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小雞出殼》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大班教案《小雞出殼》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感受不同節(jié)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jié)末拍節(jié)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3、熟悉小雞出殼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休止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大公雞穿花衣》的音樂光碟。
2、三張不同大小的雞蛋圖片。
3、三種不同形象的小雞圖片(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1、師生《母雞孵蛋》音樂律動進場。
2、用音樂問好。
3、師問: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1、認識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
師問: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強壯的小雞)
(1)傾聽棒棒小雞是怎么用歌聲自我介紹的。(師范唱一遍)
(2)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小黑板出示)。
(3)鼓勵幼兒模仿,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唱出有力的聲音。
2、認識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jié)末拍節(jié)奏。
師:這只雞經常打嗝,所以它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聽打嗝雞是怎么自我介紹的。(師范唱一遍)
(2)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jié)末拍打嗝的規(guī)律,小黑板出示簡單圖示。
(3)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4)練習唱準小節(jié)末拍的休止符。
3、認識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xiàn)害羞。
師:我們來看第三只小雞妹妹長什么樣子呢?(臉紅:害羞)
(1)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2)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小黑板出示)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第四只小雞要過幾天才出殼,我們到時再看看它長什么樣吧。
5、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只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小雞出殼》。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兩遍)
三、音樂律動《大公雞穿花》。
過度語:小朋友看,大公雞爸爸也來看雞寶寶了,他的心情特別高興,我們跟他唱首歌吧。
1、集體表演律動《大公雞穿花衣》。
2、師:雞寶寶的生日快到了 ,大公雞爸爸想請小朋友到家里表演,小朋友們誰想?yún)⒓?
1、指名上臺表演。(復習歌曲)
2、集體評,互評。
四、全課小結
1、小朋友讓我們跟著大公雞爸爸去參加生日會吧。
教學反思
1、在本次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fā),運用了原歌曲的旋律,為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2、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在聲音的處理上,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休止來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3、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guī)ьI幼兒完整學唱了3段后,引出大公雞爸爸來看雞寶寶準備舉辦生日會這一契機,讓幼兒對歌曲再一次進行演唱表演,再次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
4、整節(jié)課的亮點在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母雞孵蛋,公雞爸爸照看雞寶寶這些音樂教學情節(jié)設計,讓幼兒感受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5、整個教學活動時間比較急促,重難點不夠明顯。
2、大班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感受不同節(jié)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jié)末拍節(jié)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3、熟悉小雞出殼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休止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大公雞穿花衣》的音樂光碟。
2、三張不同大小的雞蛋圖片。
3、三種不同形象的小雞圖片(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1、師生《母雞孵蛋》音樂律動進場。
2、用音樂問好。
3、師問: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1、認識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
師問: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強壯的小雞)
(1)傾聽棒棒小雞是怎么用歌聲自我介紹的。(師范唱一遍)
(2)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小黑板出示)。
(3)鼓勵幼兒模仿,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唱出有力的聲音。
2、認識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jié)末拍節(jié)奏。
師:這只雞經常打嗝,所以它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聽打嗝雞是怎么自我介紹的。(師范唱一遍)
(2)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jié)末拍打嗝的規(guī)律,小黑板出示簡單圖示。
(3)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4)練習唱準小節(jié)末拍的休止符。
3、認識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xiàn)害羞。
師:我們來看第三只小雞妹妹長什么樣子呢?(臉紅:害羞)
(1)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2)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小黑板出示)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第四只小雞要過幾天才出殼,我們到時再看看它長什么樣吧。
5、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只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小雞出殼》。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兩遍)
三、音樂律動《大公雞穿花》。
過度語:小朋友看,大公雞爸爸也來看雞寶寶了,他的心情特別高興,我們跟他唱首歌吧。
1、集體表演律動《大公雞穿花衣》。
2、師:雞寶寶的生日快到了 ,大公雞爸爸想請小朋友到家里表演,小朋友們誰想?yún)⒓?
