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20篇在線觀看》屬于故事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寓言故事水上漂功夫
有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墻,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么辦?博士生也不愿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里。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么要下水,他問:為什么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于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么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
2、寓言故事驢子與青蛙
伊索寓言故事——驢子與青蛙
驢子馱著木料走過池塘,腳滑了一下,掉到水里,便失聲痛哭。池塘里的青蛙聽見他的哭聲,說道:“喂,朋友,你摔倒一下就這么悲傷;如果像我們這樣長久在這里生活又該怎么辦呢?”
這故事是說,有些人沒有受過較大的困苦,一點小小的挫折都難以忍受。
3、寓言故事聰明人
村里人都知道王成是個聰明能干的年輕人。從小到大,幾乎沒見過他吃別人的虧,盡是占便宜了。才三十出頭,已是村里屈指可數的富裕戶。又有一位漂亮機靈的妻子,而且給他生了個可愛的兒子。
王成興奮極了。一日他去外地集市上,看到一個老頭兒在賣猴子。他就想買只猴子回去逗不滿兩歲的兒子玩,他又看到了鸚鵡,順便也買了一只。
回到家,坐在搖籃里的兒子看到又蹦又跳的猴子和咿咿呀呀的鸚鵡,開心的手舞足蹈。王成也很高興,不過他又想養(yǎng)這兩只畜生應該有點額外效益才對,不能整天讓它們白吃白喝就會逗逗小孩。
于是,他開始訓練它們。鸚鵡比較乖,王成在農閑的時候就會教它說話。如果學不會,就不給它吃的、喝的。好在“鸚鵡學舌”是它的本性,幾個月過去,這只鸚鵡能流利地說上好多句人們可以聽懂的話了。
與此相比,猴子就不那么老實。一開始還對著王成齜牙咧嘴,吹胡子瞪眼。王成沒有被它嚇唬住,便以棍棒相加,很快猴子也屈服了。如果它能按要求做些動作,就會得到半個人們吃剩下的果子作為獎賞。
猴子的野性和倔脾氣蕩然無存了。王成一下口令它就會擺個姿勢或做出一些動作,經常逗得人們哈哈大笑。而且它還承擔起一部分家務活:掃地、燒火、看家護院……有時還跟著王成下地干農活。秋天,玉米熟了。王成在前面掰一個就扔進背后的大竹簍里。猴子在后面邊看便模仿。幾行下來,猴子背上的竹簍里也盛滿了黃橙橙的玉米棒子。村里人見了都直夸王成有能耐說:“聰明人就是不一樣,連只畜生也被他調教成這樣……”王成聽了心里樂滋滋的。
出人意料的一件事終于發(fā)生了。那天中午,太陽照的暖洋洋的,妻子讓王成燒了一鍋溫水。她在大澡盆里給兒子洗了澡又放回搖籃。下午夫妻倆就去芝麻地里干活了。可不一會兒,家里的鸚鵡就飛來了。它落在王成的肩頭大叫道:“主人下地鋤芝麻,猴子在家洗娃娃……”
王成一聽,扔下鋤頭就往家跑。剛進門,眼前的情景把他嚇呆了。廚房門口還放著上午那個洗澡盆,猴子站在一旁,手里拿著個大水瓢正向躺在盆里的兒子身上澆著熱氣騰騰的水。可憐兒子在澡盆里一動不動,有些皮膚潰爛掉了,已經露出血紅的嫩肉。
廚房內鍋里的水正上下翻滾著……
4、寓言故事家鼠和野鼠
一天,家鼠在田野里散步,被一只野鼠邀請到家里作客。野鼠非??蜌?,拿出橡樹果、核桃、大麥以及它儲藏室里所有的東西來招待家鼠。家鼠卻說:
“你真是一只可憐的老鼠,你這種寒酸的日子還要在此繼續(xù)過多久呢?跟我一起走吧!你會看到我生活得多么富裕,你可以嘗到各式各樣美味的食物。”
它們一起進了城,來到一座華麗的房子里。家鼠就住在這里面,它們馬上來到食品庫。那里有肉、油脂、香腸、面包、奶酪——應有盡有,取之下盡。家鼠說:“哎,吃吧!盡管吃吧!像這樣的食物,我天天享受不盡。”正在此時,廚師來了。他用鑰匙卡嗒卡嗒地開著鎖。兩只老鼠嚇了一跳,趕快逃跑。
家鼠迅速地溜進了自己的洞里,野鼠卻摸不清東南西北,一會兒跳到墻上,一會兒又跳下來,四處逃命。廚師走后,家鼠說道,“現在可沒有什么危險了,讓我們倆在此一起快快活活地吃吧。”野鼠回答道:“你說得真好!剛才你自己知道趕快找到自己的洞,而我卻差點嚇死。你還是當你那富有的家鼠,吃著香腸和肥肉吧;而我情愿仍然做一只可憐的窮野鼠,啃啃橡樹果。
你雖然過得很富裕,但是你在廚師、貓還有捕鼠器面前,簡直沒有一刻是安全的。說實話,這整座房子都是與你為敵的;我卻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田野之中,住在簡陋的小洞里,用不到擔驚受怕。”
