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300首小學生》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減字木蘭花·以大琉璃杯勸王仲翁(宋代-蘇軾)
海南奇寶。鑄出團團如栲(kǎo)栳(lǎo)。曾到昆侖。乞得山頭玉女盆。
絳(jiàng)州王老。百歲癡頑推不倒。海口如門。一派黃流已電奔。
2、憑欄人·閨怨(元代-王元鼎)
垂柳依依惹暮煙,素魄(pò)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
啼得花殘聲更悲,叫得春歸郎未知。杜鵑奴倩伊,問郎何日歸?
3、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宋代-吳文英)
翠微路窄,醉晚風、憑誰為整欹冠。霜飽花腴,燭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難。病懷強寬。恨雁聲、偏落歌前。記年時、舊宿凄涼,暮煙秋雨野橋寒。
妝靨鬢英爭艷,度清商一曲,暗墜金蟬。芳節(jié)多陰,蘭情稀會,晴暉稱拂吟箋。更移畫船。引佩環(huán)、邀下嬋娟。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
4、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唐代-陳子昂)
忽聞天上將,關(guān)塞(sài)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還(xuán)向朔(shuò)方城。
黃金裝戰(zhàn)馬,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
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jīng)。
寧知班定遠,猶是一書生。
5、送沈亞之歌·并序(唐代-李賀)
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于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送之。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mò)千里紅。
紫絲竹斷驄(cōng)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
白藤交穿織書笈(jí),短策齊裁如梵(fàn)夾。
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
春卿拾材白日下,擲(zhì)置黃金解龍馬。
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
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
請君待旦事長鞭(biān),他日還轅(yuán)及秋律。
6、劍客(唐代-齊己)
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讎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7、灞陵行送別(唐代-李白)
送君灞(bà)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歧,云是王粲(càn)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què)落日浮云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驪(lí)歌愁絕不忍聽。
8、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五代-韋莊)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yǐ)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píng)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shì)不歸。
9、風賦(先秦-宋玉)
楚襄(xiāng)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sà)然而至,王乃披襟(jīn)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shù)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pǔ)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于師:枳(zhǐ)句(gōu)來巢(cháo),空穴來風。其所托者然,則風氣殊焉?!?/p>
王曰:“夫風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yín)溪谷,盛怒于土囊(náng)之口。緣太山之阿(ē),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péng)滂(pāng),激飏(yáng)熛(biāo)怒。耾(hóng)耾雷聲,回穴錯迕(wǔ)。蹶(jué)石伐木,梢(shāo)殺林莽(mǎng)。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沖孔動楗(jiàn),眴(xuàn)煥粲(càn)爛,離散轉(zhuǎn)移。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宮。抵華葉而振氣,徘(pái)徊(huái)于桂椒(jiāo)之間,翱翔于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huì)草,離秦衡,概新夷,被荑(tí)楊,回穴沖陵,蕭條眾芳。然后徜(cháng)徉(yáng)中庭,北上玉堂,躋(jī)于羅幃(wéi),經(jīng)于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zhòng)人狀,直慘凄惏栗(lì),清涼增欷(xī)。清清泠(líng)泠,愈病析酲(chéng),發(fā)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p>
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wěng)然起于窮巷之間,堀(kū)堁(kè)揚塵,勃(bó)郁煩冤,沖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hùn)濁,揚腐余,邪薄入甕(wèng)牖(yǒu),至于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憞(dùn)溷郁邑(yì),毆溫致濕,中心慘怛(dá),生病造熱。中唇為胗(zhěn),得目為篾(miè),啖(dàn)齰(zé)嗽(sòu)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10、秋聲賦(宋代-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sǒng)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sà),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cōng)鏦錚(zhēng)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骸靶窃吗?,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fēi)云斂(liǎn);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lì)冽(liè),砭(biān)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liáo)。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liáo)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lù)也,物過盛而當殺?!?余曰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wò)然丹者為槁木,黟(yī)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11、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唐代-劉禹錫)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yǐng)客緘(jiān)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jié)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guān)樹扶疏敲(qiāo)鐙吟。
12、還(先秦 佚名)
子之還(xuán)兮,遭我乎峱(náo)之間兮。并驅(qū)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xuān)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驅(qū)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并驅(qū)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zāng)兮。
13、國風·召南·草蟲(先秦 佚名)
喓(yāo)喓草蟲,趯(tì)趯阜(fù)螽(zhōng)。未見君子,憂心忡(chōng)忡。亦既見止,亦既覯(gòu)止,我心則降(xiáng)。
陟(zhì)彼南山,言采其蕨(jué)。未見君子,憂心惙(chuò)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yuè)。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14、滿庭芳·蝸角虛名(宋代-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hào)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15、水仙子·尋梅(元代-喬吉)
冬前冬后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lǚ)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襲來何處香?忽相逢縞(gǎo)袂(mèi)綃(xiāo)裳。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淡月昏黃。
16、毛督經(jīng)浣亭官舍芍藥(明代-蔡羽)
晝靜綠陰匝,微風滿院芬。
紅欄昨夜雨,碧館見朝云。
春杳鳥空怨,暖多花易醺。
須煩紫絲帳,遮護到斜曛。
17、拜年(明代-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yè),名紙朝來滿敝(bì)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18、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宋代-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wǎn),又樹蕙(huì)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zhuó)吾纓(yīng)。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19、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宋代-賀鑄)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頭。
20、普天樂·秋懷(元代-張可久)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yì)馬。落月書燈。青天蜀(shǔ)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fā)星星。釣魚子陵,思莼(chún)季鷹,笑我飄零。
21、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宋代-吳文英)
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juàn)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時神禹(yǔ)。幽云怪雨。翠蓱(píng)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青天,數(shù)行書似舊藏(cáng)處。
寂(jì)寥(liáo)西窗久坐,故人慳(qiān)會遇,同翦燈語。積蘚(xiǎn)殘碑,零圭(guī)斷璧,重拂人間塵土。霜紅罷舞。漫山色青青,霧朝煙暮。岸鎖春船,畫旗喧賽鼓。
22、江行無題一百首·其八十二(唐代-錢珝)
遠岸無行(háng)樹,經(jīng)霜有伴紅。
停船搜好句,題葉贈江楓。
23、水調(diào)歌頭·過岳陽樓作(宋代-張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漢有歸舟。西風千里,送我今夜岳陽樓。日落君山云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徙倚欄桿久,缺月掛簾鉤。
雄三楚,吞七澤,隘九州。人間好處,何處更似此樓頭。欲吊沈累無所,但有漁兒樵子,哀此寫離憂?;厥捉杏菟?,杜若滿芳洲。
24、夏日李公見訪(唐代-杜甫)
遠林暑氣薄,公子過我游。
貧居類村塢(wù),僻近城南樓。
旁舍頗淳樸,所須亦易求。
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否?
墻頭過濁醪(láo),展席俯長流。
清風左右至,客意已驚秋。
巢多眾鳥喧(xuān),葉密鳴蟬稠。
苦遭此物聒(guō),孰謂吾廬幽?
水花晚色凈,庶足充淹留。
預恐樽(zūn)中盡,更起為君謀。
25、河北民(宋代-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yǎng)子學耕(gēng)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依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過者無顏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sù)數(shù)錢無兵戎!
26、本事詩十首·選二(清代-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27、自題小像(近現(xiàn)代 魯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pán)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quán)不察,我以我血薦軒(xuān)轅(yuán)。
28、柳含煙·隋堤柳(唐代-毛文錫)
隋堤(dī)柳,汴河旁,夾岸綠陰千里。龍舟鳳舸(gě)木蘭香,錦帆張。
因夢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蘇羽葆(bǎo)。笙歌未盡起橫流,鎖春愁。
29、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宋代-歐陽修)
春巖瀑泉響,夜久山已寂。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30、除夜雪(宋代-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ruì)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tú)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31、春興(唐代-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鄉(xiāng)一作:香)
32、出城寄權(quán)璩楊敬之(唐代-李賀)
草暖云昏萬里春,宮花拂(fú)面送行人。
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zài)病身。
33、春洲曲(唐代-溫庭筠)
韶光染色如蛾翠,綠濕紅鮮水容媚。
蘇小慵(yōng)多蘭渚(zhǔ)閑,融融浦日鵁(jiāo)鶄(jīng)寐。
紫騮(liú)蹀(dié)躞(xiè)金銜嘶,堤上揚鞭煙草迷。
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鶯啼。
34、南歌子·再用前韻(宋代-蘇軾)
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里栩(xǔ)然蝴蝶、一身輕。
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35、旅望(唐代-王昌齡)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36、奉誠園聞笛(唐代-竇牟)
曾絕朱纓吐錦茵(yīn),欲披荒草訪遺(yí)塵。
秋風忽灑西園淚,滿目山陽笛里人。
37、長歌行(唐代-李泌)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
不然絕粒升天衢(qú),不然鳴珂(kē)游帝都。
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氣志是良圖。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yè)就扁(piān)舟泛五湖
38、舟中立秋(清代-施閏章)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云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39、臨江仙(離果州作)(宋代-陸游)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春光還與美人同。論心空眷眷,分袂卻匆匆。只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水流云散各西東。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40、舜廟懷古(兩漢-劉熊渠)
游湘有余怨,豈是圣人心。
竹路猿啼古,祠宮蔓(màn)草深。
素風傳舊俗,異跡閉荒林。
巡狩(shòu)去不返,煙云怨至今。
41、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唐代-韓愈)
蒼蒼森八桂,茲(zī)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zān)。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遠勝登仙去,飛鸞(luán)不假驂(cān)。
42、伯牙絕弦(未知 佚名)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é)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43、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宋代-張先)
龍頭舴(zé)艋(měng)吳兒競,筍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云去后遙山暝(míng),已放笙(shēng)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44、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唐代-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pǔ)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míng)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45、裴將軍宅蘆管歌(唐代-岑參)
遼東九月蘆葉斷,遼東小兒采蘆管。
可憐新管清且悲,一曲風飄海頭滿。
海樹蕭索天雨霜,管聲寥亮月蒼蒼。
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斷腸。
遼東將軍長安宅,美人蘆管會佳客。
弄調(diào)啾颼勝洞簫,發(fā)聲窈窕欺橫笛。
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將蘆管送君杯。
巧能陌上驚楊柳,復向園中誤落梅。
諸客愛之聽未足,高卷珠簾列紅燭。
將軍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46、古宴曲(唐代-于濆)
雉(zhì)扇合蓬萊,朝車回紫陌(mò)。
重門集嘶馬,言宴金張宅。
燕娥奉卮(zhī)酒,低鬟(huán)若無力。
十戶手胼(pián)胝(zhī),鳳凰釵一只。
高樓齊下視,日照羅衣色。
笑指負薪(xīn)人,不信生中國。
47、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宋代-陳與義)
余甲寅(yín)歲自春官出守湖(hú)州。秋杪(miǎo),道中荷花無復存者。乙卯(mǎo)歲,自瑣(suǒ)闥(tà)以病得請奉祠(cí),卜(bǔ)居青墩(dūn)鎮(zhèn)。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yìng),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扁(piān)舟三日秋塘(táng)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拏(ná)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48、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宋代-張先)
移得綠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bà)陵多送遠,殘絲亂絮(xù)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guān),真?zhèn)€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49、霜天曉角·梅(宋代-范成大)
晚晴風歇(xiē)。一夜春威折。脈(mò)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shù)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50、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宋代-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yīng)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luán)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51、長相思·花似伊(宋代-歐陽修)
花似伊,柳似伊?;啻喝藙e離。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yuān)鴦(yāng)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52、望江南·三月暮(宋代-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yān)懨醉,長日小簾櫳(lóng)。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mì)殘紅。
53、長相思·惜梅(宋代-劉克莊)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開時催謝時。丁寧花放遲。
角聲吹。笛聲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飛。
54、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宋代-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偸钱敃r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上髂昊ǜ茫c誰同?
55、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宋代-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lài)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56、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五代-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péng)?;仡^煙柳漸重(chóng)重(chóng)。淡云孤雁遠,寒日暮(mù)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huái)月朦(méng)朧(lóng)。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zhěn)夢,輕浪五更風。
57、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宋代-周邦彥)
風老鶯雛(chú),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bēi)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yuān)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hàn)海,來寄修椽(chuán)。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yán)畔,先安簟(diàn)枕,容我醉時眠。
58、謁金門·風乍起(五代-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yuān)鴦(yāng)香徑里,手挼(ruó)紅杏蕊。
斗鴨闌(lán)干獨倚,碧玉搔(sāo)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59、江城子·示表侄劉國華(宋代-吳潛)
家園十畝屋頭邊。正春妍,釀(niàng)花天。楊柳多情,拂拂帶輕煙。別館閑亭隨分有,時策杖,小盤旋。
采山釣水美而鮮。飲中仙,醉中禪(chán)。閑處光陰,贏(yíng)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60、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唐代-劉長卿)
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舊游成遠道,此去更違鄉(xiāng)。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61、夜合花·柳鎖鶯魂(宋代-史達祖)
柳鎖鶯(yīng)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lǎn),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qiè)流光,早春窺(kuī)、酥(sū)雨池塘。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
風絲一寸柔腸,曾在歌邊惹恨,燭底縈香。芳機瑞錦,如何未織鴛鴦。人扶醉,月依墻,是當初、誰敢疏狂!把閑言語,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62、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元代-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huáng)池,銀燭夜彈絲。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chuí)。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楊柳風柔,海棠(táng)月淡,獨自倚闌(lán)時。
63、臨江仙·閨思(宋代-史達祖)
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游簾幕記揚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
羅帶鴛(yuān)鴦(yāng)塵暗澹(dàn),更須整頓風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
64、南鄉(xiāng)子·歸夢寄吳檣(宋代-陸游)
歸夢寄吳檣(qiáng),水驛(yì)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lǎn),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
愁鬢(bìn)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yù)香。重到故鄉(xiāng)交舊少,凄涼,卻恐他鄉(xiāng)勝故鄉(xiāng)。
65、長亭送別(元代-王實甫)
?。ǚ蛉?、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旦、末、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p>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t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ㄗ龅剑ㄒ姺蛉丝疲ǚ蛉嗽疲埳烷L老坐,小姐這壁坐,紅娘將酒來。張生,你向前來,是自家親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將鶯鶯與你,到京師休辱末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潔云)夫人主見不差,張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長吁科)
【脫布衫】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
【幺篇】雖然久后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ǚ蛉嗽疲┬〗惆驯K者!(紅遞酒,旦把盞長吁科,云)請吃酒!
【上小樓】合歡未已,離愁相繼。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比別離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棄擲。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ǚ蛉嗽疲┘t娘把盞者!(紅把酒了)(旦唱)
【滿庭芳】供食太急,須臾對面,頃刻別離。若不是酒席間子母們當回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里,險化做望夫石。
?。t云)姐姐不曾吃早飯,飲一口兒湯水。(旦云)紅娘,甚么湯水咽得下!
【快活三】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拔伣翘撁?,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夫人云)輛起車兒,俺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來。(下)(末辭潔科)(潔云)此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備買登科錄看,做親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先生在意,鞍馬上保重者!“從今經(jīng)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下)(旦唱)
【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
?。ǖ┰疲埳艘恍械霉俨坏霉?,疾早便回來。(末云)小生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正是“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旦云)君行別無所贈,口占一絕,為君送行:“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張珙更敢憐誰?謹賡一絕,以剖寸心:“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guān)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旦唱)
【耍孩兒】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nèi)成灰。
【五煞】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jié)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拇逵曷兑嗣咴纾暗觑L霜要起遲!鞍馬秋風里,最難調(diào)護,最要扶持。
【四煞】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歸家若到羅幃里,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留戀你別無意,見據(jù)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語囑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此一節(jié)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xiāng)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
(末云)再誰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nèi),來時甚急,去后何遲?
(紅云)夫人去好一會,姐姐,咱家去?。ǖ┏?/p>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ǖ⒓t下)(末云)仆童趕早行一程兒,早尋個宿處。淚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下)
66、箏(唐代-張祜)
綽(chuò)綽下云煙,微收皓(hào)腕鮮。
夜風生碧柱,春水咽紅弦。
翠佩輕猶觸,鶯(yīng)枝澀未遷。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chán)娟。
67、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宋代-葉夢得)
新月掛林梢(shāo),暗水鳴枯沼(zhǎo)。時見疏星落畫檐(yán),幾點流螢(yíng)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huán)繞。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miǎo)。
68、鶴沖天·梅雨霽(宋代-周邦彥)
梅雨霽(jì),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臺榭(xiè)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diàn)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69、長信怨(唐代-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xūn)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lòu)長。
高殿秋砧(zhēn)響夜闌(lán),霜深猶憶御衣寒。
銀燈青瑣(suǒ)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zhǒu)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徘(pái)徊(huái)。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zhāo)陽日影來。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后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復道奉恩時。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lián)v(dǎo)衣聲。
白露堂中細草跡,紅羅帳里不勝情。
70、同題仙游觀(唐代-韓翃)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qī)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zhēn)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閑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71、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huàn)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xiē),王孫自可留。
72、終南望余雪(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jì)色,城中增暮寒。
73、八至(唐代-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shū)夫妻。
74、梅花(宋代-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dí)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75、題竹石牧牛(宋代-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tài),戲詠。
野次小崢(zhēng)嶸(róng),幽篁(huáng)相倚綠。
阿童三尺箠(chuí),御此老觳(hú)觫(sù)。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lì)角。
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76、書情題蔡舍人雄(唐代-李白)
嘗高謝太傅,攜妓東山門。
楚舞醉碧云,吳歌斷清猿。
暫因蒼生起,談笑安黎元。
余亦愛此人,丹霄(xiāo)冀飛翻。
遭逢圣明主,敢進興亡言。
白璧(bì)竟何辜?青蠅遂成冤。
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
猛犬吠(fèi)九關(guān),殺人憤精魂。
皇穹(qióng)雪冤枉,白日開昏氛。
太階得夔(kuí)龍,桃李滿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蓀。
愧無橫草功,虛負雨露恩。
跡謝云臺閣,心隨天馬轅。
夫子王佐才,而今復誰論?
層(céng)飆(biāo)振六翮(hé),不日思騰鶱(xiān)。
我縱五湖棹(zhào),煙濤恣(zì)崩奔。
夢釣子陵湍(tuān),英風緬猶存。
徒??托请[,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萬里一長歌。
黃鶴不復來,清風奈愁何!
