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中班奧爾夫音樂:花花綠綠的蜻蜓反思》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幼兒園教案中班奧爾夫音樂:花花綠綠的蜻蜓反思
活動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通過蜻蜓紙偶及教師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記憶歌詞
(二)情感態(tài)度目標:愿意大聲跟唱,體驗飛行游戲帶來的快樂,通過飛行游戲( 咻~停)感受節(jié)奏及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標:通過反復的欣賞和吟唱,能基本的學會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通過觀察和模仿老師的動作知道每句歌詞相對應(yīng)的動作,在進行歌唱時能夠根據(jù)動作想起歌詞
(四)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五)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旋律和歌詞,并學會歌唱歌曲
難點:能用飛行游戲,較好的去表現(xiàn)音樂的進行和停止(咻~停)
活動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幼兒知道蜻蜓是一種能夠飛行的昆蟲
(二)物質(zhì)準備:
1.教具:較大蜻蜓紙偶(1 個);老鼠按鐘(三個:mi、sol、la);hello 歌、花花綠綠的蜻蜓、收發(fā)樂器、再見歌音樂
2.學具:蜻蜓手偶(數(shù)量大于幼兒人數(shù));蜻蜓翅膀(3 個);手搖鈴(數(shù)量大于幼兒人數(shù))
3.環(huán)境準備:奧爾夫音樂教室;坐墊圍圓圈(幼兒與教師盤腿圍圈而坐);音響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hello 歌(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二) 音感練耳(老鼠按鐘)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它們會是誰呢?(出示三個老鼠按鐘)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鐘(教師有節(jié)奏的說出,再用手勢示意幼兒說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鐘
師:聽聽它的聲音(教師按照 mi sol la 的順序按響老鼠按鐘)它要教小朋友們幾個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一一展示每一個老鼠按鐘相對應(yīng)的動作并帶領(lǐng)幼兒練習,邊唱邊做出相應(yīng)動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舉起來 la:小手拉一拉)現(xiàn)在呀,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老鼠按鐘告訴老師說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了(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帶領(lǐng)幼兒進行音感練耳游戲: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并且不發(fā)出聲音,聽到哪一個老鼠按鐘的聲音便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教師從
mi 到 la 的順序按一次再從 la 到 mi 的順序按一次,幼兒做動作,在兩次中按最后一個音時讓幼兒保持動作不變,睜開眼睛看著老師再按一次,進行動作確認) 好了,老鼠按鐘說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們一起跟它說再見吧
幼:老鼠按鐘再見(教師收回老鼠按鐘)
(三) 傾聽音樂
1.導入:故事導入,介紹朋友蜻蜓,通過蜻蜓紙偶讓幼兒觀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師用歌詞語言進行總結(jié),幼兒熟悉歌詞內(nèi)容初步理解記憶歌詞
師:老師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里邊老師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老師正在玩耍的時候啊,身邊來了一位朋友,老師一看!誒,這個朋友長著長尾巴、圓圓的眼睛還有一雙好長的翅膀!它會是誰呢?
幼 1:小鳥! 幼 2:蝴蝶!
師:(教師出示蜻蜓紙偶)有沒有認識的(幼:蜻蜓!)原來是我們美麗的蜻蜓呀,你們看它有什么?(教師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利用蜻蜓紙偶,引導幼兒說出蜻蜓的外貌特征)
幼:長尾巴!
師:還有?(用手在蜻蜓紙偶的眼睛上畫圓) 幼:圓圓的眼睛!
(用以上相同辦法,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nèi)容)
師:它呀對老師說想跟老師一起玩,帶老師去它的蜻蜓世界飛一飛,你們想知道蜻蜓是帶著老師怎樣飛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嗎?
幼:坐在蜻蜓身上飛的!
師:那到底怎樣飛的呢,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一起來飛一次吧!
2.播放音樂:幼兒欣賞音樂,熟悉旋律和律動,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師:(播放音樂,音樂分兩段,先放 A 段,教師跟著音樂坐著邊唱邊做動作,音樂無歌詞時開始飛停(老師自己配音“咻~?!?前兩次飛停到自己身上,后兩次站起來飛停到小朋友身上與小朋友互動,再站著邊唱邊做動作一次結(jié)束)
(四) 感受音樂
1.分發(fā)蜻蜓手偶,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yīng)動作, 音樂 A 段中無歌詞部分(“咻~?!?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無歌詞部分(“咻~?!?開始在教室自由飛停
師:蜻蜓是帶著老師怎樣飛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導幼兒說出“咻~?!辈⒆龀鱿鄳?yīng)動作)飛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師都被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美的驚呆了!(教師反問幼兒什么樣的蜻蜓世界?引導幼兒說出“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蜻蜓是怎么飛的的了,那你們想去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嗎?
幼:想!
師:老師邀請了蜻蜓來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玩(分發(fā)手偶,讓幼兒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yīng)動作,音樂第一段中的“咻~?!蓖5阶约荷砩匣蚱渌∨笥训纳砩?,第二段中的“咻~?!遍_始在教室自由飛停)讓我們張開翅膀翩翩飛舞吧!
2.分組進行飛行游戲:將幼兒分為三組,每組由隊長來帶領(lǐng)飛和停,隊長怎么飛停, 隊員就怎么飛停(隊長需帶上蜻蜓翅膀)
師:我們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師怕你們飛丟了!想要安全的飛到我們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隊長來帶著我們飛(請三名幼兒戴上蜻蜓翅膀當隊長) 請我們的小朋友飛到隊長身后去吧!(幼兒自主選擇隊長)
師:待會呀,你們的隊長是怎么飛的,后面的隊員就要跟著怎么飛(教師做動作進行示范)你們的隊長怎么停的,后面的隊員就跟著怎么停(教師示范)我們看看是哪一隊先飛到我們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飛停時跟著隊長)
(五)表現(xiàn)音樂:利用樂器手搖鈴(飛時進行,造型停止)
師:(引導幼兒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還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們一起飛一飛(出示手搖鈴并向幼兒介紹)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用手勢示意幼兒重復)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
師:你們看它像什么呀?(讓幼兒觀察手搖鈴) 幼 1:皇冠!
幼 2:項鏈!
