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文明禮儀教案20篇》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第1篇
讓幼兒掌握自我介紹的禮儀,并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做自我介紹的膽量。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禮儀的活動教案,供參考閱讀!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正確、適當?shù)姆绞奖磉_對他人的關心。2、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fā)展連貫性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說交往能力。3、培養(yǎng)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重點:
學習用正確、適當?shù)姆绞奖磉_對他人的'關心。
活動難點:
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fā)展連貫性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說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不快樂、快樂的老爺爺各一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玩游戲:聽數(shù)抱團,引出活動主題。
(1)老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聽教抱團”的游戲吧。(玩法:老師念到數(shù)字幾,就有幾個幼兒抱成團。)
(2)幼兒在老師的指令下開始做游戲。
(3)老師:剛才你們在做游戲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啊?
(幼兒回答)
二、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關心他人的方法。
(1)出示圖片1,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的內容。
老師:咦?這個老爺爺怎么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兒回答)
老師小結:老爺爺很難過,因為他在嘆氣,眉頭擰在了一起,頭發(fā)也亂七八糟的,看起來心情很不好。
老師:小朋友們生氣時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也來表演看看吧。
(2)出示圖片2,討論老爺爺變得快樂的原因。
老師:你們剛才在回答問題時,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老爺爺露出了笑臉。真奇怪,在這一分鐘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使老爺爺變得快樂起來了呢?
幼兒思考后回答。
(3)出示圖片3,引導幼兒學習關心他人的方法。
老師:做了什么事讓老爺爺快樂起來了呢?
(幼兒討論后回答)
老師:做了一件關心別人的有意義的事,小朋友們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別人快樂起來嗎?
(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我們可以幫老爺爺捶捶背,捏捏肩膀,給老爺爺唱歌,陪老爺爺說說話等。
(4)讓幼兒自由選擇周圍的同伴,針對如何讓大家快樂起來開展討論。
捶背、捏肩膀、親一親、說一句贊美小朋友的話、拉拉同伴的小手、說一句鼓勵別人的話、跳舞、唱歌、畫畫等等。
三、結合幼兒用書,做“一分鐘快樂”游戲。
(1)老師:大家看看幼兒用書,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讓別人快樂起來的呢?如果給你一分鐘,你準備怎么讓別人快樂起來呢?
(2)幼兒思考后回答。老師:剛才你們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現(xiàn)在就請你們用這些辦法使你的同伴快樂起來吧!
(3)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法讓同伴和老師在一分鐘內快樂起來。
四、老師帶領幼兒共同跳舞結束本活動。
(1)老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嘗試了在一分鐘內讓老師和同伴快樂起來。在別人快樂的同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2)幼兒回答。
老師小結:對,當我們幫助別人、付出愛心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單只有快樂的時候,也有傷心、難過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學會盡量讓自己忘記煩惱,只把快樂留在心里?,F(xiàn)在老師放音樂,大家跟著音樂快樂起來吧!
(老師放音樂,大家一起跳舞。)
第2篇
古語云: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可見從小 學習禮儀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教案,歡迎參考~
設計思路:
分享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原來的故事基礎上我進行了一定的改編。原來每個動物都拿走了小豬的一樣食物,我在這之后又增加了每個小動物也給小豬帶來了快樂,如唱首歌、跳個舞、玩玩具,使小豬在與別人分享的同時也分享到了別人給自己的快樂,感受相互分享的快樂,這樣更容易被小班的孩子所接受。
本次活動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以猜一猜的形式引出活動主題,可以結合孩子自己的生活經驗;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故事則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孩子們還可以動一動、演一演;第三環(huán)節(jié)以實物的分享,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分享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小豬野餐時發(fā)生的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感受分享給大家?guī)淼目鞓贰?/p>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根據生活經驗,猜猜小豬帶的食物
1、看看這是誰呀?小豬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胖胖。我們和小豬胖胖打個招呼。
2、討論:天氣暖和了,小豬要去春游了,猜猜它會帶些什么東西呢?
小結:是呀,小豬和你們想的一樣,會帶很多好吃的,有的可以吃飽、有的是喝的'、還有水果和零食。
二、看看說說——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情景對話
1、聽教師講述:小豬胖胖要去春游了,它帶了好多好吃的東西,香香的面包,大大的蘋果,甜甜的飲料。
2、故事發(fā)生
小鳥:小豬胖胖說了什么?小鳥說:“謝謝!我給你唱首歌”
松鼠:小豬胖胖會怎么做呢?它會說什么?
幼兒扮演小豬,老師扮演松鼠。
小猴:請兩位幼兒來扮演
云朵:小豬怎么把食物給云朵呢?
小豬想了個好辦法,請氣球來幫忙,把東西送給云朵。
3、完整欣賞
今天小豬開心嗎?還有誰也很開心?
小結:胖胖真是一只大方的小豬。它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真快樂。
三、分享禮物——感受與朋友一起分享好東西的快樂
1、我們陳家樂小朋友也帶來了好吃的東西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幼兒分享糖果)
2、除了吃的東西,想想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和朋友分享呢
第3篇
活動目標:
1. 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客人,練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2. 使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的簡單禮節(jié)。
核心要素:
做客前 約在先 說人數(shù) 定時間 如約至 勿早晚
小禮品 人喜歡 入座后 坐相端 主人物 不亂翻
主人忙 要適時 先致謝 再告辭
活動準備:
1. 與本班一幼兒家庭聯(lián)系有關做客事宜。
2. 電話兩部。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向小朋友介紹活動內容及簡單要求。
老師要帶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誰是最有禮貌的小客人。
二. 幼兒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過程中學習禮貌用語和簡單禮節(jié)。
1. 學習有禮貌地問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輕輕地敲門,見了主人會禮貌地問候,學說“你好”。見了不同的人會使用合適的稱謂。
2. 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1) 對于主人的招待,如請客人坐,請客人喝茶,請客人吃東西,客人都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2) 在別人家不隨便翻看,拿走別人的東西。在別人談話時,不隨便插嘴。當別人提出問題時,要大方地回答。說話時,聲音輕一些,不大聲喧嘩。
(3) 與主人要友愛相處。
(4) 學習有禮貌地與主人告別。
(5) 臨走時,向主人說“XX,再見”,還可客氣地邀請別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 做客后進行小結,對幼兒在做客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小朋友在別人家做客時很有禮貌,會說“您好”、“謝謝”、“再見”,并且不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以后到別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這些,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活動延伸:
可通過角色扮演和行為辨析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拜訪做客的教育。
(1) 甜甜敲門時很用力,她這樣做好嗎?
