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思念親人的古詩100首合集

        《思念親人的古詩100首合集》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思念親人的古詩100首合集

        1、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代-柳宗元)

        海畔(pàn)尖山似劍铓(máng),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2、送中書舍人內(nèi)弟董仲魯奉使親藩(明代-于謙)

        奉使親藩屬俊才,寧親此日遂歸來。天涯游子十年別,堂上慈顏一笑開。

        北闕風(fēng)云新節(jié)鉞,西湖煙雨舊樓臺(tái)。癡兒相見應(yīng)相問,好帶平安兩字來。

        3、謝師恩 答皇親見召(金朝-王處一)

        三冬凜冽彤云布。六出飄飛絮。地凍天寒難進(jìn)步。滿途冰雪,喚回童稚,且向茅庵住。貴州大醮無推訴。必要功圓聚。遠(yuǎn)逝新亡皆濟(jì)度。加持妙道,展舒云宴,一會(huì)朝元去。

        4、福建界首寄福州親舊(宋代-呂本中)

        海上秋風(fēng)吹客衣,屢煩親舊送將歸。今朝更入江東路,便恐書來即漸稀。

        5、寄臨川親舊十首意到輒書不復(fù)次序 其八(宋代-呂本中)

        吏部聲名動(dòng)一時(shí),中原人物未全衰。低摧不用還歸去,坐守遺經(jīng)可療饑。

        6、送庾侄親迎延平李先生家(宋代-李處權(quán))

        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少年綽有老成態(tài),月旦考訂評(píng)鄉(xiāng)閭。

        明當(dāng)別我擇賢妃,結(jié)束琴劍誰挽裾。春空吹晴惠風(fēng)暢,煙草弄色和氣舒。

        野橋融泄柳絮合,石岸慘愴鳴鶢鶋。乘龍有期弗獲餞,數(shù)椽政葺淵明廬。

        旅愁冥思莫排遣,離恨掛臆難掃除。況當(dāng)春晚氣暄淑,著體欲醉甘醴如。

        修程所囑蓋養(yǎng)攝,禮畢早辦雙飛輿。婦翁傳道世大儒,習(xí)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賢舅繼家學(xué),子如從之師有馀。歸來阿叔待審訂,義路禮門從廣居。

        7、望云思親為李主事賦(宋代-鄧林)

        白云飛處是家鄉(xiāng),一度觀云一度傷。望目未窮千里外,歸心已墮二親傍。

        非無厚祿供甘旨,亦有朋尊介壽康。梁國勛名青史耀,兩全忠孝紹遺芳。

        8、南寧傅同知望云思親二首 其一(宋代-鄧林)

        家山迢遞隔湘云,望若庭闈思若奔。得祿未榮三釜養(yǎng),有生難報(bào)百年恩。

        蓼莪賦罷心如織,衣線看來眼欲昏?;厥S堂霜月暮,慈烏啼處不堪聞。

        9、兄長舟次會(huì)稽以十月九日發(fā)書清江親故以此日遣使仍以十一月十二日同到去歲會(huì)稽書清江人亦同日到嘗有詩記其事(宋代-孔平仲)

        清江在何處,限以龍王大孤彭浪之險(xiǎn)阻,鄱陽彭蠡淮海之波濤。

        會(huì)稽在何處,錢塘江邊風(fēng)浪惡,金山寺下黿鼉驕。

        大冬雪霜道路塞,饑年往往多盜賊。如何兩處發(fā)書日月同,至此亦不差頃刻。

        開緘讀訖更反復(fù),兩處久不通消息。丁寧勞問若相見,滿堂歡喜動(dòng)顏色。

        枝間鵲噪今幾日,總報(bào)平安豈非吉。年年歲晏享異味,牛貍黃雀并金橘。

        從容進(jìn)仆問鄉(xiāng)閭,歸心倏起成蕭瑟。

        10、正月巡歷部郡侍親還家(宋代-蔡襄)

        養(yǎng)親方解郡,奉使又還家。

        遠(yuǎn)岫鄉(xiāng)關(guān)近,前旌父老遮。

        揮金貧自愧,舞彩喜仍夸。

        特地延賓友,相期詠白華。

        11、三和謝娛親堂扁(宋代-王灼)

        榮華夢(mèng)事付朱門,茗碗爐燻所性存。

        對(duì)月朗吟將進(jìn)酒,逢春細(xì)和樂游園。

        坐中投轄時(shí)留客,膝上含飴日弄孫。

        四美難并公奄有,何曾一夕不開樽。

        12、呈陳崇青求娛親堂三大字(宋代-王灼)

        宵人有母鬢如銀,夜半丸熊誨子頻。

        幸竊壯舉升為侍養(yǎng),敢言科第止榮身。

        小堂欲作娛親扁,純孝誰推錫類仁。

        乞取先生三大字,本崇風(fēng)教厲鄉(xiāng)鄰。

        13、上巳游顯親寺題其壁(宋代-方岳)

