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音樂王國的小皮球》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中班音樂教案《音樂王國的小皮球》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p>
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班級幼兒對于音樂旋律的特點、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比較敏感, 且感興趣。將音樂教學游戲化,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由此來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因此,我設計了這個以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為線索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一、通過分段欣賞音樂,能區(qū)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二、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三、通過“變身小皮球”進行音樂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四、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五、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能區(qū)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難點: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文件、多媒體設備、圖譜一張、皮球。 經(jīng)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去欣賞一些對比性較強的旋律。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音樂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朋友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朋友請上車。”
教師:“小朋友們坐著火車,我們來到了音樂王國,這里正在演奏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結合皮球,熟悉音樂
教師:“在音樂王國有位小朋友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呀?哎!是一個皮球,小皮球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我們一起看看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吧。”
(一)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玩球
(A 段:左右手來回滾球; B 段:拍接球)
教師提問:“剛才老師是怎么玩球的?那剛剛除了眼睛看到老師玩球,耳朵還聽到了什么呀?”(引出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再跟著這音樂來表演玩球,請你們聽聽看老師滾球時音樂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柔柔的、連貫的?!?/p>
教師:“拍接球時音樂又是怎么樣的?”教師小結:“有力的、跳躍的?!?/p>
三、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一)手指在地圖的旅行
教師:“小皮球還給大家?guī)砹艘魳吠鯂囊魳返貓D,鐺鐺鐺~”(出示圖譜)教師:“你們在這音樂地圖上看到了些什么呀?”
(根據(jù)幼兒回答引出圓滑線和斷點符號,引出圓滑線出表現(xiàn)的是滾球,而斷點符號表現(xiàn)的就是拍接球)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邊欣賞這段音樂邊看看這張音樂地圖,看的時候注意老師的小手要開始在音樂地圖上旅行咯,仔細看看老師的手指會跟隨著音樂在地圖上做什么動作?!?/p>
教師提問:“剛剛老師的手指在這地圖上做了些什么動作呀?”(引導幼兒邊說邊做)教師小結:“這圓滑線時手指是劃、搖來表現(xiàn)皮球滾動的,在斷點符號時食指是點來表現(xiàn)皮球的跳躍的?!?/p>
(二)身體動一動
教師提問:“那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很多的肢體部位,那還可以用什么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呢?”(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分別表現(xiàn))
引出跟著音樂選擇喜愛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正式開始前可請個別幼兒演示一下要表現(xiàn)的相應肢體動作)。
幼兒跟著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可換一下肢體部位再次表現(xiàn))
四、皮球游戲
(一)介紹游戲玩法
教師:“小皮球朋友說你們可真厲害,我要出個難題考考你們。仔細聽清楚規(guī)則哦,這樣我們才能挑戰(zhàn)成功!等下請小朋友們來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師先做拍皮球的人,聽音樂在前面兩段圓滑線處也就是表現(xiàn)皮球滾動的地方請慢慢的左右搖動身 體,等到音樂斷奏處也就是拍接球時老師會拍某一個小朋友,那個幼兒就快速的蹲著跳一下。”
(二)幼兒游戲
可進行兩次,第二次可請幼兒來當拍皮球的人,教師也扮演成皮球,與幼兒一起玩。游戲過程中,根據(jù)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掌握的程度,適當增加難度及趣味性,如: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結束部分——小皮球火車旅行
教師:“小朋友們很厲害挑戰(zhàn)成功了!在挑戰(zhàn)中,我們也變身成為了小皮球,那現(xiàn)在我們的新朋友也該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回去吧。”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皮球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皮球們請上車?!?/p>
教師:“小皮球乘坐著火車回到了自己的音樂王國,小朋友們想小皮球的時候,可以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畫出屬于自己的音樂地圖。我們可以寄給小皮球邀請它又來我們的音樂王國玩?!?/p>
活動總結
整個活動以音樂王國的旅行為主題,以“小皮球”為線索。由充滿趣味的“坐火車”音樂游戲導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導出主題,引出音樂。活動環(huán)節(jié)由結合皮球分段聽音樂感受音樂節(jié)奏,到聽音樂看樂譜,小手跟畫樂譜來強化對節(jié)奏的區(qū)分,再到用身體其他部位表現(xiàn)樂譜節(jié)奏的拓展,再到最后以“變身皮球”聽音樂, 身體表現(xiàn)旋律節(jié)奏。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都以情境代入。
活動開始由開火車導入,結束由開火車結束,首尾呼應。最后還通過讓幼兒給“小皮球”寄出音樂地圖進行拓展,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不同的旋律、節(jié)奏的感知與表達。
2、中班音樂優(yōu)質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3、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容匹配的圖標若干,節(jié)奏圖譜一張,配套音樂。
2、大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小朋友開學了,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班級啦?那我們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曲調。
1、初次欣賞,初步欣賞曲調。
我們來一起聽一首專門為我們中班小朋友寫的歌曲。
2、第二遍欣賞,請幼兒隨音樂哼唱做動作。
喜歡這首歌曲嗎?請小朋友跟著音樂聲一起哼唱,還可以做一些你喜歡的動作。
三、進一步熟悉歌曲,學習歌詞。
1、說一說歌曲的旋律、感受。
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呢?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么聽出來的?
