陶罐抱在懷里,怎么也不能爬上樹,所以就忍不住說。

          “父親,可以給你出個主意嗎?”

          阿南西聽了,大怒,叫道:

          “你竟敢跟蹤我?”

          兒子說:

          “我是想幫你忙。”

          “這不是你的事!”

          兒子回答說:

          “父親,你說得不對。我看到你抱著陶罐爬樹很吃力!我想:你要是把陶罐掛在頭頸上,或者背著,就能輕松地爬上去了。”

          阿南西想了想,就照兒子說的做了。它果然很容易地爬上了樹。然后它停了下來,看了看兒子,這時,它感到很尷尬:自己拿一罐智慧,卻不知道怎么爬樹。

          阿南西大怒,氣得把智慧罐往地下用力一扔,打碎了陶罐,于是里面的全部智慧飛向四面八方了。

          人們聽見響聲都跑來看,每個人都得到了一點智慧。要是我們碰到了傻瓜,那是因為他遲到了,沒有得到自己的一份。

          這個故事使人想起了阿沙吉部族人的話:

          智慧到處有,但不是每個人都有!

          三、年紀(jì)越大,越應(yīng)受到尊敬

          有一天,平原上和森林里的野獸在爭論,誰的年紀(jì)最大,誰就應(yīng)該受到尊敬。每種野獸都說:“我年紀(jì)最大!”

          它們激烈地爭了好久,最后決定去找法官解決。它們來到蜘蛛阿南西的家里,說:

          “克維古·阿南西,我們有一個問題怎么也解決不了,就是我們當(dāng)中誰更應(yīng)受到尊敬,你聽我們說吧!”

          阿南西叫自己的兒子給它拿來一個椰子殼,它莊嚴(yán)地坐在上面,那副樣子就象部族首領(lǐng)坐在雕花的椅子上。珠雞第一個說:

          “我發(fā)誓,我說的是對的!我是動物中年紀(jì)最大的!我出生時,發(fā)生過一場森林大火。除了我以外,世界上誰也沒有撲滅大火,都被火燒死了。但我不怕火,用腳踩滅了大火,當(dāng)時我燒傷了,直到今天還留下傷痕。所以我的腳一直是紅的。”

          大家往珠雞腳上一看,它的腳果真是紅的,所以大家說:

          “對、對,它年紀(jì)最大!”

          接著鸚鵡說:

          “我發(fā)誓,我說的都是事實!動物界年紀(jì)最大的要數(shù)我。我出世時,當(dāng)時還沒一件工具,是我為鐵匠做了第一把鐵錘,當(dāng)時我用尖喙鑿斧,鑿出了第一把鐵錘,所以我的嘴才彎了?!?/p>

          大家看了看鸚鵡的嘴喙,叫道:

          “是呀!是呀!鸚鵡真的是我們中間年紀(jì)最大的!”

          但象卻說:

          “我發(fā)誓,我說的全是真理。我的年紀(jì)比珠雞、鸚鵡都大。我有充分的理由來證明。我出生時,上帝把又長又方便的鼻子第一個給我,當(dāng)他創(chuàng)造其它動物時,原料不夠了,所以它們都是短鼻子?!?/p>

          野獸們仔細(xì)看了大象的鼻子后,叫道:

          “是啊!是啊!大象真的是年紀(jì)最大的!”

          兔子卻在大象后面說:

          “我發(fā)誓,我說的都是事實。在你們當(dāng)中,我年紀(jì)最大!我出世時,既沒有白天,也沒有黑夜,一片灰蒙蒙的。所以我的毛皮一直是灰色的?!?/p>

          大家都同意兔子的說法,說:

          “對!對!對!兔子年紀(jì)最大!”

          最后一個說的是豪豬,它說:

          “我發(fā)誓,我說的都是事實!你們大家一定會承認(rèn)我是這里年紀(jì)最大的。

          我出生時,地球還沒形成,它是軟綿綿的,誰也不能在上面走路,我只能用自己身上的針支撐起來?!?/p>

          豪豬的結(jié)論是很有說服力的,所以在場的動物都向它歡呼:

          “對、對、對!還有誰的年紀(jì)比豪豬大?”

          此后大家都不說話了,準(zhǔn)備傾聽阿南西的判決。阿南西坐在椰子殼上,搖搖頭,說:

          “你們早點來找我,就不會爭吵了。因為世界上,年紀(jì)最大的是我。我出生時,地球還沒有,世界上沒有東西可以站,我父親死時,沒有地方可安葬,所以我把父親葬在自己頭腦里?!?/p>

          動物們聽了后,說:

          “對、對、對!克維古·阿南西年紀(jì)最大,這還有什么可懷疑的嗎?”

          四、阿南西同時參加兩次婚禮

          克維古·阿南西由于貪吃,肚子被腰帶勒壞了。

          據(jù)說,某一年阿南西要參加兩次婚禮:一次在基貝斯城里,另一次在迪阿比??蓛纱位槎Y在同一天舉行,阿南西就問自己:“我該去參加哪一處的?”

          它想了想,決定:“兩處都要去,我都想吃!先到較早開始吃的一家,然后再到另一家去吃。”

          但是要打聽哪家先開始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到迪阿比去問:“你們什么時候吃酒?”

          沒有一個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于是它到基貝斯城去,又問:

          “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吃?”

          但這里也沒有人能說得出。它就這樣在兩個城里來來去去,走得精疲力盡,但它還是不知道哪家先開始吃。

          后來,克維古·阿南西總算想出了一個辦法。它買了一條長繩子,叫來了兩個兒子英吉古馬和特辛。它用繩子縛住自己的腰,把繩子的一頭交給英吉古馬,說:

          “你拿住這頭繩子到迪阿比城去,當(dāng)那里開始吃酒時,你就用力拉一拉繩子,我馬上來。”它把另一頭繩子交給特辛,說:

          “你拿著這頭繩子到基貝斯城去,當(dāng)那里吃飯時,你用力拉一拉繩子,我馬上來。這樣我就知道,哪一家先吃飯了?!?/p>

          英吉古馬拿了一頭繩子到迪阿比去了,而特辛拿了另一頭繩子到基貝斯去了。它們各自等待可以拉繩子的時刻。

          沒料到,兩地的宴會同時開始,結(jié)果,當(dāng)英吉古馬用盡力氣拉繩子時,特辛也在拼命拉繩子。兩個人用的力量是一樣的,所以阿南西站在原地動彈不得,而兩個兒子越拉越有勁,直到婚宴結(jié)束,才把繩子丟掉,去了解為什么父親不來吃喜酒。

          兒子們在原來的地方找到了父親,但它的樣子不是原來那樣了:繩子把阿南西勒成兩半,當(dāng)中非常細(xì),以后它一輩子就如此身形。

          從此后,蜘蛛阿南西的貪饞就出了名。

          五、一場有趣的比賽

          有一天,蒼蠅、蝴蝶和蚊子一起去找食物。它們在森林里遇到了蜘蛛阿南西。

          “我們要吃掉你!”它們對阿南西說著,就想捉住它。但阿南西力氣比較大,蒼蠅它們制服不了它。阿南西問:

          “你們?yōu)槭裁匆蛭?”

          蒼蠅它們說:

          “我們餓了。你也知道,大家都要吃東西的?!?/p>

          “我也想吃的,但為什么我不吃你們?”

          蒼蠅它們說:

          “因為你沒有力量戰(zhàn)勝我們?!?/p>

          “但你們也沒有力氣戰(zhàn)勝我!”阿南西說,“那么我們用別的方法解決爭端吧。我們各自講一個故事,如果我不相信你們講的故事,你們就吃掉我;當(dāng)然,如果你們說我是說謊,我就要吃掉你們。”

          蒼蠅它們都同意了,于是蝴蝶第一個講:

          “我到世界上來以前,我的父親搬到新的土地上生活。但第一天他的腳就被園藝刀弄傷了,不能干活。這時,我代父親清除地里的樹木,準(zhǔn)備播種、除草、收割、脫粒,最后把糧食藏在倉庫里。過了幾天,我才出生,我的父親已成為富翁?!?/p>

          蝴蝶、蒼蠅、蚊子看了看阿南西,只要它說:“這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可吃掉它了!但阿南西卻說:

          “多好的故事!看來,這完全是可以相信的?!?/p>

          接著蚊子講了:

          “我四歲時,我被大象踩死,但我又熟練地爬了起來,騎在大象的背上。

          我的情緒非常好。這時,我看見豹在森林里走,我就去追它,剛要抓住它時,它回轉(zhuǎn)身,張開大口要吃我。我立即把腿伸進(jìn)它的嘴里,抓住它的尾巴,然后拖到自己身邊,將它肚子剖開來。豹剛吃了一只綿羊,現(xiàn)在綿羊在外面了,而豹在里面了。綿羊衷心地感謝了我,就吃起草來了?!?/p>

          蚊子、蒼蠅、蝴蝶看了看阿南西,只要它說:“這是吹牛!”那么它們就可以吃阿南西了。可是阿南西說:“這完完全全是事實!是事實!”

          這時,輪到蒼蠅說了:“有一天,我去打獵,發(fā)現(xiàn)了羚羊的腳印,我舉起槍瞄準(zhǔn)它,打了一槍,跑到前面,抓住羚羊,把它翻了個身,撕下皮,割成四份。這時,我剛剛打出去的子彈從旁邊飛過,我捉住子彈,又裝在槍里。

          我肚子餓了,就把肉放在一棵大樹樹梢上,在樹枝上點了火,燒鹿肉。我一口吃了整整一頭羚羊?!?/p>

          這時,蒼蠅、蝴蝶和蚊子以為阿南西肯定會說:“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阿南西卻說:

          “這是世界上所有故事中最真實的一個!”

