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律動教案《造飛機》》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中班律動教案《造飛機》
一、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運用肢體動作表現飛機的飛行。
2、 初步了解音樂結構中的重復現象。
3、 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4、 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二、活動準備:
1、 歌曲:《造飛機》
2、飛機模型、音樂《造飛機》。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老師請小朋友猜個謎語:天上飛,不是鳥,前邊翅膀大,后邊翅膀小,喝飽汽油飛得
高。原來是飛機呀。
2、 出示飛機模型,觀察飛機的結構:飛機是什么樣子的?(飛機有機身、機翼、推進
器、起飛著落裝置)
(二)學做飛行動作,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飛機的形態(tài)。
1、嘗試用身體表現飛機的各個部位:你能用自己的身體造飛機嗎?小手可以做飛機的什
么?(身體、腳)推進器可以怎么做?(教師和幼兒一起造出機身、機翼、推進器等)飛
機造好了,我們一起來飛一飛。
2、聽音樂飛行:飛到天空,飛向海面,再飛到天空,飛過白云。(隨音樂教師和幼兒一
起學開飛機的各種動作。)
(三)學唱歌曲《造飛機》,學做造飛機動作。
1、 教師站起來表演《造飛機》:老師也來造飛機,請你們仔細聽一聽,看一看。
(1)歌里唱了些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動作)
(2)跟老師學一學造飛機(坐在位子上,念歌詞,念到“推進器”“造得奇”時進行解
釋。)
(3)念完第二遍歌詞,理解歌曲中重復的現象:這首歌曲中,每句歌詞的開頭是重復的,
造飛機,造飛機……,一共說了兩次,蹲下來,蹲下來……;蹲下去蹲下去……,飛上
去,飛上去……,都是重復說兩次。
(4)再次念歌詞。
(5)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一起輕輕地跟老師唱這首歌。(在座位上唱兩遍)
(6) 我們排著隊來做飛行表演,請小飛機們找個空位置站好,做動作的時候要整齊,神
氣一點。
(四)合作游戲,練習唱歌。
1、 造飛機,造飛機,飛機造得奇。剛才我們是一個人可以造飛機,那兩個人能不能造一
架飛機呢?
(1)幼兒自由討論。
(2)兩位老師示范合作表演。
(3)幼兒分配角色。(男生做機翼,女生做推進器)
(4)表演完一遍后,提出新的要求:比比哪架小飛機唱的歌好聽。然后再唱一遍。
(5)交換角色表演。
2、我們來造一架大飛機,老師來做飛機的頭部,小朋友做機身。
(1)兩位老師帶領小朋友游戲。(兩位老師分別做兩架飛機的機翼,其他小朋友做推進
器,一個跟著一個,唱兩遍)老師來做飛機翼,男小朋友跟著我,女小朋友跟著·老師,
我們變成兩架大飛機,飛機要開得穩(wěn),歌要唱的好。
(五)結束活動。
到外面去繼續(xù)造飛機。
2.中班音樂律動教案《捏攏放開》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感受和分辨音樂的上行、下行,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3、體驗做身體動作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歌曲內容:
捏攏放開,捏攏放開,小手拍一拍,
捏攏放開,捏攏放開,小手拍一拍,
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頭頂上,
耳朵上,肩膀上,膝蓋上,爬到小腳上。
3.中班教案《兒童律動操》
教學目標:
初步掌握繞腕組合動作。
復習《勾繃腳》,要求用較規(guī)范的動作完成。
喜歡律動活動,從中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準備:
錄音機;《森林狂想曲》、《鋼琴曲》、《鳥飛》、《健康歌》音樂磁帶;墊子。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健康歌》
幼兒手拿墊子跟隨老師聽音樂合節(jié)奏做熱身運動進場(幼兒自由散開,盡量舒展動作)
二、導語
(手機:鈴……)“喂,您好!哦,是小紅帽的媽媽呀,您很忙請我們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來 是嗎?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見?!薄靶∨笥?,小紅
帽的媽媽讓我們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來,我們小朋友愿意嗎?”(愿意)好的,讓我們采些水果和鮮花去好嗎?要采水果和鮮花要轉動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師做一
遍。(音樂)
三、新授手腕組合
A、教師完整示范動作。
B、幼兒非步驟學習繞腕組合
1、幼兒學習采蘋果的動作
(動作要領:立直、拍腿、提腕、轉腕、壓腕)
2、聽口令做一遍才蘋果的動作。
3、學習采鮮花的動作
(動作要領:跪坐、攤手、轉腕、推手)
4、聽口令做一遍采鮮花的動作。
C、聽口令完整跟老師連起來做動作。
D、聽音樂合節(jié)奏跟學動作。
小朋友真棒,都學會了采蘋果和采鮮花的本領了,好的,現在我們就去嘍!