        芳草垂揚(yáng)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

        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詩仙即酒仙。

        14、送童子盧親國試玉堂(宋代-方岳)

        長亭柳色鵝兒黃,花事欲動(dòng)春風(fēng)香。

        佩觹徑趨白玉堂,淋漓翰墨孤鳳翔。

        黑頭相公紫微郎,金貂玉魚垂兩珰。

        攜立螭陛穿鵷行,至尊龍飛御明光。

        催班賜見清蹕長,天顏喜動(dòng)絺繡裳。

        宮花綾織云錦章,殿前拜舞籍奉常。

        跨馬入省繙縑緗,讀書晝靜珠瑯瑯。

        風(fēng)日不到蓬山傍,文字零落冰雪腸。

        要令汗竹俱流芳,子豈不見晏與楊。

        銅根鐵干森秋霜,萬牛挽之供棟梁。

        15、題德章山親公塔(宋代-王之道)

        憑陵風(fēng)雨上崔嵬,一見親公病眼開。

        似是前生師弟子,兩年今日入山來。

        16、將至吳中親舊多來相迓感懷有作(宋代-范成大)

        望見家山意欲飛,古來燕晉一沾衣?;厮伎吐坟M非夢(mèng),乍聽鄉(xiāng)音真是歸。

        新事略從年少問,故人差覺坐中稀。不須更說桑榆晚,霜后鱸魚也自肥。

        17、隆興天子七月十三日親享太廟先期風(fēng)雨彌日及夕拔木震海窗戶俱動(dòng)轉(zhuǎn)五更即止乃行禮時(shí)也喜而成三章 其一(宋代-曹勛)

        萬騎如云下太清,至尊親享在天靈。才聞初獻(xiàn)風(fēng)雷息,皎皎涼蟾數(shù)點(diǎn)星。

        18、侍親勞監(jiān)游雪峰(宋代-李曾伯)

        一水橫橋碧作彎,兩山排闥以城環(huán)。

        寺居野色煙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間。

        點(diǎn)檢花稍香淺淺,摩娑苔刻字斑斑。

        門前車馬空來去,云自無心鳥自還。

        19、游涼觀謹(jǐn)次親老韻(宋代-周密)

        錦云照方鏡,碧玉環(huán)四岸。奇涼徹心境,幽芳清鼻觀。

        恍如泛仙查,飄飄溯河漢。云收片月上,風(fēng)來萬荷亂。

        玩幽發(fā)孤詠,慨古興浩嘆。魚鳥各有樂,鵬鴳不足算。

        林虛白露滴,竹冷茶煙散。清景未易殫,當(dāng)于靜中看。

        20、褒親崇壽寺(宋代-周密)

        鶴羽鸞綃事已空,奉華遺寺對(duì)高松。宮斜鳳去無人見,且看門前粉壁龍。

        21、過蘄口六奉寺丞仲文親帖之貺今早本約來陳店復(fù)勤千騎至冶塘所以招迎之意甚厚感嘆不已賦此為謝(宋代-張孝祥)

        故人經(jīng)歲別,連日幾封書。不識(shí)江頭路,仍迂長者車。

        追參空幕府,牽挽到賓除。太息交情薄,多公不我疏。

        22、送鑒供奉歸蜀寧親(唐代-靈澈)

        林間出定戀庭闈,圣主恩深暫許歸。雙樹欲辭金錫冷,

        四花猶向玉階飛。梁山拂漢分清境,蜀雪和煙惹翠微。

        此去不須求彩服,紫衣全勝老萊衣。

        23、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唐代-權(quán)德輿)

        窮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積水曾南渡,浮云失舊鄉(xiāng)。

        海邊尋別墅,愁里見重陽。草露荷衣冷,山風(fēng)菊酒香。

        獨(dú)謠看墜葉,遠(yuǎn)目遍秋光。更羨登攀處,煙花滿練塘。

        24、送李方東歸(即故李校書端親弟)(唐代-盧綸)

        故交三四人,聞別共沾巾。舉目是陳事,滿城無至親。

        身從喪日病,家自儉年貧。此去何堪遠(yuǎn),遺孤在舊鄰。

        25、送唐州崔使君侍親赴任(唐代-白居易)

        連持使節(jié)歷專城,獨(dú)賀崔侯最慶榮。烏府一拋霜簡去,

        朱輪四從板輿行。發(fā)時(shí)止許沙鷗送,到日方乘竹馬迎。

        唯慮郡齋賓友少,數(shù)杯春酒共誰傾。

        26、役行至槜李值親故作(明代-皇甫汸)

        放舟窮越水,息駕見吳山。山近殊易即,室遠(yuǎn)竟難攀。

        徒以大夫守,悵茲游子顏。密親載尊酒,晤面語鄉(xiāng)關(guān)。

        嘆逝歲不待,恩存淚已潸。春來芳草際,魂去白云閒。

        無勞猿獻(xiàn)誚,會(huì)見鴻飛還。

        27、送親禮師登戒(清代-明修)

        幻途無處不朝真,從此休言涉世塵。陟屺正堪慈月好,登堂又喜覺華新。

        三遷教子緣方得,六十耆英道正親。此去報(bào)恩兼利眾,坦然顯現(xiàn)法王身。

        28、林文忠赴戍伊犁道遇所親繪像贈(zèng)之曰吾老矣恐不能生入玉門聊當(dāng)齒發(fā)還鄉(xiāng)也拜觀感賦(清代-陳寶琛)

        讀公奏議修公傳,晚與編詩識(shí)性情。功罪信心休問世,死生許國獨(dú)全名。

        盟鷗勃海機(jī)寧息?養(yǎng)虎天山翼已成。尚有典型勤下拜,蒼茫淚更向誰傾?