師:(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幼兒傳遞樂器)現(xiàn)在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帶著樂器朋友一起飛一次吧(播放音樂,幼兒帶著樂器自由飛,結(jié)束后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引導幼兒收樂器)
(六)再見歌(幼兒調(diào)整位置、坐姿,跟隨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律動)
師:我們今天跟著蜻蜓朋友飛了那么久!還去參觀了漂亮的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現(xiàn)在到了該和它們說再見的時候啦!(播放再見歌,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做律動)
活動總結(jié)
(一)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緊緊圍繞活動目標來的,活動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從并列關(guān)系再到遞進關(guān)系,比較適合中班幼兒
(二)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基本能達到目標,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在老師的語言提示下,能較好地去表現(xiàn)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整個活動幼幼互動(飛停游戲)比較多,讓幼兒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玩耍的快樂
(四)教室空間有限,幼兒飛停游戲玩的不盡興,如果活動實施當天天氣較好,還可帶領(lǐng)幼兒去操場進行飛停游戲
(五)在飛停時,幼兒比較依賴教師的語言提醒(教師配音“咻~停”)應(yīng)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感知音樂中無歌詞部分的長短,以及可以“咻~?!睅状?,讓幼兒在
飛停游戲過程中能夠自己獨立表現(xiàn)進行和停止
2、幼兒園教案中班音樂活動:有趣的庫企企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感受“庫企企”音樂節(jié)奏。
2、能根據(jù)教師提示變化動作,并掌握 X X XX X 的節(jié)奏。
3、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重點難點重點: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游戲活動感受“庫企企”的音樂節(jié)奏。難點:掌握 X X XX X 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音樂《庫企企》、圖譜一張、鈴鼓 10 個、打棒 10 對、沙錘 10 對
活動過程
一、播放《庫企企》,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音樂變化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音樂。
——引導幼兒音樂變化,并做出相應(yīng)的改變動作二、故事《森林里的巫婆》
——師:剛剛我們聽到的音樂中有三個字是什么?(庫企企)庫企
企啊,還是保護森林小動物的魔法。
——師:森林里住著一個巫婆,她常常出來欺負森林中的小動物們, 巫婆常常使用法術(shù)把小動物們變成大石頭、變成大樹,小 動物們都很害怕它。森林里還住著一個可愛的神仙,神仙 知道巫婆最害怕的魔法就是“庫企企”,于是啊,他就把 魔法教給了葉媽媽,讓小二班的小朋友們?nèi)蛶蜕掷锏?小動物,把老巫婆趕走。在去森林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 看老神仙送給葉媽媽的另一個東西。
三、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認識圖譜,并在教師引導下做出相應(yīng)動作。
——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認識圖譜
——幼兒坐在座位上,播放音樂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節(jié)奏做出相應(yīng)動作。
四、游戲:鈴鼓魔法。
——游戲規(guī)則:引導幼兒在音樂 AB 段 4 個 8 拍中一個方向跑,在音樂 C 段中,快速找到藏在草地中的鈴鼓,在音樂 D 段中,按節(jié)奏敲擊鈴鼓,并念出“庫企企”的魔法趕走巫婆。
五、小小演奏家。
——師:哈哈哈,太好啦!巫婆被我們趕走啦,今天小動物們邀請我們?nèi)⒓铀麄兊囊魳吠頃黄饝c祝巫婆被趕走啦。讓我們變成小小演奏家吧,把《庫企企》的音樂演奏給小動物們,讓他們也學會這個魔法,以后巫婆就不敢來了。
——出示鈴鼓、打棒、沙錘,引導幼兒說說樂器的名稱,并請個別幼兒示范樂器的使用方法。
——引導幼兒演奏開始與結(jié)束禮儀
——幼兒看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能根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活動,并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通過活動觀察,幼兒能達到活動目標?;顒佑袑哟涡裕變汉芨信d趣。教學準備充分,材料能為本次本次活動服務(wù),能幫助幼兒完成目標。但活動任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游戲“魔法鈴鼓” 中,游戲規(guī)則的講述不夠清楚,導致幼兒在游戲中,對什么時候敲擊鈴鼓有些混亂,教師與助教的配合有欠缺。
3、幼兒園教案中班音樂:我們是中班小朋友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理解、學習附點音符的演唱方法。
3、能用歌聲表達升中班的情感,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通過談話,知道自己由小班升為中班,有了更多的本領(lǐng),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課件準備:《我們是中班小朋友》圖譜、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引題,引導幼兒感受自己由小班升為中班的喜悅之情,在感受成長快樂的同時萌發(fā)對歌唱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從自己身高上的變化及學會了許多新本領(lǐng)等方面尋找成長的變化,談話內(nèi)容可以與歌詞相匹配,以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
2.播放歌曲音頻,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旋律,熟悉歌曲內(nèi)容。
★幼兒欣賞歌曲。
★提問: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根據(jù)幼兒回答的情況重復范唱,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
3.出示《我們是中班小朋友》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內(nèi)容。
★引導幼觀兒察圖譜的內(nèi)容,進一步熟悉和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
★播放歌曲伴奏,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4.根據(jù)幼兒的掌握情況,適時撤下圖譜,通過空指和參與式范唱,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的內(nèi)容。
5.播放歌曲伴奏,幼兒齊唱。
★鼓勵幼兒邊唱邊用簡單的動作表演,大膽地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
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熟悉旋律和歌詞的基礎(chǔ)上,嘗試根據(jù)自己會做的事情將后半段歌詞進行改編,如將“我們愛學習,我們有禮貌”改編為“我們愛勞動,我們愛游戲”等。
家園共育:請家長欣賞幼兒演唱,通過親子間互動,讓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
活動資料
活動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于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diào),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并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huán)節(jié),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jié)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jié)奏有一定的了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jié)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于感到太單調(diào)。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后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志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nèi)菀淄浉柙~,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shè)計好了簡單的標志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幼兒的回答并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后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志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jié)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顒雍螅芏嗪⒆觽兌歼€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復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個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4、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昆蟲音樂會反思
【教材分析】
《昆蟲音樂會》是一首節(jié)奏抒情的樂曲,多以四分音符為主,重點是熟練掌握4/4拍節(jié)奏特點,學習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能夠按強弱規(guī)律使用打擊樂器合拍地演奏。
【活動目標】
1.了解昆蟲的叫聲,借助圖譜學念節(jié)奏。(重點)
2.認識木魚、碰鈴、響板等樂器,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嘗試用樂器打擊節(jié)奏。(難點)
3.體驗用樂器隨音樂演奏的興趣。
4.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了解昆蟲的叫聲,蜜蜂、蛐蛐、蟈蟈圖片。
2.圖譜卡片,木魚、碰鈴、響板等樂器。
3.節(jié)奏卡片蜜蜂: x x x x| x - - -
蛐蛐:xx x xx x| x - - - 蟈蟈: x.x x.x|xx - - -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利用情景游戲:邀請幼兒參加昆蟲音樂會。
2.逐一出示蜜蜂、蛐蛐、蟈蟈圖片,分別學一學它們的叫聲。
二、通過情景“昆蟲唱歌”,引導幼兒學習節(jié)奏型。
1.教師設(shè)置野外的情景“昆蟲唱歌”。提問:蜜蜂是怎么唱歌的?