四、復習‘勾繃腳’
“帶上我們的禮物,還要穿過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紅帽外婆的家,小腳丫準備了”復習‘勾繃腳’音樂:森林狂想曲
“外婆家到了,送給您外婆,外婆夸我們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剛才我們的小腳丫走了 這么久,一定累壞了吧?我們讓它休息一下吧!”音樂:搖籃曲。
五、退場
“天黑了,我們還要送小紅帽回家呢,仙女讓我們變成了小天使飛回去。我們回家嘍!
音樂:律動鳥飛碎步退場。
4.中班音樂律動教案《娃哈哈》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習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墊步。嘗試手腳協調地跟著音樂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舞蹈編排:
(1)腳步以墊步貫穿始終。
(2)聽歌詞,記動作次數。
第一句歌詞:雙手在胸前拍手兩次,雙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轉動手腕兩次。
第二句歌詞:雙手在胸前拍手兩次,雙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轉動手腕兩次。
第三句歌詞:雙手在胸前拍手兩次,雙手側平舉,轉動手腕兩次。
第四句歌詞:雙手在胸前拍手兩次,雙手在頭頂上方轉動手腕兩次。
第五句歌詞:雙手在胸前一邊拍手一邊自轉一圈。
第六句歌詞:雙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后雙手翹起大拇指擺個造型。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環(huán)節(jié)。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風土人情,進一步了解新疆,喜歡新疆,激發(fā)幼兒學習新疆歌舞的興趣。
2、學唱歌曲,熟悉歌曲,強調在重拍上的歌詞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為學習墊步打好基礎。
二、學習墊步。
1、創(chuàng)設一個“乘坐火車去新疆旅游”的情景,輔助提問:“火車怎么開呢?”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示范的火車開法:雙手叉腰,做墊步。
2、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如:“一只腳在另一只腳的后面一點用腳尖踩。”“腳踩下去的時候身體要長高?!薄變耗7聡L試,教師觀察指導。
3、教師邀請“火車開得好”的幼兒示范,再次幫助幼兒了解墊步的要領,知道只有這樣開火車才能到新疆。
4、出示鈴鼓,介紹這是新疆叔叔跳舞時用的樂器。教師跟著音樂拍鈴鼓,請幼兒跟著示范者再次開火車去新疆旅行。用鈴鼓聲給幼兒信號,在聽到鼓聲的同時腳踩下去,幫助幼兒踏上音樂的節(jié)奏。
5、請一位把握節(jié)奏較好的幼兒來做新疆叔叔拍鈴鼓,帶大家游覽新疆美景。
三、學跳新疆舞。
1、教師示范舞蹈。輔助提問:“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轉動和扭動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聯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安煌轿晦D動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兒聯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動作的順序編成了一首兒歌:
左邊的葡萄大又大,
右邊的葡萄甜又甜,
旁邊的葡萄多又多,
上邊的葡萄數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亞克西。
3、在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的過程中學會舞蹈。
