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大全

        《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大全》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50首關于月亮的古詩大全

        1、人月圓·甘露懷古(元代-徐再思)

        江皋(gāo)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敗垣(yuán)芳草,空廊落葉,深砌(qì)蒼苔。

        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

        木蘭花在,山僧試問,知為誰開?

        2、望江南·三月暮(宋代-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yān)懨醉,長日小簾櫳(lóng)。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mì)殘紅。

        3、二月初三日出使(明代-于謙)

        春風堤上柳條新,遠使東南慰小民。千里宦途難了志,百年塵世未閒身。

        豺狼當?shù)理氫z殄,餓殍盈岐在撫巡。自揣菲才何以濟,只將衷赤布皇仁。

        4、余客滄洲之上對月有懷路川何先生伯善寄此用代手簡云(元代-鄧雅)

        峨峨華蓋山,下有隱者流。餐松養(yǎng)性靈,筑室事藏修。

        豈曰薄軒冕,世異還歸休。閉門恒著述,拄杖或夷猶。

        宇宙慨千古,煙霞娛一丘。相思對明月,羈思滿滄洲。

        5、九月七日復游寒泉登南峰有懷龍門云臺(二首(元代-顧瑛)

        春游憶得到寒泉,正值鶯花過禁煙。

        楊柳樓中金錯落,琵琶船里玉嬋娟。

        潘郎別去渾多病,道士重來是有緣。

        今日登高能作賦,云臺不見使人憐?!?/p>

        6、西江月·學道休於外覓(元代-譚處端)

        學道休於外覓,靈苗出自心田。鐵牛耕透見根元。全在殷勤鍛煉。認證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六鈞弓硬拽來圓。箭箭紅心有驗。

        7、三月六日聞五馬同郡僚出郊勸農(nóng) 其一(宋代-李光)

        遙聞鼓吹出城闉,露冕褰帷意在民。父老莫疑頻駐馬,使君那顧采桑人。

        8、閏八月二十五日菊有黃花園中粲然奪目九日不(宋代-蘇轍)

        年年九日憂無菊,今歲床空未有糟。

        世事何嘗似人意,天公端解惱吾曹。

        金龜解去瓶應滿,玉液傾殘氣尚豪。

        門外白衣還到否,今時好事恐難遭。

        9、題馮司法水月書堂(宋代-李曾伯)

        水能清亦能濁,月有滿亦有虧。

        清濁滿虧區(qū)別,馮君書以知之。

        10、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宋代-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綿,黑天昧昧如陳玄。

        白黑破處青天出,海月飛來光尚濕。

        是夜太史秦月蝕,三家各自矜算術。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書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吳山,下視海門監(jiān)月出。

        年來歷失無人修,三家之說誰為優(yōu)。

        乍如破鏡光炯炯,漸若小兒初食餅。

        時方下令嚴禁銅,破鏡何為來海東。

        天邊有餅不可食,聞產(chǎn)饑民滿淮北。

        是鏡是餅且勿論,須臾還我黃金盆。

        金盆當空四山靜,平波倒浸云天影。

        下連八表共此光,上接銀河通一冷。

        御史歸家太史眠,人間不聞鐘鼓傳。

        白石道人呼釣船,一瓢欲酌湖中天。

        荷葉擺頭君睡去,西風急送敲窗句。

        11、千秋節(jié)有感二首(八月二日為明皇千秋節(jié))(唐代-杜甫)

        自罷千秋節(jié),頻傷八月來。先朝常宴會,壯觀已塵埃。

        鳳紀編生日,龍池塹劫灰。湘川新涕淚,秦樹遠樓臺。

        寶鏡群臣得,金吾萬國回。衢尊不重飲,白首獨馀哀。

        御氣云樓敞,含風彩仗高。仙人張內(nèi)樂,王母獻宮桃。

        羅襪紅蕖艷,金羈白雪毛。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桂江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12、三月一日府宴學射山(宋代-陸游)

