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月亮的古詩100首大全》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宋代-史達(dá)祖)
緩轡(pèi)西風(fēng),嘆三宿、遲遲行客。桑梓外,鋤(chú)耰(yōu)漸入,柳坊花陌。雙闕遠(yuǎn)騰龍鳳影,九門空鎖鴛鸞翼。更無人擫(yè)笛傍宮墻,苔花碧。
天相漢,民懷國。天厭虜,臣離德。趁建瓴(líng)一舉,并收鰲極。老子豈無經(jīng)世術(shù),詩人不預(yù)平戎策。辦一襟風(fēng)月看升平,吟春色。
2、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宋代-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jì)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shí)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3、正月十一日宿祿禮寄丘月渚楊溪山張見梅楊墨池(明代-楊慎)
客星無定影,驚鵲又遷枝。避地仍多阻,還家未有期。
東橋花月夜,南浦蕙風(fēng)時(shí)。攜手難同賞,勞歌寄所思。
4、十二月二日張龍山謝高泉敖梅坡余九崖杜晴江梁一江潘東溪攜酒過訪高峣(明代-楊慎)
寂寂荒村生冷煙,敢期車從枉群仙。釣竿未拂珊瑚樹,樽酒重登玳瑁筵。
瀲艷池塘芳草外,飄飖舟楫早梅邊。高峣滇海留嘉話,剡曲斜川合共傳。
5、外甥吳緝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時(shí)年二十八余哭之慟賦此以志余哀(元代-鄧雅)
人生天壤間,脩短難一致。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
緝也頗聰明,風(fēng)骨亦殊異??偨鞘略姇⒛昕偛乃?。
山林厭拘束,湖海多意氣。辭親遠(yuǎn)服賈,霜雪逼殘歲。
昆弟爭挽留,同侶復(fù)牽制。別去一月馀,還附手書至。
悲風(fēng)忽重來,聞作景陵鬼。景陵在何方,西北數(shù)千里。
黯黯荊山云,茫茫漢江水。白骨埋黃沙,荒阡復(fù)誰祭。
吁嗟乎蒼天,奪汝竟何意。惡草常蔓延,幽蘭易凋悴。
我思平生情,悽愴裂肝肺。親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淚。
汝父客嶺南,歸骨已無計(jì)。汝復(fù)沒他鄉(xiāng),不鑒覆轍弊。
作詩招汝魂,仍以戒后世。
6、對(duì)月(元代-曹伯啟)
東山素月何嬋娟,詩人愛此相留連。南北東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圓。
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騎鯨李謫仙,吾欲對(duì)影沽十千。
7、西江月(元代-譚處端)
學(xué)道休于外覓,靈苗出自心田。鐵牛耕透見根元。
全在殷勤鍛煉。
認(rèn)證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六鈞弓硬拽來圓。
箭箭紅心有驗(yàn)。
8、贈(zèng)談命姚月壺(元代-黃庚)
胸中消息千年歷,舌底窮通一世人。
試把五行推測看,廣文官冷幾時(shí)春。
9、九月朔迎駕大口(元代-張翥)
大駕今朝至上都,期門?罼已前驅(qū)。錦衣照日環(huán)龍袞,翠蓋凌云覆象瑜。
萬里山河開白道,兩京宮闕入黃圖??v觀父老心應(yīng)喜,知有天恩免過租。
10、中秋無月(宋代-潘閬)
西風(fēng)妒秋月,浮云重疊生。
一夕不見光,雙目如失明。
立恐疾足折,坐覺秋愁抱盈。
況當(dāng)百蟲苦,繞階千萬聲。
11、乙丑三月十二夜夢得家有園池樂壽康之句覺而足成效邵康節(jié)作首尾吟八首 其五(宋代-徐經(jīng)孫)
