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課教案《動詞碰碰車》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大班語言課教案《動詞碰碰車》反思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如何使用動詞,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的連貫?zāi)芰Α?/p>
2、增強幼兒在自由表達時的自信心。
3、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今天我們玩一個新游戲,叫做"動詞碰碰車""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衣服,*必須是一個動詞。"
二、規(guī)則:
1、當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其他幼兒不可以提醒他。
2、不管其答案是對還是錯,其他小朋友都不可以笑他。
3、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能說出兩個正確答案的幼兒,將得到老師的獎勵。
三、幼兒的回答充分顯示了他們的智慧,答案有借衣服,穿衣服,傳衣服,遞衣服,晾衣服,量衣服,披衣服,撿衣服,剪衣服等。
其中出現(xiàn)了兩類不合適的答案。
第一類:沒有使用動詞,而是其他的詞性,如形容詞等。如長衣服,短衣服,紅衣服,冷衣服等。老師每次遇到這種狀況都會耐心細致地引導幼兒開動腦筋,鼓勵他們作出正確的回答。
第二類:使用了不夠文明的動詞,如:踩衣服,甩衣服,撕衣服,燒衣服,搶衣服,偷衣服,扔衣服等。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小朋友:"這些動詞用在這次的游戲中是可以的。但是老師希望你們在平時生活中千萬不要作出這種舉動。這樣會成為不受歡迎的小朋友的。"但在所有的答案中也不乏幾個比較出眾的答案,如:畫衣服。由于該幼兒的比較具有發(fā)散性思維,把老師所說的"衣服"不是停留在第一主體的層面上,而是上升到了一個被動的層面上。
四、在輪流將答案說出以后,進行精彩的搶答階段。
活動延伸:可以進行"副詞串串燒";"量詞大擂臺"等聽說類游戲,不斷地豐富幼兒的詞匯,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2、大班教案《碰碰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樂情緒,體驗碰碰車有趣的音樂。
2、能聽音樂做動作。
3、在游戲情景中正確使用人民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每人若干(裝在自己的口袋里),投幣箱二個。
2、碰碰車音樂、開汽車音樂。
3、用奶箱自制碰碰車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師:各位游客大家好,非常高興由我?guī)ьI(lǐng)大家到富華游樂城去玩碰碰車,請問你們準備好人民幣了嗎?
2、你身上有多大面值的人民幣?(請個別幼兒說說)
3、小結(jié):噢,原來這是1元、2元、5元、10元。1元和2元合起來是多少?1元和5元合起來是多少?(教師隨意將兩種人民幣合起來讓幼兒認識鞏固)
二、坐車買票
1、聽,大汽車來了,讓我們坐上大汽車出發(fā)吧,上車每人交費6元,謝謝合作。
2、幼兒從口袋中拿出6元塞進投幣箱,教師檢查幼兒拿的是否正確?!?、放音樂:開汽車 師幼搭成一列火車狀,幼兒根據(jù)音樂做出發(fā)、上坡、下坡、拐彎、到站的動作。
三、買游樂城門票
1、師:游客們,游樂城到了,請排隊下車,門票每人8元,請游客們準備好零錢開始買票吧!買好門票的游客請選一把小椅子坐下休息一會兒。2、幼兒從口袋中拿出8元人民幣,教師檢查幼兒拿的是否正確。
小結(jié):你們真是文明的游客,知道排隊買票。
四、探索碰碰車的玩法
1、你們玩過碰碰車嗎?(玩過)碰碰車是什么樣的?(圓形的、有天線、有方向盤、周圍有膠皮保護所以互相碰時碰不壞。)為什么叫碰碰車?(一碰就分開了)。
2、誰想上來試一試怎樣玩碰碰車,(請3-5名幼兒試試)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3、碰碰車左碰右碰開的速度太快會怎樣?(方向失靈)誰想上來試試碰碰車失靈的動作應(yīng)怎樣做?(請3—5名幼兒試一試)
4、聽,那邊傳來了玩碰碰車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師幼一起欣賞)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的心情怎樣?(高興、快樂等) 5、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這段音樂有什么特點?(前面幾句反復,教師可哼唱一下讓幼兒感受。)
6、反復的這段音樂可以做什么動作?(原地開一開碰碰車,再互相碰一碰。)一起來試一試開一開,碰一碰的動作。
7、中間有一段音樂很急,表示碰碰車怎么了(失靈)可以做什么動作?(原地轉(zhuǎn)兩圈)
8、最后音樂停了,表示碰碰車怎樣?(停下)用動作怎樣表示剎車呢?(身體停下,雙手使勁握住方向盤,用右腳踩剎車。)
五、玩碰碰車
1、想玩碰碰車嗎?那邊停放了許多的碰碰車,每人交費3元后就可以選一輛你喜歡的碰碰車了。
