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經(jīng)典古詩詞100首簡單

        《經(jīng)典古詩詞100首簡單》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經(jīng)典古詩詞100首簡單

        1、望雪(唐代-李世民)

        凍云宵(xiāo)遍嶺,素雪曉凝華。

        入牖(yǒu)千重碎,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xiá)。

        2、山居即事(唐代-王維)

        寂寞掩柴扉(fēi),蒼茫對落暉(huī)。

        鶴巢(cháo)松樹遍,人訪蓽(bì)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líng)歸。

        3、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唐代-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zhì)。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xiù)對壺觴(shānɡ),澄瀾映簪(zān)紱(fú)。炮羔備豐膳,集鳳調(diào)鳴律。

        薄劣(liè)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ɡāo)行雁下,曲渚(zhǔ)雙鳧(fú)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4、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唐代-岑參)

        側(cè)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shuò)石燃虜(lǔ)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yú)?

        勢吞月窟(kū)侵太白,氣連赤坂(bǎn)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5、都下送辛大之鄂(唐代-孟浩然)

        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未逢調(diào)鼎用,徒有濟川心。

        予亦忘機者,田園在漢陰。因君故鄉(xiāng)去,遙寄式微吟。

        6、送楊瑗尉南海(唐代-岑參)

        不擇南州尉,高堂有老親。

        樓臺重蜃(shèn)氣,邑里雜鮫(jiāo)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

        此鄉(xiāng)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7、塞下曲(唐代-許渾)

        夜戰(zhàn)桑乾(gān)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xiāng)信,猶自寄寒衣。

        8、塞下曲四首·其一(唐代-常建)

        玉帛(bó)朝回望帝鄉(xiāng),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zhàn),兵氣銷(xiāo)為日月光。

        9、贈荷花(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hàn)萏(dàn),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常相映一作:長相映)

        10、賣花翁(唐代-吳融)

        和煙和露(lù)一叢花,擔入宮城許史家。

        惆悵東風無處說,不教閑地著春華。

        11、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唐代-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馀怨,瓊枝不讓春。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12、汨羅遇風(唐代-柳宗元)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

        為報春風汨(mì)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13、襄陽曲四首(唐代-李白)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dī)。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mǐng)酊(dǐng)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lí),倒著還騎馬。

        峴(xiàn)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duò)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14、代贈二首(唐代-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tī)橫絕月中鉤。

        芭(bā)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15、古風·五鶴西北來(唐代-李白)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

        仙人綠云上,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luán)笙(shēng)。

        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16、溪行逢雨與柳中庸(唐代-李端)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17、夏日題老將林亭(唐代-張蠙)

        百戰(zhàn)功成翻愛靜,侯門漸欲似仙家。

        墻頭雨細垂纖(xiān)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井放轆(lù)轤(lú)閑浸酒,籠開鸚(yīng)鵡(wǔ)報煎(jiān)茶。

        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sài)沙?

        18、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唐代-柳宗元)

        手種黃柑(gān)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yú)。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jīng)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

        19、詩品二十四則·含蓄(唐代-司空圖)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語不涉難,已不堪憂。

        是有真宰,與之沈浮。

        如淥滿酒,花時返秋。

        悠悠空塵,忽忽海漚。

        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20、無題二首(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xī)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轉(zhuǎn)蓬一作:斷蓬)

        聞道閶(chāng)門萼(è)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nèi)花。

        21、踏歌詞四首·其四(唐代-劉禹錫)

        日暮(mù)江頭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22、楊柳枝(唐代-劉禹錫)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23、柳(唐代-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yán),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24、登太白峰(唐代-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

        愿乘泠(líng)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25、守歲(唐代-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qǐ)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fù)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26、春題湖上(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pú)。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7、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韓內(nèi)翰(宋代-歐陽修)

        故鄉(xiāng)飛鳥尚啁(zhōu)啾(jiū),何況悲笳(jiā)出塞愁。

        青冢(zhǒng)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跡為誰留。

        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

        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澗草自春秋。

        28、題裴端公郊居(唐代-韋莊)

        暫隨紅旆佐藩方,高跡終期臥故鄉(xiāng)。

        已近水聲開澗戶,更侵山色架書堂。

        蒲生岸腳青刀利,柳拂波心綠帶長。

        莫奪野人樵牧興,白云不識繡衣郎。

        29、旅望(唐代-王昌齡)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30、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唐代-李嘉祐)