家有園池樂壽康,人生何用苦乾忙。三冬慣曝茅檐日,九夏貪眠竹簟涼。
大寫文書遮老眼,熟煨芋栗飽枯腸。無榮無辱渾無事,家有園池樂壽康。
12、月夕挈新釀并文石酒樽就公儀南湖雅飲(宋代-文彥博)
桃花石器榴花釀,攜就南湖訪飲朋。雅論清吟涼月滿,山翁不惜醉騰騰。
13、五更一點(diǎn)月照窗幾以為曉也披衣視之雪厚至尺(宋代-李石)
雪片成孤立,蟾華與共游。
從教驚蜀犬,曾是喘吳牛。
蹲石依松瘦,寒溪映竹流。
遙知明歲稔,攜酒上南樓。
14、分水鋪步月(宋代-李光)
人隨烏鵲正南飛,月到中天列宿稀。遠(yuǎn)近江巒明霽色,橫斜煙霧助清輝。
危亭搔首風(fēng)傳笛,迥野微行露濕衣。兒女未須頻悵望,春來應(yīng)與雁同歸。
15、三月旦行園(宋代-朱翌)
我柳已飄絮,我筍亦上竹。
雪氈密蓋地,犢角橫入屋。
茲辰略行園,喜色動(dòng)眉綠。
炎荒異中原,氣候少清淑。
一日具四時(shí),旦暮跡寒燠。
而我於此間,兀若蠶上簇。
但愛草木長,遂使杖屨熟。
喜甚得小詩,意斷語不續(xù)。
尚可羊保和,不用唐衢哭。
諸公幸無事,來不待休沐。
床敷三百棋,勝負(fù)任反覆。
16、西江月(賦木犀次李季功韻)(宋代-郭應(yīng)祥)
碎影亂篩月地,濃香時(shí)度風(fēng)檐。淵明有菊徑開三。不似此花雅淡。
蘭蕙芬敷可并,芙蓉淺俗堪嫌。美人妝罷笑窺簾。插鬢些兒正欠。
17、漁家傲·月黑天寒花欲睡(宋代-周紫芝)
月黑天寒花欲睡。移燈影落清尊里。喚醒妖紅明晚翠。如有意。嫣然一笑知誰會(huì)。露濕柔柯紅壓地。羞容似替人垂淚。著意西風(fēng)吹不起??绽@砌。明年花共誰同醉。
18、三月十九日夜極冷(宋代-范成大)
誰勒余寒不放回,春深猶暖地爐灰。
鄉(xiāng)心忽向燭前動(dòng),夜雨先從竹里來。
鶗鴃已如鶯百囀,酴醾那復(fù)雪千堆。
調(diào)糜煮藥東風(fēng)老,慚愧茶甌與酒杯。
19、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宋代-張?jiān)?
暝色復(fù)已夕,雨聲全未疏。
掩關(guān)頗嗜臥,篝燈空照書。
點(diǎn)滴聞瓦溝,決溜鳴階渠。
試作華屋想,未減嚴(yán)城居。
大江洶波浪,曠野風(fēng)號(hào)呼。
那知三家村,有此一腐儒。
是身在宇宙,何適非蘧廬。
陵谷儻遷變,樓觀皆空虛。
安心無秘法,絕念忘畏途。
生死尚可處,此境固有余。
20、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粉捏孫兒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時(shí)新。
輸嬴一擲渾閑事,空手入城羞殺人。
21、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宋代-柳永)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huán)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棚。春睡厭
厭難覺。
好夢狂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
韶光過了。
22、溪月(宋代-陸游)
天風(fēng)吹發(fā)冷颼颼,獨(dú)向沙邊上釣舟。
愁絕平羌江上月,向人依舊半輪秋。
23、七月六日雨三章 其二(清代-李鍇)
窗穿片白天欲旦,開門鄰比相呼喚。檐攲屋漏各零亂,頹墻卻壅人徑斷。
破衾斗粟夜來換,柴薪沾濕何由爨。群兒長竿向水汀,戲拈蛛網(wǎng)捎蜻蜓。
24、中秋月下懷郁林諸侄(明代-陶益)
跡苦江山滯,心懸骨肉求。況當(dāng)明月夜,又是白云秋。
不省袁宏艇,那知庾亮樓。更攜諸小阮,歡對(duì)一林幽。
25、月林草堂圖 其四(清代-錢杜)
人生能著幾兩屐,便扶筇杖尋名山。峨眉仙人冰雪顏,贈(zèng)之靈藥辭人間。