        29、壬申三月三日李眉山招同人萬柳塘修禊寧王喜聞其盛親攜杯茗肴核以助雅游 其一(清代-戴亨)

        三月月初三,品類暢以達(dá)。幽人識(shí)化機(jī),真想在林樾。

        修禊聯(lián)同聲,尊俎待名哲。晨出踐佳招,襟懷頓披豁。

        念子隔層阿,經(jīng)時(shí)恨契闊。良辰共褰裳,遵渚采芳潔。

        遲暮感人心,蘭英亦易歇。眷茲文酒歡,嘉會(huì)豈中絕。

        三五清輝圓,期君弄明月。

        30、壬申三月三日李眉山招同人萬柳塘修禊寧王喜聞其盛親攜杯茗肴核以助雅游 其二(清代-戴亨)

        造物運(yùn)無心,浩然化育流。胡為古昔人,而能與天游。

        真機(jī)暢胸臆,觸景成奇搜。況茲大塊春,蘭茝盈芳洲。

        斯理茍不達(dá),多為形跡留。賢王具曠識(shí),萬物將同儔。

        憺然忘物我,情與韋布周。梁苑侶鄒枚,陳思宴應(yīng)劉。

        慚乏數(shù)子才,安能揚(yáng)其休。

        31、南柯子 病中懷親(清代-萬淑修)

        不必愁生死,關(guān)山隔故鄉(xiāng)。樓頭吳橘又初黃。正是暮秋時(shí)候、過重陽。

        日落迷芳草,庭深怯曉霜。病懷無計(jì)苦參商。又見一行征雁、斷人腸。

        32、送劉觀文歸廣東省親(明代-程通)

        南雄自昔多才杰,上國于今識(shí)俊英。三載賢關(guān)時(shí)雨化,片帆江浦暮潮平。

        風(fēng)生丹桂秋天爽,露滴金莖夜氣清。綵服翩翩拜家慶,須知忠孝足揚(yáng)名。

        33、盧文學(xué)以寧親來婺中賦贈(zèng)祁陽郡公子也(明代-胡應(yīng)麟)

        意氣翩翩接雁行,遙從朗潤識(shí)盧郎。軒車此夕留河內(nèi),閥閱先朝重范陽。

        貫日干將虹慘淡,淩空毛穎雪飛揚(yáng)。神交未極班荊思,目斷錢塘一水長。

        34、送尹正言二親受封南歸得拜字(明代-徐溥)

        吉甫有云仍,玉堂好風(fēng)裁。嚴(yán)慈及高年,褒封際昭代。

        迎養(yǎng)極驩虞,言旋事行邁。祖席臨路岐,春明擁冠蓋。

        暑雨過川原,涼風(fēng)吹沆瀣。艤舟滄江邊,尋盟白鷗外。

        玉立諸兒孫,家慶繞膝拜。

        35、大駕親祀方丘選射齋宮奉次御制韻(明代-高啟)

        奠壁方壇曉祝釐,豹竿風(fēng)動(dòng)從靈祗。

        獻(xiàn)符多士歌昌運(yùn),扈蹕諸蕃睹盛儀。

        郊射貫侯初復(fù)古,汾祠獲鼎未云奇。

        山川效靜年多谷,神答皇心定有期。

        36、丙辰自南宮下第還避倭往來無定居親交少至獨(dú)(明代-歸有光)

        江鄉(xiāng)卜筑又城皞,春去秋來似雁臣。

        總是寂寥揚(yáng)子宅,如何更有問奇人。

        37、七月初二夜,洪州對(duì)月,懷伯丈親舍(元代-范梈)

        初秋公府肅,明月到南軒。開懷納清輝,林影類溪園。

        偶得塵氣靜,萬籟此中存。物生感氣機(jī),候蟲噪四垣。

        心虛無所入,起坐復(fù)何言?猶云不如雁,飛逝抵高原。

        和廉將軍村居二章,

        38、詩僧杞上人得旨?xì)w鄱陽葬親二十二韻(元代-黃哲)

