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充氣雨衣》教學案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屬于語文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二年級語文下冊《充氣雨衣》教學案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教學難點
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zhì)。
教具準備
1.識字卡片
2.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2.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
3.分組匯報,從以下方面引導:
(1)小林發(fā)明的想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電閃雷鳴,瓢潑大雨中一群可愛的孩子,穿著五彩繽紛的雨衣在雨中嬉戲,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這時,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現(xiàn)了,不管他怎樣玩耍,雨水一點,也沒淋到他的身上。
同學們,你們更喜歡哪一件雨衣?你們知道他是怎么發(fā)明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2.初步了解:小林發(fā)明了什么?
三、熟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主識字,讀中識字。
(默讀,邊讀邊畫不認識的字,而后請教“小魚兒”和“字典老師”)
2.合作交流,檢查效果。
(1)同桌兩人合作,一人讀,另一人聽或一人指字,另一個人讀給對方聽。
(2)教師指名領(lǐng)讀。(看識字卡片)
(3)“開火車”全班輪讀生字。
(4)交流識字方法。
例:形聲字:嘿,泳,膜,胎,剪
結(jié)構(gòu)相近:羞、著
翹舌音:充、粘、差
多音字:縫(fénɡ)假(jià)得(děi)
易讀錯字:膝(xī)
(5)“接力賽”識字。
猜字謎,如:聯(lián)、差、囊
看實物:膝、棒、胎、膜
動手演示:剪、貼、旋、壓
(6)出示詞語
表演、舞蹈、優(yōu)美、旋轉(zhuǎn)、稱贊、聯(lián)歡會、展覽臺、徐徐張開、漸漸模糊、五顏六色
指讀——齊讀
四、教師分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讀文。
五、小結(jié):(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積累字詞。
1.摘蘋果
把生字卡片做成蘋果狀,貼在蘋果樹上,學生自愿來摘,摘下后帶著大家讀一讀,再組詞,讀文中相關(guān)的句子。
2.讀詞語。
3.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詞,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徐徐、漸漸)
4.找出文中三個問句,比較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樣各說一句話。
二、細法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順著……用心觀察)
(2)遇到問題后怎么做的?
(聯(lián)歡會上旋轉(zhuǎn)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樣動手實踐的?
(彎……縫……剪……買……壓……吹……動手實踐)
三、精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解決。
2.從小林發(fā)明中想一想,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辦法嗎?怎樣使設(shè)想變成現(xiàn)實?
四、品味課文,表達情感。
1.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讀。
2.激發(fā)感情,組內(nèi)賽讀。
3.放錄音,想象
雨中的孩子們穿上了充氣雨衣,既漂亮又實用,一個個可神氣了!
五、激勵創(chuàng)新,實踐體驗。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發(fā)現(xiàn)還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進一下(思考、討論、交流)
2.讓我們也動動腦,動手做個小制作,成為一名小發(fā)明家吧!
六、小結(jié):(略)
2、二年級語文下冊《充氣雨衣》教學案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教學難點
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zhì)。
教具準備
1.識字卡片
2.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2.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
3.分組匯報,從以下方面引導:
(1)小林發(fā)明的想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電閃雷鳴,瓢潑大雨中一群可愛的孩子,穿著五彩繽紛的雨衣在雨中嬉戲,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這時,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現(xiàn)了,不管他怎樣玩耍,雨水一點,也沒淋到他的身上。
同學們,你們更喜歡哪一件雨衣?你們知道他是怎么發(fā)明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2.初步了解:小林發(fā)明了什么?
三、熟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主識字,讀中識字。
(默讀,邊讀邊畫不認識的字,而后請教“小魚兒”和“字典老師”)
2.合作交流,檢查效果。
(1)同桌兩人合作,一人讀,另一人聽或一人指字,另一個人讀給對方聽。
(2)教師指名領(lǐng)讀。(看識字卡片)
(3)“開火車”全班輪讀生字。
(4)交流識字方法。
例:形聲字:嘿,泳,膜,胎,剪
結(jié)構(gòu)相近:羞、著
翹舌音:充、粘、差
多音字:縫(fénɡ)假(jià)得(děi)
易讀錯字:膝(xī)
(5)“接力賽”識字。
猜字謎,如:聯(lián)、差、囊
看實物:膝、棒、胎、膜
動手演示:剪、貼、旋、壓
(6)出示詞語
表演、舞蹈、優(yōu)美、旋轉(zhuǎn)、稱贊、聯(lián)歡會、展覽臺、徐徐張開、漸漸模糊、五顏六色
指讀——齊讀
四、教師分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讀文。
五、小結(jié):(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積累字詞。
1.摘蘋果
把生字卡片做成蘋果狀,貼在蘋果樹上,學生自愿來摘,摘下后帶著大家讀一讀,再組詞,讀文中相關(guān)的句子。
2.讀詞語。
3.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詞,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徐徐、漸漸)
4.找出文中三個問句,比較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樣各說一句話。
二、細法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順著……用心觀察)
(2)遇到問題后怎么做的?