教師范唱第一段,出示蜜蜂的節(jié)奏卡片: x x x x / x - - - / 引導幼兒拍打節(jié)奏。
幼兒按照節(jié)奏學說小蜜蜂的聲音:嗡嗡嗡嗡/嗡----/ 2.追問:蛐蛐是怎樣唱歌的?
教師范唱第二段,出示蛐蛐的節(jié)奏卡片:xx x xx x| x - - -引導幼兒拍打節(jié)奏。
幼兒按照節(jié)奏學說蛐蛐的聲音: 蛐蛐 蛐 蛐蛐 蛐| 蛐- - -
3.再次追問:蟈蟈是怎樣唱歌的?
教師范唱第三段,出示蟈蟈的節(jié)奏卡片: x.x x.x|xx - - -引導幼兒拍打節(jié)奏。
幼兒按照節(jié)奏學說蟈蟈的聲音:蟈.蟈蟈.蟈|蟈蟈 - - -
三、昆蟲合奏會。
1.幼兒分三組,分別扮演蜜蜂、蛐蛐、蟈蟈看節(jié)奏卡片拍打節(jié)奏(蜜蜂—碰鈴;蛐蛐—木魚;蟈蟈—響板)。
2.教師彈奏樂曲,前半部分集體合奏,最后兩小節(jié)兩種樂器進行合奏。
3.嘗試用兩種樂器合奏。四、整理樂器。
引導幼兒按類擺放整理樂器。
附: 音樂昆蟲音樂會
1=D 4/4
5 5 6 6 | 5 5 3 - | 2 3 4 - | 3 4 5 - |
x x x x | x x x - | x x x - | x x x - | 5 5 6 6 | 5 5 3 - |2.3 4 3 2| 1 - - - |
x x x x | x - - - | x x x x | x x x - | xx x xx x |x - - -|
x. x x. x|xx - - -|
活動反思:
雖然有三個聲部,但每一個聲部都是固定的節(jié)奏,只是在最后兩小節(jié)有些變化,這樣的合奏并不難。教師可以用語言節(jié)奏幫助幼兒控制好自己聲部的節(jié)奏。 從單聲部敲奏過渡到多聲部合奏會給幼兒的聽覺器官帶來一種新的刺激。學習合奏,也是學習合作的開始,不僅動作要協(xié)調(diào),還需學會傾聽,以便能和諧地演奏。 在“昆蟲音樂會”的情景中可鼓勵幼兒表演其他昆蟲的鳴叫聲,進一步激發(fā)喜愛昆蟲、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幼兒園教案中班奧爾夫音樂:花花綠綠的蜻蜓反思
活動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通過蜻蜓紙偶及教師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記憶歌詞
(二)情感態(tài)度目標:愿意大聲跟唱,體驗飛行游戲帶來的快樂,通過飛行游戲( 咻~停)感受節(jié)奏及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標:通過反復的欣賞和吟唱,能基本的學會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通過觀察和模仿老師的動作知道每句歌詞相對應(yīng)的動作,在進行歌唱時能夠根據(jù)動作想起歌詞
(四)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五)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旋律和歌詞,并學會歌唱歌曲
難點:能用飛行游戲,較好的去表現(xiàn)音樂的進行和停止(咻~停)
活動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幼兒知道蜻蜓是一種能夠飛行的昆蟲
(二)物質(zhì)準備:
1.教具:較大蜻蜓紙偶(1 個);老鼠按鐘(三個:mi、sol、la);hello 歌、花花綠綠的蜻蜓、收發(fā)樂器、再見歌音樂
2.學具:蜻蜓手偶(數(shù)量大于幼兒人數(shù));蜻蜓翅膀(3 個);手搖鈴(數(shù)量大于幼兒人數(shù))
3.環(huán)境準備:奧爾夫音樂教室;坐墊圍圓圈(幼兒與教師盤腿圍圈而坐);音響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hello 歌(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二) 音感練耳(老鼠按鐘)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它們會是誰呢?(出示三個老鼠按鐘)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鐘(教師有節(jié)奏的說出,再用手勢示意幼兒說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鐘
師:聽聽它的聲音(教師按照 mi sol la 的順序按響老鼠按鐘)它要教小朋友們幾個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一一展示每一個老鼠按鐘相對應(yīng)的動作并帶領(lǐng)幼兒練習,邊唱邊做出相應(yīng)動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舉起來 la:小手拉一拉)現(xiàn)在呀,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老鼠按鐘告訴老師說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了(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帶領(lǐng)幼兒進行音感練耳游戲: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并且不發(fā)出聲音,聽到哪一個老鼠按鐘的聲音便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教師從
mi 到 la 的順序按一次再從 la 到 mi 的順序按一次,幼兒做動作,在兩次中按最后一個音時讓幼兒保持動作不變,睜開眼睛看著老師再按一次,進行動作確認) 好了,老鼠按鐘說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們一起跟它說再見吧
幼:老鼠按鐘再見(教師收回老鼠按鐘)
(三) 傾聽音樂
1.導入:故事導入,介紹朋友蜻蜓,通過蜻蜓紙偶讓幼兒觀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師用歌詞語言進行總結(jié),幼兒熟悉歌詞內(nèi)容初步理解記憶歌詞
師:老師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里邊老師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老師正在玩耍的時候啊,身邊來了一位朋友,老師一看!誒,這個朋友長著長尾巴、圓圓的眼睛還有一雙好長的翅膀!它會是誰呢?
幼 1:小鳥! 幼 2:蝴蝶!
師:(教師出示蜻蜓紙偶)有沒有認識的(幼:蜻蜓!)原來是我們美麗的蜻蜓呀,你們看它有什么?(教師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利用蜻蜓紙偶,引導幼兒說出蜻蜓的外貌特征)
幼:長尾巴!
