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簡單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簡單》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50首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簡單

        1、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宋代-趙鼎)

        慘結(jié)秋陰,西風送、霏霏雨濕。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白??丈κ着d嘆,暮年離拆。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2、月上瓜洲·寓烏夜啼南徐多景樓作(宋代-張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3、題姮娥歸月畫(明代-朱誠泳)

        嫦娥飛入清虛府,貝闕珠宮隔塵土。萬古青銅竟不磨,謾勞八萬三千戶。

        有時自抱玉兔歸,露華沁濕春云衣。天上高寒誰與侶,桂影婆娑香霧霏。

        4、二月歸田舍作四首 其四(元代-謝應芳)

        飛芻挽粟未能休,嗟我鄉(xiāng)鄰日夜憂。何事群兇■猖獗,半年諸將擁貔貅。

        桃花過雨紅顏老,杜宇傷春血淚流??靶Ω鍩o可用,下帷依舊說春秋。

        5、瓜州與成居竹王克純登江風山月亭(元代-張翥)

        風起西津斷客艘,熊家亭上得憑高。云移鳥影沈江樹,雨帶龍腥出海濤。

        開辟自天留壯觀,登臨如我老英豪。放舟擬就金山宿,一夜清寒襲錦袍。

        6、冷泉待月 其二(宋代-釋居簡)

        閘住亭前綠半篙,泉中白兔眇秋毫。庾樓自是當年好,番襪工夫合反騷。

        7、乙卯歲江南大旱七月六日臨川得雨奉呈程伯禹(宋代-曾幾)

        縹緲爐煙上帝閽,朝來一洗旱如焚。

        壟頭無復成龜兆,水面初看起縠紋。

        政使夏畦炊白玉,未妨秋稼割黃云。

        使君閔雨心猶在,化得邦人不茹葷。

        8、小軒觀月呈興宗叔(宋代-陳淵)

        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寒蟾漏疏明,碎影羅屏障。

        情知月色好,達覽在虛曠。東家富池臺,端坐不能訪。

        山林足寓目,細大初無相。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暢。

        霜風中夜作,曲沼金翻浪。禽鳥斷飛鳴,杉松起酬唱。

        燎爐宿殘火,尚可溫新釀。數(shù)杯遣沉冥,萬慮一時放。

        誰能外形骸,于世無所仰。晤語一亭間,頹然齊得喪。

        9、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澤民游洞宮用劉使君韻二(宋代-吳芾)

        云藏仙窟幾何年,一旦來游豈偶然。

        造物應憐林下客,故令一睹洞中天。

        10、和邑宰張元若酹月亭詩四首(宋代-李呂)

        明府命世才,宇量特閎遠。

        為名江上亭,拈出句中眼。

        11、中秋月蝕邦人鳴鉦救月不約而齊中原舊俗猶有(宋代-家鉉翁)

        大化周流不暫停,從來息處見其生。

        冰輪萬古長如此,本體何曾有晦明。

        12、王令收桂花蜜漬埳地瘞三月啟之如新(宋代-朱翌)

        桂花老月窟,墮地散金蕊。

        長憂風雨余,失此香旖旎。

        撫樹三嘆息,留花姑少俟。

        枕中有仙方,解使香不死。

        蜜蜂喜輸糧,余潤猶漸靡。

        瘞深閱三月,發(fā)覆驗封璽。

        虛堂羽新觀,博山為頻啟。

        初從鼻端參,忽置秋色里。

        氤氳縹緲間,可以降月姊。

        自茲聞四時,何止名七里。

        13、次韻子瞻二月十日雪(宋代-蘇轍)

        春雪漫天密又稀,勾芒失據(jù)走靈威。

        故欺貧窶冬裘盡,巧助遨游酒盞飛。

        林下細花添百草,階前輕素剪新機。

        老農(nóng)先解憂桑柘,九月家人當授衣。

        14、西江月·洗眼重看十桂(宋代-郭應祥)

        洗眼重看十桂,轉(zhuǎn)頭已過三秋。人生遇坎與乘流。何況有花有酒?;ㄈ襞c人有意,酒能為我澆愁。拭挼金蕊泛金甌。比似菊英勝否。

        15、點絳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與何彥亨小飲)(宋代-葉夢得)

        山上飛泉,漫流山下知何處。亂云無數(shù)。留得幽人住。

        深閉柴門,聽盡空檐雨。秋還暮。小窗低戶。惟有寒蛩語。

        16、秋閨月(唐代-權(quán)德輿)