2、對照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我們在聽一聽音樂,你都聽到了什么?(隨音樂出示圖譜)我們來跟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3、初步講解附點音符、切分音的唱法。
這首歌曲的唱法和我們以前不一樣,×、××/有一個小圓點的要延長,叫做附點音符。歌詞下面有橫線的符號是切分音,是加強語氣的要用力地唱。
四、增加練習形式,提高歌唱興趣。
集體合唱我們變成中班的小朋友了,開心嗎?為什么?那我們一起開心地唱一唱
活動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于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并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huán)節(jié),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jié)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有一定的了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jié)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于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后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志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志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幼兒的回答并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后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志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jié)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顒雍螅芏嗪⒆觽兌歼€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復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個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熟悉曲調。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容相匹配的圖標若干,節(jié)奏圖譜一張,音樂。
2.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游戲。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我先拍節(jié)奏,請你們聽一聽,然后學一學。
2.請拍的好的小朋友上來用鈴鼓拍拍剛才的節(jié)奏
3.(出示節(jié)奏圖譜)請你跟著節(jié)奏圖譜拍一拍。
二、學唱歌曲。
1.在這個圖譜中還藏著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出示歌詞圖標熟悉歌詞。(學念歌詞兩到三遍)
3.我們一起來聽著音樂拍拍節(jié)奏(重點練習9—24小節(jié)的節(jié)奏)
4.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吧(學唱兩到三遍)(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練習形式,提高唱歌興趣。
1.討論:除了全體一起唱,還可以怎樣唱?
2.我們一起來輪流唱。
3.我們唱這首歌時,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屈,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會有怎樣的表情呢?
活動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環(huán)節(jié)復習歌曲,唱準歌曲曲調,表達歡快的情緒,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活動反思: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于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并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huán)節(jié),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jié)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有一定的了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jié)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于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后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志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志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幼兒的回答并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后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志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jié)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顒雍?,很多孩子們都還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復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個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4、中班音樂教案《小動物的音樂》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設計該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 能用自然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在農(nóng)場里》。