        白下春容減,紅亭麗日升。暫邀蕓閣彥,相送草堂僧。

        輦轂同文會(huì),旃檀異德稱。詩名隨處滿,華幄自天承。

        久被宸衷眷,仍推講座登。離宮頻召對(duì),前席譽(yù)材能。

        尚食供蒲饌,禪宗問葛藤。龍河朝洗缽,鹿苑夜傳燈。

        般若翻神貝,袈裟出御繒。抽毫聯(lián)百詠,揮麈竟三乘。

        凈灑銀河水,清涵玉井冰。虛空常湛湛,行往獨(dú)兢兢。

        陟屺懷芝壟,瞻云別蔣陵。綸音旌孝德,珍翰誄先堋。

        寸草慈暉映,雙林瑞露凝。逍遙無俗慮,攀餞有佳朋。

        祖帳瓊花墜,皇京寶樹層。江流杯浩渺,巖戶錫飛騰。

        綺散煙霞動(dòng),珠含海水澄?;⑾獜幕葸h(yuǎn),牛渚待袁宏。

        莫厭塵緣混,終知雅頌興。澹湖吟賞遍,來就鶴書徵。

        39、送潘希隱歸閩省親(元代-黃復(fù)圭)

        道人騎鶴入閩邦,夢(mèng)繞慈闈一念長。紅壓錦云收荔子,綠攢香樹摘檳榔。

        曉侵霧露黃冠重,春透山林綵服光。剩有大丹并妙藥,三光凋后鬢應(yīng)霜。

        40、思親(元代-貫云石)

        天涯芳草亦婆娑,三釜凄涼奈我何。細(xì)較十年衣上淚,不如慈母線痕多。

        41、同師道弟奉親游延平鳳山(宋代-陳宓)

        我來一載強(qiáng),再覿鳳山面。

        時(shí)當(dāng)秋末垂,群木尚蔥倩。

        卓彼鸞停姿,清流潔于練。

        照影眩其儀,世治乃一見。

        伊予獨(dú)何人,婁獲遇奇盼。

        去年旱少收,田里多流轉(zhuǎn)。

        今年雖得稔,舊恙復(fù)枝蔓。

        圣主肩有虞,斯瑞遂可援。

        卻笑閩越氏,雖美誰與傳。

        山勢(shì)較奇崛,泉源費(fèi)洿羨。

        堅(jiān)松峻壁掛,暗溜陰崖濺。

        莎寒晚不雕,果異紅堪戀。

        四圍巧邏遮,千級(jí)窘攀緣。

        弟兄承板輿,向晚不知倦。

        詩成寄山中,聊用紀(jì)繾綣。

        42、紹巖上人寧親(宋代-梅堯臣)

        爾教禁足不出戶,盛夏畏蹈螻蟻蹤。

        赤日去省已亡律,曷若冠帶共甘濃。

        43、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親老辭王子賢未知來餞別(宋代-黎廷瑞)

        有客六轡濡且均,要我共看中都春。

        孔林喬木故無恙,首陽高風(fēng)應(yīng)未泯。

        亦知江山不負(fù)我,政恐風(fēng)塵能涴人。

        故友貽書復(fù)相過,但祝自愛千金身。

        44、學(xué)士兄還鄉(xiāng)之始會(huì)賓親石門寺以開門見山不能(宋代-李彌遜)

        群賢嘉會(huì)走輿臣,乍喜郎星照七閩。

        寺近南塘鐘秀責(zé),筵開晚水薦甘珍。

        放懷想盡百川飲,留客應(yīng)生四負(fù)輪。

        我獨(dú)沉疴方面壁,愈風(fēng)賴有兩騷人。

        45、和朱尉示親老生日(宋代-韋驤)

        臘殘朝夕是新春,秀入溪山碧萬尋。白發(fā)親逢蓬矢慶,綵衣人奉玉杯深。

        風(fēng)回庭砌弦簧脆,日上簾旌插珥森。敢謂小官無足慰,盡歡菽水亦甘任。

        46、題斯行厚親庵世祀閣二首(宋代-胡寅)

        軒冕身猶寄,金貲意不存。

        永懷三釜樂,當(dāng)把一經(jīng)繙。

        靜室依松柏,清規(guī)遺子孫。

        里仁如長者,真使簿夫敦。

        47、度侄從事行親迎之禮于傅氏朋舊各賦詩贈(zèng)別老(宋代-劉學(xué)箕)

        曉露沁桃臉,東風(fēng)搖柳絲。

        小雨斂香塵,山川發(fā)華滋。

        今晨天氣新,滿路春融怡。

        祖餞賓從歡,喧嘩車馬馳。

        問云何為者,吾子有所之。

        所之道匪遙,求友貴及時(shí)。

        婚姻古則然,制禮今或夸。

        琴瑟因好合,蘋繁尤謹(jǐn)持。

        擇藕得賢柔,令淑全婦儀。

        豈但榮已身,實(shí)將慰母慈。

        冰翁君子儒,材術(shù)世吏師。

        聽訟鑒燭物,明尤差毫釐。

        子既獲晤承,朝夕廣見知。

        士生三日別,猶以刮目為。

        此行諒經(jīng)月,歸計(jì)春仲期。

        非吳下阿蒙,行可驗(yàn)措施。

        心廣體自拜,勿溺小智私。

        門戶要人興,責(zé)望夙所蘄。

        廟見事唯謹(jǐn),遄邁毋或遲。

        語直殆逆耳,愿當(dāng)深致思。

        48、省中春晚忽憶江南舊居戲書所懷因寄兩浙親故雜言(唐代-權(quán)德輿)