        三五二八月如練,海上天涯應共見。不知何處玉樓前,

        乍入深閨玳瑁筵。露濃香徑和愁坐,風動羅幃照獨眠。

        初卷珠簾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稍映妝臺臨綺窗,

        遙知不語淚雙雙。此時愁望知何極,萬里秋天同一色。

        靄靄遙分陌上光,迢迢對此閨中憶。早晚歸來歡宴同,

        可憐歌吹月明中。此夜不堪腸斷絕,愿隨流影到遼東。

        17、三月晦日游越王臺二首(宋代-楊萬里)

        越王臺上落花春,一掬山光兩袖塵。

        隨分杯盤隨處醉,自憐不及蹈青人。

        18、中秋對月(清代-李長霞)

        天上閉圞月,人閒寂寞愁。蟾寒丹桂老,河淡白榆秋。

        明鏡消銀燭,清樽對白頭。別離憐爾照,清景莫西流。

        千里同明月,離人幾處看。形因多病改,書欲寄愁難。

        高露浮空氣,疏花照夜寒。昔年同此樂,今夕路漫漫。

        前燭知宵永,添衣覺露滋。系檐蛛托網(wǎng),棲樹鳥馀枝。

        吟詠憐兒解,艱虞畏母知。誰驚一行雁,南北各天涯。

        19、滿庭芳 中秋夜同諸衿坐月(清代-沈樹榮)

        宿雨全收,晚涼乍爽,喜微云點綴長天。廣寒宮敞,素面露嬋娟。

        影浸閑庭如水,看浮動、竹霧梧煙。相依處,團圞共話,人月恰雙圓。

        記闌干十二,桂花叢下,分劈紅箋。許詩成次韻,學步隨肩。

        一向秋光隔斷,清輝好、兩地空懸。今夜永,參橫斗轉(zhuǎn),幽賞不成眠。

        20、月照梨花 梨花(明代-高濂)

        翠袖撩人,玉容無語。深院閑亭,黃昏夜雨。曉來風亂秾香。

        洗殘妝。

        壓樹白云飛不起。盈盈照水。紗窗春夢里。洛浦儼搖瓊佩,月色溶溶。

        晚煙籠。

        21、二月二日龍陽道中作(清代-吳大澄)

        山村如畫里,小市兩三家。幾擔白蓮藕,一籬黃菜花。

        草沾旗角濕,柳拂帽檐斜。津吏逢迎熟,行人靜不嘩。

        22、西江月 秋月(清代-陳履端)

        孔雀屏邊篆細,鴛鴦瓦上霜輕。小樓單枕夢難成,閑數(shù)一簾疏影。

        人到秋來較瘦,夢隨人去無憑。和他今夜酒微醒。

        臥對涼蟾清冷。

        23、對月六首(宋代-白玉蟾)

        深秋荷敗柳枯時,霜蟹香棖副所思。

        月要人窺嬌不上,風知我醉放多吹。

        24、乙未二三月間六首 其三(清代-曾習經(jīng))

        太息誰相語,搔頭空弄姿。卻看明鏡里,詎是還山期。

        遲暮畏將及,芳情空爾為。葳蕤有蘭葉,持以慰相思。

        25、七夕乘月下懷遠江作(元代-藍智)

        清風碧樹轉(zhuǎn)千峰,疏雨殘云凈晚空。銀漢楂回烏鵲月,石門帆送鯉魚風。

        一時詩興來天外,半夜秋聲起夢中。絕似黃州游赤壁,翩翩孤鶴渡遼東。

        26、七月附米舟之浙中作(宋代-陳造)

        白蟲散如蛆,黑蟲聚如蟻。

        循緣仍咂齧,欲寐復九起。

        吾舟玉為粒,生此果何理。

        神奇作臭腐,秋暑況如燬。

        人生托洪爐,一飽蓋分爾。

        臨流念雕年,胡用置身此。

        笑口忽唶惋,曼膚或瘡痏。

        堤防費應俗,

        情偽良不美。短籬護松菊,

        吾歸殊可喜。錐刀詫朋儕,

        嗟爾商販子。

        27、麻沙八景詩 其七 武陵橋月(宋代-蔡元定)

        長虹倒景蘸清溪,掩映銀蟾景絕奇。題柱惜無人繼志,覽今思古強吟詩。

        28、十二月酴醾盛開(宋代-胡寅)

