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馬的古詩50首原文》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李后主圖(元代-馬祖常)
澤國中寒歲年宴,沙嶼潮痕明石棧。風吹半樹野梅發(fā),天上書來問春雁。
江南后主丹鉛手,畫盡冰絲世無有。宮中長晝諫囊稀,媚嫵吳娃雙進酒。
2、寄示男武子(元代-馬祖常)
爛熳天孫織錦機,春風吹雨洗芳菲。香泥滿地胭脂濕,只許新來燕子飛。
3、雜詠二首 其一(元代-馬祖常)
百丈牽船溯上流,清淮從古有三洲。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謝收。
紅樹有霜還可騎,白蘋無雨更宜舟。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馬少游。
4、錢塘潮(元代-馬祖常)
石橋西畔竹棚斜,閒日浮舟閱歲華。金鑿懸崖開佛國,玉分飛瀑過人家。
風杉鸛下春鳴垤,雨樹猿啼暝蹋花。欲賃茭田來此住,東南更望赤城霞。
5、貢院憶繼學治書(元代-馬祖常)
棘闈粉署隔重墻,校藝分官屬正郎。五夜風簾燒蠟燭,九天冰樹劑龍香。
周旋接武尚書履,供帳留茵御史床。臚唱閤門春色曙,侍臣應奏慶云章。
6、贈溧陽馬閒云鍊師(元代-楊維楨)
閒云隱者一區(qū)宅,相直芝山半面開。劍氣上天看北斗,鶴人作語過蓬萊。
樵柯石爛圍棋在,梅洞云深采藥回。相約丹陽尋祖武,三花髻子市中來。
7、【雙調】駐馬聽(元代-白樸)
吹
裂石穿云,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鴣風里欲偏斜。鳳凰臺上暮云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彈
雪調冰弦,十指纖纖溫更柔。林鶯山溜,夜深風雨落弦頭。蘆花岸上對蘭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淚盈眸,江州司馬別離后。
歌
白雪陽春,一曲西風幾斷腸?;ǔ乱梗瑐€中唯有杜韋娘。前聲起徹繞危梁,后聲并至銀河上。韻悠揚,小樓一夜云來往。
舞
鳳髻蟠空,鳥娜腰肢溫更柔。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
8、季共置酒酒間出龍眠數馬以示坐客最后出起云妙甚為賦長句(宋代-周紫芝)
君侯酌客黃金杯,六龍下食慈明催。醉開畫苑出天馬,遠自大宛西極來。
起云礧碨最后出,真龍八尺高崔嵬。
青天欲雨雨未作,怒云潑墨烏成堆。長鳴自怪兩耳立,路轉欲從雙鐙回。
王良造父眼未識,驊騮骕骦天與才。朝從燕代暮南粵,萬里一息何遼哉。
公今此畫何處得,外家中郎李公客。人間英物有護持,世上丹青少顏色。
雙花蜀錦青絲囊,還公此畫公須藏。天寒夜半黑風起,邂逅恐逐飛云翔。
9、觀馬院洗馬(宋代-曹勛)
本靡相踶性不同,金環(huán)壓轡照晴空。
晚來洗罷游韁緩,喜聽驕嘶岸柳風。
10、跋仲營子母馬二首(宋代-曹勛)
老駒雖病氣猶雄,垂耳應憐一尾風。
春草明年沙漠路,奔塵絕足許誰同。
11、次韻馬少伊、郁舜舉寄示同游石湖詩卷七首(宋代-范成大)
得得來題小隱詩,拂香縈柳畫船移。
湖邊好景春猶未,須到秋清月滿時。
12、和馬秀才先歸(明代-浦源)
長安甲第似云稠,冠蓋相望孰解愁。
宮漏深沉春樹里,禁垣環(huán)繞碧山頭。
微煙草色迷征路,澹月梨花隱驛樓。
聞道馬卿歸臥病,懶攻詞賦客諸侯。
13、馬鞍岡(明代-黎民懷)
層空蟠碧翠,佳麗佇雕鞍。夙聘黃金勒,風云冀北看。
14、送游大德赴甘州口號(唐代-馬云奇)
支公張掖去何如,異俗多嫌不寄書。數人四海皆兄弟,為報殷勤好在無。
15、途中憶兒女之作(唐代-馬云奇)
發(fā)為思鄉(xiāng)白,形因泣淚枯。爾曹應有夢,知我斷腸無?