師:還有?(用手在蜻蜓紙偶的眼睛上畫圓) 幼:圓圓的眼睛!
(用以上相同辦法,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nèi)容)
師:它呀對老師說想跟老師一起玩,帶老師去它的蜻蜓世界飛一飛,你們想知道蜻蜓是帶著老師怎樣飛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嗎?
幼:坐在蜻蜓身上飛的!
師:那到底怎樣飛的呢,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一起來飛一次吧!
2.播放音樂:幼兒欣賞音樂,熟悉旋律和律動,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師:(播放音樂,音樂分兩段,先放 A 段,教師跟著音樂坐著邊唱邊做動作,音樂無歌詞時開始飛停(老師自己配音“咻~?!?前兩次飛停到自己身上,后兩次站起來飛停到小朋友身上與小朋友互動,再站著邊唱邊做動作一次結(jié)束)
(四) 感受音樂
1.分發(fā)蜻蜓手偶,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yīng)動作, 音樂 A 段中無歌詞部分(“咻~停”)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無歌詞部分(“咻~停”)開始在教室自由飛停
師:蜻蜓是帶著老師怎樣飛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導幼兒說出“咻~?!辈⒆龀鱿鄳?yīng)動作)飛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師都被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美的驚呆了!(教師反問幼兒什么樣的蜻蜓世界?引導幼兒說出“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蜻蜓是怎么飛的的了,那你們想去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嗎?
幼:想!
師:老師邀請了蜻蜓來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玩(分發(fā)手偶,讓幼兒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請幼兒站立,播放整首音樂,引導幼兒一起邊唱邊做相應(yīng)動作,音樂第一段中的“咻~停”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第二段中的“咻~停”開始在教室自由飛停)讓我們張開翅膀翩翩飛舞吧!
2.分組進行飛行游戲:將幼兒分為三組,每組由隊長來帶領(lǐng)飛和停,隊長怎么飛停, 隊員就怎么飛停(隊長需帶上蜻蜓翅膀)
師:我們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師怕你們飛丟了!想要安全的飛到我們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隊長來帶著我們飛(請三名幼兒戴上蜻蜓翅膀當隊長) 請我們的小朋友飛到隊長身后去吧!(幼兒自主選擇隊長)
師:待會呀,你們的隊長是怎么飛的,后面的隊員就要跟著怎么飛(教師做動作進行示范)你們的隊長怎么停的,后面的隊員就跟著怎么停(教師示范)我們看看是哪一隊先飛到我們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飛停時跟著隊長)
(五)表現(xiàn)音樂:利用樂器手搖鈴(飛時進行,造型停止)
師:(引導幼兒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還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們一起飛一飛(出示手搖鈴并向幼兒介紹)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用手勢示意幼兒重復)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搖鈴
師:你們看它像什么呀?(讓幼兒觀察手搖鈴) 幼 1:皇冠!
幼 2:項鏈!
師:(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幼兒傳遞樂器)現(xiàn)在我們跟著好聽的音樂,帶著樂器朋友一起飛一次吧(播放音樂,幼兒帶著樂器自由飛,結(jié)束后播放收發(fā)樂器音樂引導幼兒收樂器)
(六)再見歌(幼兒調(diào)整位置、坐姿,跟隨老師一起邊唱邊做律動)
師:我們今天跟著蜻蜓朋友飛了那么久!還去參觀了漂亮的花花綠綠的蜻蜓世界!現(xiàn)在到了該和它們說再見的時候啦!(播放再見歌,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做律動)
活動總結(jié)
(一)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緊緊圍繞活動目標來的,活動過程的環(huán)節(jié)從并列關(guān)系再到遞進關(guān)系,比較適合中班幼兒
(二)通過此次活動,幼兒基本能達到目標,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綠綠的蜻蜓》,在老師的語言提示下,能較好地去表現(xiàn)音樂中的進行和停止
(三)整個活動幼幼互動(飛停游戲)比較多,讓幼兒體驗到了與同伴交流玩耍的快樂
(四)教室空間有限,幼兒飛停游戲玩的不盡興,如果活動實施當天天氣較好,還可帶領(lǐng)幼兒去操場進行飛停游戲
(五)在飛停時,幼兒比較依賴教師的語言提醒(教師配音“咻~停”)應(yīng)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感知音樂中無歌詞部分的長短,以及可以“咻~停”幾次,讓幼兒在
飛停游戲過程中能夠自己獨立表現(xiàn)進行和停止
6、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裝飾畫:爸爸的領(lǐng)帶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領(lǐng)帶,感受不同的線條、花紋、色彩搭配后帶來的美感。
2.能選擇多種工具遷移已有線條、圖案、色彩經(jīng)驗裝飾爸爸的領(lǐng)帶。
3.熟悉爸爸衣飾特點,體驗給爸爸設(shè)計、制作禮物的快樂,產(chǎn)生愛爸爸的情感。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裝飾爸爸的領(lǐng)帶 PPT。
2.水彩筆、畫紙、花紋范例。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欣賞各種領(lǐng)帶,感受不同的線條、花紋、色彩搭配后帶來的美感。
2.難點:能選擇多種工具遷移已有線條、圖案、色彩經(jīng)驗裝飾爸爸的領(lǐng)帶。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一般誰會用到它?戴領(lǐng)帶的爸爸看起來怎樣?
2.創(chuàng)設(shè)“領(lǐng)帶博覽會”,帶領(lǐng)幼兒欣賞各種領(lǐng)帶。
師:今天我們這里要開領(lǐng)帶博覽會,一起來看看。
(1)請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領(lǐng)帶。引導幼兒從顏色線條、花紋等方面介紹自己喜歡的領(lǐng)帶, 感受圖案的美。
(2)教師進行總結(jié)、提升。
小結(jié):這些領(lǐng)帶有的是以動物、植物、花卉、植物造型為主,有的以色塊為基本造型, 還有的以線條做基本造型。
3.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領(lǐng)帶,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的爸爸會喜歡什么樣的顏色、圖案呢?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爸爸的喜好。
師:這里還有一些領(lǐng)帶沒有被創(chuàng)造出來,你們也來試試看。創(chuàng)作前請你來想一想你的領(lǐng)帶想用什么顏色、造型來創(chuàng)作?