2、 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同時,能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并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 在了解動物的習性的基礎上,為熟悉的歌曲創(chuàng)編語言節(jié)奏。
4、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并能積極的參與表現(xiàn)音樂。
2、能從動物的叫聲中體會音樂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頭飾若干、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給幼兒每人發(fā)一個小鴨子頭飾)
1、 師:小鴨子們,(幼兒答應)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農(nóng)場。大家坐好啦,準備開車咯!(發(fā)生練習)
2、 師:小鴨子們我們到站咯,我們一起去看看農(nóng)場里都住著誰?(播放音樂《母鴨帶小鴨》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做律動)
提問:這個農(nóng)場里都住著什么小動物?(幼兒說說)
我們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引導幼兒回答)
3、 師:學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選擇幾名幼兒示范)
4、 (播放《在農(nóng)場里》)
師:你聽出來了嗎?小動物們唱歌歡迎我們呢。
二、學唱歌曲《在農(nóng)場里》
1、播放歌曲,并請幼兒回答有哪些小動物歡迎我們。
2、小動物的聲音真好聽,讓我們一起學學(接龍)老師唱前半句,學生唱后半句。
3、小朋友真棒小動物的歌曲一下子就學會了,下面我們邊唱邊邊做動作,老好好觀察那位小朋友最出色我們請他上來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請優(yōu)秀的幼兒上來表演示范。
三、創(chuàng)編語言節(jié)奏
1、再次播放歌曲,幼兒自由談論農(nóng)場里還有什么小動物沒空來唱歌歡迎我們。
2、他們是誰呢?如果他們來了,他們會怎樣唱呢?(幼兒自由描述)
3、還有那些小動物要來歡迎我們?我們也來把他創(chuàng)編到節(jié)奏里面去。
4、幼兒跟著音樂創(chuàng)編歌曲。
四、歌表演
師:這首歌曲我們今天已經(jīng)很熟悉了吧,下面請你們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來完成歌曲的演唱。
(評選出表演最優(yōu)秀的來表演給大家看)
五、小結
今天我們參觀了農(nóng)場,動物們唱了一首歌歡迎我們。我們學會了嗎?學會了我們就一起來表演一次。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幼兒體會到演唱的歡快,在教學中幼兒配合的很積極,整體效果不錯,可細聽下來幼兒在音高的把握上還不夠,主要是演唱方法不對,課堂中我忽略了這一點,為了趕進度而忽略了細節(jié)部分,這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另外,我將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放在之后感覺也不是很好,應該放在學唱歌之前,這樣會更利于幼兒創(chuàng)編演唱歌曲,唱準歌曲。
5、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小蝌蚪音樂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聲音有高有低,通過上臺階和下臺階來感受音階的上行和下行。
2、在愉快游戲的過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感受三拍子,能夠用輕快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
綠色皺紋紙在地上布置成一個大的五線譜、電子琴、泡沫墊子一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在《DoReMi》的音樂中引領幼兒走進音樂世界。
指導語:小動物們,我們一起去音樂世界玩吧。
2、通過游戲《小動物走臺階》,感受音階的上行和下行。
指導語:小動物們,你們看,這是音樂階梯,每一級階梯都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我們來試一試吧!誰先來?
先請個別動物嘗試,再分組玩游戲,引導幼兒感受在上階梯時音越來越高,下階梯時音越來越低。
指導語:你們在上下階梯時,誰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練聲。
指導語:小動物們,我們一起來用好聽的聲音來唱唱音階吧!
0000|0000|1234|5671|1765|4321||
小老鼠唱音階:吱
小狗唱音階:汪
4、學唱新歌《小蝌蚪音樂家》
(1)設置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解決問題,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新歌的興趣。
指導語:剛才,小動物們玩得那么高興,小蝌蚪也想上音樂臺階玩,這里有一條音樂河,你們想想辦法,讓小蝌蚪也能玩音樂臺階。
(2)說歌詞
指導語:我們剛才游累了,過來休息一下。
指導語: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啊?(小蝌蚪,小蝌蚪,細細尾巴,圓圓頭。)你們是怎么游的啊?(上上下下水里游,)像在干什么?(跳跳水中芭蕾舞。)小尾巴怎么跳的啊?把水波變成了什么?(抖抖水波五線譜)我們小蝌蚪在五線譜上像什么?(好像一個一個的音符)。
(3)范唱
指導語:李老師把小蝌蚪在音樂河里跳舞的情景唱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來聽一聽!
(4)范唱第二遍,讓幼兒自跟著音樂在音樂河里玩,并表現(xiàn)好音階的部分。
指導語:小蝌蚪有沒有上音樂臺階玩啊?你來學一學他是怎么玩的?我們都來試一試。
(5)學唱新歌
指導語:這首好聽的歌的名字叫《小蝌蚪音樂家》。為什么說小蝌蚪是音樂家啊?(念歌詞一至兩遍)
指導語:好!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好聽的歌!