          下面,輪到阿南西說了。它說:

          “在去年,我種了一棵椰子樹,沒過上一個月,它就長大了。這時,我很餓了,就摘了三個椰子。我用園藝刀割開第一個椰子,里面飛出一只蒼蠅,我割開第二個,里面飛出一只蝴蝶,我又割開一個,里面飛出一只蚊子。因為結(jié)這三只椰子的樹是我種的!就是說,蒼蠅、蚊子和蝴蝶都是屬于我的。

          我想吃掉它們,它們卻飛走了。從此后,我就到處找,要吃掉它們?,F(xiàn)在,我終于找到了我的蒼蠅,我的蚊子和我的蝴蝶!”

          蒼蠅、蚊子、蝴蝶一聽,愣住了。阿南西說:“你們要對我說什么嗎?”

          它們又不能說阿南西說謊,因為這么一來,它們就輸了,阿南西就要把它們吃掉。它們既不能說阿南西說的是對的,又不敢說它說謊。它們只得轉(zhuǎn)身逃了。

          六、會跳舞的帽子

          只要仔細(xì)看一看蜘蛛阿南西,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頭是禿的。據(jù)說,很久以前它的頭是長毛的,失去毛的原因,是它太愛虛榮。

          有一天,阿南西的丈母娘死了,消息傳來,它的妻子阿索馬上回到自己故鄉(xiāng)去參加葬禮。

          阿南西對阿索說:

          ”你馬上走,我等會兒就來?!?/p>

          阿索走了,阿南西想:我到了丈母娘家,應(yīng)表示出沉痛的哀悼,那時,我將不吃飯,所以現(xiàn)在要多吃一點。于是,它在家里先吃得飽飽的,然后它穿上喪服,到阿索的娘家去了。

          到了那里,阿南西為了表示尊重丈母娘,它對別人說:

          “人家都在沉痛悼念我妻子的母親,我怎吃得下飯?我要戒齋七天,到第八天才吃?!?/p>

          其實,沒有一個人要它戒齋那么多日子!再說,親人亡故,也不必用饑餓來折磨自己。但是阿南西的性格就是如此:要么不吃,吃起來,就一個人頂兩個人;要么不跳舞,一跳起來,就頂兩個人;對死者要么不哭,哭起來就比別人都傷心。總之,無論做什么事,它總是不讓別人超過自己。

          后來,兔子、蛇、珠雞、豪豬等動物都吃飽了,只有阿南西沒吃。

          第二天,它們又勸它說,“你吃點吧,不然,要餓壞身體的?!?/p>

          但阿南西回答:

          “我要餓七天。要不,丈母娘死了,我還吃得飽飽的,這算是什么女婿?”

          第三天,朋友們又對它說:

          “阿南西,你吃吧,不要再餓了。”

          但是阿南西十分固執(zhí),說:

          “我妻子的母親死了只三天,我怎么能吃得下?”

          朋友們吃的時候,阿南西貪婪地吸著食物的香味,他餓得難受極了。

          第四天,阿南西一個人留在屋里,這時爐子上在燒豆,它聞到了豆的香味,忍不住往鍋子里看了看。阿南西再也忍不住了,它拿了一只很大的湯匙,舀了一湯匙大豆,藏在偏僻角落里,躲著吃,不讓別的動物看見??蛇@時,狗、珠雞、兔子回到爐子前,阿南西馬上把豆放在帽子里,戴在頭上。朋友們走到鍋子邊說:

          “阿南西,你應(yīng)該吃了!”

          阿南西回答說:

          “不吃!我傷心得喉嚨里梗住了,我吃不下!”

          但這時,滾燙的豆?fàn)C壞了它的頭,它痛苦地用手轉(zhuǎn)著自己的帽子,它看到朋友們看著它轉(zhuǎn)動帽子,就說:

          “今天,在我們村里是跳舞節(jié),我將轉(zhuǎn)動帽子,以示慶祝?!?/p>

          豆?fàn)C得更厲害了,阿南西把帽子也轉(zhuǎn)得更快了,后來,它痛得實在忍不住,就跳了起來,可嘴里卻說:

        2、妙計除白蛇民間故事

          上個世紀(jì)二十年代,魯南官莊鎮(zhèn)相家莊北邊有一座臥龍山,山上林木青翠,水流清澈,景色秀美,半山腰還隱藏著一個天然溶洞,名叫臥龍洞。這臥龍洞冬暖夏涼,附近鎮(zhèn)民常在酷暑難耐之時,帶著生活用品去洞中避暑,但是近幾年卻沒有人敢去了,為啥?洞中突然出現(xiàn)了怪物,一些在洞口乘涼的人被那怪物吸進(jìn)洞中吃掉,連骨頭都找不到。

        那怪物出現(xiàn)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將山上的豺狼獾兔吃了個干干凈凈,之后,饑餓的怪物就開始下山襲擾鎮(zhèn)民,每當(dāng)怪物下山時,總是伴著飛沙走石,樹木折斷。鎮(zhèn)里大多數(shù)人都見過這個怪物,其實它就是一條巨大的白蛇,長約兩丈,頭大如斗,一對蛇眼有成人的腦袋那么大,蛇身足有汽油桶一般粗。這條大蛇下山遇到活物就吃,大到水牛肥豬,小到狗貓雞鴨,遇到人也從不放過。

        這天,官莊鎮(zhèn)鎮(zhèn)長黃大有十八歲的兒子黃子林從省城大學(xué)放假回家,正與那條下山尋覓食物的大蛇打了個照面。黃子林一個躲閃不及,就被大蛇一口吞進(jìn)了肚子里。

        黃大有聽到這個消息垂首頓足,在兒子靈前發(fā)誓一定要殺死這條妖蛇。他買來十幾支強(qiáng)力獵槍,子彈數(shù)百發(fā),然后讓鎮(zhèn)里各個村挑出精壯男子十幾人。稍作訓(xùn)練之后,黃大有就親自帶著他們?nèi)ヅP龍洞前埋伏,準(zhǔn)備伺機(jī)干掉那條巨蛇。

        上午八時許,臥龍洞洞里先是傳出了一陣腥風(fēng),接著那個駭人的巨蛇頭就出現(xiàn)在了眾人的視野內(nèi),等到蛇身一出了洞,黃大有喊了一聲:“開火?!北娙艘黄鸪奚呱鋼?,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那些子彈射在巨蛇身上,竟然都被彈了回來,巨蛇卻毫發(fā)無損。

        黃大有傻眼了,他這時才明白,巨蛇的皮實在是太厚了,表面還有一層黏黏的油脂保護(hù),別說是子彈,就是炮彈射在它的身上,也不一定能傷及它。但是這倒是惹惱了巨蛇,它將斗大的腦袋轉(zhuǎn)向了眾人,迎著他們躥了過來??蓱z,這十幾個人除了黃大有急中生智,臥在一塊大石頭后邊逃過大禍外,其余的人都被巨蛇生生地吞掉了。

        黃大有見除蛇不成,反被蛇害,一時心亂如麻,沒了主意,最后只得聽從了手下的建議,讓鎮(zhèn)里各個村子都修建養(yǎng)豬場,內(nèi)育肥豬幾十頭,每天由兩個壯漢,抬著一頭肥豬到臥龍洞外,讓白蛇不出洞口,就有食物可吃,從而換得鎮(zhèn)中的一時安寧。但是,村民們不堪重負(fù),個個叫苦不迭,不少鎮(zhèn)民因為忍受不了這種日子,紛紛遠(yuǎn)走他鄉(xiāng),一時間,鎮(zhèn)里人口大減。黃大有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就出了告示,誰能殺死這條巨蛇,賞銀200塊,土地三十畝。

        這天,黃大有剛剛起床,就聽見門口傳來一陣吵鬧聲,出去一看,原來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正與自己的管家理論著什么。黃大有打手勢止住管家,讓那小孩到自己身邊來。只見那小孩十二三歲的樣子,衣衫雖然破爛,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黃大有就問那小孩子有什么事找他,小孩說:“我是鎮(zhèn)東劉家村的劉寶娃,我有辦法可以殺死白蛇,可是你的管家卻狗眼看人低,不讓我進(jìn)來。”

        黃大有上下打量著劉寶娃,好一陣也沒有說話。劉寶娃說:“我看你是不相信我,那就當(dāng)我沒來過,我走了!”說完扭頭要走。

        黃大有忙攔住他,把他請進(jìn)里屋,還命傭人泡上一杯茶。劉寶娃也不客氣,端過來一口飲盡,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黃大有聽后半信半疑,可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死馬當(dāng)作活馬醫(yī),照劉寶娃的話去試一試。

        第二天,輪著劉家村前去臥龍洞送豬了。清晨,兩個精壯漢子抬著一頭最肥碩的豬向臥龍洞走去,到了臥龍洞前,兩個人放下肥豬就走了。

        這一天,白蛇吃掉那頭肥豬之后,就縮回了臥龍洞里,之后再也沒有了任何動靜。第二天,白蛇又探出腦袋吃掉了一頭肥豬。時至正午,還是沒有動靜。黃大有就有些懷疑了,叫人找到劉寶娃,問他那主意是否有效,劉寶娃成竹在胸地說:“我敢打包票,明天這條白蛇就不會再吃我們的豬了,你再耐心等等?!秉S大有還是半信半疑。

        就在這天的傍晚,忽然從臥龍山方向傳來了一陣陣驚天動地的響動,像是地震,又像是打雷,接著從那個方向刮來了一陣大風(fēng),大風(fēng)夾雜著大量的砂石,砸在人的臉上火辣辣地疼。鎮(zhèn)民都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將房門關(guān)得嚴(yán)嚴(yán)的,藏在屋中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只有劉寶娃走出屋子,遠(yuǎn)遠(yuǎn)地盯著臥龍山,一張小臉上滿是凝重之色,他自言自語道:“時間差不多了?!?p>

        次日,劉寶娃就去鎮(zhèn)上,約上黃大有一班人,前去臥龍山查看情況,走近臥龍山,映入眼簾的是整個臥龍山一片狼藉,山上的樹木倒下了十之五六,巨大的石頭飛得到處都是,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那條大白蛇就躺在了臥龍洞附近,渾身血肉模糊,身上流下的血匯成了一條小河,染紅了身下的土地。劉寶娃上前,使勁踢了大蛇一腳,它卻沒有任何反應(yīng)。眾人這時才敢上前查看,發(fā)現(xiàn)它已經(jīng)死去多時了。