可針對個別幼兒的需要進行指導,重點關(guān)注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1. 將作品展覽,師幼共同欣賞、評價作品,感受給爸爸制作禮物的快樂心情。
(1)把幼兒設(shè)計、制作好的領(lǐng)帶掛在繩子上進行展覽,鼓勵幼兒欣賞、講述。
(2)請個別幼兒從材料、圖案、制作方法等方面評價自己或同伴的作品。
師:你喜歡哪條領(lǐng)帶?為什么?
(3)結(jié)合幼兒作品,從圖案的運用、設(shè)計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點評。
活動反思:
領(lǐng)帶是男性特有的裝飾品,裝飾領(lǐng)帶的活動可以使幼兒熟悉爸爸的衣飾特點,從而更加留意、關(guān)心自己的爸爸。爸爸會被孩子的這份心意所感動,從而更關(guān)注孩子的情感需要。所以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便出示準備好的一條領(lǐng)帶,可是我班有的孩子說這是圍巾,有的說這是帶子……還有一個小朋友說“我爸爸也有這個 ”,我馬上接到他們說“這是領(lǐng)帶,爸爸的領(lǐng)帶”。
接著請幼兒觀賞領(lǐng)帶,說說領(lǐng)帶的顏色及花紋,這下孩子們說開了“有紅顏色、有藍顏色、有圓形……”我用一幅有一條大領(lǐng)帶的畫讓孩子們靜下來,“ 哇,好大的一條領(lǐng)帶哦,這條領(lǐng)帶你們覺得漂亮嗎”?啟發(fā)幼兒開動小腦筋,想想辦法來裝飾爸爸的領(lǐng)帶,并說說自己喜歡什么樣的領(lǐng)帶。我請鑫鑫小朋友來“領(lǐng)帶 ”上作畫,鑫鑫說他喜歡棒棒糖,所以她在上面畫了棒棒糖。接著請孩子們在各自的“領(lǐng)帶”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認為漂亮的東西,有的孩子畫的一座房子,有的孩子畫滿了愛心,還有的孩子把領(lǐng)帶涂成七彩色。畫好了之后請幼兒把領(lǐng)帶拿回家,親手為爸爸戴上,體驗成功的喜悅,表達對爸爸的愛意。
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非常開心地為爸爸裝飾領(lǐng)帶,但是看到孩子們最后的作品后我反思了一下:如果我能在活動前多準備幾條不一樣的領(lǐng)帶,讓孩子們直觀地看出領(lǐng)帶的區(qū)別,這樣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還有一點就是孩子上前作畫時應(yīng)給她們多一些時間,老師可和孩子共同把畫完成,不要急著畫沒完成就讓所有的孩子作畫。
7、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教案及反思:三個好朋友(共2課時)
奧爾夫活動音樂教案:三個好朋友(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不同動物的動作和聲音,并模仿各種動物。
2、引導幼兒通過打招呼游戲,創(chuàng)編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
3、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動物一起游戲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掛圖P.1、動物圖卡:貓、馬、鳥、鴨、狗、豬、鈴鼓
各式道具:紗巾、水袖、各類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老師今天把音樂書里的寶寶請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還帶來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畫。
師:嗯,寶寶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動物們玩游戲呢,寶寶說啊,叫到誰的名字,誰就要大聲的說“到”,可是,小動物們都不會說“到”,該怎么辦呢?于是,小動物們都想了個辦法,寶寶叫到它們的名字,他們就用美妙的聲音來回答。
二、肢體游戲
1、點名游戲
師:我們也一起來玩點名的游戲吧!老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大聲的說“到”,老師要是說“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說“到”,明白了嗎?
教師引導幼兒以肢體不同部位回答“到”。
師:我們可以用小嘴巴來回答,還可以用什么地方回答呢?還可以怎么說?(肩、手、臀、頭、舌頭)
2、肢體意識游戲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們都會怎樣動,來回答老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樣動。
肩:聳肩、揉肩、擺肩······
手:揮手、波浪手、推手······
腳:跳、跺腳、點地······
3、打招呼游戲
師:小動物們和寶寶玩的非常的開心,大家都覺得打招呼游戲真好玩,于是,他們把鈴鼓寶寶也請來了,小動物們聽到拍鈴鼓的聲音就會到處走一走,聽到搖鈴鼓的聲音就會和好朋友打招呼,說“你好、哈羅、嗨·····”還會扭動他們的身體哦!我們也一起來玩吧!
教師拍奏鈴鼓,幼兒到處走,教師搖奏鈴鼓,幼兒和同伴打招呼。
三、動物扮演
1、介紹動物
逐段播放CD,教師出示圖卡,幼兒模仿叫聲。
師:我們來聽聽小動物是怎么和寶寶打招呼點的吧!仔細聽,看看誰
會先出來呢?
2、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種動物圖片,幫助幼兒回憶不同動物的動作及聲音。
發(fā)放道具,請幼兒自己裝扮成自己喜歡的動物,聽音樂做律動。
三個好朋友(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學會通過不同的情緒表情、動作表達不同的的情感。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抽象圖形表現(xiàn)各種動物的叫聲。
3、在樂器演奏中體驗語詞節(jié)奏,并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P1、P2、動物圖卡、抽象圖卡、鈴鼓、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出示掛圖)師:寶寶和動物朋友在草地上開心的玩著游戲,寶寶點到他們的名字,每一只小動物就會用它們的叫聲回答寶寶。等了好久,小豬都沒有聽到寶寶叫到他的名字,傷心的要離開,原來寶寶忘了點它的名字了。
二、情感表達
1、觀察圖畫上動物的表情變化。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傷心的小豬吧!
引導幼兒觀察小豬每幅不同的表情。
2、練習各種表情變化。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里等媽媽回家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如果媽媽很久都沒回來,你們會不會擔心媽媽呢?你們是怎樣擔心媽媽的?很晚了,還是見不到媽媽回來,你們會傷心嗎?還會怎樣?過了一會。媽媽終于回來了,你們是不是很開心、快樂呢?開心快樂的時候你們會怎么做?