2、幼兒按教師口令做動作: 鉆進碰碰車,系好安全帶,握緊方向盤準備。
3、放音樂,幼兒隨音樂做動作: 開一開,開一開;碰一碰,碰一碰; 開一開,開一開;碰一碰,碰一碰; 方向失靈轉(zhuǎn)兩圈,握緊方向盤緊急剎車。
4、碰碰車除了用胯碰一碰,還可以怎樣碰?(屁股碰一碰,肩膀碰一碰,后背碰一碰,三人碰一碰等。) 放音樂,幼兒換一種碰法玩碰碰車。
5、碰碰車除了原地開,還可以怎樣開?(轉(zhuǎn)圈開,走著開,兩人面對面開等。) 放音樂,幼兒換一種開法玩碰碰車。
6、放音樂,幼兒隨意創(chuàng)編動作開碰碰車,但要注意安全。
活動延伸:
帶領(lǐng)幼兒到院子里開碰碰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選擇的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奶箱。將它進行簡單的加工,安上輪子,方向盤,穿上松緊帶,就是一輛即前衛(wèi)、時尚又實用的碰碰車了。這一材料,對于孩子們來說很新奇,他們都特別想玩。
這是一堂綜合活動課,將數(shù)學、音樂和游戲貫穿活動始終。整個活動體現(xiàn)了以下特別:一是在游戲情景中(去游樂城玩碰碰車)學會使用10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幣,比如說:游樂城門票每人8元,小朋友就能將1、2、5元的人民幣投入投幣箱中;二是在玩碰碰車的過程中,將動作和要求編成了簡單的兒歌,孩子們?nèi)菀渍莆铡H玢@進碰碰車,系好安全帶,握緊方向盤,準備!開一開,開一開,碰一碰,碰一碰;方向失靈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握緊方向盤,用腳踩剎車;三是碰碰車音樂幼兒較喜歡, ABA的音樂特點,很適合開碰碰車;四是孩子們在活動中主動開動腦筋探索玩碰碰車的不同方法,學習的欲望很高,收獲不少。
通過這節(jié)公開課,我覺得我進步不少,收獲很多,表現(xiàn)得更自信更自然了,語言較流暢,能真正地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去,把孩子當作真正的朋友。這堂課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是什么活動,師生共同參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快樂的。
3、大班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圖形碰碰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體驗圖形游戲的樂趣。
2.在圖形的移動、翻轉(zhuǎn)、拼接中,發(fā)展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3.探索用不同數(shù)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組合成新的圖形。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具:幾何圖形卡片6張(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課件、大記錄表。
2.幼兒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個、幾何圖形底板每組三個(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記錄紙每人一份,水彩筆每人一支。
活動重點:
用不同數(shù)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組合成新的圖形
活動難點:
嘗試合作將16個三角形裝入底座中。
活動過程
一、參觀圖形王國,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復習圖形,了解圖形方向改變但形狀不變。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導入活動。
二、拼搭圖形,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1.游戲:圖形碰碰樂(碰碰樂、碰碰樂,2個三角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樂。)
師:怎樣才算2個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結(jié):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兩個三角形才快樂。
2.宣布、講解游戲規(guī)則。
第一,聽清楚是“幾個三角形碰碰樂”,然后就去取幾個三角形。
第二,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圖形就在記錄紙中相應(yīng)的位置劃對號表示出來。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馬上轉(zhuǎn)向老師,小手放在膝蓋上。
3.幼兒進行第一次拼搭活動(2個三角形碰碰樂)。
師:2個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圖形?還能碰出其他的圖形嗎?