峨眉遙遙不可接,遠(yuǎn)向秋林看明月。明朝飛櫓下巴陵,三峽猿聲夜蕭瑟。
26、臨江仙 癸未三月十九日作(近現(xiàn)代-丁寧)
酒醒高樓聞細(xì)雨,凄涼又是三更。幾回支枕盼天明。
綠舒當(dāng)戶柳,紅暗隔簾燈。
不定陰晴春已去,芳韶似夢堪驚。憐他萍絮慣飄零,漫空還皎皎,逐水自青青。
27、凄涼犯 庚子十二月二十四日,宿濟(jì)南敖陽店,寒甚,有懷故園節(jié)物,凄然作此解(清代-厲鶚)
疏林宿鳥。柴門里、凝塵半榻誰掃。倦程繫馬,風(fēng)刀裂酒,雪花欺帽。
何時(shí)古道??撮L倚、敖山翠小。又燈昏、寒星照戶,不使客愁少。
攲枕尋思處,畫句爐閒,印梅窗杳。歲殘氣味,嘆詩人、在家貧好。
底事飄蓬,竟輸與、蛾兒夜鬧。恐明朝、漸看鬢影似暗老。
28、歲九月麌令伐我墓柏二株(清代-顧炎武)
老柏生崇岡,本是蒼虬種。何年徙靈根,幸托先臣?jí)拧?/p>
長持俊彫節(jié),久荷君王寵。歲月骎骎不相待,漢畤秦宮一朝改。
刳中流涕要名材,乍擬相將赴東海。發(fā)丘中郎來,符牒百道聲如雷。
斫白書其處,須臾工匠來斤鋸。持鋸截此柏,柏樹東西摧。
卻顧別丘壟,辛苦行不辭。君不見泰山之廟柏如鐵,赤眉斫之嘗出血。
我今此去去為船,海風(fēng)四面吹青天。秉性長端正,不敢作怪妖。
東流到扶桑,日月相游遨。去為天上榆,留作丘中槚。
傳與松楸莫嘆傷,漢家雨露彌天下。
29、后秋興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別而作 其三(明代-錢謙益)
北斗垣墻暗赤暉,誰占朱鳥一星微?破除服珥裝羅漢,減損齏鹽餉佽飛。
娘子繡旗營壘倒,將軍鐵槊鼓音違。須眉男子皆臣子,秦越何人視瘠肥。
30、步月 本意(清代-陳維崧)
小市門東,板橋巷北,暗中瞥見芳姿。明眸膩臉,夜靜漾簾衣。
碧柳映、幾層衫子,紅蕖露、一輛鞋兒。斜靠著、江梅一樹,剛到半開時(shí)。
銅駝街又敞,奈珠屏似水,此恨誰知。弄春纖、香橙代解,回秋水、羅帕親攜。
歸去也,一鉤春月水仙祠。
31、瀘江月 寄滿愿(清代-顧貞觀)
記寒宵攜手,一籬新月,三徑微霜。臂綃乍惜殷紅減,平生意,百劫難忘。
為我飄蓬,由他飛絮,惡風(fēng)吹墮何方。燕臺(tái)尺素,猶自祝勝常。
怪啼痕、浥透香囊。心知從此別,但寄聲珍重,莫更思量。
蜀道如天,侯門似海,陌頭容易盼蕭郎。除非是,星軺捧節(jié),便出瀘江。
縱然金屋深藏,清笳拍遍,料依舊情傷。側(cè)身西望貂褕贈(zèng),雙魚杳,不上瞿塘。
邛笮煙迷,癢疴瘴合,夢魂可到家鄉(xiāng)。烏衣門巷,別后總凄涼。
又誰過,昔日幽窗。掃眉安鏡處,任泥翻燕壘,蜜涴蜂房。
黃菊休開,紫薇空老,見伊枝葉幾回腸。歸來也,重逢滿愿。
所愿才償。
32、宿白蓮寺桂子軒分韻得月字(明代-袁華)
幽夐阿蘭若,逍遙謝城闕。池回白蓮風(fēng),林墮青桂月。
語深玄理釋,心清妙香發(fā)。道人澹無為,悠然思超忽。
33、二月廿九日游董氏墳庵次錢成夫韻(明代-袁華)
明朝二月三十日,三分己過二分春。莫思萬事且飲酒,林外提壺亦勸人。
34、水月清華亭(明代-袁華)
晝錦堂中結(jié)小亭,方池如鑒照檐楹。山河影落鮫宮迥,蘋藻光涵兔魄明。
神女凌波遺玉佩,素娥飛轡下瑤笙。一塵隔斷人間世,獨(dú)倚高明爽氣清。
35、九月廿七日(元代-陶宗儀)
九月三旬里,渾無幾日晴。軒墀檐雀浴,農(nóng)室灶蛙鳴。
點(diǎn)滴疑天漏,汪洋覺地平。煙蓑樵水稻,此去若為生。
36、十二月十三夜雪(元代-陶宗儀)
滕六夜停驂,乾坤玉氣涵。樹膚寒擁腫,松發(fā)白{矜}鬖。
驢背吟何苦,壚頭飲正酣。隔墻農(nóng)父語,喜見臘前三。
37、庚午七月三日大風(fēng)雨視丁卯歲為尤甚獨(dú)松江若此他郡無有也(元代-陶宗儀)
雨從朝起驟,風(fēng)到夜深狂。仆屋搖坤軸,漫江遍海鄉(xiāng)。
喜無秋旱暵,未卜歲豐荒。較彼前三載,而今勢益強(qiáng)。
38、九日雨王姬過集問月樓因從余授霓裳簫譜 其二(明代-伍瑞隆)
偶逐行云至,因陪落帽筵。映嬌叢菊下,凝思小窗前。