教學反思:
小朋友進一步熟悉了歌曲《娃哈哈》,能清楚并熟練地演唱此歌曲。原先有些小朋友會唱此歌曲,但是對歌詞有些含糊不清,大部分小朋友本來不會唱此歌曲。通過教學,小朋友全部都能熟練地此歌曲了,而且明白了歌詞的意思,因此更好地幫助他們記住了歌詞的內容。
5.中班音樂律動教案《歡樂與悲傷》
活動目標:
1.學習區(qū)別兩首歌曲的不同性質(高興的、悲傷的)。
2.通過表情、語言、動作及粘貼顏色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3.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樂曲《蝴蝶找花》、《二泉映月》及《小鳥飛》的磁帶。
2.笑和哭的花寶寶各一個。
3.高興的、憂傷的娃娃頭若干。
4.冷色、暖色紙片若干及漿糊。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聽“小鳥飛”的音樂進活動室。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件禮物,這兩件禮物很特別,要我們小朋友的小耳朵來收,先請小朋友“收”第一件禮物……”
2.欣賞樂曲《蝴蝶找花》第一遍,然后出示笑的花寶寶。
“老師給小朋友帶來的禮物是什么呀?”(一段音樂)“小朋友聽了之后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在聽音樂的時候想干什么?”(很高興、想笑、想拍手、想跳舞……)“這個花寶寶也和我們一起聽了這段音樂,看看,這個花寶寶聽了音樂后是什么樣的心情?”(很高興,高興的笑了)。
3.欣賞樂曲《蝴蝶找花》第二遍,說說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
“請小朋友再欣賞一遍這段音樂,我們邊拍手邊欣賞,聽聽這段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
“小朋友欣賞了一遍這段高興的音樂,你們感覺它的節(jié)奏是快還是慢?”(快、歡快)“這段高興的樂曲有哪些樂器演奏呢?”(鈴鼓……)
4.欣賞《二泉映月》的樂曲,出示哭的花寶寶。
“下面請小朋友收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第二件禮物,小朋友再聽?!?/p>
“第二件禮物是什么?”(也是一段音樂)“你們聽了這段音樂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很難過,很悲傷,很凄慘,還想哭)“花寶寶聽了音樂之后心情怎么樣?”(也很難過,難過的哭了)。
5.欣賞樂曲《二泉映月》第二遍,并隨教師一起模仿拉二胡?!靶∨笥言傩蕾p一遍這段樂曲,聽聽是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這段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二胡)“這段樂曲的節(jié)奏是快呢還是慢?”(慢)
6.請小朋友邊拍手邊對比欣賞這兩段樂曲,感受這兩首樂曲有什么不一樣?
“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這兩段音樂,感受一下這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聽了之后感覺這兩段樂曲有什么不一樣呢?”
教師小結:“第一段樂曲節(jié)奏歡快,它有許多樂器演奏,很熱鬧;聽起來讓人感覺很高興、很歡樂,聽了就想笑、想拍手而且還想跳舞;第二段樂曲節(jié)奏緩慢,它只有一種樂器演奏,聽起來給人一種很難過、很悲傷、很想哭的感覺?!?/p>
7.請幼兒對比欣賞兩段音樂并自由選擇娃娃頭表現音樂。分別出示高興的和憂傷的娃娃頭:“看,這是什么呀?”(娃娃頭)“下面我們邊欣賞音樂邊玩游戲,好不好?小朋友在欣賞音樂的時候自己選一張娃娃頭表演。想一想,欣賞高興音樂的時候選什么樣的娃娃頭?欣賞悲傷音樂的時候選什么樣的娃娃頭?”
8.請小朋友邊欣賞音樂邊玩游戲:“給花寶寶找朋友”
“小朋友們看,這兩個花寶寶多孤單呀!老師這兒還有許許多多各種顏色的小花片,我們再來玩一個游戲,好不好?”
“我們把這些小花片貼在花寶寶的周圍,這樣花寶寶就再也不會孤單了!你們說對不對?”