(聯(lián)歡會上旋轉(zhuǎn)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樣動手實踐的?
(彎……縫……剪……買……壓……吹……動手實踐)
三、精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解決。
2.從小林發(fā)明中想一想,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辦法嗎?怎樣使設(shè)想變成現(xiàn)實?
四、品味課文,表達情感。
1.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讀。
2.激發(fā)感情,組內(nèi)賽讀。
3.放錄音,想象
雨中的孩子們穿上了充氣雨衣,既漂亮又實用,一個個可神氣了!
五、激勵創(chuàng)新,實踐體驗。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發(fā)現(xiàn)還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進一下(思考、討論、交流)
2.讓我們也動動腦,動手做個小制作,成為一名小發(fā)明家吧!
六、小結(jié):(略)
3、《充氣雨衣》教學設(shè)計(二年級下冊語文)
《充氣雨衣》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因此,本課應(yīng)該大膽放手,以學生自學為主完成學習任務(w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并理解課文。
2、認識本課14個生字。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及動口、動手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師生共同談?wù)摗爸ヂ殚_門”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教學。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課文。
2、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先要求學生讀通每段,再讀通全文,初步感知課文。
3、糾正發(fā)音錯誤,如:“膝、縫、假”。
4、在學生能正確閱讀課文后,反復出示文中需要會認的字、詞,使學生在讀中正音、記形。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組讀課文。
2、同組內(nèi)相互提問,完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3、全班交流有疑問的內(nèi)容,教師給予適當引導。
4、口語訓練:“如果你見到了小林,會對他說些什么?”
四、聯(lián)系實際、大膽創(chuàng)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
2、部分同學交流自己的創(chuàng)新設(shè)想。
五、彈性作業(yè)、課外延伸
把課上自己的設(shè)想動手做一做,我們將在班內(nèi)隨時進行展覽,評出“小發(fā)明家”。
4、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充氣雨衣》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教學難點
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zhì)。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看一些漂亮的雨衣 板書 雨衣
2.談話:下雨時看到同學們穿著漂亮的雨衣,像一副美麗的圖畫,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雨水豎著衣服的下擺流到褲腿上。有一個小林的孩子動腦動手想了好的辦法。制作了一件 充氣雨衣 補充課題16、充氣雨衣。
3、 齊讀課題認識充 平舌音
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默讀,邊讀邊畫不認識的字,而后請教“小魚兒”和“字典老師”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引讀:
(1)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3)在兒童用品展覽會上,-- 。
3、是啊 ! 小林發(fā)明了充氣雨衣得到大家的贊同。你能填上合適的詞語嗎?
1)區(qū)別 發(fā)明 發(fā)現(xiàn)
2)小林發(fā)明的充氣雨衣受到大家的稱贊 語句訓練
A:-------- 受到 --------的稱贊。B: ---------稱贊 --------。
(使語言文字正確運用)
4.自主識字。 文章中的詞語、 帶拼音單字、單字
5、交流識字方法。
6、鞏固識字 1)游戲搶答
2).合作交流,換詞檢查識字的效果。
(1)同桌兩人合作,一人讀,另一人聽。
(2)教師指名領(lǐng)讀。 “開火車”全班輪讀生字。
(6)
三、教師分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讀文
1、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詞,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徐徐、漸漸)
細讀課文,探究學習。
2、默讀課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3、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
4、分組匯報,從以下方面引導:
(1)小林發(fā)明的想法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順著……用心觀察)
(2)遇到問題后怎么做的?
(聯(lián)歡會上旋轉(zhuǎn)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樣動手實踐的?