        原來,劉寶娃讓黃大有收集鎮(zhèn)上藥鋪里所有的砒霜,然后買來許多牛皮紙,將一鍋桐油燒得滾燙,再把這些牛皮紙放入桐油中煮,這樣處理的牛皮紙就不會滲水了,然后將這些砒霜包在牛皮紙內(nèi),用牛皮筋扎緊,再用蠟燭油封口。最后將這些砒霜包強(qiáng)塞于肥豬肚內(nèi),這樣包裝的砒霜就不會被豬胃消化,很長時間內(nèi),豬都會活蹦亂跳的。那條巨蛇只吃活物,看見肥豬,自然不會起疑,一口就吞進(jìn)肚里,但是因為蛇的消化能力遠(yuǎn)遠(yuǎn)強(qiáng)于一般的動物,所以就在第二天,砒霜包就被巨蛇消化掉了,巨蛇中毒而死。

        這條害人的白蛇死后,鎮(zhèn)里民眾紛紛燃放鞭炮、殺豬宰羊來慶賀,比過年還熱鬧。

        3、黃果樹瀑布的傳說民間故事

          許多年以前,在黃果樹瀑布的山坡上,住著一個種莊稼的老漢和他的妻子。老兩口年紀(jì)都有六十多歲了,他們無兒無女,并且一年到頭做活路,從來沒歇過一天氣,但日子總是過得很清苦。老兩口想到終日辛勞還得不到溫飽的生活,常常愁眉不展,相對嘆氣。

          老漢從年輕力壯來到這里時起,就自己砍樹子,割茅草,搭了一間草房,一家人孤單單地住著。他在屋前屋后種上了一百棵黃果樹,許多年來,這些樹子已經(jīng)長大成林,團(tuán)團(tuán)圍繞著他那間矮小的草房。老漢沒事時就坐在房門口抽葉子煙,他的門正好對著前面飛瀉而下的大瀑布。

          這瀑布原來沒有什么名稱。它有十來丈寬,從三四十丈高的懸?guī)r上直往下沖,轟隆隆的聲音無日無夜地震響著,水沫象牛毛細(xì)雨一樣,飛到幾里路外。早晨,當(dāng)太陽照著瀑布時,便現(xiàn)出五顏六色的彩虹。晚上,當(dāng)月亮照著瀑布下面的深潭時,潭里又會射出閃閃的霞光。老漢就是這樣每天早晚觀賞著瀑布的奇景。除了種莊稼,便看看黃果樹,度著他的歲月。

          有一年,老漢種的一百棵黃果樹不知怎的竟和往年大不相同。這一年,每一棵黃果樹開的花都比往年繁多,而且又大朵,香風(fēng)在幾里路以外都聞得到。老漢夫妻倆非常高興,他計算著今年的黃果一定比往年的收成多。當(dāng)然羅!賣得的錢也要多得多。老漢每想到收入會增多,總笑得咧開銜著葉子煙桿的嘴,對他的妻子重復(fù)著已不知說過好多遍的話:“老伴,等黃果賣得錢時,你那爛襟襟的衣服也該換一件新的了?!彼钠拮右哺貜?fù)那句說了不上一次的話:“你也可以到場上去買幾斤肉來打個牙祭了?!?/p>

          黃果花謝了以后,日子一天天過去,老漢每天這棵樹看看,那棵樹看看,看來看去看了十多天,總不見有棵樹結(jié)個黃果米米。這時老漢又是難過,又是失望,他話也不想說,飯也吃不下,只是一袋又一袋地抽著葉子煙。但是,有一天下午,當(dāng)他象打瞌睡一樣地在家悶坐時,他的妻子忽然在門外驚喜地叫起來:“快來看啊,黃果!”老漢象被針錐著屁股,一蹦跳起來,揉著眼睛就朝門外跑。這時他的妻子抱著一捆剛撿來的柴,正仰頭向一棵黃果樹上看。

          “你看,好大一個黃果!”他的妻子指著樹上說。

          “咦,稀奇,我怎么從沒看見?”老漢看準(zhǔn)了在樹葉叢中真的結(jié)著一個黃果,奇怪地說:“這個黃果有點怪,花謝才十幾天,它就長得比熟透了的還大?!?/p>

          “再找找看還有沒有?!彼钠拮臃畔率种械牟裾f。

          于是,兩人一棵樹又一棵樹地找起來,一百棵樹都被他們仔細(xì)找過了,但是除了這個黃果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黃果來。

          “不要找了?!崩蠞h對還想找一遍的妻子說:“窮人的命總是苦的,再找也找不出?!?/p>

          幾天以后,老漢家來了一個稀有的客人,他是聽見關(guān)于黃果的傳說以后特地從幾百里以外趕來的。這客人不過三十來歲,瘦長的個子活象個癆病鬼,但他的兩只眼睛卻閃著奇異的光。有認(rèn)識他的人,都叫他識寶的陜老,而老漢卻是從來不認(rèn)識他的。陜老一到老漢家,開口第一句話就是:“老人家,你的黃果賣不賣?”

          “黃果往年倒多,你買幾百斤都有,只是今年年成不好,總共只結(jié)了一個?!?/p>

          “我就是要買這個。”陜老說。

          “這是做種的,我還不賣呢。”老漢隨口答道。

          “賣吧,我有的是錢嘛?!标兝嫌谜T惑的眼光看著老漢說。

          “有的是錢?你能出多少?”老漢懷疑地問。

          “二百兩銀子怎樣?”

          “二百兩?”老漢的心“咚”的一跳,他雖然曾看過一些散碎的銀子,但二百兩究竟是多少,他還不大清楚,想來一定是多上加多的銀子吧!他一想到這個“多”字,以為陜老是在和他說著玩,但看陜老的臉色卻又一本正經(jīng),并不象在欺騙。

          “二百兩你是不是嫌少了?”陜老說,“那就這樣吧,我給你一千兩,這就是定錢?!标兝蠌碾S身攜帶的口袋里拿出一個五十兩的銀錠遞給老漢。

          “不,不?!崩蠞h看著白生生的那么大一錠銀子,不知怎么說才好。

          “一千兩不少了,你收下吧?!标兝习雁y錠硬塞到老漢的手中,老漢這時真是有點糊里糊涂了。他的妻子象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忙說:“賣就賣吧,等我去摘來?!?/p>

          “不要忙,不要忙。”陜老連忙阻止說,“這個黃果現(xiàn)在不要,我的銀子也不夠?!?/p>

          “那么你什么時候才要呢?”老漢問。

          陜老先走到樹下看一會,又扳起指頭算了一番,然后說道:“再過一百天,足足的一百天,我來取黃果。但是你們要記住,在這一百天內(nèi),不管白天晚上,你們都要守著這個黃果,不準(zhǔn)人來摸,也不能給鳥獸吃……?!?/p>

          “放心!”老漢插嘴說,“我這里一年半載也難得有一個人來。怕鳥獸吃,只要編個籠子罩住就行了?!?/p>

          “不,不能罩住,要隨它長?!标兝险f,“你們必須日日夜夜守著,一點也疏忽不得,不然,到時候我就買不成你們的黃果了。”

          “為什么呢?”老漢問。

          “你答應(yīng)不給別人說,我就講?!?/p>

          “我和我的老伴敢賭咒,就是三歲小娃兒也不給他講?!崩蠞h拍著胸口,老實地說。

          “這——個——黃——果——是——個——寶!”陜老壓低聲音,對著老漢的耳朵輕輕地說。其實,他就大喊幾聲也沒人聽見,因為門對面瀑布的聲音很大,老漢的家又是孤零零地住在山坡上,一個左鄰右舍都沒有。

          “它有什么用處呢?”老漢追問一句。

          “唔,這個……”以后再說吧!”陜老不愿多講一個字,老漢也不好再問,他點著頭聽完陜老的囑咐后,就看著他走了。

          從此以后,老漢夫妻倆每天輪流著守在這棵黃果樹下,就是在晚上,他們的眼睛也不敢閉一閉。在老漢的懷里,那錠沉甸甸的五十兩的大元寶,使他忘記了疲勞;當(dāng)他一想起“一千兩”這個難以想象的大數(shù)目的,他總是取出那個元寶來撫摸一番。

          看看一百天快到了,老漢夫妻倆也被弄得精疲力竭,快生病了。守到九十九天時,老漢再也支持不住,他那刻苦耐勞的腰桿彎得象個龍蝦,一雙發(fā)紅的眼睛只是想閉下。他想:“已經(jīng)守了九十九天,黃果也已經(jīng)熟透頂了,差一天不守也不要緊了。”但是他又想:“要是差這一天不守,被鳥獸吃了豈不前功盡棄?”老漢想了又想,最后決定摘回家放著,以防意外。

          第二天,陜老果然如期來了。他沒有帶銀子,只背來一捆絲線打的繩梯。他一進(jìn)門就問:“老人家,黃果長得怎樣?”