介紹游戲的玩法:“小朋友在聽歡快音樂的時候,就在笑寶寶的周圍,粘貼上你感覺很高興的顏色花片;聽悲傷音樂的時候,就在哭寶寶的周圍,粘貼上你覺得很憂傷的顏色花片?!?/p>
6.幼兒園中班律動《鬧鐘舞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模仿小鬧鐘的動作,體驗律動活動的樂趣。
2.創(chuàng)編小鬧鐘的動作,跟隨音樂律動。
3.知道鬧鐘的組成,珍惜時間。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呼啦圈、魔法棒、鬧鐘、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變成魔法師引出活動的主題,激發(fā)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都知道我是曹老師,其實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你們不知道。其實我是一個神奇的魔法師,我的全身上下是有魔法的,看,我有一個魔法圈,我可以讓我的魔法圈轉起來,我樂意讓它轉起來、停下來,我也可以讓它跑出去,也可以讓他回來,信嗎?我要開始念咒語了(咕嚕咕嚕咕嚕咕嚕)所以,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我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一件事情我做不到,就是不能讓時間停止。因為時間永遠在滴答滴答的走個不停。
2. 教師利用故事分解動作,幼兒熟悉
?、儆變盒蕾p律動,引導幼兒說出動作的含義。
師:看,他們來了!(播放音樂)
師:剛剛那首曲子叫做鬧鐘舞會,你們剛剛都看到小鬧鐘在干什么?其實啊,小鬧鐘被魔法師喚醒了之后就開始跳起美麗的舞蹈,那他們調不動的了怎么辦?給他們擰發(fā)條,加加油!最后小鬧鐘跳著跳著都累趴下了。
?、趧?chuàng)編小鬧鐘的造型。(播放音樂片段1)
師:我身上有一根魔法棒,我要把所有的小朋友都變成小鬧鐘。我們的小鬧鐘準備睡覺了。被魔法師喚醒的小鬧鐘被敲到頭就要馬上站起來,變成一個最神氣的鬧鐘的造型(強調擺造型之后不能亂動)
?、塾變鹤兂尚◆[鐘,模仿教師隨樂律動。(播放音樂)
師:請小朋友們站在魔法師的身邊,那我們這次變成小鬧鐘之后還要跳舞。
④幼兒嘗試用身體其他的部位變成指針擺動(播放音樂)。
師:鐘表里面擺動的指針都有誰?時針、分針,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法鬧鐘。魔法鬧鐘說:我最喜歡玩游戲了,我想和大家玩一個照鏡子的游戲,照鏡子的游戲就是他做什么動作,你要跟她做一樣的動作。他說啊,我每天早上7點起床,請你喝他做一樣的動作。(7點、11點半、3點45出去玩、9點40睡覺)那我想問問我們的小朋友了,你們除了可以用手臂擺動,還可以用什么擺動?等一下,鬧鐘擺動的時候請你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擺動(手指、頭、手)
?、輨?chuàng)編擰發(fā)條加加油的動作。
師:那我發(fā)現小鬧鐘走不動的時候,會給它擰發(fā)條,那現在我是跳不動的小鬧鐘,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我了擰發(fā)條。她擰的越有勁,我就跳的越有勁。擰發(fā)條的時候蹲一下這樣才會更有力氣。除了這個動作,還有什么動作擰發(fā)條可以轉動小鬧鐘。
⑥幼兒兩兩合作律動(播放音樂片段2)。
師:請你們找到一個自己的好朋友,一會兒你們商量一下,誰做沒電的小鬧鐘,另一個小朋友后面加油。
?、哂變航粨Q角色(播放音樂片段2)。
師:請你們交換,剛剛沒電的小鬧鐘去擰發(fā)條加油,加油的變成沒電的小鬧鐘。我們剛剛和魔法師玩了這么久,學到了兩個本領,一個是用身體的部位變成指針轉動,第二個是和好朋友合作將沒電的小鬧鐘注入能量。
?、嗉w展示(播放音樂)
師:現在你們挺好魔法師的指揮。音樂響起的時候我說變成**鬧鐘,你們就變成**鬧鐘,好了,現在請小鬧鐘們閉上眼睛。
3.小結活動,告訴幼兒時間過的很快,要珍惜時間。
師:剛剛我們玩了這么久很累了,是不是覺得時間過的很快,那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
7.幼兒園中班律動教案《哈羅哈羅》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節(jié)奏,唱出與同伴打招呼的快樂情緒。
2.嘗試創(chuàng)編招手、擁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動作,與朋友結伴舞蹈。
3.和朋友見面的時候能夠主動打招呼,愿意做有禮貌的孩子。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課件《友誼王國》,表現好朋友禮貌打招呼的各種場面。
2.《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顒又仉y點:
1.重點: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節(jié)奏,唱出與同伴打招呼的快樂情緒。
2.難點:嘗試創(chuàng)編招手、擁抱等和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動作,與朋友結伴舞蹈。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我們都是好朋友”游戲情境,引導幼兒進行發(fā)音練習,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1)指導幼兒用“哈羅”的連音和跳音與同伴打招呼,進行發(fā)聲練習。
(2)鼓勵幼兒說一說、做一做遇到好朋友還可以怎樣打招呼。
2.播放歌曲《哈羅哈羅》,引導幼兒欣賞,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二拍子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
(2)教師隨音樂第 2 遍演唱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中好朋友是怎樣打招呼的?小朋友是怎樣唱歌跳舞的?一
3.引導幼兒有表情地用活潑、歡快的歌聲表現歌曲,表達與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提問:和別人打招呼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請個別幼兒示范演唱歌曲,也可以分組對唱,調動幼兒演唱的積極性。
4. 開展歌表演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和好朋友打招呼的不同動作,如招手擁抱、鞠躬等,鼓勵幼兒與好朋友結伴舞蹈。
(1)提問:你還會用哪些動作和同伴打招呼?