(彎……縫……剪……買……壓……吹……動手實踐)
5、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小林“看、想、做”的內(nèi)容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體會一下小作者的情感。如“想”的句子應(yīng)注意略帶思考的語氣;“做”中體驗發(fā)明過程的苦惱和快樂。找同學讀,個別處可教師范讀。
6、說一說通過學習中感受到小林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7、小結(jié):小林遇到難題肯動腦筋,善于觀察,想辦法解決問題,真了不起。
四、想象創(chuàng)新,激勵延伸
1.你們一定也想成為小小發(fā)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思考、討論、交流)
2.同學們,只要你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fā)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fā)明的新產(chǎn)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五、課后測查:小卷
板書設(shè)計
16充氣雨衣
看──雨水流到褲腿上
想──改雨衣
做──①鐵絲圈 ②氣囊
自我反思:這是二年級的第一篇略讀課文,本課識記的生字很多14,在多種形式反復見面,鞏固識記生字。但是還有2-3名學生對于生字還有讀錯的情況,課文的篇幅很長,個別學生讀起來有些困難。課文內(nèi)容淺顯學生易于接受,在學習過程中設(shè)計的多種形式訓練很好。在最后測查部分多數(shù)學生完成的較好。
困惑:二年級是低年段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應(yīng)該如何上好略讀課?怎么過渡使學生在上高年級輕松上好閱讀課呢?
5、小學二年語文下冊:《充氣雨衣》教學設(shè)計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己默讀,再交流一下,看看他們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導他們想一想或討論討論: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像小林那樣,多動腦筋,動手做做看。
學習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下雨時,看到你們穿著五彩繽紛的雨衣在雨中嬉戲真像一幅美麗的畫。不過,美中的足的是,雨水總是會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你們想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一個叫小林的孩子,就動腦動手想了一個好辦法。
二、識字
1.自主識字、讀中識字。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教材中的小魚兒,如果小魚兒不能告訴你,就去請教字典老師。
2.合作識字、游戲識字。
(1)互做監(jiān)督員:倆人合作,一人讀一自然段,互相監(jiān)督字音是否讀準,互相幫助正音。
(2)開火車全班輪讀生字。
(3)悄悄話。同桌倆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個人悄悄讀給對方聽。
(4)接力賽。四人一組,第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字的某方面特點,第二個同學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聲讀出來。第三個同學說出或讀出在課文中的詞句。第四個同學再用這個字組一兩個詞語。
3、指名分段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充氣雨衣,請小朋友們跟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小朋友們讀了它以后有什么問題嗎?
2.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引讀:
(1)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自由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4)在兒童用品展覽會上,--
二、質(zhì)疑解難,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2.開火車接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說什么?)
3.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隨機播放課件。
課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轉(zhuǎn)起來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4.小結(jié):小林遇到難題肯動腦筋,善于觀察,想辦法解決問題,真了不起。
5.思考、討論。
(1)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辦法嗎?
(2)怎樣才能使設(shè)想變?yōu)楝F(xiàn)實?
三、朗讀品味,表達情感
1.畫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讀。
2.組內(nèi)賽讀。
3.出示課件(小孩子穿著充氣雨衣),指導朗讀。
漂亮、實用的充氣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氣!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創(chuàng)新,激勵延伸
1.你們一定也想成為小小發(fā)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思考、討論、交流)
2.同學們,只要你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fā)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fā)明的新產(chǎn)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五、課后實踐,勞動體驗
動手做做,改進一下你認為不太好用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
6、小學二年級下冊《充氣雨衣》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教學要求
1. 知識與技能
(1)認讀14個生字。
(2)默讀課文。想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默讀大致了解內(nèi)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2) 朗讀課文。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想象能力。
(2)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重難點、關(guān)鍵
1.認讀14個生字。
2.默讀課文,大致了解內(nèi)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整體感知
1.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下雨時,看到你們穿著五彩繽紛的雨衣在雨中嬉戲,真像一幅美麗的畫。不過,美 中不足的是,雨水總是會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你們想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一個叫小林的孩子,就動腦動手想了一個好辦法。
板書課題:衣氣雨衣
2.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引讀:
(1) 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坡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 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自由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4) 在兒童用品展覽會上,——
(二) 讀熟課文,學習生字
1. 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和不理解的字詞,通過查字典或
與同學討論解決。
2. 檢查生字自學效果。
(1).出示字詞卡,“開火車”讀。
(2)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相互討論不理解的詞義。
3. 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質(zhì)疑解難,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2.開火車接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想 么?)
3.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板書:
普通雨衣→旋轉(zhuǎn)起來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4.小結(jié):小林遇到難題肯動腦筋,善于觀察,想辦法解決問題,真了不起。
5.思考、討論。
(1)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辦法嗎?
(2)怎樣才能使設(shè)想變?yōu)楝F(xiàn)實?