          “熟透了,昨天我已經(jīng)把它摘下來了。”

          “摘下來了?”陜老吃驚地問,“讓我看看。”

          老漢將黃果捧出來,這個世間少有的黃果又香又大,大得象南瓜。陜老看了一陣后,嘆口氣說:“可惜差這一天,力氣就不足了?!?/p>

          “說來說去,這個黃果有什么用喲?”老漢問。

          陜老用手指著對面的瀑布,對老漢說:“這個瀑布下面的深潭,是一個聚寶坑,有人知道潭里面金銀珠寶很多,就是沒法子去拿。這個黃果就是打開深潭的鑰匙,可惜還差一天你就把它摘下來了,恐怕力氣還沒長足,打不開了。不過我們可以去試試?!标兝险f完就抱起黃果,背著繩梯,走到瀑布下邊的深潭邊。老漢夫妻倆幫著他把繩梯捆在潭邊大石上。捆好后,陜老兩手捧起黃果朝潭中央一丟,稀奇古怪的事情即刻發(fā)生了:上面轟隆隆流著的瀑布突然靜止不流,下面的深潭也一下子干巴巴的。老漢夫妻伸頭向潭內(nèi)一望,只見黃的白的發(fā)著亮光的金子銀子、珍珠寶石,象石頭砂子一樣堆滿潭底,中間還夾著不少的大小鐵箱。陜老滿面喜色地將繩梯甩進(jìn)潭里,抱著它一溜滑到潭底,他在潭底非常迅速地把黃果撿來挾著,立即又提了一口小鐵箱慌忙沿著繩梯爬上來。正當(dāng)他爬到一半時,陡然間,天崩地裂似的一聲巨響,嚇得老漢夫妻目瞪口呆。原來上面的瀑布非常兇猛地沖下來,下面的深潭也在一眨眼之間就漲滿了水。等老漢神志清醒時,他們面前除了那架繩梯,再也看不見陜老的蹤影。

          老漢搖著頭,嘆了一口氣,從懷里拿出那錠已被摸得發(fā)亮的銀子,毫不猶豫地丟進(jìn)深潭中,回頭對妻子說:“這不是我們莊稼人應(yīng)得的東西,留著它是一點用處也沒得的。”

          從這以后,這個瀑布就被人叫做黃果樹瀑布。雖然人們知道瀑布下面的深潭里,至今仍然堆滿金銀財寶,可是人們再也找不到打開它的鑰匙了。

        4、蘇東坡“畫扇判案”民間故事

          蘇東坡要到杭州來做刺史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刺史衙門前面每天都擠滿了人。老百姓想看一看蘇東坡上任的紅紙告示,聽一聽蘇東坡升堂的三聲號炮……可是,大家伸著脖子盼了好多天,還沒有盼到。

          這天,忽然有兩個人,又打又鬧地扭到衙門來,把那堂鼓擂得震天響,呼喊著要告狀。衙役出來吆喝道:“新老爺還沒上任哩,要打官司過兩天再來吧!”那兩個人正在火頭上,也不管衙役攔阻,硬要闖進(jìn)衙門里去。這辰光,衙門照壁那邊轉(zhuǎn)出一頭小毛驢來。毛驢上騎著一個大漢,頭戴方巾,身穿道袍,紫銅色的面孔上長著一臉胳腮胡子。他嘴里說:“讓條路,讓條路!我來遲啦,我來遲啦!“小毛驢穿過人群,一直往衙門里走。衙役趕上去,想揪住毛驢尾巴,但已經(jīng)來不及,那人就一直闖進(jìn)大堂上去了。

          大漢把毛驢拴在廊柱上,信步跨上大堂,在正中的虎座上坐上來。管衙門的二爺見他這副模樣,還當(dāng)是個瘋子,就跑過去喊道:“喂!這是虎坐呀,隨便坐上去要殺頭的哩!”

          大漢只顧哈哈笑:“哦,有這樣厲害呀!”

          管衙門的二爺說:“當(dāng)然厲害!虎座要帶金印子的人才能坐哩?!?/p>

          “這東西我也有一個?!贝鬂h從袋里摸出一顆亮閃閃的金印子,往案桌上一擱。管衙門的二爺見了,嚇得舌頭吐出三寸長,半天縮不進(jìn)去。原來他就是新上任的刺史蘇東坡啊!

          蘇東坡沒來及貼告示,也沒來得及放號炮,一進(jìn)衙門便坐堂,叫衙役放那兩個要告狀的人進(jìn)來。他一拍驚堂木,問道:“你們兩個叫什么名字?誰是原告?”

          兩個人跪在堂下磕頭。一個說:“我是原告,叫李小乙?!绷硪粋€說:“我叫洪阿毛?!?/p>

          蘇東坡問:“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狀?”

          李小乙回答說:“我?guī)凸ご螂s積下十兩銀子,早兩個月借給洪阿毛做本錢。我和他原是要好的鄰居,講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時候要用,他就什么時候還我。如今,我相中了一房媳婦,急等銀子娶親,他非但不還我銀子,還打我哩!”

          蘇東坡轉(zhuǎn)過來問洪阿毛:“你為啥欠債不還,還要打人?”

          洪阿毛急忙磕頭分辯:“大老爺呀,我是趕時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兩銀子,早在立夏前就販成扇子了。沒想今年過了端午節(jié)天氣還很涼,人家身上都穿夾袍,誰來買我的扇子呀!這幾天又接連陰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壞啦。我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他就罵我、揪我,我一時在火上打了他一拳,這可不是存心打的呢!”

          蘇東坡在堂上皺皺眉頭,說:“李小乙娶親的事情要緊,洪阿毛應(yīng)該馬上還他十兩銀子?!?/p>

          洪阿毛一聽,在堂下叫起苦來:“大老爺呀,我可是實在沒有銀子還債呀!”

          蘇東坡在堂上捋捋胡須,說:“洪阿毛做生意蝕了本,也實在很為難。李小乙娶親的銀子還得另想辦法?!?/p>

          李小乙一聽,在堂下喊起屈來:“大老爺呀,我辛辛苦苦積下這十兩銀子可不容易呀!”

          蘇東坡笑了笑,說:“你們不用著急,現(xiàn)有洪阿毛馬上回家去拿二十把發(fā)霉的折扇給我,這場官司就算是兩清了?!?/p>

          洪阿毛高興極了,急忙爬起身,一溜煙奔回家去,拿來二十把白折扇交給蘇東坡。蘇東坡將折扇一把一把打開,攤在案桌上,磨濃墨,蘸飽筆,挑那霉印子大塊的,畫成假山盆景;揀那霉印小點的,畫成松竹梅歲寒三友,一歇歇辰光,二十把折扇全畫好了。他拿十把折扇給李小乙,對他說:“你娶親的十兩銀子就在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門口去,喊‘蘇東坡畫的畫,一兩銀子買一把’,馬上就能賣掉?!彼帜檬颜凵冉o洪阿毛,對他說:“你也拿它到衙門口去賣,賣得十兩銀子當(dāng)本錢,去另做生意?!?/p>

          兩個人接過扇子,心里似信非信;誰知剛剛跑到衙門口,只喊了兩聲,二十把折扇就一搶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每人捧著十兩白花花的銀子,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家去了。

          人們都把蘇東坡“畫扇判案”的新鮮事到處傳頌,你傳我傳,一直到今天還有人在講呢。

        5、溺器民間故事

          前清年間,朝廷連年平叛剿亂,賑災(zāi)撫民,需要大筆銀兩,于是雍正皇帝便對自己的臣子下了手:凡是犯了事的官員,不論官銜大小,一律抄沒家產(chǎn),悉數(shù)充公。

          這年,御史彈劾兩江總督唐堯文貪贓枉法。此時京城不少大臣為唐堯文說情,說他為官數(shù)十年,并沒出過大錯,貪贓一事可大可小,主張對他從輕發(fā)落。雍正一時難以決斷,便命親信李衛(wèi)去抄查唐家,等有了結(jié)果再做定奪。

          不久,李衛(wèi)回到京城,當(dāng)朝呈上了登記著唐家所有家產(chǎn)的清單。雍正當(dāng)眾打開清單,越看越是心驚:沒想到區(qū)區(qū)一個總督竟能搜刮這么多民脂民膏,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其中許多珍寶也是聞所未聞??戳藥醉撉鍐?,雍正突然停住,問道:“清單上說查抄了兩千斤人參,難道這唐堯文私下還販賣藥材嗎?”

          李衛(wèi)趕緊回答:“這人參并非用來買賣,是唐堯文自己用的?!?/p>

          雍正不信:“唐堯文又沒有病,兩千斤人參要吃到猴年馬月?”

          李衛(wèi)笑答:“皇上有所不知,唐堯文最愛吃嫩菜心,但又不喜歡白菜的土味,因此每次廚子炒菜時都事先把人參烘干,再充當(dāng)木柴燒火,這樣人參燃燒時的藥香便蓋過了白菜的土味。每做一次白菜心,都要燒掉幾十斤人參。這兩千斤人參,還只是唐府一月的用度?!?/p>

          雍正聽罷點頭嘆息,又見清單上有一樣珍寶叫搖錢樹,不禁好奇地問:“這搖錢樹朕只聽說過,還從未見過,不知究竟什么模樣?”李衛(wèi)趕緊命人把從唐家查抄來的搖錢樹抬到雍正面前。

          雍正一瞧,不禁暗自咋舌。只見這搖錢樹的樹干用赤金鑄造, 翡翠打造成的枝條上有無數(shù)個小金鉤,鉤上掛著大大小小明晃晃圓溜溜的金元寶、銀樹葉、玉如意、瑪瑙錢……還有雕工精美的玉蟬、金雀翹立枝頭,寶光爍爍,栩栩如生。

          雍正問:“不知這搖錢樹有何用處?”

          李衛(wèi)輕笑一聲,說:“此事說來好笑。唐堯文娶了三十六房小妾,個個國色天香、姿色動人,到了晚上唐堯文不知該宿在哪一房內(nèi),便讓人造了這株搖錢樹,美其名曰:選芳枝。每晚,三十六房小妾輪流拿著一只金鞋,用力往搖錢樹上丟,誰打下的寶貝多,唐老爺就陪哪個睡……”

          雍正嘴上不說,心里卻十分不悅,心想自己身為皇上才只十幾個妃子,這唐堯文真是可惡。這時,他無意中翻到清單最后一頁,見有三樣珍寶沒有命名,便問道:“這三樣珍寶為何無名?”