(2) 小客人進門時沒問好,這樣做對嗎?
(3) 亂翻主人東西好不好?應該怎樣做?
第4篇
設計思路
剛進入小班的孩子,從小家庭走向了大集體,要慢慢的學會基本的交往和溝通,與人“打招呼”則是孩子一日活動中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對集體生活還不太適應的小班孩子,處于緊張、害怕、陌生的情緒中,和人主動打招呼的意識很薄弱。與此同時,我們的“娃娃家”主題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孩子們帶著各自的角色,在游戲中交往,交流。但是生澀的孩子們對于“打招呼”卻并不那么熱烈。因此通過本次集體活動,讓孩子們逐漸養(yǎng)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意識,做個文明禮貌的受別人喜歡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地和不同的人打招呼
2、體驗與人打招呼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邀請大班孩子表演)
2、錄相
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和小動物打招呼
1、今天來了幾個新朋友,,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大班孩子情景表演,幼兒觀看。
3、你看見誰了?(逐一請出小動物)
4、誰愿意來和小動物打招呼?
?。ǘ┖陀變簣@里的大朋友打招呼
1、來幼兒園的路上會遇見誰?你會和他有禮貌地打招呼嗎?
2、播放錄象(逐一和不同的大朋友打招呼,體驗相互打招呼的快樂)
3、小結:和人打招呼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做個有禮貌的別人喜歡的好孩子。
?。ㄈ┓窒泶蛘泻舻目鞓贰蕴枪?/p>
1、客人老師今天也帶來了甜甜的糖果,要給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寶寶嘗一嘗。
2、孩子們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分享糖果,體驗相互打招呼的快樂。
幼兒園打招呼教案,幼兒年齡比較小,很多幼兒都還沒有見面打招呼的習慣,這是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教師們要教會幼兒見到熟人打招呼問好,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禮貌習慣。
第5篇
一、活動目標:
1、能知道在哪些情況下要使用“請,謝謝,對不起”,奠定團體中互動的基本禮節(jié)。
2、體會更豐富的感情分化,建立積極和諧的個性。
二、活動準備:
圖片,卡片
三、活動過程:
1、引導者先和幼兒討論在生活中許多的禮節(jié),如早上到幼兒園問候老師,與幼兒打招呼,道早安,拿東西時用雙手接,并會說謝謝,不小心撞到別人時要說對不起,拿東西給別人時,要說請,放學回家時會和老師、幼兒道別說再見等。
2、接下來,引導者可以發(fā)問,讓幼兒來回答,如踩到別人時要說什么,幼兒就回答“對不起”,以此方式來練習生活中常用的禮節(jié)及禮貌用語,同時在這一周內提醒幼兒要注意禮貌。
注意事項:
除了課程上的教學外,引導者應和幼兒將這些禮節(jié)融入日常生活中。
小提示:幼兒最記得或常用的詞匯可能較少的原因是因為不知道在何種情況下要用什么禮貌用語,因此討論時知道,實際上不會使用,因此需加強日常生活練習。
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一起交談討論。
第6篇
古語云: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可見從小學習禮儀的重要性。可現(xiàn)在的一些孩子長輩的寵愛而養(yǎng)成的不良習氣,特別是在我們農村這種習氣很嚴重,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長輩,與人交往不懂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守秩序等,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幼兒對文明禮儀知識知之甚少,禮儀認知與行為相脫節(jié)。因此小班幼兒入學的同時,對小班幼兒進行文明禮儀訓練,教幼兒有禮貌、講衛(wèi)生、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做個有愛心的好寶寶迫在眉睫。我園今年啟用了《禮儀教育》作為幼兒園的研究課題,針對小班的實際情況,我們本學期《禮儀教育》教研計劃如下:
一、禮儀教育主要內容
升國旗禮儀
生活禮儀:1、進餐禮儀 2、儀表儀態(tài)禮儀 3、行走禮儀
交往禮儀:1、稱謂禮儀 2、問候禮儀 3、交談禮儀 4、做客待客禮儀 5、接打電話禮儀 6、同伴禮儀
學習禮儀:1、課堂禮儀 2、活動禮儀
二、操作要點與主要措施
制訂文明教育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文明禮儀行為常規(guī)教育,并通過多種渠道、多個層次、生動活潑的方式來訓練,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和通過專門的教育活動,以我園《做可愛的未來人》內容為依據,掌握文明用語、禮儀示范動作,使每一位幼兒都認識行為規(guī)范,文明禮儀的內容和教育意義。
(一) 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讓幼兒在環(huán)境中受到熏陶
環(huán)境對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很重要,我們對教室環(huán)境進行了布置,將有利于幼兒行為習慣的圖片張貼到墻上,并帶領幼兒一起看一看,講一講,在這種看和講的過程中,幼兒無意間就規(guī)范了自己的行為。這些圖片孩子們天天看的見,也就隨時可以受到教育。其實,這也正是環(huán)境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ǘ?將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
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應結合教學活動來進行,像在語言活動《有禮貌的豬寶寶》和社會活動《嗨,你好》中,就可以在教學活動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個談話的'環(huán)節(jié),根據教學內容適時的將禮儀教育引伸進來,教育幼兒懂禮貌,會謙讓;在進行《好朋友餅干》的教學時,可讓幼兒先制作,再讓幼兒在交換 餅干 的過程中學會文明禮貌的交往。
?。ㄈ?讓孩子在游戲中親自體驗禮儀教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在游戲中,幼兒可以在看中仿,動中學。像在體育游戲《找朋友》中,幼兒要有禮貌的和別人交往,邀請他人和自己做游戲,這樣在游戲中就提升了他們的交往禮儀;在音樂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中,孩子們可以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樂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在各種各樣的游戲中,幼兒的禮儀教育可以得到鍛煉。
?。ㄋ模?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將禮儀教育得到鞏固
在我們班開展了推選幼兒作值日生的活動,讓幼兒在互相監(jiān)督中使自己的行為習慣得到鞏固和形成。被推選出來的值日生有明確分工,到晚上離園時,還要讓幼兒對他進行評價,在這個評議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認識是非,讓他們得到正確的教育。
