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人人叫我好兒童》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大班教案《人人叫我好兒童》反思
活動目標
1.能用愉快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歌曲輕快,活潑的風格。
2.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替換歌曲,體驗創(chuàng)編歌曲的樂趣。
3.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人人叫我好兒童》、鋼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好孩子們,我們一起去農(nóng)田玩羅!
1、練聲:我是好兒童
師:誰是好兒童?幼:我是好兒童。
好兒童干啥? 好兒童提水(捉蟲)
2、語言節(jié)奏:你會干啥?(要求:每人說兩種本領)
X X X X X X X
師: 你會 干些 什么 呀
幼: 我會 唱歌 和跳 舞
(二)感受體驗
1、感受音樂性質(zhì)
聽前問:聽了這首音樂,你們感覺怎么樣,你們的心情又如何呢?(幼兒自由說)
師小結:這首音樂聽上去感覺很愉快、很開心的。是一首比較活潑、輕快的歌曲。
2、拍出歌曲節(jié)奏
第一遍:你們能為這首歌曲伴奏嗎?怎么扮奏呀?(引導幼兒說出用身體各部分來扮奏)
第二遍:我知道你們身上有好多地方都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除了剛才的動作,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再來為這首歌曲伴奏,好嗎?
3、理解歌曲內(nèi)容
第一遍欣賞
聽前要求:聽聽看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聽后問: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呀?(幼說出一句,師就清唱出一句)
第二遍欣賞
聽前要求:先唱了什么,再唱了什么,最后唱了什么?
① 理順歌序:幼兒說出,師邊清唱邊出示PPT
?、?解決難點:咬準“煮飯”、“提水”、“種菜”、“捉蟲”
師:歌曲里的小朋友都幫爸爸媽媽做了些什么事呀?我們一起來唱唱看。
第三遍欣賞
聽前要求:聽聽歌里的內(nèi)容,誰能為這首好聽的歌取一個名字?
聽后問:你想幫這首歌取個什么名字?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就叫《人人叫我好兒童》,叫什么呀?
四、嘗試練習
?、?兒歌練習:我們一起來把這首歌曲用兒歌的形式念一念,好嗎?看看你們的小腦袋有沒有記住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事?
?、?歌曲練習
師:歌曲里的小朋友本領大?你們會不會做這些事呀?都會做啊,個個都是好兒童嘛。那你們喜歡這個小朋友嗎?為什么?你們還有什么本領嗎?那么把你們唱歌的本領也拿出來,我們一起來用好聽的聲音唱唱這首歌,好嗎?(三遍坐著唱→站著唱→小組唱)
五、延伸活動
師:你們唱的真好聽,我們?nèi)コo中一班的弟弟妹妹聽,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主題背景下預設的一次音樂活動,活動結束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整將地將此歌唱下來。能力強的幾位孩子還能邊唱邊自己編動作跳,雖然這是第二教時的活動內(nèi)容,但是我還是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做自己想做的動作,關注、支持、引發(fā)幼兒的主動探索,滿足幼兒自主活動、自發(fā)學習的需要。
可見這樣貼近生活的歌曲是孩子們所喜歡和樂意接受的,作為我們教師在選材方面還是需要考慮和思量的,多挑選一些孩子們貼近生活、趣味性大、游戲性強的歌曲,必能大大提高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通過歌曲里的“小朋友”和“自己”的比較,來關愛他人,建立自信,并將這種情感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得淋漓盡致。孩子們說說“小朋友”的優(yōu)點,再談談“自己”的長處,愛勞動的情感由然而生,愛自己、愛他人的情感同時也被立刻激發(fā)出來,孩子們都表現(xiàn)出“你行我也行”,我們都是好兒童的自信。
2、大班教案《我叫輕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體驗生活中“輕輕”的美好。
2、探索運用圖譜法理解并記憶歌詞,學會唱歌。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課件圖譜8張。
【活動過程】
一、自我介紹,引發(fā)幼兒唱歌興趣。
二、出示課件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圖譜內(nèi)容,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師:這是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輕輕。為什么她叫輕輕呢,你們想認識她嗎?我把她平常生活里的樣子拍下來,我們大家來認識一下她吧。
1、(課件一)提問:這是她的腳步,輕輕輕輕的,你們知道為什么她的腳步要輕輕輕輕的呢?(幼兒猜想)
2、(課件二)提問:哦,原來是上夜班的阿姨在睡覺,還沒醒呀,所以,她怕吵醒了阿姨,腳步要輕輕輕輕的,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師引導幼兒一起概括圖一圖二內(nèi)容,“我們來一起學學她”朗讀歌詞:腳步輕輕輕輕,上夜班的阿姨還沒醒呀。
3、(課件三課件四)提問:大家再看看,除了腳步輕輕,她敲門也會怎樣?恩,敲門輕輕輕輕,瞧,她給鄰居叔叔送了什么?,給鄰居叔叔送呀送封信。
我們來一起學學她敲門送信的樣子吧?!扒瞄T輕輕輕輕,給鄰居叔叔送呀送封信。
4、(課件五、六)提問:腳步輕輕,敲門輕輕,她說話也是怎樣的呢?恩,說話輕輕,為什么說話要輕輕的呢?(看圖四)因為她不想吵到媽媽,媽媽在燈下干嘛呢?
小結:真是好孩子,看到媽媽在燈下看書多用心呀,所以,她就說話輕輕的,不吵到媽媽看書。那我們再來學學她說話輕輕的樣子吧。
5、她多懂事啊,大家夸她是好孩子,給她取個名字叫輕輕。你們快讀小學了,認識一下這個字,輕輕?,F(xiàn)在,大家知道她為什么叫輕輕了吧。
6、看課件七圖譜,念歌詞:師小結,看圖譜完整念一遍歌詞。
因為她做很多事情是輕輕輕輕的,腳步輕輕輕輕……哇,我覺得,輕輕是一個很有魔力的詞,就像一個魔咒一樣,可以讓小朋友變得更加文明,更懂禮貌。更安靜。我把她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想學嗎?