        前年冠獬豸,戎府隨賓介。去年簪進(jìn)賢,贊導(dǎo)法宮前。

        今茲戴武弁,謬列金門彥。問我何所能,頭冠忽三變。

        野性慣疏閑,晨趨興暮還?;〞r(shí)限清禁,霽后愛南山。

        晚景支頤對(duì)尊酒,舊游憶在江湖久。庾樓柳寺共開襟,

        楓岸煙塘幾攜手。結(jié)廬常占練湖春,猶寄藜床與幅巾。

        疲羸只欲思三徑,戇直那堪備七人。更想東南多竹箭,

        懸圃瑯玕共蔥蒨.裁書且附雙鯉魚,偏恨相思未相見。

        49、和裴侍中承恩拜掃旋轡途中有懷…官僚鄉(xiāng)國親故(后缺)(唐代-張九齡)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氣雄。生才作霖雨,繼代有清通。

        天下稱賢相,朝端挹至公。自家來佐國,移孝入為忠。

        霜露多前感,丘園想舊風(fēng)。扈巡過晉北,問俗到河?xùn)|。

        便道恩華降,還鄉(xiāng)禮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見兒童。

        50、道逢北使題贈(zèng)京邑親知(唐代-張九齡)

        征驂稍靡靡,去國方遲遲。路繞南登岸,情搖北上旗。

        故人憐別日,旅雁逐歸時(shí)。歲晏無芳草,將何寄所思。

        51、送斛絳侍親之官(宋代-黃裳)

        解顏而笑偶相從,澄寂潭邊五載中。學(xué)道南來無爾隱,侍親西去有誰同。

        夜歌一劍胸中氣,卯酒三杯馬上風(fēng)。塞北功名須黽勉,自來渾厚出山東。

        52、送董正字武歸常州覲親(唐代-姚合)

        路岐知不盡,離別自無窮。行客心方切,主人樽未空。

        楚檣收月下,江樹在潮中。人各還家去,還家慶不同。

        53、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唐代-皎然)

        霽景滿水國,我公望江城。碧山與黃花,爛熳多秋情。

        搖落見松柏,歲寒比忠貞。歡娛在鴻都,是日思朝英。

        54、送慈侍者寧親(宋代-釋守卓)

        生緣斷處參吾道,孝義敦時(shí)念倚門。要得一槌收兩當(dāng),別余歸去省寒溫。

        55、乙卯中秋月色徹曉喜而有賦呈諸親舊(宋代-姜特立)

        客來暮靄尚周遮,客坐乾坤見物華。

        萬里更無云吐葉,一天唯有桂開花。

        肅霜青女令先布,專夜嫦娥意太夸。

        便欲從茲凌汗漫,不知何處上仙槎。

        56、陳都閫汝玉以思親冊(cè)求題久未有以復(fù)也二月君提兵過江賦此為別佇聞捷音把筆以俟 其二(明代-顧清)

        塋木青青雨露垂,赴君還憶別親時(shí)。須知列鼎關(guān)心句,便是元戎奏凱詩。

        57、劉君克柔以親老思?xì)w適有南京尚寶卿之命喜而索詩(明代-顧清)

        申浦風(fēng)煙接鷺洲,符臺(tái)鎖鑰近龍樓。幾年空作飛云望,此日真成衣錦游。

        潞渚汶河新得雨,白魚紅蟹正當(dāng)秋。都亭極目行塵盡,恨不相隨并綵舟。

        58、題易生具慶圖壽親七十(明代-夏良勝)

        未信須眉?jí)衾镎妫埫呃鲜重?fù)高鄰。壽觴有詠多名筆,便作山中不老人。

        59、題鄭氏思親卷(明代-楊士奇)

        不忍杯棬飲,愁聞陟屺詩。九原那復(fù)作,寸草恨難遺。

        為養(yǎng)誠無及,行身庶可期。靈椿百年壽,至樂罄吾私。

        60、送陳邦瑞侍御巡按山東兼過山西省親(明代-邊貢)

        缺蟾墮崦關(guān)樹蒼,長河白淺波云光。殿中使者踏曉去,驕馬遠(yuǎn)餞金繡香。

        齊山青青晉山紫,兩地彩躔看柱史。王程下放晝游閒,準(zhǔn)背剛風(fēng)驀千里。

        山郊候人如羽立,獰色郵郎報(bào)函急。屈軼枝明海岳寒,神羊影射狐貍泣。

        曲臺(tái)宦子離怨新,四歲簪袍羞后塵。拜君東行勿草草,張桓已謝滂公老。

        61、思親(明代-解縉)