        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

        黃霸初臨郡,陶潛未罷官。乘春務征伐,誰肯問凋殘。

        31、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唐代-劉禹錫)

        曾隨織女渡(dù)天河,記得云間第一歌。

        休唱貞(zhēn)元供奉曲,當時朝士已無多。

        32、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piān)翩雄與雌。

        銜(xián)泥兩椽(chuán)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zī)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zī)爪雖欲敝(bì),心力不知疲。

        須臾(yú)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chú)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zhōu)啾(jiū)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33、清平樂·煙深水闊(唐代-李白)

        煙深水闊,音信無由達。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懸(xuán)懸離別。

        盡日感事傷懷,愁眉似鎖難開。夜夜長留半被,待君魂(hún)夢歸來。

        34、望木瓜山(唐代-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qī)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35、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唐代-孟浩然)

        義公習禪(chán)寂,結(jié)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hè)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36、蜂(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37、寒食江州滿塘驛(唐代-宋之問)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xiāng)。

        驛騎明朝發(fā)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38、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淚痕(唐代-薛昭蘊)

        粉上依稀有淚痕,郡(jùn)庭(tíng)花落欲黃昏,遠情深恨與誰論?

        記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門外卓金輪,日斜人散暗銷魂。

        39、古意(唐代-李白)

        君為女蘿草,妾作菟(tù)絲花。

        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

        百丈托遠松,纏綿成一家。

        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蘿發(fā)馨香,菟絲斷人腸。

        枝枝相糾結(jié),葉葉競飄揚。

        生子不知根,因誰共芬芳。

        中巢(cháo)雙翡(fěi)翠,上宿紫鴛鴦。

        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40、望夫山(唐代-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zǎi),只似當時初望時。

        41、除夜寄微之(唐代-白居易)

        鬢(bìn)毛不覺白毿(sān)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42、夢游天姥吟留別(唐代-李白)

        ??驼勫?yíng)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mǔ),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四萬一作:一萬)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度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lù)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míng)。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diān)。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luán)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huǎng)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43、送僧歸日本(唐代-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tú)若夢行。

        浮天滄(cāng)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chán)寂,魚龍聽梵(fàn)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44、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唐代-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huī)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zhāo)陵。

        45、夜上受降城聞笛(唐代-李益)

        回樂峰(fēng)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shuāng)。(回樂峰一作:回樂烽)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46、麗人行(唐代-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nì)骨肉勻。

        繡羅衣裳(shang)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銀麒(qí)麟(lín)。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bìn)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jié)穩(wěn)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guó)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fǔ),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xī)箸(zhù)厭飫(yù)久未下,鸞(luán)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kòng)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tà)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qūn)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chēn)!

        47、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唐代-岑參)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臺上種,留向磧(qì)中栽。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cuī)。

        48、牡丹(唐代-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zhāo)霞。

        49、鳴雁行(唐代-李白)

        胡雁鳴,辭燕(yān)山,昨發(fā)委羽朝度關(guān)。

        銜(xián)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還。

        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毛體枯。

        畏逢矰(zēng)繳(zhuó)驚相呼,聞弦虛墜良可吁。

        君更彈射何為乎?

        50、詠舞(唐代-虞世南)

        繁弦奏淥(lù)水,長袖轉(zhuǎn)回鸞(luán)。

        一雙俱應節(jié),還似鏡中看。

        51、題武關(guān)(唐代-杜牧)

        碧溪留我武關(guān)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ráo)酣(hān)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péng)。

        山檣(qiáng)谷塹(qiàn)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shù)旗長卷夕陽中。

        52、富平少侯(唐代-李商隱)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xí)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彩樹轉(zhuǎn)燈珠錯落,繡檀(tán)回枕玉雕鎪(sōu)。

        當關(guān)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53、畫(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sè),近聽水無聲(shēng)。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jīng)。

        54、與于襄陽書(唐代-韓愈)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

          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不有先達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yān)。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后焉。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zhāng);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

          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豈上之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chǎn)其上,上之人負其位不肯顧其下。故高材多戚(qī)戚之窮,盛位無赫(hè)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未嘗干之,不可謂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愈之誦此言久矣,未嘗敢以聞于人。

          側(cè)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卷舒不隨乎時,文武唯其所用,豈愈所謂其人哉?抑未聞后進之士,有遇知于左右、獲禮于門下者,豈求之而未得邪?將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xiá)禮邪?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愈雖不才,其自處不敢后于恒人,閣下將求之而未得歟(yú)?古人有言:“請自隗(kuí)始?!庇裾呶┏ζc(chú)米、仆賃之資是急,不過費閣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焉。”則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齪(chuò)齪者,既不足以語之;磊落奇?zhèn)ブ?,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窮也!