        不虞集霰與飛霜,可但寒梅度暗香。

        翠碧重敷秋后葉,玉明爭絢曉來妝。

        慶憐高架裊清艷,誰道疎條無妙芳。

        折向清尊沾剩馥,與君冬日對春陽。

        29、次韻子瞻對月見憶并簡崔度(宋代-蘇轍)

        先師客陳未嘗飽,弟子于今敢言巧。

        敗墻破屋秋雨多,夜視陰精過畢昴。

        齏鹽冷落空杯盤,且依道士修還丹。

        丹田發(fā)火五臟暖,未補漫漫長夜寒。

        我生疲駑戀笙豆,崔翁游邊指北斗。

        唯有王江亦未歸,閉門無客邀沽酒。

        30、三月初九日過滸西看牡丹 其二(明代-康海)

        年年高宴賞花天,明日花開賞更偏。昆弟總能吟五字,兒童不必報三鳣。

        承顏幸有步兵菽,行樂何須盧女弦。已促行廚烹玉鯉,好隨佳節(jié)醉瓊筵。

        31、十四夜無月(明代-謝榛)

        皓魄將圓夜,張燈坐草堂。孤城低雨色,萬戶失秋光。

        笛里關(guān)山暝,樓前煙霧蒼。金波若滿地,隨處有壺觴。

        32、九月八日奉謁先壟述感(明代-邊貢)

        坡陁行盡見高丘,郁郁佳城霽靄浮。精衛(wèi)不消填海恨,鹡鸰長抱在原愁。

        荒山涕淚三年道,落木風霜九月秋。腸斷墓田多碧草,別來誰與荷鋤修。

        33、十二月初三日大雪與同宗弟文昌飲諶時忽落一齒遂賦(元代-郭鈺)

        垂老驗盛衰,深憑齒與發(fā)。發(fā)白嘆吾衰,齒落衰已極。

        利害發(fā)不任,養(yǎng)生資齒力。無問藜與藿,得以娛朝夕。

        次第相動搖,世事嗟何及。吾舌雖云存,苦乏儀秦術(shù)。

        修短未遑徵,得酒姑自悅。天公搆巧思,六花舞飛雪。

        倏盈還忽消,鴻爪無遺跡。古來豪杰士,文字略相識。

        是非紛與奪,視今如視昔。寄言后來者,人生當自適。

        34、春曉月下觀白牡丹(元代-耶律鑄)

        小立猶癡睡,凝情出翠籠。玉盤承曉露,金鏡掛春風。

        豈為素娥妒,不呈青帝功。萬花推弟一,誰更忌專宮。

        35、和范御史十一月三日見月(宋代-趙抃)

        有客冬還吳,孤舟暮停潁。山收亂云彩,天放新蟾影。

        呼童掛簾起,對此清夜景。橫琴弄流水,醉耳誰其醒。

        36、二月二日游寶歷寺馬上作(宋代-張詠)

        春游千萬家,美女顏如花。

        三三兩兩映花立,飄飖盡似乘煙霞。

        我身豈比浮游輩,蜀地重來治凋瘵。

        見人非理即傷嗟,見人歡樂生慈愛。

        共間歌管媚春陽,花外行人欲斷腸。

        更覺花心妒蘭麝,風來繞郭聞輕香。

        昔賢孜孜戒驕蕩,猖狂不是風流樣。

        但使家肥存禮讓,歲歲春光好游賞。

        37、八月上峽(一作八月峽口作)(唐代-李頻)

        萬里巴江水,秋來滿峽流。亂山無陸路,行客在孤舟。

        洶洶灘聲急,冥冥樹色愁。免為三不吊,已白一生頭。

        38、月晦憶去年與親友曲水游宴(唐代-韋應物)

        晦賞念前歲,京國結(jié)良儔。騎出宣平里,飲對曲池流。

        今朝隔天末,空園傷獨游。雨歇林光變,塘綠鳥聲幽。

        凋氓積逋稅,華鬢集新秋。誰言戀虎符,終當還舊丘。

        39、使東川。望驛臺(三月盡)(唐代-元稹)

        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

        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40、仲夏齋戒月(唐代-白居易)

        仲夏齋戒月,三旬斷腥膻。自覺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絕粒人,四體更輕便。初能脫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馭泠風,赤松游紫煙。常疑此說謬,今乃知其然。