?。ㄎ澹?實行家園同步,提供實踐機會。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要家園合力。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向家長宣傳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同步。其次,老師也要做好言傳身教,早上主動與幼兒和家長問好。時間一長,幼兒也就受到影響,變的能主動與老師問好和再見了。
?。?抓住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
在每周一的升國旗時,就是對幼兒進行升旗禮儀教育的好時機,每當這時,我就會不適時機的對孩子們進行鞏固教育;在幼兒園里舉行大型的活動時,我也會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公共場合的禮儀教育。在活動結束后,我還會對幼兒的講禮儀情況進行總結,找出做的好的方面,再進行推廣。
?。ㄆ撸?經常鼓勵幼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當幼兒在禮儀方面表現(xiàn)的有一點進步時,我立刻給予肯定和表揚,從而強化他們的行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 月工作計劃
九月份
1、做《幼兒禮儀教育》問卷調查。
2、完成幼兒、教師、家長的文明禮儀規(guī)范的歸納工作。(分升國旗禮儀,生活禮儀,交往禮儀,學習禮儀
3、學習禮儀兒歌
十月份
1、學習編寫的文明禮儀兒歌故事;根據所學的內容教育幼兒懂得文明禮儀的概念。。
2、探索幼兒文明禮儀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具體措施、教育原則、教育內容—————)
3、教師文明禮儀講座之一(教師基本禮儀之儀容禮儀、著裝禮儀、舉止禮儀)。
4學習禮儀兒歌
十一月份
1、與家長探討如何創(chuàng)設幼兒園、家庭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互動環(huán)境,并根據我園的活動安排共同參與文明禮儀教育。
1、與家長探討如何創(chuàng)設幼兒園、家庭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互動環(huán)境,并根據我園的活動安排共同參與文明禮儀教育。
2、探索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方法:挖掘現(xiàn)用教材中的文明禮儀教育資源,并滲透文明禮儀教育;設計和開展各種形式的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教學活動觀摩。
3、教師文明禮儀講座之二(交往禮儀)。
4、進行研究小結:討論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目標、文明禮儀規(guī)范的完善,分享幼兒文明禮儀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分享各自編寫的文明禮儀教育故事、兒歌、游戲、教育活動設計等。
5、學習禮儀兒歌
十二月份
1、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重點是以 頌揚文明禮儀 為主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要求每人編寫文明禮儀小故事一個、游戲設計一個,各平行班組織文明禮儀教育教學活動觀摩。
2、學習禮儀兒歌。
3、進行研究小結:討論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目標、文明禮儀規(guī)范的完善,分享幼兒文明禮儀培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分享各自編寫的文明禮儀教育故事、兒歌、游戲、教育活動設計等。
一月份 。
1、開展第二次幼兒文明禮儀狀況調查。
2、學習禮儀兒歌。
3、修改完善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經驗總結。
4、班級收集、整理各種文字、圖片材料,并歸檔: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設計,文明禮儀兒歌、故事集,文明禮儀表演作品、游戲集,文明禮儀規(guī)范(教師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幼兒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家長文明禮儀行為規(guī)范、各崗位文明規(guī)范),幼兒文明禮儀培養(yǎng)目標,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經驗總結。
第7篇
一、現(xiàn)狀分析:
小班幼兒入園一個多月以來,已初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引導下向老師問好、說再見;初步學會使用餐具,大部分幼兒能夠獨立進餐。餐后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擦嘴、漱口,基本能保持儀表整潔。經家庭調查,大部分幼兒在家里基本上也能做到講究衛(wèi)生、講文明懂禮貌,但部分幼兒在家任性、驕橫,表現(xiàn)出“一個小寶兩個樣”。需要家長配合老師,家園一致進行教育。
二、階段目標:
1。幼兒在教師或成人的引導下,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習慣。
2。同伴一起活動時,學習有禮貌的求助和會感謝他人的幫助。
三、采取措施:
1。重視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環(huán)境因素對幼兒成長有巨大的教育潛力。在實施生態(tài)體驗下的幼兒禮儀教育時,我們會充分挖掘和利用環(huán)境中的教育因素,營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
2。文明禮儀教育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 生態(tài)體驗下的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園各領域教育教學之中,將幼兒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
四、研究內容:
(一)交往禮儀
1。在成人的提醒下能向家長老師問早問好說再見。
2。學著主動向成人、同伴問早問好說再見。
3。學講禮貌用語。
?。ǘ┚筒投Y儀
1。學習正確使用餐具。 2。學習餐后擦嘴漱口。
?。ㄈ﹥x表儀態(tài)禮儀 1。在老師的幫助下,保持儀表整潔。
2。在老師的提醒下,不做不雅的動作。
第8篇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打擾別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緊急的事會禮貌打擾。
準備:
情境表演三個。
活動與指導:
1。教師介紹情節(jié)發(fā)生的背景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內容:自從上次,小猴挨了媽媽的批評,又得到小朋友的幫助,禮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問題,這回他該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出主意。
2。觀看情境一:猴媽和兔媽正在談話。這時電話響了,小猴接聽后知道是找媽媽的,怎么辦呢?媽媽說不讓打擾她,該不該傳電話呢?
討論:
?。?)是否該打擾大人談話?
(2)怎樣打擾有禮貌?
3。 觀看情境二:猴媽正在睡覺,查煤氣的來了,小猴該不該叫醒媽媽?