三、用課件圖譜教唱歌曲。
1、師配對圖譜完整唱歌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美。
2、師評價幼兒跟唱情況,再次完整用動作表演唱歌。
好聽吧,你們也想不想學唱呀,那好,我們來看著圖譜學做輕輕,學唱歌吧。
3、幼兒看課件圖譜完整學唱歌曲。
4、師根據(jù)幼兒學唱情況,以“你唱哪張圖比較困難,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助你?!钡男问街鹁浣坛?。
5、幼兒看課件圖譜完整唱歌:你們學會看圖譜自己唱歌了,現(xiàn)在,老師不唱了,你們自己唱,會唱的,看圖譜唱,不會唱的呢,老師給你們提供了些小幫助,比如,你們可以看我的口型,比如,我會用動作提醒你們。還有,認真聽琴聲,琴聲也會幫助你更好的唱歌。
6、鼓勵幼兒不看課件圖譜完整唱歌:哇,小朋友太棒了,現(xiàn)在,沒有圖譜的幫助,你們也能自己唱嗎?(先抽掉一二副圖譜,然后全部抽取)
四、幼兒用動作表情表演歌曲,鼓勵學習做個愛“輕輕”的好孩子。
師:你們今天就要畢業(yè)了,就要讀小學了,課堂上如果感覺很吵很吵,小朋友就可以讀讀這個有魔力的詞,大家一聽到,輕輕,就要立刻懂得安靜。這樣,沒有噪音,大家互相講文明,懂禮貌,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就會很舒服,很快樂。
五、幼兒輕輕邊表演唱歌,邊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活動中,幼兒的思維非常的活躍,如我問:“小花貓會輕輕地走路,你會輕輕地做什么?”有的小朋友說:“我會輕輕地看書”,有的說:“我會輕輕地關門”……,從中也看得出,孩子們在生活中有這樣的經(jīng)驗??墒呛髞斫Y合本節(jié)活動進行的角色游戲,部分孩子的言行不一致開始表露出來,一些孩子玩游戲是說話聲音很大、搬椅子的聲音也很大,這時,我及時表揚了動作很輕的小朋友,通過樹立榜樣的方法,提醒孩子們要“輕輕地”,效果還是不錯的。
這樣的活動,要想一下子讓幼兒養(yǎng)成什么都輕輕的習慣是比較難的,好習慣是要長期的堅持培養(yǎng)才行,我和班級的老師交流,并對孩子們提出要求,只要能堅持在老師要求“輕輕地”情況下,老師就會獎勵他們一顆小紅花。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并且有家長們的配合,孩子的良好習慣一定會養(yǎng)成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加油吧!
3、大班主題教案《我的祖國叫中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尋找“南”方,了解指南針的用處。
2、知道中國人很聰明,中國古代就有四大發(fā)明。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小朋友的書、數(shù)學》《小朋友的書、美工》。
2、簡易指南針若干個,漢字“南”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東南西北在哪里”。
(1)幼兒根據(jù)教師指令要求快速指點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
(2)提問: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在哪兒呢?先來找一找“南”方。
引導幼兒憑借經(jīng)驗指點“南”在哪兒,并說出理由,如看陽光。
2、出示簡易指南針,告訴幼兒上面這根神奇的小針,能夠幫助我們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南”方。
3、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操作和觀察一個指南針,在活動室里尋找哪兒是“南”,并站在相應的地方。鼓勵幼兒不斷改變自己所站的位置,發(fā)現(xiàn)指南針的變化。
活動反思:
本月開展《我的祖國叫中國》這個大主題,圍繞“祖國真大”、“寶貝真多”、和“我是三軍總司令”三方面展開?;顒又?,孩子們從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中感受到、了解到了祖國的地域風貌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了解中國的版圖特征,知道我的祖國叫中國,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08年舉辦奧運會的地方;進一步認識國旗、國徽、熟悉中國國歌,萌發(fā)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皩氊愓娑唷边@個小主題中,孩子們知道了中國偉大的四大發(fā)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初步感受到了震撼世界的兵馬俑、中國武術、中國篆刻、國粹京劇、國畫等等,在與中國的寶貝的“零距離”接觸中真切感受中國人真?zhèn)ゴ蟆!拔沂侨娍偹玖睢边@個小主題中,孩子們初步認識了中國人民jiefangjun,知道jiefangjun有三個軍種,即陸軍、海軍、空軍,知道什么是三軍總司令;感受jiefangjun的威武雄壯,知道jiefangjun是保衛(wèi)祖國的軍隊,產(chǎn)生敬仰jiefangjun的心情。
通過主題教學的學習,能準確地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峰、最大的廣場和最長的城墻;知道香港、澳門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認識2008年世界奧運會的舉辦地,認識水立方和鳥巢、知道五福娃的名字和含義;認識了典型的少數(shù)民族,初步了解他們的風俗和環(huán)境;知道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京劇臉譜;認識海、陸、空三軍,用手工制作了坦克、手槍、軍艦等。本月孩子們團結一心,克服困難,成功地將花操表演展現(xiàn)在區(qū)運會的賽場上!
本月我們開展了“慶國慶”的一系列活動,進行了板報的展示,家長與幼兒共同對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京劇臉譜、青花瓷等做了一定的了解。并與幼兒共同收集自然趣作所需材料,積極配合主題活動的開展。
4、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人人遵守班級公約》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和故事了解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2.善于發(fā)現(xiàn)一日活動中不守規(guī)則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運用已有經(jīng)驗以繪畫方式設計班級公約,并養(yǎng)成自覺遵守的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不守規(guī)則的丁當狗。(網(wǎng)上可下載《幼兒畫報》2005年第36期《好習慣故事》欄目)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錄像、圖片等。
3.記錄的彩色紙、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
1.教師:有一只叮當狗,想到游樂場去玩,他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段叮當狗的錄像。
2.幼兒欣賞課件:《不守規(guī)則的叮當狗》。
3.討論、交流。
(1)叮當狗去游樂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小動物們對叮當狗的做法感到滿意嗎?他們是怎么說的?
(3)你覺得叮當狗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4)最后花喜鵲對叮當狗說了一段什么話?
4.教師:是呀!叮當狗這樣做很不好,小動物們都不喜歡他,讓我們一起把花喜鵲說的話告訴叮當狗,讓他牢牢地記?。?叮當狗,聽我說,做游戲有規(guī)則,大家都遵守,玩得才快活!"