三、創(chuàng)作抽象圖形
1、聽辨動物叫聲,幼兒逐段聆聽CD,找出動物圖卡貼于黑板。
2、觀察掛圖,在動物圖卡旁畫出相應(yīng)的抽象圖形。
3、聽音樂,帶領(lǐng)幼兒一起用肢體各部位畫出抽象圖形。
四、樂器演奏
1、探索鈴鼓,感應(yīng)不同音效
師:小動物們特別喜歡和樂器做游戲,今天給大家準備了鈴鼓,每只小動物都會用不一樣玩法和鈴鼓玩呢,小貓說‘我的爪子很厲害,我喜歡用爪子抓鼓面’
2、發(fā)放鈴鼓,讓幼兒探索其他動物的玩法
3、師:小馬會怎樣玩呢?······
4、圓舞板體驗語詞節(jié)奏
引導幼兒傾聽語詞節(jié)奏,用圓舞板感應(yīng)每個樂句的最后三個字。
活動反思:
《三個好朋友》這首兒謠內(nèi)容通俗易懂,動物叫聲非常形象,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圍繞這首兒謠的三個重點安排了以上幾個活動環(huán)節(jié),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達到活動目標。首先在孩子們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對點名游戲非常熟悉,而且會用肢體不同部位與老師、同伴打招呼,孩子們對聽鈴鼓指令玩游戲興趣非常高。第一課時我們還進行了動物扮演游戲,逐段聽音樂幫助孩子們能更準確的聽出不同動物的叫聲及動作,并及時模仿能幫助幼兒增加對各種動物的動作熟悉度。在扮演過程中,分組角色扮演,有部分幼兒還不能清楚自己的角色,并沒有聽音樂進行,他們會跟著別人一起來表演其他角色,所以在合作意識方面還需要提高。
第二課時中,在創(chuàng)作動物叫聲的抽象圖形中,對我們班孩子來說難度比較大,最后老師和幼兒一起聽辨,邊聽邊畫出抽象圖形,讓孩子們在用肢體感受不同的抽象圖形,孩子們的動作不夠夸張,很難表現(xiàn)出不同動物的抽象圖形。最后在樂器探索中,通過對各種動物的特征,探索了演奏鈴鼓的不同方法。但在演奏過程中有些混亂,很多孩子不太記得,都得模仿老師。語詞節(jié)奏的練習相對較好。
8、幼兒園中班奧爾夫活動:富尼古利富尼古拉教案及課后反思
活動目標:
1、感應(yīng)音樂,練習“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的發(fā)音。
2、體驗音樂律動和語詞,能跟老師喊出各種口號。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光碟、掛圖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小寶寶沒有錢買禮物給媽媽,為了存夠買禮物的錢,每當家里來客人時,寶寶就抱著小豬存錢罐到處向客人要錢,媽媽看到了很生氣,但知道寶寶的一片心意后還是原諒了寶寶,并告訴寶寶:有些禮物是用錢買不到的。小朋友們覺得是什么呢?
二、感應(yīng)曲式
1、第一遍音樂(幼兒跟著老師做動作) 師:在音樂里尼聽到了什么呢?
(1) 練習“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的發(fā)音。(幼兒先跟老師念詞,幼兒會念了之后加快速度。再練習唱。)
2第二遍音樂:肢體感應(yīng)律動和語詞
第一段:拍手打節(jié)奏,句尾唱:“摘一朵花,摘一朵花”、|喝一口水,喝一口水、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擦一擦汗,擦一擦汗?!辈⒆龀鱿鄳?yīng)動作。
第二段:雙手握拳做加油狀,并念:“加油加油,努力往上爬。”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呼口號,高舉雙手揮舞。
句尾:師問:第幾名?生答:第一名。
3、第三遍音樂:步伐,體會不同的路程
師:寶寶玩得真開心,他邀請我們一起去爬山,小朋友要不要去?爬山的路會很崎嶇,要過山洞,還要跨過很高的石頭,小朋友會累嗎?
(1) 教師先請六個小朋友一起體驗爬山的樂趣。
(2) 請全班幼兒站隊體驗。配合音樂,幼兒排火車隊形,老師帶領(lǐng)走不同的路線及步伐。
步伐:踏步、矮步、跨走、跳躍。
路線:直、橫、彎
地質(zhì):滑的,不穩(wěn)的、窄的、高低不平的。
奧爾夫音樂教案: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 體驗不同的空間、步伐與路線帶來的樂趣.
2、 用樂器打出音樂節(jié)奏并喊出歡呼聲。
活動準備:
音樂光碟、圓舞板、打棒。
活動過程: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爬山吧。
一、登山旅程:空間、步伐與路線,體會不同的路途。
1、幼兒聽音樂在原地做動作,喊出口號聲,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2、幼兒排火車隊形,老師帶領(lǐng)走不同步伐,句尾做出“摘一朵花、|喝一口水、休息一下、擦一擦汗”的動作。并一起喊出歡呼聲
。二、樂器演奏(圓舞板、大棒)
1、常規(guī)培養(yǎng):排隊取樂器,拿到樂器的小朋友將樂器放在腿上坐好。
2、分組練習打節(jié)奏
3、合奏第一段:以二分音符奏樂,每一句句尾停。
第二段:奏樂并念出:加油??????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停)唱詞。
活動反思: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這首音樂輕快有趣,音樂節(jié)奏感很強,小朋友很喜歡。剛開始幼兒對”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幾個字的發(fā)音唱的不好,后來讓幼兒一句一句慢慢讀,速度慢慢加快,能讀得快了再學著唱。通過肢體動作及各種語詞讓幼兒感應(yīng)曲式,句尾念出語詞,小朋友學得很快,語詞掌握的比較好,但在最后的“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唱得還不好,還需要練習。小朋友很喜歡登山的游戲,教師設(shè)計情境,配合著音樂,帶領(lǐng)幼兒進行練習各種不同的步伐,體驗不同的步伐和路途,做出:踏步、跨走、跳躍等步伐,句尾做出語詞動作,這塊幼兒掌握得比較好。最后的樂器打奏中,我選擇了圓舞板和打棒兩種樂器,先讓幼兒看老師示范一次,樂器是在什么時候發(fā)出聲音的。徒手練習一遍,大多數(shù)幼兒很快就掌握了節(jié)奏,在第一遍樂器演奏中,幼兒還是沒能準確的拍對音樂節(jié)奏。第二遍演奏好一些。
9、幼兒園小班奧爾夫音樂活動:《咿呀咿呀呦》教案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游戲感應(yīng)“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
2、模唱唱名問答句,并體驗游戲活動中的快樂。
3、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掛圖P1、P2、呼啦圈、彩色飄帶、唱名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出示掛圖P2、P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察圖畫。
師:瞧,小動物們都在等著寶寶叫他們的名字呢,小貓、小馬、小鳥、小鴨、小狗、小豬,寶寶點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齊了,于是寶寶帶著所有的小動物一起去農(nóng)場,在農(nóng)場他們都非常的開心,高興地唱起了好聽的歌。
二、感應(yīng)特定節(jié)奏
1、肢體律動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動物們唱歌的聲音吧!