(6)游戲,邊游邊唱
指導語:小蝌蚪們,我們唱著歌在音樂河里舞蹈吧!注意音階的部分。
(7)游戲
指導語:小蝌蚪們,我們去邀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跳舞??腿死蠋熀芟矚g聽你們的歌聲,你們要邊唱邊跳!
5、結束活動。
指導語:小蝌蚪們,我們唱著歌到前面找媽媽去咯!
6、中班音樂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wǎng)>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熟悉曲調。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容相匹配的圖標若干,節(jié)奏圖譜一張,音樂。
2.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游戲。
1.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我先拍節(jié)奏,請你們聽一聽,然后學一學。
2.請拍的好的小朋友上來用鈴鼓拍拍剛才的節(jié)奏
3.(出示節(jié)奏圖譜)請你跟著節(jié)奏圖譜拍一拍。
二、學唱歌曲。
1.在這個圖譜中還藏著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出示歌詞圖標熟悉歌詞。(學念歌詞兩到三遍)
3.我們一起來聽著音樂拍拍節(jié)奏(重點練習9—24小節(jié)的節(jié)奏)
4.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吧(學唱兩到三遍)(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練習形式,提高唱歌興趣。
1.討論:除了全體一起唱,還可以怎樣唱?
2.我們一起來輪流唱。
3.我們唱這首歌時,應該是怎樣的心情?會有怎樣的表情呢?
活動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環(huán)節(jié)復習歌曲,唱準歌曲曲調,表達歡快的情緒,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活動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于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并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huán)節(jié),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jié)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有一定的了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jié)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于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后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志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志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幼兒的回答并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后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志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jié)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顒雍?,很多孩子們都還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復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個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7、中班音樂優(yōu)質課教案《小仙女的音樂盒》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愉快地參加游戲。
活動準備:
一個音樂盒、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聽故事
1、有一天,小動物們在森林里玩得開心極了,不知不覺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見回家的路了,怎么辦呢?大家都非常著急……
2、教師出示音樂盒,撥動發(fā)條,發(fā)出好聽的音樂,;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二、玩玩游戲
1、挑選一個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兒可以做自己所拿頭飾動物的動作,當聽到老師說:“天黑了”。就把頭飾拉下來,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師播放音樂盒里的音樂,慢慢向前走,請幼兒聽聲音的來源跟隨著“小仙女”前進,尋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樂停下來,幼兒摘下頭飾高興地歡呼“謝謝小仙女”
5、重復游戲3-4次,熟悉規(guī)則后,可請個別幼兒來扮演手持音樂盒的小仙女。
活動反思:
《小仙女的音樂盒》主要是通過情境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辯聽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愉快地參與游戲。中班教學的主要形式是游戲,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這個活動以游戲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8、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反思
中班幼兒從小班升到中班,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成長的快樂,能理解歌詞的內容,掌握音符的演唱方法,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的樂感。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鍛煉自信心。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會用正確的姿勢、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
2.理解、掌握附點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聲表達升中班的情感,體驗成長的快樂。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事先與幼兒交談,讓幼兒知道自己從小班升中班,體驗成長的快樂。
2.物質準備:自制《我是中班小朋友》的圖譜。
3.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一)律動《郊游》入室。
師:小朋友現(xiàn)在是中班小朋友了,接下來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我們中班的教室吧。(律動入室)
(二)練聲《大貓小貓》。