(二)"火眼金睛",找出不守規(guī)則的行為。
教師:生活中規(guī)則處處有,時時需要我們來遵守。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名字就叫"火眼金睛",看看誰的眼睛就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請大家找找圖片中一些不守規(guī)則的現(xiàn)象,并說一說這樣做為什么不對。"火眼金睛"的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拿就是--誰先發(fā)現(xiàn)誰就叫停??凑l找得快,說得好。
1.播放幼兒一日生活的錄像片段,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則。
(1)升旗時:行注目禮時眼睛不看國旗。(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升國旗時行注目禮是尊敬國旗熱愛國家的表現(xiàn)。)
(2)吃飯時:在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不專心吃。(講話不僅吃得慢,飯要變冷,而且有時還會將米粒嗆到器官里,骨頭卡到喉嚨里,會有生命危險。)
(3)上下樓時:兩步一走。(踩不好,會從樓梯上摔下來,身體受傷。)
(4)課間時:和同伴在走廊里奔跑。(玩得滿頭大汗容易生病,還會你撞我、我撞你摔跤。)
(5)洗手時:推擠前面的小朋友。(盥洗室很滑,腳下不穩(wěn)就摔跤。)
(6)玩滑梯時:從下往上爬。(容易摔跤,還會影響別的小朋友。)
2.邊看邊說,有哪些不好的行為,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3.教師:說的好。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眼",都找到了,還明白了不守規(guī)則不僅自己會受到傷害,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到別人,老師相信你們今后一定能做個遵守幼兒園規(guī)則的好孩子。
(三)操作實踐,制訂班級公約。
1.教師: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要在班級生活學習,那在班級中也要有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做保障,請大家想想在我們班級里應該遵守哪些規(guī)則,形成我們的"班級公約",請大家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2.分組討論、交流。
3.幼兒操作設計一日活動規(guī)則標記。
4.展示標記,并說說適合放在活動室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結束語:規(guī)則處處有,大家來遵守,方便你我他,生活更美好。讓我們一起把自己設計的規(guī)則圖制訂成"班級公約",做到人人遵守班級公約。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將一日活動規(guī)則設計成棋譜,幼兒進行棋類游戲。
2.家園共育:提供圖文并茂的班級公約,由家長監(jiān)督幼兒每日反思。
3.日常滲透:在各項活動中提醒自覺遵守分享、輪流、等候等的游戲規(guī)則。
資料附錄:
故事:不守規(guī)則的丁當狗丁當狗,樂呵呵,"叮叮當當"唱著歌:"今天我去游樂場,我最喜歡過山車。"走上街,皺眉頭,排隊等車人真多。一個一個又一個,一排排成一條蛇。車進站,門打開,丁當狗一下?lián)渖蟻恚?我可沒有耐心來排隊,管他什么應該不應該。"右手扒開小花貓,左手推倒豬太太。上了車,搶個位,高高興興看窗外。大象伸出長鼻子,一下卷起丁當狗。一舉舉到半空中,丁當狗嚇得直發(fā)抖。大象鼻子晃又晃,把丁當狗輕輕放地上:"丁當狗,你想想,不守規(guī)則不應當。"花喜鵲唱起歌:丁當狗,聽我說,做游戲,有規(guī)則,大家都遵守,玩得才快活。
設計意圖:
社會規(guī)則是約束每個人言行的道德準繩,可如今的獨生子女自私、霸道,樣樣都要爭先,不守規(guī)則,其行為還直接導致了同伴關系的不融洽,受孤立。為此,我們針對幼兒中間存在的這一現(xiàn)象,在日?;顒又幸笥變鹤袷胤窒?、輪流、等候等游戲規(guī)則,故事《不守規(guī)則的丁當狗》通過叮當狗去游樂場游玩發(fā)生的一系列不守規(guī)則的行為,讓幼兒有所感觸,從丁當狗的行為中折射出幼兒平時的行為。此活動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并明白不遵守規(guī)則給別人造成的后果。從而幫助幼兒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活動反思:
課始,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公約:公約是集體共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約定。為了讓集體更文明,班級更美好,我們可以針對班中存在的問題制訂班級公約,通過班級公約的形式來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督促我們改正不良的行為。
然后,以六人小組的形式分組討論,確定哪些是我們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入班級公約,督促我們改進。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人人發(fā)言,并由組長記錄下。
再請每組介紹分別制訂出的公約,進行班級交流,針對什么問題,制訂什么約定。在交流過程中要求學生對各組提出的約定條例進行表決。全班通過或絕大多數(shù)人通過的就記錄在黑板上。交流結束后,黑板上就記錄下了我班的文明公約。再請同學仔細看一遍,是否還有改進的地方,再進行班級公決,定下班級公約。
課后我把學生制訂的公約進行整理,張貼在班級醒目之處,并請學生簽名。在情感上,學生能夠接受班級公約的制定活動,并有按照班級公約規(guī)范自己言行的意愿;在行為上,大部分學生能夠表現(xiàn)出符合班級公約的行為。
5、大班教案《人人叫我好兒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用愉快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歌曲輕快,活潑的風格。
2.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替換歌曲,體驗創(chuàng)編歌曲的樂趣。
3.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人人叫我好兒童》、鋼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好孩子們,我們一起去農(nóng)田玩羅!
1、練聲:我是好兒童
師:誰是好兒童?幼:我是好兒童。
好兒童干啥? 好兒童提水(捉蟲)
2、語言節(jié)奏:你會干啥?(要求:每人說兩種本領)
X X X X X X X
師: 你會 干些 什么 呀
幼: 我會 唱歌 和跳 舞
(二)感受體驗
1、感受音樂性質(zhì)
聽前問:聽了這首音樂,你們感覺怎么樣,你們的心情又如何呢?(幼兒自由說)
師小結:這首音樂聽上去感覺很愉快、很開心的。是一首比較活潑、輕快的歌曲。
2、拍出歌曲節(jié)奏
第一遍:你們能為這首歌曲伴奏嗎?怎么扮奏呀?(引導幼兒說出用身體各部分來扮奏)
第二遍:我知道你們身上有好多地方都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除了剛才的動作,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再來為這首歌曲伴奏,好嗎?
3、理解歌曲內(nèi)容
第一遍欣賞
聽前要求:聽聽看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聽后問: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呀?(幼說出一句,師就清唱出一句)
第二遍欣賞
聽前要求:先唱了什么,再唱了什么,最后唱了什么?
① 理順歌序:幼兒說出,師邊清唱邊出示PPT
② 解決難點:咬準“煮飯”、“提水”、“種菜”、“捉蟲”
師:歌曲里的小朋友都幫爸爸媽媽做了些什么事呀?我們一起來唱唱看。
第三遍欣賞
聽前要求:聽聽歌里的內(nèi)容,誰能為這首好聽的歌取一個名字?
聽后問:你想幫這首歌取個什么名字?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就叫《人人叫我好兒童》,叫什么呀?
四、嘗試練習
?、?兒歌練習:我們一起來把這首歌曲用兒歌的形式念一念,好嗎?看看你們的小腦袋有沒有記住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事?