16、惜秋華 九日擬登妙光閣,不果,寄馬桂海及家季喬伯(清代-唐芑)
嘹嚦飛鴻,橫晴天、似吐悲秋懷抱。懶上層樓,傷心暮煙斜照。
更落葉滿階,風掃殘蓼。當軒云擾。憑高處、誰稱古趣,沉酣落帽。
秋色京華老。想故園蓉菊,正當佳好。次第開、水畔放船能到。
萍蹤浪寄金臺,嘆歸與、路迢云渺。應道。佩茱莢、一人獨少。
17、和李長吉馬詩十二首 其二(元代-郭翼)
肉礧錦纏綜,流云汗似紅。太平無戰(zhàn)伐,驂驔走沙蓬。
18、送馬少卿知襄州(宋代-梅堯臣)
荊州太守隨車雨,昨夜云從峴首生。
候吏莫辭弓箙重,春泥初著馬蹄輕。
朝穿錦石江灘潤,暮入煙堤竹屋鳴。
卻嘆當年杜元凱,沉碑空愛異時名。
19、陪五馬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歸偶作(宋代-李彌遜)
鳥烏聲樂報新晴,起覓鄰翁作隊行。
愛日葵心傾爛漫,尋春蝶夢去縱橫。
人歸高屋山逾碧,船到平灘月已生。
客里不諳風景好,欲將此夕并登瀛。
20、東西馬塍(宋代-董嗣杲)
上城聚落界西東,業(yè)在澆畦奪化工。
接死作生滋夜雨,變紅為白借春風。
幾家衣食花姿異,兩岸池地勢同。
病叟扶鋤鋤晚照,前身莫是橐駝翁。
21、馬通伯屬題姚惜抱劉石庵行楷卷子 其二 劉卷(清代-鄭孝胥)
安吳論書家,欲下石如拜。鄧書殊非雅,惡札豈可耐。
石庵號蘊藉,堆墨作狡獪。未若何道州,斫陳不掛鎧。
何筆晚苦驕,嵬騀近俗態(tài)。出林喻飛鳥,我意在無礙。
22、飲馬長城窟(宋代-林希逸)
瘦馬如烏渴,長驅傍古城。聽他隨窟飲,不暇擇泉清。
沙外追風驥,榆邊積雨坑?;ㄗ讚u漢騎,草血染秦兵。
地脈千年恨,波腥萬鬣鳴。思歸頻蹀躞,苜蓿滿宸京。
23、五馬行贈宋舜和之廣信(明代-顧清)
翩翩五馬城東隅,車載兩轓兼隼旟。雪晴塵清馬蹄健,長鳴跋地當云衢。
漢家太守唐刺史,握節(jié)專城殿千里。古來青史亦吾人,肯使諸公盡專美。
西江望君如望云,驅車躍馬無逡巡。聞道群偷先出境,已識新侯是宋均。
24、君馬黃(明代-楊士奇)
君馬黃,我馬白。并出青樓東,俱馳綠楊陌。陌頭春日游人多,復恐紅塵暗玉珂。
長安大道凈如洗,回轡聯翩若流水。一雙意氣逼青春,共指天門五云里。
男兒高步會成名,何須一日千里行。
25、唐馬為士啟題 其一(明代-楊士奇)
玉花驄馬大宛來,俶儻權奇見異材。不道開元四十萬,駑駘安得望龍媒。
26、和西湖竹枝詞二首 其二(元代-馬貫)
百花樓頭聞馬嘶,郎從花里斗金雞。朝朝捲起珠簾望,不是郎歸不下梯。
27、洞中天 本名鷓鴣天寄呈馬運甫(元代-馬鈺)
休賭休飲休保人。減些煙焰少婪塵。能搜己過為長便,不見他非獲好因。
驚寵辱,樂清貧。修心養(yǎng)性惜精神。常憑如此成功行,明月清風作友真。