作賦吾何敢,多才汝亦憐。他時(shí)倘相憶,悵望碧云邊。
39、月槐之下與程生談亦念其夏游自去歲 其二(明代-李夢陽)
旱時(shí)偏苦熱,沙國每愁風(fēng)。今夕客談處,孤槐清月中。
露凝天故白,榴近夜能紅。明發(fā)沖南暑,逾江莫更東。
40、舊有詩贈(zèng)月溪上人將十年今春至吾州講經(jīng)畢過我小祇園言別更成一章贈(zèng)之(明代-王世貞)
十年高坐許重登,不向無機(jī)說小乘。破盡六宗猶豎拂,聽來半偈是傳燈。
談時(shí)舍利祥光顯,到處軍持法雨興。若問中丞何似業(yè),居然退院一閑僧。
41、瞻美有子兩月而夭走慰二絕 其二(明代-王世貞)
莫言夷甫太鐘情,情到東門強(qiáng)自輕。留得藍(lán)田種時(shí)法,不愁無地出兼城。
42、九月二日盛集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韻 其三(明代-袁宏道)
折柬召僧休,儒禪結(jié)伴游。藻心遮戒律,觴改黜軻丘。
壁冷啼蟲暮,云盤怒隼秋。小章閒理楫,歌板上漁舟。
43、月頭線額(宋代-賈似道)
線額空紋彩更良,月頭堪惜不久長。
應(yīng)是腿寒終不耐,奈何腳小便尋常。
44、道損司門前日過訪別且云計(jì)程二月到郡正看暗(宋代-梅堯臣)
蜀州海棠勝兩川,使君欲賞意已猶。
春露洗開千萬株,燕脂點(diǎn)素?cái)€細(xì)梗。
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
青泥劍棧將度時(shí),跨馬莫辭霜?dú)饫洹?/p>
45、弄月亭(宋代-喻良能)
掬水弄漣漪,清輝碎更隨。
人間無太白,欲捉可憑誰。
46、月(宋代-滕宗諒)
黃金雙闕水晶宮,滟滟銀潢貫碧空。
一曲霓裳羽衣舞,桂花如露濕天風(fēng)。
47、三月奉教作(唐代-李嶠)
銀井桐花發(fā),金堂草色齊。韶光愛日宇,淑氣滿風(fēng)蹊。
蝶影將花亂,虹文向水低。芳春隨意晚,佳賞日無暌。
48、二月中旬慮問過景靈宮門始見花卉呈君倚(宋代-司馬光)
賤生參府僚,勉強(qiáng)踰半歲。終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訟庭敲撲喧,眾草絕生意。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周章連日忙,爛漫數(shù)宵睡。軒窗岌飛舉,風(fēng)雨頗恣睢。
謂言芳菲物,狼藉應(yīng)掃地。今晨呼馬出,歷獄問囚系。
窈窕清宮深,倉瑯朱門閉。廣殿肅層陰,虛庭藹佳氣。
長楊委嫩綠,老柏凈新翠。薜荔垂蜿延,奇石立赑屃。
豁然愁憤開,精神四面至。事役難少留,馬去尚回睇。
亦足慰無聊,年華不都棄。
49、寄題云門寺梵月無側(cè)房(時(shí)人相傳是寶月道人后身也)(唐代-皎然)
越山千萬云門絕,西僧貌古還名月。
清朝掃石行道歸,林下眠禪看松雪。
50、甲戌二月重過一首(近現(xiàn)代-吳灝)
二月鵝黃柳趁風(fēng),斷橋殘雪一枝紅。我來何必多春感,世夢紛紛往日同。
51、過虎丘尋君實(shí)爾常夜歸憶前月同伯美于此送客(明代-程嘉燧)
吳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轉(zhuǎn)翠微。
又喜清輝山頂見,不妨疏雨樹頭飛。
黃鸝入寺渾相識(shí),白月當(dāng)門恰送歸。
灌木陰陰萍沼綠,重游心念故人違。
52、八月二十日游千佛寺二首 其二(明代-邊貢)
晚秋何似暮春登,復(fù)嶂回巒翠且層。巖菊有霜行可采,寺門無雨坐堪憑。
情知幻境誰非客,恍記前身我是僧。閒上法臺(tái)翻貝葉,天花不見土花凝。
53、西江月·酒飲清光滑辣(元代-王哲)
酒飲清光滑辣,果餐軟美香甜。兩般每日做抽添。八味依時(shí)給贍。信步六街走遍,須尋七寶妝嚴(yán)。三田九轉(zhuǎn)似銀蟾。一性孤靈有驗(yàn)。
54、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風(fēng)作涼爽炎酷頓消(宋代-張耒)
