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媽媽的生日》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大班數學教案《媽媽的生日》反思
活動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有規(guī)律的排序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美。孩子們在生活中也會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xiàn)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媽媽的生日》。想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排序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鼓勵幼兒善于發(fā)現(xiàn)與眾不同的現(xiàn)象。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guī)律排序的樂趣,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目標:
1、用AAB排序規(guī)律為媽媽設計項鏈。
2、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用AAB排序規(guī)律為媽媽設計項鏈。
活動準備:
1、知道媽媽的生日。
2、掛歷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說媽媽生日
幼兒交流,說說自己媽媽生日是幾月幾日?
小結:通過交流,每個人不但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生日,還知道了其他小朋友媽媽的生日。
二、送媽媽禮物
1、媽媽過生日了,你會送媽媽什么禮物?
小結:過生日可以送給媽媽很多很多禮物,可以自己折花、也可以給媽媽買蛋糕唱生日快樂歌、還可以抱抱親親媽媽。
過渡語: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要生日了,她為媽媽親手串了一根項鏈。
2、項鏈美嗎,為什么?
小結:項鏈很美,因為項鏈上有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排列的很整齊,是有規(guī)律排列的。[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又是小朋友自己親手制作。
3、幼兒觀察討論項鏈是如何有規(guī)律的排列。
小結:要想讓項鏈上漂亮,一定要有規(guī)律。
三、設計項鏈
為自己的媽媽設計一根項鏈,要求項鏈一定要有規(guī)律。
1、幼兒用AAB的排序規(guī)律為媽媽設計項鏈。
2、你是怎么樣給項鏈排列的?
活動延伸:
1、媽媽生日除了送項鏈,還可以送什么禮物?
2、在個別化學習過程中,可以按照AAB的排序規(guī)律給媽媽設計蛋糕等。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為主旨,結合幼兒的生活實踐,將抽象的按規(guī)律排序具體化、生活化,從而幫助幼兒輕松的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通過給媽媽制作生日禮物,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生日月份猜猜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口算加減算式題,知道不同的加減算式題會有相同的得數。
2、了解同伴的生日,關注他人的情感。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全體幼兒的生日月份匯總背景圖,加減算式題卡若干,大小不同的三個盒子,任務卡,記錄紙每人一份,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生日禮盒。
(價值分析:激發(fā)幼兒興趣)
今天我收到了一份禮物(出示禮盒)
1、這是什么?
2、揭示今天的任務:只有闖過三關才能找出馬上要過生日的朋友。
二、破解生日密碼。
(價值分析:嘗試口算加減算式題,知道不同的加減算式題會有相同的得數。)
第一關:破解老師的生日密碼。
1、了解生日月份匯總圖里的12個數字代表了一年中的12個月份。
2、猜猜兩位老師的生日密碼。
根據兩張算式題卡(一張加,一張減),猜一猜兩位教師的生日月份。
第二關:破解同伴的生日密碼
(感知同一個得數,可以用許多不同的算術題來表示)
1、老師這里有許多小朋友的生日密碼卡,請每個孩子選擇一張,只能選朋友的,不能選自己的。
2、破解密碼后貼到相應的月份下面。
3、匯總朋友的生日月份:
?哪個月過生日的孩子最多?
?哪個小朋友和老師在同一個月里過生日的?
小結:同樣是這個月的生日,可是他們的密碼(算式題)卻可以不一樣。相同的一個得數,可以編制出不同的算式題。
第三關:編制生日密碼。
(進一步體會同一得數可編制不同加減算式題)
1、選擇一個生日月份編制兩個不一樣的密碼。
2、同伴互相交流檢驗。
3、集體檢查。
三、為同伴慶祝生日。
(價值分析:有關注他人的情感)
原來是哪些小朋友在這個月要過生日?我們一起來為他們慶祝生日吧!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3、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媽媽的生日》含反思
活動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有規(guī)律的排序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美。孩子們在生活中也會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xiàn)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媽媽的生日》。想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guī)律排序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鼓勵幼兒善于發(fā)現(xiàn)與眾不同的現(xiàn)象。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guī)律排序的樂趣,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目標:
1、用AAB排序規(guī)律為媽媽設計項鏈。
2、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用AAB排序規(guī)律為媽媽設計項鏈。
活動準備:
1、知道媽媽的生日。
2、掛歷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說媽媽生日
幼兒交流,說說自己媽媽生日是幾月幾日?