討論:
該不該叫醒媽媽,怎樣叫醒有禮貌?
4。觀看情境三:老師正低頭替小朋友準備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
討論:
小猴該不該在老師最忙的時候去找老師說話?有重要的事怎樣說才有禮貌?
5。小結上述情況,讓幼兒懂得在有緊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擾別人時,要用禮貌方式打擾,不要引起別人的反感。
6。學話句式:“對不起,打擾您了,我有重要事說。”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運用。
第9篇
自我介紹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教學方法:行為辨析法、游戲童謠法?;顒幽繕耍?、讓幼兒掌握自我介紹的禮儀,并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做自我介紹的膽量。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核心要素:做介紹 要大方 口齒清 聲響亮
先名字 后年齡 讓對方 更知情
活動準備:記錄四個小朋友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況的圖片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班新來了一位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做一個自我
介紹,讓新朋友認識一下大家,好嗎?”
二、關鍵步驟:
1、自我介紹
a、教師示范自我介紹的方法
自我介紹時站姿應端正,聲音應洪亮
自我介紹時方法:“大家好!我叫xxx,我是男(女)孩,今年四歲。”
邊說邊拍手打節(jié)奏
當有幼兒在作自我介紹時,其他幼兒要保持安靜,眼睛看著作自我
介紹的小朋友,耳朵要認真地傾聽。當這個幼兒介紹完畢時,其他
幼兒應及時給予回應:“xxx,你好!xx,你好!”
b、邀請幼兒依次進行自我介紹
2、比對錯
a、老師依次出示圖片,然后請小朋友觀察四幅圖片
第一幅圖:一位小朋友在演節(jié)目前,大聲、簡潔地向大家介紹自己
第二幅圖:一位小朋友轉到了新的班級,他長篇大論地介紹自己
第三幅圖:一位小朋友在自我介紹時,忘了說自己的姓名
第四幅圖:一位小朋友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時,把頭扭向別處
b、教師請幼兒討論:圖片中的四位小朋友,哪位做得好,為什么說做
得好?其他三位小朋友為什么需要改正?應如何改?
3、討論
a、能常,我們都在什么時候進行自我介紹?(作客、表演節(jié)目或進入
新的班級時)
b、我們應如何進行自我介紹?
三、引歌套詞
可參考《小松樹》的曲調,也可自選歌曲
活動延伸
1、 游戲《學做小記者》
小朋友分組進行情景表演,輪流扮演小記者,手拿話筒去采訪?!靶∮浾摺眴寻〈蠓降剡M行自我介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別人接受采訪
2、 自我介紹練習
a、 教師:“小朋友,請你想一想,當我們自我介紹時,除了介紹自己的名字與年齡外,還可以向別人介紹些什么?”
b、 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等音樂結束,兩位小朋友就要結成對子,并互相做自我介紹
家園互動
1、 生活中,請家長在給幼兒提供自我介紹的機會,并適當?shù)亟o予鼓勵
2、 請家長平時在做自我介紹時要做到姿態(tài)和 聲音洪亮、吐字清楚,為孩子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小朋友自我介紹時,應走到老師或同伴的面前,雙眼注視大家進行介紹。介紹時要避免一些小動作的出現(xiàn),如撓頭、揪衣角、挖鼻孔等
第10篇
活動目標:
1、能夠較準確的說出自己家的大體方位及周圍的`明顯建筑
2、認識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
3、會看公交站牌,能夠通過乘公交的方式回家。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交通標志若干。
2、知識準備:幼兒認識基本的交通標志,初步了解一些交通規(guī)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觀看課件導入活動
提問:
?、傩∨笥?,我們每天回家都要過馬路,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呢?(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谖覀円黄饋砜纯瘩R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十字路口上,汽車、自行車川流不息,一個小朋友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差點被汽車撞倒。)
?、蹌偛拍銈兛吹搅耸裁??這個小朋友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展示紅綠燈、斑馬線課件教育幼兒掌握交通常識。)
學習兒歌:小朋友,過馬路,
一定要看紅綠燈,
紅燈停,綠燈行,
看見黃燈停一停。
教師溫馨提示:斑馬線是人行橫道,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走斑馬線,可別亂走。
教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才能安全回家。
?。ǘ┰俅握J識學習過的交通標志。
師:”馬路上除了紅綠燈和斑馬線,我們還認識哪些交通標志呢?”引導幼兒交流:將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標志與同伴分享,請個別的幼兒將自己畫好的安全標志用展示臺展示給其他小朋友看并說說它的作用。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大家認識的標志,讓我們來認識認識吧?!保ń處煾鶕變旱幕卮鹨来握故窘煌酥?并告訴幼兒此標志的作用),引導幼兒復習已經認識的交通安全標志。
?。ㄈ└傎愑螒蚪煌ò踩珕栴}判斷。請幼兒自由結伴分成四組,進入問題搶答環(huán)節(jié)并告訴幼兒游戲規(guī)則,幼兒依次觀看圖片中小朋友的行為,四組幼兒觀看完進行搶答,搶到了要說出做得對還是不對?應該怎么做?答對的小組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以得到小紅花最多的一組或勝。
活動結束:
和孩子們再一起念兒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兒歌:
小朋友,過馬路,
一定要看紅綠燈,
紅燈停,綠燈行,
看見黃燈停一停。
第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運用手勢表禮儀》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講解,使幼兒知道不同類型手勢的不同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體態(tài)習慣。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儒靈童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你是怎樣與人打招呼的?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萌貓小分隊是怎么和鴨子、孔雀打招呼的?
故事總結:萌貓小分隊的三只小貓在向鴨子、孔雀和儒靈童打招呼時,使用了各種不同的手勢,鬧出了一些笑話。我們平時一般是以揮手、點頭向對方問好。小朋友可要記得用合適的手勢向其他人問好,這樣才不會向小貓們一樣鬧出笑話。
3、"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會使用不同的手勢表禮儀嗎?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fā)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有哪些手勢是表示禮儀的?