?、?歌曲練習
師:歌曲里的小朋友本領大?你們會不會做這些事呀?都會做啊,個個都是好兒童嘛。那你們喜歡這個小朋友嗎?為什么?你們還有什么本領嗎?那么把你們唱歌的本領也拿出來,我們一起來用好聽的聲音唱唱這首歌,好嗎?(三遍坐著唱→站著唱→小組唱)
五、延伸活動
師:你們唱的真好聽,我們?nèi)コo中一班的弟弟妹妹聽,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主題背景下預設的一次音樂活動,活動結束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整將地將此歌唱下來。能力強的幾位孩子還能邊唱邊自己編動作跳,雖然這是第二教時的活動內(nèi)容,但是我還是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做自己想做的動作,關注、支持、引發(fā)幼兒的主動探索,滿足幼兒自主活動、自發(fā)學習的需要。
可見這樣貼近生活的歌曲是孩子們所喜歡和樂意接受的,作為我們教師在選材方面還是需要考慮和思量的,多挑選一些孩子們貼近生活、趣味性大、游戲性強的歌曲,必能大大提高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通過歌曲里的“小朋友”和“自己”的比較,來關愛他人,建立自信,并將這種情感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得淋漓盡致。孩子們說說“小朋友”的優(yōu)點,再談談“自己”的長處,愛勞動的情感由然而生,愛自己、愛他人的情感同時也被立刻激發(fā)出來,孩子們都表現(xiàn)出“你行我也行”,我們都是好兒童的自信。
6、大班音樂優(yōu)質(zhì)課教案《人人夸我好兒童》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在聽賞歌曲《人人夸我好兒童》時,能對歌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做出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反應。
2、能夠自信地參與表演活動,并扮演其中一個角色,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樂趣。
3、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4、經(jīng)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懂得"什么是勞動,勞動最光榮,熱愛勞動,珍惜勞動"的人文思想。
【教學難點】
自信地參與表演活動,能愉快地與他人合作。
【教具準備】
琴、打擊樂、小房子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隨著音樂《三個和尚》律動進入教室。
2、師生交流,導入主題師:歌曲告訴我們一個和尚干什么?
師:兩個和尚呢?
師:三個和尚呢?
師:你們愿做個勤快人還是懶惰人呢?
生:勤快人。
師:你們家誰是勤快人呀?他是怎樣勤快的?
二、體驗(丁丁全家在廚房進行勞動--"我愛我家"勞動。)
師:丁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那么勤快,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的行列,和他們一起勞動呢?
三、表現(xiàn)
1、師:人人都夸咱們是個愛勞動的好兒童,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能用你的歌聲來表達你高興的心情嗎?
2、敲一敲、演一演
師:小朋友的歌聲太美了!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想,還能用什么方式表達我們勞動時高興的心情?
生:加上一些表演動作。
生:加上打擊樂敲一敲。
……
3、編一編
師:你們還能幫大人們做什么事呢?
生:洗碗、掃地、關燈、整理書架、擦桌子……
4、教師示范。
學生分組嘗試創(chuàng)編。老師對歌詞的創(chuàng)編有所側重地輔導。
例如:媽媽……,我……,爸爸……,我……。
爺爺……,我……,奶奶……,我……。等等。
師:誰來把你編的兒歌說一說、唱一唱給大家聽。
5、交流匯報。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7、大班健康領域教案及反思《我是愛牙好寶貝》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長到5-6歲時,原來的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換上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恒牙,我們都知道,小牙齒也有大學問,一旦他們出現(xiàn)了健康危機就會打亂我們生活的節(jié)奏,很多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展開了這次愛牙活動,以提高幼兒的口腔衛(wèi)生為目標,讓幼兒學習自我保護牙齒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護牙習慣,減少孩子的蛀牙的發(fā)生率。
活動目標:
1、理解牙齒健康的標準,知道蛀牙的原因。
2、懂得要愛護自己的牙齒,養(yǎng)成4個護牙好習慣。
3、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4、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PPT活動重點:懂得要愛護自己的牙齒,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理解牙齒健康的標準,知道蛀牙的原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是不是非常喜歡猜謎語呀?
張老師今天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豎起你的小耳朵認真的聽,如果你猜出謎底,請你把你的小手舉起來。
"小小石頭硬又白,整整齊齊排兩排,天天早起刷干凈,結結實實不愛壞"(牙齒)
二、健康的牙齒的標準:
1.讓幼兒自己說自己認為健康的牙齒是什么樣的?
我們小朋友真棒,答案被你們猜出來了,是牙齒。關于牙齒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呢?我現(xiàn)在來考考你們,好不好?
你們知道什么樣的牙齒是健康的嗎?(你認為的){請個別幼兒回答}
2.請牙博士為幼兒解答&:小朋友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你們說的有的地方不全面,今天張老師請來了一位比較有權威的牙醫(yī)來到我們幼兒園,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他就是牙博士,我們來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歡迎他,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牙博士他認為什么樣的牙齒才是健康的?
(1)牙齒干凈
(2)沒有蛀牙
(3)不會疼痛
(4)牙齦顏色正常
(5)沒有出血2.請小朋友想想自己的牙齒是不是健康的&:現(xiàn)在請小朋友根據(jù)牙博士剛才說的那幾點,想一想你自己的牙齒是不是健康的?我請你來說一說,你的牙齒是健康的嗎?為什么不是健康的?
{請個別幼兒回答,引出蛀牙}
三、關于蛀牙的形成&:我們班有許多的小朋友的牙齒都不是健康的,有好多小朋友有蛀牙,可是你知道蛀牙是怎么形成的嗎?
{請個別幼兒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蛀牙是怎樣形成的?
{播放蛀牙形成視頻}
進行總結:如果口腔不干凈,牙齒表面會堆積大量的細菌,細菌在食物中的糖的幫助下,產(chǎn)生大量的酸,時間久了,酸對牙齒進行破壞,造成齲洞,蛀牙就形成了。
四、探索解決蛀牙的方法&:你們都知道了蛀牙的原因,可不可怕呀?那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把這些細菌消滅掉,你們來討論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保護牙齒?
{請幼兒來說一說}
&:我們一起來聽聽牙博士是怎么告訴我們小朋友的?
{播放護牙視頻}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吃完喝完嚼無糖口香糖可以保護牙齒嗎?