師:在小班時小朋友們都學過了歌曲《大貓小貓》。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琴一起唱《大貓小貓》。
(三)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完整播放音樂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聽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師出示圖譜。
(1)師:剛才的歌曲里唱了什么?(個別幼兒回答)
(2)師:哦,小鳥那小鳥在干什么?(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對了,小鳥在喳喳叫。接下來又有誰?(個別幼兒回答)
(4)師:說對了,是太陽公公,太陽公公的表情怎么樣?(個別幼兒回答)
(5)師:太陽公公在咪咪笑。最后還有誰?表情是怎么樣?(個別幼兒回答)
(6)師:最后是小朋友,他很高興,那小朋友要去干什么?(個別幼兒回答)(我們開學了,我們愛學習,我們有禮貌,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
(7)師:原來呀是開學了,小朋友很高興的去幼兒園。小鳥喳喳叫,太陽公公咪咪笑,小朋友多高興,我們開學了,我們愛學習,我們有禮貌,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
3.教師完整念一遍歌詞。
(1)師:現(xiàn)在老師來念一遍歌詞,請小朋友們認真聽歌詞里是不是和剛才小朋友們說的一樣。
(2)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念歌詞。(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
(四)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
師:現(xiàn)在老師來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請小朋友們認真聽。
(五)幼兒學習歌曲。下我們來分組演唱歌曲,第一組第二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鳥喳喳”,三、四、五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陽咪咪笑”。第一組第二組的小朋友唱一句,三、四、五組的小朋友接下去唱后面一句。
(1)幼兒分組接唱。
(2)師:剛才小朋友們唱的很好,接下來三、四、五組的小朋友唱前面一句“小鳥喳喳”,第一組第二組的小朋友唱后面一句“太陽咪咪笑”。和剛才一樣的演唱方法。
4.請個別幼兒演唱。
(1)師:剛才小朋友都唱的很棒,現(xiàn)在我請坐的最好看的小朋友來唱這首歌。(個別幼兒演唱)
(2)個別幼兒演唱。
5.幼兒集體完整演唱一遍。
師:小朋友都唱的很好聽,接下來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再一起唱一遍歌曲《我是中班小朋友》。
(六)律動出室《我是中班小朋友》出教室。師:小朋友們都會唱《我是中班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唱給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聽。
附曲譜:《我們是中班小朋友》(點擊即可打開音樂超鏈接)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帶有擬人化的歌曲,幼兒學起來覺得很有趣,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歌曲,還進行了歌詞創(chuàng)編,想象了好多物體編到了歌曲里,就因為是自己編的歌詞,唱起來特別有勁??偟膩碚f這次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個個都很興奮。
9、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音樂王國的小皮球》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xiàn)?!?/p>
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班級幼兒對于音樂旋律的特點、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比較敏感, 且感興趣。將音樂教學游戲化,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由此來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因此,我設計了這個以情境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為線索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一、通過分段欣賞音樂,能區(qū)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二、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三、通過“變身小皮球”進行音樂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四、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五、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能區(qū)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難點: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文件、多媒體設備、圖譜一張、皮球。 經(jīng)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去欣賞一些對比性較強的旋律。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音樂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朋友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朋友請上車?!?/p>
教師:“小朋友們坐著火車,我們來到了音樂王國,這里正在演奏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結合皮球,熟悉音樂
教師:“在音樂王國有位小朋友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呀?哎!是一個皮球,小皮球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我們一起看看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吧。”
(一)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玩球
(A 段:左右手來回滾球; B 段:拍接球)
教師提問:“剛才老師是怎么玩球的?那剛剛除了眼睛看到老師玩球,耳朵還聽到了什么呀?”(引出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再跟著這音樂來表演玩球,請你們聽聽看老師滾球時音樂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柔柔的、連貫的?!?/p>
教師:“拍接球時音樂又是怎么樣的?”教師小結:“有力的、跳躍的?!?/p>
三、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一)手指在地圖的旅行
教師:“小皮球還給大家?guī)砹艘魳吠鯂囊魳返貓D,鐺鐺鐺~”(出示圖譜)教師:“你們在這音樂地圖上看到了些什么呀?”