舟浮瀟湘月,山倒洞庭波。
投汨(mì)笑古人,臨濠(háo)得天和。
閑時田畝中,搔背牧雞鵝。
別離解相訪,應在武陵多。
77、效古詩(南北朝-范云)
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
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
朝驅(qū)左賢陣,夜薄休屠營。
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遲留法未輕。
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
78、虢國夫人夜游圖(宋代-蘇軾)
佳人自鞚(kòng)玉花驄(cōng),翩如驚燕蹋(tà)飛龍。
金鞭爭道寶釵落,何人先入明光宮。
宮中羯(jié)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貴人,走馬來看不動塵。
明眸(móu)皓(hào)齒誰復見,只有丹青余淚痕。
人間俯仰成今古,吳公臺下雷塘路。
當時亦笑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qín)虎。
79、題元丹丘潁陽山居(唐代-李白)
仙游渡潁(yǐng)水,訪隱同元君。
忽遺蒼生望,獨與洪崖群。
卜地初晦(huì)跡,興言且成文。
卻顧北山斷,前瞻(zhān)南嶺分。
遙通汝海月,不隔嵩(sōng)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欽(qīn)清芬。
舉跡倚松石,談笑迷朝曛。
益愿狎(xiá)青鳥,拂衣棲江濆(fén)。
80、東城高且長(兩漢 佚名)
東城高且長,逶(wēi)迤(yí)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秋草萋(qī)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xī)蟀(shuài)傷局促。
蕩滌(dí)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cháng)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zhí)躅(zhú)。
思為雙飛燕,銜(xián)泥巢君屋。
81、論詩五首·其二(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82、論貴粟疏(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gēng)而食(sì)之,織而衣(yì)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jí)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nèi)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yǔ),加以亡天災數(shù)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nóng)也。
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不農(nóng)則不地著(zhù),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lián)恥。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nóng)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lǐn),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為物輕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內(nèi)而無饑寒之患。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xiāng),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長(zhǎng)于時,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數(shù)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饑寒至。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今農(nóng)夫五口之家,其服役(yì)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xīn)樵(qiáo),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署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yǎng)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liǎn)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chèn)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yù)子孫以償債者矣。而商賈(gǔ)大者積貯(zhù)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無農(nóng)夫之苦,有阡(qiān)陌(mò)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遨(áo),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yè)縞(gǎo)。此商人所以兼并農(nóng)人,農(nóng)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nóng)夫,農(nóng)夫已貧賤矣。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吏之所卑(bēi),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惡乖迕(wǔ),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nóng)而已矣。欲民務農(nóng),在于貴粟(sù);貴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為賞罰。今募天下入粟縣官,得以拜爵(jué),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農(nóng)民有錢,粟有所渫(xiè)。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所謂損有余、補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順于民心,所補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nóng)功。今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車騎者,天下武備也,故為復卒。神農(nóng)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币允怯^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一人耳,此其與騎馬之功相去遠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竊竊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nóng)民租。如此,德澤加于萬民,民俞勤農(nóng)。時有軍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寧;歲孰且美,則民大富樂矣。
83、待漏院記(宋代-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shù)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猶然,況宰相乎!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設(shè)宰臣待漏院于丹鳳門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鑾聲。金門未辟,玉漏猶滴,徹蓋下車,于焉以息。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來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疇多蕪,何以辟之。賢人在野,我將進之;佞臣立朝,我將斥之。六氣不和,災眚薦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詐日生,請修德以厘之。憂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甚邇。相君言焉,時君納焉?;曙L于是乎清夷,蒼生以之而富庶。若然,總百官、食萬錢,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復,思所逐之;舊恩未報,思所榮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車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勢,我將陟之;直士抗言,我將黜之。三時告災,上有憂也,構(gòu)巧詞以悅之;群吏弄法,君聞怨言,進諂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門既開,重瞳屢回。相君言焉,時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則下死獄、投遠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國之政,萬人之命,懸于宰相,可不慎歟?復有無毀無譽,旅進旅退,竊位而茍祿,備員而全身者,亦無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為文,請志院壁,用規(guī)于執(zhí)政者。
84、武帝求茂才異等詔(兩漢-劉徹)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fěng)駕之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jùn)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85、豫讓論(明代-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釣名沽譽,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仇。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嗚呼!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謂非忠可乎?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死于智伯。讓應曰:“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之?!奔创硕?,讓馀徐憾矣。
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未聞以國士待之也;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國之上也。當伯請地無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日:“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忿必爭,爭必??;驕必傲,傲必亡”。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悟。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
讓于此時,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矣;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噫!
86、臧僖伯諫觀魚(先秦-左丘明)
p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皂span(zào)/span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pp 公曰:“吾將略span(lüè)/span地焉?!彼焱?,陳魚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pp 書曰:“公矢魚與棠span(táng)/span?!狈嵌Y也,且言遠地也。/p87、西京賦(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小必有之,大亦宜然。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與推移,何以核諸?秦據(jù)雍而強,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光武處東而約,政之興衰,恒由此作。先生獨不見西京之事歟?請為吾子陳之。
漢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實為咸陽。左有崤函重險、桃林之塞,綴以二華,巨靈赑屃,高掌遠跖,以流河曲,厥跡猶存。右有隴坻之隘,隔閡華戎,岐梁汧雍,陳寶鳴雞在焉。于前終南太一,隆崛崔萃,隱轔郁律,連岡乎嶓冢,抱杜含戶,欱灃吐鎬,爰有藍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則高陵平原,據(jù)渭踞涇,澶漫靡迤,作鎮(zhèn)于近。其遠則九嵕甘泉,涸陰冱寒,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爾乃廣衍沃野,厥田上上,實為地之奧區(qū)神皋。昔者,大帝說秦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用此土,而翦諸鶉首。是時也,并為強國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豈不詭哉!
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五緯相汁以旅于東井。婁敬委輅,斡非其議,天啟其心,人惎之謀,及帝圖時,意亦有慮乎神祇,宜其可定以為天邑。豈伊不虔思于天衢?豈伊不懷歸于枌榆?天命不滔,疇敢以渝!
于是量徑輪,考廣袤,經(jīng)城洫,營郭郛,取殊裁于八都,豈啟度于往舊。乃覽秦制,跨周法,狹百堵之側(cè)陋,增九筵之迫脅。正紫宮于未央,表峣闕于聞闔。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亙雄虹之長梁,結(jié)棼橑以相接。蔕倒茄于藻井,披紅葩之狎獵。飾華榱與璧珰,流景曜之韡曄。雕楹玉磶,繡栭云楣。三階重軒,鏤檻文?。右平左域,青瑣丹墀??瘜悠教茫O(shè)切厓隒。坻崿鱗眴,棧齴巉嶮。襄岸夷涂,修路陵險。重門襲固,奸宄是防。仰福帝居,陽曜陰藏。洪鐘萬鈞,猛虡趪趪。負筍業(yè)而余怒,乃奮翅而騰驟。
朝堂承東,溫調(diào)延北,西有玉臺,聯(lián)以昆德。嵯峨崨嶪,罔識所則。若夫長年神仙,宣室玉堂,麒麟朱鳥,龍興含章,譬眾星之環(huán)極,叛赫戲以輝煌。正殿路寢,用朝群辟。大夏耽耽,九戶開辟。嘉木樹庭,芳草如積。高門有閌,列坐金狄,內(nèi)有常侍謁者,奉命當御。蘭臺金馬,遞宿迭居。次有天祿石渠校文之處,重以虎威章溝嚴更之署。徼道外周,千廬內(nèi)附,衛(wèi)尉八屯,警夜巡晝。植鎩懸犬,用戒不虞。
后宮則昭陽飛翔,增成合歡,蘭林披香,鳳凰鴛鸞。群窈窕之華麗,嗟內(nèi)顧之所觀。故其館室次舍,采飾纖縟。裛以藻繡,文以朱綠,翡翠火齊,絡(luò)以美玉。流懸黎之夜光,綴隨珠以為燭。金戺玉階,彤庭輝輝。珊瑚林碧,瓀珉磷彬。珍物羅生,煥若昆侖。雖厥裁之不廣,侈靡逾乎至尊。于是鉤陳之外,閣道穹隆,屬長樂與明光,徑北通乎桂宮。命般爾之巧匠,盡變態(tài)乎其中。后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衛(wèi)供帳,官以物辨。恣意所幸,下輦成燕。窮年忘歸,猶弗能遍。瑰異日新,殫所未見。
惟帝王之神麗,懼尊卑之不殊。雖斯宇之既坦,心猶憑而未攄,思比象于紫微,恨阿房之不可廬。覛往昔之遺館。獲林光于秦余。處甘泉之爽塏,乃隆崇而弘敷。既新作于迎風,增露寒與儲胥。托喬基于山岡,直滯霓以高居。通天訬以竦峙,徑百常而莖擢。上辯華以交紛,下刻哨其若削,翔鶴仰而不逮,況青鳥與簧雀。伏欞檻而俯聽,聞雷霆之相激。
柏梁既災,越巫陳方。建章是經(jīng),用厭火祥。營宇之制,事兼未央。圜闕竦以造天,若雙碣之相望。鳳騫翥于甍標,咸溯風甫欲翔。閶闔之內(nèi),別風嶕峣。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干云霧而上達,狀亭亭以苕苕。神明崛其特起,井干疊而百增。跱游極于浮柱,結(jié)重欒以相承。累層構(gòu)而遂隮,望北辰而高興。消氛埃于中宸,集重陽之清澄。瞰宛虹之長鬐,察云師之所憑。上飛闥而仰眺,正睹瑤光與玉繩。將乍往而未半,休悼栗而慫兢,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
馭娑駘蕩?燾弄桔桀。枍詣承光,睽瓜庨豁。增桴重棼,鍔鍔列列。反宇業(yè)業(yè),飛檐??。流景內(nèi)照,引曜日月。天梁之宮,實開高闈。旗不脫扃,結(jié)駟方蘄。轢輻輕騖,容于一扉。長廊廣廡.途閣云蔓。闬庭詭異,門千戶萬。重閨幽闥,轉(zhuǎn)相逾延。望?窱以徑延,眇不知其所返。既乃珍臺蹇產(chǎn)以極壯,橙道邐倚以正東。似閬風之遐扳,橫西洫而絕金墉。城尉不弛拆,而內(nèi)外潛通。
前開唐中,彌望廣橡。顧臨太液,滄池漭沆。漸臺立子中央;赫昈昈以弘敞。清淵洋洋,神山峨峨。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上林岑以壘嶵,下嶄嚴以巖齬。長風激于別島,起洪濤而揚波。浸石菌于重涯,濯靈芝以朱柯。海若游于玄渚,鯨宜失流而蹉跎。于是采少君之端信,庶欒大之貞固。立修莖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瓊?cè)镆猿?,必性命之可度。美往普之松喬,要羨門乎天路。想升龍于鼎湖,豈時俗之足慕。若歷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徒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參涂夷庭,方軌十二,街衢相經(jīng)。廛里端直,甍宇齊平。北闕甲第,當?shù)乐眴?。程巧致功,期不纮陊。木衣綈錦,士被朱紫。武庫禁兵,設(shè)在蘭锜。匪石匪董,疇能宅此?爾乃廓開九市,通阛帶阓。旗亭五重,俯察百隧。周制大胥,今也惟尉。瓌貨方至,鳥集鱗萃。鬻者兼贏,求者不匱。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鬻良雜普,蚩眩邊鄙。何必昏于作勞,邪贏優(yōu)而足恃。彼肆人之男女,麗美奢乎許史。若夫翁伯濁質(zhì),張里之家,擊鐘鼎食,連騎相過。東京公侯,壯何能加?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氣,結(jié)黨連群?實蕃有徒,其從如云。茂陵之原,陽陵之朱。趫悍虓豁,如虎如貙。睚眥蠆芥,尸僵路隅。丞相欲以贖子罪,陽石污而公孫誅。若其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chuàng)痏。郊甸之內(nèi),鄉(xiāng)邑殷賑。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lián)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幾千里,統(tǒng)以京尹??鴮m館,百四十五。右機盩屋,并卷酆鄠。左暨河華,遂至虢土。上林禁苑,跨谷彌阜。東至鼎湖,邪界細柳。掩長楊而聯(lián)五柞,繞黃山而款牛首??澰d聯(lián),四百余里。植物斯生,動物斯止。眾鳥翩翻,群獸飚呆。散似驚波,聚以京峙,伯益不能名,隸首不能紀。林麓之饒,于何不有?木則樅括根楠,梓械楩楓。嘉卉灌叢,蔚若鄧林。郁蓊薆薱,橚爽櫹椮。吐葩颶榮,布葉垂陰。草則箴莎營蒯,薇蕨荔苀,王蒭莔臺,戎葵懷羊。苯莼蓬茸,彌皋被岡。筱蕩敷衍,編町成篁。山谷原濕,泱漭無疆。乃有昆明靈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樹以柳杞。豫章珍館,揭焉中峙。牽牛立其左,織女處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與檬汜。其中則有黿鼉巨鱉,鳣鯉鱮鲖,鮪鯢鲿鯊,修額短項,大日折鼻,詭類殊種。鳥則鹔鹴鴰鴇,鴐鵝鴻鶴。上春候來?季秋就溫。南翔衡陽,北棲雁門。奮隼歸鳧,沸卉軿訇。眾形殊聲,不可勝論。于是孟冬作陰,寒風肅殺。雨雪飄飄,冰霜慘烈。百卉具零,剛蟲搏擊。爾乃振天維,衍地絡(luò),蕩川濱,簸林薄。鳥畢駭,獸咸作,草伏木棲,寓居穴托。起彼集此,霍繹紛泊,在彼靈囿之中,前后無有垠鍔,虞人掌焉,為之營域。焚萊平場,柞木剪棘。結(jié)置百里,迒杜蹊塞。麀鹿虞虞,駢田逼仄。天子乃駕雕軫,六駿駁。戴翠帽,倚金較。璇弁玉纓?遺光倏爚。建玄弋,樹招搖。棲鳴鳶,曳云梢?;§和魇?,虹旃蛻旄。華蓋承辰,天畢前驅(qū)。千乘雷動,萬騎龍趨。屬車之篷,載獫猲獢。匪唯玩好,乃有秘書。小說九百,本自虞初。從容之求,實侯實儲。于是蚩尤秉鉞,奮鬣被般。禁御不若,以知神奸,魑魅魍魎,莫能逢旃。陳虎旅于飛廉,正壘壁乎上蘭。結(jié)部曲,整行伍。燎京薪,駭雷鼓??v獵徒,赴長莽。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拔扈。光炎燭天庭,囂聲震海浦。河渭為之波蕩,吳獄為之陁堵。百禽棱遽,骙瞿奔觸。喪精亡魂,失歸忘趨。投輪關(guān)輻,不邀自遇。飛罕潚箾,流鏑???。矢不虛舍,鋌不茍躍。當足見蹍,值輪被轢。僵禽斃獸,爛若磧礫。但觀置羅之所罥結(jié),竿殳之所揘畢,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白日未及移其晷,巳狝其十七八。若夫游鷮高翚,絕坑逾斥。巉兔聯(lián)猭,陵巒超壑。比諸東郭,莫之能獲。乃有迅羽輕足,尋景追括。鳥不暇舉,獸不礙發(fā)。青骹擊于韝下,韓盧噬于緤末。及其猛毅髬髵,隅目高匡,威懾兕虎,莫之敢伉。乃使中黃之士,育獲之儔,朱鬕髠髽,植發(fā)如竿。袒裼戟手,奎踽盤桓。鼻赤象,圈巨狿,摣狒猬,?窳狻,揩枳落,突棘藩。梗林為之靡拉,樸叢為之摧殘。輕銳僄狡,趫捷之徒,赴洞穴,探封狐。陵重巘,獵昆駼。杪木末,攫獑猢。超殊榛,摕飛鼯。是時,后宮嬖人昭儀之倫,常亞子乘輿。慕賈氏之如皋,《北風》之同車。盤于游畋,其樂只且。于是鳥獸殫,目觀窮。遷延邪睨,集乎長楊之宮。息行夫,展車馬。收禽舉胔,數(shù)課眾寡。置互擺牲,頒賜獲鹵。割鮮野饗;鎬勤賞功。五軍六師,千列盲重。酒車酌醴,方駕授饔。升觴舉燧,既釂鳴鐘。膳夫馳騎,察貳廉空。炙炮伙,清酤??;识麂卟?,洪德施。'徒御悅,士忘罷。巾車命駕?回旆右移。相羊乎五柞之館,旋憩乎昆明之池。登豫章,簡矰紅。蒲且發(fā),弋高鴻。掛白鵲,聯(lián)飛龍。磻不待絓,往必加雙。于是命舟牧,為水嬉。浮鷁首,翳云芝。垂翟葆,建羽旗。齊枻女,縱悼歌。發(fā)引和,校鳴葭。奏《淮南》,度《陽阿》。感河馮,懷湘娥。驚蛔蛹,憚蚊蛇。然后釣魴鱧,緬鰋鲉。摭紫貝,搏耆龜。撈水豹旱潛牛。澤虞是濫,何有春秋?擿漻澥,搜川瀆。布九罭,設(shè)罣蔍。摧昆鮞,殄水族。蓬藕拔,蜃蛤剝。逞欲畋斁,效獲麑麃。謬蓼浡浪,乾池滌藪。上無逸飛,下無遺走。攫胎拾卵,紙緣盡取。取樂今日,遑恤我后!