        北出升仙路少東,據(jù)鞍自笑老從戎。

        百年身世酣歌里,千古功名感慨中。

        天遠僅分山仿佛,霧收初見日曈曨。

        橫空我欲江湖去,誰借泠然御寇風。

        13、梁思伯雨青樓對月得風字(明代-梁有譽)

        詞客感秋風,登樓望朔鴻。移尊山月上,捲幔海云空。

        世事狂歌外,交情痛飲中。佳期不易得,況對菊花叢。

        14、二月久雨簡鄰父 其二(明代-陳堂)

        小有薔薇洞,鄰沽酒更多。最憐花作態(tài),不分鳥能歌。

        水際桃源路,山陰道士鵝。臨池如可詠,莫厭客重過。

        15、月林草堂圖 其一(清代-錢杜)

        青天明月不可招,飛入君家草堂里。檐前一道秋河明,萬樹寒聲落窗幾。

        村南村北人悄然,細路確犖穿溪田。白鷴引客入煙竹,拄杖敲門月中宿。

        16、同穎生龍泉庵坐月(清代-陳寶琛)

        西湖西山迭賓主,五載還同月中語。蕭森松際無留云,多感龍?zhí)鞛槭沼辍?/p>

        昔君城居閱兵火,誰識山剎并焦土?佛摧塔壞過者悲,況我三宿迷處所。

        茲庵幸完足坐臥,不獨松壽柏亦古。去秋與客一再至,準擬長夏借逃暑。

        君持茗芽龍井來,共就龍口掬泉煮。夜深細響合松籟,凈洗根塵見肺腑。

        石梁看瀑君未饜,我老枕流宜石鼓。世間何地無月明,到處松泉視人取。

        17、雙調(diào)望江南 其五 為友人悼歌姬桐月(清代-董俞)

        江南好,人在畫船中。桃扇半欹眉黛嫵,杏衫初卸粉香融。

        洛浦降行蹤。

        尋芳去,欸乃夕陽紅。屬玉雙飛春恨淺,丁香百結(jié)暮愁濃。

        相憶忽相逢。

        18、宜月梅(宋代-方蒙仲)

        人言廣寒宮,合種梅花樹。

        那知白玉容,自怕嫦娥妒。

        19、夜晴有月(清代-曾習經(jīng))

        飄風驟雨遂終日,星月娟娟夜復晴。出戶偶然成履跡,隔河隱約有歌聲。

        注湯煮餅供宵養(yǎng),兀坐挑燈宛故情。真妄世間誰與辨,明朝叱犢事深耕。

        20、元夕無月感賦 其一(清代-丘逢甲)

        江樓聽雨散春聲,家國茫茫百感生。四載故山今夜月,不曾流照到金城。

        21、山館待月(明代-區(qū)懷年)

        谷口莎雞趁寂寥,碧天無礙客星搖。蕭疏院落含秋靄,咫尺江干遝暮潮。

        霜浦荻花迷雁字,露檐楓葉冷鮫綃。飛光遠溯今何夕,槁發(fā)愁侵漫欲凋。

        22、湘南二月大雪戲作春雪歌 其二(明代-顧璘)

        二月雪花飛楚關,渾如李白對燕山。祗愁曉日融城濕,詎惜飛花罥鬢斑。

        23、得子相七月書云頗有歸志率爾奉答(明代-王世貞)

        去雁來鴻未可遲,使君今擬掛冠期。椷開白日芙蓉老,讀罷青天薜荔垂。

        大海春聲兼鼓角,小山寒色隱旌旗。人間尚有王生在,俯首風塵病不辭。

        24、十二月奉教作(唐代-李嶠)

        玉燭年行盡,銅史漏猶長。池冷凝宵凍,庭寒積曙霜。

        蘭心未動色,梅館欲含芳。裴回臨歲晚,顧步佇春光。

        25、二月中旬慮問過靈宮門始見花卉呈君倚(宋代-司馬光)