?。?)儒靈童教會寶寶哪些手勢禮儀?
?。?)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會使用哪些手勢禮儀?請你做一做。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虿シ牛Y合劇情節(jié)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動畫片中孔子老師的手勢表示尊重他人的禮儀行為,小朋友們要學會正確使用手勢:比如:問好可以用握手、擁抱等方式。向別人道別可以用揮手的方式。上課時舉手回答問題也是一種禮儀的表現(xiàn),是對老師的尊重,也是好孩子的做法。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上課的時候用舉手示意老師你知道正確的.答案,在請其他人做某件事的時候用請的手勢,這樣會增加別人對你的喜愛。正確的使用手勢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方便,小朋友們也要學會正確的運用手勢。
四、游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手勢語目的:使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手勢。
規(guī)則:
1、教師出示常見的幾種手勢圖片,表示夸獎、勝利、OK、停止的手勢圖片。
2、請幼兒說一說這些手勢的不同含義,并進行模仿。
3、根據教師設置的情境,幼兒分別做出不同的手勢。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
(1)帶領幼兒誦讀《弟子規(guī)》經典。
?。?)在生活中引導幼兒使用基本手勢。
(3)和家長聯(lián)系,習慣養(yǎng)成延續(xù)至家庭中落實。
第12篇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防范意識差,在和成人外出時容易被周圍事物吸引而離開成人。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多數(shù)家長已經注意到了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外出時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外出時,不要離開媽媽,媽媽去哪兒,你就去哪兒,要不然就會被壞人抱走,找不到媽媽了。家長們的教育也僅限于此,而對于有些不懷好意的人會怎樣引誘孩子,如果你遇到這些事情應該怎么辦?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卻沒有提及。這篇教材用孩子喜歡的故事這一文學形式,講述了兔子小白遇到危險時的做法,易于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2、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難點:遇到危險時不慌亂,尋求幫助。
重點解決:通過故事和圖示的方法,讓孩子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遇到危險不要哭要尋求幫助
難點突破:教師有意識的提供由易到難的操作,以及鼓勵的語言,激發(fā)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讓幼兒通過自身不斷地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手偶:小白兔、
2、課件
活動過程
1、手偶導入,創(chuàng)設問題——
2、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3、討論照片,初步體驗——
4、游戲活動體驗升華
一、出示小白兔手偶,調動幼兒興趣。
介紹這只兔子叫小白,它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播放課件分段講述故事。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通過提問、交流、圖示等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到,遇到困難不能哭,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并讓幼兒嘗試著去幫助小兔,在解決問題中,不僅使小兔認識到而且使孩子們也認識到,遇到困難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1、出示圖片一、教師講述第一段:
?、盘釂枺盒“缀蛬寢尦鋈ゲ赡⒐降臅r候看見了什么?它想什么了?它是怎樣做的?;來;自、屈;老師;教、案;
?、朴懻摚喝绻闶切“?,看見小蜜蜂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2、出示圖片二,教師講述第二段和第三段:
⑴提問:小白遇到了誰?狐貍是怎樣說的?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狐貍見到小白不理它又怎樣做了?它對小白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說的?
?、普f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吃你的東西。)
⑶討論:如果你是小白,別人給你東西吃,你會怎么辦?
3、出示圖片三,教師講述第四段和第五段:
?、盘釂枺盒“子钟鲆娏苏l?狼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狼見小白不理它說了什么?小白是怎么回答的?
?、普f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跟你走。)
?、翘釂枺捍蠡依且娦“撞桓呤窃趺醋龅模啃“自趺醋隽??它喊什么了?
⑷討論:小白為什么要大聲喊“救命??!救命??!”如果你是小白,你會怎么辦?你覺得哪種辦法更好?
4、出示圖片四,教師講述第六段:
提問:聽見小白的叫喊,誰來了?大灰狼怎樣了?
5、交流:⑴兔子小白為什么會遇到危險?它以后會怎么做?
?、乒闶峭脣寢?,看到小白遇到了危險心里會怎么想?你會對小白說什么?(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三、通過照片觀察分析:進一步理解遇到危險可以呼喊成人尋求幫助綱要中指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曾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提供幼兒生活中的照片作為操作對象,通過幼兒幫助照片中的小朋友,讓幼兒體驗自己很棒。兔子小白真聰明,哎,小朋友也遇到了危險,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陌生人想把小弟弟帶走,小弟弟該怎么辦呢?(喊救命呀?快來人呀?媽媽快來呀……)
小結:對了,遇到了危險除了喊媽媽,還可以喊其他人來幫助。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小朋友滑滑梯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腳被卡住了,他該怎么辦?(快來人呀!老師快來呀?。?/p>
幾個小朋友一起在河邊玩,冬冬掉到了河里,真危險,該怎么辦呢?(掉在水里是非常危險的,應該趕快想辦法)
4、 小結:我的兔寶寶真會想辦法,遇到了危險應該大聲喊叫,可以喊:“媽媽快來呀!老師快來呀!救命啊,快來人??!