        我今過半百,氣衰神不全。已垂兩鬢絲,難補三丹田。

        但減葷血味,稍結(jié)清凈緣。脫巾且修養(yǎng),聊以終天年。

        41、二月八日兄子樂齋之揚 其一(清代-許傳霈)

        才歸滬瀆棹,復泛廣陵舟。客地一揮手,青天幾處愁。

        饑寒身共嘆,時業(yè)淚交流。珍重書香舊,秋風再唱酬。

        42、中秋對月次張行中韻(元代-凌云翰)

        桂樹懸香四散飄,金風玉露滿璇霄。中秋有月偏澄澈,萬里無云倍泬寥。

        壯志每從詩上見,閑愁都向酒邊消。美人莫道音塵絕,只隔盈盈一水遙。

        43、題延月樓(元代-許謙)

        崦嵫稅駕紅塵息,玉鏡飛空天地白。嬋娟先得何處多,齊云暈翥高百尺。

        清光無私照寰海,舉頭千里明長在。主人欲擅四時秋,夜夜掀簾為延待。

        人生見月幾圓缺,今昔人殊同此月。人迷夢覺月晦明,終古相摩寧暫歇。

        倚闌清嘯酒莫遲,銅壺催曉輪易敧。

        44、三月十五夜登迎華觀(元代-許謙)

        夜深來此倚闌干,千里樓臺俯首看。

        月到天中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

        氣清更覺山川近,意遠從知宇宙寬。

        長嘯一聲云外落,幾家兒女夢初殘。

        45、二月六日雨書都城舊事(元代-吳萊)

        燕南趙北吹黃塵,九天宮闕生紫云。十二門開衢路直,畫輪驄馬多行客。

        歲寒殿外柳才青,金水河邊冰尚白。雞人傳漏放曉朝,文石分班押百僚。

        南陽近親最舞蹈,京兆耆舊爭歌謠。教坊供奉飾玉女,鐘能鐘聲鼓能鼓。

        錦來西蜀被玄駝,肉出太官餐猛虎。初日扶桑稍照人,內(nèi)筵錫燕杏花春。

        沐犢骍牲泰畤祀,鸞旗翠蓋驪山巡。東風萬里飄寒雨,我昔所聞今不睹。

        怏然呼酒擊酒壺,茂陵徐生曾上書。

        46、擬李長吉十二月樂辭 其二 二月(元代-吳景奎)

        青皇宮中花鳥使,沓翠霏紅教鶯語。移春檻小度芳華,金犢車輕載歌舞。

        曲房夢斷章臺月,東風不解丁香結(jié)。鑰魚夜守倉瑯根,海棠飛落胭脂雪。

        47、癸亥九月偕程君頌嘉、王子云軒、顧子經(jīng)笙、吳子斡卿游青山寺紀之以詩三首 其三(近現(xiàn)代-馮君輝)

        墟里依依欲上煙,歸來已是夕陽天。好吟紅樹青山句,斟酌明朝再放船。

        48、滿庭芳 九月初三夜寫香山詩意(清代-樊增祥)

        鈿合深緘,玉珰遙寄,絳燈初上簾櫳。怨瓶落井,素綆漾西風。

        我是江南謝女,十年夢、長在愁中。知天壤、王郎何限,幽恨幾人同。

        玲瓏歌一曲,香山俊句,應付紗籠。又淡云微雨,掩抑秋容。

        依舊初三好夜,渾不見、新月如弓。惟是有,珍珠做淚,和露滴梧桐。

        49、橫溪泛月歌(清代-陳存懋)

        東山月上露氣清,松杉夾道枝交橫。榜人無聲宿煙渚,水光蕩漾搖空明。

        小舟泛月橫溪曲,溪上微風動林薄。寂寥山館夜沈沈,階下流泉響琴筑。

        50、辛酉九月十九展重陽日從鄭齋夫子登陶然亭感賦二律即次夫子重九登遙集樓韻(清代-張元默)

        一角西山送晚涼,霜風颯颯倚斜陽。時逢陽九秋笳怨,節(jié)近冬初夜漏長。

        子美放歌非縱酒,義山惆悵是清狂。華云緱鶴論詩品,意緒蕭閒接混茫。

        鵝鸛縱橫角與張,中原龍戰(zhàn)筮玄黃。西京文物思豐鎬,東海輿圖失樂浪。

        黯澹鞠華留晚節(jié),叢殘?zhí)J荻散幽香?!妒螂x》行邁《王風》降,跡熄無詩孰補亡。

        51、同子喬棲霞寺待月作(清代-李秉禮)