小結:通過交流,每個人不但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生日,還知道了其他小朋友媽媽的生日。
二、送媽媽禮物
1、媽媽過生日了,你會送媽媽什么禮物?
小結:過生日可以送給媽媽很多很多禮物,可以自己折花、也可以給媽媽買蛋糕唱生日快樂歌、還可以抱抱親親媽媽。
過渡語: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要生日了,她為媽媽親手串了一根項鏈。
2、項鏈美嗎,為什么?
小結:項鏈很美,因為項鏈上有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排列的很整齊,是有規(guī)律排列的。[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又是小朋友自己親手制作。
3、幼兒觀察討論項鏈是如何有規(guī)律的排列。
小結:要想讓項鏈上漂亮,一定要有規(guī)律。
三、設計項鏈
為自己的媽媽設計一根項鏈,要求項鏈一定要有規(guī)律。
1、幼兒用AAB的排序規(guī)律為媽媽設計項鏈。
2、你是怎么樣給項鏈排列的?
活動延伸:
1、媽媽生日除了送項鏈,還可以送什么禮物?
2、在個別化學習過程中,可以按照AAB的排序規(guī)律給媽媽設計蛋糕等。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為主旨,結合幼兒的生活實踐,將抽象的按規(guī)律排序具體化、生活化,從而幫助幼兒輕松的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通過給媽媽制作生日禮物,使幼兒對有規(guī)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大班數學教案《年媽媽的孩子》含反思
設計意圖
這一活動來源于生活。年歷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是比較常見的,在年歷中蘊涵著很多知識,特別是數學方面的知識,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讓幼兒學習了解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教學充滿生活的氣息。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
2、學習使用年歷查找日期。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日常已觀察過年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知道自己的生日,認識漢字年、月、日。
2、房子年歷卡片、數字卡(12、365、31、30、28)、漢字卡(大月、小月、平月)
活動過程:
一、出示房子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看,這里有幾座房子呀?(12)每座房子里面住著一些數字寶寶,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座房子里住的數字寶寶一樣多嗎?奇怪。怎么有的住了31個、有的住了30個、有的又是28個呢?想知道原因嗎?請聽個故事,答案就在故事里?!?/p>
二、欣賞故事,加深理解。(邊講邊出示數字卡)
1、師:“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有多少個?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幾座房子?”
2、師:“這12座房子連起來就是1年,每座房子代表1個月,那一年共有幾個月呢?”
小結:原來一年有12個月把所有的天數加起來總共有365天呢。
三、了解大月小月。
出示數字卡(31、30、28)
1、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還有的是28天,是哪幾個月呢?請三個小朋友來找一找、排一排。”
2、師:“誰能將這幾個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排列?!?/p>
3、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一排31天的這幾個月和下面一排30天的這幾個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把所有是31天的月叫大月,是30天的月叫小月。
4、師:“還剩幾月了?有幾天?二月是這一年中天數最少的一個月,我們叫它平月。”
總結:剛才我們了解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平月只有28天。
四、了解練習查找日期。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呢?我們來找找在哪?”(請個別幼兒來找)你是怎么找的?”
