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經(jīng)典古詩詞100首經(jīng)典

        《經(jīng)典古詩詞100首經(jīng)典》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經(jīng)典古詩詞100首經(jīng)典

        1、老馬(唐代-姚合)

        臥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2、送宗判官歸滑臺序(唐代-任華)

          大丈夫其誰不有四方志?則仆與宗袞(gǔn)二年之間,會而離,離而會,經(jīng)途所亙(gèn),凡三萬里。何以言之?去年春會于京師,是時仆如桂林,袞如滑臺;今年秋,乃不期而會于桂林;居無何,又歸滑臺,王事故也。舟車往返,豈止三萬里乎?人生幾何?而倏(shū)聚忽散,遼夐(xiòng)若此,抑知己難遇,亦復何辭!

          歲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餞(jiàn)于野。霜天如掃,低向朱崖。加以尖山萬重,平地卓立。黑是鐵色,銳如筆鋒。復有陽江、桂江,略軍城而南走,噴入滄海,橫浸三山,則中朝群公豈知遐(xiá)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爾,人亦其然。袞乎對此,與我分手。忘我尚可,豈得忘此山水哉!

        3、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唐代-駱賓王)

        邊烽警榆(yú)塞,俠客度桑乾(qián)。

        柳葉開銀鏑(dí),桃花照玉鞍(ān)。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4、舞衣曲(唐代-溫庭筠)

        藕腸纖縷抽輕春,煙機漠漠嬌娥顰。

        金梭淅瀝透空薄,剪落交刀吹斷云。

        張家公子夜聞雨,夜向蘭堂思楚舞。

        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

        管含蘭氣嬌語悲,胡槽雪腕鴛鴦絲。

        芙蓉力弱應難定,楊柳風多不自持。

        回顰笑語西窗客,星斗寥寥波脈脈。

        不逐秦王卷象床,滿樓明月梨花白。

        5、從軍行·其二(唐代-李白)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6、從軍行二首(唐代-王昌齡)

        向夕臨大荒,朔(shuò)風軫(zhěn)歸慮。

        平沙萬里馀,飛鳥宿何處。

        虜(lǔ)騎獵長原,翩(piān)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百戰(zhàn)苦風塵,十年履霜露。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戰(zhàn),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zhàn)酣日將入。

        長風金鼓動,白露鐵衣濕。

        四起愁邊聲,南庭時佇立。

        斷蓬孤自轉(zhuǎn),寒雁飛相及。

        萬里云沙漲,平原冰霰(xiàn)澀。

        惟聞漢使還,獨向刀環(huán)泣。

        7、塞上曲(唐代-李白)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cè)。燕支落漢家,婦女無華色。

        轉(zhuǎn)戰(zhàn)渡黃河,休兵樂事多。蕭條清萬里,瀚(hàn)海寂無波。

        8、游九龍?zhí)?唐代-武則天)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

        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

        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

        9、勸學(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10、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唐代-王維)

        微官易得罪,謫(zhé)去濟川陰。

        執(zhí)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閭閻(yán)河潤上,井邑(yì)海云深。

        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鬢(bìn)侵。

        11、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唐代-李白)

        今日竹林宴,我家賢侍郎。

        三杯容小阮(ruǎn),醉后發(fā)清狂。

        船上齊橈(ráo)樂,湖心泛月歸。

        白鷗閑不去,爭拂酒筵(yán)飛。

        刬(chǎn)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12、花底(唐代-杜甫)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wèi)玠車。

        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13、宣城青溪(唐代-李白)

        青溪勝桐(tóng)廬,水木有佳色。

        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傾側(cè)。

        彩鳥昔未名,白猿初相識。

        不見同懷人,對之空嘆息。

        14、飲中八仙歌(唐代-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qū)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shāng)白眼望青天,皎(jiǎo)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斗酒一作:一斗)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焦遂(suí)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yán)。

        15、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唐代-李賀)

        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

        長槍江米熟,小樹棗花春。

        向壁(bì)懸如意,當簾閱角巾。

        犬書曾去洛,鶴病悔游秦。

        土甑(zèng)封茶葉,山杯鎖竹根。

        不知船上月,誰棹(zhào)滿溪云?