既定且寧,焉知傾陁?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攢珍寶之玩好,紛瑰麗以侈靡。臨迥望之廣場,程角抵之妙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撞。沖狹燕濯,胸突铦鋒。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華岳峨峨,岡巒參差。神木靈草,朱實離離.總會仙倡,戲豹舞羆。白虎鼓瑟,蒼龍吹篪。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而蜲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初若飄飄,后遂霏霏。復陸重閣,轉(zhuǎn)石成雷。礔礪激而增響,磅蓋象乎天威。巨獸百尋,是為曼延。神山崔巍,欻從背見。熊虎升而挐攫,猿狖超而高援。怪獸陸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磷囷。海鱗變而成龍,狀婉婉以昷昷。舍利飏飏,化為仙車,驪駕四鹿,芝蓋九葩。蟾蜍與龜,水人弄蛇。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霧杏冥。畫地成川,流渭通涇。東海黃公,赤刀粵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挾邪作蠱,于是不售。爾乃建戲車,樹修旃。倀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絓,譬隕絕而復聯(lián)。百馬同轡,騁足并馳。撞末之技,態(tài)不可彌。彎弓射乎西羌,又顧發(fā)乎鮮卑。
于是眾變盡,心酲醉。般樂極,悵懷萃。陰戒期門,微行要屈。降尊就卑,懷璽藏紱。便旋閭閻,周觀郊遂。若神龍之變化,章后皇之為貴。然后歷掖庭,適歡館。捐衰色,從嬿婉。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秘舞更奏,妙材騁技。妖蠱艷夫夏姬,美聲暢于虞氏。始徐進而嬴形,似不任乎羅綺。嚼清商而卻轉(zhuǎn)、增嬋娟以此豸。紛縱體而迅赴,若驚鶴之群罷。振朱屣于盤樽,奮長袖之颯儷。要紹修態(tài),麗服飏菁。眠藐流眄,一顧傾城。展季桑門,誰能不營?列爵十四,竟媚取榮。盛衰無常,唯愛所丁。衛(wèi)后興于鬢發(fā),飛燕寵于體輕。爾乃逞志究欲,窮身極娛。鑒戒《唐詩》,他人是偷。自君作故,何禮之拘?增昭儀于婕妤,賢既公而又侯。許趙氏以無上,思致董于有虞。王閎爭坐于側(cè),漢載安而不渝。
高祖創(chuàng)業(yè),繼體承基。暫勞永逸,無為而治。耽樂是從,何慮何思?多歷年所,二百余期。徒以地沃野豐,百物殷阜;巖險周固,衿帶易守。得之者強,據(jù)之者久。流長則難竭,柢深則難朽。故奢泰肆情,馨烈彌茂。鄙生生乎三百之外,傳聞于未聞之者,曾仿佛其若夢,未一隅之能睹。此何與于殷人之屢遷,前八而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盤庚作誥,帥人以苦。方今圣上,同天號于帝皇,掩四海而為家。富有之業(yè),莫我大也。徒恨不能以靡麗為國華,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豈欲之而不能,將能之而不欲歟?蒙竊惑焉,愿聞所以辯之之說也。
88、觀獵(唐代-李白)
太守耀清威,乘閑弄晚暉。
江沙橫獵騎,山火繞行圍。
箭逐云鴻落,鷹隨月兔飛。
不知白日暮,歡賞夜方歸。
89、地震(清代-蒲松齡)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jì)下,方與表兄李篤(dǔ)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bǒ),酒杯傾覆;屋梁椽(chuán)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dǐng)沸。
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雞鳴犬吠(fèi)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qī)霞山裂;沂(yí)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90、插秧歌(宋代-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91、瀑布(唐代-章孝標)
秋河溢(yì)長空,天灑萬丈布。深雷隱云壑(hè),孤電掛巖樹。
滄溟(míng)曉噴寒,碧落晴蕩素。非趨(qū)下流急,熱使不得住。
92、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宋代-蘇軾)
我夢扁(piān)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shù)開青壁。此生長接淅。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明日西風還掛席。唱我新詞淚沾臆(yì)。靈均去后楚山空,澧(lǐ)陽蘭芷(zhǐ)無顏色。君才如夢得。武陵更在西南極?!吨裰υ~》,莫傜(yáo)新唱,誰謂古今隔。
93、柳橋晚眺(宋代-陸游)
小浦(pǔ)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閑云不成雨,故傍(bàng)碧山飛。
94、汴河曲(唐代-李益)
汴(biàn)水東流無限春,隋(suí)家宮闕(què)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95、江城子·前瞻馬耳九仙山(宋代-蘇軾)
前瞻(zhān)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云間。城上高臺,真?zhèn)€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嬋娟。
小溪鷗鷺(lù)靜聯(lián)拳。去翩(piān)翩。點輕煙。人事凄涼,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96、謁金門·風絲裊(清代-納蘭性德)
風絲裊(niǎo),水浸(jìn)碧天清曉。一鏡濕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
夢里輕螺(luó)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97、月(唐代-李商隱)
池上與橋邊,難忘復可憐。
簾開最明夜,簟(diàn)卷已涼天。
流處水花急,吐時云葉鮮。
姮娥無粉黛(dài),只是逞嬋(chán)娟。
98、從軍詩五首·其四(魏晉-王粲)
朝發(fā)鄴(yè)都橋,暮濟白馬津。
逍遙河堤上,左右望我軍。
連舫(fǎng)逾萬艘,帶甲千萬人。
率彼東南路,將定一舉勛(xūn)。
籌策運帷幄(wò),一由我圣君。
恨我無時謀,譬(pì)諸具官臣。
鞠躬中堅內(nèi),微畫無所陳。
許歷為完士,一言猶敗秦。
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tán)人。
雖無鉛刀用,庶(shù)幾奮薄身。
99、五美吟·紅拂(清代-曹雪芹)
長揖(yī)雄談態(tài)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尸居余氣楊公幕,豈得羈(jī)縻(mí)女丈夫?
100、水龍吟(宋代-陳著)
百花開遍園林,又春歸也誰為主。深黃淺紫,嬌紅膩白,他誰能妒。似不勝情,醉歸花月,夢回云雨。又豐肌、恰被東風搖動,盈盈底、霓裳舞。
世事紛紛無據(jù)。與楊花、飛來飛去。當年斗大,知他多少,蜂窺蝶覷。金谷春移,玉華人散,此愁難訴。漫尋思,承詔沈香亭上,倚闌干處。
101、飲酒·十二(魏晉-陶淵明)
長公曾一仕,壯節(jié)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102、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唐代-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xī)鶒(chì)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zhè)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lù),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103、短歌行(魏晉-陸機)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shāng)。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蘋(pínɡ)以春暉,蘭以秋芳。
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今我不樂,蟋(xī)蟀(shuài)在房。
樂以會興,悲以別章。
豈曰無感,憂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yáo)既臧(zāng)。
短歌可詠,長夜無荒。
104、七夕穿針(南北朝-柳惲)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馀光亦難取。
105、詩(兩漢-王粲)
聯(lián)翻飛鸞鳥。
獨游無所因。
毛羽照野草。
哀鳴入青云。
我尚假羽翼。
飛覩爾形身。
愿及春陽會。
交頸遘殷勤。
106、贈蔡子篤詩(兩漢-王粲)
翼翼飛鸞。
載飛載東。
我友云徂。
言戾舊邦。
舫舟翩翩。
以泝大江。
蔚矣荒涂。
時行靡通。
慨我懷慕。
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
亂離多阻。
濟岱江衡。
邈焉異處。
風流云散。
一別如雨。
人生實難。
愿其弗與。
瞻望遐路。
允企伊佇。
烈烈冬日。
肅肅凄風。
潛鱗在淵。
歸雁載軒。
茍非鴻鵰。
孰能飛飜。
雖則追慕。
予思罔宣。
瞻望東路。
慘愴增嘆。
率彼江流。
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
不遷于時。
及子同寮。
生死固之。
何以贈行。
言賦新詩。
中心孔悼。
涕淚漣洏。
嗟爾君子。
如何勿思。
107、秋胡行(魏晉-曹丕)
堯任舜禹。
當復何為。
百獸率舞。
鳳凰來儀。
得人則安。
失人則危。
唯賢知賢。
人不易知。
歌以詠言。
誠不易移。
鳴條之役。
萬舉必全。
明德通靈。
降福自天。
108、雜詩(魏晉-曹丕)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
輾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
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109、隔尾 其三(元代-關(guān)漢卿)
子弟每是個茅草岡、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我是個經(jīng)籠罩、受索網(wǎng)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
經(jīng)了些窩弓冷箭镴槍頭,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110、【雙調(diào)】沉醉東風(五首)(元代-關(guān)漢卿)
一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zhí)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二
憂則憂鸞孤鳳單,愁則愁月缺花殘。為則為俏冤家,害則害誰曾慣,瘦則瘦不似今番;恨則恨孤幃繡衾寒,怕則怕黃昏到晚。
三
伴夜月銀箏鳳閑,暖東風繡被常慳。信沉了魚,書絕了雁,盼雕鞍萬水千山。本利對相思若不還,則告與那能索債愁眉淚眼。
四
夜月青樓鳳簫,春風翠髻金翹。雨云濃,心腸俏,俊龐兒玉軟香嬌。六幅湘裙一搦腰,間別來十分瘦了。
五
面比花枝解語,眉橫柳葉長疏。想著雨和云,朝還暮,但開口只是長吁。紙鷂兒休將人廝應付,肯不肯懷兒里便許。
111、北高峰(宋代-徐集孫)
閒處春光淡,逢僧共采蒿。
曲盤山磴險,直上塔峰高。
風露侵衣冷,江湖送眼豪。
近年無隱者,空負數(shù)株桃。
112、雜詩十首 其五(明代-朱誠泳)
猛虎在深山,終日恒渴饑。猙獰肆貪惡,居然當九逵。
一嘯腥風生,白日翳陰霾。阱檻素無備,馮婦安可羈。
姬旦久不作,興言乃凄其。
113、折楊柳(明代-朱誠泳)
靈州城下柳,多被官軍竊。猶馀拂地條,更苦行人折。
無復眼窺春,不見花飛雪。今君赴玉關(guān),將何贈離別。
114、錦積堆為許季升題 其四(明代-朱誠泳)
萬草千花次第開,園官收拾錦成堆。韶華一去真如夢,卻向王維畫里來。
115、春曉(明代-朱誠泳)
林梢殘月半窗明,枕上遙聽好鳥鳴。起傍雕闌看春色,一庭花露滴無聲。
116、送王鸞同知回鳳翔 其二(明代-朱誠泳)
風流別駕一詩人,幾度乘車過渭濱。見說年來勞撫字,冰壺秋月迥無塵。
117、戲諸姊作假花(明代-周玉如)
鏤花雕葉百般新,巧手分明遂奪真。
自是深閨無定鑒,金錢輸與弄虛人。
118、臨汝書院成潘水部贈獨腳歌次韻奉答(明代-周瑛)
大冶鑠物摶陰陽,青春去我何堂堂。西偏小搆亦頗良,不施黝堊橫白杗。
捲簾正對五羊?qū)瑯淠痉鏖芙磺嗌n。祥煙紫氣相回翔,坐令白日迷晶光。
文采弸彪來省郎,為我藝苑芟穢荒。鏗然制作稱大方,利觜長距獨擅場。
嗟予苦學未成章,點綴犧樽青與黃。六經(jīng)窟穴漱馀香,拍拍春意覺滿腔。
與君對織云錦裳,著向風前聊徜徉。欲驂麟鳳游帝鄉(xiāng),又笑目眩心未忘。
小吏抱牘來倉皇,謂耽文字頗有妨。廣陸無車川無梁,出門萬里道路長,使君局面宜更張。
119、讀陳忠肅公傳次柯竹巖韻(明代-周瑛)
行都開閫頭尚黑,壯懷直欲吞迤北。厲兵秣馬不成寐,夜夜起待東天白。
九廟英靈凜如生,忍使宗社一齊傾。滄??商钌娇舍?,誰謂志專功無成。
昨日閭閻謾驚擾,勁氣不逐腥風倒。白日隱隱東方升,夕暉看作晨暉皦。