{播放唾液護齒的原理視頻}
五、結束部分&:我們小朋友今天知道了那么多的關于牙齒的秘密,還有保護牙齒的好方法,我希望孩子們以后能養(yǎng)成4個護齒的好習慣。都擁有健康的牙齒,能不能做到?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利用了小視頻,讓孩子們能夠清楚的知道蛀牙的原因,健康的牙齒直接關系到全身發(fā)展。因此,保護好幼兒的牙齒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要養(yǎng)成好的護齒習慣,才能擁有健康的牙齒。孩子們上課時聽的,學的都很認真,對孩子的影響應該是比較大的。
8、大班社會優(yōu)質(zhì)課教案《人人遵守班級公約》含反思
設計意圖:
社會規(guī)則是約束每個人言行的道德準繩,可如今的獨生子女自私、霸道,樣樣都要爭先,不守規(guī)則,其行為還直接導致了同伴關系的不融洽,受孤立。為此,我們針對幼兒中間存在的這一現(xiàn)象,在日?;顒又幸笥變鹤袷胤窒怼⑤喠?、等候等游戲規(guī)則,故事《不守規(guī)則的丁當狗》通過叮當狗去游樂場游玩發(fā)生的一系列不守規(guī)則的行為,讓幼兒有所感觸,從丁當狗的行為中折射出幼兒平時的行為。此活動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并明白不遵守規(guī)則給別人造成的后果。從而幫助幼兒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和故事了解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2.善于發(fā)現(xiàn)一日活動中不守規(guī)則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活動準備:
1.課件:不守規(guī)則的丁當狗。(網(wǎng)上可下載《幼兒畫報》2005年第36期《好習慣故事》欄目)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錄像、圖片等。
3.記錄的彩色紙、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規(guī)則的重要性。
1.教師:有一只叮當狗,想到游樂場去玩,他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段叮當狗的錄像。
2.幼兒欣賞課件:《不守規(guī)則的叮當狗》。
3.討論、交流。
(1)叮當狗去游樂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小動物們對叮當狗的做法感到滿意嗎?他們是怎么說的?
(3)你覺得叮當狗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4)最后花喜鵲對叮當狗說了一段什么話?
4.教師:是呀!叮當狗這樣做很不好,小動物們都不喜歡他,讓我們一起把花喜鵲說的話告訴叮當狗,讓他牢牢地記?。?叮當狗,聽我說,做游戲有規(guī)則,大家都遵守,玩得才快活!"
(二)"火眼金睛",找出不守規(guī)則的行為。
教師:生活中規(guī)則處處有,時時需要我們來遵守?,F(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名字就叫"火眼金睛",看看誰的眼睛就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請大家找找圖片中一些不守規(guī)則的現(xiàn)象,并說一說這樣做為什么不對。"火眼金睛"的游戲是有規(guī)則的,拿就是--誰先發(fā)現(xiàn)誰就叫停??凑l找得快,說得好。
1.播放幼兒一日生活的錄像片段,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則。
(1)升旗時:行注目禮時眼睛不看國旗。(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升國旗時行注目禮是尊敬國旗熱愛國家的表現(xiàn)。)
(2)吃飯時:在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不專心吃。(講話不僅吃得慢,飯要變冷,而且有時還會將米粒嗆到器官里,骨頭卡到喉嚨里,會有生命危險。)
(3)上下樓時:兩步一走。(踩不好,會從樓梯上摔下來,身體受傷。)
(4)課間時:和同伴在走廊里奔跑。(玩得滿頭大汗容易生病,還會你撞我、我撞你摔跤。)
(5)洗手時:推擠前面的小朋友。(盥洗室很滑,腳下不穩(wěn)就摔跤。)
(6)玩滑梯時:從下往上爬。(容易摔跤,還會影響別的小朋友。)
2.邊看邊說,有哪些不好的行為,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3.教師:說的好??磥硇∨笥褌兌加幸浑p孫悟空的"火眼金眼",都找到了,還明白了不守規(guī)則不僅自己會受到傷害,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到別人,老師相信你們今后一定能做個遵守幼兒園規(guī)則的好孩子。
(三)操作實踐,制訂班級公約。
1.教師: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要在班級生活學習,那在班級中也要有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做保障,請大家想想在我們班級里應該遵守哪些規(guī)則,形成我們的"班級公約",請大家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2.分組討論、交流。
3.幼兒操作設計一日活動規(guī)則標記。
4.展示標記,并說說適合放在活動室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結束語:規(guī)則處處有,大家來遵守,方便你我他,生活更美好。讓我們一起把自己設計的規(guī)則圖制訂成"班級公約",做到人人遵守班級公約。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將一日活動規(guī)則設計成棋譜,幼兒進行棋類游戲。
2.家園共育:提供圖文并茂的班級公約,由家長監(jiān)督幼兒每日反思。
3.日常滲透:在各項活動中提醒自覺遵守分享、輪流、等候等的游戲規(guī)則。
資料附錄:
故事:不守規(guī)則的丁當狗丁當狗,樂呵呵,"叮叮當當"唱著歌:"今天我去游樂場,我最喜歡過山車。"走上街,皺眉頭,排隊等車人真多。一個一個又一個,一排排成一條蛇。車進站,門打開,丁當狗一下?lián)渖蟻恚?我可沒有耐心來排隊,管他什么應該不應該。"右手扒開小花貓,左手推倒豬太太。上了車,搶個位,高高興興看窗外。大象伸出長鼻子,一下卷起丁當狗。"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一舉舉到半空中,丁當狗嚇得直發(fā)抖。大象鼻子晃又晃,把丁當狗輕輕放地上:"丁當狗,你想想,不守規(guī)則不應當。"花喜鵲唱起歌:丁當狗,聽我說,做游戲,有規(guī)則,大家都遵守,玩得才快活。
活動反思:
課始,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公約:公約是集體共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約定。為了讓集體更文明,班級更美好,我們可以針對班中存在的問題制訂班級公約,通過班級公約的形式來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督促我們改正不良的行為。
然后,以六人小組的形式分組討論,確定哪些是我們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入班級公約,督促我們改進。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人人發(fā)言,并由組長記錄下。
再請每組介紹分別制訂出的公約,進行班級交流,針對什么問題,制訂什么約定。在交流過程中要求學生對各組提出的約定條例進行表決。全班通過或絕大多數(shù)人通過的就記錄在黑板上。交流結束后,黑板上就記錄下了我班的文明公約。再請同學仔細看一遍,是否還有改進的地方,再進行班級公決,定下班級公約。
課后我把學生制訂的公約進行整理,張貼在班級醒目之處,并請學生簽名。在情感上,學生能夠接受班級公約的制定活動,并有按照班級公約規(guī)范自己言行的意愿;在行為上,大部分學生能夠表現(xiàn)出符合班級公約的行為。
9、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周圍環(huán)境中的垃圾是哪里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fā)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huán)境衛(wèi)生的辦法,并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大班幼兒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兩人一組,調(diào)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周圍環(huán)境的垃圾分布情況。
2.投影片數(shù)張,投影儀。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組織交流調(diào)查周圍環(huán)境情況
1.師:這幾天,我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了調(diào)查,并作了記錄,現(xiàn)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diào)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2.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操場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fā)現(xiàn)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3.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師:為什么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二、了解垃圾對環(huán)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么感覺,對環(huán)境有什么影響,(打出投影)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怎樣保護環(huán)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保持衛(wèi)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師:工人叔叔發(fā)明了這么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干凈衛(wèi)生的環(huán)境,我們應該怎樣向工人叔叔學習呢?