        16、秋夜曲(唐代-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màn)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17、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唐代-柳宗元)

        杪(miǎo)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mí)鹿。

        18、山中與幽人對酌(唐代-李白)

        兩人對酌(zhuó)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qīng)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19、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唐代-岑參)

        君不聞胡笳(jiā)聲最悲?紫髯(rán)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

        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

        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yuàn)兮將送君,秦山遙望隴(lǒng)山云。

        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

        20、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唐代-魚玄機)

        無限荷香染暑衣,阮(ruǎn)郎何處弄船歸。

        自慚不及鴛鴦侶,猶得雙雙近釣磯(jī)。

        21、朝來曲(唐代-王昌齡)

        月昃鳴珂動,花連繡戶春。

        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

        22、天馬歌(唐代-李白)

        天馬來出月支窟(kū),背為虎文龍翼骨。

        嘶青云,振綠發(fā),蘭筋權(quán)奇走滅沒。

        騰昆侖,歷西極,四足無一蹶(jué)。

        雞鳴刷燕晡(bū)秣(mò)越,神行電邁躡(niè)慌惚(hū)。

        天馬呼,飛龍趨(qū),目明長庚(gēng)臆(yì)雙鳧(fú)。

        尾如流星首渴烏,口噴紅光汗溝朱。

        曾陪時龍躡(niè)天衢(qú),羈(jī)金絡月照皇都。

        逸氣棱(léng)棱凌九區(qū),白璧(bì)如山誰敢沽(gū)。

        回頭笑紫燕,但覺爾輩愚。

        天馬奔,戀君軒,駷(sǒng)躍驚矯(jiǎo)浮云翻。

        萬里足躑(zhí)躅(zhú),遙瞻(zhān)閶(chāng)闔(hé)門。

        不逢寒風子,誰采逸景孫。

        白云在青天,丘陵遠崔(cuī)嵬(wéi)。

        鹽車上峻坂(bǎn),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樂翦(jiǎn)拂中道遺,少盡其力老棄之。

        愿逢田子方,惻(cè)然為我悲。

        雖有玉山禾,不能療苦饑。

        嚴霜五月凋桂枝,伏櫪(lì)銜(xián)冤摧兩眉。

        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

        23、古意(唐代-崔國輔)

        凈掃黃金階,飛霜皎如雪。

        下簾彈箜(kōng)篌(hóu),不忍見秋月。

        24、月(唐代-薛濤)

        魄(pò)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將圓質(zhì),人間幾處看。

        25、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bìn)明朝(zhāo)又一年。(霜鬢一作:愁鬢)

        26、釣魚灣(唐代-儲光羲)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tán)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27、楊花落(唐代-楊巨源)

        北斗南回春物老,紅英落盡綠尚早。

        韶風澹蕩無所依,偏惜垂楊作春好。

        此時可憐楊柳花,縈盈艷曳滿人家。

        人家女兒出羅幕,靜掃玉庭待花落。

        寶環(huán)纖手捧更飛,翠羽輕裾承不著。

        歷歷瑤琴舞態(tài)陳,霏紅拂黛憐玉人。

        東園桃李芳已歇,獨有楊花嬌暮春。

        28、落花落(唐代-王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fū)映丹萼(è),與君裴(péi)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dài)瑁(mào)筵(yán),香飄舞館茱(zhū)萸(yú)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fēn)氳(yūn)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qǐ)閣青臺靜且閑,羅袂(mèi)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huán)。

        29、送宇文六(唐代-常建)

        花映(yìng)垂楊漢水清,微風林里一枝輕。

        即今江北還如此,愁(chóu)殺江南離別情。

        30、春曉曲(唐代-溫庭筠)