雞盤歃血盟未寒,賣降之子舌先彈。母系尼庵兒械道,盤中有飯吾誰餐。
救焚不管頭額爛,叔氏起兵謀復漢。叛賊已誅敵未殲,視死如歸心不亂。
120、題伊秋官三秋岐路話別卷(明代-周瑛)
世路苦多岐,問君欲何往。吳鉤三尺長,光射斗牛上。
121、題陳大宅方壺子層層云樹圖(明代-周玄)
昔年曾記秦川客,云樹參差去欲迷。
日暮孤舟行不盡,鷓鴣啼過渭城西。
122、送宗叔子宣南歸(明代-周敘)
久適棲遁志,曠然懷遠憂。緬彼兩京路,山川邈悠悠。
所思在萬里,豈必戀故丘。金臺古形勝,宮闕壯皇州。
西接太行險,東連滄海頭。車書混萬國,禮樂彌遐陬。
歷覽愜真趣,寧嗟歲月流。
123、南京翰林三年秩滿偶書所懷(明代-周敘)
涼風殘雨乍晴天,牒卻銅章赴日邊。儒宦五朝凡五德,沾恩三十又三年。
欺人白發(fā)千莖改,報國丹衷不日懸。便擬乞身營別墅,冶城山畔白門前。
124、賜游萬歲山(明代-周敘)
退講經(jīng)筵出禁林,廣寒宮殿賜登臨。波浮菡萏千花艷,幽接蓬萊萬樹陰。
日下龜魚翻鏡影,風前鸞鶴雜韶音。儒臣際此非常會,共荷皇恩似海深。
125、題南坦扇畫(明代-周倫)
天畔松風捲夜?jié)煲伦丛螺喐?。分明吏隱梅花水,此意憑誰報水曹。
126、飛來寺 其二(明代-鐘萬春)
靈鷲西來失畫圖,千峰積翠散江湖。層臺瞰日諸天接,蒼壁含風一柱孤。
黃鶴喚回幽客夢,疏松棲老法僧壚。飛泉況復新穿石,一漱塵心信有無。
127、歸鴉 其一(明代-魏學洢)
肅肅歸烏帶夕陽,蕭條寒色上垂楊。遙空潑墨侵云亂,樹杪浮青瀉影長。
數(shù)畝荒煙山寺白,半竿殘照短墻黃。故園擇木知何處,客路聞啼秋思涼。
128、讀史述 其十八 劉琨(明代-魏學洢)
越石志四海,中夜起長歌。萬國遍戎馬,淚落成江河。
失路歸無家,同心媾女蘿。銀罌血猶泚,轉(zhuǎn)眼仍操戈。
英雄功不成,慷慨呼奈何。
129、過天生橋(明代-王守仁)
水光如練落長松,云際天橋隱白虹。遼鶴不來華表爛,仙人一去石橋空。
徒聞鵲駕橫秋夕,謾說秦鞭到海東。移放長江還濟險,可憐虛卻萬山中。
130、火秀宮次一峰韻三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
茲山堪遁跡,上應少微星。洞里乾坤別,壺中日月明。
道心空自警,塵夢苦難醒。方嶠由來此,虛無隔九溟。
131、贈守中北行二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
江北梅花雪易殘,山窗一樹自家看。臨行掇贈聊數(shù)顆,珍重清香是歲寒。
132、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明代-楊慎)
瑞州城下蜀江流,風物依然似故丘。秖道靈源十里合,不知仙跡幾年留。
分符遠汎星槎去,負弩真如晝錦游。別后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州。
133、春郊觀射戴玉案葉雨湖錢憲副劉民部同賦(明代-楊慎)
東郊春草合,雜英紛滿林。同聲有勝集,興言相追尋。
白羽晝搖月,鳴骹風遞音。已負投筆志,曾是懸弧心。
射雉休重賦,蜚鴻聊一吟。
134、別陳玉泉(明代-楊慎)
玉人將遠別,投贈瓊敷篇?;荻芎梦?,裴徊病榻邊。
感此萬里行,曷月重周旋。秦地四方樞,神皋接英躔。
八水忽橫流,九嵏俄震騫。來旬屬大雅,申畫寄名賢。
平成紹禹績,玄圭獻堯天。參井與岷嶓,星土元相連。
應念滄浪叟,好音遰鴻傳。
135、秋日雜詩 其二(明代-楊慎)
羲和運天晷,候蟲和歲陰。昔為莎雞羽,今為蟋蟀吟。
感彼蕭條節(jié),動此棲遲心。旅人在異鄉(xiāng),相思夢同衾。
登臨一以眺,但見丘與岑。清泠含廣澤,悲商印遙林。
結(jié)軫還歸來,當軒撫鳴琴。幽蘭久不奏,誰哉知此音。
136、岳王墳(明代-張岱)
西泠煙雨岳王宮,鬼氣陰森碧樹叢。
函谷金人長墮淚,昭陵石馬自嘶風。
半天雷電金牌冷,一族風波夜壑紅。
泥塑岳侯鐵鑄檜,只令千載罵奸雄。
137、題畫廿四首(明代-唐寅)
楊柳陰濃夏日遲,村邊高館漫平池。
鄰翁挈盒乘清早,來決輸贏昨日棋。
138、題畫四首(明代-唐寅)
烏柏經(jīng)霜葉已紅,東南樓閣足秋風。
畫成此景還堪詠,煉在先生短句中。
139、題沈石田壑舟圖(明代-唐寅)
洞庭有奇士,樓室棲云霞;
窗榻類畫舫,山水清且嘉。
140、詠雪(明代-于謙)
才聚還消似可疑,天公深意許誰知。但令海宇均滋潤,不使閭閻起怨咨。
裁剪六花如有意,斡旋一氣本無私。登高望遠空吟賞,誰和陽春白雪詞。
141、自嘆(明代-于謙)
平生糟粕數(shù)行書,潦倒真成一腐儒。天外冥鴻何縹緲,雪中孤鶴太清癯。
聰明不及頑如舊,少壯無能老更迂。覽鏡自驚還自嘆,又添幾縷白髭須。
142、嗽疾達旦不寐(明代-于謙)
寒疾攻人寐不成,惺惺欹枕候天明。十朝九病非無藥,一刻千金浪得名。
戀闕心馳京國路,思親腸斷武林城。男兒此外無他事,莫笑浮名絆此生。
143、簡郡守 其二(元代-廖大圭)
近日清聲不及初,使君心事果何如。盧公只作桃源縣,三載猶同一下車。
144、游飛來寺(元代-梁士楚)
旅次維舟傍翠岑,窮幽策杖賦登臨。煙籠古木元關(guān)寂,風掃殘紅野徑深。
客過柴扉云滿袖,僧敲禪磬月歸林。洞門幾許猿聲咽,散入蒲團雜梵音。
145、題王朋梅金明池圖(元代-李源道)
金明池水清且漣,寶津樓閣三山巔。魚龍一鼓雷破壁,貔虎萬艘風動天。
銀濤激起翻匹練,綵繩突出騰飛仙。錦標奪得未為快,東朝畫史今龍眠。
146、登州游香巖寺(元代-李裕)
梵王樓閣碧層層,杖屨緣巖試一登。牛島云開青嶂出,龍池風靜綠波澄。
數(shù)株不老禪關(guān)柏,一盞長明佛窟燈。始覺浮生空系累,如何物外有閒僧。
147、聽亦憐真給事中彈箏引(元代-李裕)
長楊侍中貂蟬客,手援秦絲汎輕雪。小響低徊入素商,颯颯涼風下秋葉。
游絲欲睡鶯呼起,珊瑚曉碎樛枝紫。隴水幽幽小雁寒,竹暗湘娥怨秋雨。
少年書客多情苦,春思空濛迷處所。風簾一夕感君彈,欲寄相思隔千里。
148、【中呂】粉蝶兒 集曲名題秋(元代-王仲元)
集曲名題秋怨
雙雁兒聲悲,景瀟瀟楚江秋意,勝陽關(guān)刮地風吹。滿庭芳,梧桐樹,全蕉葉墜。慶東原金菊香滴滴金堆,那更醉西湖干荷葉失翠。
【醉春風】我一半兒情感玉花秋,一半兒憶王孫歸塞北。我這應天長久不斷怨別離,對秋風怨憶,憶。折倒的風流體漚贏,紅衫兒寬褪,翠裙腰難系。
【迎仙客】都不念娘嬌望遠行,忘了初相見在武陵溪。罵玉郎有上梢沒末尾,瘦削了柳絲玉芙蓉花面皮。這翠眉兒攣刺,捱這等相思會。
【紅繡鞋】上小樓憑闌人立,青山口日上平西。子聽得喬木檀鵲踏枝叫聲疾,莫不倘秀才馀音至?夜行船阮郎歸,原來是牧羊關(guān)烏夜啼。
【石榴花】常記得賞花時節(jié)看花回,上京馬醉扶掃,歸來窗半月兒低,真?zhèn)€醉矣。柳青娘虞美人扶只,困騰騰上馬嬌無力,步步嬌弄影兒行遲。似鳳鸞交配答雙鴛鴦對,人都道端正好夫妻。
【斗鵪鶉】不誤這萬年歡娛,翻做了荊湘怨憶。把一個玉翼嬋娟,閃在瑤臺月底。想留逍遙樂事迷,今日呆古朵白憾。子落得初問口長吁,哭皇天淚滴。
【普天樂】空閑了愿成雙,鴛鴦兒被。攪箏琶斷毀,碧玉簫塵迷。四塊玉簪折,一錠銀瓶墜。嘆姻緣節(jié)節(jié)高天際,這淹證候越隨煞愁的。想兩相思病體,把紅芍藥枉吃,有圣藥五難醫(yī)。
【尾】我每夜伴穿窗月影低,好也啰你可快活三不歸,空教人立蒼苔紅繡鞋兒濕,可怕不戀一別的賺煞你。
集曲名題情
金盞兒里倦飲香醪,盼到那賞花時甚實曾歡笑,別人都喜春來唯我心焦。出得那慶東園,離亭宴,暗傷懷抱。貪看那喜游蜂蝶戀花梢,想起賀新郎不知消耗。
【醉春風】何日愿成雙,幾時能夠端正好?只除是憶王孫合小桃紅。怎消得這惱,惱,惱。直吃得沉醉東風,武陵溪畔,后庭花落。
【迎仙客】櫻桃股點終唇,楊柳般翠裙腰。紅繡鞋輕移蓮步小,柳眉顰一半兒嬌。端的有絡(luò)絲娘的妖嬈,似一朵紅芍藥。
【紅繡鞋】上平西看看日落,念奴嬌夢斷魂勞。鵲踏枝黃昏里哨遍林梢,雙雁兒呀呀叫。牧羊關(guān)外野猿號,怨別離難睡著。
【石榴花】綠窗人去悶難煞,哭皇天和淚灑芭蕉。人月圓最好,愁殺我也鳳友鸞交。兩相思真病難醫(yī)療,只除倘秀才赴藍橋。
【斗鴿藥】想起那撥不斷恩情,元和令下梢。上馬嬌郎君,看花回最好。歸塞北恩情恨未消,呆古朵怎放脫了?石榴花裙兒,綿答絮睡著。
【普天樂】賣花聲,還驚覺。把一朵雪里梅,生扭的粉碎煙焦。罵玉郎,傷懷抱,幾時捱得金雞叫。憑閑人恨殺才敲,一枝花瘦了。穿窗月底,虞美人難熬。
【尾】醉扶歸入畫堂,輕移步步嬌。阮郎歸一去無音耗,空踏遍臺前寄生草。
道情
引的是白鹿玄鶴,向云水鄉(xiāng)那答兒不到?藥籃兒肩上斜挑,上云梯,穿石凳,猛然凝眺。不覺地老天高,正宜咱孟嘉落帽。
【醉春風】玉露潤菊花肥,金風催梧葉老。黃花紅葉滿秋山,此景暢是好、好、好。野水橫僑,淡煙衰草,晚峰殘照。
【迎仙客】見一座小道庵,蓋的來一個茅,舍俗出家遠市朝。俺那里水煙深,山勢高,四壁周遭,不許些紅塵到。
【紅繡鞋】親奉得師父指教,向籬邊去打勤勞,摘藤花挑竹筍采茶苗。補云衣翻槲葉,明石洞爇松膏,這的是仙家活計了。
【滿庭芳】您道是為官是好,光陰斷送,催逼了些宰相臣僚。細思量君起早時臣起早,俺也曾子細評跋。譬似去丹墀內(nèi)穿靴著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環(huán)絳?標寫在凌煙閣,便做到太師太傅太保,難免折腰
勞。。'
【耍孩兒】俺那里香風不動松花老、比您那帝輦京師較好。每日看神仙神女住仙莊,俺吃的是仙酒仙桃。俺那里風花雪月人長久,春夏秋冬草不雕。觀著星曜,清閑落魄,快活逍遙。
【二】俺爭將紫府游,斗把天帝創(chuàng),輅車鳳輦知多少。三更月底鑾聲遠,萬里風頭鶴背高,每日價神仙鬧。屯合月窟,塞滿天橋。
【三】月華明甚底喚一宵?日光輝甚的喚朝?俺住的是長明不夜通明閣,眼觀白日神仙景,甚的是鐘送黃昏雞報曉?時把瑤琴操。獸爐裊裊,沉醉醄醄。
【尾】竹林寺舉無俺弟兄,桃源洞有俺故交。待教你尋真誤入蓬萊島,把你濁骨凡胎替換了。
149、水龍吟 陽丘南逾五里,余別墅在焉。地方僅(元代-劉敏中)
絕。下為通達人由其中,東垂蔽古藤,晦密尤峻。繡江遠來觸異隅刮足而北,余流復西,達于坤維,周覽上下,巋臺宛然,因取淵明語,命之曰賦詩之臺。南偏少東尤高敞,東向為小亭,軒戶始開,而長白湖山諸峰林壑,奔躍來見,明姿晦態(tài),與鄉(xiāng)江相表里。復取謝靈運語,命之曰含暉之亭。亭之筑,實至元辛前重陽一日也。戲作樂府水龍吟一首,書盡壁,以認其始,且以為老子醉后浩歌之資云乾坤遺方臺,賦詩名字從吾起。十分高處,更宜著個,含暉亭子。無數(shù)青山,一時為我,飛來窗里。渺浮天玉雪,江流忽轉(zhuǎn),風雨在、寒藤底。嘗試登臨其上,把閑愁、古今都洗。長空淡淡,無言目送,飛鴻千里??慈∶髂辏膰删?,一番桃李。放籃輿杖屨,醒來醉往,自今朝始。
150、寄題涔河石橋(元代-宋褧)
灣水溶溶漾碧虛,白虹高偃接云衢。深春曲岸栽楊柳,落日□□□□□。
□□□□□□□,□□□□□□□。□□□□含毫士,莫畫寒江待渡圖。
151、目送(元代-宋褧)
目送孤鴻欲滅時,幽人懷抱有誰知。茫茫往古青山在,亹亹來今白發(fā)垂。
陶令忘憂多嗜酒,少陵逸興只吟詩。惟馀安樂窩中老,笑俯塵寰看大棋。
152、宣城黃山汪公仲云松樓(元代-宋褧)
江東勝士高起樓,坐對萬松云氣浮。流水桃花非世外,小山叢桂為誰留。
繁華競逐移春檻,貨殖空名千戶侯。唯有清標供撫玩,棟梁霖雨付悠悠。
153、江上棹歌五首 其五(元代-宋褧)
荻花蕭蕭江月明,十舟齊發(fā)棹歌聲。但有五兩好風信,莫為離別動鄉(xiāng)情。
154、孫隱居春洲圖 其二(元代-宋褧)
幅巾野服楚江干,胸次云夢眼界寬。久矣忘機對鷗鳥,不須遮日望長安。
155、虞美人 寄壽周子善二月十一日(元代-宋褧)
暖風金鼎香醽醁。想像人如玉。天南地北兩心期。爾汝忘形如愿、定何時。
夫君政似章臺柳。壽相人稀有。吟馀時復飲丹砂。何必求仙遠訪、稚川家。
156、題竹二十一首 其六(元代-吳鎮(zhèn))
挺挺霜中節(jié),亭亭月下陰。識得虛中理,何事可容心。
157、凌德榮竹石圖(元代-魏初)
翠影抽空弄晚涼,雨苔含碧漬秋光。漫山桃李春風底,不似幽人意味長。
158、雁鷺圖(元代-魏初)
晴溪沙暖鴛鴦睡,小塢花濃蛺蝶飛。誰畫賓鴻與饑鷺,澹香疏荻雨霏霏。
159、十月見蟢子戲成(元代-魏初)
蟄后垂纖見亦奇,只應佳信示前知。床頭鏡子拈來看,未分清霜入鬢絲。
160、云中郡賦云中一首(元代-魏初)
云中近代稱名郡,樓閣風煙亦可觀。一上官庭傳德語,文書如涌事如攢。
161、滿江紅 為雙溪丞相壽(元代-魏初)
借問中朝,誰得似、相公勛舊。記前日、風云慘淡,雷霆奔走。萬里野煙空綠樹,旌旗莫卷熊罷吼。更挺身、飛出虎狼群,人能否。元自有,談天口。初不負,經(jīng)綸手。更詩書萬卷,文章星斗。樂圣銜杯應暫耳,不妨桐院閑清書。愿壽杯、青與北山松,俱長久。
162、巫山一段云 瀟湘夜雨(元代-李齊賢)
暗澹青楓樹,蕭疏斑竹林。篷窗夜雨冷難禁。*枕故鄉(xiāng)心。二女湘江淚,三閭楚澤吟。白云千載恨沉沉。滄海未為深。
163、題息齋竹為袁仲芳賦(元代-丁復)
息齋老仙不可呼,封君千戶渭川都。綠云旌纛翡翠跗,眼中萬個森相扶。
澄波懸影倒玉壺,飛煙澹拂□如無。當時可人商德符,仁皇邸西作浮圖。
不喜神駿游八極,復愛勝絕羅寰區(qū)。素壁不得畫神鬼,亦不得用金朱涂。
但令水墨寫河岳,蒼松赤檜盤根株。此君政爾在所娛,臣衎筆妙生須臾。
往往袖手立商側(cè),口雖不語心胡盧。商也蓄機致李劬,積疊壑谷空其馀。
一朝清風吹鶴車,電繞左右龍徐趨。指點謂此何所須,古來豐鎬王者居。
渭水東來是為墟,群流如輞土膏腴。地產(chǎn)宜竹連沮洳,衎應補之臣弗如。
一時京都傳盛事,走方年少宗為迂??諌m成云下步驅(qū),明明柯干照鬢須。
綠色不愧竹與俱,老客江南搔雪顱。見此祇復增長吁,何當喚起二大夫。
164、次韻介之雙檜亭作(元代-丁復)
小圃新年偶然得,靈禽清曉即同聽。短髭故喜吾能白,老眼今憐汝為青。
周官或自譽卿月,漢史何人□客星。樓臺宰相曾無地,貧賤諸生況有亭。
165、寄劉安道(元代-丁復)
遁世托巢處,故鄉(xiāng)多白云。自期終不出,相憶竟難分。
翠壑秋情遠,青精曉饌芬。何當謝茲去,長是坐君□。
166、群珠碎傷吳帥潘元紹眾妾作(元代-陳基)
繡紋刺綺春纖長,蘭膏鬌鬢瓊肌香。
芳年艷質(zhì)媚花月,三三兩兩紅鴛鴦。
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濕胭脂朵。
冶情紛作蝶戀春,新曲從翻玉連瑣。
畫堂銀燭天沉沉,揚眉一笑輕千金。
明珠買得綠珠心,欲揮魚腸掃妖彗。
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擊群珠碎。
門前鐵騎嘶寒風,奇勛解使歸元戎。
167、舟中看虞山有感(元代-陳基)
一望虞山一悵然,楚公曾此將樓船。
間關(guān)百戰(zhàn)捐軀地,慷慨孤忠罵寇年。
填海欲銜精衛(wèi)石,驅(qū)狼愿假祖龍鞭。
至今父老猶垂淚,花落春城泣杜鵑。