          謹獻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覽觀,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懼再拜。

        55、寄王舍人竹樓(唐代-李嘉祐)

        傲吏(lì)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kuí)扇,紗帽閑眠對水鷗(ōu)。

        56、橫江詞·其四(唐代-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bì)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tāo)似連山噴雪來!

        57、送魏二(唐代-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xiāo)湘(xiāng)月,愁聽清猿(yuán)夢里長。

        58、商山麻澗(唐代-杜牧)

        云光嵐(lán)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zhì)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shí)春日斜。

        秀眉老父對樽(zūn)酒,茜(qiàn)袖女兒簪(zān)野花。

        征車自念塵土計,惆悵溪邊書細沙。

        59、宮中題(唐代-李昂)

        太和九年李訓、鄭注敗后,仇士良愈專恣。上登臨游幸,未嘗為樂,或瞠(chēng)目獨語。左右莫敢進問,因賦(fù)此詩。

        輦(niǎn)路生秋草,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無復侍臣知。

        60、東流道中(唐代-王質(zhì))

        山高樹多日出遲,食時霧露且雰(fēn)霏(fēi)。

        馬蹄已踏兩郵舍,人家漸開雙竹扉(fēi)。

        冬青匝(zā)路野蜂亂,蕎(qiáo)麥滿園山雀飛。

        明朝大江送吾去,萬里天風吹客衣。

        61、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sè)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通珍珠)

        62、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唐代-李白)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

        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zhuǎn)。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

        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

        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留歡達永夜,清曉方言還。

        63、送張參明經(jīng)舉兼向涇州覲省(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lián)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64、贈張公洲革處士(唐代-李白)

        抱甕灌秋蔬,心閑游天云。

        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

        時登張公洲,入獸不亂群。

        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繡文。

        長揖二千石,遠辭百里君。

        斯為真隱者,吾黨慕清芬。

        65、織婦辭(唐代-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zhù)。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

        如何織紈(wán)素,自著藍縷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

        66、贈崔秋浦三首(唐代-李白)

        吾愛崔秋浦(pǔ),宛然陶令風。

        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

        山鳥下廳事,檐(yán)花落酒中。

        懷君未忍去,惆悵意無窮。

        崔令學陶令,北窗常晝(zhòu)眠。

        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

        見客但傾酒,為官不愛錢。

        東皋(gāo)春事起,種黍早歸田。

        河陽花作縣,秋浦玉為人。

        地逐名賢好,風隨惠化春。

        水從天漢落,山逼畫屏新。

        應念金門客,投沙吊楚臣。

        67、怨詩二首·其二(唐代-崔國輔)

        樓頭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織錦猶未成,蛩(qióng)聲入羅幕。

        68、山中問答(唐代-李白)

        問余何意棲(qī)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69、贈別鄭煉赴襄陽(唐代-杜甫)

        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念此別驚神。

        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為于耆舊內(nèi),試覓姓龐人。

        70、空城雀(唐代-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本與鷦(jiāo)鷯(liáo)群,不隨鳳凰族。

        提攜四黃口,飲乳未嘗足。

        食君糠(kāng)秕馀,嘗恐烏鳶(yuān)逐。

        恥涉太行險,羞營覆車粟(sù)。

        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

        71、幽澗泉(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幽澗(jiàn)愀(qiǎo)兮流泉深,善手明徽(huī)高張清。

        心寂歷似千古,松颼(sōu)飗(liú)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lín)浪以沾襟(jīn)。

        乃緝(jī)商綴羽,潺(chán)湲(yuán)成音。

        吾但寫聲發(fā)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72、陽春歌(唐代-李白)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jié)煙垂裊(niǎo)風。