        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fú)煙草。

        油壁車輕金犢(dú)肥,流蘇帳曉春雞早。

        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閑不掃。

        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顏鏡中老。

        31、蜀道后期(唐代-張說)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yù)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luò)陽城。

        32、別董大二首·其二(唐代-高適)

        六翮(hé)飄飖(yáo)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33、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元六兄林宗(唐代-李白)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

        桂枝日已綠,拂雪凌云端。

        弱齡接光景,矯(jiǎo)翼攀鴻鸞(luán)。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xū)望青云,鑷(niè)白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fā)凋危冠。

        窮與鮑生賈,饑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

        34、有所思(唐代-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yú)。

        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péng)壺。

        長鯨(jīng)噴涌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35、櫻桃花下(唐代-李商隱)

        流鶯(yīng)舞蝶兩相欺,不取花芳正結(jié)時。

        他日未開今日謝,嘉(jiā)辰長短是參差。

        36、吊白居易(唐代-李忱)

        綴(zhuì)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37、閩中秋思(唐代-杜荀鶴)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pàn)是山南畔海,只堪(kān)圖畫不堪行。

        38、途經(jīng)秦始皇墓(唐代-許渾)

        龍盤虎踞(jù)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bēng)。

        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líng)。

        39、望秦川(唐代-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wēi)迤(yí)城闕(què)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yú)嘆,凄其霜露濃。

        40、竹枝詞二首·其二(唐代-劉禹錫)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xiāng)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hé)那披綠羅。

        41、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唐代-韋莊)

        紅樓別夜堪(kān)惆(chóu)悵(chàng),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pí)琶(pá)金翠羽,弦(xián)上黃鶯語。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42、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唐代-李隆基)

        寶髻(jì)偏宜宮樣,蓮臉嫩(nèn),體紅香。眉黛(dài)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bìn)長。

        莫倚(yǐ)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43、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唐代-韋莊)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

        柳暗魏王堤(dī),此時心轉(zhuǎn)迷。

        桃花春水淥(lù),水上鴛鴦浴。

        凝(níng)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44、江南曲(唐代-于鵠)

        偶向江邊采白蘋(pín),還隨女伴賽江神。

        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zhì)金錢卜遠人。

        45、后園鑿井歌(唐代-李賀)

        井上轆(lù)轤(lu)床上轉(zhuǎn)。水聲繁,弦聲淺。情若何,荀(xún)奉倩。

        城頭日,長向城頭住。一日作千年,不須流下去。

        46、聞笛(唐代-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xù)聲隨斷續(xù)風。

        響遏(è)行云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lóng)。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fù)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liáo)亮尚飄空。

        47、樂游原(唐代-李商隱)

        萬樹鳴蟬隔岸虹,樂游原上有西風。

        羲(xī)和自趁虞(yú)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

        48、殘春旅舍(唐代-韓偓)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huǎng)然心地憶咸京。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xù)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yù),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zān)待眼明。

        49、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代-杜審言)

        獨有宦(huàn)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shǔ),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pín)。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50、和樂天春詞(唐代-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sāo)頭。

        51、為有(唐代-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xiāo)。

        無端嫁得金龜婿(xù),辜負香衾(qīn)事早朝。

        52、烏衣巷(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53、登幽州臺歌(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chuàng)然而涕(tì)下。

        54、終南望余雪(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jì)色,城中增暮寒。

        55、行路難(唐代-盧照鄰)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輿恒闐咽。

        若個游人不競襻,若個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襪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虧。

        珊瑚葉上鴛鴦鳥,鳳凰巢里雛鹓兒。

        巢傾枝折鳳歸去,條枯葉落狂風吹。

        一朝零落無人問,萬古摧殘君炬知?