小故事大道理:富有的人也會有許多優(yōu)慮,須得經受種種危險和嫉妒
5、寓言故事對牛彈琴
原文: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譯文:公明儀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琴曲,牛依然埋頭吃草。牛并非沒有聽見,而是這種曲調不適合它聽。 公明儀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聲,以及小牛犢尋找母牛哞哞的聲音。牛立刻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走來走去地聽起來了。
后人引申出"對牛彈琴"這句成語,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 說話不看對象是不可取的,對蠢人講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本意: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也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6、寓言故事毛驢和肥豬
一頭毛驢羨慕豬交好運。他咒罵自己交了惡運:“我真不宰!辛辛苦苦干活,吃的是稻草:人家豬吃的是糧食。甘水,還不勞動,我每天少說也要吃上幾棍子;人家豬卻有人搔癢,還怕他凍著。”
毛驢抱怨不休。
一天,他看見人們提著尖刀和繩索走來,綁上肥豬,把他宰了,面對血淋淋的死肥豬,毛驢說:
“我情愿啃干草,挨棍子揍!”
小故事大道理:事情的經過不重要,結果才最重要。就像毛驢和肥豬,辛苦勞作的毛驢活了下來,被養(yǎng)的肥肥的豬卻沒了性命。
7、寓言故事老鼠審判官
面對嚴厲的判官,坐在被告席上的老鼠,昂著頭,挺著胸,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老鼠!”判官厲聲喝道,“你偷多少糧食?從實招來!”
“哼——”老鼠小鼻子一哼,“你有什么資格審我啊?你受賄的骯臟事少嗎?”
“判官受賄?!”審判大廳里“哄”了起來,“好象老鼠知情?!”
判官的臉有些紅了,不等他說話,老鼠就掏出小小的錄音機來:“說話要有證據,請大家聽聽,我就住在這判官家的墻壁里,這只是頭幾天晚上錄下來的。”
錄音一放,判官受賄的事實一下子暴露在光天華日之下了。聽眾都把目光投向了判官。
判官的臉紅得像大紫茄子似的,忙大叫道:“我是判官,你是犯人,你不要胡來!”
老鼠大笑起來:“我和你比,真乃小巫見大巫也!難道你不應當受審嗎?”
“對啊,老鼠審判官,我們歡迎!”聽眾一起喊起來。
判官無言以對。
小故事大道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們不能違背了良心去做壞事!
8、寓言故事滴水穿石
這個小故事講的是關于:滴水穿石。
檐上水滴之力微不足道,它卻能穿透石塊。這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由于毅力的支撐而變成了現實。成功,靠的就是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
學習方法是知識海洋上的快艇。要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要想獲得好的成績,我們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個人認為,積累和持之以恒就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
駿馬一次跳躍,不能超過十步;劣馬拉車十天也能走很遠,它的成功在于堅持不懈。駿馬本身條件雖然好,如果止于一躍,還達不到十步。劣馬本身條件雖然差,如果能前進“不舍”,也可以跑得很遠。所以,主觀條件的好壞,并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
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我們早有耳聞。精衛(wèi)是海邊的一種小鳥。這種鳥有個奇特的習性,就是經常把岸上的小樹枝、小石塊用嘴銜著丟到大海里。關于它的傳說是:在遠方時代,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去東海邊游玩,一去就沒有回家。原來她不幸被海水淹死了。他死后就變成一只鳥,就是精衛(wèi)鳥。她深知東海會淹死人,就發(fā)誓要填平它。于是無論天氣多么惡劣,她都會銜著小樹枝小石頭去填海。一只小鳥,想用這樣的辦法填平大海談何容易,不過它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實在是難得可貴啊!