1、指名上臺表演。(復習歌曲)
2、集體評,互評。
四、全課小結
1、小朋友讓我們跟著大公雞爸爸去參加生日會吧。
教學反思
1、在本次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fā),運用了原歌曲的旋律,為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2、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在聲音的處理上,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休止來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3、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guī)ьI幼兒完整學唱了3段后,引出大公雞爸爸來看雞寶寶準備舉辦生日會這一契機,讓幼兒對歌曲再一次進行演唱表演,再次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
4、整節(jié)課的亮點在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母雞孵蛋,公雞爸爸照看雞寶寶這些音樂教學情節(jié)設計,讓幼兒感受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5、整個教學活動時間比較急促,重難點不夠明顯。
3、大班音樂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設計背景
在認識小雞小鴨的認知活動中,孩子們被圖片中可愛的小雞小鴨形象所吸引,喜歡用肢體動作來模仿,因此,為了充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我設計了此次音樂活動,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肢體動作充分表現(xiàn)小雞出殼可愛的模樣,從而獲得愉悅心情,使得幼兒音樂的感受力、表現(xiàn)力得到練習、提高。
活動目標
1、理解、感受不同節(jié)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jié)末拍節(jié)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重點難點
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休止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大公雞穿花衣》的音樂光碟。
2、三張不同大小的雞蛋圖片。
3、三種不同形象的小雞圖片(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1、師生《母雞孵蛋》音樂律動進場。
2、用音樂問好。
3、師問: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1、認識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xiàn)自信。
師問: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強壯的小雞)
(1)傾聽棒棒小雞是怎么用歌聲自我介紹的。(師范唱一遍)
(2)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小黑板出示)。
(3)鼓勵幼兒模仿,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唱出有力的聲音。
2、認識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jié)末拍節(jié)奏。
師:這只雞經常打嗝,所以它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聽打嗝雞是怎么自我介紹的。(師范唱一遍)
(2)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jié)末拍打嗝的規(guī)律,小黑板出示簡單圖示。
(3)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4)練習唱準小節(jié)末拍的休止符。
3、認識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xiàn)害羞。
師:我們來看第三只小雞妹妹長什么樣子呢?(臉紅:害羞)
(1)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2)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小黑板出示)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第四只小雞要過幾天才出殼,我們到時再看看它長什么樣吧。
5、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只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小雞出殼》。[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兩遍)
三、音樂律動《大公雞穿花》。
過度語:小朋友看,大公雞爸爸也來看雞寶寶了,他的心情特別高興,我們跟他唱首歌吧。
1、集體表演律動《大公雞穿花衣》。
2、師:雞寶寶的生日快到了 ,大公雞爸爸想請小朋友到家里表演,小朋友們誰想?yún)⒓?
(1)、指名上臺表演。(復習歌曲)
(2)、集體評,互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讓我們跟著大公雞爸爸去參加生日會吧。
教學反思
1、在本次活動中,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體驗出發(fā),運用了原歌曲的旋律,為三個雞蛋設定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歌曲中的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讓幼兒在趣味的游戲中學習歌曲、親身感受體驗有趣的小雞形象。
2、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在聲音的處理上,通過聲音的強弱,快慢和休止來表現(xiàn)不同的小雞。
3、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guī)ьI幼兒完整學唱了3段后,引出大公雞爸爸來看雞寶寶準備舉辦生日會這一契機,讓幼兒對歌曲再一次進行演唱表演,再次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
4、整節(jié)課的亮點在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母雞孵蛋,公雞爸爸照看雞寶寶這些音樂教學情節(jié)設計,讓幼兒感受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5、整個教學活動時間比較急促,重難點不夠明顯。
4、小班教案《小雞出殼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想象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情景。
2、培養(yǎng)幼兒的一個跟著一個走的能力及平衡能力,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樂趣。
3、學會與同伴協(xié)商合作游戲。
4、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等同幼兒和教師人數(shù)的呼拉圈和小雞頭飾。
2、母雞頭飾一個、蟲子若干條。
3、寬敞的活動場地,25厘米寬的小路。
4、小雞出生的課件及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豐富小雞出殼的經驗
1、出示課件:雞蛋圖片并提問。
問:蛋殼是誰的家?小雞在蛋殼里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討論回答。
提問:蛋殼里的小雞漸漸長大,住不下蛋殼房子了,怎么辦?他是怎么出來的?(幼兒自由回答并表演)
2、出示課件:小雞出殼。
提問:你們看清楚小雞是怎樣出生了嗎?(請個別幼兒表演,并一起練習)。
二、小雞出生。
1、幼兒扮演蹲在蛋殼(呼拉圈)里的雞寶寶。
教師便描述便帶領幼兒表演小雞出殼式的情景:雞蛋雞蛋圓溜溜,小雞寶寶住里頭,小雞寶寶要出殼,她要怎么做,小腳蹬一蹬,蹬一蹬,蹬一蹬。屁股頂一頂,頂一頂,頂一頂。翅膀推一推,推一推,推一推。小嘴啄一啄,啄一啄,啄一啄。哇!小雞出殼了!