播放CD,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肢體律動。
動物叫聲部分感應(yīng)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應(yīng)“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
第一遍幼兒聽音樂觀察老師的肢體律動,第二遍請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不同的肢體動作,第三遍站起來圍圓圈活動。
2、道具游戲
(1)呼啦圈
師:寶寶帶著小動物們唱歌,還帶著他們玩鋸木頭的游戲??纯磳殞毥o小動物們準備了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該怎么玩呢?原來,寶寶已經(jīng)告訴了小動物們,他給每只小動物準備一間房子,聽到“咿呀咿呀唷”的音樂就要跳到房子里鋸木頭。
教師嘗試讓幼兒根據(jù)“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各種鋸木頭的動作。
播放音樂,分組游戲。
師:小動物們和呼啦圈一起玩真開心,他們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兩個人玩一個呼啦圈,聽到動物叫聲就和好朋友一起抬著呼啦圈散散步,聽到“咿呀咿呀唷”的音樂就兩人一起用呼啦圈鋸木頭。
播放音樂,若干名幼兒示范,再請全體幼兒一起做。
(2)彩色飄帶
師:小動物們用呼啦圈鋸了好多短短短短長的木頭,可還是不夠,寶寶給小動物們又送來了另外一種道具,瞧!這是什么?嗯,飄帶也會聽著“咿呀咿呀唷”的音樂鋸短短短短長的木頭哦!讓我們一起來幫小動物們吧!
播放CD,幼兒聽音樂鋸木頭。
三、模唱唱名
師:太好了,小朋友們真能干!寶寶要開始點名咯!寶寶這次想聽聽大家一起回答的聲音,寶寶問‘dddslls’小朋友一起回答‘mmrrd’.
1、教師請一名幼兒上來示范后,全班一起模唱答句。
2、請男孩女孩分組換角色交換問答句。
3、聽音樂把樂器送回筐里。
咿呀咿呀唷(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律動感應(yīng)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
2、聽辨動物音色,學會用動物叫聲替換語詞。
3、感受與體驗動物們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布球、動物圖卡(牛、狗、羊、馬、貓、公雞、青蛙、鴨、鳥、豬)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出示掛圖)師:瞧!寶寶和動物們在一起多開心啊!大家終于把木頭給鋸完了,好辛苦,大家都流了一身的汗。這時候,寶寶告訴了大家一個好消息,他要帶上小動物們和你們一起去洗澡咯!
二、感應(yīng)節(jié)奏
1、單人游戲
音樂部分請幼兒按拍子拍肢體部位,歌詞部分依老師指示洗刷身體部位。
2、雙人游戲
聽音樂走圓圈,音樂部分用布球拍打自己身體部位,歌詞部分給身邊的小朋友相互搓洗。
三、聽辨音色
師:小朋友都是整齊的排著隊伍去洗澡,小動物們也很聰明,他們也拍好了隊,讓我們一起聽聽是誰站第一個呢?
教師逐段播放音樂,請幼兒上臺找出動物圖卡按音樂順序排列好。
請幼兒扮演不同角色,聽音樂按順序排隊。
四、替換語詞
1、模仿動物造型
師:小朋友們,誰想當神奇的魔術(shù)師,今天的魔術(shù)師會變很多種動物,你們想變嗎?
教師示范模仿一種動物。幼兒依次模仿其他幾種動物的造型。
2、替換語詞
師:小動物們會唱咿呀咿呀唷的歌曲,還會用他們好聽的聲音唱出很特別的歌哦!
教師唱問句,幼兒試唱答句。
師:小牛小牛在唱歌····
幼:哞哞哞哞哞·····
播放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并替換語詞歌唱
活動反思:
在這首音樂游戲中,主要以三個方面為重點來安排活動環(huán)節(jié)。
第一點,感應(yīng)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在這方面我安排了律動感應(yīng)和道具感應(yīng),在第一課時中的律動感應(yīng),先是教師示范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律動,在孩子們熟悉節(jié)奏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編動作,大部分孩子能自己創(chuàng)作出有節(jié)奏的不同肢體動作,但是在表現(xiàn)的過程中體現(xiàn)得不夠好,短與長是分辨的比較好,可“短短短短”這個節(jié)奏在音樂中,孩子們跟不上,只有清唱的時候能體現(xiàn)出來。在后來運用道具呼啦圈和飄帶后,孩子們通過游戲的方式再一次感應(yīng)短短短短長的節(jié)奏時,有了很大的進步,我認為在音樂越熟悉的基礎(chǔ)上,孩子們才能表現(xiàn)得越好,這才能讓孩子們熟能生巧。第二課時在進行肢體感應(yīng)時,孩子們幾乎不需要老師的引導,大部分孩子可是把這個節(jié)奏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第二點,模唱唱名。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安排的時間并不多,只是讓孩子們練習了以問答句的形式來模唱。并且在第一課時當中屬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時間有限,我把這個重點放在了我們下午的離園前半小時,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有男孩女孩分組問答,有老師與孩子們的問答,有好伙伴之間的問答。但最后,我發(fā)現(xiàn),如果老師不要求唱唱名時,孩子們還是自然而然的唱出歌詞?!斑扪竭扪洁 边@句歌詞很特別,在孩子們的生活當中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孩子們不僅覺得新鮮而且覺得很有趣,所以更多的時候都是唱歌詞。
第三點,語詞替換。語詞替換已經(jīng)成了我們在音樂課中的一種習慣,只要是能換語詞的,我都鼓勵孩子創(chuàng)編語詞,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給孩子們更多創(chuàng)造的空間。在這首樂曲中替換語詞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音樂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再創(chuàng)編的話就能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并且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前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有一個聽辨動物的聲音,創(chuàng)編各種動物的不同動作,有了這樣的基礎(chǔ),對孩子們來說就沒什么難度。果不其然,結(jié)果孩子們表現(xiàn)的非常好。是啊!有了好的基礎(chǔ),才能有更好的發(fā)揮!