四、在游戲中遷移經驗:遇到危險大聲呼喊求救玩陌生人的游戲,師借故離開,請一陌生人進來強行帶幼兒走,幼兒大聲呼救。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利用生動的動畫故事向孩子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小白能跟這個人走嗎?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找誰幫忙?………、孩子們漸漸有了警惕意識,也激發(fā)了幼兒討論的興趣。什么是陌生人,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跟陌生人走的后果怎樣?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爭著發(fā)言,同時想出各種各樣解決的辦法。整個活動幼兒的情緒很高,我認為這和活動的內容有很大的關系,故事中的這幾種情況隨時可能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幼兒也經常從大人的嘴里聽到或從電視上看到這種現(xiàn)象,因此,他們對熟悉的情況產生共鳴,就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我還認為,當孩子想說、急于說的時候,教師應給與幼兒充分的'時間、自由,讓他們和同伴交流。教師的任務只是幫孩子提煉一個正確的結論,這樣,幼兒反而更專心、更集中在活動的內容上。
第13篇
一、說教材
《聰明的小白兔》是一個充滿童趣的教學內容。故事選擇了幼兒喜愛的小白兔作為主角,以西瓜的各種用途作為線索,向幼兒展示了小白兔的機智,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積極動腦,大膽表達,有利于幼兒思維能力及口語能力的發(fā)展。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詞匯量少,只能用簡單的短句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因此,活動中,教師應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設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機會,吸引幼兒大膽講述,積極表達。
三、說活動目標
1、能結合圖片大膽想象并表述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白兔的機智。
2、喜歡傾聽故事《聰明的小白兔》,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外出時保護自己的方法。
四、說活動準備
課件《聰明的小白兔》;
五、說教法
我采用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大膽表達,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能力。
六、說學法
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我通過"視聽結合,分段理解","積極思考,大膽表達"的學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七、說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吃過西瓜了嗎?(幼答:吃過。)那西瓜除了吃還可以干什么?(幼答如:做西瓜帽、西瓜燈。)
〈2〉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圖片里的小白兔用西瓜解決了很多困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怎樣用西瓜解決困難的。
二、教師逐幅出示課件,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并表述故事情節(jié)。
〈1〉出示課件(一),提問:
——你們看到圖片上有什么?(幼答:有大太陽、小白兔、西瓜地等。)
——小白兔在干什么呢?(幼答如:小白兔熱得滿頭大汗,它在吃西瓜。)
——請小朋友猜一猜小白兔為什么要吃西瓜?"來;自、屈;老師;教、案;(幼答:口渴)
教師小結:原來小白兔口渴了,所以,小白兔吃西瓜解渴。
〈2〉出示課件(二),提問:
——吃完了西瓜,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幼答:用西瓜皮當帽子。)
——小白兔戴上西瓜帽后有什么感覺?(幼答:戴上西瓜帽可以涼快些。)
教師總結:這真是一只聰明的小白兔,戴上西瓜帽真的涼快多了。她繼續(xù)往前走,咦,小白兔為什么停下了腳步呢?(幼答:有一條小河)原來小白兔看到了一條小河,它要過河。
——教師:小白兔不會游泳,這可怎么辦呢?
〈3〉出示課件(三),提問:
——教師:小白兔想了什么辦法呢?(幼答:小白兔用西瓜皮當小船過河)
教師小結:小白兔用西瓜皮當做小船過河。
〈4〉出示課件(四),提問:
——教師:過了河小白兔遇到了誰?(狐貍)
——教師:狐貍要干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如:狐貍很兇,張開大嘴。)
——教師: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小白兔?
〈5〉出示課件(五),提問:
——教師:小白兔到底有沒有被狐貍吃掉呢?它想了什么辦法戰(zhàn)勝了狐貍?
教師總結:原來小白兔用西瓜皮戰(zhàn)勝了小狐貍,小狐貍踩到西瓜皮摔得四腳朝天,小白兔趁機溜走了。
三、請幼兒完整地觀察課件,感受小白兔的機智。
教師:小白兔用西瓜皮解決了哪些困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總結:用西瓜皮解渴,用西瓜皮當帽子遮陽,用西瓜皮當小船過河,用西瓜皮戰(zhàn)勝了狐貍。
四、教師播放課件,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你喜歡這只小白兔嗎?為什么?(因為這是一只聰明的、愛動腦筋的小白兔。)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真棒,學會了小白兔的聰明才智,下面我們就把這個好辦法帶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利用生動的動畫故事向孩子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小白能跟這個人走嗎?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找誰幫忙?………、孩子們漸漸有了警惕意識,也激發(fā)了幼兒討論的興趣。什么是陌生人,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跟陌生人走的后果怎樣?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爭著發(fā)言,同時想出各種各樣解決的辦法。
整個活動幼兒的情緒很高,我認為這和活動的內容有很大的關系,故事中的這幾種情況隨時可能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幼兒也經常從大人的嘴里聽到或從電視上看到這種現(xiàn)象,因此,他們對熟悉的情況產生共鳴,就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我還認為,當孩子想說、急于說的時候,教師應給與幼兒充分的時間、自由,讓他們和同伴交流。教師的任務只是幫孩子提煉一個正確的結論,這樣,幼兒反而更專心、更集中在活動的內容上。
第14篇
一、活動目標
1、能結合掛圖故事來感受小白兔的聰明機智。
2、能夠大膽想象敢于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做有禮貌的聽眾。
二、活動準備
掛圖《聰明的小白兔》
三、活動過程
1、師幼談話導入活動。
①、西瓜可以干什么呢?
?、?、除了吃它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③、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圖片里的小白兔用西瓜解決了很多的困難,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樣用西瓜解決困難的。
2、教師逐幅出示掛圖,啟發(fā)幼兒想象并大膽表述故事情節(jié)。
?、佟⒛銈兛吹綀D片上有什么?
?、?、大太陽下,小白兔怎么樣?
?、邸⑦@幅圖中的小白兔用西瓜解決了什么問題?
3、出示掛圖二提問:
?、?、吃完了西瓜,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
?、?、小白兔為什么要做一個西瓜帽呢?
?、邸⒔處熆偨Y:小白兔真會動腦筋,帶上西瓜帽就涼快多了,他繼續(xù)往前走,咦?小白兔為什么停下了腳步呢?
?、堋⑿“淄貌粫斡具@可怎么辦呢?
4、教師出示掛圖三:小白兔想了什么辦法呢?
5、教師出示掛圖四:
?、佟⑦^了河的小白兔遇到了誰?
?、?、大灰狼想要做什么?
?、?、你有了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小白兔?
6、教師出示掛圖五提問:小白兔有沒有被大灰狼吃掉?他想了什么辦法戰(zhàn)勝大灰狼?請幼兒完整觀察圖片,感受小白兔的智慧?小白兔用西瓜解決了哪些困難?7、教師結合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8、教師總結:你喜歡故事里的小白兔嗎?為什么?(因為他聰明機智??)