此詩為張士德被禽而作,余別有記,甚詳。
“孤忠罵寇”,亦指斥之詞也。
168、哭同邑何先生敬修因追悼曾侍郎得之(元代-鄧雅)
前年祖送曾禮部,此日又吊何先生。文章傳世如不死,德義持身俱可貞。
五橋流水自嗚咽,翠屏落月猶凄清。哀歌一曲別千古,二老有知那忍聽。
169、和陳積中見寄二首 其一(元代-鄧雅)
華館春風綺席寬,綠楊斜蔭石闌干。鵝黃杜酒浮銀甕,雪白吳鹽出翠盤。
花外筍輿添散逸,行間棋局樂平安。主人好事能供給,長鋏由來不用彈。
170、萬歲山廣寒殿(元代-鄧文原)
雪殘春意滿仙臺,碧樹青蔥翠作堆。三島靈山浮海至,九天丹闕倚云開。
仗穿玉兔輪中出,輦跨金鰲背上來。欲獻甘泉辟雍賦,白頭零落愧非才。
171、和陶淵明擬古九首 其四(元代-戴良)
我昔年少時,高視隘八荒。惟思涉險道,誰能戒垂堂。
南轅與北軌,所歷何杳茫。一旦十年后,盡化爭戰(zhàn)場。
豈無英雄士,幾人歸北邙。撫此重長嘆,壯志失軒昂。
斂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往事且棄置,身在亦奚傷。
172、辛亥除夕(三首)(元代-戴良)
移居湖水上,已是一年期。
客路頻辭歲,家山忘別時。
庭寒無鵲噪,春近有梅知。
此夜傷情極,椒觴懶獨持。
173、述懷送觀空海歸臨川七十韻(元代-大欣)
幼慕空門貴,高蹤世可遺。功名輕閥閱,塵土豈磷
174、客有語予以衛(wèi)生之術(shù)者其說流于固賦此以贈之(元代-陳泰)
宇宙真逆旅,形骸同贅疣。古人有至藥,變滅非所憂。
長生本無方,徒以智力求。終時受物化,莽莽蝶與周。
無周復無蝶,靈運千年儔。
175、萬里行(元代-陳泰)
恨身不及生北方,出門萬里無贏糧。饑鷹志豈在狐兔,日暮啄雪猶徬徨。
早年結(jié)束恥游俠,絕處季孟并李陽。摴蒱又不學劉毅,百萬一擲生輝光。
縱鱗暫脫騎鯨勢,弱羽徒干薦鶚章。門下雖通齊相國,馬前難拜北平王。
歸來把鏡但搔首,科斗蟲魚負君久。金章一笑雷電奔,我豈終身合鉗口。
錦嫣鴨綠芙蓉秋,
176、圜(元代-陳樵)
筑圜卻欲留方士,一室圜中度歲年。有客持云坐盤石,無人伴月出蘿煙。
晴晞白發(fā)三千丈,寒折朱絲五十弦。玄圃方壺君莫問,人間回首即神仙。
177、北山別業(yè)三十八詠 其二十四 北峰(元代-陳樵)
皂閣山前小水明,甗峰無影樹亭亭。人從煙雨上頭立,詩到鶯花過后清。
云傍樓臺低地碧,天將草樹染春青。名山何事窮幽僻,臨水登山已稱情。
178、先天觀(元代-陳旅)
龍虎山南古澗阿,幽人住處白云多。千林總種三珠樹,百畝曾收五色禾。
丹鼎夜光迎海日,石船秋影接天河。環(huán)中異趣知誰會,我欲窮源過碧蘿。
179、寄王教授(元代-陳櫟)
書堂名博士,得見未恨晚。發(fā)揮紫陽論,登峰造其巘。
仕得四十強,程方九萬遠。北山勿移文,秋桂芳風遣。
180、題林克韶巢云亭(元代-陳鈞)
阿誰飛搆號巢云,云護幽棲趣不群。際晚鉤簾來縹緲,乘時排闥見氤氳。
江南有句應思我,隴上無言可贈君。對景豁然成一嘯,天光繚繞此中分。
181、食蓮詞寄同年諸公(元代-陳高)
曉食盤中蓮,忽思水中藕。蓮菂苦如荼,藕甘能爽口。
甘苦雖不同,同生泥水中。得藕薦籩實,采蓮歸藥籠。
奈何蓮有菂,貴人終不食。藕絲雖長難系蓮,蓮抱苦心空自憐。
182、感興七首 其六(元代-陳高)
步出城門道,忽見群車馳。車中何所有?文貝光陸離。
美娃載后乘,銷金燦裳衣。問之何如人?云是官滿歸。
聞者交嘆息,清名復奚為。
183、九曲樵歌十首 其七(元代-曹文晦)
九曲巖腰坐碧苔,吹簫人去有空臺。云深不見來儀鳳,野鳥自啼花自開。
184、湖頭鎮(zhèn)阻雪(元代-曹伯啟)
湖頭連日駐征鞍,客舍蕭蕭風雪寒?;兴品ㄋ嫉芮?,翻思韓愈度關(guān)難。
旋沽村釀連愁飲,重檢家書忍淚看。病仆羸驂欲何往,一壺天地正漫漫。
185、滕王閣(元代-艾性夫)
木老江空雁陣秋,闌干倚盡思悠悠。
舞衫歌扇落春夢,山雨浦云牽暮愁。
半壁夕陽千古在,幾朝王氣一時休。
獻陵無樹供寒雀,信是勞生枉白頭。
186、以吳東山水分題得陽山(元代-顧瑛)
別起高樓臨碧溪,繞樓青山云約齊。陽山獨出眾山上,卻立陽湖西復西。
天風吹山屼不起,倒落芙蓉明鏡里。影娥池上曲闌干,遍倚秋光三百里。
白云不化五彩虹,化為天矯之白龍。一朝挾子上天去,霈澤下土昭神功。
土人結(jié)祠倚靈洞,雨氣腥翻海波動。紙錢窣窣蜥蜴飛,女巫擊鼓歌迎送。
茲山本是秦馀杭,越兵晝獲夫差王。不知誰是公孫圣?空谷答聲吳乃亡。
只今此地愁云黑,鐵馬將軍金作勒。漢蛇曷識劍雌雄,秦鹿應迷路南北。
山下花開一色紅,花下千頭鹿養(yǎng)茸。銜花日獻黃面老,挾群時入青蓮宮。
聞道青霜落林谷,斤斧丁丁驚鳥宿。千年白鶴忽飛歸,失卻長松舊時綠。
君今坐看樓上頭,析韻賦詩浮玉舟。憑高一覽青未了,底事仲宣生遠愁。
明朝更踏東山路,傀儡湖中觀競渡。酒花滟滟泛昌陽,醉歸扶上樓頭去。
187、以危樓高百尺分韻得危字(元代-顧瑛)
樓上笙歌合奏時,湖山當席最相宜。風吹輕袂身疑舉,人立飛橋意不危。
蜃氣欲浮河漢動,秋光已近女牛期。潘郎容易頭如雪,且醉花前雙玉卮。
188、題畫梅(元代-貢性之)
王郎胸次亦清奇,寫盡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無俗事,為渠日日賦新詩。
王郎日日寫梅花,寫遍杭州百萬家。向我題詩如索債,詩成贏得世人誇。
189、感舊(元代-善住)
風雨蕭蕭送暮春,百花開盡草如茵。畫梁塵鎖簾垂地,燕子歸來不見人。
190、四禽言(元代-任士林)
行不得哥哥,未曙登程日已蹉。腹饑足趼可奈何,前山雨暗豺虎多。
191、靜安八詠錄三 其二 講經(jīng)臺(元代-錢岳)
潮打彎埼半欲摧,老禪稱土筑高臺。旃檀林下談經(jīng)坐,舍衛(wèi)城中乞食回。
江月夜搖金篆冷,天風時散寶花來。惟馀石塔殘陽里,長使登臨過客哀。
192、人心(元代-彭炳)
杯酒干戈相死生,人心窄路馬蹄驚。太行若把填東海,展得中原萬里平。
193、蘭在二首 其二(元代-彭炳)
蘭在在幽谷,行子在歧路。蓼蟲居蓼中,人生不知苦。
194、漁家傲(元代-歐陽玄)
三月都城游賞競。宮墻官柳青相映。十一門頭車馬迸。
清明近。豪家寒具金盤饤。
墦祭流連芳草徑。歸來風送梨花信。向晚輕寒添酒病。
春煙暝。深深院落秋千迥。
195、洪州歌六首 其四(元代-柳貫)
蔞蒿鮮滑勝雞蘇,滿尺河豚玉作膚。漫說江鄉(xiāng)美庖傳,幾曾風味似莼鱸。
196、述懷(元代-馬臻)
家無負郭田,何以懷歸耕。豈不有他好,復恐勞其生。
窮居四十年,富貴浮云輕。乳鳥喧高枝,壯心忽然驚。
所憂聞道晚,德業(yè)將無成。言此向知己,欲語已忘情。
197、春霽書懷(元代-馬臻)
紛雨洗游塵,潤物亦已足。淑氣浮芳鮮,山澤一時綠。
回雁遠零亂,流云高斷續(xù)。伊余愜所向,偶景相穆穆。
好鳥如含情,不語立嘉木。靜知春事佳,老覺世味熟。
遂展平生情,誰復辨蕉鹿。
198、送江西熊履善茂才之金陵(元代-馬臻)
君向秦淮我在吳,柴門白發(fā)老西湖。書來莫附洪喬便,只道經(jīng)年一字無。
199、春日閒居雜興四首 其二(元代-馬臻)
茶香庭院一枰棋,柳影侵階日自移。因見刺桐花滿樹,等閒憶得故園時。
200、雪(元代-馬臻)
冷逼街頭酒價高,晚來風急更蕭騷。青樓醉舞不歸去,江上一蓑憐汝曹。
201、謾成(元代-馬臻)
暖催花雨濕行塵,脈脈憑軒欲損神。閒憶少年如昨日,只疑樂事是前身。
黃鸝紫燕春仍好,剩水殘山物自新??上Оt波浩蕩,扁舟老卻釣魚人。
202、句(元代-馬臻)
達人不患貧,貞女不事媚。靜知春事佳,老覺世味熟。
古交山上松,今交陌上花。某丘有樹猶堪宿,何處無魚可療饑。
瘦梅喜浸古罍盎,老態(tài)怕著新衣裳。
203、瑞鷓鴣(元代-譚處端)
修行心煉似寒灰。放下癡貪氣色財。人我怎生成道果,是非難得產(chǎn)真胎。
無明滅盡朝金闕,情欲俱忘拜玉階。修煉直須煙火滅,為心低處有蓬萊。
204、長思仙(元代-譚處端)
朝思仙。暮思仙。思憶真師四五年。惟愁功未圓。功須圓。行須圓。功行雙全作大仙。攜云歸洞天。
205、題溪村煙雨圖(元代-郯韶)
山雨朝來不作泥,望中煙雨使人迷。依稀絕似羌村路,無數(shù)春船逆上溪。
206、送盧益修鍊師所畫水仙(元代-郯韶)
盧敖愛向山中住,長遣看云一舄飛。昨夜候神東海上,夢隨環(huán)佩月中歸。
207、春寒(二首)(元代-郯韶)
春寒時節(jié)病頭風,惆悵年華逝水同。
世事總?cè)绱簤衾?,雨聲渾在杏花中?/p>
208、寄同年宋吏部(元代-泰不華)
金鏡承恩對紫微,錦韉白馬耀春暉。謾隨仙仗朝天去,不記宮花壓帽歸。
海國風高秋氣早,關(guān)河云冷雁聲稀。嗟予已屬明時棄,自整絲綸覓釣磯。
209、蕃厘觀感瓊花(元代-宋無)
后土祠南裔,坤維婚室家。
國封嚴典禮,宮祀尚褒嘉。
不是神靈異,焉能眷邇遐。
應須有玉女,到此賞瓊葩。
麗服從空降,明妝倚日斜。
同揮五云扇,共駐七香車。
月錄羞調(diào)粉,風姨罷散花。
青童迦綹節(jié),金母屏彤霞。
故事唐時盛,佳名數(shù)代夸。
塵根雖下界,天意在中華。
雪襄瓏部巧,冰銷刻鏤瑕。
人間惟獨爾,地上更何加。
萬葩殊寥落,群芳避艷邪。
玫瑰誠執(zhí)御,芍藥等泥沙。
圣運俄驚輟,兵強忽肆拿。
外訛難核實,真雁遂真牙。
雷雨還驚蟄,潛藏重發(fā)牙。
帝枝微舊崛,新葉漫榮荂。
尤品終蕪沒,珍不逐水涯。
兩朝成草莽,九齋雜龍蛇。
古殿蘭旗暗,殘記桂煅賖。
警顏愁想像,珠樹絕驕奢。
寂寞無雙譽,徘徊但自嗟。
八仙聊免俗,消得實欄遮。
210、隔浦蓮 水檻晚晴(元代-邵亨貞)
冰紈光映素手。竹簟醒殘酒。滿院梅風起,疏云薄、斜陽漏。
蘭棹歸去后,詩人瘦。夢繞瀟湘柳。
屢回首。開簾傍晚,煙中微見青岫。滄浪遠興,為問白鶴知否。
十里平湖縱望久。涼透。江蓮香度疏牖。
211、浣溪沙 其七 折花士女圖(元代-邵亨貞)
折得幽花見似人。沈吟無語不勝春。采香徑里襪生塵。
濃綠正迷湘北渚,軟紅不入宋東鄰。一春幽恨幾回新。
212、泖塘夜思(元代-邵亨貞)
宿霧隨云斂,寒星著水明。
客舟移遠岸,戍柝報初更。
老覺馳驅(qū)倦,愁思喪亂平。
故人雞黍約,歲晚更多情。
213、點絳唇·寂寂珠簾(元代-劉秉忠)
寂寂珠簾,鳳樓人去簫聲住。斷腸詩句。彩筆無題處?;ㄍ蕷埣t,綠滿西城樹。蘅皋暮??统詈卧S。梅子黃時雨。
214、次韻答許君善(元代-謝應芳)
小徑迂回草欲迷,村居如在瀼東西。為煎新茗頻敲火,自掃殘花恐污泥。
白首十年吳下客,傷心千古越來溪。群賢何日能相顧,重為湖山一品題。
215、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八(元代-耶律楚材)
寓跡塵埃且樂生,垂天六翮斂鵬程。無緣未得風云會,有幸能瞻日月明。
出處隨時全道用,窮通逐勢嘆人情。憑誰為發(fā)豐城劍,一掃妖氛四海平。
216、太陽十六題 其十三 透脫不透脫(元代-耶律楚材)
重陽九日菊花新,妙契忘言不犯春。收得安南憂伐北,不知何日得通津。
217、太陽十六題 其七 活分(元代-耶律楚材)
垂衣端拱愧佳兵,文化優(yōu)游致太平。昨夜?jié)鳚鞔河曜悖审藁ú菀粫r榮。
218、用前韻送王君玉西征二首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
先生應詔將征西,湛然送客涉深溪。徘徊一舍未忍去,兵車暫駐天駒蹄。
猶憶今春送君子,桃李無言映流水。寒暑推遷奈老何,秋風革律重來此。
關(guān)山險僻重復重,西門雪恥須豪雄。定遠奇功正今日,車書混一華夷通。
先生純德如矢直,詎為直尋而枉尺。功成莫戀聲利場,便好回頭樂玄寂。
故山舊憶松千行,奇峰怪石元異常。前日盟言猶在耳,猿鶴思怨空悲惶。
我擲直鉤魚不上,須信游鱗畏龍象。冥鴻一舉騰秋空,誰羨文章光萬丈。
道兮人作非天窮,區(qū)區(qū)何必較異同。語默行藏在乎我,退身奚論無成功。
安東幸有閭山月,萬頃松風萬山雪。收拾琴書歸去來,修心須要金成鐵。
219、黃龍三關(guān)頌 其二 我腳何似驢腳(元代-耶律楚材)
行令如同車腳圓,你三文后我三錢。直饒道底分明是,也是當年鸚鵡禪。
220、中秋召景賢飲(元代-耶律楚材)
中秋北海景凄凄,好拚今宵醉似泥??煺堼垖策^我,與君同泛玉東西。
221、德興府(元代-耶律楚材)
昔日山中養(yǎng)圣胎,峪中松檜手親栽。院荒松老無龍象,便請東林更一來。
222、蘇彥良西野堂四絕 其四(元代-許有壬)
筑堂西野事西疇,桃杏才春麥又秋。慎勿下堂東向望,禺商毫末拂牙籌。
223、神山避暑晚行田間用陶淵明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為韻 其八(元代-許有壬)
淵明昔歸休,開歲才五十。我雖年近似,我道慚什百。
兼金與尺璧,敢取儕瓦礫。緬焉動真想,迅往孰誘掖。
庶幾歸田園,千載可同跡。
224、寄李仲舒二首 其一(元代-許有壬)
東門暫別已傷神,驛騎何堪又海門。明日洹溪桃李下,春風誰與共清尊。
225、出郭(元代-許有壬)
萬慮攻催雪滿頭,還鄉(xiāng)才得縱遨游。太行云盡青浮曉,洹水霜馀碧染秋。
漸老始知閒有味,此回真與世無求。溪山好處鴟夷滿,況有風流老郡侯。
226、漫述(元代-黃庚)
世事艱難如意少,功名榮耀誤人多。
浮云富貴非吾愿,且買扁舟理釣蓑。
227、過曹娥廟(元代-黃庚)
細雨滿山眉黛斂,怒濤千古哭聲寒。
須知此廟關(guān)風教,莫作尋常神女看。
228、秋吟二首 其一(元代-黃庚)
曉徑支筇步屧遲,西風吹露濕秋衣。舉頭凝望青山外,萬里江天一雁飛。
229、石門(元代-黃庚)
羸馬東山路,骎骎抵石門。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煙村。
久客悲行役,清愁攪夢魂。勞生多感慨,馀恨付乾坤。
230、管仲井(元代-陳孚)
畫野分民亂井田,百王禮樂散寒煙。平生一勺潢污水,不信東溟浪沃天。
231、送丘子正之海鹽州教授(元代-楊載)
有美區(qū)中彥,由來志不群。舟航了吳越,裘馬向燕云。
才思庾開府,風流王右軍。得時宜玉筍,稽古剩香蕓。
果拔英髦穎,遄收翰墨勛。諸公希宦達,半世有辛勤。
奔走空皮骨,躋攀不寸分。夏侯何地芥,郢匠實風斤。
嗟我慚鷗鷺,棲山似鹿麇。偶來詢故老,因得友多聞。
湖舫曾秋雨,河橋幾夕曛。過從方不散,慘別亦奚云。
俎豆班侯泮,鹽絺薄海濆。未論虞廩米,聊樂魯宮芹。
此日顏應抗,之人德已薰?;癄t新鼓樂,學殖重耝耘。
行矣穿黃落,歸歟守白紛。贈言將底事,努力在斯文。
232、題謝疊山遺墨(元代-楊載)
荊南失守見亡形,太歲徒聞忌丙丁。羸老扣心天藐藐,鬼神號哭夜冥冥。
忠臣效死招烏合,烈婦捐生報雉經(jīng)。辭氣凜然遺墨在,再三尋繹淚雙零。
233、漫成五首(元代-楊維楨)
四十已過五十來,白日一半夜相催。
勸君秉燭須秉燭,七十光陰能幾回?西鄰昨夜哭暴卒,東家今日悲免官。
今日不知來日事,人生可放酒杯干?徐家園里野鶯啼,張家樓頭客燕酒。
千金買宅作郵傳,何處高桓大字題?鐵笛道人已倦游,暮年懶上玉墀頭。
只欲浮家苕霅上,小娃子夜唱潮州。
小娃家住白蘋洲,只唱舍郎如莫愁。
風波不到鴛鴦浦,承恩曷用沙棠舟?