西風(fēng)吹淡白,窗戶含凄清。
炎涼一朝變,徂暑逝不停。
山堂曉瀟灑,病叟巾褐輕。
平時(shí)干云樹,芳葉亦復(fù)零。
55、贈(zèng)山月道士(宋代-姚勉)
山高月小赤壁游,夢中道士鶴掠舟。
當(dāng)時(shí)此鶴是君否,猶愛山月懸高秋。
夜深萬籟寂不囂,金波行空爛將流。
劃然一嘯拍欄玉,宇宙萬物皆浮漚。
56、池上對(duì)月五首(宋代-劉克莊)
赤帝當(dāng)垂令,馀威烈暴秦。
若無大圓鏡,熱殺世間人。
57、滿庭芳(乙已八月十日登博見樓作)(宋代-呂勝己)
丹雘浮空,琉璃耀日,上云樓閣眈眈?!酢蹙邮?,燕坐息玄談。十載勞心問道,今悟罷、截日停參。凝神處,九苞丹鳳,翔舞在山南。
喃喃。成障礙,千經(jīng)萬論,從此休貪。且陶陶兀兀,對(duì)酒醺酣。清興有時(shí)狂放,扁舟上、綠水澄潭。漁歌起,從他兩岸,齊笑老翁憨。
58、江中對(duì)月(唐代-劉長卿)
空洲夕煙斂,望月秋江里。歷歷沙上人,月中孤渡水。
59、五鳳樓晚望(六年八月十日作)(唐代-白居易)
晴陽晚照濕煙銷,五鳳樓高天泬寥。野綠全經(jīng)朝雨洗,
林紅半被暮云燒。龍門翠黛眉相對(duì),伊水黃金線一條。
自入秋來風(fēng)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60、大同八年秋九月詩(南北朝-蕭綱)
大君重九節(jié),下輦上林中。酒闌嘉宴罷,車騎各西東。
時(shí)余守西掖,脂車歸北宮。車分獨(dú)坐道,扇拂冶城風(fēng)。
落照漸中滿,浮煙槐外通。長樂含初紫,安榴拆晚紅。
61、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其一(清代-潘世恩)
花事今如許,春光又一年。恰逢新雨后,難得薄寒天。
宿酒朝猶殢,輕陰晝欲眠。最宜文字飲,此地況幽偏。
62、二月廿六日到會(huì)稽明日代祀南鎮(zhèn)題飛流亭(元代-周伯琦)
會(huì)稽山水名天下,南際滄溟北枕江。碧嶂千重盤洞府,鑒湖一曲帶藩邦。
漢唐疆域今無外,王謝風(fēng)流世少雙。萬里越祠竣使事,飛流亭上聽淙淙。
63、七月十二日奉詔以香酒使曲阜代祀孔廟作(元代-周伯琦)
蔥蔥佳氣擁龍光,尊湛流霞手炷香。溫詔面宣乘驲使,明禋心報(bào)紱麟鄉(xiāng)。
金莖團(tuán)露瑤臺(tái)潤,紫菊含風(fēng)翠瑣涼。再拜將誠思復(fù)命,眼前彩鳳集朝陽。
64、旅夜對(duì)月有懷尹舜卿(元代-吳景奎)
金點(diǎn)知更萬籟收,可人清景思悠悠。朱簾卷雨初消暑,冰簟含風(fēng)不耐秋。
推枕忽驚身是客,倚闌惟有月當(dāng)樓。此時(shí)無限相思意,目斷孤鴻寄遠(yuǎn)愁。
65、春從天上來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元代-盧摯)
姑射乘龍。與少*行秋,佳氣蔥蔥。九重天上,萬歲聲中。想見玉立神崧。更川妃微步,恰便似、戶外昭容。建章宮。正雞人唱曉,鳳吹騰空。風(fēng)流太平禮樂,是鼓腹康衢,白叟黃童。說向周公,聲容文物,歌舞帝力神功。幸天公不禁,人間酒醉得西風(fēng)。此心同。有黃河為帶,江漢朝宗
66、辛卯三月廿四登舟(清代-吳森)
疏慵真許國,涕泣竟辭親。落日班聲動(dòng),沿流翠帶新。
關(guān)山余老大,面目軼風(fēng)塵。誰立寒潭月,狂歌拂釣緡。
67、對(duì)月憶海東舊游(清代-李憲噩)
荒村一片月,曾照海東游。樹暗山城路,花明水寺樓。
春風(fēng)幾回別,皓魄十年愁。欲溯當(dāng)時(shí)樂,飛光不可留。
68、清平樂 湖上泛月(清代-查慧)
新涼似曲。釀就西湖綠。醉后尚堪斟百斛。飛下一甌寒玉。
月華小駐橋東。蕭蕭幾陣微風(fēng)。趁著采蓮人去,不知身在秋中。
69、滿庭芳 九月初三夜寫香山詩意(清代-樊增祥)
鈿合深緘,玉珰遙寄,絳燈初上簾櫳。怨瓶落井,素綆漾西風(fēng)。
我是江南謝女,十年夢、長在愁中。知天壤、王郎何限,幽恨幾人同。