28、桃花馬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鑄)
花滿長春洞里開,萬枝云錦映樓臺。劉郎不道誰家物,盡與龍媒帶取來。
29、泊江潭貽馬校書(唐代-儲光羲)
明月掛青天,遙遙如目前。故人游畫閣,卻望似云邊。
水宿依漁父,歌聲好采蓮。采蓮江上曲,今夕為君傳。
30、傷我馬詞(唐代-劉禹錫)
生于磧礰善馳走,萬里南來困丘阜。青菰寒菽非適口,病聞北風猶舉首。
金臺已平骨空朽,投之龍淵從爾友。
31、裴令公見示誚樂天寄奴買馬絕句斐言仰和且戲樂天(唐代-劉禹錫)
常奴安得似方回,爭望追風絕足來。
若把翠娥酬騄耳,始知天下有奇才。
32、白馬篇(隋代-辛德源)
任俠重芳辰,相從競逐春。金羈絡赭汗,紫縷應紅塵。
寶劍提三尺,雕弓韜六鈞。鳴珂蹀細柳,飛蓋出宜春。
遙見浮光發(fā),懸知上頭人。
33、賦得登山馬詩(南北朝-蕭繹)
登山馬徑小,徑小馬才通。汗赭疑沾勒,衣香不逐風。
何殊隴頭望,遙識祁連東。
34、雞頭關(清代-馬維翰)
雄關昂然來,下插溪谷黑。肖形呼雞頭,離立矯鳳翼。
是日山出云,蒸雨灑未息。碎石踏更危,古棧濘逾仄。
一線蟻夤緣,七盤磨葡匐。草樹童不毛,人畜戰(zhàn)無力。
焉計千丈強,但覺四山直。縣厓愧老僧,置屋自胸臆。
35、登馬退山望邕州次靜峰韻(明代-翁萬達)
初夏來登千仞峰,身同飛鳥思無窮。五花墩樹歸江上,百雉城樓表粵中。
古戍嵐煙浮近郭,夕陽蕭鼓動悲風。望仙山下草空綠,不是仙人紆玉蔥。
36、送戶曹正郎馬兄德源之宣府管理軍儲兼柬殷都憲(明代-劉珝)
堪嗟一別隔三春,王事驅馳不顧身。休訝胡塵飛漠漠,只教邊廩積陳陳。
皇華北首憐君苦,白雁南來慰我頻。煩語故人殷總制,屋梁斜月數傷神。
37、贈康莊馬太史游浮丘詩 其七(明代-韓上桂)
浮丘門戶本羅浮,海上仙翁一再游。藜杖儼從天外至,星槎真見漢邊留。
苔封古字誰能讀,云護丹崖尚可求。訪勝幾何逢弭節(jié),新篇猶許萬人酬。
38、贈馬唐卿數學環(huán)中吟(宋代-方回)
揚子云易為太玄,邵堯夫易為皇極。
溫公之易曰潛虛,觀物行成有七易。
環(huán)圓其形刳其中,圓則能轉中則容。
譬如門牡必有牝,環(huán)中居士心與同。
車各雙輪三十輻,與之運行謂之轂之兩端鑿竅穴,
良工于此膏其軸。老子教人舉一隅,
莊子推廣言戶樞。圓而能容無滯礙,
大德若容百川輸。居士易應有師授,
言人咎休頃刻究。厥祖三世登巍科,
乃翁八旬享高壽。環(huán)外人賦環(huán)中篇,
何時吳門吾過船。攜酒與汝談此事,
月窟天根玄又玄。
39、詠懷四首(清代-馬仲琛)
大道無隱現,取攜惟所尚。真趣非外得,心遠神自曠。
緬彼太虛化,聲色且萬狀。觸境皆妙緒,天地無盡藏。
俯仰興悠悠,澹爾祛群妄。吾性并吾情,近在青苔上。
40、駿馬說行(清代-周馨桂)