小結:原來先要找?guī)自?,然后在它下面找?guī)滋枴?/p>
2、集體練習“找生日”。
師:“前幾天請小朋友回去了解了自己的生日,想不想來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在哪?”“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的生日在哪是幾月幾日?”筆圈。
3、個別操作,鞏固練習。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這是哪一年的年歷?在一年中要過很多節(jié)日模擬知道這是什么節(jié)嗎?能把這些節(jié)日9從年歷上找出來嗎?”(幼兒互相說說,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年歷上找自己的生日、節(jié)日,回去可以幫爸爸、媽媽找找他們的生日,還有其他的一些節(jié)日。”
活動反思:
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展開,使幼兒比較形象、直觀的了解的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活動中給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幼兒的興趣較濃厚。
5、大班數學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熊過生日》
設計意圖:
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更好的運用于生活中。大班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處于幼兒期向少兒期的過渡階段,面臨著幼升小的重要挑戰(zhàn)。為了提高幼兒的數學能力,引導幼兒學習等分。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小熊過生日》。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真諦,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從而促使孩子的思維向科學的思維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對形狀、容量、數量進行四等分,了解同一物品等分的不同方法。
2、把自己的方法大膽的介紹給同伴。
3、運用數學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食物(糖果、魚柳絲、飲料、熟肉片)。
2、正方形與圓形紙片、剪刀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在游戲中積累生活經驗。
活動難點:
了解一物等分的不同方法。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小熊要過生日,它邀請了小貓、小豬、小兔、長頸鹿四個小動物來做客。幫助小熊來平分4份好吃的。
二、分紙片——積累等分經驗。
1、嘗試對正方形的紙片進行四等分
用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東西分成4份?
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對分的好的幼兒給予鼓勵。
2、分享交流(幼兒演示)
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來的四份是否一樣大?
有哪些小朋友有不一樣的分法?
將正方形的三種分法擺給幼兒看,然后請幼兒比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小結:像這樣把一個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等分出來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整體小,整體比部分大。
三、分食物——分享等分的方法
1、對食物進行四等分
小熊還準備了其他的食物,可是他也不會分,你們還愿意幫他嗎?
顆粒、條狀、液體食物的四等分。
2、你剛才分了什么?你是怎么分的?
小結:條狀的東西我們可以用對折的方法分,一顆一顆的糖果我們可以數著分,液體的飲料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我們也叫做目測進行四等分。
活動結束:
1、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2、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明年再來過生日。
延伸活動:
小熊還準備了一個生日蛋糕,那要怎么分呢?隱含有厚度食物四等分的方法。
活動反思:
活動與生活密切相連,很投幼兒的胃口,上起來較輕松。此次活動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活動當中,幼兒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個體演示,學會對物體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對同一物體進行不同分法等分時幼兒做得不夠全面,但幼兒能夠去嘗試已是很不容易了。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發(fā)揮孩子的主體作用,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把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動生動形象。用實物來進行教育活動,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不足之處:
語言不夠生動,表情也缺少親和力。
6、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找生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在日歷上尋找月份、日期、星期的方法。
2、體驗在日歷中找到生日的快樂感。
PPT、日歷表等
活動過程:
出示日歷,發(fā)現(xiàn)日歷中的秘密
——看,這是什么?
——你們發(fā)現(xiàn)日歷上有什么秘密呢?
教師小結:日歷中有月份,日期和星期,每個數字代表每一天,每天都有人出生。
學習找月份、日期的方法
出示寶寶照片,引出生日話題
——你們看小寶寶出生了,是在哪天呢?
——請你幫小寶寶找到她的生日。
——師幼驗證。
出示ppt,學習尋找方法
教師小結:首先我們要找月份:5月,再找日期:10號,瞧,小寶寶的生日找到了。
3、鞏固練習,"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找找老師的生日。
學習找星期的方法。
幫助老師找生日在星期幾?
師幼驗證。
梳理尋找方法。
鞏固練習,找找客人老師的生日在星期幾?