(四)朗讀口味,表達情感
1.畫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讀。
2.組內(nèi)賽讀。
3.看課文插圖(小孩子穿著充氣雨衣),指導朗讀。
漂亮、實用的充氣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氣!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小林吧!
(五) 想象創(chuàng)新,激勵延伸
1.你們一定也想成為小小發(fā)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思考、討論、交流)
2.同學們,只要你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fā)明家。老師等著你們發(fā)明的新產(chǎn)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六) 課后實踐,勞動體驗
動手做做,改進一下你認為不太好用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
板書設(shè)計:
16.充氣雨衣
普通雨衣→旋轉(zhuǎn)起來的裙子(受到啟發(fā))→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
多動腦筋,動手做做看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己默讀,再交流一下,看看他們是否粗知大意。然后引導他們想一想或討論討論: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像小林那樣,多動腦筋,動手做做看。
7、一年級語文第16課《充氣雨衣》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教學難點
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zhì)。
教學準備
1.識字卡片
2.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
(電閃雷鳴,瓢潑大雨中一群可愛的孩子,穿著五彩繽紛的雨衣在雨中嬉戲,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這時,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現(xiàn)了,不管他怎樣玩耍,雨水一點,也沒淋到他的身上。)
2.談話揭示課題。
(待學生觀看課件后,自然產(chǎn)生好奇)
同學們,你們更喜歡哪一件雨衣?你們知道他是怎么發(fā)明的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2.初步了解:小林發(fā)明了什么?
三、熟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主識字,讀中識字。
(默讀,邊讀邊畫不認識的字,而后請教“小魚兒”和“字典老師”)
2.合作交流,檢查效果。
(1)同桌兩人合作,一人讀,另一人聽或一人指字,另一個人讀給對方聽。
(2)教師指名領(lǐng)讀。(看識字卡片)
(3)“開火車”全班輪讀生字。
(4)交流識字方法。
例:形聲字:嘿,泳,膜,胎,剪
結(jié)構(gòu)相近:羞、著
翹舌音:充、粘、差
多音字:縫(fénɡ)假(jià)得(děi)
易讀錯字:膝(xī)
(5)出示詞語
表演、舞蹈、優(yōu)美、旋轉(zhuǎn)、稱贊、聯(lián)歡會、展覽臺、徐徐張開、漸漸模糊、五顏六色
四、教師分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讀文
五、板書設(shè)計
16充氣雨衣
形聲字:嘿,泳,膜,胎,剪
翹舌音:充、粘、差
多音字:縫(fénɡ)假(jià)得(děi
易錯:膝(x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積累字詞。
1.摘蘋果
把生字卡片做成蘋果狀,貼在蘋果樹上,學生自愿來摘,摘下后帶著大家讀一讀,再組詞,讀文中相關(guān)的句子。
2.讀詞語。
3.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詞,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徐徐、漸漸)
4.找出文中三個問句,比較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樣各說一句話。
二、細讀課文,探究學習。
1.默讀課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2.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
3.分組匯報,從以下方面引導:
(1)小林發(fā)明的想法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順著……用心觀察)
(2)遇到問題后怎么做的?
(聯(lián)歡會上旋轉(zhuǎn)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樣動手實踐的?
(彎……縫……剪……買……壓……吹……動手實踐)
三、精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解決。
2.從小林發(fā)明中想一想,你還有比小林更好的辦法嗎?怎樣使設(shè)想變成現(xiàn)實?
四、品味課文,表達情感
1.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讀。
2.激發(fā)感情,組內(nèi)賽讀。
3.出示課件:放錄音。
(雨中的孩子們穿上了充氣雨衣,既漂亮又實用,一個個可神氣了! )
五、激勵創(chuàng)新,實踐體驗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發(fā)現(xiàn)還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進一下(思考、討論、交流)
2.讓我們也動動腦,動手做個小制作,成為一名小發(fā)明家吧!
六、 板書設(shè)計
16充氣雨衣
普通雨衣旋轉(zhuǎn)起裙子
塑料救生圈充氣雨衣
(看)(想)(做)
8、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葡萄溝》導學案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2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3.感受葡萄溝是一個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溝,感受老鄉(xiāng)的熱情。
教學重點
1.生字的教學
2.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教學難點
1.生字“密”和“蜜”的記憶與書寫。
2.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教具準備
1.一張地圖中國地圖。
2.多媒體課件或吐魯番葡萄溝的錄像帶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猜謎導入
1.猜謎:彎彎樹,彎彎藤,藤上掛著水晶鈴,水晶鈴,密層層,有的紫來有的青。
2.出示中國地圖:在我國新疆吐魯番有個盛產(chǎn)葡萄的地方,這就是葡萄溝。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讀準每個字音,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出示本課生字,自由朗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3.指導識記并書寫“密”和“蜜”
(1)看看這兩個字,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怎樣能把這兩個字區(qū)分開來?