234、錢塘懷古率堵無傲同賦(元代-楊維楨)
天山乳鳳飛來小,南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自焚楊璉塔,箭鋒猶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龍氣秋隨海霧消。
惟有宮人斜畔月,多情還自照吹簫。
235、寄沈秋淵四絕句 其三(元代-楊維楨)
鹿皮之冠鶴氅裾,軍前不肯帶銅魚?;ㄘ埻拱萋南拢姓碇悬S石書。
236、湖上感事漫成四絕奉寄玉山 其一(元代-楊維楨)
湖水碧于天,湖云薄似煙。鴛鴦不驚亂,飛過岳墳前。
237、春俠雜詞(元代-楊維楨)
蜀琴初奏雙鴛鴦,嶰竹和鳴雙鳳皇。夜闌酒散不上馬,紫荊月墮西家墻。
238、蘇武慢 歲晚再雪,仍用前韻(元代-張翥)
歲晚江空,雪飛風起,老境若為聊賴。家人解事,準備深尊,旋遣夜窗寒解。萍梗孤蹤,幻影浮生,萬里喜還閩海。但囊中留得,詩篇爛寫,水情山態(tài)。真比似、一個冥鴻,南來北去,閱盡幾重關(guān)塞。名韁利鎖,絆殺英雄,都付醉鄉(xiāng)之外。惟不能忘,一舸吳淞,鱸膾豉羹莼菜。且今宵還我,冰壺天地,眼空塵界。
239、泊淮口(元代-張翥)
滟滟潮初上,移舟出浦中。岸分清濁水,帆掉合離風。
傖楚方言雜,徐揚地利通。何殊入喬口,懷古思無窮。
240、寄龍翔欣公長老(元代-張翥)
古笪橋邊夾道斜,老禪方丈梵王家。山人宴坐時分芋,天女飛來或散花。
護法神龍蟠結(jié)構(gòu),定巢春燕避袈裟。此生已悟空無住,欲就莎房借鹿車。
241、病起偶題(元代-張翥)
閱世悠悠八十馀,此身天地一蘧廬。季鷹只愛生前酒,司馬空留后世書。
野散未歸鳴澤雁,水煩徒噞在淵魚??煽盀C落風塵里,兩鬢霜毛頓覺疏。
242、雜詩七首 其五(元代-張翥)
隴坂何崎嶇,行人且復止。直上望晴川,遙遙憶鄉(xiāng)里。
流離肝腸斷,悲歌不能已。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轉(zhuǎn)蓬科,隨風四散起。雖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灑古今淚,多于隴頭水。
243、書西坑楊子威巡檢官舍(元代-舒頔)
詰曲山蹊穿復斜,溪流淺碧漾寒沙。山村亂后蕭條甚,隱約疏林一兩家。
244、翠陰亭落成自和三首 其二(元代-張養(yǎng)浩)
無奈詩魔未易降,頓兵堅壁鵲華邦。古今不卷江山畫,日月長開宇宙窗。
我愛園公并角里,誰誇陸海與潘江。寄聲農(nóng)父須勤力,已辦良田四十雙。
245、山中雜興 十五(元代-王冕)
石樓含曉色,茅屋靜春暉。
野水中間落,云山西面圍。
長歌樵擔起,短笛釣船歸。
景物隨時至,詩成思欲飛。
246、白馬湖(元代-王冕)
十八里河船不行,江頭日日問潮生。未同待詔沈金馬,卻異看花在錦城。
萬里春風歸思好,四更寒雨客燈明。故人湖海襟懷古,能話舊時鷗鷺盟。
247、寄張貞居(元代-王冕)
句曲山人毛發(fā)古,蒼精龍佩羽衣輕。
道高不授中黃秩,天下皆傳外史名。
石菌云融丹氣擁,玉壺春艷紫霞生。
樓居又近林和靖,約我尋梅取次行。
248、沁園春 金陵鳳凰臺眺望(元代-白樸)
獨上遺臺,目斷清秋,鳳兮不還。悵吳宮幽徑,埋深花草,晉時高冢,鎖盡衣冠。橫吹聲沉,騎鯨人去,月滿空江雁影寒。登臨處,且摩挲石刻,徒倚闌干。青天半落三山。更白鷺洲橫二水間。問誰能心叱,秋來水靜,漸教身似,嶺上云間。擾擾人生,紛紛世事,就里原無此二字,茲從丁本補何常不強顏。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見長安。
249、玉漏遲 題闕(元代-白樸)
碧梧深院悄。清明過也,秋千閑了。楊柳陰中,又是一番啼鳥。人去瑤臺路遠,孤負卻、花前歡笑。音信杳。西樓盡日,憑欄凝眺。縹緲。霧閣云窗,恨夢斷青鸞,夜深寒悄。檐玉敲殘,捱得五更風小。麝注金猊燼冷,畫燭短、銀屏空照。芳徑曉。惆悵落紅多少。
250、摸魚子 秋仲一日,李具瞻待御偕予過天慶觀(元代-白樸)
藉草于蒼蒼萬玉中,觴詠樂甚。道官王默墮者在焉,且盟其兩柏森立間構(gòu)亭,為游目騁懷之所。翌日賦此,記一時之概耳。望參差、冶城煙樹。故人知在琳宇。繡衣來就論文飲,隨意割雞炊黍。歡樂處。忘爾汝。清談況有神仙侶。一杯緩舉。放遠目增明,遙岑出翠,俯仰幾今古。紅塵夢,不到丹臺紫府。尋真偶得佳趣。兩株翠柏參天起,千畝渭川煙雨。君已許。向平分風月,揮灑錦囊句。
251、落梅風(元代-馬致遠)
天教富,莫太奢。無多時好天良夜??村X奴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252、贈醫(yī)者(金朝-段成己)
術(shù)以醫(yī)名行以儒,為人不肯著方書。共高世外封君達,自許山中陶隱居。
掉首恥為他日計,論心羞未古人如。有兒還解傳家否,試問門前長者車。
253、鷓鴣天·堂上幽人睡自閑(金朝-段成己)
堂上幽人睡自閑。門前聲利聚為團?;ㄏ銗缐魧o處,詩句撩人寫復難??兆試@,倩誰寬。驚鳥三繞幾時安。青山融岸迎人笑,舊有盟言且莫
254、題淵明歸去來圖 其三(金朝-王若虛)
拋卻微官百自由,應無一事掛心頭。銷憂更借琴書力,借問先生有底憂。
255、吊李仲坦(金朝-劉昂)
文章巧與世相違,身后新恩事已非。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綠如衣。
256、竹林寺矮松(金朝-酈權(quán))
蒼煙靄山曲,回溪抱脩筠。中藏古佛宮,荒僻無四鄰。
靈松插殿腳,偃蹇今幾春。何年霹靂雨,抉石搜潛鱗。
謫重飛舉難,墮此蜿蜒身。聯(lián)拳縮爪股,氣屈不得伸。
臥枝老無力,支撐藉樵薪。無風自悲吟,失水固不神。
安知才不才,禍福了已分。南山聳千嶂,直干排風云。
正以中繩墨,中道遭斧斤。豈知無用資,千歲保其真。
何必求先容,養(yǎng)此老囷輪。我亦愛奇節(jié),歲晏守賤貧。
他時來汝伴,露頂掛葛巾。
257、避亂(金朝-李俊民)
雪巖依日煖,霜樹弄風悲。山似王維畫,人如杜甫詩。
258、和王季文襄陽變后 其二(金朝-李俊民)
天命須分偽與真,衙蜂戰(zhàn)蟻盡君臣。蛟龍不是池中物,燕雀休嗤壟上人。
衣不能勝嵇紹血,扇無可柰庾公塵。自從絕筆春秋后,誰復傷時為泣麟。
259、野菊(金朝-李俊民)
風露叢中取次芳,愁邊過卻幾重陽。秋光到處多無主,不是閑花不肯香。
260、西江月 答亞之(金朝-李俊民)
漠漠煙生碧樹,溶溶水滿芳溪。東風吹濕落花泥。
忙殺營巢燕子。
百字詩慚我寄,一壺酒望君攜。休將閑事等閑題。
且把眉頭放起。
261、司諫許道真徵復圖(金朝-李俊民)
君不見退休綠野平淮相,靈臺不許丹青狀。又不見五湖歸去鴟夷槳,越人爭鑄黃金像。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直天憐去官早。鹽梅須借筑巖人,羽翼重來采芝老。
袖中諫草力回天,害除利興車載懸。何憂不識荊州面,圖畫如今處處傳。
262、梅花集句 其一九○(金朝-李龏)
世上樹桃李,逢春解惜春。不知春色早,對此合傷神。
263、淳祐辛丑元日(金朝-李龏)
滴酒焚香把筆熏,未書名紙謁朱門。對天大寫宜春字,先與孤寒懺宿根。
264、偶飲溪寺(金朝-李龏)
疏雨過長林,溪頭日半沉。開尊成草酌,得句嚼花吟。
蝸砌苔堆濕,蛛簾柳映深。倚欄秋欲暮,醉耳怯寒砧。
265、道室雨中(金朝-李龏)
無事役長日,幽孱掩道房。雨蒸吟軸潤,云滃藥爐香。
黃蟻穿苔走,青蛇入竹藏。世緣拋似夢,還自覺凄涼。
266、蒿里曲(金朝-李龏)
古人今人留不住,六街馬蹄浩無主。喪車轔轔入秋草,丘壟年年無舊道。
天娃剪霞鋪曉空,幽愁秋氣上青楓。寒食家家送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267、送李執(zhí)剛致仕歸洛(金朝-雷淵)
漕計中興屬老成,引年陳請獨崢嶸。果能辦此公真勇,愛莫留之我愴情。
塵坌恐驚黃鵠舉,煙波不負白鷗盟。洛陽去去春如錦,晝?nèi)丈裣煽吹匦小?/p>
268、荊溪舟中對月(宋代-吳錫疇)
歷眼旬馀半,終宵月在天。若將今歲看,僅有此番圓。
寒逼鴻洲外,光搖蟻甕邊。家山千里遠,應共一嬋娟。
269、春日(宋代-吳錫疇)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憶濂溪老,五畝園思涑水翁。
無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270、送吳殿中知景陵(宋代-王安禮)
柘上論功使節(jié)臨,奏書傾動士人林。沙墀通籍沾新寵,澤國鳴弦試好音。
郭畔黃蘆宜日晚,水邊紅橘與秋深。君才八九吞云夢,應笑離騷向此吟。
271、陳尉括水傷冒雨下朱陀出示兩詩次韻(宋代-洪咨夔)
娑竭寶藏移,列缺云氣從。
平地決為壑,殮人銳於鋒。
豐年變菜色,樂土生愁容。
須煩霹靂手,左耳劙乖龍。
272、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宋代-洪咨夔)
燕子將雛鹿養(yǎng)茸,年華冉冉鬢成翁。
拂開萬古瞢騰眼,多少英豪老彀中。
273、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宋代-洪咨夔)
攕攕兒女手,申旦軋機杼。
織成遍地錦,翠鳳濕花露。
三年卷篋中,背立泣不遇。
持歸付刀尺,晝線金針度。
274、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宋代-洪咨夔)
方窮蔡擇問唐舉,未遇鄴侯逢懶殘。
觸石起云能沛雨,不應長作旱雷看。
275、陪郡侯出郊勸農(nóng)六絕(宋代-洪咨夔)
爭問官儂子謂誰,看來似不是農(nóng)師。
向人羞道閑陪涉,說與豳風七月詩。
276、中秋(宋代-洪咨夔)
要看中秋月,須交夜半時。
當中明郎郎,直下凈離離。
地只余風露,天何有斗箕。
虛靈昭徹性,開眼幾人知。
277、送李微之粹成都(宋代-洪咨夔)
鳳生丹山西,來為太平符。
矯立青瑯玕,祥云蔚相扶。
一鳴合簫韶,再鳴應騶虞。
散為清明風,萬象皆敷與。
色舉抑何決,矢脫金仆姑。
戛摩參旗高,可望不可呼。
穿花迷嬌雉,唼藻戲乳鳧。
搔道重太息,春陰渺江湖。
278、贈疊山先生(宋代-游古意)
滿腔忠孝有天知,不管人間事已非。
萬里乾坤雙草履,百年身世一麻衣。
行藏自信床頭易,臥病惟餐隴首薇。
儻過宗周見離黍,幾多新淚向殘暉。
279、齊安江頭別何氏兄弟舟中得四絕句 其一(宋代-李彭)
疏星牢落散江東,悵望夷猶醉眼中。長年三老相欺得,故將短棹指西風。
280、游資圣庵遇明光明祖首座(宋代-李彭)
久從招提游,妙趣崖谷迥。自謂頗造微,何由昧斯境。
絳氣靄秋空,白雪屯夜永。華屋蔭修椽,皎月浮藻并。
壞衲逢阿師,苯尊發(fā)垂頂。簡默近道要,虛夷發(fā)幽省。
念昨分手初,霜飆虎溪冷。及茲再會面,老色藏秀整。
屬予妄緣息,值子塵事屏。循澗意無窮,捫蘿度前嶺。
281、戲書山水枕屏四段 其三(宋代-李彭)
孤峰上排霄,群木盡生意。持竿坐石磯,高懷在云際。
282、漁歌(宋代-李彭)
選佛堂中川苴。衲僧卑孔頭垂下。獨秀握業(yè)無一把。杖頭掛。從教西海禪徒訝。
283、次苦竹渡(宋代-孫覿)
浮云漲天黑,鍛此百鍊兵。匣臥韜白月,手揮沸奔星。
風塵劍三尺,削盡多壘平。往往失其柄,倒戈來抗衡。
養(yǎng)虎恐遺患,媚蟆終自盲。君子善藏之,綠林正橫行。
284、題硤江蕭氏庵二首 其二(宋代-孫覿)
云逐歸心亂,山隨望眼賒。疏林攲晚照,淺溜咽春沙。
客路三千過,僧窗一笑嘩。此生安稅駕,有地即為家。
285、次吳司理見貽二絕韻(宋代-裘萬頃)
湛然胸次幸清明,忍看人間勢利輕。
我輩相知端有道,未應膠漆付雷陳。
286、絕句(宋代-裘萬頃)
數(shù)聲牧笛日將晚,一曲樵歌山更幽。
解帶盤桓小溪上,坐看紅葉汎清流。
287、寄劉擇之新居成(宋代-裘萬頃)
西風吹雁過吾廬,特地傳君一紙書。
九載不須論舊事,萬金良豆得新居。
春回院落花侵座,雨過池塘水繞除。
我欲退之門下去,卻愁無處覓金魚。
288、用黃子益韻二首 其二(宋代-裘萬頃)
睡起忻然思慮少,病馀猶覺應酬艱。招搖風月聊須竹,收拾云煙幸有山。
但要世緣隨手斷,莫憂詩債幾時還。追奔富貴非吾事,且占林泉一味閑。
289、贈拂云主人(宋代-裘萬頃)
十年作計須種木,一日不可使無竹。
道人於此得三昧,綠霧中間著蒼玉。
拂云誰為名其居,我亦心同云卷舒。
相期直覓飛霞佩,不用重拈種樹書。
290、再韻寄元齡弟二首(宋代-裘萬頃)
季也東歸何太遲,伯兮西望屢吟詩。
茅檐昨夜雪深尺,人在篷窗知不知。
291、用黃子益韻二首(宋代-裘萬頃)
青衫日日困塵沙,安用浮名與世夸。
已過半生真似夢,未荒三徑且還家。
恨無沈水紆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
袖卻西歸遮日手,園林幽處看桑麻。
292、暘谷偶成(宋代-裘萬頃)
愛日祛愁霧,微和散積陰。
一窗塵外趣,萬竹歲寒心。
士要崇清節(jié),吾將老故林。
抱琴聊一醉,何用覓知音。
293、厭原山中曉行(宋代-裘萬頃)
碧雞夜半聲啁哳,喚起幽人步林樾。
秋高風露著群木,無數(shù)寒光泣明月。
松篁一徑宛如畫,石溜涓涓更清絕。
山巔便好結(jié)茅廬,莫待他年鬢成雪。
294、頌古九首(宋代-釋普信)
大用縱橫掣電機,爍迦羅眼尚膠黐。
迷途夢里爭唇吻,卻憶隨他去一回。
295、釣臺(宋代-王逵)
一句能通萬世情,若非高位即嘉聲。
如何自古留題者,不梧嚴光解釣名。
296、偈頌五十一首 其一(宋代-釋大觀)
真不立,妄本空。七凹八凸,四辟六通。松聲雜雨山長靜,春色帶寒花自紅。
297、題覺心居士轉(zhuǎn)物軒(宋代-釋大觀)
兩沼灎寒碧,一堂納寬閒。
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齊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爛熳,四序芳馨看互換。
雜華境遍剎塵中,十波羅蜜更主伴。
覺心隱幾隨彷徉,六用俱妙無可降。
跏趺不語亦不默,篆煙一縷春晝長。
釋迦老子何所見,教譚三百皆方便。
就中一處最親切,轉(zhuǎn)物不為所轉(zhuǎn)。
此堂物物元無殊,隨人受用有親疎。
塵塵攝入大毗盧,應笑本來物無轉(zhuǎn)亦無。
298、鷓鴣天 其一 豫章大閱(宋代-趙師俠)
玉帶紅花供奉班。裹頭新樣總宜男。鬧裝鞍轡青驄馬,帖體衣裳紫窄衫。
云鬢重,黛眉彎。內(nèi)家妝束冠江南。輕裘緩帶風流帥,錦繡叢花擁騎還。
299、句(宋代-釋維琳)
甌面乳花誰共看。
300、送僧歸護國寺(宋代-李簡)
來赴龍華約,歸承帝澤新。道高傳幾祖,言下得何人。
水想靈溪健,花饒法界春。自甘鉛鈍者,猶望指迷津。
301、夜宿思湖口系纜蘆葦間夜半聞叢中有聲舟人驚起終夕為之不寐(宋代-王十朋)
老境殘秋路入荊,眼中何物不關(guān)情。蘆花間蓼紅依白,江水歸湖濁帶清。
狐兔叢深應自賀,魚龍穴淺已相驚。扁舟夜宿無人境,展轉(zhuǎn)無眠到五更。
302、州宅十二詠 鄱江樓(宋代-王十朋)
郭外山橫閣,江邊水照樓。粗官無暇日,何以得消憂。
303、祈雨不應(宋代-王十朋)
歉歲還鄉(xiāng)益困窮,瓶無儲粟酒尊空。醉經(jīng)且學文中子,閔雨難祈應上公。
304、再用前韻 酬清之(宋代-王十朋)
僚婿欣逢舊友生,人如王謝氣尤清。十年前已心相許,細看新詩貌愈更。
305、又一絕(宋代-王十朋)
歸客來登至喜亭,喜歸兼喜峽江平。當時作記文章伯,不止文章得美名。
306、夢二叔(宋代-王十朋)
二叔年皆八十馀,經(jīng)年不見久無書。江山不隔還鄉(xiāng)夢,昨夜迢迢到佛廬。
307、觀郡守題名(宋代-王十朋)
春秋美惡不嫌同,老子韓非一傳中。壁上題名二百輩,卓然名世兩三公。
308、荔支七絕 陳紫(宋代-王十朋)
端明品第首推陳,花里姚黃是等倫。郡圃一株稱小紫,故家風味自宜珍。