四、課后反思
教師在授課結束后可在語言區(qū)投放掛圖和幼兒用書供幼兒講述故事,也可以開展活動“西瓜的妙用”并鼓勵幼兒將自己想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第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禮儀活動教案:我會排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學會排隊,懂得遵守排隊的規(guī)則。
2、學習運用團圓、搓捏等方法,表現(xiàn)蘿卜的主要特征。
3、體驗集體排隊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兔子卡片1張;胡蘿卜人手1個。
2、橡皮泥若干、綠葉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堆蘿,引出排隊
1、情境導入小朋友我是兔媽媽,兔寶寶,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好嗎?
2、觀看課件(一堆蘿卜)看草地上有什么?蘿卜堆成了一座小山,我們說一堆蘿卜。兔寶寶們摸摸肚子餓不餓?快來拿個蘿卜吃吃吧!
3、播放蘿卜倒塌聲聽什么聲音?哦原來蘿卜倒了,蘿卜滾了一地。為什么蘿卜會滾下來的`呀?你們剛才排隊了嗎?你們會排隊嗎?
二、生活中的排隊你們什么時候會排隊?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排隊的照片?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時候要排隊了嗎?為什么要排隊呢?(排隊可以變得很有序,不亂也不擠,學會排隊的寶寶,誰見了都喜歡。)怎樣排隊呢?
小結:是的先來的排前面,后來的排后面,一個跟一個,不推也不擠。
三、學習排隊
1、分男女兩隊吃蘿卜:肚子好餓呀!想吃蘿卜嗎?那這一次我們排著隊來拿蘿卜好嗎?記得怎樣排隊嗎?(排隊要求)
2、聽什么聲音?(錄音:哎呀我的蘿卜不見了)原來這蘿卜是老婆婆的,我們快把蘿卜送回去吧!記住要排隊哦!老婆婆說寶寶們真懂事,都學會了排隊。
四、學做胡蘿卜
1、寶寶們跟著媽媽到草地上去玩好嗎?看這是什么?這個蘿卜什么樣子的?我們也來做一個好嗎?
2、教師示范制作,幼兒觀察并嘗試制作。
揉揉揉,揉揉揉,搓搓搓,搓成一根火腿腸,下面搓一搓,捏一捏,尖尖的小小的,變成一個小蘿卜。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哇,一會兒我們已經做了那么多的胡蘿卜,蘿卜真好吃,快來吃吧。
活動目標:
1、學會自己覺排隊。
2、初步養(yǎng)成禮讓、排隊等候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隨音樂做課前準備——提高幼兒精神。
二、基本部分1、觀看情境表演玩滑梯——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提問:他們玩滑梯玩得好嗎?那個地方好?那個地方不好?
2、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培養(yǎng)幼兒思考、講述的能力,感悟排隊是講文明禮儀的良好品德。
?。?)在幼兒園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隊?你是怎樣做的?
?。?)在外面你還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排隊?大人們都是怎樣排隊的?
?。?)遇到特殊情況是應該怎樣做?(舉例:醫(yī)院、廁所)
3、看掛圖——感知禮儀
?。?)觀察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請兩名幼兒領讀(老師糾正)
(3)幼兒講解詩意(老師講解)
三、結束部分小結:鼓勵孩子以后無論在園里和外面,都要堅持做一個講文明禮儀、守秩序的人。
第1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文明進餐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培養(yǎng)小朋友慢慢吃,細嚼慢咽的文明進餐習慣。
2、通過情景表演,培養(yǎng)小朋友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凈,桌面清潔、衛(wèi)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在游戲情景中引導小朋友積極參與游戲,培養(yǎng)鞏固文明進餐的好習慣。
4、引導孩子樂于接受治療。鼓勵、培養(yǎng)小朋友不怕打針的勇敢精神。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米飯、餃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蘿、蘋果等胸飾若干,餅干、水果、盤子若干,智慧帽。
活動過程:
1、念兒歌《吃飯時》、《小瓷碗》,激發(fā)小朋友的`興趣。
2、小實驗
?。?)把面包渣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2)怎樣才容易把面包塊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3)讓小朋友比較,面包渣和面包塊哪種更容易進入"食道"。
(4)小結: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過牙齒把食物磨碎嚼細,也就是細嚼慢咽,這樣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動物"進餐"
?。?)小兔和小貓表演"進餐時",小朋友們仔細觀察。
(2)小朋友們說說小兔和小貓進餐時表現(xiàn)一樣嗎?
小兔是怎么表演"進餐"的?
小結:小兔:餐前沒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還用手抓食物,米飯、餃子撒在桌子上,到處亂跑。
(3)小貓是怎么表演"進餐"的呢?
小結:所以我們進餐時應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凈、衛(wèi)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
4、觀看小朋友進餐畫面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交流。
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哪些小朋友做得對?
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小結: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yǎng)成文明,衛(wèi)生進餐的好習慣。
5、玩過家家的游戲
?。?)分角色(五個家庭)。
?。?)過家家、吃點心。
?。?)比一比哪個家庭進餐習慣最好,最講文明、講衛(wèi)生。
(4)評選出表現(xiàn)最好的家庭,并頒獎。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進餐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禮儀,如進餐時不講話,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離開餐桌。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wèi)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后會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時進行漱口和擦嘴。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雖然抓住了幼兒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準備上,還不夠充分,不能夠給幼兒更多的提示。
一個成功的活動,離不開教師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精心的設計與考慮??傊?,我們教師平時要多善于觀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兒,時刻做一個有心人。
第17篇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行為辨析法、演示示范法、童謠游戲法
活動目標:
1、知道頭發(fā)要勤洗、常梳理。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核心要素:男童發(fā)、女童發(fā)、要得體、勤梳洗、及時理、既漂亮、又神氣
活動準備:小梳子、小鏡子、圖片
圖片:早晨起床后,曉曉主動讓媽媽給她梳頭發(fā)。
甜甜的媽媽給她梳頭發(fā)時,她大哭大鬧,不肯梳頭。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通過出示圖片引導出活動主題。
(二)關鍵步驟:
1、看看他們誰做得對呢?