四、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把你們的想法,好的主意,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五、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貝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diào)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教.案來自: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后整理一下。
六、活動延伸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并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適。
活動反思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教學做到目標明確,教學過程過度緊扣,做到層層遞進。不好的地方是:沒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長的影響對愛護環(huán)境意識不強,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爭取把愛護環(huán)境深入班級,深入個人,從而真正做到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納,針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認真肯定。同時也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他們還沒自己認識的現(xiàn)象強加給他們,從事情的表面開始教育,使他們能從內(nèi)心感知,從周圍發(fā)生的種種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好與壞,該向哪方面學習。
?、茖處煂I(yè)發(fā)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觀視覺的、聽覺的,教學中應采用圖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時引導孩子用對比的手段知道好與壞,進一步理解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對生活、學習的影響。從而促進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
?、菍熡谆拥姆此?,教學過程中,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的各個步驟是根據(jù)孩子接受能力認識變化而變化的,對課堂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認真解決。
10、大班音樂教案《人人夸我好兒童》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在聽賞歌曲《人人夸我好兒童》時,能對歌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做出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反應。
2、能夠自信地參與表演活動,并扮演其中一個角色,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設想:
本課以"我們愛勞動"為情景主題,從學生最熟悉的家庭勞動入手,在音樂聲中表現(xiàn)家庭生活的幸福,體驗協(xié)作勞動帶給人們的快樂與收獲,讓學生在表演中熟悉歌曲,從而學會新歌。然后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簡單的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聽賞部分則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歌曲的藝術形象,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情感體驗。最后進行當"粉刷匠"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社會的多種勞動方式,打破學科界限,整合學科內(nèi)容,音樂與美術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協(xié)作勞動的精神。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懂得"什么是勞動,勞動最光榮,熱愛勞動,珍惜勞動"的人文思想。
教學難點:
自信地參與表演活動,能愉快地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
課件、琴、打擊樂、小房子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隨著音樂《三個和尚》律動進入教室。
2、師生交流,導入主題師:歌曲告訴我們一個和尚干什么?
師:兩個和尚呢?
師:三個和尚呢?
師:你們愿做個勤快人還是懶惰人呢?
生:勤快人。
師:你們家誰是勤快人呀?他是怎樣勤快的?
二、體驗(課件:丁丁全家在廚房進行勞動--"我愛我家"勞動。)師:丁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那么勤快,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的行列,和他們一起勞動呢?
三、表現(xiàn)
1、師:人人都夸咱們是個愛勞動的好兒童,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能用你的歌聲來表達你高興的心情嗎?
2、敲一敲、演一演師:小朋友的歌聲太美了!。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想,還能用什么方式表達我們勞動時高興的心情?
生:加上一些表演動作。
生:加上打擊樂敲一敲。
……
3、編一編師:你們還能幫大人們做什么事呢?
生:洗碗、掃地、關燈、整理書架、擦桌子……
4、教師示范。
學生分組嘗試創(chuàng)編。老師對歌詞的創(chuàng)編有所側重地輔導。
例如:媽媽……,我……,爸爸……,我……。
爺爺……,我……,奶奶……,我……。等等。
師:誰來把你編的兒歌說一說、唱一唱給大家聽。
5、交流匯報。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11、大班六一教案《兒童節(jié)》含反思
游戲1:蒙人打鼓
游戲準備:一個鼓、幾條蒙眼布
游戲玩法:請幼兒蒙著眼睛,從起點走到大鼓前,用錘子敲鼓三下,就可以拿到禮物了。
游戲2:投球
游戲準備:球若干、大籃子兩個、禮物。
游戲玩法:請家長與孩子一起站在起點的線上,每人從籃子里拿一個球,然后夾到兩膝蓋間,手拉手一起向前跳,途中不要讓球掉下來,跳到終點時,兩人把球拿出來投到前面的大籃子里,投中了可獲得禮物一份。
游戲3:聯(lián)想ABC
游戲準備:單詞卡片若干
游戲玩法:每個幼兒抽簽選擇,并對所抽內(nèi)容進行聯(lián)想,假如能準確做出3個就得獎。如:老師說出run這個單詞后,小朋友就做跑這個動作與這個單詞接洽起來。
游戲4:毛毛蟲
游戲準備:呼啦圈
游戲玩法:每次3人一起玩,第一個呼啦騙局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呼啦騙局在后兩人身上,三人一起跑過獨木橋、繞過小椅子到達終點,先到者為勝。
游戲5:雙龍戲珠
游戲準備:球若干
游戲玩法:親子分兩組進行競賽,游戲開始,親子手拉手頭頂球達到終點,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6:貼鼻子
游戲準備:蒙眼布
游戲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zhuǎn)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正確位置即獲勝利。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7:袋鼠跳
游戲準備:大口袋2個
游戲玩法:家長站在起點,拉筋的好處,孩子站在終點,家長站在大口袋里,雙手捉住袋子兩邊模擬袋鼠向前跳,跳到對面孩子處,家長從口袋出來,將孩子放入口袋充任小袋鼠,最后家長扶著幼兒跳至起點,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8:夾珠子
游戲準備:珠子、筷子、圈
游戲玩法:幼兒從出發(fā)點單腳跳圈,跳至桌子前拿起筷子夾10粒珠子,夾完后就可以領取禮物。
游戲9:釣魚
游戲準備:圈4個、釣魚桿、小魚算式卡
玩法:家長與小孩從出發(fā)點開端跳過兩個圈,達到平衡木前,家長拿起竹竿,隨意指一道小魚算式,幼兒依據(jù)家長指的算式說出答案,答對后就可拿禮物。
游戲10:同心協(xié)力
游戲準備:兩條繩索、兩碗木珠,兩雙筷子,兩個空碗,一個秒表。
游戲玩法:請家長和小朋友在起跑線準備,各組一條繩子,游戲開始,請家長用繩索綁住自己和幼兒的一只腳,以二人三足的方法走到桌子前面,當?shù)谝唤M來到桌子前開始計時,家長用筷子夾木珠,一分鐘后結束,請幼兒數(shù)木珠,數(shù)量最多的為勝
教學反思:
六一之前我們是忙碌的,六一之后我們是收獲的、幸福的,這種幸福是和孩子們一起參與的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在各種活動中得到不斷地成長欣慰的幸福,這種幸福是“把節(jié)日還給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節(jié)日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這種理念?;顒幼屆恳粋€孩子充分展示了他們活潑的個性,給了他們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去體驗,去感受,使“六一”慶?;顒诱嬲蔀楹⒆觽冋故咀约旱拇笪枧_!