309、元夕次何憲韻 其一(宋代-王十朋)
火樹銀花遍九衢,天移星斗下空虛。心憂機婦寒窗士,詩句分明似諫書。
310、菊花詩問答 其二(宋代-楊處厚)
籬菊答,清香數(shù)日還飄颯??v使人生鬢易華,猶見黃花開幾匝。
311、贈段琴(宋代-沈說)
清風千古曲,雪澗敲寒玉。
誰能繼此音,蒼梧泣修竹。
312、綺霞峰(宋代-陳巖)
欲識晴嵐態(tài)度奇,直須待到夕陽時。回光倒影山如染,狀出馀霞散綺詩。
313、石屋(宋代-陳巖)
磊磈中間忽洞開,舊題字字照蒼苔。
只言如我貪山少,亦有游人先我來。
314、留題分宜前山吳隱士白云亭(宋代-金君卿)
江上青山山上泉,酌泉烹茗白云間。
長官不擾民無訟,共喜登臨一日閑。
315、孤蹤(宋代-釋文珦)
孤蹤不擇地,陵上即安陵。
聊自存吾道,其他無異能。
禪衣皆芰制,齋缽但藜蒸。
更喜交游絕,閒房冷似水。
316、孤雁(宋代-釋文珦)
萬里孤飛羽翼殘,一聲時復叫云寒。
江湖群侶今難得,隨處煙波且自安。
317、山居(宋代-釋文珦)
自為山居人,夢寐亦安佚。
頗謂龜六藏,全勝兔三窟。
性中信一真,身外無余物。
形謝即示已,誰能問埋骨。
318、山中僧(宋代-釋文珦)
日落古山凈,云歸北崦昏。
老僧方在定,童子不譍門。
伏虎知慈力,靈禽演法言。
檻前泉數(shù)斛,清澈是心源。
319、竹邊(宋代-釋文珦)
野性何曾計此身,老來方覺負初心。
故山無地堪栽竹,猶傍人家看竹林。
320、永晝(宋代-釋文珦)
永晝絕將迎,禪房似水清。
可曾留長物,頗以厭虛名。
日正樓無影,風回樹有聲。
吟章久不弄,今日偶然成。
321、曉別故人(宋代-釋文珦)
別日不易數(shù),相逢多故情。
為吾留一宿,同子話三生。
月印秋燈白,霜添夜氣清。
晨鐘緣底事,還又動離聲。
322、李粹伯侍御挽詩(宋代-蔡戡)
猶記當年玉筍班,凜然風采動朝端。
壯懷漫擬麒麟閣,直氣曾纓獬豸冠。
太白風姿圖像見,衛(wèi)公英爽夢魂寒。
四州巷哭多遺愛,留取甘棠勿翦殘。
323、示湯弟子(宋代-張繼先)
子欲濟民非為己,我貪修道不憂貧。
直須勉強方成業(yè),只恐因循易老人。
324、煉丹巖留題(宋代-張繼先)
鶴來松有客,苔去石無衣。
黃金浮世在,白發(fā)故人稀。
325、次韻竹林玉老三首 其三(宋代-張侃)
晚景奔忙駒過隙,鬧中且覓靜何妨。時宜正要新聲巧,賀老龍鐘莫定場。
326、谷日 其二(宋代-張侃)
欲識田家趣,清溪曲抱村。齊民當日術(shù),學稼古人言。
瑞實歸千室,馀功到小園。元機亭育際,始見道尤尊。
327、鷓鴣天(宋代-李從周)
綠色吳箋覆古苔。濡毫重擬賦幽懷。杏花簾外鶯將老,楊柳樓前燕不來。
倚玉枕,墜瑤釵。午窗輕夢繞秦淮。玉鞭何處貪游冶,尋遍春風十二街。
328、寄無著(宋代-釋清壹)
逢人稱宿臘,玄解少人知。
俗濁唯貪隱,禪高不礙詩。
水邊秋杖屨,石上雪須眉。
雞犬添鄰曲,還同賦紫芝。
329、送徐林稚山赴江西漕(宋代-呂本中)
總角相從四十年,如今衰病已華顛。久無耆老可訪事,尚喜交游不乏賢。
未使從容持從橐,卻令辛苦上江船。百城編戶皆疲瘵,日望公來與息肩。
330、送夏少曾兄弟(宋代-呂本中)
處處人家避賊忙,數(shù)因行李問舟航。江橫晚照鳧鷗亂,春到空山草木香。
我未有緣離嶺嶠,君今決策下湖湘。定知此去添貧病,不及相從氣味長。
331、重陽前一日作(宋代-呂本中)
涼風策策旁江城,道路猶寬遠去程。秋晚情懷常索莫,夜長更漏轉(zhuǎn)分明。
未償臍腹三年艾,不負膏油二尺檠。明日黃花一尊酒,苦思親舊與同傾。
332、秋日即事四首 其二(宋代-呂本中)
鬢發(fā)蒼然雪欲垂,問君何苦讀書為。旁人不會回頭意,猶記田光盛壯時。
333、即事四絕 其一(宋代-呂本中)
老來于世轉(zhuǎn)無求,事業(yè)聲名種種休。伴得鄰僧忍饑慣,閉門無飯讀春秋。
334、海陵夜作(宋代-呂本中)
夜長夜長天復霜,海陵城中今夜長。夜長夜長冬向晚,寒階無人看月滿。
路長家遠來信稀,水闊山深歸夢短。堂上書生頭已白,朔方健兒十年客。
想渠當此夜長時,撫劍雖長酒杯窄。明妃愛惜漢宮衣,烏孫公主終不歸。
戚姬去視鴻鵠舉,更為君王作楚舞。當此夜長誰送迎,此月還如今夜明。
夜長夜短公莫厭,寒即重裘熱須簟。夜長夜短公莫憂,多憂多厭公白頭。
335、夜坐戲成兩絕呈迪吉宗師二友 其二(宋代-呂本中)
疏簾欲上梧楸影,遠枕微聞盆盎鳴。甚欲分身就公宿,只愁塵土變江聲。
336、生查子(離思)(宋代-呂本中)
人分南浦春,酒把陽關(guān)盞。衣帶自無情,頓為離人緩。
愁隨苦海深,恨逐前峰遠。更聽斷腸猿,一似聞弦雁。
337、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釋咸杰)
修造未逾兩個月,叢林便覺日荒涼。
今朝重整舊洪范,鐵佛須教盡放光。
338、和圣俞聞景純吹笛妓病愈(宋代-韓維)
刁侯好事聞當年,至今風韻獨依然。
歸來不作留滯嘆,能出窈窕夸樽前。
前時賓客會清夜,橫笛裂玉吹孤園。
新聲妙逐柔指變,余響欻與高云連。
悲風蕭瑟四座聳,清笑自足遺拘攣。
近聞有疾勿藥喜,主人欲飲期數(shù)賢。
氣羸曲節(jié)宜少緩,體軟舞態(tài)當益妍。
人生行樂不可后,幸及華月秋娟娟。
339、和景純栽松(宋代-韓維)
論堅莫如松,言脆莫如蔥。
堅脆卒同盡,無盡無如翁。
340、景仁雨中同游南園(宋代-韓維)
宿醉厭厭曉尚曛,卷簾清思滿風云。
久嫌日暖撩人困,卻喜花香帶雨聞。
341、同曼叔觀潁昌酴釄(宋代-韓維)
前日看花花正發(fā),今日看花花欲歇。
入門但見綠陰下,寂寞無人委春雪。
狂風飄簸百卉盡,惟有清香吹不絕。
攀條惆悵可奈何,與君把酒到明月。
342、太傅李康靖公挽歌三首 其二(宋代-韓維)
知止冠早掛,娛閑金屢揮。緒言猶在聽,英魄遽何歸。
去國簫笳遠,迎風旌旐飛。邦人慰懷慕,馀慶在緇衣。
343、杜君章家賦海棠二首(宋代-韓維)
長條無風亦自動,繁艷著雨更相宜。
少陵不奈被花惱,終日顛狂覓酒卮。
344、答江鄰幾(宋代-韓維)
君雖宦游者,間適意有馀。
平居對樽酒,口誦離騷書。
援琴寫其聲,世事皆蔑如。
不知萬乘相,可易此樂無。
諸詩來不竭,若有神物輸。
予病廢學久,腹中日空虛。
苦遭大敵壓,便甘等縲俘。
清風濯我圃,竹樹相傾扶。
益之以佳雨,清涼如可斟。
聊休據(jù)梧暝,且復帶經(jīng)鋤。
鳴鶯久不去,乳鵲時驚呼。
即此良自逸,安知城郭居。
此與群不淺,相望重躊躇。
345、泣瓜廬薛景石(宋代-釋居簡)
夢與瓜廬別,平明見又玄。偏傍蕃手校,奇正想心傳。
谷賤煩豐豕,風酸噎瘦蟬。阿伶墳上土,滴不到重泉。
346、冷泉待月 其一(宋代-釋居簡)
猶自單衣怯夜闌,不風亭戶子聲乾。平生知己蓮峰月,不為衣單不倚欄。
347、解嘲杜鵑(宋代-釋居簡)
神武門頭穩(wěn)掛冠,至今猶頌二疏賢。試將史傳從頭讀,不說西京有杜鵑。
348、贈筆工(宋代-釋居簡)
護惜神鋒逮缺殘,回觀敗冢只潸然。只今汗血無人問,朽骨成山直幾錢。
349、題趙生著色兩厖(宋代-釋居簡)
向來爾祖在西都,掌監(jiān)同聞誦子虛。直與吠堯群類別,短屏寫影護琴書。
350、長興長趙憲可說閩帥王方巖逸事(宋代-釋居簡)
勛業(yè)在青編,貂蟬負雪顛。巍科幾望月,定見不回川。
用小才嫌大,時危德忌全。上天尋白傅,表海問蓬仙。
心在方巖上,天游委羽先。十連茂棠蔭,一橐老鈞天。
濁水因珠潔,清風被物鮮。孤芳觀晚節(jié),善賈考初年。
吟速甘存拙,文疏恥競妍。鄭莊真好客,王衍不言錢。
謬我奚為者,煩公辱贈篇。初無曇穎契,終說項斯賢。
大雅皆傳響,楞嚴未訖箋。新阡小溪曲,華玉反藍田。
351、泊港口(宋代-釋居簡)
港闊風初霽,潮平夜欲分。半江都是月,一點不留云。
東去舟無數(shù),南飛鵲戀群。疏鐘何處寺,隔浦最先聞。
352、九日登蓮峰得二石一石如魚而尾赤名之曰赪尾一石有眼口鼻名之曰山鬼 其二(宋代-釋居簡)
怪狀出巖扃,山精死弗靈。文如云子白,質(zhì)帶土花青。
雨信莓苔濕,蝸涎竅穴腥。九歌如可些,為爾續(xù)騷經(jīng)。
353、白雞謝靜講師(宋代-釋居簡)
素羽剪零云,冠裁辰錦新。
德如潮有信,雄壓牝無晨。
物化寤非蝶,蟻酣驚代鄰。
莫教風雨暝,緘口卻羞人。
354、頌古十首 其四(宋代-釋師體)
越鳥巢南枝,胡馬嘶北風。貍奴并白牯,寸步不曾通。
千山都坐斷,萬派盡朝東。天王才合掌,那吒撲帝鐘。
355、頌古十四首(宋代-釋師體)
門庭推倒亂縱橫,火迸星飛無路行。
赤契分明基業(yè)在,依前淺種又深耕。
356、頌古二十九首(宋代-釋師體)
先天后地本寥廊,撥草尋芳途路樂。
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
357、達磨贊(宋代-釋師體)
萬福西來老骨撾,不遵行止渡流沙。
被人打落當門齒,啞子依前吃苦瓜。
358、尋余姚上林湖山(宋代-謝景初)
山水有奇秀,何必耳目親。
茲地世未知,仙游良可珍。
平湖瞰其中,翠巘圍四垠。
青松千萬植,落瀑如懸巾。
佛廟聳殿塔,裝點紛圖新。
清溪與斷崖,水石聲磷磷。
峰巔見滄海,日出常先晨。
花草時節(jié)異,寧問秋夏春。
陵谷千萬古,豈無答道人。
德微言不信,又恐遠故堙。
樽酒且樂我,醉來事事均。
359、木蘭陂(宋代-龔茂良)
木蘭春漲與江能,日日江潮送曉風。
此水還應接鄞水,為誰流下海門東。
360、下竺寺堂前獨坐(宋代-顧逢)
風舞花幡萬縷輕,石爐香冷一燈明。坐來耳目身心靜,髣髴慈云禮懺聲。
361、紙鳶(宋代-顧逢)
只是憑風力,飛騰自不知。
轉(zhuǎn)來高處去,肯顧此身危。
云外搖雙翼,空中寄一絲。
每愁吹斷后,欲覓意何之。
362、守齋和張倅古巖詩予用韻賦三絕呈守齋(宋代-陳鑒之)
天然石屋兩三僧,趺坐寒云幾上生。
想見瓦爐煙斷處,一函經(jīng)對萬松清。
363、三老亭(宋代-曾幾)
華發(fā)累朝人,蒼髯幾時樹。
政恐郢斤尋,明堂要材具。
364、和運司園亭 翠錦亭(宋代-孫甫)
森森棟梁材,駢空翥鸞鳳。危亭搆其間,曾不礙梁棟。
檐陰織翠紋,砌溜諧清弄。攤飯宜晝眠,一枕華胥夢。
365、乙丑三月十二夜夢得家有園池樂壽康之句覺而足成效邵康節(jié)作首尾吟八首 其一(宋代-徐經(jīng)孫)
家有園池樂壽康,四時隨分得徜徉。魚游春水吾同趣,蓮拆秋房客共嘗。
風里松聲傳古調(diào),雪中梅蕊驗初陽。官閑身老猶幫俸,家有園池樂壽康。
366、次韻樓仲輝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歸三絕句 其一(宋代-范浚)
??城頭五丈旗,萬人輦土事增陴。念當拔白俱登守,恨乏驍雄濟一時。
367、悼致政樓少師 其一(宋代-范浚)
雅望題輿早已賢,高風晚歲更超然。笑收劍佩遺榮路,獨往山林事引年。
行馬正看光梓里,臥麟忽嘆掩松阡。鄉(xiāng)州耆舊今垂盡,忍見山頹重涕漣。
368、課畦丁灌園(宋代-范浚)
連筒隔竹度流泉,約束畦丁灌小園。拔薤自須還種白,刈葵輒莫苦傷根。
瓜疇準擬貍頭大,草徑堤防馬齒繁。努力荷鋤當給酒,無令菜把乏朝昏。
369、登中梁山(宋代-李儒用)
浩蕩秋風使節(jié)歸,南山重與北山違。
自來人物瞻烏帽,更共賓僚款綠衣。
秦地關(guān)河才咫尺,漢都風景尚依稀。
壺漿迎處多遺老,絕嘆登壇往事非。
370、小軒閑題二首 其二(宋代-陳淵)
青山拱檐楹,淥水鑒毛發(fā)?;ㄏ阃砀?,鳥語靜不聒。
客至不能飲,舉觴聊自罰。坐嘯激清風,起舞弄明月。
是身如浮漚,起滅在溟渤。百年一彈指,何者為不沒。
文章會消磨,名譽易衰歇。淵明吾之師,茲理久已達。
371、端友和臨要閣詩再次韻五首 其三(宋代-陳淵)
午窗青夢接羲皇,茗盌無多置我傍。此味若令兒輩覺,人間容有竹風涼。
372、江郎峰(宋代-李處權(quán))
壯此江郎峰,何年儼而峙。
融結(jié)自太古,造化鐘一氣。
屹然居獨尊,群峰俱不至。
如冠劍大臥,廷諍而出位。
大哉天地間,覆載不敢議。
此峰有四面,面面各異勢。
撐空方突兀,傲世不嫵媚。
我昨玉山來,雪罷煙收霽。
川平如涌出,蕩漾浮蒼翠。
已遠更回頭,眼老猶決眥。
眷言須水陽,稅駕得巖寺。
黃童與白叟,追逐兩閱歲。
勝踐在咫尺,心賞通寤寐。
塵勞不鞭后,俯仰徒自愧。
會待秋風高,杖履窮幽邃。
云深月滿山,儻與神仙侍。
373、送張巨山(宋代-李處權(quán))
士為知已用,亦為知已死。嘉哉孔文舉,特達惟薦禰。
寥寥千載后,此事今已矣。俯仰常有懷,邂逅過愿始。
襄陽紫微公,操行見所履。字如入草蛇,詩繼馀霞綺。
家聲鳳凰池,盍在金門里。三年民父母,政事粲可紀。
倦游丐閒歸,解紱如脫屣。東山寧久臥,行為蒼生起。
要觀補袞功,左右圣天子。小人不更事,豈解令公喜。
平生萬卷書,不直一杯水。頹然衰病馀,所存今復幾。
與世竟悠悠,逢人但唯唯。從公文字飲,德言方在耳。
胡為舍我去,衣袖不可禠。離合亦偶然,世事皆如此。
聲出已復吞,相顧淚如洗。
374、阻雨(宋代-李處權(quán))
小雨妨幽事,徜徉所得多。
前期操野艇,亭午出煙蘿。
選勝才如許,偷閒肯重過。
自憐詩酒涸,無句敵陰何。
375、謝養(yǎng)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宋代-李處權(quán))
仰止先生道不窮,愛茶直似玉川翁。
靈芽動是連城價,妙手才爭一水功。
賤子詩書元未飽,愁腸藜莧豈宜蒙。
高齋罷酒陪清啜,歸御泠然兩腋風。
376、題九江徐使君眄柯亭(宋代-李處權(quán))
庭植何夭矯,蒼皮余雨溜。
本非尋常材,歲月方成就。
偉此蕭散姿,眄睞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載可同臭。
引杖步嘉蔭,攜書席永晝。
舒嘯一徜徉,清風滿懷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賓裾后。
377、云錦(宋代-呂聲之)
擁蓋難遮萬臉紅,爛然云錦直連空。
更看雨過新妝洗,百媚都含一笑中。
378、白云庵謁先君寺丞詩(宋代-鄭康佐)
清癯野鶴姿,問道羽衣客。白云濯飛泉,青霞窺裂石。
閒猿嘯清曉,藥鳥鳴日夕。幽人不可見,百拜訪遺跡。
379、題靈仙觀(宋代-張祁)
樓殿起山巔,無塵地自偏。
松廊暗云霧,粉壁艷神仙。
名姓藏丹府,衣冠訪洞天。
幼輿丘壑質(zhì),定合老松泉。
380、東嶺旋憩亭(宋代-張樸)
祖道東關(guān)外,于今已十年。
未知何日是,還向此亭旋。
鳥語云根落,桃花嶺上妍。
深慚頻作客,鄉(xiāng)國眼空懸。
381、題云林竹(宋代-張簡)
笠澤莊頭道士家,書窗風竹翠交加。
新梢便有凌云勢,高出墻檐掃落花。
382、山間次季芳韻(宋代-真山民)
好山多在眼,塵事少關(guān)心。
風竹有聲畫,石泉無操琴。
許猿分野果。留鶴襯云林。
383、謁濟祠作(宋代-文彥博)
導沇靈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遠潮滄海殊無礙,橫貫洪河自不渾。
一派平流滋稼穡,四時精享薦萍蘩。未嘗輕作風濤險,惟有涵濡及物恩。
384、與公儀會飲南湖作(宋代-文彥博)
湖上高樓對遠山,一樽清醑且開顏。今朝尚作林塘主,明日將歸侍從班。
心向白云雖自樂,身趨丹禁未容閑。為君不惜厭厭醉,賞盡銀蟾秉燭還。
385、明招雜詩四首(宋代-呂祖謙)
鳥聲報僧眠,鐘聲報僧起。
靜中輕白日,邈視東流水。
風月有逢迎,出門聊徙倚。
傳遍南北村,松間橫屐齒。
386、陳庭堅聘君挽章二章(宋代-呂祖謙)
沙尾三家市,人聲半米鹽。
悠然搔短發(fā),忽此見長髯。
觴詠歡初合,溪山氣已添。
豐城埋劍夜,太史定先占。
387、夜泊長河(宋代-許棐)
黃帽貪程夜泊遲,市樓燈火歇多時。滿懷風月無分付,卻借漁翁短笛吹。
388、贈瑞慈維貞1961年密西根 觀錢選畫(宋代-李祁)
世人每嫌春去速,我今只恨春來遲。清明已過猶飛雪,景奇可異非其時。
千林遠望嗟枝瘦,細察方知蕾似豆。待之半月復兼旬,消息沉沉春不透。
九十春期不待人,何年陌上花枝茂。主人招宴煩惱除,談玄談藝語如珠。
素障高張錢選畫,池塘樂事草蟲圖。畫工巧筆何由現(xiàn),憑借明燈烘背面。