        人生貴賤無終始,倏忽須臾難久恃。

        誰家能駐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

        漢家陵樹滿秦川,行來行去尺哀憐。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擬榮華一萬年。

        不見朱唇將白貌,惟聞素棘與黃泉。

        金貂有時須換酒,玉塵但搖莫計錢。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處。

        蒼龍闕下君不來,白鶴山前我應去。

        云間海上邈難期,赤心會合在何時?

        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56、詠風(唐代-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hè)清。

        驅(qū)煙尋澗(jiàn)戶,卷霧出山楹(yíng)。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版本一)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

        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版本二)

        57、早蟬(唐代-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今朝無限思,云樹繞湓城。

        58、鄴都引(唐代-張說)

        君不見魏武草創(chuàng)爭天祿,群雄睚毗相馳逐。

        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

        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為墟人代改,但見西園明月在。

        鄴旁高冢多貴臣,蛾眉曼睩共灰塵。

        試上銅臺歌舞處,惟有秋風愁殺人。

        59、岳陽樓(唐代-李商隱)

        漢水方城帶百蠻(mán),四鄰誰道亂周班。

        如何一夢高唐雨,自此無心入武關。

        60、楚吟(唐代-李商隱)

        山上離宮宮上樓,樓前宮畔(pàn)暮(mù)江流。

        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

        61、南朝(唐代-李商隱)

        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dài)口繡襦(rú)回。

        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

        敵國軍營漂(piā)木柿,前朝神廟鎖煙煤。

        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

        62、侍宴詠石榴(唐代-孔紹安)

        可惜庭中樹,移(yí)根逐(zhú)漢臣。

        只為來時晚,花開不及春。

        63、自洛之越(唐代-孟浩然)

        遑(huáng)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

        扁(piān)舟泛湖海,長揖(yī)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64、紫薇花(唐代-白居易)

        絲綸(lún)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wēi)花對紫微郎。

        65、觀獵(唐代-李白)

        太守耀清威,乘閑弄晚暉。

        江沙橫獵騎,山火繞行圍。

        箭逐云鴻落,鷹隨月兔飛。

        不知白日暮,歡賞夜方歸。

        66、過汪氏別業(yè)二首(唐代-李白)

        游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

        疊嶺礙(ài)河漢,連峰橫斗牛。

        汪生面北阜(fù),池館清且幽。

        我來感意氣,捶炰(páo)列珍羞。

        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

        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

        疇(chóu)昔未識君,知君好賢才。

        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臺。

        星火五月中,景風從南來。

        數(shù)枝石榴發(fā),一丈荷花開。

        恨不當此時,相過醉金罍(léi)。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達五更,吳歈(yú)送瓊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遠海明,軒車且徘徊。

        更游龍?zhí)度?,枕石拂莓苔?/p>

        67、驪山有感(唐代-李商隱)

        驪岫(xiù)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

        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yú)惟壽王。

        68、贈花卿(唐代-杜甫)

        錦(jǐn)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wén)。

        69、石壕吏(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yú)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yè)城戍(shù)。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yù)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70、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別業(yè)兼呈李明府(唐代-郎士元)

        村映寒原日已斜,煙生密竹早歸鴉。

        長溪南路當群岫(xiù),半景東鄰照數(shù)家。

        門通小徑連芳草,馬飲春泉踏淺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岳縣中花。

        71、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唐代-柳宗元)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yì)東回山似戟(jǐ),牂(zāng)牁(kē)南下水如湯。

        蒹(jiān)葭(jiā)淅(xī)瀝(lì)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蘋(pín)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72、傷愚溪三首(唐代-劉禹錫)

        故人柳子厚之謫永州,得勝地,結(jié)茅樹蔬,為沼沚(zhǐ),為臺榭,目曰愚溪。柳子沒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無復曩(nǎng)時矣!”一聞僧言,悲不能自勝(shēng),遂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

        隔簾唯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

        草圣數(shù)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

        唯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qiáo)車。

        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lǚ)更誰過?