2、重復游戲。
三、小雞吃蟲
1、師:有這么多小雞寶寶出生了,媽媽真高興。媽媽帶你們去草地上捉蟲子吧。
2、講解游戲規(guī)則。帶領幼兒走過場地上寬25厘米的鵝卵小路,來到草地上,將食指并攏作嘴巴,啄起小蟲,跟媽媽沿小橋回到集合地點。
3、放松活動,游戲結束,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走出場地。
活動反思:
今天我組織的這個活動是由小班主題活動《小雞出生了》修定而成的。選擇這個活動后,我反復推敲并進行了重新調整,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來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激發(fā)孩子模仿探索的欲望,并根據(jù)小班下學期孩子的能力水平,適當增加了一點難度,讓孩子多一些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利用富有夸張性的小雞動作,調動起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們動起來,同時也是整個游戲活動的熱身運動。接著利用大屏幕上的雞蛋圖片,引發(fā)出兩個問題:誰住在里面?雞寶寶在蛋殼里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孩子們的回答和模仿表演,扣住了活動的目標。蛋殼房子里住著小雞寶寶,孩子們都知道,但小雞寶寶是怎樣啄破蛋殼出來的,孩子們卻很陌生,此時,我利用直觀的多媒體課件攻破這個難點,為下一步孩子們模仿表演小雞出生做好了鋪墊。
小班孩子對動作的記憶尚屬無意記憶,我自編了朗朗上口的兒歌配合動作模仿小雞出殼,孩子們趣味盎然,表現(xiàn)的非常投入,非常積極。接下來的小雞捉蟲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先強調游戲規(guī)則,讓孩子們明白通過小路時要一個跟著一個走,培養(yǎng)小班幼兒遵守只須,自覺排隊的意識。當?shù)诙斡螒驎r,我提高難度,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增加了小橋,讓孩子們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一個跟著一個過小橋。既達到了通過窄路的目標又鍛煉了孩子的平衡能力。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放松活動,我準備了比較舒緩的小雞音樂,讓孩子們在優(yōu)美的律動中放松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結束活動。
當然,我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有時只顧及整個活動的進程,忽略關注個別幼兒,沒有很好的督促他遵守游戲規(guī)則,致使個別幼兒走小路時,不是從開始就踏上小路,而是從中間插入隊列??赡芪医M織的過程中還有一些疏漏我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請各位評委給予指正。
5、小班音樂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名稱:
小雞出殼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小雞出殼的有趣形象,在理解的基礎上探索形象地表現(xiàn)歌曲。
2、體驗自由表現(xiàn)的愉快。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小雞出殼的動畫、歌曲錄音。
教材分析:
重點:根據(jù)歌曲的內容大膽地表現(xiàn),體驗自由表現(xiàn)的愉快。
難點: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形象。
主要流程:
一、欣賞感受(感受小雞出殼的動態(tài)變化)
1、(看動畫)小朋友,你們看見過小雞出殼嗎?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見的?(孩子之間互相交流)
2、小雞是怎樣出殼的?小雞出殼以后會干什么?
二、理解、表現(xiàn)(解決重難點)
1、(幼兒欣賞歌曲)小雞要出殼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你聽到了什么?這首歌曲一共有幾段?每一段里唱了什么?(讓幼兒更好的了解歌曲)
3、為什么歌詞里反復在唱“奇怪”“奇怪”?
1、你認為小雞出殼奇怪在哪里?
2、如果你是一只小雞,你是怎樣出殼的?(教師引導幼兒個別展示)
三、集體表現(xiàn)
1、欣賞教師情景表演《小雞出殼》
2、讓我們都變成可愛的小雞,一邊唱一邊表演吧!