?。?)老師出示一張圖片(早晨起床后,曉曉主動讓媽媽給她梳頭發(fā)),然后對幼兒提問:“曉曉在做什么事情?她做得對不對?”
?。?)老師再出示一張圖片(甜甜的媽媽給她梳頭發(fā)時,她大器大鬧),然后對幼兒提問:“曉曉為什么哭?她做得對嗎?”
?。?)與幼兒共同討論:我們應該向誰學習?為什么?
2、學說兒歌:《洗頭發(fā)》
洗頭發(fā)
溫熱水/嘩啦啦/我洗頭不害怕
香波搓/清水沖/干干凈人人夸
教師一邊引導幼兒學說兒歌,一邊用小梳子正確梳理自己的頭發(fā),給幼兒做示范
活動延伸:
1、在教室門口適宜的位置上掛一面大鏡子,以便幼兒每天來園后整理自己的儀容儀表;
2、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梳妝角,設“梳妝臺”——在小桌子上鋪上漂亮的桌布,桌子上放一面鏡子,梳妝盒(盒中盛有梳子、皮筋、面霜、擦手油等物品),供幼兒起床后裝扮使用。
家園互動:
1、家長每天清晨應主動給孩子梳理頭發(fā),讓孩子知道梳理頭發(fā)的必要性;
2、定期為幼兒洗頭發(fā)、剪頭發(fā),讓幼兒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注意事項:
頭發(fā)要勤洗,勤剪,勤梳理。
第18篇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
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guī)則。
活動準備:
紅綠燈牌子、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圖片
字卡: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
音樂《去郊游》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場,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出去郊游嘍,大家開心嗎?
哎呀,這里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見過它?
二、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
小朋友們,看看我們坐的隊行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xiàn)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游戲。老師請出兩個司機,三個騎車的以及兩個行人。
參加游戲活動的孩子聽到老師說完"開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fā)。其他孩子仔細觀察,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1)小朋友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想說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槭裁磿l(fā)生這種情況呢?
(3)(教師拿出信號燈標志)這是什么?誰能編句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將標志貼在黑板上)
幼兒回答后出示字卡"紅燈停,綠燈行"。
?。?) 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么過馬路
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走,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
三、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只手拿紅燈,一只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當小司機,過馬路時要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游戲一次。
第19篇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lián)系單、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容。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這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么呢?
2、激發(fā)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愿望提問設計: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禮貌歌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你好,再見"。并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節(jié)奏感,學習按節(jié)奏拍手,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一角布置一個熊貓的家,并請一名老師戴上熊貓頭飾扮演熊貓。
活動組織:
1、教師通過講述故事《有禮貌的小白兔》,啟發(fā)幼兒學習故事中的"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引起幼兒興趣。
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們?yōu)槭裁聪矚g小白兔呀!""因為小白兔有禮貌,所以大家都喜歡它!"
2、熟悉歌曲《禮貌歌》,并學會按節(jié)奏拍手,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師:"老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拍手,"
3、根據歌曲內容配上簡單表演動作,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快樂無比"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節(jié)奏兩個大拇指互相點一點。
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
4、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禮貌用語的正確用法。
師:"我們去熊貓家作客吧!""到了熊貓家我們怎么說?""我們一起來表演《禮貌歌》給熊貓看吧!""我們該回家了,跟熊貓說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貓家去作客,小白兔說:"你好"熊貓請小白兔吃蘿卜,小白兔說:"謝謝"于是,小白兔和熊貓在一起高高興興地搭積木,做游戲。小白兔要回家了,熊貓拉拉小白兔的手說:"我喜歡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貓招招手說:"再見"就回家了!
第20篇
由來:
在假期里,許多孩子們去了國外旅行,回來后紛紛談論自己旅行的見聞,并在談論中引發(fā)了對班集體出游的向往。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愿望我們開展了《寶貝去哪兒》的主題活動?!毒V要》的健康領域明確指出:與家庭配合,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路時要走人行橫道靠路邊行走,乘車時不把頭、臂伸出車窗外。根據綱要的提示我們結合主題活動開展了這次健康課《走路乘車都安全》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名稱:
《走路乘車都安全》
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劇和圖書,豐富幼兒出行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并樂于遵守。
準備:
繪本教材ppt、乘車場景(椅子、方向盤)、紅綠燈路口場景(紅綠燈、斑馬線)重點:豐富幼兒出行安全
知識難點:
豐富幼兒出行安全知識。
過程:
一、話題引入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過幾天我們就出去旅行了,但是在到達目的地過程中,需要你們和家長一起到達,你們會選擇怎樣出行呢?
二、探索環(huán)節(jié)
1、討論出行安全,了解幼兒前期經驗。
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出行時在安全方面應注意什么呢?
2、通過不同的方法,豐富幼兒乘車安全知識觀看情景劇,找出錯誤的做法,初步了解乘車安全知識。
你們看看剛才的那個小朋友遇到什么危險?
誰能告訴他應該怎樣做?
觀看圖書《走路乘車都安全》了解,進一步加深乘車安全知識的印象。
書中告訴我們什么是你們剛才沒有想到看到的?
進行情景表演,鞏固已學經驗。
誰想來試一試看看你們是不是文明安全小乘客?
小結:我們出門乘車的時候,遵守秩序順序上下車、還不要在車里隨意走動、公交車停穩(wěn)后再下車、下車前要觀看后面情況。
3、通過討論和觀看圖書的方法,豐富幼兒走路安全知識。
討論:我們步行到達時候應注意什么呢?通過路口時注意什么?黃燈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嗎?
觀看圖書進一步了解過馬路時應注意的安全知識。
我們看看書上是怎么告訴我們的?
進行情景表演,鞏固已學經驗。
小結:一定要等車停穩(wěn)后才可通過,人行橫道右邊更安全、過馬路時要舉手示意、路燈也要小心。
三、小結今天我們學的知識你們覺得有用嗎?我相信爸爸媽媽也不是很清楚,回家可以給爸爸媽媽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