        賤生參府僚,勉強逾增歲。

        終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論庭敲撲喧,眾草絕生意。

        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周章連日忙,爛漫數(shù)宵睡。

        軒窗岌飛舉,風雨頗恣睢。

        謂言芳菲物,狼籍應掃地。

        今晨呼馬出,歷獄問囚擊。

        窈窕清宮深,倉瑯朱門閉。

        廣殿肅層陰,虛庭藹佳氣。

        長楊委嫩綠,老柏凈新翠。

        薜荔垂蛇延,奇石立赑屭。

        豁然愁憤開,精神四面至。

        事役難少留,馬去尚回睇。

        亦足慰無聊,年華不都棄。

        26、水調(diào)歌頭·踏碎九街月(宋代-楊炎正)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華。半生湖海,誰念今日老還家。獨把瓦盆盛酒,自與漁樵分席,說伊政聲佳。竹馬望塵去,倦客亦隨車。聽熏風,清曉月,韻梅花。人家十萬,說盡炎熱與咨嗟。只恐棠陰未滿,已有楓宸趣召,歸路不容遮?;厥捉吜?,空著舊棲鴉。

        27、寒月獨歸題松寥壁(時湛公在西湖)(明代-程嘉燧)

        寺外風江斷去津,峰頭木脫月相親。

        僧齋歸處窗如燭,始覺寒風是主人。

        28、三月六日庭前柏樹有露如脂其味如飴或曰甘露或曰非也作詩紀之(明代-王鏊)

        一樹瓏璁凍欲流,碎攢紅玉上枝頭。香分醽醁春誰釀,光映珊瑚夜未收。

        端謝仙人云外掌,思沾暍者道傍喉。不知造化真何意,獨憑闌干玩未休。

        29、西江月·養(yǎng)甲爭如養(yǎng)性(元代-王哲)

        養(yǎng)甲爭如養(yǎng)性,修身爭似修心。從來作做到如今。每日勞勞圖甚。她把幽微搜索,便將玄理思尋。交君稍悟水中金。不肯荒郊做恁。

        30、秋夜對月寄鳳翔范書記(唐代-李頻)

        月過秋霖后,光應夜夜清。一回相憶起,幾度獨吟行。

        河漢東西直,山川遠近明。寸心遙往處,新有雁來聲。

        31、使東川。郵亭月(唐代-元稹)

        君多務實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

        今夜山郵與蠻嶂,君應堅臥我還行。

        32、九月二日病赴睦州 其二(清代-許傳霈)

        相逢萍水話扁舟,舟到嚴陵竟臥游。瞥見雙峰云外插,此心添得是離愁。

        33、東湖月?己酉生日,潘生云赤以自度曲壽余,覽次有感,依韻答之(明代-沈謙)

        甚鐘靈。便珊瑚百丈老重溟。問談天鄒衍,凌云司馬,此日敢縱橫。

        骨帶銅聲敲不響,有黃金伏櫪難行。只好衲衣持缽,繡幕聞笙。

        山青兼水綠,對蕭疏、白發(fā)轉(zhuǎn)多情。笑磨厓天半,沉碑潭底,身后枉垂名。

        霧里看鳶非我事,盡優(yōu)游下澤同乘。漫道出,堪作雨處亦關星。

        34、西江月 西閣有懷(明代-沈謙)

        水選孤村寂靜,山連小閣清虛。坐來空翠濕衣裾。

        一霎溟濛似雨。

        傍柳時移宿鳥,銜花欲上游魚。窺簾新月暮寒馀。

        也照飛瓊伴侶。

        35、九月朔過王莊偶讀高適閉門無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絕 其三(明代-陳仁錫)

        遙習古人語,酒酣讀書騷。長懷康濟念,閉戶即登高。

        36、十二月樂章 其五 五月(明代-李德)