四、活動延伸假如我要將歌詞里的內容畫出來,你會怎么畫呢?(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為歌曲配畫)
教學反思:
1. 在課前要帶小朋友先觀察生活中母雞孵小雞是怎樣的,并做好記錄。
2. 師幼配合得還不是很好,以后我會注意這個方面。
3.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配電腦畫面,使活動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6、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目標】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嘗試在音樂背景下用肢體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動作,體驗小雞出殼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雞的構成以及每個部位會怎么動如何把自己變成一個圓形物體(皮球)律動表演:歌曲《小雞》
2、物質準備:PPT、音樂、寶盒一個、雞蛋一枚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過程】
一、猜猜玩玩,雞蛋滾滾
1、出示寶盒,請幼兒摸一摸,猜一猜寶盒里面藏著什么
---拿出寶盒,提問:你們猜猜看,可能會是什么呢?(幼兒自由想象猜測)
----請幼兒上前用手摸一摸,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藏在了寶盒里。(雞蛋寶寶)
2、鼓勵幼兒把自己的身體變成蛋寶寶,嘗試不同的滾動
-----提問:雞蛋寶寶長得怎么樣?(圓圓的)你會做蛋寶寶嗎?
請幼兒把自己變成一個蛋寶寶,觀察幼兒的動作,由個別幼兒的示范動作中
提升變蛋寶寶一定把身體做要“藏”“縮”“抱”。
根據(jù)音樂,幼兒嘗試滾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教師提醒:滾的時候身體不能松開來,否則蛋寶寶就碎掉了。
二、學學做做,小雞出殼
1、媒體出示,引發(fā)幼兒愿意幫助小雞寶寶想辦法鉆出蛋殼
----看媒體,提問:雞蛋怎么在動?怎么回事?
小結:原來是小雞寶寶在里面一天一天的長大,快待不住了。所以在里面東敲敲西敲敲。
----提問:那我們一起幫小雞想想辦法,小雞可以怎么做能從里面鉆出來呢?
2、在音樂的背景下激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雞出殼
請說到拍拍小翅膀從蛋殼里出來的幼兒表現(xiàn)小雞動翅膀的動作
----提問:除了這個動作外,小雞寶寶還可能怎么樣動動翅膀鉆出蛋殼?(請幼兒做動作)
---聽音樂,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教師觀察幼兒動作的節(jié)奏性,能否跟著音樂起伏)
情景假設,雞蛋的殼真是太堅硬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小雞寶寶翅膀的力氣太小了,雞蛋殼碎不了。提問:那么小雞出了可以用自己的翅膀以外,還可以用什么呢?
---聽音樂,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
媒體引導,露出一點小屁股讓幼兒了解還可以通過動屁股撞碎蛋殼
----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教師語言引導幼兒屁股能有不同的動法,并關注幼兒的動作)
出示媒體,小雞終于從雞蛋里破殼而出
三、唱唱跳跳,小雞嘰嘰
1、跟著音樂,律動表演。
2、小雞寶寶一邊捉蟲,一邊走出教室。
《小雞出殼》是一節(jié)小班音樂集體教學活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目標就是要讓孩子在音樂的背景下,用各種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動作。在小班年齡段的孩子這嘗試,凸顯的是情趣和快樂,所以選擇了小雞這個比較親近孩子的小動物作為載體。請老師們根據(jù)以下拋問,談談自己的看法:
拋問:
1、教具設計有何特色?在教學中有何作用?
2、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是否體現(xiàn)遞進性?