我國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為了探索祖國的山川風貌,打破前人固守書齋進行地理研究的常規(guī)。他從22歲起,邁開雙腳,從事實地考察。他跋山涉水,草行露宿,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發(fā)現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糾正了歷來以泯江為其上游的錯誤說法。他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寫成了馳名中外的《徐霞客游記》
在我們的學海生涯中,好多時候不可能總是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的,有些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小挫折或小失敗,但只要我們不浮躁。專心致志的,即使能力小,辦法單一,堅持下去也能達到目的,獲得成功。做事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那樣會一知半解,略知皮毛,不會真正領悟到其中的精華之所在,也就不會有所成就。“積”的過程是漸進的過程,因為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荀子認為用心專一、“鍥而不舍”是進學的有效方法。學習是積累的過程,需要有恒心。
無論做什么事,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對于人們學習而言,如果一曝十寒,時學時輟,再簡單的知識也學不會;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艱深的知識也可以學會。荀子認為“積”,并非一朝一夕職工之功,必須是日積月累,必須是堅持不懈。是的,只有那樣,才能像檐上水滴一樣,穿透石塊。
以上是為您提供的小故事:滴水穿石。
9、寓言故事程門立雪
這個小故事講的是關于: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備受歡迎。
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就去拜見當時著名的哲學程頤。到了程頤家,可是門上的小書僮對他說:“程頤先生正在書房坐禪,你還是先回去吧,過兩天再來。”
楊時回答說:“沒關系,我在這里等一會兒好了。”
那個小書僮見楊時不肯走,也就不再理他,自己進去了。
過了一會兒,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小書僮出來對楊時說:“這位相公,天上開始下雪了,你還是趕快回去吧,等改天天氣好了,你再來見先生吧!”
“沒關系,小兄弟,我還是在這里等先生坐禪結束吧!”楊時堅持站在雪地里等候程頤結束坐禪,好向他請教問題。
“誰知道先生什么時候結束坐禪呀?也許他今天一個下午都會坐禪呢!先生經常是這樣的。”小書僮好心地提醒楊時。
“沒關系。麻煩你等程頤先生坐禪結束以后,替我通稟一聲,就說楊時在門外恭候先生教誨。”楊時仍然執(zhí)意要在程府外等候。
“那么大的雪,你怎么能一動不動地站在雪地里呀?不如到屋子里來暖和暖和吧!”小書僮看到外面實在太冷了,而楊時站在雪地里一動都不動,不由地動了惻隱之心,于是想請楊時到門廳里烤烤火,避避風雪。
“不,小兄弟,我非常感謝你的好意。但是我還是在外面等好一點,你請進去吧。”楊時謝絕了小書僮的好意,仍然站在府門之外,頂著凜冽的北風和紛紛揚揚的大雪,連動都不動一下。
等到程頤坐禪結束,小書僮立即把楊時在門外冒雪靜侯先生的情形向程頤稟報。
程頤一聽此事,馬上問:“這個年輕人現在還在門外嗎?”
“稟先生,這個叫楊時的年輕人,現在還在門外。”小書僮回答說。
“快,快,快開門。不知他是不是凍壞了。待老夫親自出門去接這個年輕人進來。”程頤吩咐小書僮趕快攙扶他出去看楊時。
等到小書僮把門打開,所有的人都驚呆了。原來外面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深了,而楊時仍然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連腳都沒有動一下。
“快,快!你們快把楊相公扶進屋子里來。”程頤命令家人道。
“嗨,你這個年輕人,怎么那么傻呢?改天再來不就是了!”程頤一邊要家人抬著楊時到書房里去,一邊連聲地責怪著楊時。
“不!晚生既……然要向……前輩請……教,當然……應該……恭恭……敬敬地……在門外等……著。”楊時凍得渾身直發(fā)抖,說話時也直打顫。
程頤見楊時求師心切,又那么懂禮貌。心里非常高興,就收下了楊時這個門徒,而且還把自己哲學思想的精髓全都教給了他。
后來楊時果然學有所成,成了國家的有用之才。
后來,“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成語,比喻自己先發(fā)表粗淺的見解或簡陋的文字,目的在于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種表示自謙的說法。
以上是為您提供的小故事:程門立雪。
10、寓言故事小寶撒謊
小編為大家?guī)砉适率切毴鲋e!
別看小寶調起皮來比猴子都能,可是他也有“走麥城”的時候。
他剛上一年級時,有一次老師讓同學們交書本費45.8元。小寶爸爸恰巧零錢不夠,就給了兒子一張百元的大鈔,并再三囑咐他:“記著把老師找給的零錢帶好,別弄丟了!”