(2)請幼兒兩兩結伴進行歌表演,提示幼兒聽間奏交換同伴,和好朋友見面的時候主動打招呼,做有禮貌的孩子。
5.引導幼兒找到好朋友再次表演,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幼兒是主體,充分地體驗到了成就感。最成功的便是我看到了孩子們在樂唱、勤唱、敢唱、善唱,臉上始終保持著笑容,別的且不說,至少他們是快樂的。我想在快樂中學習是孩子們感興趣的,目標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當然也是老師們感興趣的。通過這次活動,我經過有節(jié)奏的跟音樂念歌詞,學唱歌曲,孩子們很快就把歌曲學會了。最后在邊唱邊表演的環(huán)節(jié),我采用邀請的游戲形式,交換伙伴,共同游戲,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與同伴交往的樂趣,同時感受到了同伴之間的感情,增強了交際能力。
不足:
形式有點單一。在配上動作要求的方面沒有太強調,所以孩子在表現方式方面便顯得含蓄了。在以后的活動中,我要注意提高敏銳度。根據孩子的能力來適時適當的提升教學目標,讓孩子不至于滿足于課堂上。
8.幼兒園中班律動《動畫城》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在熟悉黑貓警長、孫悟空、葫蘆娃動畫角色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角色動作并根據音樂節(jié)奏大膽的展示符合角色特征的動作。
2、明確“移動城堡”游戲中向右移動一個位置的基本玩法和規(guī)則,能根據音樂做起立,轉動、走、坐的動作。
3、在活動中通過位置和角色的變換,感受不同挑戰(zhàn)帶來的刺激和樂趣。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座位準備 幼兒圍坐成圓圈
1.材料準備:
手環(huán)(帶在幼兒右手腕),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孫悟空頭飾貼在椅子后面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出活動
今天我要帶你們去動畫城去闖關,只要我們可以成功的闖過3關,就可以獲得神秘大獎,先聽一聽闖關成功的音樂是什么?
2、分別聽音樂,猜一猜每一關要變的人物
(1)師:現在我們我們準備到第一關,這一關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變身,讓我們聽一聽我們要變成誰?
幼兒:黑貓警長
聽音樂做動作變身
師:接下來我們聽一聽還要變成誰呢?
幼兒:孫悟空
師:我們一起來變身,變變變
我們來聽一聽,闖關成功了嗎?
播放成功音樂
(2)下面我們到第二關,鏡子城堡,一會兒聽到音樂跟你變身的人物一樣,你就到中間來照鏡子。下面我們來聽音樂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表現的非常棒,下面我們在跟著音樂來變身,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機靈。
我們來聽一聽我們的鏡子城堡,闖關成功了嗎?
播放成功音樂
(3)下面我們到第三關,移動城堡,移動城堡很容易迷路,沒關系,我們有能量環(huán),下面你們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做動作,引導孩子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播放音樂,每一扇門打開,做找到的相關人物的動作。
循環(huán)播放音樂老師跟孩子,做各種相關動作
我們來聽一聽,闖關成功了嗎?我們成功了,我聽到郵遞員叔叔把禮物送到我們這里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3、老師自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