        一拜嚴(yán)親二載馀,晨昏定省竟疏違。黃金殿上晴云動(dòng),白玉堂前曉日暉。

        一片丹心留上國,幾回歸夢(mèng)繞庭闈。朝回討論絲綸閣,獨(dú)坐黃昏對(duì)紫薇。

        62、雨中留蔡黃二親(明代-何景明)

        門巷泥深過客難,百年聊共此盤餐。浮云落日山河暮,細(xì)雨青春樓閣寒。

        近夜蛟龍還入浦,久陰鴻雁更移灘。年華滾滾相逢少,莫厭拌留到夜闌。

        63、寒夜思親(元代-郭鈺)

        老親白發(fā)抱諸孫,寄食偏懷地主恩。故國山河空灑淚,殘年風(fēng)雪更消魂。

        績麻誰與寒分火,待米長孤暮倚門。生子不才名位晚,愁來詩句共誰論。

        64、被命中山以親老不赴書懷寄集賢曾公參政趙公(宋代-張方平)

        野懷常逐白云飛,疏拙那能合世機(jī)。偶似曹溪一宿覺,已多蘧瑗九年非。

        略呈幻事何須了,惟愿朝恩早放歸。它日蓮華峰下去,猶期話道過黃扉。

        65、次琬妹月夕思親之什(宋代-利登)

        緩作地程早作歸,倚門親語苦相思。

        白頭親老今多病,不似當(dāng)初別汝時(shí)。

        66、賊臣劉豫挾虜騎犯兩淮天子親總六師出征賊騎摧衄宵遁鑾輿既還效杜拾遺作歡喜口號(hào)十二首 其十二(宋代-劉一止)

        東風(fēng)九市遍開場,梅柳參差近玉堂。應(yīng)許侍臣俱入賀,捧持春酒壽君王。

        67、挽方親來伯(宋代-劉克莊)

        弆藏古物或千年,漢晉隋唐在目前。

        死有一孫堪付托,生惟四友共周旋。

        寶扶風(fēng)簋如原甫,臨永興書逼米顛。

        占盡人間最清事,吾碑百世后方傳。

        68、皇甫郎中親家翁赴任絳州,宴送出城贈(zèng)別(唐代-白居易)

        慕賢入室交先定,結(jié)援通家好復(fù)成。新婦不嫌貧活計(jì),

        嬌孫同慰老心情。洛橋歌酒今朝散,絳路風(fēng)煙幾日行。

        欲識(shí)離群相戀意,為君扶病出都城。

        69、題王司訓(xùn)汶陽親舍圖(明代-薛瑄)

        先生累葉居鄒魯,禮樂詩書紹先祖。夫子遺風(fēng)飽已聞,杏壇遺跡頻經(jīng)睹。

        一自賓興上玉京,便拜除書綰絲組。官在中州千里馀,回首鄉(xiāng)關(guān)路修阻。

        為因甘旨缺晨昏,故遣良工寫鄉(xiāng)土。淡靄初分嶺上村,輕煙乍點(diǎn)天邊樹。

        洙泗微茫洄不流,龜蒙岌嶪黯將雨。憑軒忽若無丹青,汶水之陽見庭宇。

        花間一鳥窺簾櫳,竹里兒童隨杖履。靜聽如聞琴瑟鳴,細(xì)看似覺斑斕舞。

        先生乃是純孝人,思親對(duì)此融心神。錦衣有日遂榮養(yǎng),壽觴更祝如大椿。

        吾聞昔日唐忠臣,大行跋馬高嶙峋。白云孤飛繞親舍,望之不覺涕零巾。

        至今香名滿人耳,先生豈不追芳?jí)m。愿將此圖莫輕擲,子孫永作傳家珍。

        70、白云思親圖為俞千戶賦(明代-梁蘭)

        陟彼崆峒阿,載睇孤云飛。云飛無定蹤,思親無已時(shí)。

        即戎受王命,跬步焉敢離。豈不念晨昏,道遠(yuǎn)莫致之。

        安得生羽翰,隨云去還歸。古來盛名士,忠孝兩不違。

        矢心委厥躬,但恐憂毋貽。

        71、欽和御制思親懷古律詩二首 其一(明代-釋宗泐)

        玄堂冬日尚玄衣,獨(dú)有思親外萬幾。虞帝泣天當(dāng)雪鬢,漢皇歸沛度河磯。

        中都勝地疏游幸,大孝終身靡間違。天下蒼生欽圣化,老臣寧不念庭闈。

        72、童氏作樓奉親名曰樂心(元代-吳當(dāng))

        高構(gòu)日登臨,庭闈總稱心。游魚出水底,鳴鶴在林陰。

        山雨晴留黛,松風(fēng)夜當(dāng)琴。地幽多勝事,不惜酒頻斟。

        73、旋里既久親故猶諉陲不已,賦此自遣二首 其二(清代-張洵佳)

        當(dāng)年賤子嘆途窮,強(qiáng)學(xué)吹簫韻未工。港淺豈能通大海,霜高何處乞春風(fēng)。

        無求始覺人情厚,有累誰知宦橐空。今日從違無一可,幾番惆悵為諸公。

        74、和致政侍郎書懷因寄贈(zèng)侍親及鄧以中使計(jì)會(huì)刬刷軍器改途先之唐因寄是詩(宋代-彭汝礪)