可是第二天上學時,班主任沒有來,代課老師也沒有提交錢的事兒。所以,小寶又把錢帶回家了。
回家后他告訴爸爸沒有交錢,并將錢交給了爸爸??墒?,爸爸接過的錢不是百元大鈔,而是有零有整的97元。
“怎么變成了97元?”爸爸問兒子。
“我、我,不小心丟了三元。”小寶小聲地回答。
爸爸嚴肅地接著說道:“你再給我表演一下,用一張一百元的鈔票怎么丟三元!”爸爸知道兒子在撒謊,就沒有饒過他。
“不是丟了,是我買了一塊雪糕。”被爸爸逼得實在沒法兒了,小寶只好無奈地說了實話。
……
雖然這次小寶撒了一個“笨謊”,不過,他吸取了教訓,從這次以后再也沒有撒過謊!
更多故事盡在故事會,如果大家有好的故事可以聯系小編,小編會為大家整理分享!QQ:1121980541
11、寓言故事高山流水
中國寓言故事: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于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于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里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
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xù)彈了起來。伯牙凝神于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后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后,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結為知音,并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墒堑诙瓴纴頃娮悠跁r,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于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2、寓言故事老虎的胡須
在朝鮮的一座名山上住著一位圣人,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一天,一個女人慕名而來,想尋求圣人的幫助。
“我的丈夫以前對我可好了,”女人說,“后來,他出去打了3年仗,回來后對我就冷漠起來,而且脾氣暴躁。聽說您會制一種神藥,能讓喝下它的人受到感化,喚回心中的愛?!?
“我能制這種藥,但我需要一種東西做藥引子,一根老虎的胡須。”女人答應了,第二天,她就開始出去尋找老虎。老虎兇惡無比,無人敢上前。但是,女人沒有放棄,每天都接近一點,老虎逐漸習慣了她的存在,不再向她咆哮了。于是,她開始給老虎帶來食物,一天天和老虎親近起來。
慢慢地,她摸到了老虎的背;過了段時間,她又摸到了老虎的頭;接著,摸到了老虎的臉。終于有一天,她伸手拔下了老虎的一根胡須。
女人拿著這根寶貝胡須來到了圣人的住處。圣人接過它,順手扔進了火爐里。
女人傷心極了:“您答應用它給我制神藥的!”
“你不需要神藥了,”圣人溫和地說,“你的男人再暴躁,也不會比老虎更難以馴服吧,女人,要善用你的溫柔和耐心。”
13、寓言故事兔子官文化
假如兔子當了官,從古到今對兔子的一切思想評說,都將徹底顛覆!1、摒棄“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陳腐觀點。破舊立新、與時俱進,鼓吹以食為天、講究實惠的法則,哪里有草哪里吃,跑到哪里吃到哪里,不管是野地草還是窩邊草。所謂“狡兔三窟”的典故,是對蕓蕓眾生的友誼提示:須多多建立自己的安樂窩!本地要有,境外也要有;多一個窩,多一份安全。
2、提倡“兔子尾巴長不了”的生存理念。當今時代,飛機墜落,大樓爆炸,輪船親嘴,車輪上天,誰能保證小命長壽呢?因此,理應及時行樂、快哉人生:今日有草今日吃,不管明天是與非。每到一地,連吃帶拿,既然“長不了”,何不瀟灑走幾回呢?必須的。
3、總結“兔死狗烹”的慘痛歷史教訓。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講和平講團結講穩(wěn)定,讓狗兒為自己過去的行為深深懺悔!誘導狗兒今后不但不能狂奔追攆兔子,還要屁顛屁顛尾隨而行,默認和遵守江湖的潛規(guī)則:確保兔子的生命安全,狗狗才不會被屠宰進鍋煮。
4、揭穿“兔龜賽跑故事”的大騙局。說兔子太驕傲了所以落在烏龜的后面,是無聊文人無中生有、瞎編亂造、欺世盜名的經典偽作!要是有金牌、有獎金、有大把的鈔票在前方擺著,保證無須鼓掌加油,快如閃電的一定是兔子。就算豺狼虎豹之輩紛紛踴躍參賽,兔子一樣輕松奪冠!