四、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xiàn)實,存在于現(xiàn)實,并且應用與現(xiàn)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xiàn)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fā)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7、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圖形寶寶過生日》含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常見的幾種幾何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平時也喜歡用圖形進行拼拼、貼貼,對幾何圖形有著濃厚的興趣。
于是我設計這堂數學活動《圖形寶寶過生日》。以圖形寶寶過生日為主線,通過聽聽、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并掌握有關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嘗試創(chuàng)作的欲望"出自:屈;老.師",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掌握常見幾何圖形的特征,能用兩個及以上的圖形拼出新的圖形。
2.發(fā)展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對圖形的濃厚興趣。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
2.幼兒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yè)紙;每桌幾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興趣激發(fā):
1、提問:今天,顏老師請來了一些朋友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單擊興趣激發(fā)菜單,課件出示笑臉的正方形、圓形。)
2.提問: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圓形有什么特點?(單擊下一步,出示驗證結果,正方形有四條一樣長的邊,四個相同的角,是方方正正的,而且露出了笑臉,圓形是由一條封閉的曲線圍成一個圓圓的形狀,也露出了笑臉。)
3.過渡;咦!有什么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么高興呢?(單擊下一步,有許多好吃的、收到了許多禮物、有生日蛋糕等。小朋友們猜一猜。)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課件里出示許多圖形寶寶)許多朋友要來祝賀。
4.找找:你們看!它們是誰?(單擊找朋友,分別出示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喲!這么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像呢?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像的朋友,那跟圓形相像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5.小結:今天是正方形和圓形的生日,許多的圖形朋友來慶祝生日,小朋友們幫助它們找到了相似的圖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
二.興趣體驗:
(一)觀察探索
1.游戲:捉迷藏。三角形雖然沒有相像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
(1)找圖形(單擊觀察探索,課件出示一副由多種圖形組成的情景畫面)。
(2)提問:說一說找到什么圖形有幾個。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里?(課件里準備一些常見圖形出現(xiàn)的場景或物品)
(二)趣味游戲
1.變魔術現(xiàn)在顏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新的圖形娃娃來。
(1)變魔術(單擊趣味游戲,課件中準備許多不同的圖形可以拖拉的然后請一位或幾位幼兒到前面拼出新的圖形娃娃來)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么圖形和什么圖形變成了什么新的圖形寶寶?
三.操作拼圖
1、剛才***小朋友和***小朋友分別用**形和**形拼出了新的圖形朋友,你們也想試一試嗎?顏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許多不同的圖形,接下來就請你們用這些不同的圖形,拼出你們喜歡的東西。(單擊拼圖操作)
2.講解拼圖的要求,組織小朋友們進行拼圖活動,并將拼的新圖形用相機拍下來,放到電腦中。
3.講評拼圖:根據小朋友們剛才拼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觀看電腦,并講述你是用什么圖形評出了什么?
四.活動延伸
1.小結:你們變出這么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我們就用小朋友拼出來的新的圖形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正方形和圓形寶寶好嗎?