          李衛(wèi)慚愧地說:“微臣無能,那三件寶貝稀奇古怪,不但我,其他抄家的大小官員也無人識得,因此無法命名?!?/p>

          雍正忙讓太監(jiān)把那三件寶物呈上來。只見一件是一只鏤金鑲玉的尖嘴孔雀,一件是一把模樣古怪的小鋸刀,還有一件是個鎦金玉石壺。雍正拿起三寶,左瞧右看,也弄不明白這三樣?xùn)|西有何用處。此時,上書房大臣張廷玉上前說:“聽聞禮部侍郎劉言春博覽群書,通曉古今,無物不識,不如讓他前來鑒寶?!庇赫宦?,立即下旨宣劉言春上殿。

          劉言春仔細(xì)看了三寶后,對雍正說:“啟稟皇上,第一件尖嘴孔雀,是用來嗑瓜子的。先把瓜子放入孔雀尖嘴里,然后輕拍孔雀的后背,孔雀便會嗑開瓜子殼,將瓜子肉吐入盤內(nèi)。第二件小鋸刀,則是用來鋸冰塊的冰刀。每年冬至那天,到河中切下三尺見方的冰塊,用棉被包裹后涂上蜂蜜和蠟油,藏到十幾尺深的地下石洞中。等到盛夏酷熱難耐之時,便可取出冰塊,用冰刀切成碎冰,用來泡茶消夏?!?/p>

          劉言春一邊說,大臣們一邊竊竊私語,紛紛感嘆唐堯文平日生活之奢靡。雍正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強(qiáng)壓住怒氣,問:“那第三件鎦金玉壺又是何物呢?”劉言春嘆了口氣說:“皇上恕罪,微臣學(xué)識淺薄,實在……認(rèn)不出這是何物?!?/p>

          雍正取過玉壺,細(xì)細(xì)打量。只見這壺用上等和田寶玉雕成,壺身上還鑲嵌著貓眼石、夜明珠等各種珍寶。更奇特的是,只要往壺中倒入半盞清水,頃刻間,那水便會散發(fā)出縷縷香氣,香味沁人心脾,久久不散。大臣們見此,不免紛紛猜測,這個說玉壺是盛酒的酒器,那個說玉壺是放香料用的,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雍正見劉言春都認(rèn)不出此寶,心中悶悶不樂,一連幾天掛懷此事,竟然連朝都不上了,整天抱著玉壺苦思冥想。

          這天,雍正正在欣賞玉壺,只見李衛(wèi)疾步前來, 說他已經(jīng)找到了認(rèn)得玉壺的人。雍正大喜,趕緊吩咐大臣們上朝。不一會兒,君臣齊聚,只見李衛(wèi)帶上來一個形容猥瑣的細(xì)瘦漢子。雍正問:“你是何人,怎會認(rèn)得這鎦金玉壺?”

          細(xì)瘦漢子自稱王小二,是唐家一個下人,這玉壺他每天都會見到, 因此熟知用途。雍正忙道:“快說,這玉壺到底是何寶物?”王小二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紙筆,寫下兩個字后恭呈御覽。雍正迫不及待地打開紙一看,突然臉色大變,一拍御案, 氣呼呼地甩袖而去。

          大臣們不解,撿起雍正丟下的紙片一瞧,見上面只有兩個字:溺器。原來,王小二在唐府是看茅廁的,這鎦金玉壺不過是唐堯文夜里內(nèi)急時用的一個尿壺而已。

          第二天圣旨下,唐堯文被判滿門抄斬,原先為他說情的大臣們這回都閉上了嘴,什么也說不出來了。

        6、書法武狀元民間故事

          話說這康熙年間,天下秀才都來到京城參加狀元郎的選拔,而同時舉行的還有武狀元的選拔比試。在這千千萬萬的秀才里,有一個叫關(guān)德凱的秀才,他年方二十,原籍揚(yáng)州,家境沒落,詩文寫的是文采熠熠,同時他還有一絕就是書法特別優(yōu)秀。關(guān)德凱臂力驚人,揚(yáng)州城每逢過年趕集的時候,關(guān)德凱就赤著上身,手握一只鐵制毛筆,在寒風(fēng)里寫字賺錢,為無數(shù)的貧苦老百姓寫春聯(lián),不收取分文;富人一幅春聯(lián)一兩銀子,各家各戶以掛關(guān)德凱的春聯(lián)為榮。

          關(guān)德凱這次來到京城,因為盤纏快要用盡了,就住在一家簡陋的旅館里。關(guān)德凱不熟悉京城的地形,這天上街打聽狀元郎的考試地點,正好碰到了揚(yáng)州來的一幫公子爺們,為首的是揚(yáng)州太守的兒子,他和眾人調(diào)笑著關(guān)德凱是個土包子,然后心生惡念,就把武狀元考試的地點告訴了關(guān)德凱。第二天,揚(yáng)州太守的兒子帶著一大群人悄悄去了秀才狀元考試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叫上關(guān)德凱。關(guān)德凱匆匆一大早就來到了武狀元考試的地點,他拉住一個同樣參加考試的校官問道這里是不是考狀元的地方,那校官以為關(guān)德凱也是來考武狀元的,就點了點頭,關(guān)德凱這才放下心來。

          進(jìn)了校場,關(guān)德凱隨身佩帶的就是鐵制毛筆,被分到了第一組比試??荚囈婚_始,關(guān)德凱就發(fā)現(xiàn)太守的兒子騙了他,可是他又不能回去參加秀才考試了,不忍心寒窗十年的苦讀就此東流,想著自己也有一身武藝,于是硬著頭皮上陣了。

          關(guān)德凱面對的對手是一個禁軍小頭目,小頭目抱拳道:“關(guān)兄,我們同為江南人士,請指教?!闭f完就操著一把大斧砍了過來。關(guān)德凱心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該用什么招式,聽到他也是江南人士,靈機(jī)一動想到了一首關(guān)于江南的詩詞,頓時手里的大鐵筆就揮了起來。

          關(guān)德凱手里的大鐵筆頓時在空中揮寫著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小頭目本來就應(yīng)付不了關(guān)德凱的古怪招式,待到關(guān)德凱寫到“南”字最后一筆時,只見關(guān)德凱大筆從上到下一豎,頓時把小頭目的斧頭打落在地,小頭目佩服的五體投地,下了場。

          剩下的幾場,關(guān)德凱的這套“憶江南”是舞的越來越嫻熟了,場場取勝,獲準(zhǔn)參加了康熙皇帝主持的武狀元殿試。參加殿試的都是清軍中武術(shù)高強(qiáng)的將領(lǐng),他們都瞧不起弱不禁風(fēng)的關(guān)德凱。其中驍騎將軍石虎就向關(guān)德凱挑戰(zhàn),此時關(guān)德凱能參加殿試,心中豪氣萬丈,石虎輕蔑挑戰(zhàn)道:“黃毛小子,本將今天要你好看!”康熙皇帝和滿朝文武都饒有興趣地在一旁觀戰(zhàn)。

          關(guān)德凱看到石虎如此侮辱自己,頓時心里升起豪氣,抱拳道:“將軍,古來英雄出少年,您老人家也要注意了,我出招了?!标P(guān)德凱本來舞的是“憶江南”,誰知道石虎先前觀戰(zhàn)的時候就看清楚了他的這些套路。關(guān)德凱越打越費(fèi)力,心里轉(zhuǎn)念道:“不行,憶江南是小家子氣,對付石虎這樣的猛將要用大氣的詩詞?!毕胪?,他手中的鐵筆一轉(zhuǎn),馬上舞起了蘇軾大氣磅礴的“念奴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排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殿試的文武百官和康熙皇帝都被關(guān)德凱大氣磅礴的招式看呆了,關(guān)德凱還沉浸在蘇軾詩文之中,越打越有勁,而石虎卻打的滿頭大汗。康熙帝害怕將軍石虎出什么意外,忙叫停,石虎心服口服稱敗,而康熙帝也很喜歡談吐不凡的關(guān)德凱,于是詔令天下封關(guān)德凱為武狀元??滴趸实圻x拔武狀元其實有他心里的打算,他自從除了鏊拜后,心腹之患就是“三蕃”了。他為了選拔出平定三蕃的將領(lǐng)才決定借武狀元之機(jī)選拔將領(lǐng)。

          果然,關(guān)德凱成為武狀元后不久就發(fā)生了三蕃之亂,康熙任命關(guān)德凱為先鋒將軍,南下云南平定吳三桂。

          關(guān)德凱帶領(lǐng)一支先鋒隊伍進(jìn)入云南境內(nèi),就和吳三桂的叛軍打了起來.。吳三桂與苗族的大酋長聯(lián)合對抗關(guān)德凱,那苗人善于用毒,且騎著大象,十分難對付。關(guān)德凱連輸了幾陣,他于是派人去打聽,這才知道原來是吳三桂的手下挾持了苗族大酋長唯一的兒子,這個兒子是大酋長的唯一傳人。這天,關(guān)德凱來到陣上,遠(yuǎn)遠(yuǎn)就看見在吳三桂的大將馮錫范的身邊扣押著一個少年。關(guān)德凱心下頓時想道:“擒賊先擒王,如果先從馮錫范的手里救出大酋長的兒子,這樣就能說服大酋長倒戈對付吳三桂。”可是馮錫范的武藝十分高超,號稱“當(dāng)今第一高手”,關(guān)德凱既要殺退馮錫范,又要不傷大酋長的兒子半根毫毛,他不由的想起了自己演練過的一套武藝,可以攻也可以守,而且剛?cè)岵?jì)。

          關(guān)德凱調(diào)兵譴將殺入敵軍,他則騎上玉風(fēng)馬專挑馮錫范。這馮錫范也早就聞武狀元之名,手心發(fā)癢,于是帶著大酋長的兒子來和關(guān)德凱過招。關(guān)德凱這次用的招數(shù)是取材于孟郊的“游子吟”,關(guān)德凱懷著母親的關(guān)愛和對敵人的殺氣來演練這招數(shù),能做到對孩子做到招招保護(hù),對敵人式式致命。

          關(guān)德凱舞動鐵筆,在空中劃出稀奇古怪的招數(shù):“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三寸心,報得三寸暉?”關(guān)德凱此時只求安全救下那酋長的兒子,一筆一招只逼退馮錫范,果然馮錫范被關(guān)德凱古怪的武功鎮(zhèn)住了,關(guān)德凱把“游子吟”演練成武術(shù)后,終于在最后一句詩時,把馮錫范和酋長的兒子逼開了,他一個“綿羊護(hù)犢”的姿勢把酋長的兒子攬入懷里,可是馮錫范一見不妙,一記“奪命追魂劍”殺了過來,關(guān)德凱的肩頭頓時被刺出鮮血。關(guān)德凱什么也不顧,只管抱著小孩策馬逃走。