玲瓏歌一曲,香山俊句,應(yīng)付紗籠。又淡云微雨,掩抑秋容。
依舊初三好夜,渾不見、新月如弓。惟是有,珍珠做淚,和露滴梧桐。
70、八月(清代-周恭先)
八月清光迥,登高覽薊丘。島開滄海日,天接太行秋。
畫省風(fēng)云合,煙城草樹浮。冥冥千里外,鹓鷺起中洲。
71、丁酉端月偕章次白過孝慈庵用俍亭禪師夜過半畝居詩韻呈青雨上人(清代-趙之琛)
落日照城陰,煙樹覆茅屋。阿師坐高堂,焚香愜幽獨(dú)。
清興發(fā)清吟,散筆寫散木。幾案凈無塵,胸懷虛若谷。
我來避喧囂,對(duì)此稱快足。莫嫌半畝寬,世界藏一粟。
72、踏莎行 季萍妹歸桐川后,別已五年,今秋始得聚首,甫及兩月又將遄返,作此送之(清代-張玉珍)
看瘦黃花,吟凋紅葉。雁行聯(lián)序深秋節(jié)。未能談盡五年心,無端又作銷魂別。
越水蒼茫,吳山青疊。相思兩地情難遏。扁舟今夜泊江干,一聲漁笛和愁咽。
73、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唐代-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shí),七十二候回環(huán)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xiàn)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74、三月十九日圣忌日偶成(清代-冷士嵋)
一年一度逢花發(fā),每見花開輒黯然。
往事有誰來記憶,春風(fēng)空老白頭年。
75、便道還鄉(xiāng)閱月赴任和諸士大夫贈(zèng)章 其二(明代-區(qū)元晉)
滇云東泛楚江明,兩月難消六載情。執(zhí)袂忽驚離遠(yuǎn)道,逢時(shí)何敢負(fù)蒼生。
梧桐月上三山朗,棠蔭春深奕葉清。珍重贈(zèng)詞皆錦繡,豈徒言語侈岡城。
76、秋夜雙溪上對(duì)月懷故人(元代-王祎)
秋氣日以肅,秋夜日以長。蕭然清溪上,對(duì)此明月光。
月雖照我身,豈能知我心。我心亦何為,所思在所欽。
嗟君玉雪姿,與我同心期。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
77、中秋待月用弟察推元彪韻(宋代-柴望)
待月南樓月不明,百年虛負(fù)此宵情。
浮陰亂向空中起,圓影偏從塞外清。
江國瀟瀟凄露氣,山城處處動(dòng)笳聲。
何人獨(dú)抱琵琶坐,淚滴冰弦暗恨生。
78、中秋夜不見月二首(宋代-宋祁)
萬里重陰晦玉輪,兔孤蟾遠(yuǎn)托霄垠。
世間未必皆同恨,亦有居心不凈人。
79、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陳氏園次壁間徐明叔韻(宋代-王洋)
不慚衰白照溪光,清晝穿梁訪野堂。物外風(fēng)煙多喜客,人間草木亦宗王。
浮花競作爭新艷,近侍全收殿后香。秉燭便須期醉賞,勝饒吳榜起漁榔。
80、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為韻 其二(宋代-韓駒)
還家儻無事,莫負(fù)故園春。衣錦兒嬉爾,從來笑買臣。
81、二月晦日 其四(宋代-韓淲)
繞屋青青總是山,每吟山色句還慳。乘閒著眼煙林外,物色分明見一斑。
82、西江月·玉帳傳心如鏡(宋代-劉辰翁)
玉帳傳心如鏡,青龍繞指成輪。塵中多少白頭人。乾里尋壬難認(rèn)。世事說來都了,鬼神見也須瞋。迷槎問我是何津。向道先生晝困。
83、秋景 月滿秋夜長(宋代-劉辰翁)
塵世如天海,團(tuán)團(tuán)共月光。一輪秋正滿,百刻夜偏長。
端正惟三五,空明更十方。萃臺(tái)猶卓午,梧井欲飛霜。
箭漏迷青海,闌干轉(zhuǎn)上陽。雪痕留得在,何用促扶桑。
84、二月十九日(宋代-趙汝回)
客去關(guān)六讀莊老,燈共熠熠春蟲小。
冰雪未消雷雨來,長安三朋行人少。
85、游壺天觀泛舟過龍隱洞小酌至月上而歸(宋代-朱晞?lì)?