千年平視難得真,神妙秋毫今始見。翠帶波縈水荇柔,紅綃翅薄蜻蜓倦。
蚱蜢雄踞臂怒張,洶洶欲向誰挑戰(zhàn)。蚊團隱約暮天浮,嗡嗡恍惚聲成片。
荷葉雖殘綠尚妍,低昂好作水中天。護它蛙伴雙雙坐,閑話今年并去年。
我自離家千萬里,春風往往吹愁起。登樓何處望云山,薊北瀟湘期夢里。
今看此畫心意投,花鳥蟲魚各自由。我亦開懷權(quán)自適,悠然與作逍遙游。
389、題金人出塞圖(宋代-李祁)
穹林立喬松,峭壁插平地。蒼茫絕飛鳥,倏忽見群騎。
雜襲衣與裘,蒙茸間氈毳。差池鞭弭間,孰識誰賤貴。
憶昔從北征,驅(qū)車出幽薊。天時大雨雪,道遠恐遂泥。
牛馬俱阻寒,驢騾縮如猬。所見人物殊,適與此圖類。
當時皇風淳,聲教浹遐裔。雕題與被發(fā),商賈罔不至。
自從煙塵生,河海隔氛翳。舟車斷往來,榛莽極荒穢。
邂逅見此圖,俯仰今昔異。矯首欲無言,長空正迢遞。
390、領(lǐng)客賞梅(宋代-吳芾)
只擬花開把酒杯,南枝忽遞暗香來。
徑須領(lǐng)客同清賞,莫待城頭吹落梅。
391、蒙恩易鎮(zhèn)豫章丐假還鄉(xiāng)途中偶成十七首(宋代-吳芾)
睡里聞風雨,吾行擬暫停。
起來搔首坐,喜見一天星。
392、山居上元(宋代-吳芾)
未能免俗強隨緣,聊掛燈毬記上元。
席上雖無羅綺繞,游人來往亦喧喧。
393、雪后觀梅(宋代-吳芾)
雨聲才歇雪漫漫,深恐梅花不耐寒。
破曉踏泥來問訊,細看枝上喜平安。
394、再和二首(宋代-吳芾)
平生相見即眉開,幾遣車停馬首回。
窗外每憐隨月到,竹邊還喜過墻來。
寒香入坐如相覓,幽艷迎人欲自媒。
不負此花惟有醉,殷勤且覆掌中杯。
395、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宋代-吳芾)
晚上危亭眼暫明,風煙濃淡媚郊坰。
個中妙處吟難盡,分付人間作畫屏。
396、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宋代-吳芾)
屋角營書室,新成八九椽。
開林延愛日,甃石截流泉。
山近嵐光逼,窗疏月色穿。
寒梅何日吐,我欲醉花前。
397、用前韻(宋代-張綱)
雪殘春信近,山迥客愁新。興極樽無酒,詩成筆有神。
玩心云物變,驚夢雨聲頻。坐對華嚴海,忘言意自親。
398、句 其五(宋代-曾布)
自慚太守非何武,得向河陽見兩龔。
399、故相賈氏(宋代-林景熙)
當年構(gòu)華居,權(quán)焰傾衛(wèi)霍。
地力窮斧斤,天章煥丹雘。
花石擬平泉,川途致茲壑。
唯聞丞相嗔,肯后于下樂。
我來陵谷余,山意已蕭索。
蒼生墮顛崖,國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華表鶴。
丈夫保勛名,風采照麟閣。
胡為一聲鉦,聚鐵鑄此錯。
回首耒草碑,荒煙掩余怍。
400、陶山十詠和鄧牧心·舜田(宋代-林景熙)
聞說東夷有圣人,歷山何處此耕云。
露苗猶灑當年泣,寂寞春風鳥自耘。
401、妾薄命六首(宋代-林景熙)
夫君仕虢州,不幸早歲折。
負骸歸青齊,道遠囊復竭。
投棲不見容,落日人煙絕。
高議無展禽,辱身顧豈屑。
野露雜涕洟,皇天鑒孤孽。
肯惜一臂殘,涴此全華潔。
402、清平樂·嬌聲嬌語(宋代-陳德武)
嬌聲嬌語。卻似深閨女。三疊琴心音一縷。躲在綠陰深處。此音寧與人知。此身不與人欺。薄暮背將斜月,噤聲飛上高枝。
403、題溪口廣慈寺(宋代-葉清臣)
云中江樹冷蕭蕭,溪上僧歸倚畫橈。
誰為秋風乘興去,松窗先聽富陽潮。
404、詠紅梨花(宋代-家鉉翁)
萬玉林中慣識君,霜天月夜富精神。
誰將紅粉涴顏色,卻與夭桃斗莫春。
405、為旃檀像賦(宋代-家鉉翁)
稽首古旃檀,曾共釋迦語。
旃檀釋迦面目本來同,真身幻身何事相爾汝。
如人對鏡照形像,拱兮揖兮若賓主。
須臾人去鏡亦空,爾影我形兩無睹。
木人漂流宇宙間,神通妙用歸何許。
萬人從渠索釋迦,求福有時與福遇。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處。
癡人競向波間覓,波間本非月所住。
真邪幻邪兩忘言,如來無來亦無去。
君不見佛書九譯來中原,妙處乃以無言傳。
莫道旃檀有口不解說,非說之說三十二相全。
406、春雪(宋代-孔平仲)
才喜春風昨夜歸,凌晨又見雪飄衣。綴林似惜梅花落,撲地爭先柳絮飛。
寒氣卻回侵暖律,陰云徐上蔽晴暉。近來四序皆無主,欲向東皇問是非。
407、戲承君 其四(宋代-孔平仲)
次君門戶想風標,千載齊梁已寂寥。隋后如何依異域,秋晨定不怨涼飆。
半揎紅袖能調(diào)瑟,滿把真珠看結(jié)條。它日蘭陵若歸去,臨江灘上略相邀。
408、曾子固令詠齊州景物作二十一詩以獻 其十三 環(huán)波亭(宋代-孔平仲)
瀟灑塵埃外,崔嵬清淺中。四軒春水闊,兩岸畫橋通。
409、題織錦璇璣圖 其四(宋代-孔平仲)
腸斷寫愁縈字字,錦紋傳意寄君看。床空照月殘燈冷,黃葉霜前秋信寒。
410、省謁有日(宋代-孔平仲)
捧檄欣然喜可知,輕裘淺
411、扇子詩(宋代-李石)
東海夜潮舂枕,西湖曉雪窺窗。
香佩幽蘭開國,褐衣明月迷邦。
412、扇子詩(宋代-李石)
黃葉鳴林卷地風,一天秋色雁橫空。
風狂吹作欹斜字,似我遙書咄咄中。
413、扇子詩(宋代-李石)
月下九九仙,云間七七泉。
喚起吹簫子,跨鶴飛上天。
414、羽扇亭(宋代-李石)
十里山光紺碧圍,瘴煙收盡溢春暉。
黃紬睡美聞衛(wèi)唱,白羽風高入指揮。
樓角片云隨雁去,谿頭驟雨送龍歸。
君王若問安邊策,苜蓿漫山戰(zhàn)馬肥。
415、送許兄還侍兼簡廣南監(jiān)場二首(宋代-廖行之)
君家疇昔汝南龍,淵有驪珠自不窮。
黃卷乃翁廉取位,碧梧之子秀參空。
儒冠底誤資身術(shù),鹽筴聊成富國功。
莫倚沃饒云近盬,圖南九萬看摶風。
416、送樂貢父赴書館(宋代-廖行之)
秀出書堂雋有聲,又攜琴劍主文盟。
師承自得春秋學,經(jīng)行俱高月旦評。
援繳解令專志慮,窺園那肯亂精明。
安昌異日多成就,何止從宣一二名。
417、挽軍器監(jiān)簿周公子及(宋代-廖行之)
人物丹丘秀,才華邁選優(yōu)。
青藜行照坐,白玉遽成樓。
數(shù)不登知命,言猶見告猷。
詞林根柢在,三鳳看鳴啾。
418、浣溪沙(宋代-程大昌)
獸炭香紅漫應時。遮寒姝麗自成圍。銷金暖帳四邊垂。
報道黑風飛柳絮,齊翻白雪侑羔卮。那家斟唱□□詞。
419、宿直留詩(宋代-程大昌)
抖擻身章卻冒塵,褭躓顧影也逡巡。
鑾坡寓宿非其他,蓮燭操文自有真。
字直由來同古語,位高兼復見今人。
迎潮有諾無輕爽,季老當年不諉貧。
420、春日湖上 其一(宋代-吳惟信)
傍水秋千柳影遮,銜泥雙燕入誰家??丈接赀^晚風急,吹落墻陰紅杏花。
421、送祝五戒赴陸宰館(宋代-吳惟信)
屈指交游十載馀,見君歸墨又歸儒。盧能解道元無物,顏子誰知也不愚。
既向風幡明表里,何須雪幾費工夫。他年名上登科記,一半清芬在祖圖。
422、和程大夫荔枝(宋代-唐庚)
家在岷峨飽荔枝,十年游宦但神馳。側(cè)生流詠今千載,入貢稱珍彼一時。
定自不將凡果比,如何偏與瘴煙宜。白頭莫作江南客,辜負山中故友期。
423、水東感懷(宋代-唐庚)
往事孤峰在,流年細草頻。但知其室邇,誰識所存神。
碑壞詩無敵,堂空德有鄰。吾今稍奸黠,終日酒邊身。
424、長沙道中(宋代-唐庚)
古古今今路,朝朝暮暮行。橘林香處飯,杉木翠邊程。
山帶湘靈慘,川含楚些清。江湖無限句,遷客要才情。
425、句 其三(宋代-楊徽之)
新霜染楓葉,皓月借蘆花。
426、贈詹朝倚(宋代-劉子翚)
之子詞鋒孰敢爭,它時云路定飛騰。
客懷未免悲彈鋏,文社遙知喜得朋。
舊隱生涯三徑菊,夜窗弦誦十年燈。
長篇寄人情何厚,欲和陽春愧未曾。
427、送致明之高沙三首(宋代-劉子翚)
不夢清淮鬢欲凋,因君行色意飄飄。
鐵頭船子舊游處,三尺霜鱗鏡面跳。
428、覽義叟秋香二首詞情悽惋使人感嘆義叟新有閨房之戚因戲續(xù)其韻且知予感念故人不忘之意 其二(宋代-李光)
冷艷孤芳孰與儔,此花飄盡更非秋。嶺頭賴有寒梅在,接續(xù)幽香入品流。
429、羊荊華敞小軒面叢竹予以細香名之蓋用杜子美風吹細細香之句因賦此詩(宋代-李光)
負郭林廬帶草堂,小亭軒敞對修篁。祖師但指青青色,詩老能聞細細香。
風過戶庭常掩冉,雨馀衾枕自清涼。幽蘭茉莉徒芬郁,氣味不如君久長。
430、同永嘉諸賢奠謁右丞許公少伊(宋代-李光)
蔥郁佳城秘,回環(huán)宅兆深。懸崖森翠柏,踴地布黃金。
天下方云擾,斯人竟陸沈。塵侵徐孺榻,弦斷伯牙琴。
431、次志宏韻督成壽置酒(宋代-洪邁)
歸耕食吾言,回首愧江水。
方爭揚子度,誰置穆生醴。
鄧侯傾蓋舊,小寢藝桃李。
走書約啗我,涎迸齧脣齒。
朝來獨何事,怒色劇染指。
雖微射鴻游,顧有捩手鬼。
平生談天口,得酒便鋒起。
年來病不觴,但要謳貼耳。
真成畫蛇足,足就酒空矣。
樊川吐怨句,想見紫云美。
何時咄嗟辦,一醉吾亦擬。
噂沓聽群兒,口實爭笑鄙。
432、題秋霜閣后山泉(宋代-尤袤)
誰把機關(guān)引石泉,穿崖一溜響濺濺。
爭如廬阜香爐頂,坐看銀河落九天。
433、送譯上人出蜀(宋代-王灼)
久雨敗沼荷,曉風獵巖桂。
人各動歸思,子獨謀遠逝。
峽門去來舟,日顯聲利計。
扣舷數(shù)得失,子獨尋師銳。
徑山天尺五,披光出蒙翳。
云居接廬阜,薦福踞鄱汭。
維此三大老,從之可卒歲。
玉泉亦清冽,縱飲爭挽袂。
南極百十城,一一盡所詣。
寧使繭生足,肯畏雪封砌。
更憶大瞿曇,捐身求半偈。
434、丑奴兒(宋代-王灼)
東風已有歸來信,先返梅魂。雪斗紛紛。更引蟾光過璧門。
綠衣小鳳枝頭語,我有嘉賓。急泛清尊。莫待江南爛漫春。
435、童丱須知 其五(宋代-史浩)
女子生來享富華,安知門外有寒家。風嚴雪滿多僵死,只為無錢買苧麻。
436、童丱須知 其四(宋代-史浩)
貧家何事苦勞心,終歲經(jīng)營一布衾。男女夫妻同蓋覆,依然冰冷過更深。
437、次韻商筑叟雪(宋代-史浩)
風威云勢兩徘徊,故遣瑤花撲面來。兔苑芳菲談笑得,玉京門闕等閒開。
光浮編簡渾疑月,香入杯觴始認梅。為報寒鄉(xiāng)幾冰室,功成卻擬放春回。
438、次韻程泰之尚書(宋代-史浩)
程王二夫子,聽履上甘泉。
咳唾妙一世,萬斛明珠圓。
官居季孟間,風義帝相先。
每當持論許,聞者殆欲仙。
蛟龍縱巨壑,鷹隼橫寥天。
坐令膽炙余,枵腹猶便便。
程方秋欲半,金波照觥船。
追想昔年日,高會有由緣。
親故持吉語,置酒家東偏。
今年玉堂直,對此宜無眠。
夜色涼如水,冰輪吐層顛。
顧影還自慰,身冠六卿聯(lián)。
巍巍太平基,圣主樂得賢。
作句紀茲夕,所喜期不愆。
藏之在巾笥,未肯露其全。
王于退食際,仿佛知云然。
求之既愈力,璀璨出長編。
荊潭佇唱酬,凡目一洗湔。
我生亦可幸,披味如擊鮮。
明朝問紙價,都下已爭偉。
439、浣溪沙(宋代-史浩)
翠館銀罌下紫清。內(nèi)家聞說慶嘉平。柳條萱草眼偏明。小閣數(shù)杯成酩酊,醒來不愛佩環(huán)聲。為通幽夢到蓬瀛。
440、潤州狠石(宋代-石延年)
水光浮柱礎(chǔ),天影帶樓臺。
觸石云孤起,吹潮雨四來。
441、句(宋代-石延年)
多少樓臺好風月,樂聲香氣更無空。
442、揮麈堂二首 其二(宋代-吳淵)
戀宿懷安物我齊,況兼兩世四持麾??蓱z園內(nèi)樂成日,卻被官中捉去時。
李郭詩篇懷舊跡,歐梅歌舞悵新知。多應日后清宵夢,頻到姑溪溪水湄。
443、七夕日游仙人洞(宋代-朱翌)
蟬引秋風上桂枝,登山臨水不勝悲。
獸蹲虎踞石見怪,天劃神刓洞出奇。
無復碧藍雞刷羽,空余青栗蝟攢皮。
儻分衲子三緣屋,當與仙人五日期。
444、青精飯三首 其二(宋代-謝薖)
從來見說青精飯,晚遇真人隱訣中。長恨聞名不相識,那知俚俗號烏桐。
445、青精飯三首 其一(宋代-謝薖)
霍山王鄧兩真隱,駕鶴乘云飛九天。當時服餌定何物,同飯青精三十年。
446、示李商老兄弟(宋代-謝薖)
月夜宜披宮錦袍,定知公輩豈蓬蒿。文如修水波瀾闊,人與廬山意氣高。
伯氏最于三虎怒,凡兒何翅九牛毛。相逢徑欲倒家釀,莫厭尊前持蟹螯。
447、白沙夜聞灘聲(宋代-黃公度)
錯認松風萬壑傳,又如急雨碎池蓮。青燈孤館元無寐,況復溪聲到枕邊。
448、題詩口鋪(宋代-黃公度)
一水曳脩帶,千山羅峻屏??蛻呀窆艤I,人世短長亭。
歲月身將老,功名夢未醒。長卿倦游久,歸思滿巖扃。
449、偕方次云餞孫守月下同歸戲成(宋代-黃公度)
北陌爭迎丞相車,南郡新分刺史符。
弩矢紛紛夾道趨,旌旗獵獵照通衢。
一時冠蓋事奔走,車馬不許停斯須。
賢愚貴賤俱物役,始覺名利真區(qū)區(qū)。
我亦年來忝簪紱,苛禮羈人日湮汨。
往來叨沐主人恩,陶母不恪千金發(fā)。
平明聯(lián)轡逐西風,歸路三更踏明月。
解貂野店貰濁酒,醉罷高譚偃溟渤。
風塵薄宦君勿悲,猶勝低回場屋時。
烏帽白袍青竹榻,短檠終夜照紅蠟。
450、西園招陳彥招同飲(宋代-黃公度)
稻粱未飽且紛紛,鴻鵠低徊雞鶩群。
萬里歸心閩嶠月,十年旅夢瘴溪云。
鄰諳好事頻賒酒,家不全貧肯賣文。
未用天涯歡離索,一尊滿意說桑枌。
451、菩薩蠻(垂絲海棠零落)(宋代-李好古)
東風一夜都吹損。晝長春_佳人困。滿地委香鈿。人情誰肯憐。
詩人猶愛惜。故故頻收拾。云彩縷絲絲。嬌嬈憶舊時。
452、恨月吟(宋代-邵雍)
我儂非是惜黃金,自是常娥愛負心。
初未上時猶露滴,恰才圓處便天陰。
欄桿倚了還重倚,芳酒斟回又再斟。
安得深閨與收管,奈何前后誤人深。
453、賃屋吟(宋代-邵雍)
屋新人喜居,屋弊人思去。
主若善修完,何時不能住。
454、秋懷三十六首(宋代-邵雍)
清湍文鴛鴦,寒潭繡鸂鶒。
長天凈如水,不廢秋江碧。
男子一寸心,壯士萬夫敵。
菡萏香風中,扁舟會相憶。
455、偶見吟(宋代-邵雍)
世上多附炎,炎歇人自去。
君子善處約,約久情自固。
炎歇勢不回,情固人不去。
路人或如親,親人卻如路。
456、秋懷三十六首(宋代-邵雍)
清風無人兼,自可入吾手。
明月無人并,自可入吾牖。
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嘗誘。
余事豈足論,但恐樽無酒。
457、為人吟(宋代-邵雍)
為人須是與人群,不與人群不盡人。
大舜與人焉有異,帝堯親族亦推倫。
人心齟齬一身病,事體和諧四海春。
心在四支心是主,四支又復遠于身。
458、訓世孝弟詩十首 其七(宋代-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光陰擲過疾如梭。庭闈樂處兒孫樂,兄弟和時妯娌和。
孝弟傳家名不朽,金銀滿匱富如何。要知美譽傳今古,子孝親兮弟敬哥。
459、感事吟(宋代-邵雍)
為善大宜量力分,知機都在近人情。人情盡后疑難入,力分量時事自平。
理順面前皆道路,義乖門外是榛刑。何人肯認此言語,此語分明人不聽。
460、推誠吟(宋代-邵雍)
天雖不語人能語,心可欺時天可欺。
天人相去不相遠,只在人心人不知。
人心先天天弗違,人身后天奉天時。
身心相去不相遠,只在人誠人不推。
461、礱山(宋代-鄧剡)
斜陽客如畫,路圍叢薄間。
驚禽忽沖起,似石投前山。
462、感秋(宋代-李覯)
徙倚重咨嗟,非緣惜歲華。關(guān)山異鄉(xiāng)客,砧杵別人家。
天冷云含日,溪清水獻沙。屈魂終不返,悲思更無涯。
463、效古別昭德群從(宋代-晁沖之)
千載一相逢,相見無浹旬。一生能幾別,且復無此身。
昔別尚可惜,此別重惜之。兩髀跨鞍馬,非復少壯時。
他人怪康強,自覺筋力衰。所苦氣如縷,所憂命如絲。
死生亦大矣,而乃常別離。人生一月間,得笑無六七。
朝為眾狙喜,莫作枯魚泣。已矣泉下人,優(yōu)哉冢中骨。
464、劉仙巖(宋代-胡銓)
縣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龍隱此間。窮勝不妨歸險洞,尋春那止看群山。
攀龍行即天邊去,躍馬聊同野外還。好景良辰適相會,一樽好共水云閒。
465、題鐵坑(宋代-胡銓)
路入陽春境,杳然非世間。初疑金菊嶺,原是鐵坑山。
日薄嵐氣重,天寒酒力慳。人言茲地惡,我愛碧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