        披香殿(diàn)前花始紅,流芳發(fā)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jīng)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73、長干行二首(唐代-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qú)塘滟(yàn)滪(yù)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憶妾(qiè)深閨(guī)里,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fā)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tán)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miǎo)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云驄(cōng),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余,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74、觀有唐吟(宋代-邵雍)

        天生神武奠中央,不爾群兇未易攘。

        貞觀若無風凜凜,開元安有氣揚揚。

        憑同始見山河壯,入夏方知日月長。

        三百年間能渾一,事雖成往道彌光。

        75、唐公兄惠顧海上既行輒有詩奉送(宋代-李之儀)

        憶昨扁舟下京口,六月江頭浪如吼。一笑還尋浮玉叟,山半飛云似招手。

        月明上船縈宿酒,倒摘沈星疑犯斗。夜深歸夢徹東吳,覺來落月穿疏牖。

        山僧流連強終日,黃昏歸鳥凌風疾。玉骨蕭森病枕馀,一語才交復相失。

        先生高節(jié)如古人,薄宦淹回行路塵。海城寄食不自給,暫喜持杯同探春。

        春風花草來踆踆,微紅淡綠意旋新。相從白發(fā)情未壓,底事促別聲悲辛。

        淮陵欲到嗟無因,想見蔓草縈龍鱗。浦光亭南拍堤水,冉冉落日低孤墳。

        到時春色應已遲,滿樹黃鸝初囀時。憑將一曲原頭淚,為灑南墳松樹枝。

        76、復用前韻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紙貴傳都城之句且(宋代-晁補之)

        諸公辯壯懸河口,唾落紛紛珠百斗。

        井陘酣戰(zhàn)我已慳,赤幟忽立無由還。

        唐公斷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間。

        明光侯印懸天上,下有死夫緣重賞。

        書生懦志安足驚,饑死索米長安城。

        獻君賜帛等優(yōu)笑,覆醬未知傳紙榮。

        泮宮先生誠國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雜吟未減聽匏竹,能使窮愁發(fā)孤喜。

        君不見新聲欲至舊聲難,十指勞君千萬彈。

        平生不遇感知己,過此身外誰能攀。

        它年常侍幸見訪,不因豆落悲南山。

        77、俞蓀墅示以雜興四首乃用危驪塘所次唐子西韻(宋代-陳著)

        詩卷勞相寄,吟高欲和難。

        澹情如水接,秀句共霞餐。

        妄奏蛙聲樂,叨盟馬血盤。

        豈能無牴觸,一笑幸吾寬。

        78、汝墳別業(yè)(唐代-祖詠)

        失路農(nóng)為業(yè),移家到汝墳。獨愁常廢卷,多病久離群。

        鳥雀垂窗柳,虹霓出澗云。山中無外事,樵唱有時聞。

        79、上虞相行春口號十首 其四(唐代-王質(zhì))

        團紅碎綠罥絲飛,不敢輕輕觸袞衣。正欲辭春春未許,且教留待相公歸。

        80、題龔嘉謀墨梅(唐代-王質(zhì))

        梅花一枝復一枝,是邪非邪吾不知。空堂慘淡寒寂寞,安得璀璨生光輝。

        今朝朔云覆江野,無乃雪花沖屋楣。少定徐觀元不爾,壁上橫陳皆不飛。

        摩挲零亂爭欲動,亟避又不來沾衣。稍悟寒英著明縞,已信未信猶銜疑。

        雖然是梅不是雪,亦豈人力攘天機。伸腳欲下俄復縮,泠泠亦似奔湍溪。

        忽聽檐牙啅林雀,紛紛驚下玉葳蕤。鼻端三嗅定何有,蕭騷若有霜風吹。

        乃是瀼溪小龔子,搦筆汎翰生清奇。老杜見松被松嚇,王子見梅遭梅欺。

        卻憶西湖疏影里,斷橋流水袖香歸。

        81、贈唐谷(宋代-劉克莊)

        唐氏源流遠,寄才每間生。

        勤于騷有分,舉以相知名。

        吾子攻詩苦,先民恥藝成。

        常卿不可見,見汝眼猶明。

        82、艇子冶春詞 其四(唐代-全祖望)

        番山刬去禺山削,南漢荒唐不待論。只合三春明月夜,花田花下吊花魂。

        83、亂后返里(唐代-李皋)

        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門。頹垣留火色,委骨認刀痕。

        大漠風聲惡,荒原日氣昏。鄰翁相對語,凄惻不堪論。

        84、贈老將(唐代-皇甫曾)