        霧露星軺濕,塵埃羽檄馳。君王非好武,天下合防危。

        樂事難并合,浮生易別離。賴知春好在,五日與君期。

        75、正月二十四日侍親游羅浮道院棲禪山寺(宋代-蘇過)

        淡云曉蔥蘢,野水清可揭。山明草木秀,使里見瑣細(xì)。

        人閑境愈靜,地暖春先逝。桃李已青枝,落花空覆砌。

        涼風(fēng)稍可愛,習(xí)習(xí)來衣袂。赤日雖未苦,炎炎逼裘毳。

        道人疑有道,羽服襟裳弊。晨齋爨無煙,含糗聊卒歲。

        空階指蓽撥,破屋緣薜荔。拄杖挑筍蕨,折柳樊蘭蕙。

        居夷信何陋,即此可遁世。敢?guī)熢『跻?,不?shù)山陰禊。

        人生行樂耳,四海皆兄弟。何必懷故鄉(xiāng),吾駕隨所稅。

        76、沈恒文今夏抱病病已將絕承佛口親宣使之更住世作功德長生白業(yè)從此霍然閱三日覽揆即敘此奉壽 其一(明代-釋今無)

        客居此土家西方,家信今年到此疆。金色主人親口說,長居客舍不須忙。

        77、望云思親為太學(xué)生李某賦(明代-黃仲昭)

        悠悠天際云,飛繞江南路。游子行見之,徘徊日將暮。

        飛云本無心,于人亦何與。為念白頭親,遠(yuǎn)在云飛處。

        丈夫身許國,私恩邈難顧。鄉(xiāng)山杳靄間,可望不可赴。

        安得雙羽翰,高飛逐云去。我亦別庭闈,接武金鑾署。

        為君動(dòng)長吟,潸焉淚如注。

        78、旅況思親(明代-尹體震)

        強(qiáng)解萊衣別故園,白云南望幾煙村。西風(fēng)忽遇堂前燕,報(bào)道三秋盡倚門。

        79、親農(nóng)歸途中次舊放水詩韻(明代-吳與弼)

        迎恩橋畔獨(dú)經(jīng)過,課仆西疇事早禾。卻憶去年今夜興,淮陰去棹好風(fēng)多。

        80、大畬岡望撫州城奉懷任潘諸廣文及五峰親舊(明代-吳與弼)

        亭亭古木轉(zhuǎn)繁陰,拂面清風(fēng)晝滿襟。坐接水云城郭近,新詩聊為故人吟。

        81、云舍寧親(明代-章懋)

        榕葉梅花嶺路長,皇華持節(jié)晝還鄉(xiāng)。此行不似并州使,悵望孤云隔太行。

        82、紫蓋峰前作小圃日親圃事情見乎辭呈伯氏兼簡(宋代-胡宏)

        有志從來不浪憂,只憂心不似前修。

        數(shù)菑未況已頭白,待獲忘情在晚秋。

        自覺才疏勝北海,又無經(jīng)學(xué)震西州。

        甘為稼圃南山下,長謝周公愧孔丘。

        83、思親行寄弟子通(明代-劉睿)

        今年八月來作客,出門倏忽日已百。

        自從二十走湖海,零落天涯幾岑寂。

        幾岑寂,重悲嘆。

        親在高堂望子還,子在長途衣亦單。

        準(zhǔn)擬明年作官食君祿,歸來共汝舞袖紅斒斕。

        天目之山去天不盈尺,使我登之徘徊望鄉(xiāng)國。

        吁嗟,胡不生羽翼?吁嗟,胡不生羽翼?

        84、沁園春(從臾還親)(宋代-朱元夫)

        心上浮香,軒前度影,約久傳梅。奈月意風(fēng)情,枝南枝北,云婚雨嫁,年去年來。幾望溪橋,屢肥芳信,歷盡冰霜春自回。朝來報(bào),報(bào)梢頭兒女,并蒂花開。

        佩環(huán)飛下妝臺(tái)。喜今度佳期不用催。羨行李三千,金屏翠幄,仙姿第一,玉骨瓊?cè)4频娂?,雄蜂逐逐,爭道工為使與媒。翁知么,有西樓過雁,暗為徘徊。

        85、奉親兩載為民祈蠶作競渡於此以五十六言即事(宋代-韓煜)

        中巴舊說古刀州,環(huán)壁依城水自流。

        魚米豈殊京洛在,人民輕向死生不。

        我來二載無青眼,心嘆三農(nóng)空白頭。

        修禊何妨?xí)词?,放懷杯酒問田疇?/p>

        86、望越懷親(宋代-葛天民)

        高帝陵邊我故廬,白云慘淡帶蒼梧。

        歸心政與江流動(dòng),更著青山隔岸呼。

        87、墓廬追親(宋代-趙友直)