12、幼兒園大班律動《大王叫我來巡山》公開課教案反思
課程分析:
大班幼兒正處于對藝術活動有著極高的參與性和表現(xiàn)性的階段,在區(qū)域游戲時,經(jīng)常會有幼兒在音樂律動區(qū)進行表演,也是因為部分孩子周末上興趣班的原因,架子鼓班和舞蹈幼兒領頭的作用很大。由于這部分幼兒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基礎,在進行游戲時,他們能自主選擇材料、音樂,各自了解自己的職責,分工明確,合作進行,有組合舞蹈、唱跳表演(演唱會)還有模特走秀表演。基于幼兒的這一興趣點,我們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與幼兒達成一直建議,兩次繪制網(wǎng)絡圖,生成相關主題活動,讓幼兒在一系列活動中進行創(chuàng)新游戲,在多種活動中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在活動中,以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為出發(fā)點,自主地進行藝術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活動。基于以上所收集到的信息,預設相關活動,預設活動時長為三周。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進行時間的調(diào)整。
課程目標:
綜合根據(jù)班級幼兒發(fā)展水平和能力,在主題活動中,預設主題目標并逐步達成:
1.感受自由做動作,進行音樂表演帶來的樂趣;
2.能較靈活地表現(xiàn)各種人物、動物地動態(tài);
3.認識物體的整體結構和位置關系;
4.綜合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5.能有目的地安排畫面,表現(xiàn)一定的情節(jié),并變化多種安排畫面的方法。
6.愿意與同伴合作進行相關游戲活動,感受合作帶來的快樂。
7.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8.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本次微課達成以下目標:
1. 能聽音樂做小妖干活、獻花、巡山等舞蹈動作。
2. 借助標記,設計換朋友進行巡山的路線,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樂趣。
本次微課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音樂的理解,如小妖干活的樣子,鮮花時的造型,以及在巡山工作的動作,圍成圈狀,讓每個幼兒都能看到對方,既能欣賞到同伴的動作,也能為自己的創(chuàng)新動作給予借鑒和幫助。難點是設計換朋友進行巡山的路線,并能通過音樂游戲?qū)崿F(xiàn)自己的設計圖。
課程準備1. 經(jīng)驗準備:能聽懂簡單的指令,玩過交換位置進行音樂游戲的經(jīng)驗。
2. 物質(zhì)準備:交互式電子白板、《大王叫我來巡山》音樂、水彩筆若干、記錄表若干。
課程過程:
基于對音樂《大王叫我來巡山》的熟悉程度,以音樂律動《大王叫我來巡山》引出一系列活動。
(一)教師講述故事情節(jié),引出游戲,激發(fā)興趣。
師:從前有座山,山里住著許多妖怪。紅顏色的叫紅妖,藍顏色的叫藍妖,他們的大王每天都叫他們?nèi)パ采?。當紅妖出去巡山的時候,藍妖留下來守山,當藍妖出去巡山的時候,紅妖留下來守山。
師:既然你們已經(jīng)來到了我的山頭,就要當我的小妖為我巡山。小妖巡山是要干活的,巡山需要做些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個音樂,做做看!
【幼兒自主隨著音樂舞動身體,教師模仿幼兒動作,師幼一起做小妖巡山的動作。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逐漸引導幼兒走進即將開始的游戲場?!?/p>
師:剛剛你做的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太陽眨眼睛、干活、巡山等動作)
【提煉幼兒與音樂相符的動作,激發(fā)巡山需要做什么的游戲意識。當幼兒主動介紹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時,耐心傾聽并給予回應和鼓勵。】
(二)教師講述巡山規(guī)則,引導幼兒探索舞蹈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在原地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師:好!大家站起來,找塊空地站好,我們再來聽著巡山音樂,練習巡山干活的的動作。
師:誰的動作做得好,我們可以跟他學!
【尊重幼兒在欣賞音樂時的手舞足蹈、即興表演等行為,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或創(chuàng)造?!?/p>
師:(遇到“大王叫我來巡山”前,教師給出口令“開始巡山”)剛才我們巡了幾次山?(兩次)
【幼兒明確巡山的次數(shù),為接下來巡山交換新朋友做準備?!?/p>
2.跟隨音樂完整做動作,紅妖藍妖輪流去巡山。
師:這一次我們要出去巡山了,你們誰先出去巡山呢?
師:敢接受挑戰(zhàn)嗎?紅妖藍妖派代表決定勝負(石頭剪刀布)。
師:紅妖勝!小妖們,準備開工啦~(音樂起)
【在跟隨音樂即興舞蹈的同時提出一定的要求,支持和引導幼兒的獨立思考?!?/p>
師: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合格的小妖啦,本大王派你們?nèi)パ采?,巡山的?guī)則是每一次巡山都要交換一位新的妖朋友。當紅妖去巡山的時候交換的新朋友只能是紅妖。
【明確交代巡山規(guī)則,為接下來設計巡山路線做準備?!?/p>
(三)教師引導幼兒借助標記設計巡山路線。
1.了解地面數(shù)字標記,探討巡山路線。
師:你們看,在地面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地面標記,方便幼兒更清晰地探討巡山路線。】
師:你們說得沒錯,紅色代表紅妖,藍色代表藍妖。它們還有著相同的數(shù)字,紅①藍①、紅②藍②……。
師:接下來到這邊的巡山標記上,選擇一個數(shù)字小妖站站好。
師:請紅妖藍妖面對面站好,認識一下你們的妖朋友吧!
【借用數(shù)字,幫助幼兒明確自己和同伴所在的“數(shù)字山頭”以便于設計巡山路線。面對面站立以便接下來巡山時交換新朋友游戲?!?/p>
2.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巡山路線(使用記錄表)。
師:今天我就要派你們?nèi)パ采?,巡山的?guī)則還記得嗎?紅妖巡山藍妖守山,藍妖巡山紅妖守山。
師:每次巡山時都要交換一個新的妖朋友,應該怎樣走呢?