          關(guān)德凱抱回酋長的兒子,馬上送回酋長的陣中,同時號令酋長與其一起平定吳三桂。苗人本就不滿吳三桂的背信棄義,苗人大酋長也一直畏懼清軍,現(xiàn)在人質(zhì)已經(jīng)救回,于是和關(guān)德凱約定一起攻打吳三桂。待到康熙帝親征吳三桂時,他看到關(guān)德凱已經(jīng)把苗人馴服,頓時大加贊賞,曰其“有勇有謀”。

          三蕃之亂平定之后,關(guān)德凱被保薦“驃騎將軍”,天下大定,國泰民安,一時之間武狀元“游子吟”救下酋長兒子的美談到處流傳,天下許多母親紛紛練習(xí)這種剛猛不足柔弱有余的武藝。而此時京城也出了件有趣的事情:八王爺鐘愛的柳畫郡主比武招親,要求來應(yīng)試的人文武雙全。這柳畫格格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棒的,是太后最心愛的郡主,八王爺也只有由著她性子??墒撬任湔杏H的規(guī)矩卻很奇怪:參加的人只能站在一個小圓圈,比武時不帶兵器,要在三十招內(nèi)打敗郡主,如踏出圓圈則為輸。比武招親開始后,天下無數(shù)年輕俊杰均敗倒在柳畫格格的石榴裙下。

          關(guān)德凱這日也來到比武擂臺下,看見上面又有幾個英俊瀟灑的武官在比武招親,可是不一會兒就被英姿颯颯的柳畫格格打下了臺。這柳畫格格蒙著面紗,對著落敗的選手冷哼道:“誰說古來女子不如男?我倒要讓你們這些七尺男兒嘗嘗落敗……”關(guān)德凱在下面聽的心里頓時有氣,跳上臺,把折扇一收道:“郡主此話怎講?你定下的規(guī)矩太苛刻,卻說男子均不如你。”柳畫郡主倒是把關(guān)德凱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然后道:“不服氣,你盡管來?!?/p>

          關(guān)德凱于是站到圓圈里,他把折扇打開,不動手,倒念起了一首題在折扇上的詩詞: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柳畫郡住嬌喝一聲提劍刺來,關(guān)德凱揮舞折扇與其對戰(zhàn),這首詞是秦觀的“鵲橋仙”,寫的是柔情似水,而關(guān)德凱也是舞的是柔情似水,姿勢優(yōu)美,柳畫郡主心中暗暗贊許,這些招數(shù)的匪夷所思,不知不覺就過了三十招。此時關(guān)德凱來了一招“美女在抱”,把郡主的劍用折扇一格開,柳畫郡主頓時失去重心,倒入了關(guān)德凱的懷里……虎目鳳眼一相對,兩人心頭均是一震。

          比武招親以后,柳畫郡主倒真的和關(guān)德凱成親了,原來她早就聽說過武狀元的“文武雙全”了,而且仰慕已久,所以擺下陣來。話說關(guān)德凱有良妻輔助之后,不理功名,埋頭研究傳統(tǒng)武術(shù)和書法的關(guān)系,自從創(chuàng)立了中華一派的“書法武藝”,廣收秀才弟子三千,文人與武者從此和諧統(tǒng)一,活到一百歲的關(guān)德凱被譽(yù)為一代宗師,關(guān)家書法武藝源遠(yuǎn)流長……

        7、奇妙追悼會民間故事

          三國時期的魏國,有一個身材矮小,其貌不揚(yáng)而才華出眾的人,名叫王粲。他的詩文寫得好,又能博聞強(qiáng)記,因此,曹操很喜歡他,就把他留在了身邊。

          曹操經(jīng)常領(lǐng)兵打仗,王粲因此也跟著曹操東征西討。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收降荊州的劉琮之后,就揮師直奔江陵。江陵是荊州的重要軍事基地。劉琮的父親劉表在世時貯存不少軍用物資。在此之前,劉備依附劉表。劉表死后,劉琮投降曹操,但劉備不肯降,在諸葛亮的謀劃下決定占領(lǐng)江陵。曹操懼怕劉備以江陵為家,就帶了一支輕騎兵日夜兼程朝江陵進(jìn)發(fā),恰巧在當(dāng)陽縣的長坂坡追上了。但曹操只有三千人,劉備敗退荊州時吸收了不少士兵和平民,論兵力也有五六千,又有猛將張飛和趙云護(hù)后,盡管有幾千輛驢子拉的車,車上載的家屬、糧食和生活物資是個負(fù)擔(dān),可怎么說也沒把三千追兵放在眼里,所以依然有秩序地向江陵進(jìn)發(fā)。曹操見了也覺得不好對付,這時身邊的王粲卻笑了笑說:“丞相,我有辦法叫劉備兵敗?!辈懿賳柾豸佑泻蚊钣?,王粲說:“劉備軍中缺少戰(zhàn)馬,拉車的都是驢子,而且母驢子很多,這從母驢子身邊跟著的小驢子可以判斷出來。只要我方有頭發(fā)情的公驢子一叫,對方的母驢子就會被吸引過來;對方的母驢子一走,對方的公驢子就會亂套。這樣,劉備的軍民就會大亂,我軍乘機(jī)出擊,可獲全勝。”曹操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認(rèn)為是個好辦法,但曹軍騎的都是馬,哪里去找公驢子王粲笑著對曹操說:“丞相,請看我的絕招吧!”說罷,只見王粲跑到一個高坡上,兩手合成喇叭形朝劉備軍民引頸長嘯,那叫聲分明是一頭發(fā)情的公驢子在叫春,而且越叫越響, 叫個不?!?/p>

          奇跡出現(xiàn)了,只見劉備軍中的母驢子聽到高處有公驢在呼喚,就掉轉(zhuǎn)頭拉了車直奔曹軍,那些小驢子也跟著母驢子走了。劉備的士兵怎么也沒法攔住幾千頭驢子,看著家屬們驚慌失措地從車上滾下來,糧食和生活物資也都被驢子馱走了,一時軍民大亂。曹操見時機(jī)已到,就指揮三千將士沖上去,結(jié)果殺得劉軍大敗,要不是趙云拼死救出阿斗,張飛智斷當(dāng)陽橋,劉備幾乎性命難保。

          王粲把學(xué)驢叫的口技用到軍事上,使曹操打了個勝仗,喜得曹操給王粲記了大功,當(dāng)即就封他為關(guān)內(nèi)侯。

          原來,王粲從小就喜歡聽驢叫,也學(xué)驢叫,叫得令人真假難分,長大了也改不了這個不受人歡迎的愛好,常在夜深人靜時引頸長鳴,也不知被人罵過多少回。后來投在劉表帳下,因一次學(xué)驢叫被劉表知道后責(zé)打二十棍,罵他不學(xué)好。從此,王粲再也不敢公開學(xué)驢叫了,實在忍不住時,就鉆進(jìn)驢群中去叫幾聲。劉琮投降曹操后,王粲因才名被曹操看中。但曹操治軍很嚴(yán),王粲怎么也不敢學(xué)驢叫了??伤f萬沒有想到的是,當(dāng)陽長坂坡奇遇劉備的驢子車隊,他的驢叫口技起到了瓦解劉備軍心的作用,他因此由一個幕僚一躍而為關(guān)內(nèi)侯。

          建安二十二年夏天,41歲的王粲跟隨曹操、曹丕南下伐吳時,在行軍路上,被一場瘟疫奪去了生命。

          王粲死后尸體被運(yùn)回山東老家安葬,由副丞相曹丕主持葬禮。曹丕含著悲痛,默默地注視著躺在墓穴中的文友,他用顫抖的聲音對前來送葬的文臣武將說:“關(guān)內(nèi)侯生前喜歡學(xué)驢叫,他一叫敗敵,二叫封侯,今天送他入墓,請各位都學(xué)幾聲驢叫吧!”

          副丞相說了誰敢不叫霎時,墓地上空響起了一陣陣奇異的驢叫聲……

        8、李時珍的傳說故事民間故事

          傳說,李時珍剛開始行醫(yī)時,出過一次很大的差錯,還差點鬧出人命來。

          有一天,有一個病人,高燒不出汗,頭痛得厲害,請李時珍去診斷。李時珍趕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飲,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脈看病。他診斷病人患的是傷風(fēng)病,首先應(yīng)該發(fā)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藥抓回來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緊被子睡一覺,出出汗,病就會減輕。

          李時珍開好處方準(zhǔn)備走了,病人問他:“傷風(fēng)病能不能吃魚?”李時珍一抬頭看見病人家里掛著一條烏鱧魚,就笑著說:“用生姜煮烏鱧魚吃無妨,只要發(fā)了汗就行?!?/p>

          李時珍辭別了傷風(fēng)病人就到別處去診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剛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兒子就喘著粗氣趕來說,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烏鱧魚后,眼眶子變大,臉色變白,舌頭打結(jié),喘氣不勻。

          李時珍一聽急了,心想:不好,這是人命關(guān)天的大事!幸好這時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老先生挖藥回來,一聽說這件事,抓起幾樣草藥就和李時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趕到了傷風(fēng)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個老中醫(yī),他讓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藥,等病情好轉(zhuǎn)些再煎服治傷風(fēng)病的草藥,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時珍問他父親。父親告訴他,生姜煮烏鱧魚能使人中毒。這件事對李時珍震動很大,他一連幾夜都沒睡好覺,傷風(fēng)病人中毒的情景總是在他的頭腦里打轉(zhuǎn)轉(zhuǎn)。他暗下決心,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藥的藥性,他一邊采藥行醫(yī),一邊四處求拜名師。工夫不負(fù)苦心人,他后來終于成了“醫(yī)圣”,寫出了《本草綱目》。