(根據(jù)幼兒回答引出圓滑線和斷點符號,引出圓滑線出表現(xiàn)的是滾球,而斷點符號表現(xiàn)的就是拍接球)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邊欣賞這段音樂邊看看這張音樂地圖,看的時候注意老師的小手要開始在音樂地圖上旅行咯,仔細看看老師的手指會跟隨著音樂在地圖上做什么動作。”
教師提問:“剛剛老師的手指在這地圖上做了些什么動作呀?”(引導幼兒邊說邊做)教師小結:“這圓滑線時手指是劃、搖來表現(xiàn)皮球滾動的,在斷點符號時食指是點來表現(xiàn)皮球的跳躍的?!?/p>
(二)身體動一動
教師提問:“那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很多的肢體部位,那還可以用什么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呢?”(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分別表現(xiàn))
引出跟著音樂選擇喜愛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正式開始前可請個別幼兒演示一下要表現(xiàn)的相應肢體動作)。
幼兒跟著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可換一下肢體部位再次表現(xiàn))
四、皮球游戲
(一)介紹游戲玩法
教師:“小皮球朋友說你們可真厲害,我要出個難題考考你們。仔細聽清楚規(guī)則哦,這樣我們才能挑戰(zhàn)成功!等下請小朋友們來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師先做拍皮球的人,聽音樂在前面兩段圓滑線處也就是表現(xiàn)皮球滾動的地方請慢慢的左右搖動身 體,等到音樂斷奏處也就是拍接球時老師會拍某一個小朋友,那個幼兒就快速的蹲著跳一下?!?/p>
(二)幼兒游戲
可進行兩次,第二次可請幼兒來當拍皮球的人,教師也扮演成皮球,與幼兒一起玩。游戲過程中,根據(jù)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掌握的程度,適當增加難度及趣味性,如: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結束部分——小皮球火車旅行
教師:“小朋友們很厲害挑戰(zhàn)成功了!在挑戰(zhàn)中,我們也變身成為了小皮球,那現(xiàn)在我們的新朋友也該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回去吧?!?/p>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皮球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皮球們請上車?!?/p>
教師:“小皮球乘坐著火車回到了自己的音樂王國,小朋友們想小皮球的時候,可以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畫出屬于自己的音樂地圖。我們可以寄給小皮球邀請它又來我們的音樂王國玩?!?/p>
活動總結
整個活動以音樂王國的旅行為主題,以“小皮球”為線索。由充滿趣味的“坐火車”音樂游戲導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導出主題,引出音樂?;顒迎h(huán)節(jié)由結合皮球分段聽音樂感受音樂節(jié)奏,到聽音樂看樂譜,小手跟畫樂譜來強化對節(jié)奏的區(qū)分,再到用身體其他部位表現(xiàn)樂譜節(jié)奏的拓展,再到最后以“變身皮球”聽音樂, 身體表現(xiàn)旋律節(jié)奏。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都以情境代入。
活動開始由開火車導入,結束由開火車結束,首尾呼應。最后還通過讓幼兒給“小皮球”寄出音樂地圖進行拓展,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不同的旋律、節(jié)奏的感知與表達。
10、中班音樂欣賞教學設計《小皮球》反思
一、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3、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點: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滾動與跳躍。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磁帶及錄音機、圖譜一張、皮球一個。
2、經(jīng)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去欣賞一些對比性較強的旋律。
三、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聽音樂,進活動室——準備活動——熟悉音樂——感受連貫與跳躍——皮球游戲,結束
(一)、聽音樂,進活動室
聽音樂,全體幼兒有序進場,圍坐成半圓,有節(jié)奏的拍手。
(二)、準備活動
1、安靜旋律
2、律動《做做,摸摸》:幼兒邊唱邊做相應動作;
(三)、熟悉音樂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一個什么呀?(出示皮球)哎!是一個皮球,那平時小朋友們經(jīng)常玩皮球,今天許老師也想要來玩一下皮球,你們想看看老師是怎么玩皮球的嗎?