2.有的小朋友還想拼其他的圖形,老師在活動區(qū)投放這些幾何圖形,小朋友們以后可以自愿組合拼出其他更多更漂亮的圖形。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對幾何圖形有著濃厚的興趣。本活動是嘗試將領域與藝術領域相結合。活動以圖形娃娃過生日為主線,通過聽聽、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并掌握有關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嘗試創(chuàng)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
8、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生日大禮物》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嘗試閱讀各類盒子包裝廣告,猜測盒中物品名稱、用途。
2、能夠按不同的方法為包裝盒分類并學習用表格記錄分類結果。
3、體驗通過送禮物傳遞關愛帶來的快樂。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各類盒子,貨架,空白表格。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帶上生日帽]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周老師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幼:帶了生日帽)為什么要戴生日帽呢?(幼:老師要過生日了)
師:你們猜對了,我馬上要過生日了。可是,到現(xiàn)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我都還沒有收到禮物呢,你們愿不愿意送生日禮物給我啊?(幼:愿意)
(二)通過閱讀盒子包裝信息,挑選合適的禮物。
師:你們看,那里的貨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禮物,請你們不要打開盒子,為我挑選一件合適的禮物。挑選好后請帶著你的禮物回到座位上。
(三)介紹自己挑選的禮物。
師:哇,你們?yōu)槲姨暨x了這么多禮物啊!誰愿意給我介紹一下,你為我挑選的禮物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為我選了許多的牛奶,誰能告訴我這些都是什么口味的牛奶啊?(引導幼兒觀察包裝廣告,了解相關信息)
師:有的小朋友為我選了鞋子,我們看看上面的圖畫,你覺得這是一雙什么鞋子?我穿合適嗎?(如果不合適請這位小朋友再為我挑選一份禮物。)
(四)介紹自己的分類方式。
師:謝謝你們?yōu)槲宜偷亩Y物,這么多禮物堆在這里,為了整理我把這些禮物分一下類,(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你們看,是按照什么分成幾類?(幼:按用途分成兩類)那請你們幫我把禮物放到合適的貨架上面吧。
(五)統(tǒng)計每類禮物的數量。
師:我們來檢查一下,你們的禮物是不是都放對了。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數數不同種類的禮物分別有幾樣。[示范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
師:什么禮物選的人最多啊?什么禮物選的最少?
(六)為禮物分類并用記錄表的形式記錄分類結果。
師:除了這個方法,你們還有其它分類方法嗎?老師為你們提供了這些禮物的圖片,請你們兩個小朋友一組,商量一下,可以按什么方式分成幾類,擺放好后在空白記錄紙上用合適的符號記錄下來。
(七)介紹自己的分類方式,活動結束。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們是按照什么分類的?有哪幾組是用的一種辦法?
師:謝謝你們送了我那么多禮物,還為我整理好禮物,周老師今天也有禮物送給你們,看是什么?(糖果)請享用吧!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最佳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xié)調發(fā)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9、大班優(yōu)質數學教案《掛歷上找出生日》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在掛歷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統(tǒng)計每月過生日的人數。
2、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積累有關統(tǒng)計和比較的經驗。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掛歷(1-12月份)張貼于活動室周圍。
2、小統(tǒng)計表、記號筆人手一份,人手一張貼有照片、寫有自己生日的小卡片一張。
3、教師用的大統(tǒng)計表一份、生日裝飾墻(十二個月用十二個美麗蛋糕圍成一圈)
4、已有經驗:幼兒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號,同時有認識掛歷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幼兒交流自己的生日。
A: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過生日嗎?(喜歡)那你的生日是幾月幾號呢?誰來告訴大家?
B:幼兒交流自己的生日。
2、在掛歷上找出自己的生日。
A:師:出示大掛歷: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那你們可以在大掛歷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嗎?(能)我們來看一看這1-12大數字表示什么?(月份)每個月下面的小數字表示什么?(幾月幾日)好!老師先考考你們!你們能幫老師在掛歷上找到生日嗎?(能)請一幼兒后問:你真能干!你是怎么找的?(先找月再找日,然后用筆圈出來)
下面小朋友去找一找吧!如果找的時候遇到困難,可以請我來幫忙。
B:幼兒自由地在掛歷上找出生日。
3、幼兒分組統(tǒng)計。
(1)幼兒分組進行統(tǒng)計。
師:小朋友真能干!在掛歷上找到了自己的生日,可是我很想知道每個月有幾個人過生日?你們說怎么辦?(幼兒說一說)
師:有些小朋友說可以去數一數、點一點,這個辦法真好!這就是統(tǒng)計。統(tǒng)計出來的數字可以記錄這些表上。出示表格:看!上面有什么?(數字)這些數字表示月,1表示……如果上面是1、2、3就是表示請你統(tǒng)計1、2、3月份有幾個小朋友過生日的,如果是5、6、7是請你統(tǒng)計5、6、7月份的。統(tǒng)計的結果記錄在什么地方?(后面)統(tǒng)計時,我們要從每個月的1號開始看,一排一排地看不要遺漏。下面分成四組,每組統(tǒng)計3個月。小朋友去試一試吧!