        白草黃云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

        轆轤劍折虬髯白,轉(zhuǎn)戰(zhàn)功多獨不侯。

        85、五歲詠花(唐代-知玄)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隨風。

        86、海榴(唐代-楊憑)

        海榴殷色透簾櫳,看盛看衰意欲同。

        若許三英隨五馬,便將濃艷斗繁紅。

        87、聽鶯歌(唐代-靈澈)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谶呇稣Z未盡,

        豈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偶然弄樞機,

        婉轉(zhuǎn)凌煙霞。眾雛飛鳴何跼促,自覘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鷺長在汀洲宿。黑雕黃鶴豈不高,

        金籠玉鉤傷羽毛。三江七澤去不得,風煙日暮生波濤。

        飛去來,莫上高城頭,莫下空園里。城頭鴟烏拾膻腥,

        空園燕雀爭泥滓。愿當結(jié)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聲不可聞。

        88、采蓮曲 其二(唐代-李貞)

        芙蓉照碧波,湛湛弄清影。何如舟中人,笑對菱花鏡。

        89、如夢令 夢到故園(唐代-薛瓊)

        重過舊時綠野。再啟竹西書舍。曲澗冷清清,流水落紅輕瀉。

        去也。去也。月掛凄涼臺榭。

        90、奉使至邢州贈李八使君(唐代-竇牟)

        獨占龍岡部,深持虎節(jié)居。盡心敷吏術(shù),含笑掩兵書。

        禮飾華纓重,才牽雅制馀。茂陰延驛路,溫液逗官渠。

        南畝行春罷,西樓待客初。甕頭開綠蟻,砧下落紅魚。

        牧伯風流足,輶軒若澀虛。今宵鈴閣內(nèi),醉舞復何如。

        91、駕幸華清宮賦附歌(唐代-韓休)

        素秋歸兮玄冬早,王是時兮出西鎬。幸華清兮順天道,瓊樓架虛兮靈仙保。

        長生殿前兮樹難老,甘泉流兮圣躬可澡,俾吾皇兮億千壽考。

        92、興慶池侍宴應制(唐代-劉憲)

        蒼龍闕下天泉池,軒駕來游簫管吹。緣堤夏筱縈不散,

        冒水新荷卷復披。帳殿疑從畫里出,樓船直在鏡中移。

        自然東海神仙處,何用西昆轍跡疲。

        93、八風從律(唐代-蔣防)

        制律窺元化,因聲感八風。還從萬籟起,更與五音同。

        習習蘆灰上,泠泠玉管中。氣隨時物好,響徹霽天空。

        自得陰陽順,能令惠澤通。愿吹寒谷里,從此達前蒙。

        94、夏日寄史處士(唐代-孟貫)

        掩關(guān)苔滿地,終日坐騰騰。暑氣冷衣葛,暮云催燭燈。

        寂寥知得趣,疏懶似無能。還憶舊游否,何年別杜陵。

        95、訪澄上人(唐代-李中)

        尋師來靜境,神骨覺清涼。一餉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敗葉,莎砌咽寒螀。話到南能旨,怡然萬慮忘。

        96、春秋戰(zhàn)國門再吟(唐代-周曇)

        走敵存亡義有余,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jié),朱亥侯嬴何代無。

        97、和姚郎中題凝公院(唐代-鄭巢)

        后房寒竹連,白晝坐冥然。片衲何山至,空堂幾夜禪。

        葉侵經(jīng)上字,冰結(jié)硯中泉。雪夕誰同話,懸燈古像前。

        98、送韋弇(唐代-鄭巢)

        掛席曙鐘初,家山半在吳。櫓聲過遠寺,江色潤秋蕪。

        陂鶴巢城木,邊鴻宿岸蘆。知君當永夜,獨釣五湖隅。

        99、泊靈溪館(唐代-鄭巢)

        孤吟疏雨絕,荒館亂峰前。曉鷺棲危石,秋萍滿敗船。

        溜從華頂落,樹與赤城連。已有求閑意,相期在暮年。

        100、秋思(唐代-鄭巢)

        寒蛩鳴不定,郭外水云幽。南浦雁來日,北窗人臥秋。

        病身多在遠,生計少于愁。薄暮西風急,清砧響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