國馬駿馬同馬形,吁嗟乃得人性情。一朝并道行,駿馬欺國馬,齧髡鬉流血殷般革纓。
國馬殊自若,駿馬色然驚。徘徊躑躅歸,不食不飲立不鳴。
廝養(yǎng)太息相告語,駿馬悔過情何苦。乃使國馬往與為伍,國馬來于于就之,鼻之同櫪而芻。
駿馬乃長鳴,有如清流濯塵污。人皆賢國馬,我亦賢駿馬。
國馬駿馬乃馬也,彼人而異,情亦獨何者。
41、曩為馬公墓書感詩承好我諸君先后次韻寄和嚴詞微義益動思古之情爰成五律二章鳴謝 其二(清代-鄭國藩)
新詩爭吊古,直道仰高風。字帶青霜冷,詞修白雪工。
是非今論定,好惡此心同。相約銘貞石,千秋證爪鴻。
42、聞喝馬惻然感嘆且恨其辭鄙惡特甚作此詩從賀方回求數解(宋代-晁說之)
一世危腸賦憫征,江城夢斷到邊城。晚風不送采蓮曲,落日唯聞喝馬聲。
長似竹枝愁遠客,重于隴水惱無情。爰求樂錄十三解,賀老當今最得名。
43、朱廉齋以張穆之畫冊索題為作磨癢馬歌贈其象郡之行(明代-陳恭尹)
鐵橋老筆多生趣,畫馬解作癢磨樹。三足作力一足拳,短鬣蕭蕭首回顧。
蘭筋不動尾絲垂,竹耳雙高目光怒。吁嗟神物宜千里,散放平皋獨何故。
戰(zhàn)士場中不一嘶,瑤池可到誰為御。雖辭銜勒得天真,未免蹉跎損高步。
古今萬物一馬也,朱公索我為長句。頓覺風生尺幅間,疏林葉脫天霜露。
海頭一州大如斗,駿足驂驔豈堪駐。何不負圖自出圣人前,何不籋云直上高天路。
世間豈無伯樂與王良,為君歌此畫馬章。
44、邊馬(明代-岑徵)
天馬玉花驄,能爭絕塞功??v然金作范,不似渥洼中。
老識陰山路,寒嘶大漠風。頻年經百戰(zhàn),辛苦護羌同。
45、紫騮馬四解 其一(明代-汪淮)
誰家白面郎,跨下紫騮馬。?跋踏落花,驕嘶綠楊下。
46、馬斃三首 其一(宋代-仇遠)
曉廄驚呼我馬瘖,塞翁一笑欲何如。西郊或有閒迎送,卻向東家借蹇驢。
47、詩一首(宋代-馬文斌)
希奇寶象獸中王,猛毅雄心世不當。
四足端然如玉柱,雙牙利劍若金鋩。
立觀峭峻成功岳,動必搖形見者慌。
但心聲名告丑類,從今何敢作災殃。
48、題韓干馬(宋代-岑津)
左輔周垣隱白沙,龍媒絕種進天家。
驕嘶玉勒憐豐草,渴飲冰泉帶落花。
西狩還經千里棧,東巡會駕五云車。
權奇滅沒猶驚電,漫許拳毛世特夸。
49、靈和殿前蜀柳(宋代-馬之純)
此柳栽從蜀郡移,宮中諸柳不能垂。
只緣草木根靈異,非是乾坤雨露私。
輕似行云清似水,軟于吹絮細于絲。
風流可愛如何比,最是風生月上時。
50、金城柳(宋代-馬之純)
金城四面柳為營,此日征西路再經。
憶昔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漸隔花中霧,綠發(fā)俄懸鏡里星。
功業(yè)未成多少事,攀枝挽葉淚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