(2)幼兒相互驗證統(tǒng)計情況。
師:統(tǒng)計好的小朋友可以相互看一看,你們統(tǒng)計的結果是不是一樣的?如果不同請你們再去數一數。(小朋友以組自查,教師巡回觀察)
(3)組織幼兒交流:
師:剛才我們每組都相互檢查了,讓我們大家來交流下統(tǒng)計的結果。1、2、3月份分別有幾個小朋友過生日?誰來告訴大家?4、5、6月份呢?……(對數字寫錯的幼兒、對沒有小朋友過生日的那個月份如何表示等要有機教育),教師根據幼兒交流的情況將1-12月份過生日的人數匯總在大統(tǒng)計表上。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哪個月過生日的人數最多?為什么?哪個月過生日的人數最少?哪些月里過生日的人數一樣多?(分別用標記表示)
4、延伸活動:
師:這個月是幾月份?哪些小朋友在這個月要過生日?我想和大家開個生日PARTY,可是準備怎么樣給他們祝賀呢?小朋友可以先想一想,呆會兒我們再來進行交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自于幼兒的生活,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生日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們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將數學的統(tǒng)計知識和方法貫穿于其中,讓幼兒在輕松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同時,活動中,教師注意培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的自查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們學習得非常有興趣。(幼兒教育)
10、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巧虎過生日》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在買東西的過程中,理解 3 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2.體驗為朋友過生日的快樂,體驗朋友間的友情。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ppt,貨架和貨品圖片,籃子,黑板。
三、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1.看看今天誰和我們學本領?(巧虎)
2.(ppt 上出現(xiàn)巧虎和蛋糕)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那你們知道今天是巧
虎的幾歲生日?你們怎么知道的?
小結:原來只要數出蛋糕上的蠟燭,就知道巧虎過幾歲生日了。
(二)3 元錢買東西
1.第一次買東西
(1)巧虎邀請我們和他一起過生日,巧虎還要去超市給我們買些好吃的。你們
看到超市里有哪些貨品?這樣貨品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標牌上寫著數字幾就表示這樣貨品是幾元錢。
(2)巧虎口袋有 3 元錢,把 3 元買一樣貨品,要把 3 元錢用完,不多也不少,
你會買什么?(幼兒操作)
(3)說說你買了什么,多少錢?為什么你能買到這件貨品?
小結:3 元錢能買到一樣價格是 3 元的貨品
2.第二次買東西
(1)小兔琪琪也想給巧虎買生日禮物,琪琪想買什么樣的禮物呢,我們一起來
聽一聽。(3 元錢買到 2 樣)請你再去試一試。(請幼兒操作)
(2)說說你買到了幾樣東西,是什么,多少錢?
小結:3 元錢也可以買到 2 樣東西,一樣 1 元的貨品和一樣 2 元的貨品。
(3)請買錯的小朋友再去試一試,3 元錢買到 2 樣貨品,這次請你注意算好價格。
3.第三次買東西
(1)(汪汪)巧虎還邀請了小狗,小狗也想買東西,(ppt)小狗有多少錢?他想
要買幾樣東西?你是怎么看出來的?(3 根線表示買 3 樣貨品)
(2)說說這次你買了幾樣,每樣多少錢?
小結:3 元錢也可以買到 3 樣價格是 1 元的貨品。
(三)為巧虎過生日
1.巧虎今天過生日,你們幫助巧虎和他的朋友們買到了這么多東西,真高興,我
們一起來給巧虎唱生日歌。
2.為巧虎吹蠟燭。到班級里去分禮物。
活動反思:
活動與生活密切相連,很投幼兒的胃口,上起來較輕松。此次活動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