        鐘魚寂無響,涼秋在高樹。濛濛煙未收,稍稍月初吐。

        林巒互明晦,階除已流素。既愜平生歡,復茲清景遇。

        幽賞殊未已,芒履沾微露。誰為后來者,還當識此趣。

        52、二月十九日請張學士蘇提學洪方伯同飲席中聯(lián)句送謝長史(明代-祁順)

        雨馀南浦綠波生,繾綣難為送別情。賈誼素聞藩國重,仲舒終是宦途輕。

        慈闈碧水丹山近,心事青天白日明。忠孝憐君能兩盡,乾坤休更問誰名。

        53、七月六日喜雨(明代-文徵明)

        一雨蕭然萬瓦鳴,好風如水坐來生。江聲入夜驚圍屋,秋色明朝定滿城。

        郊外共知農(nóng)事足,里中爭說長官清。野人何以酬佳興,自汲新泉破茗烹。

        54、八月十六夜對月(宋代-洪朋)

        中秋云物慘,既望月華鮮。欻照三千界,應勤八萬仙。

        種榆稀近應,飛鏡儼高懸。多病妨杯杓,清愁似去年。

        55、庚子三月二十七日又易守當涂四月十一日發(fā)辭(宋代-岳珂)

        九重旒冕真知己,幾度弓旌憶款門。

        素志不為溫飽計,赤心未報圣明恩。

        鶴汀云雨暮應卷,牛渚風煙秋欲昏。

        休向長江問陳跡,浮梁孤塔不堪論。

        56、八月實四夜池上(宋代-張埴)

        池南夜觀天,斗柄長籬離。

        其間第四星,此點光猶癡。

        流空萬螢火。照我雙鬢絲。

        相待滄海月,坐到三更時。

        須臾眾色盡,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發(fā)揮。

        風翻頭上巾,舞過池影西。

        惟有雞冠兩樹花,一笑如受纏頭歸。

        57、次韻王正仲蒲傳正二月十五日奉祠高禖二首(宋代-蘇頌)

        滌牢宮醴被禋時,物吐華心睡景遲。

        禁掖嘉祥開覆燕,祠官先兆應維羆。

        陽郊類帝重封土,宣室思賢正受厘。

        天錫子孫千億報,年年玉葉長新枝。

        58、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老竹自老竹至鵝口復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歸得詩十首 其九(宋代-趙蕃)

        晚日微風墜鏡平,中流直下縠紋生。煙云點綴多新態(tài),鷗鳥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邊境接,村墟亦有戍樓橫。雖然王化初無外,接畛農(nóng)桑畔不爭。

        59、八月十五日傷感(元代-虞集)

        宮車曉送出神州,點點霜華入敝裘。無復文章通紫禁,空馀涕淚灑清秋。

        苑中苜蓿煙光合,塞外蒲萄露氣浮。最憶御前催草詔,承恩回首幾星周。

        60、和崔中丞中秋月(唐代-張南史)

        秋夜月偏明,西樓獨有情。千家看露濕,萬里覺天清。

        映水金波動,銜山桂樹生。不知飛鵲意,何用此時驚。

        61、虞美人·淡云籠月松溪路(宋代-周邦彥)

        淡云籠月松溪路。長記分攜處。夢魂連夜繞松溪。此夜相逢恰似、夢中時。海山陡覺風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飛忙。生怕扁舟歸去、斷人腸。

        62、題曾無媿月窗(宋代-楊萬里)

        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

        乾坤清氣只云月,一家兩手并取將。

        作巢不用木,只架云為屋。

        作窗不用欞,只掇月為庭。

        兜羅綿上住兄子,銀色界中著吾弟。

        阿兄云向筆下生,阿弟月向詩中明。

        弟兄云月兩清絕,云月何曾有分別。

        不知云月入胸中,為復胸中有云月。

        63、三月二十六殿試進士待罪集英殿門二首 其一(宋代-楊萬里)

        金戺瑤階日月邊,曉風花柳帶非煙。千官劍佩鳴雙闕,萬國英豪到九天。

        玉座忽臨黃傘正,御題初出紫衣傳。小臣何幸陪諸老,待罪重來十六年。

        64、二月一日郡圃尋春二首(宋代-楊萬里)

        中和節(jié)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點暄。

        憔悴不勝梅欲落,嬌饒無對杏初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