          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烏鱧魚吃。

        9、洪洞縣遷民民間故事

          這一帶的人都說:"咱是山西洪洞縣野翅窩人。"這倒不假。不過,要說野翅窩,得先說大槐樹。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邊,有座廣濟(jì)寺院,殿宇巍峨,僧人眾多,香客往來不斷。在廣濟(jì)寺院內(nèi)有一株樹身數(shù)圍、蔭蔽數(shù)畝的漢槐。古樹參天,樹上老鸛窩挨挨排排,非常好看。

          洪洞縣地處交通要道,明朝政府想遷民,雖不是專遷洪洞人,但把洪洞當(dāng)作遷民重點。便在廣濟(jì)寺和大槐樹下設(shè)局駐員,辦理處適事宜。這時,明朝政府廣貼告示,欺騙老百姓說:"不愿遷移者到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天內(nèi)趕到,愿遷者在家等候。"人們聽到這個消息紛紛趕到大槐樹下,不幾天,大槐樹四周集中了十幾萬人。這天,一大隊官兵包圍了大槐樹下的百姓,一個官員大聲宣布道:"大明皇帝勒命,凡來大槐樹之下,一律遷走。"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雷,把人們都驚呆了。但不久就醒悟過來,他們受騙了。人們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罵的,有呼兒喚女的,有哭爹叫娘的,可是已經(jīng)晚了,怎么鬧也無濟(jì)于事。

          官兵強(qiáng)迫人們登記,發(fā)給憑證,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的人脫掉鞋,在每只腳小趾砍一刀作為記號,以防備有人逃跑。所以遷民后裔都有小足指甲兩瓣的特征。

          官兵強(qiáng)迫百姓登記后,為防止逃跑,把他們反綁起來,押解移民上路。人們望著大槐樹,望著大槐樹上的老鸛窩,依依難舍。人們走遠(yuǎn)了,還流著淚水遙望著老鸛窩。因此,天長日久,人們將老鸛窩作為家鄉(xiāng)的標(biāo)志。

          移民的手長時間被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xí)慣了。以后,遷民們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因此,遷民后的人也沿襲了這種習(xí)慣。

          在押解的過程中,由于路途遙遠(yuǎn),途中不免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shù)多了,這種請求也就簡略了,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遷民們到了新的居住地點,到處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建筑房屋,開荒種地。不論干什么都會聯(lián)想起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為了寄托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大多在自己大門口栽上槐樹,表達(dá)對故鄉(xiāng)的留戀和懷念。

        10、西湖明珠——玉龍與金鳳民間故事

          西湖的來歷,自古以來有很多美麗的神話般傳說,金鳳、玉龍與明珠的故事則是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個。
          相傳遠(yuǎn)古時候,天河?xùn)|邊石窯里住著一條玉龍,天河西邊樹林中住著一只金鳳,它們有一次在銀河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璞玉,于是一起把璞玉琢磨了許多年,終于使璞玉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明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
          這個消息后來傳到了天宮,貪心的王母娘娘為了得到這顆寶珠,就派了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龍和金鳳發(fā)覺明珠不見了,到處尋找。后來得知在王母娘娘手中,于是就趕去天宮向王母索取,王母不肯,死護(hù)住明珠不放,玉龍和金鳳則上前去搶,于是你爭我奪,你拉我扯,明珠由天宮階沿滾落到人間。為不讓明珠跌碎,玉龍和金鳳也緊隨著明珠往下飛。這顆明珠一落地,立刻變成晶瑩碧綠的西湖。玉龍和金鳳舍不得離開自己辛勤琢磨成的明珠,就變成兩座山來守護(hù)它。這兩座山,一座是雄偉的玉龍山(今名玉皇山),一座是青翠的金鳳山(今名鳳凰山)。
          從此,它們永遠(yuǎn)守護(hù)在西湖之濱。杭州人民至今還在傳誦著“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的歌謠。

        11、月下老人牽紅線民間故事

          月下老人的傳說,出自唐朝李復(fù)言所寫的:“續(xù)幽怪錄”。
          在唐朝的時候,有個人叫做韋固,在年輕的時候,有天晚上遇到一個老人,坐在月光下,身旁放著一個大袋子,袋子旁邊放了許多男女泥偶,不斷的再翻看面前的一本書籍。
          韋固問:“老人家,你在翻看的是什么書???”
          老人家回答:“這是姻緣簿,紀(jì)載著天下人的婚姻大事”
          韋固再問:“那這袋子里面裝的又是什么?”
          老人:“袋內(nèi)都是紅繩,用來系住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富懸殊,天涯海角,吳楚異鄉(xiāng),此繩一系,便定終身?!?br />  老人:“這些泥偶就代表著世界上的人們,只要讓我的姻緣線一牽,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他們始終都要在一起的”
          而后,韋固請老人幫他看看他命中注定的女孩子在何方?
          老人翻了翻書,笑笑的回答說:“你的妻子是宋城菜市場賣菜老婦的女兒,明天會到菜市場北邊玩耍,你可前去一看,只是他現(xiàn)在還小,你看了恐怕會失望…”
          隔天,韋固到菜市場一看果然看到那位小女孩,長的又丑又臟,韋固大發(fā)脾氣,不斷咒罵著月下老人,為什么給他安排這種緣份。
          盛怒之下,韋固便叫自己的仆人去把小女孩殺了,就要看看月下老人還能不能說準(zhǔn)?死了還當(dāng)啥老婆?
          仆人跑過去以后,拿著刀子往小女孩刺下,卻因為緊張而失了準(zhǔn),僅僅刺傷了小女孩的眉心,而后市場一片騷動,仆人不敢久留,也就趕緊跑走了。
          過了十四年,當(dāng)年遇到月下老人的事情已經(jīng)被韋固所淡忘了,韋固也找到了適合的對象,也就是相州刺史王泰的女兒,韋固的妻子長的十分漂亮,但是就是眉心之處,總是用個紅布包起來,韋固感覺很奇怪,就問他的妻子原因。
          “我其實是刺史的義女,小時候家境貧困,我跟著我媽媽到菜市場賣菜,有一天突然遇到一個壞人,拿著刀刺向我,還好只有刺到眉心,因為難看,所以我就以紅布掩飾起來”
          “你說你遇刺的地方是菜市場?那個菜市場是不是在宋城?”
          “你怎么知道?”
          于是韋固把十四年前的事情都說了出來,也向自己的妻子懺悔自己的過錯,韋固的妻子也是個賢淑的妻子,原諒了韋固的過錯......
          月下老人的故事也越傳越廣,人們都相信,姻緣并非自己所能強(qiáng)求而來,冥冥之中總是有著一股力量牽引著男女雙方的愛情......
          民間傳說,掌管姻緣神明不只有月下老人,七娘媽也是掌管姻緣的神明之一,相傳每年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的那天,七娘媽會將凡間的未婚男女配對,并且造冊,這本書就是月下老人手中的“姻緣簿”,而后再交由月下老人牽起紅線。
          月下老人除了牽紅線以外,還要雕塑泥偶,但是有時后風(fēng)吹日曬,甚至下起大雨,泥偶就會變的殘缺或者模糊,如果月下老人沒有進(jìn)行整修而勉強(qiáng)湊合,世間上就會又多了許多的怨偶......

        12、農(nóng)民智斗魔鬼民間故事

          在遠(yuǎn)古時候,當(dāng)時還是奴隸制時期,有個在老爺家做工的農(nóng)人,做事勤勞吃苦,因此,老爺非常喜歡他。
          有一次老爺對他說:“你若能給我兩把銀子,或是能把泥沼地里的魔鬼攆走,我就給你自由。”
          農(nóng)人心里尋思:“要銀子難辦,可是攆走魔鬼倒能行。”
          他去找鐵匠,求鐵匠替他拿鐵絲擰根短馬鞭。鐵匠替他做好了。他拿著這根馬鞭到湖邊去。到了那里,用爛泥捏成小柱子。忽然魔鬼從水里鉆出來問他:“人哪,你在這兒做什么?”
          農(nóng)人回答:“哦,我打算在這兒造一座神廟,你瞧,柱子都做好了。”指指爛泥粘的柱子。
          魔鬼對他說:“你決不會在這兒把神廟蓋成功的,我們要掐死你!”
          話一說完,馬上鉆到湖底,報告魔王。
          魔王對長鬼說:“去對那個打算在此地蓋神廟的農(nóng)人說:要是他打得過你,我們就離開這個湖,如果你戰(zhàn)勝他,他就該離開此地。”
          長鬼鉆出湖心,對農(nóng)人說:“我們大王說了,咱倆較量較量,誰贏,這湖就屬于誰。”
          可是農(nóng)人說:“我有把握,你比不過我,你還不如和我爺爺去比武呢,他已經(jīng)老得全身長滿青苔了,他正在林子里躺著呢。”湖邊是一片樹林。長鬼居然相信他的話。他倆走進(jìn)樹林,瞧見一只熊在灌木下面躺著。農(nóng)人對長鬼說:“我的爺爺躺在那兒呢,你去跟他較量一下,你要是能比過他的話,再來和我比武好了。”
          魔鬼走到熊身旁,用爪子碰碰他:“喂,起來,咱倆來較量較量!”
          大熊跳起來,抓住長鬼又抓又咬,魔鬼好不容易才掙脫。他跳進(jìn)湖心,對魔王說:“糟啦!怎么也打不過他呀——!我和他爺爺打了一架,他爺爺老得一身長滿青苔,可是我還打不過呢,——要是我跟他比武的話,他決不會饒我活命!”
          這時,魔王就派另一個駝背鬼,去找那個農(nóng)人比武。駝背鬼走出湖來,對他說:“這么著吧,誰吹哨吹得響,湖就屬于誰。”“好吧!”農(nóng)人說,“不過你先吹,你吹了我再來。”魔鬼一吹口哨,吹得樹葉籟籟落地。這時農(nóng)人說:“喂,我要吹啦,不過你先用手絹把眼睛蒙上,要不然,我只要一吹,你的眼珠就怕要彈出來。”
          駝背鬼用手絹把眼蒙上。農(nóng)人舉起馬鞭對準(zhǔn)他脖子一抽,抽得小鬼三滾兩滾滾進(jìn)湖心,然后對魔王說:“簡直拿他沒法辦,我吹口哨的時候,他滿不在乎;可是他一吹,我的眼珠差點沒掉出來。”
          魔王又派第三個鬼去,這是個胖得像只肥野豬的胖鬼,魔王還把自己五百斤重的鐵錘給他,對他說:“跟他比比:誰丟錘丟得高。”
          胖鬼舉著鐵錘走到農(nóng)人跟前,說:“我們大王說啦:看誰把鐵錘丟得高,誰就得到這座湖。”魔王把鐵錘交給胖鬼的時候,叮囑過他:“當(dāng)心!別把鐵錘掉了,鐵錘一毀,咱們大家全完嘍。”
          胖鬼把鐵錘朝天上丟去的時候正是清晨,可是直到傍晚它才落地。農(nóng)人拿不動這個鐵錘,拿著柄舉不起來。他拿著鐵錘柄,兩眼直望天,胖鬼問他:“你朝天上看什么呀?”農(nóng)人說:“我等著云彩飛來呢,我要把鐵錘丟上云霄,讓你永生永世再也看不見它。”胖鬼一聽這話,趕快抱住鐵錘,一頭鉆入湖心,對魔王說:“他要把鐵錘丟上天去,我沒讓他丟。”
          大王另外派了一個鬼去見農(nóng)人,問他收不收租費(fèi),什么都成,只要別攆走他們。小鬼走到農(nóng)人身旁,對他說:“給你什么東西,你才不攆走我們呢?這座湖呀,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里安家落戶的。”農(nóng)人對他說:“我不多要你們的,給我滿滿一帽子白銀就成。”他指指自己的氈帽說。
          魔鬼對他說:“現(xiàn)在就給你嗎?”“不,晚上替我送到烘谷房去。”
          小鬼說:“哦,哦,好吧,我送去,只要你別來打攪我們就成啦!”
          農(nóng)人到家以后,在烘谷房里挖了一個坑,坑口卻只有氈帽大,然后在帽子上開個洞,把帽子放在上面,遮住坑口。夜晚小鬼搬來一袋銀子。搬來之后,倒在帽子里,一瞧,帽子里還是空空的;后來又搬來三袋,可是帽子還裝不滿。小鬼不知道帽子底下還有個大坑,一直不斷地搬銀子,搬到帽子里堆滿銀錢為止。老爺看到農(nóng)人給他送來兩把白花花的銀子,高興得手舞足蹈。
          機(jī)智的農(nóng)人獲得自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13、吹牛大王民間故事