        73、界圍巖水簾(唐代-柳宗元)

        界圍匯湘曲,青壁環(huán)澄(chéng)流。

        懸泉粲(càn)成簾,羅注無時休。

        韻磬(qìng)叩(kòu)凝碧,鏘(qiāng)鏘徹巖幽。

        丹霞冠其巔(diān),想像凌虛游。

        靈境不可狀,鬼工諒難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liú)。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詔釋縲(léi)囚。

        采真誠眷戀,許國無淹留。

        再來寄幽夢,遺貯(zhù)催行舟。

        74、杳杳寒山道(唐代-寒山)

        杳(yǎo)杳寒山道,落落冷澗(jiàn)濱。

        啾(jiū)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xī)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75、晚春江晴寄友人(唐代-韓琮)

        晚日低霞綺(qǐ),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pàn)草,不是望鄉(xiāng)時。

        76、贈人(唐代-李群玉)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rě)得巫山夢里香。

        云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xiāng)王。

        77、幼女詞(唐代-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78、塞下曲·秋風夜渡河(唐代-王昌齡)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yàn)門桑。

        遙見胡地獵,鞴(ɡōu)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zhàn)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79、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唐代-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rú)。

        妾家高樓連苑(yuàn)起,良人執(zhí)戟(jǐ)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80、艷陽祠(三首。效唐人體)(明代-宋濂)

        南國家人玉作腰,鬧裝香帶斬新雕。

        醉騎寶馬踏青云,嘶入城東第四橋。

        81、將發(fā)福唐(宋代-呂本中)

        盡此一囊粟,我行當有期。涼風吹天涯,增我別后思。

        結(jié)束向行在,問子還何時。初無濟時策,處事多參差。

        環(huán)視中所有,無一施可宜。形骸久已病,敢徼當世知。

        不蒙朋友責,定遭兒輩嗤。矧此世外人,勸歸??诌t。

        相尋有如日,請盟吾此詩。

        82、題武康唐伯南掃月軒(宋代-范浚)

        竹影掃秋月,乃是仙人詩。至今幽隱士,想像沙塘陂。

        開軒笑長風,坐看山月吐。修篁出清姿,會作婆娑舞。

        莫遣兒輩覺,此樂無人知。誰家復多竹,風月同幽期。

        幸當語竹弟,俗士久暌闕。主人倘無嫌,為掃石上月。

        83、唐彥猷挽詞二首(宋代-蔡襄)

        骾亮馳名久,孤高進路難。

        富文平日業(yè),勸學晚年官。

        隧外春江靜,林邊曉露漙。

        唯應墳上土,猶解是芝蘭。

        84、送唐覲(宋代-蘇轍)

        溪上幽居少四鄰,西家幸有著書人。

        經(jīng)年食菜誰憐瘦,終日題詩自不貧。

        身在江湖釣竿地,心馳蘭會戰(zhàn)車塵。

        此行便有飛騰處,笑殺年來老病身。

        〈唐君常欲為陜西官,慨然有功名之志。

        85、魏城道中(唐代-王質(zhì))

        岡背車痕亂,崖陰馬足黏。地爐茶帶苦,幔店酒多甜。

        水減溪身瘦,冰凝樹角铦。衣篝都已盡,無可更重添。

        86、唐石雪中(宋代-朱熹)

        春風欲動客辭家,霖潦縱橫路轉(zhuǎn)賒。行到溪山愁絕處,千林一夜玉成花。

        87、七絕三首(唐代-滕白)

        古來圩岸護隄坊,岸岸圩圩種綠楊。

        幾久樹根無寸土,綠楊走入水中央。

        88、西林寄楊公(唐代-靈澈)

        日日愛山歸已遲,閑閑空度少年時。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與長松片石期。

        89、和兵部鄭侍郎省中四松詩(唐代-陶雍)