(2)寫字的時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師范寫,生書空。
(4)生自己書寫兩個,師生共評。評后再寫一個,找找自己的進步。
4.讀準帶有多音字的詞語。
5.再讀課文,要讀通句子。把自己認為不好讀的多讀幾遍。
三、細讀課文,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分段讀課文,然后共同探討: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葡萄 五光十色
老鄉(xiāng) 熱情好客 是個好地方
葡萄干 色鮮味美
四、整體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葡萄溝的什么。
五、教師小結(jié)
六、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任選一題)
1.小組合作設(shè)計一則廣告,宣傳葡萄溝的葡萄或葡萄干
2.收集家鄉(xiāng)的風景、特產(chǎn)、人物等,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3.畫一畫五光十色的葡萄,辦個圖畫展。
4.寫一寫本課的優(yōu)美詞句,豐富自己的積累。
5. 我是仿寫小能手。(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再仿寫)
到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 )底下,有( )的、( )的、紫的,( )的、( )的,( ),美麗極了。
秋天到了,公園里的菊花盛開了,有( )的、( )的、( )的、( )的,五顏六色,( )。
七、板書設(shè)計:
葡萄溝
葡萄 五光十色
老鄉(xiāng) 熱情好客 是個好地方
葡萄干 色鮮味美
9、二年級語文下冊《充氣雨衣》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識記和多次復現(xiàn),能正確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通過朗讀、比較、摘抄,積累“優(yōu)美、旋轉(zhuǎn)、稱贊、徐徐張開、漸漸模糊、五顏六色“等詞語。
教學重點:一是正確認讀本課14個生字,二是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教學難點:通過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內(nèi)容,學生深刻感悟到“小林愛思考”和“勤實
踐”的好品質(zhì)。
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教 學 調(diào) 整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談話激趣,板書課題。
同學們,下雨時你穿過雨衣嗎?遇到過什么難題?(學生交流。)
5..根據(jù)學生回答,導入課文學習。
是的,雨水總是會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鞋子上。你們想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嗎?有一個孩子就會動腦子,想了一個好辦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充氣雨衣。
3. 學習生字“充”,正音,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需要充氣的?
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老師來讀讀這個故事,可以邊聽邊思考剛才的問題。
2.聽完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學生交流。
3.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第一遍——邊讀邊圈出生字,并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第二遍——借助小魚身上的拼音,努力把課文中的生字詞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時間允許可以多讀幾遍。
4.檢測字詞讀音:
(1)指名一人讀生字及帶有生字的詞語,其他同學校對。
(2)自由練讀。
(3)同桌互讀,互相幫助正音。
5.教師引讀課文:
(1)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⑵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⑶ 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⑷ 在兒童用品展覽會上,──
三.默讀課文,研讀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小林遇到幾次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小組內(nèi)交流。
充氣雨衣是怎樣發(fā)明?
3.交流匯報,在交流過程中重點引導這幾個方面。
⑴小林發(fā)明的靈感來自哪里?讀讀有關(guān)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被風一吹,冷極了。
②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小演員們旋轉(zhuǎn)起來,五顏六色的裙子徐徐張開,就像一把把花傘。在小林的眼中,“花傘”漸漸模糊變成了下擺張開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開始吹氣,疊起來的救生圈漸漸變成了圓環(huán)形的塑料氣囊。
⑵讀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讓雨水流到褲腿上了。
②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導學生“這個難題”指什么?把它代進去讀一讀?!耙恢薄闭f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學生的朗讀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這樣的雨衣怎么疊起來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夠充氣的塑料環(huán)代替鐵絲圈,不就能疊起來了嗎?
⑶夸獎的句子
嘿!別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華:
1.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充氣雨衣”發(fā)明的過程。
2.你從“充氣雨衣”的發(fā)明得到了什么啟示?
3.你喜歡小林嗎?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用品給你帶來不便的事嗎?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嗎?
5.總結(jié)激勵語:只要你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fā)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fā)明的新產(chǎn)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句子,并學著用“像”來寫一句話:
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小演員們旋轉(zhuǎn)起來,五顏六色的裙子徐徐張開,就像一把把花傘。
2.課后動手做一做,改進一下你認為不太好用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結(jié)合班隊活動課進行“小小發(fā)明家”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