        沙上短蒲綠,赤菱紫芡離披熟。越奴青發(fā)艾懸香,踏踏采蓮塘上曲。

        游龍撇波海水飛,黃頭伐鼓吹參差,少年搖曳澹忘歸。

        37、中秋良會客有不待月而別者(明代-龐尚鵬)

        庾亮多秋興,高懷向晚開。酒深人漸散,天遠月徐來。

        瑤草千莖露,彤云百尺臺。嫦娥能共醉,徙倚夜徘徊。

        38、月氏王頭歌和楊鐵崖(明代-顧亮)

        月氏肉,碎如雪,月氏顱,勁如鐵。快劍一斫天柱折,留取胡盧飲生血。

        冒頓老魅呼月精,夜酌葡萄隴月明。鬼妻蹋地號我天,可汗天靈哮唬聲嘶酸。

        于乎,顱兮顱兮汝勿悲,我今酌汝金留犁。黔州都督有血頂,精魂夜夜溺中啼。

        39、歲戊子五月將赴閩憲徵擢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九月驛至京師送季長弟之任山南宣慰照磨二首 其二(元代-周伯琦)

        荊南巨鎮(zhèn)雄全楚,控帶中原自古然。江漢東流橫宇宙,岷峨西望接云煙。

        城環(huán)鶴澤流風在,臺聳龍山盛事傳。已侍朝儀明大典,要陳幕議繼前賢。

        40、三月七日(元代-吳景奎)

        松風謖謖響中唐,檐影微微下短墻。新竹才添十二個,清詩遺卻兩三行。

        流鶯乳燕渾無語,野草幽花各自香。妙意難言成散逸,此身如客獨蒼茫。

        41、多麗 秋光蕭瑟,撫景增愁,填此遣興兼悼歸程氏先姊。時九月初七,姊亡日也(清代-張玉珍)

        暮山岑。斜陽一抹初沉。聽寥天、征鴻過也,燕歸盼到而今。

        小窗虛、風敲殘葉,荒郊靜、衣?lián)v清砧。春記重三,秋憐重九,慣看疏雨弄輕陰。

        暗染卻、閑愁幾許,脈脈感幽襟。憑消遣、琴弦箏柱,總帶商音。

        憶嬋娟、當時聚首,蘭閨何限歡心。倚苓床、挑絲共繡,攜硯匣、握管聯(lián)吟。

        舊事空題,前期不再,重求鹿夢杳難尋。忍對此、數(shù)叢籬菊,花正綻黃金。

        花知否、年來憔悴,半為情深。

        42、洪武癸丑九月十八日為外兄集賢大學士張東谷賀八十 其五(明代-宋訥)

        莫說光陰入暮年,歲寒松柏操同堅。丹楓陛下三朝老,黃菊籬邊九月仙。

        故國鱸魚張翰鲙,高門冠蓋李膺船。一時朝士知誰在,獨有先生晚節(jié)全。

        43、棘院中秋對月(明代-唐伯元)

        紫蓋峰頭月色,鳳凰院里花香。懷人今夜千里,何處東山草堂。

        44、秋空月(明代-鄭學醇)

        明月懸秋空,皎皎臨窗牖。望之不可親,掔之不去手。

        一回圓缺一回新,清光大地皆應有。居人見月思遠人,遠人見月將歸否。

        45、七月八日要閻公達承議晚酌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營駕君莫辭,寓飲不在酒。得酒亦可喜,話情庶延久。

        鷺白不翳塵,山光含美璞。霞綺映池葩,條蟬嘶露渥。

        時平無橫愁,身退茲馀裕。彈琴來薰風,高軒良可佇。

        46、三月七日城南書院偶成(宋代-張栻)