3、幼兒對此活動有無興趣?教師是如何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的?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節(jié)奏感比較弱,老師只是純粹強調要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跳,小班幼兒對于節(jié)奏的概念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如果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配上形象、生動的兒歌,讓幼兒有節(jié)奏的邊念兒歌邊做律動。這樣一來幼兒就可以跟著兒歌的節(jié)奏從而有節(jié)奏的做動作了。
7、小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歌表演的動作。
2、培養(yǎng)幼兒邊唱邊表演的興趣。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頭飾人手一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今天好熱鬧,聽,小小雞在蛋殼里唱起了歡快的歌。
1、“小雞出殼”歌曲復習,用好聽的聲音唱。
2、唱第一句“小小雞蛋把門開”時,要用點力,出來的歌聲要柔柔地,好聽。"文.章出自屈a老師教.案網"――每二遍唱。
(二)“看,有只小雞真的出殼了,大家要仔細看小雞是怎么從蛋殼里鉆出來的?!?/p>
1、老師戴上頭飾示范動作一遍。
2、幼兒講講,小雞是怎么出殼的,并學著做這幾個動作。
3、第二遍示范
把未講出的動作講出來并學習。難點:轉身跳過來。
4、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一起來出殼。帶上頭飾,其他幼兒看看他們有沒有和音樂一樣,該出殼的時候出殼,要不然太早了,沒長好,太晚了,要在蛋殼里悶死的。
5、再請多點幼兒上來學做。
6、全班幼兒學著歌表演,用歌聲幫助可有力氣出殼。
(三)復習律動:小星星
小雞出殼,看天黑了,星星真多真亮呀,讓我們一起去數(shù)星星。――復習律動:小星星。
1、第一遍,一起數(shù)別漏了。
2、第二遍,小搖籃要搖的柔柔地,輕輕地,天黑了,小雞回家了――結束。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節(jié)奏感比較弱,老師只是純粹強調要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來跳,小班幼兒對于節(jié)奏的概念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如果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配上形象、生動的兒歌,讓幼兒有節(jié)奏的邊念兒歌邊做律動。這樣一來幼兒就可以跟著兒歌的節(jié)奏從而有節(jié)奏的做動作了。
8、中班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了解雞寶寶是怎樣成長的。
2. 了解小雞的父母是怎樣的。
3. 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幼兒難理解小雞是怎樣孵出的。
活動準備
1. 用大紙箱自制一個雞窩。
2. 女老師假裝雞媽媽,男老師假裝雞爸爸,幼兒當小雞。
活動過程
老師帶領小朋友做《小雞出殼》的游戲,老師拿出自制的大紙箱,女老師當雞媽媽,躲在雞窩里下蛋,雞媽媽一共下了10個蛋。10個小朋友當小雞跟著老師躲在雞窩里。開始孵小雞了,一天,兩天,三天……許多天過去了。小雞用嘴巴叮開蛋殼,將要出生了。小雞睜開雙眼,雞媽媽問雞寶寶:“雞寶寶,你們都看見了什么?”有的說:“我看見了雞爸爸?!彪u爸爸向它們招手。有的說:“我看見雞媽媽長什么樣了?!边€有的說:“我看見了鮮花和太陽?!崩蠋焼枺骸靶‰u出殼的游戲好玩嗎?”小朋友回答說:“可好玩了,我想再玩一次?!薄澳呛冒?”
教學反思
1. 在課前要帶小朋友先觀察生活中母雞孵小雞是怎樣的,并做好記錄。
2. 師幼配合得還不是很好,以后我會注意這個方面。
3.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配電腦畫面,使活動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9、中班音樂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靈活地撕開并鉆出報紙,做小雞出殼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歡快的情緒。
2、體驗在集體討論中互相學習、創(chuàng)作、創(chuàng)編的快樂。
3、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讓幼兒了解小雞出殼的過程。
2、物質準備:音樂《小蛋殼》,播放器,大張廢舊報紙若干(每張報紙中心畫一個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活動過程:
1、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回憶小雞出殼的過程。
2、創(chuàng)設小雞出殼的情境,引導幼兒探索三人一組鉆出報紙的方法。
☆引導語:地上有許多"雞蛋","小雞"就要從"雞蛋"里鉆出來了。
☆與幼兒共同討論"小雞"鉆出報紙的方法。教師與兩名幼兒示范"小雞出殼"。
示范:兩名幼兒拿報紙,教師小心地從"蛋"中撕開一個洞,然后將頭、手、軀干和腳從報紙中鉆過,最后跨出報紙。注意保持報紙的完整性,報紙不能破成兩半。
☆組織幼兒三人一組,練習報紙的方法。
1、播放音樂,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與樂曲內容的相關動作。
☆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小雞出殼以及出殼后快樂地唱歌?