浪道湘南是瘴鄉(xiāng),玉壺銀闕四時(shí)涼。臥龍不逐葭灰動(dòng),愛日空驚繡縷長。
浮蟻且同佳節(jié)醉,探梅不作少年狂。暮歸慚愧山頭月,照我骎骎兩鬢霜。
86、秋夜見月(宋代-劉敞)
微風(fēng)送雨江南去,涼月銜云海上來。暑氣頓除秋暗入,忽疑浮漢弄昭回。
87、中夜祝融觀月(宋代-張栻)
披衣凜中夜,起步祝融巔。
何許冰雪輪,皎皎飛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無邊。
群峰儼環(huán)列,玉樹生瓊田。
白云起我旁,兩腑風(fēng)翩翩。
舉酒發(fā)浩歌,萬籟為寂然。
寄言平生友,誦我山中篇。
88、二月二日阻風(fēng)呈同行(宋代-趙蕃)
平居說江湖,似若苦饑渴。及今落吾手,謂可娛朝夕。
胡為連日行,乃復(fù)形嘆息。使風(fēng)不終朝,阻風(fēng)有并日。
欲行波濤恐,欲住餓餒迫。吾舟僅如芥,吾命真若發(fā)。
吾罪不足云,吾家復(fù)何說。不唯風(fēng)浩蕩,更直雨騷屑。
雞啼三家幽,鳥度萬里闊。遙聞君山青,舊詠高樓月。
何當(dāng)俱醉倒,夢去山南北。
89、閏七月五日雨中記所見(宋代-趙蕃)
雨來山為昏,雨罷山如洗。
秋風(fēng)欻已高,長空澹如水。
其誰知此樂,勝處屬幽子。
登臨無所詣,谿樓成徙倚。
沙鷗意氣逸,沖煙棲復(fù)起。
是身困覉束,沿戲直愧爾。
平生耽佳句,此癖殆至死。
得酒忽詩成,頹然自醒醉。
90、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一(宋代-韓琦)
寒食初過始及旬,魏都偏重此佳辰。傾城盡作河生日,匝岸皆如蠟祭人。
幾艦神仙疑駭俗,一川笳鼓任同民。東皇似助熙臺(tái)樂,并與千門萬戶春。
91、丙寅三月憫雨既雨患未足(宋代-張嵲)
別墅相望漢水傍,雨容和霧晚溟濛。
出門忽見丹青樹,腸斷家山柿葉紅。
92、醉花間·獨(dú)立階前星又月(唐代-馮延巳)
獨(dú)立階前星又月,
簾櫳偏皎潔。
霜樹盡空枝,
腸斷丁香結(jié)。
夜深寒不徹,
凝恨何曾歇,
憑闌干欲折。
兩條玉箸為君垂,
此宵情,誰共說?
93、陪友人夏夜對(duì)月(唐代-許棠)
后伏中宵月,高秋滿魄齊。輪移仙掌外,影下玉繩西。
蟬雀飛多誤,星螢出自迷。煩蒸驚頓絕,吟玩畏聞雞。
94、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宋代-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jīng)歷者寄子由遠(yuǎn)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shí)消憂。
薄暮來孤鎮(zhèn),登臨憶武侯。
崢嶸依絕壁,蒼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橫空火氣浮。
天遙殊不辨,風(fēng)急已難收。
曉入陳倉縣,猶余賣酒樓。
煙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鎮(zhèn),即俗所謂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寶雞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見于武城。
)雞嶺云霞古,龍宮殿宇幽。
(縣有雞爪峰、龍宮寺。
)南山連大散,歸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將還為少留。
回趨西虢道,卻渡小河洲。
聞道磻溪石,猶存渭水頭。
蒼崖雖有跡,大釣本無鉤。
(十四日,自寶雞行至虢。
聞太公磻溪石在縣東南十八里,猶有投竿跪餌兩膝所著之處。
)東去過郿塢,孤城象漢劉。
誰言董公健,竟復(fù)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黃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縣,縣有董卓城,其城象長安,俗謂之小長安。
)平生聞太白,一見駐行騶。
鼓角誰能試,風(fēng)雷果致不。
巖崖已奇絕,冰雪更琱鎪。
春旱憂無麥,山靈喜有湫。
蛟龍懶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鎮(zhèn)宿。
道過太白山,相傳云,軍行鳴鼓角過山下,輒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靈,以今歲旱,方議取之。
)二曲林泉?jiǎng)?,三川氣象侔?/p>
近山麰麥早,臨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氣候殊早。
縣有官竹園,十?dāng)?shù)里不絕。
)先帝膺符命,行宮畫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樂抱箜篌。
秘殿開金鎖,神人控玉虬。
黑衣橫巨劍,被發(fā)凜雙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東南行二十余里,朝謁太平宮二圣御容。
此宮乃太宗皇帝時(shí)有神降于道士張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為立也。
神封翊圣將軍,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將弄彩舟。
投篙披綠荇,濯足亂清溝。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國秋。
繞湖栽翠密,終夜響颼颼。
(是日與監(jiān)宮張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曉窮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終南而西,縣尉以甲卒見送。