        右相歷兵署,四松皆手栽。劚時驚鶴去,移處帶云來。

        根倍雙桐植,花分八桂開。生成造化力,長作棟梁材。

        豈羨蘭依省,猶嫌柏占臺。出樓終百尺,入夢已三臺。

        幽韻和宮漏,馀香度酒杯。拂冠枝上雪,染履影中苔。

        高位相承地,新詩寡和才。何由比蘿蔓,樊附在條枚。

        90、送人往宣城(唐代-潘佑)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謝安團扇上,為畫敬亭云。

        91、仲秋太常寺觀公輅車拜陵(唐代-苗仲方)

        南宮初開律,金風已戒涼。拜陵將展敬,車輅儼成行。

        士庶觀祠禮,公卿習舊章。郊原佳氣引,園寢瑞煙長。

        鹵簿辭丹闕,威儀列太常。圣心何所寄,惟德在無忘。

        92、海珠寺(唐代-李貞)

        疏鐘度水江云曉,幾度溪橋飛白鳥。玻璃千頃浸重城,一點孤峰望中小。

        竹梧繞寺青蒼蒼,老僧長嘯開松房。蓮花燈下傳清梵,十里江流聞妙香。

        蜃樓幻出橫煙渚,長日依微飛綠雨。寶地西風下雁王,香臺噀霧來龍女。

        五月江頭藕放花,夾溪扶荔蒸紅霞。越女相攜采蓮去,木蘭雙槳載琵琶。

        金塘日晚芙蓉醉,簫鼓聲沈島煙翠。此時海上一珠懸,流光照見群山睡。

        公子王孫越布衫,臨風齊唱望江南。摩尼五色原無價,誰賞驪龍頷下探。

        93、閒居(唐代-李貞)

        庭寒萬籟寂,露白夜沈沈。遙對花梢月,時橫膝上琴。

        偶于今日事,識得古人心。笑指云邊路,羅浮深又深。

        94、賦荊門(唐代-薛瓊)

        黃鳥翻紅樹,青牛臥綠苔。渚宮歌舞地,輕霧鎖樓臺。

        95、謝客巖(唐代-姚揆)

        不見古君子,空馀舊林巒。

        翠色媚車馬,爽氣嚴衣冠。

        天水交影碧,松竹聲相寒。

        96、夜宴安樂公主新宅(唐代-劉憲)

        層軒洞戶旦新披,度曲飛觴夜不疲。

        綺綴玲瓏河色曉,珠簾隱映月華窺。

        97、望禁苑祥光(唐代-蔣防)

        嘉瑞生天色,蔥蘢幾效祥。樹搖三殿側(cè),日映九城傍。

        仙霧今同色,卿云未可章。拱汾疑鼎氣,臨渭比熒光。

        豈并春風舊,俄同圣壽長。微臣時一望,短羽欲翱翔。

        98、秋夕書事寄友人(唐代-李中)

        信斷關河遠,相思秋夜深。砌蛩聲咽咽,檐月影沈沈。

        未遂青云志,那堪素發(fā)侵。吟馀成不寐,徹曙四鄰砧。

        99、思九江舊居三首(唐代-李中)

        結(jié)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貧身養(yǎng)拙來。雨歇汀洲垂釣去,

        月當門巷訪僧回。靜臨窗下開琴匣,悶向床頭潑酒醅。

        游宦等閑千里隔,空馀魂夢到漁臺。

        門前煙水似瀟湘,放曠優(yōu)游興味長。虛閣靜眠聽遠浪,

        扁舟閑上泛殘陽。鶴翹碧蘚庭除冷,竹引清風枕簟涼。

        犬吠疏籬明月上,鄰翁攜酒到茅堂。

        無機終日狎沙鷗,得意高吟景且幽。檻底江流偏稱月,

        檐前山朵最宜秋。遙村處處吹橫笛,曲岸家家系小舟。

        別后再游心未遂,設屏惟畫白蘋洲。

        100、春秋戰(zhàn)國門。再吟(唐代-周曇)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