【交代巡山規(guī)則,如:紅妖巡山時只能和紅妖交換,藍妖原地不動,以此類推。】
師:請紅妖和藍妖分別到這兩張桌子邊坐下來,桌上有路線圖,還有紅藍色筆,請紅妖設計紅妖巡山路線圖,藍妖設計藍妖巡山設計圖,計時。
【幼兒設計路線時,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個別指導。請設計好路線的幼兒將路線圖貼到展示板上。】
3. 與同伴分享交流并介紹自己的設計圖
師:先請紅妖來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設計圖。
師:你們能明白他設計的路線應該怎么走嗎?我們來試一下怎么樣?小妖們,請到你們選好的山頭站好,大王要帶著你們?nèi)パ采嚼?
【根據(jù)幼兒設計的路線圖,進行巡山游戲。巡山過程中不刻意關注是否整齊,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在巡山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引導幼兒知道數(shù)字可以幫助我們找準正確的巡山路線,再通過同伴間的探討解決問題?!?/p>
4.,教師繼續(xù)帶領幼兒隨樂在單圈雙圓上做動作(交換巡山角色再次游戲)。
師:紅色小妖巡山不錯,都回到原來的位置與你的藍妖朋友面對面站好。再請藍妖派一位來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設計圖。
師:你們能明白他設計的路線應該怎么走嗎?現(xiàn)在我們隨著音樂的信號從你現(xiàn)在的位置去巡山,藍色小妖你們敢嗎?紅色小妖要干嘛?(仍然守山,原地做動作)
師:本大王覺得這些都難不倒你們,還有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設計圖。
師:我發(fā)現(xiàn)這個設計圖和其它設計圖不一樣,你們的路線是從里面走而它的路線是從外面交換朋友,而且是像轉(zhuǎn)圈一樣。小妖們這次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回到你們的山頭,準備開工!
【教師引導幼兒嘗試不一樣的巡山路線,使游戲變得更加有挑戰(zhàn)性。有難度的路線第一次嘗試會有點不順利,此時征求幼兒意見,先解決問題,再進行一次巡山?!?/p>
師:還有很多巡山路線我們還沒有嘗試,帶著設計圖回到教室再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玩。
活動延伸:
1.帶著自己的設計圖和其他小伙伴玩一玩巡山游戲。
2.和同伴商討、設計好玩的巡山設計圖,可在周三外出活動(金牛公園)中實現(xiàn),感受戶外游戲帶來的不一樣的體驗。
3.尋找更多好玩的音樂游戲,加入到我們的課程中來。在游戲分享過程中進行集體交流。
4.在閱讀區(qū)中收集相關繪本進閱讀,可進行繪本制作、繪本表演加入舞蹈表演。
5.在美工區(qū)中進行,相關杯偶、棒偶、面具、頭飾等制作活動,綜合運用各種材料,以自己的喜歡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
6.建構類活動,在室內(nèi)與戶外建構區(qū),運用積木和相關輔材進行游戲設計、故事場景布置等活動。
7.角色表演類活動,根據(jù)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進行角色表演。
8.益智類活動,制作迷宮游戲,設計不同路線的游戲,利用特色數(shù)學活動達成更高水平的目標。
課程反思:
《大王叫我來巡山》活動是主題《快樂的舞會》下的活動。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能隨著音樂做小妖干活、獻花、巡山等舞蹈動作,自主進行創(chuàng)編,感受舞蹈帶來的快樂。難點是通過熟悉標記,設計交換朋友進行巡山的路線。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觀察游戲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幼兒,激發(fā)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積極性。通過熟悉標記,設計交換朋友進行巡山的路線。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在觀察游戲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幼兒,激發(fā)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積極性。在教學設計方面,選用記錄表讓幼兒對自己的想法加以記錄并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運用自己動手操作再實踐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方案,激發(fā)幼兒對創(chuàng)新活動的參與性。發(fā)散幼兒的思維,大膽進行表征。在教學組織方面,打破原有貼小紅花的模式,采用軟件積分的模式,方便、便捷,實現(xiàn)幼兒的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對于第一次的參與游戲的幼兒稍有難度。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急著去“巡山”并有過多去思考前后的方位,導致游戲兩次失敗。這將放在下一個課時繼續(xù)進行,我們將解決最后的路線問題。活動所延伸的區(qū)域活動也在慢慢推進當中。
13、幼兒園大班繪本教案《我的爸爸叫焦尼》反思
活動目標
1、能仔細閱讀圖書,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畫面的內(nèi)容。
2、初步感受作品中父子之間深深的愛意。
3、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談談自己的父親,感受濃濃的父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能夠大膽的說說自己的感受,感受父愛,理解父母。
活動準備
圖書《我的爸爸叫焦尼》人手一本;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師:封面上的父子爸爸叫焦尼,兒子叫狄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我的爸爸叫焦尼》”你們覺得這本書講的是什么呢?講了狄姆和爸爸一起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焦尼和爸爸一起經(jīng)歷了怎樣的故事吧!
二、過程教師
1、教師發(fā)放繪本,幼兒閱讀繪本。
——重點指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感受畫面情節(jié)。
(1)、幼兒討論,講述。
2、教師帶領幼兒集體閱讀。
(1)、觀看課件,教師有感情的闡述故事。
(2)、“這個故事里兒子狄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他在什么地方說這句話的?”
(3)、“狄姆為什么要說那么多遍的‘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4)、“你覺得狄姆說這句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呢?他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說呢?
3、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談談自己的父親,感受濃濃的父愛。
(1)、“你喜歡你的爸爸嗎?你都和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2)、你們覺得爸爸辛苦?為什么爸爸會那么辛苦呢?
(3)可是爸爸經(jīng)常不能陪伴我們啊?那我們會想念爸爸?那爸爸會想念我們?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4、教師小結“我們的爸爸很辛苦,有的時候也要很晚才回家,有的小朋友的爸爸也是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工作,不能經(jīng)常見面,也不能經(jīng)常的陪著你們,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知識本領,以后長大了幫助爸爸?!?/p>
3、幼兒介紹自己的爸爸。
三、活動延伸
師:剛剛你們都描述了自己的爸爸,爸爸平時上班也非常的辛苦,想一想我們可以幫爸爸做些什么嗎?
活動總結
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閱讀圖書的過程當中,安靜閱讀。注重幼兒的感受和體驗,仔細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從圖書當中理解父母,感受親情。讓幼兒在閱讀中想說,敢說,喜歡說,激發(fā)幼兒的閱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