        萬古維乾坤,一生資父母。

        乾坤春復(fù)春,父母恩難補(bǔ)。

        瞻彼林中烏,猶能懷反哺。

        矧茲六尺軀,不念劬勞苦。

        88、冬孟駕出親享太廟連日雨是朝大霽都人云凡四(宋代-王邁)

        玉宇瞳曨曉,瓊京略綽寒。

        紫衣千騎從,黃繖萬人看。

        日景新開霽,天顏賸有歡。

        賀回春滿殿,圣母喜加餐。

        89、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及銘矣今獨(dú)成兩絕句寄之 其二(宋代-張栻)

        向來屢著敬齋語,正恐多言意未明。今日?qǐng)?bào)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貴躬行。

        90、人日感懷因寄玉山親舊并以示當(dāng)涂溧陽諸表弟(宋代-趙蕃)

        唐人重人日,往往見于詩。

        孰謂風(fēng)流遠(yuǎn),聊須著語追。

        憑高縱無地,念遠(yuǎn)得忘思。

        欲寄江東弟,斷腸梅滿枝。

        91、湖州親舊二首(宋代-趙蕃)

        憶昔倚少壯,不畏離別苦。

        及今更中年,頗識(shí)謝公語。

        連朝接殷勤,故已辦茲去。

        今晨竟不免,況此風(fēng)更雨。

        夾溪誰家柳,向我強(qiáng)作舞。

        汝且不自持,寧能留我住。

        92、奉送達(dá)之秘郎還豫章親庭(宋代-趙蕃)

        吾友不藏善,相逢過所聞。

        政茲欣再見,忽爾嘆離群。

        舉子名場事,躬行對(duì)處勛。

        相期在白首,勿漫躡青云。

        93、題蔣伯玉作白玉山創(chuàng)亭于廨舍之后榜曰望云思其親也因賦十韻(宋代-趙蕃)

        蔣侯家荊溪,胸次飽空闊。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

        有酒無地把,況助詩句活。規(guī)模作危亭,更為思親設(shè)。

        安車幾時(shí)來,歷覽吳與越。俸廩雖云薄,采菽水可啜。

        我實(shí)通家子,此意敢自別。愿同竹馬兒,就彼上壽列。

        豈惟一門事,獷俗坐可革。長使是邦人,指亭記所茇。

        94、思親 其三(宋代-謝枋得)

        九十萱親天下稀,人無容力荷天慈。衣冠禮樂江東聚,此是癡兒奉母時(shí)。

        95、思親五首(宋代-謝枋得)

        九十萱親天下稀,十年甘旨誤庭闈。

        臨行有懇慈心喜,再睹衣冠兒便歸。

        96、親仁里雙鷺(唐代-許棠)

        雙去雙來日已頻,只應(yīng)知我是江人。對(duì)欹雪頂思尋水,

        更振霜翎恐染塵。三楚幾時(shí)初失侶,五陵何樹又棲身。

        天然不與凡禽類,傍砌聽吟性自馴。

        97、咸亨殿宴近臣諸親柏梁體(唐代-李治)

        屏欲除奢政返淳。(霍王以下和句亡)

        98、白云思親圖(元代-王翰)

        暮山高處白云生,游子登臨淚滿纓。恨不此身生羽翼,隨云飛去到親庭。

        99、題瞿德皋奉親讀書處(元代-王翰)

        日向華堂奉起居,夜歸蕓閣坐觀書。養(yǎng)親愿祝千齡壽,稽古須通萬卷馀。

        汗簡青青裁楚竹,廚羹白白饌江魚。它時(shí)會(huì)作龍頭客,忠孝傳家定不虛。

        100、為潘文則作思親詩(魏晉-王粲)

        穆穆顯妣。

        德音徽止。

        思齊先姑。

        志侔姜姒。

        躬此勞瘁。

        鞠予小子。

        小子之生。

        遭世罔寧。

        烈考勤時(shí)。

        從之于征。

        奄遘不造。

        殷憂是嬰。

        咨于靡及。

        退守祧祊。

        五服荒離。

        四國分爭。

        禍難斯逼。

        救死于頸。

        嗟我懷歸。

        弗克弗逞。

        圣善獨(dú)勞。

        莫慰其情。

        春秋代逝。

        于茲九齡。

        緬彼行路。

        焉托予誠。

        予誠既否。

        委之于天。

        庶我顯妣。

        克保遐年。

        亹亹惟懼。

        心乎如懸。

        如何不吊。

        早世徂顛。

        于存弗養(yǎng)。

        于后弗臨。

        遺衍在體。

        慘痛切心。

        形影尸立。

        魂爽飛沉。

        在昔蓼莪。

        哀有余音。

        我之此譬。

        憂其獨(dú)深。

        胡寧視息。

        以濟(jì)于今。

        巖巖叢險(xiǎn)。

        則不可摧。

        仰瞻歸云。

        俯聆飄回。

        飛焉靡翼。

        超焉靡階。

        思若流波。

        情似坻頹。

        詩之作矣。

        情以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