或云近官竹園往往有虎。
)尹生猶有宅,老氏舊停辀。
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
馭風(fēng)歸汗漫,閱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瑤琴系馬鞦。
不辭山寺遠(yuǎn),來作鹿鳴呦。
帝子傳聞李,巖堂仿像緱。
輕風(fēng)幃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費(fèi)挽摟。
亂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龍自古投。
千重橫翠石,百丈見游aa2。
最愛泉鳴洞,初嘗雪入喉。
滿瓶雖可致,洗耳嘆無由。
(是日游崇圣觀,俗所謂樓觀也,乃尹喜舊宅,山腳有授經(jīng)臺(tái)尚在。
遂與張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別。
有太平宮道士趙宗有,抱琴見送至寺,作《鹿鳴》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觀,觀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遺跡。
下山而西行十?dāng)?shù)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樹林深翠,怪石不可勝數(shù)。
潭水以繩縋石數(shù)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礫投之,翔揚(yáng)徐下,食頃乃不見,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興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飛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歸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憶尋蟆培,方冬脫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惟有泉旁飲,無人自獻(xiàn)酬。
(昔與子由游蝦蟆培,方冬,洞中溫溫如二三月。
)
95、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fù)以一壺遺之,仍用前韻(宋代-蘇軾)
東鄰主人游不歸,悲歌夜夜聞春相。門前人鬧馬嘶急,一家喜氣如春釀。
王事何曾怨獨(dú)賢,室人豈忍交謫謗。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
定教舞袖掣伊涼,更想夜庖鳴甕盎。題詩送酒君勿誚,免使退之嘲一餉。
96、【中呂】迎仙客 十二月(元代 未知作者)
頭懶抬,眼慵開,花酒偶然都到來。酒浮香,花放彩。小玉前來,試演迎仙
客?!≌?/p>
春氣早,斗回杓,燈焰月明三五宵,綺羅人,蘭麝飄。柳嫩梅嬌,斗合鵝兒
鬧?!《?/p>
春日暄,賣餳天,誰家綠楊不禁煙?鬧花邊,簇隊(duì)仙。送起秋千,笑語如鶯
燕。 三月
修禊潭,水如藍(lán),車馬勝游三月三。晚歸來,酒半酣。笑指西南,月影蛾眉
淡?!∷脑?/p>
紅漸稀,綠成圍,串煙碧紗窗外飛。灑薔薇,香透衣。煮酒青梅,正好連宵
醉。 五月
結(jié)艾人,賞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彩絲纏,角粽新。楚些招魂,細(xì)寫懷沙
恨?!×?/p>
庭院雅,鬧蜂衙,開盡海榴無數(shù)花。剖甘瓜,點(diǎn)嫩茶。筍指韶華,又過了今
年夏?!∑咴?/p>
乞巧樓,月如鉤,聚散幾回銀漢秋。遣人愁,何日休?織女牽牛,萬古情依
舊?!“嗽?/p>
風(fēng)露清,月華明,明月萬家歡笑聲。洗金觥,拂玉箏。月也多情,喚起南樓
興?!【旁?/p>
湘水長,楚山花,染透滿林紅葉霜。采秋香,糝玉觴。好個(gè)重陽,落帽龍山
上?!∈?/p>
萬木枯,早梅疏,天氣小春十月初。酒頻沽,橙羨刳。暖閣紅爐,勝有風(fēng)流
處?!∈辉?/p>
暖律通,應(yīng)黃鐘,刺繡暗添一線功。小簾櫳,斗帳中。玉軟香濃,醉枕梅花
夢。 十二月
春未回,雪成堆,新釀甕頭潑綠醅。恰傳懷,人早催。賞罷紅梅,準(zhǔn)備藏鬮
會(huì)。喚玉蛾,捧金波,聽遍四時(shí)行樂歌。得蹉跎,且快活。萬事從他,醉倒和衣
臥。
97、西江月(十二首)(宋代-張伯端)
妄想不須強(qiáng)滅,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先后。
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若能一念契真修。滅盡恒沙罪垢。
98、臨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風(fēng)大作,復(fù)晚晴,遂見月,與客再登)(宋代-葉夢得)
卷地驚風(fēng)吹雨去,卻看香霧輕浮。遙知清影遍南州。萬峰橫玉立,誰為此山留。
邂逅一歡須共惜,年年長記今秋。平生江海恨飄流。元龍真老懶,無意臥高樓。
99、西江月(宋代-高觀國)
小舫半簾山色,斷橋兩岸秋陰。芙蓉消息已愁深。紅染云機(jī)翠錦。
幾度煙波共酌,半生風(fēng)月關(guān)心。飛來鷗鷺是知音。一笑歌邊醉醒。
100、蘇幕遮 其一 殘陽既暮,夜色凄沉,時(shí)太炎逝世數(shù)月矣,爰成此句(近現(xiàn)代 湯國梨)
暮云低,樓影直。樓外山光,山外斜陽色。嘹唳孤鴻憐影只。
缺月疏林,何處還尋得。
畫堂深,涼夜寂。幽思迢遙,饒編天南北。冷砌吟蛩啼永夕。
扶起殘魂,獨(dú)對(duì)孤燈側(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