5、批判“狼心兔子膽”的歪門邪說。柵欄里的老虎懨懨歪歪像病貓,高枝上的麻雀唧唧喳喳笑鳳凰,蓋因身處境地不同也——權大則膽大,權小則膽小。只要兔子在衙門里行走,什么大灰狼、花狐貍、大笨熊,哪個見了也會一口一個“兔兒爺”地媚叫。兔子生氣了,后果很嚴重。
6、痛斥“兔死狐悲”的世紀謊言。兔子死了,狐貍掉淚,鬧得地球人都知道!這是狐貍大忽悠的經典實例,一場假惺惺的悲情秀罷了!實際上是狐貍因為爪下沒有活擒的兔子,無法在進膳中享受逗著玩的快樂而揪心痛哭。別看兔子是弱小動物,一旦加官進爵,有了一言九鼎的話語權,就能進行一次完美的華麗轉身——從生存競爭活動的被動參與者,成為叢林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裁判者!不但可將幾千年來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妙之詞通通推翻或重新釋義,還可充分展示一個很有文化的兔子形象。官文化就是這樣,哪怕是一只兔子……
14、寓言故事麥穗的挫折
過去上帝還住在地球上的時候,有一天,一個農夫找到上帝,對他說:“我的神啊,是你創(chuàng)造了世界,但是你畢竟不是農夫,我得教你點東西。”
上帝借著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說:“那你就告訴我吧。”
“給我一年時間,在這一年里,按照我所說的去做。我會讓你看見,世界上再也不會有貧窮和饑餓。”
在這一年里,上帝滿足了農夫所有的要求。沒有狂風暴雨,沒有電閃雷鳴,沒有任何對莊稼有危險的自然災害發(fā)生。
當農夫覺得該出太陽了,就會陽光普照;要是覺得該下點雨了,就會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讓雨停雨就停。
環(huán)境真是太好了,小麥的長勢特別喜人。
一年的時間到了,農夫看到麥子長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兒去了,對上帝說:“你瞧,要是再這么過10年,就會有足夠的糧食來養(yǎng)活所有的人。人們就算不干活也不會餓死了。”
然而,等人們收割的時候,卻發(fā)現麥穗里什么都沒有,空空如也。這些長得那么好的麥子,竟然什么都沒結出來。
農夫驚訝極了,又跑到上帝那兒去:“上帝呀,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那是因為小麥都過得太舒服了,沒有任何打擊是不行的。這一年里,它們沒經過風吹雨打,也沒受到過烈日煎熬。你幫它們避免了一切可能傷害它們的東西。沒錯,它們長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見了,麥穗里什么都結不出來。還是時不時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就像白晝之間總有黑夜,風雨雷電都是必需的,正是這些鍛煉了小麥。”
15、寓言故事葉公好錢
葉公喜歡畫龍。他住的地方,墻壁上,柱子上,到處都畫著龍。真龍得知后,好奇地飛到葉公家里,葉公嚇得魂飛魄散,沒命地奔逃。
龍攔住他,和氣地對他說:“先生,別怕。你這么喜歡龍,我們是來和你交朋友的。”
葉公見龍真的沒有傷害他的意思,這才放下心來。從此以后,葉公和龍成了好朋友。龍經常來葉公家看葉公畫畫;葉公有真龍做模特,他畫的龍也就越來越逼真。后來,這些龍點上眼睛后,居然都從墻上飛了下來,騰云駕霧,在空中飛舞。
“葉公把龍畫活了!”這個消息很快傳了開去,響尾蛇、黔驢、駑馬紛紛登門拜訪。
響尾蛇拿出一塊金子說:“先生,你的龍雖然畫的不錯,但尾巴沒有什么特色。如果你能把我的尾巴畫上去,那么,不但龍的尾巴可以搖出美妙的響聲,而且,你還可以得到這塊金子。”
龍的身上長出一條蛇尾巴,這該有多么荒唐?可是,那塊金子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葉公收下了金子,按響尾蛇的要求,把龍尾改成了蛇尾。
黔驢把一顆寶石放到葉公面前說:“葉大師,你的龍畫的好是好,可惜龍頭不好看。那一對角枝枝叉叉,顯得有些野蠻;那一張血盆大口尖牙利齒,叫人望而生畏。你如果按我的模樣改畫龍頭,一定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溫文爾雅的學者型的龍的形象來!”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餿點子??!葉公剛要拒絕,一抬頭,看見那顆碩大的寶石,馬上改變了主意。他當著黔驢的面把龍頭改成了驢頭。而那顆寶石,則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駑馬帶來的是一幅價值連城的古畫。它偏著頭把葉公畫的龍看了又看,提出了一條建議:“老兄,你的畫無與倫比,唯一的缺陷是龍爪太丑,看見這尖利的爪子,就使人聯想到兇狠霸道的禿鷹。尊貴的龍怎么能和禿鷹同流合污呢?希望你把我的四蹄畫到龍的腿上。這幅畫嘛,自然應該由你這位杰出的繪畫大師來收藏啰!”