1、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玩球(A段:左右手來回滾球;B段:拍接球)
提問:剛才老師是怎么玩球的?(引導幼兒模仿老師來邊講邊玩球)
那剛剛除了眼睛看到老師玩球,耳朵聽到了什么呀?(引出音樂)
下面呢老師再跟著這音樂來表演玩球,請你們聽聽看老師滾球時音樂是怎樣的?(柔柔的、連貫的)
拍接球時音樂又是怎么樣的?(有力的、跳躍的)
2、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師:那老師之前就欣賞了一遍這音樂旋律,老師邊欣賞邊把這音樂的樣子畫了下來,小朋友們想看嗎?(出示圖譜)
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圖譜上看到了些什么呀?(根據(jù)幼兒回答引出圓滑線和斷奏點符號,引出圓滑線出表現(xiàn)的是滾球,而斷奏點符號表現(xiàn)的就是拍接球)
下面請小朋友們邊欣賞這音樂旋律邊看這一圖譜,看的時候注意老師的食指,會依照這一圖譜做哪些動作。(幼兒邊欣賞邊觀看圖譜、食指動作)
提問:剛剛老師的食指依照這一圖譜做了些什么動作呀?(引導幼兒邊說邊做)
哎!在這圓滑線時食指是劃、搖來表現(xiàn)皮球滾動的,在斷奏點符號時食指是點來表現(xiàn)皮球的跳躍的。那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很多的肢體部位,那還可以用什么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呢?(引導個別幼兒用肢體動作來分別表現(xiàn))
引出跟著音樂選擇喜愛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的滾動與跳躍(正式開始前可請個別幼兒演示一下等等要表現(xiàn)的相應肢體動作)。
幼兒跟著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可換一下肢體部位再次表現(xiàn))
(四)、皮球游戲
1、介紹游戲玩法
師: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為了獎勵小朋友,老師帶來了一個游戲——皮球游戲。等等請小朋友們來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師先做拍皮球的人,聽音樂在前面兩段圓滑線處也就是表現(xiàn)皮球滾動的地方請慢慢的左右搖動身體,等到音樂斷奏處也就是拍接球時老師會拍某一個小朋友,那個幼兒就快速的蹲著跳一下。
2、幼兒游戲,可進行兩次。第二次可請幼兒來當拍皮球的人,教師也扮演成皮球,與幼兒一起玩。
3、游戲過程中,根據(jù)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掌握的程度,適當增加難度及趣味性,如: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律動出活動室
在音樂旋律下,帶領幼兒做相應動作有序的出活動室,結束。
活動反思與評析:
選擇本次音樂欣賞活動是因為本次欣賞活動的趣味性較強,其中活動中有小游戲,幼兒也會在活動中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旋律特點,幼兒是比較感興趣的,因此選擇了本次活動。那活動一開始教師用音樂帶進場,還做了一些律動,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活動正式開始時,教師的導入(選用了小皮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想法很不錯,幼兒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順的引入到了活動中去;在教師跟著音樂玩球時幼兒都看得很仔細;那教師課前的準備也很充分,對活動流程也很熟悉,每個環(huán)節(jié)間過度的也很流暢,都會有過渡語;教師的語氣語調也還可以,在游戲時教師能融入到孩子中去,跟孩子一起玩;最后在音樂當中邊做動作帶離活動室也與開頭上下呼應,不錯!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或可提高的部分,聽過課的老師也都給予了對課的評價,給我提了不少意見,那以下就是我對自己活動的一些反思及老師提出的一些不足及意見:如:教師與配班老師配合的不是很好,因專門選一個老師來放音樂,這樣就不用讓配班老師又忙于播放音樂又要拍照,趕不來及;此外,在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滾動與跳躍時,由于教師沒有很好的引導,導致有些幼兒沒有很好理解老師的意思,說了幾遍,幼兒才弄明白;但幼兒選擇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范圍不是很廣,肢體部位的動作不是很多,就只有個別幼兒選用了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其他幼兒特別在跳躍音樂時都是用整個身體跳躍來表現(xiàn)皮球的跳躍的;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會跟著其他幼兒去做動作表現(xiàn);因此,教師可積極提示、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皮球滾動、跳躍;最后,在進行拍皮球游戲時,由于教師沒有組織、分配好,集體幼兒在蹲下游戲時會擠來擠去,有些亂,我覺得當時可讓一部分幼兒在椅子后面,一部分在椅子前面,這樣可能就會避免這個問題了。
當選幼兒當拍皮球的人時,可以分男、女輪流進行,不游戲的來拍節(jié)奏跟著音樂,這樣就不會使他們傻乎乎的坐著了,分批進行也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擠、亂的現(xiàn)象;此外,感覺像是健康活動,這是因為教師讓幼兒欣賞、感受的不夠,都是老師在提醒幼兒做什么動作,可讓幼兒自己去感受什么音樂時做什么動作。不過,整體來說活動目標還是基本上完成的,開展的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