3、與幼兒討論游戲規(guī)則。
?、倜鞔_角色分配:三人一組,兩個人拿報紙,一個人當小雞。
②小雞"出殼"的時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細心,盡量保持報紙的完整性。
?、鄄シ乓魳芬龑в變弘S音樂表現(xiàn)小雞出殼。
?、茉谝魳仿曋杏變鹤杂勺鰟幼麟x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本次的活動能隨音樂靈活地撕開并鉆出報紙,做小雞出殼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歡快的情緒。
體驗在集體討論中互相學習、創(chuàng)作、創(chuàng)編的快樂。幼兒能大膽的表演,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課堂氣氛濃厚。
10、中班教案《小雞出殼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出生的過程。
2、了解《小雞出殼了》故事情節(jié),并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對話。
3、激發(fā)孩子們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剛出殼不久的小雞、雞蛋
2、母雞、小雞、雞蛋頭飾,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
3、小雞出殼及雞媽媽領著雞寶寶在田野的自制課件
4、《母雞進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老師和孩子們隨著《母雞進行曲》進活動室,幼兒跟著老師做動作。
一、出示小雞,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伙伴(師出示小雞),看,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雞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渾身毛絨絨的。"老師再很神秘的問:"哎,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出生的嗎?"讓孩子們自由議論。這時老師再出示雞蛋,說:"小雞是雞蛋孵化出來的(教師介紹小雞孵化的過程)。在這21天的孵化過程中,雞蛋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二、按順序出示幻燈片,了解小雞是怎樣出生和長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圖,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小朋友們,這是最初的雞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蛋殼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然后老師再問:"在雞媽媽的孵化下,過了幾天,蛋殼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接著出示第二幅圖,再引導孩子與第一幅圖進行對比觀察,說出雞蛋里面的變化。依次進行,直到出示完小雞出殼了的最后一幅圖。
三、出示雞媽媽領著雞寶寶的課件,配樂欣賞故事
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們來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雞寶寶們快活的抖抖黃絨絨的毛,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這是青草。""青草是什么?""青草嘛,是讓我們踩著走路的。""哦,那個圓點點是什么東西?""那是露珠。"小雞頭一低,吃了一滴露珠:"媽媽,露珠是甜的。""孩子,青蟲的味道還要好呢!來跟著媽媽去找吧。"小雞跟著雞媽媽,"悉沙悉沙"踩著青草。它多神氣,生下來就會走路,還會唱歌:"嘰嘰嘰嘰!"它是在唱:"媽媽呀,我真快樂!"欣賞完故事后,老師再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雞媽媽和小雞的對話。
四、師幼游戲"小雞出殼",結束活動。
老師帶著母雞頭飾,胳膊帶著用卡紙制作的母雞翅膀扮演雞媽媽,幼兒帶著雞蛋頭飾扮演蛋寶寶,模仿母雞孵蛋的過程。幼兒隨著老師的口令和翅膀的動作,完成小雞出殼的過程。最后老師說:"哇,寶寶們都出來啦,跟媽媽找青蟲去,嘰嘰嘰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自生活。在活動中,我首先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出示一只出殼不久的小雞和雞蛋來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然后再以非常形象的圖片,通過引導孩子看、思、說,了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再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幼兒欣賞故事,學習語言。最后的游戲,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進一步了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觀察、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11、中班游戲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了解雞寶寶是怎樣成長的。
2. 了解小雞的父母是怎樣的。
3.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重點難點
幼兒難理解小雞是怎樣孵出的。
活動準備
1. 用大紙箱自制一個雞窩。
2. 女老師假裝雞媽媽,男老師假裝雞爸爸,幼兒當小雞。
活動過程
老師帶領小朋友做《小雞出殼》的游戲,老師拿出自制的大紙箱,女老師當雞媽媽,躲在雞窩里下蛋,雞媽媽一共下了10個蛋。10個小朋友當小雞跟著老師躲在雞窩里。開始孵小雞了,一天,兩天,三天……許多天過去了。小雞用嘴巴叮開蛋殼,將要出生了。小雞睜開雙眼,雞媽媽問雞寶寶:“雞寶寶,你們都看見了什么?”有的說:“我看見了雞爸爸?!彪u爸爸向它們招手。有的說:“我看見雞媽媽長什么樣了?!边€有的說:“我看見了鮮花和太陽?!崩蠋焼枺骸靶‰u出殼的游戲好玩嗎?”小朋友回答說:“可好玩了,我想再玩一次?!薄澳呛冒?”