葉公實在太想得到這幅古畫了。于是,他滿足了駑馬的要求,把龍爪改成了馬蹄。
葉公富起來了,可是他畫的龍,再也活不起來。
16、寓言故事寶貝
蘇格拉底帶著他的學生打開了一座神秘的倉庫。這座倉庫里裝滿了放射著奇光異彩的寶貝。這些寶貝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存放的,也不知道存放者是誰。仔細看看,每件寶貝上都刻著清晰可辨的字紋,分別是:驕傲,妒忌,痛苦,煩惱,謙虛,正直,快樂……
這些寶貝是這么漂亮,這么迷人,學生們見一件愛一件,抓起來就往口袋里裝。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們才發(fā)現,裝滿寶貝的口袋是那么沉。沒走多遠,他們便感到氣喘吁吁,兩腿發(fā)軟,腳步再也無法挪動。
蘇格拉底說:“孩子們,我看還是丟掉一些寶貝吧。后面的路還長呢!”
學生們戀戀不舍地在口袋里翻去翻來,不得不咬咬牙丟掉一兩件寶貝。但是,寶貝還是太多,口袋還是太沉,年輕的人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停下來,一次又一次咬著牙丟掉一兩件寶貝。
“痛苦”丟掉了,“驕傲”丟掉了……口袋的重量雖然減輕了不少,但年輕的人們還是感到它很沉很沉,雙腿依然像灌了鉛似的重。
“孩子們,”蘇格拉底又一次勸道,“你們再把口袋翻一翻,看還可以甩掉一些什么。”
學生們終于把最沉重的“名”和“利”也翻出來甩掉了,口袋里只剩下了“謙虛”、“正直”、“快樂”……一下子,他們感到說不出的輕松,腳上仿佛長了翅膀。
蘇格拉底長舒了一口氣:“啊,你們終于學會了放棄!”
17、寓言故事獵豹和烏龜
一天,獵豹看見天上的雄鷹直線俯沖抓起地上的烏龜,獵豹心想“這下烏龜肯定成為雄鷹的食物了?!笨墒遣还苄埴椩趺醋臑觚數凝敋?,就是無法將堅硬的殼打開,最后只好放棄。
獵豹心想“要是我能擁有這么堅硬的龜殼就好了,這樣我就不用怕獅子和老虎了?!?/p>
獵豹走到烏龜面前說:“烏龜,你的龜殼真厲害,能不能借我用用呢?”
烏龜說:“那可不行,這可是用來保護我的,沒了它,我會有生命危險的,你已經那么強壯了,而且你的奔跑速度是草原上最快的,你根本用不到龜殼的保護?!?/p>
獵豹說:“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如果我奔跑的速度,再加上你堅硬的外殼,那我就會成為森林里最快最強的動物。”
烏龜哈哈大笑起來說:“你背上我沉重的龜殼,又怎么能跑的起來。”
獵豹這才知道自己的愚蠢!
18、寓言故事山鷹與狐貍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19、寓言故事人與狐貍
有人與狐貍為敵,因為狐貍經常危害他。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狐貍,想要狠狠地報復一下。他把油浸在麻皮上,綁在狐貍尾巴上,然后點上火。神靈卻將狐貍引進那人的田地里。那時正當收獲的季節(jié),這人一邊趕狐貍一邊痛哭,因為田里將什么都收獲不到了。這故事是說,人們在極度生氣時,往往會毫無理智地處理事情,從而招來更大的災禍。
20、寓言故事農夫與狼
小編為大家?guī)恚恨r夫與狼
農夫替牛解下犁套,牽著它去喝水。這時,有只窮兇極惡的餓狼正出來覓食,看見那犁,開始僅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覺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覺地將脖子慢慢地伸了進去,結果再無法拔出來,只好拉著犁在田里耕起田來。那農夫回來后,看見了它,便說:“啊,可惡的東西!但愿你從今棄惡從善,回來種田吧。”
這故事是說,盡管有些惡人做了一點善事,但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無奈。
為大家?guī)恚恨r夫與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