10、中班奧爾夫音樂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草原上的舞會》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應(yīng)音樂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風樂曲的節(jié)奏明快和熱情奔放。
2、嘗試發(fā)明不同的歡呼聲,體驗游戲的快樂。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yīng)的動作。
二、活動準備:
a:經(jīng)驗準備:
b:材料準備:
CD光碟、拉拉彩球、口哨、道具火堆、動物圖卡、動作圖卡。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聽辯音樂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熱情奔放的樂曲。
難點:能聽辨特定音效變換動作。
四、活動過程:
(一)暖身入場(音樂:幸福拍手歌)
導語:今天我要去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想跟我一起去嗎?我高興的時候會喊一聲“歐耶”,你們呢?
(二)故事引導
師:今天寶寶家要舉行一個宴會,來了許多客人,寶寶很高興,拿出他最喜歡的玩具請小客人玩,這時,甜甜阿姨和她的女兒小點點也來了,寶寶很熱情地招待了她們。家里好熱鬧呀,寶寶的爸爸媽媽決定舉行一場篝火晚會。
提問:小朋友,還記得在我們在電視上看過篝火晚會嗎?篝火晚會都有些什么呢?
(三)感應(yīng)音效
1、第一遍音樂:幼兒安靜欣賞,教師動作提示。
導語:聽!寶寶家的篝火晚會開始咯!篝火晚會開始的時候會有一個特別的聲音,一起來聽聽是什么聲音。
提問:在音樂里你們都聽到了什么聲音?(哨聲、呼應(yīng)聲)
音樂讓我們感覺怎么樣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2、第二、三遍音樂:手足律動
導語:你們想?yún)⒓芋艋鹜頃?音樂里有一個哨子聲,當你聽到哨子聲時把你的手舉起來打招呼(喲呵~)。
a. 音樂:(坐)拍身體各部位
哨聲:做舉手狀(歡呼)
導語:你們的歡呼聲真好聽,我再站起來表演一次。
b. 音樂:(站)拍身體各部位
哨聲:做舉手狀(歡呼)
3、第四遍音樂:動物律動
導語:你們的呼應(yīng)聲把森林里的一群小動物都叫來了,我們來看是誰來了?(從易到難出示動物圖卡),(學動物律動)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當聽到哨聲的時候就變成各種小動物,再聽到哨聲就再變成另外一只動物。
音樂:模仿動物特征
哨聲:動物叫聲
(四)口技律動
師: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寶寶開心的時候是怎么喊的?我們也來學學吧(喲呵~)。除了可以這樣叫,還可以怎樣叫呢?配上相應(yīng)的動作(發(fā)出各種聲音練習)。
音樂:做舞蹈動作
哨聲:歡呼聲
(五)篝火游戲
導語:我發(fā)現(xiàn)你們參加篝火晚會的時候會唱會跳了,我呀給你們準備了篝火晚會里必須有的東西,你們猜猜是什么?(出示啦啦彩球和火堆)
注意:交代游戲規(guī)則,練習一遍
音樂:手持拉拉彩球跳舞。
哨聲:向空中拋接拉拉彩球
(六)結(jié)束活動。
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該回家啦!咱們走吧……(聽音樂出場)
教學反思:
活動的設(shè)計主要以聽哨聲來感應(yīng)特定音效貫穿整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音樂節(jié)奏明快,孩子特別喜歡。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達到目標的要求,也感受到原野風樂曲的風格。
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好也有不足之處。好的是,在整個課堂氣氛中孩子都很活躍,一直處于興奮狀態(tài),上課也很認真,常規(guī)也比之前好多了。然而,不足的是,在手足律動模仿環(huán)節(jié),給孩子的鋪墊沒做到層層遞進。對于孩子的各種發(fā)明,沒能及時請出孩子示范表演,引導其他孩子跟學并模仿。最后游戲環(huán)節(jié)也沒提醒孩子把自己發(fā)明的歡呼聲用在游戲中,稍有脫節(jié)。
不過,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xiàn)還是讓我比較滿意的,因為孩子在活動時都比以往活躍很多?;疽陨系恼麄€活動流程基本上能達到我預(yù)設(shè)的活動目標。
11、幼兒園教案中班美術(shù)活動:小蜻蜓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蜻蜓的身體結(jié)構(gòu)特征。
2.能大膽畫出各種動態(tài)的小蜻蜓,并添加相關(guān)景物,豐富畫面內(nèi)容。
3.在繪圖的過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對稱美。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示范用紙、水彩筆
【活動建議】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小小飛機大眼睛,兩只翅膀輕又輕,飛東飛西忙不忙,消滅害蟲有本領(lǐng)。
提問: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長什么樣嗎?它喜歡在什么地方飛來飛去,做什么?
(2)小結(jié):小蜻蜓的身體細長,有兩對透明的大翅膀。我們經(jīng)??吹津唑扬w得很低用尾巴點水,這是她在產(chǎn)卵。它喜歡捕食蒼蠅,蚊子,飛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蟲的天敵,我們要看護小蜻蜓,不能傷害它。
2.教師講解作畫步驟。
(1)在紙的中間畫兩個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對稱的,有個蜻蜓的眼睛為什么那么大呢?
總結(jié):蜻蜓的眼睛是復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東西, 所以很大。
(2)蜻蜓的翅膀有兩對,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兩端有紅色的翅痣,在飛行時, 能夠防止震動,保持平衡。
(3)蜻蜓的身體腹部像長長的 U 字,它的尾巴長長的。3.畫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飛的形態(tài)。
(1)小蜻蜓的樣子不變,只要改變它的方向,啟發(fā)幼兒畫出各種飛行方向和動態(tài)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畫的大大的,身體細細的。
(2)在畫面上添加景物。
(3)鼓勵幼兒畫出景物,并大膽涂色,注意構(gòu)圖合理。
4.作品評價
將幼兒作品貼在作業(yè)欄中,互相欣賞,說說哪些蜻蜓畫的漂亮,哪些畫的內(nèi)容豐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屬于學前藝術(shù)領(lǐng)域,《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教育)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操作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币虼耍鳛榻處煹奈乙蔀橐l(fā)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整個活動以游戲化、情節(jié)化的形式展開?;顒又?,我創(chuàng)設(shè)了良好的游戲情節(jié),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tài)中自主地學習?;顒痈淖兞艘酝鶄鹘y(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對幼兒能力、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