教學反思
1. 在課前要帶小朋友先觀察生活中母雞孵小雞是怎樣的,并做好記錄。
2. 師幼配合得還不是很好,以后我會注意這個方面。
3.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配電腦畫面,使活動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12、中班數(shù)學教案《小雞出殼》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對數(shù)字比較敏感,加之1——9數(shù)字剛學完,為了讓幼兒認識數(shù)字0,于是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感知數(shù)字“0”的外部特征,能夠正確認讀。
2、理解數(shù)字“0”的實際意義,提高對數(shù)的抽象的理解。
3、感知數(shù)字游戲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shù)字“0”
難點:理解數(shù)字“0”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數(shù)字卡0——9、糖果(裝在小袋里)、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活動
說謎語,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0,幼兒傳遞觸摸。
二、集體活動
(感官感知)請幼兒正確認讀數(shù)字,可以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速度練讀。
(游戲體驗)
教師將0~9的數(shù)字卡倒扣,請10名幼兒任意抽取一張后,按照數(shù)字到教室去相應的物體回來,將取回的物體與數(shù)字卡放在一起,大家一起點數(shù)是幾個。
教師問抽到0的幼兒:你去了幾個東西?為什么你沒有取?引導幼兒理解0是沒有的意思。
三、探索操作
請幼兒每人取10塊積木擺成一列火車,依次在上面擺上數(shù)字并念出數(shù)字,教師要提問:如果要按數(shù)字往火車上裝糖果,每節(jié)車廂應裝幾個糖果?那節(jié)車廂不用裝糖果?為什么?
四、“0”在哪里
請幼兒在各種生活用品上找“0”。如秒表、體重秤、記分牌等,說說它們都表示什么意思。
五、組織幼兒討論:0還有什么用處?沒有0可以嗎?
活動延伸:
將“0”貼在教室里,日?;顒又幸龑в變弘S時認讀。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高,師幼配合較好,大多數(shù)幼兒理解了數(shù)字0的實際意義,教學效果較好。但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索操作”中,(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我對幼兒的理解能力估計過高,有個別幼兒操作出現(xiàn)了失誤,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在“游戲體驗”環(huán)節(jié)中多設計游戲,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
13、幼兒園中班科學《小雞出殼》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
中班科學活動:《小雞出殼》
活動目標
1.觀看視頻感知小雞的主要外形特征。
2.觀察小雞出殼的過程,培養(yǎng)孩子喜歡探究的興趣。
3.樂意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小雞出殼的過程。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課件PPT、教學視頻。
2.A4繪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小雞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拋出問題。
師:我們班來了位客人,看看是誰?它是什么樣子的?知道它是從哪里來的嗎?小雞是怎么出殼的?
師小結:小雞是黃黃的,有毛絨絨的羽毛,尖尖的小嘴。
二、出示小雞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并自由討論。
教師:圖上,小雞從哪兒來的?
教師:你看到的小雞是怎么樣出殼的?
老師帶幼兒講述"小雞出殼"的全過程,學習關鍵詞語"啄破蛋殼""鉆出來"并跟隨教師的語言用動作來表現(xiàn)。
師小結:小雞是經過母雞孵蛋,之后慢慢啄破蛋殼出來的。
三、幼兒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小雞出殼。
1.先畫上一個橢圓形。
2.在橢圓形的中間位置畫出鋸齒線表示蛋殼破裂。
3.畫出小雞的基本外形特征。
四、教師進行總結。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雞寶寶是雞媽媽經過一段時間的孵蛋之后,小雞努力的啄破雞蛋殼出來的,剛剛出生的小雞小小的毛絨絨的很可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自生活。在活動中,我首先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出示一只出殼不久的小雞和雞蛋來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然后再以非常形象的圖片,通過引導孩子看、思、說,了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再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幼兒欣賞故事,學習語言。最后的游戲,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進一步了解小雞出生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觀察、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