        積雨欣始霽,清和在茲時。

        林葉既敷榮,禽聲亦融怡。

        鳴泉來不窮,湖風起淪漪。

        西山卷余云,逾覺秀色滋。

        層層叢綠間,愛彼松柏姿。

        青青初不改,似與幽人期。

        坐久還起步,堤邊足逶迤。

        游魚傍我行,野鶴向我飛。

        敢云昔賢志,亦復詠而歸。

        寄言山中友,和我和平詩。

        47、三月十六日郊行(宋代-趙蕃)

        乍驚風色掃群陰,旋見朝光上遠林。

        李徑跳蹊愁欲寂,麥畦桑畝秀何深。

        未云晨出因迎客,自喜山行不廢吟。

        春晚得晴如此少,寄聲鳩輩且停音。

        48、八月十四日留監(jiān)牧張佇職方賞月(宋代-韓琦)

        待月清商欲半前,欣留嘉客啟疏筵。采蕭方釋三秋詠,應歷從虧一莢圓。

        密訝云藏臺面柳,靜看珠出水中天。銀蟾影里金樽倒,樂過陶琴不上弦。

        49、六月初八日過龍洞納涼樹陰下酌泉待月而行(宋代-張嵲)

        絕壁不帶土,一日千仞青。

        何年架危閣,窱窕陵青冥。

        仰觀眾樹姿,俯聽大壑聲。

        山空響互答,隱轔心所驚。

        人生幾何時,冒此絕險行。

        雖獲須臾快,未償百年生。

        龍洞視正黑,水為琴筑鳴。

        層巖積陰厚,六月如寒冰。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靈。

        天設境自絕,地近人乃輕。

        獨坐蔭佳桂,峰高日西傾。

        薄暮來者少,長風始清泠。

        賞會匪初望,徘徊但含情。

        坐見山月上,眾景紛縱橫。

        密林棲鳥定,始復事前征。

        50、與胡汾坐月期貫休上人不至(唐代-曹松)

        掃庭秋漏滴,接話貴忘眠。靜夜人相語,低枝鳥暗遷。

        星圍南極定,月照斷河連。后會花宮子,應開石上禪。

        51、中秋月(唐代-曹松)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絕微云。

        眾木排疏影,寒流疊細紋。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

        52、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過吉水小盤渡西歸三首(宋代-楊萬里)

        雪吹醉面不知寒,信腳千山與萬山。

        天甃瓊街三十里,更飛柳絮與君看。

        53、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宋代-楊萬里)

        荷葉迎風聽,荷花過雨看。

        移床橋上坐,墮我鏡中寒。

        54、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學中舊同舍諸(宋代-楊萬里)

        正月一度游玉壺,二月一度游真珠。

        是時新霽曉光初,西湖辭狀無遺余。

        君王予告作寒食,來看孤山海棠色。

        海棠落盡孤山空,湖上摹糊眼中黑。

        夜來三更湖月明,群仙下隨嬉殊庭。

        東坡和靖相先後,李成郭熙在左右。

        崇日捧硯大如箕,大年落筆疾於飛。

        磨墨為云灑為雨,湖波掀舞山傾欹。

        盡作西湖煙雨障,今晨掛在孤山上。

        同來諸彥文章公,不數(shù)錢起兼吳融。

        何如玉船一舉百分滿,一笑千峰煙雨散。

        55、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宋代-楊萬里)

        昨夜新雷九地鳴,今朝春漲一篙清。

        順流更借江風便,此去韶州只兩程。

        56、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宋代-歐陽修)

        池上雖然無皓魄,樽前殊未減清歡。

        綠醅自有寒中力,紅粉尤直燭下看。

        羅綺塵隨歌扇動,管弦聲雜雨荷乾。

        客舟閑臥王夫子,詩陣教誰主將壇。

        57、憶漢月(宋代-歐陽修)

        紅艷幾枝輕裊。新被東風開了。倚煙啼露為誰嬌,故惹蝶憐蜂惱。

        多情游賞處,留戀向、綠叢千繞。酒闌歡罷不成歸,腸斷月斜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