          某村有一個農(nóng)民,名叫宮本,鄰居們沒有一個說他好的,因為他好吹牛。

        要是有什么人發(fā)生了不愉快的事,他就嘲笑說:

          “我就永遠(yuǎn)不會有這種事!騙我可沒那么容易!”

          有一天,宮本準(zhǔn)備進(jìn)城,他要在市場上買頭牛犢。他的妻子給他準(zhǔn)備了一條十分結(jié)實的繩子,說:

          “用繩把牛犢牽回來,當(dāng)心路上不要被人家偷去了?!?p/>

          “你說得多蠢!”宮本很生氣,“我的牛犢會被偷走?不,騙我可不是那么容易!”

          就在當(dāng)天,宮本進(jìn)城去了。他在市場上走來走去,已經(jīng)走了很多時間,最后終于看到一頭白毛牛犢,身軀高大,喂養(yǎng)得很好。

          “這正是我所要找的!”宮本高興地想,“我們村里沒有一家有這么好的牛犢!”他滿意得嘖嘖稱贊。

          他同賣主講好了價錢,就趕著?;丶遥诔情T口他記起了就在附近有他一個老相識一一鞋匠。他到了朋友家,又吹牛了:

          “你看,我買了一頭多好的牛犢!你一輩子也不會有這么好的牛犢!”

        宮本得意得舌頭嘖嘖發(fā)響。

          鞋匠師傅有個學(xué)徒,名叫依季洛,他看了看牛犢,也是嘖嘖稱贊,說:

        “你說得對,牛犢確實不錯。宮本先生,你可當(dāng)心,路上不要被人家偷了。”

          宮本笑著說:“如果是你,當(dāng)然要被人偷走,可是我,誰也騙不了!我不是這號人!”

          他說完,告別了鞋匠就回家去了。

          等到宮本走到看不見時,依季洛說:

          “師傅,請允許我去教訓(xùn)一下這個好說大話的人?!?p/>

          “沒有人能治好他這種病”師傅回答說。

          “不過,我還是請您讓我去試試看?!?p/>

          “你怎么辦?”

          “我偷走他的牛犢?!?p/>

          “你愿意,就試試看。不過這很難成功,因為他用繩子牽著牛?!?p/>

          “我們看吧!”學(xué)徒大聲說,接著就從墻上取下一雙新的鞋子,跑到街上去了。

          依季洛知道宮本所走的路,就抄小路走到吹牛者的前面,把一只鞋扔在路上,自己藏在路邊。

          宮本非常得意,身后牽著一頭牛,嘴里不知在哼什么歌。突然他看見路上有一只鞋子。

          “唉!”吹牛者心里不高興了,“真可惜,沒有第二只,我倒不想為了一只鞋子彎一下腰……”

          于是他拉了繩子,繼續(xù)往前走,這樣大約走了約二、三百步路,當(dāng)他走進(jìn)一個橡樹林時,又看見了一只鞋。

          “真可惜,我沒有拾起前面的一只鞋!”他懊惱了,“不過,那只鞋子大概還是在原來的地方吧?!?p/>

          宮本很快地把牛犢系在樹上,拼命跑到大路上,去拾第一只鞋子。鞋子還在,他拿了鞋子,又趕回去,但當(dāng)他回到橡樹前,牛犢已不見了。他找遍了整個樹林都沒有,好像牛犢鉆到地下去了。

          “它怎么能自己解開繩子的?”宮本傷心地想。

          他沒找到牛,又回到城里,心里想:我不能空手去見妻子,那時一切都得講出來了。

          這時學(xué)徒已將偷得的牛犢趕到了家里,藏在院子里。依季洛向師傅講了捉弄好吹牛的宮本的經(jīng)過,兩個人笑了好多時候。

          “現(xiàn)在我們怎么處置這頭牛犢?”學(xué)徒問。

          主人還沒來得及回答,門已開了,宮本走進(jìn)來了。

          “尊敬的宮本先生,你的牛犢到哪里去了?”師傅問,好像什么也不知道。

          “牛犢嗎?對了!你知道,我不喜歡它了,在路上賣給一個過路人,現(xiàn)在我想再買一頭,所以回來了?!?p/>

          主人請他吸煙,說:“你很走運(yùn),我早就準(zhǔn)備賣一頭牛犢,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可以讓給你?!?p/>

          主人吩咐學(xué)徒把牛犢牽來。

          “你要賣多少錢?”當(dāng)學(xué)徒把牛犢牽來后,宮本問。

          “你那一頭多少錢,我這一頭也多少錢。”

          “這不行!”宮本揮了揮手,“你的牛犢難道比得上我的那頭?我那一頭又肥又強(qiáng)壯!你這頭毛也短得多了!”

          “告訴你,再便宜,我是不賣的?!?p/>

          宮本只得掏出錢買下了自己的牛。

          當(dāng)他把牛牽出院子時,師傅說:

          “宮本,我希望你在路上不要被人家偷了你的牛!”

          宮本又吹牛了,說:

          “不會的,沒有人能騙我的!我不是這號人!”

          宮本一走,依季洛又要求說:

          “主人,讓我再去把這頭牛偷來!”

          “好了,你第二次偷不到了!這次騙不了他!”

          “不過,你還是讓我試試看,我很想治好他的吹牛病?!?p/>

          “那么,你去試試吧……”

          依季洛穿過叢林,走到吹牛者的前面,藏在路邊的灌木叢里等。宮本一來,學(xué)徒就裝牛叫:“哞一哞一哞……”

          “這一定是我那頭走失的牛在叫。”宮本高興起來了,“我馬上去捉住它,我就有兩頭牛犢了。”

          宮本把牛犢系在一棵橡樹上,就跑到灌木叢里,牛叫聲就是從那里傳出來的。

          這時依季洛繼續(xù)裝牛叫,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他把吹牛者引到密林里后,就急忙跑到橡樹前,解開牛繩,把牛趕回家去了。

          宮本在太陽西斜時才從森林里走到大路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第二頭牛又不見了。宮本又向城里走去,他走進(jìn)鞋匠的家后,默不作聲地站在房間門口。

          “什么風(fēng)把你吹進(jìn)城來了,你那頭好牛犢呢?”聰明的依季洛問道。

          “我告訴你,”吹牛大王又吹牛了,“路上我到一個廟里去,把牛犢送給了方丈,希望神待我好一些,明天早晨,我到市場上去再買一頭?!?p/>

          主人笑了一笑,說:

          “不必等到天亮,我還有一頭牛犢要出賣。”

          依季洛忍住笑,牽來了一頭白毛牛犢。主人為了不笑出聲音,一直用扇子掩住嘴。宮本看見牛犢,不滿意地說:“這牛犢比我的差一百倍!”

          這時師徒倆忍不住大聲笑了起來,笑得很響,鄰居們聽見都趕來了,大家問是什么事。這時主人說宮本兩次買了同樣一頭牛犢,而且還要來買第三次。鄰居聽了后,也哈哈大笑。

          當(dāng)笑聲低下來后,主人說:“宮本先生,你要是答應(yīng)以后永不吹牛,我把牛和錢還給你?!睂m本只好答應(yīng),因為他沒有錢,沒有牛,不能回家。他牽了牛,要了一條粗一點的繩子,就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過了幾天,這個故事傳到了吹牛者的村里。從此后,只要宮本一吹牛,就會有人說:“宮本先生,請您說,您是如何三次買同一頭牛的?!边@時吹牛者很難為情,用扇子揮了一下,就不作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