小結(jié):2個三角形能碰出一個正方形、一個比自己大一點的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4.幼兒進行第二次拼搭活動(4個三角形碰碰樂)。
師:2個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樣的幾何圖形,多幾個三角形碰一碰,又能碰出哪些圖形呢?請聽清楚這次是“幾個圖形碰碰樂”。請小朋友邊操作邊記錄。
小結(jié):真神奇,4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這兒多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同樣是長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學習運用圖形拼搭的經(jīng)驗解決問題(出示幾何圖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數(shù)一數(shù)每張桌子上有幾個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來有多少呢?
現(xiàn)在這些三角形寶寶玩累了想回家了,可這里只有一個底座才是這16個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個底座才是16個三角形的家呢?請說說理由。
2.幼兒嘗試將16個三角形送回家。
小結(jié):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個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滿;長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剛好合適。
活動延伸:
繼續(xù)探索3個、8個、12個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教學反思:
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東西充滿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玩具到食品,從服裝到建筑,等等,無所不在,無處不在。
4、大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動詞碰碰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如何使用動詞,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的連貫?zāi)芰Α?/p>
2、增強幼兒在自由表達時的自信心。
3、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今天我們玩一個新游戲,叫做"動詞碰碰車""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衣服,*必須是一個動詞。"
二、規(guī)則:
1、當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其他幼兒不可以提醒他。
2、不管其答案是對還是錯,其他小朋友都不可以笑他。
3、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能說出兩個正確答案的幼兒,將得到老師的獎勵。
三、幼兒的回答充分顯示了他們的智慧,答案有借衣服,穿衣服,傳衣服,遞衣服,晾衣服,量衣服,披衣服,撿衣服,剪衣服等。
其中出現(xiàn)了兩類不合適的答案。
第一類:沒有使用動詞,而是其他的詞性,如形容詞等。如長衣服,短衣服,紅衣服,冷衣服等。老師每次遇到這種狀況都會耐心細致地引導幼兒開動腦筋,鼓勵他們作出正確的回答。
第二類:使用了不夠文明的動詞,如:踩衣服,甩衣服,撕衣服,燒衣服,搶衣服,偷衣服,扔衣服等。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小朋友:"這些動詞用在這次的游戲中是可以的。但是老師希望你們在平時生活中千萬不要作出這種舉動。這樣會成為不受歡迎的小朋友的。"但在所有的答案中也不乏幾個比較出眾的答案,如:畫衣服。由于該幼兒的比較具有發(fā)散性思維,把老師所說的"衣服"不是停留在第一主體的層面上,而是上升到了一個被動的層面上。
四、在輪流將答案說出以后,進行精彩的搶答階段。
活動延伸:可以進行"副詞串串燒";"量詞大擂臺"等聽說類游戲,不斷地豐富幼兒的詞匯,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5、大班教案《動詞碰碰車》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如何使用動詞,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的連貫?zāi)芰Α?/p>
2、增強幼兒在自由表達時的自信心。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過程:
一、指導語:
"今天我們玩一個新游戲,叫做"動詞碰碰車""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衣服,*必須是一個動詞。"
二、規(guī)則:
1、當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其他幼兒不可以提醒他。
2、不管其答案是對還是錯,其他小朋友都不可以笑他。
3、 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能說出兩個正確答案的幼兒,將得到老師的獎勵。
三、幼兒的回答充分顯示了他們的智慧。
答案有借衣服,穿衣服,傳衣服,遞衣服,晾衣服,量衣服,披衣服,撿衣服,剪衣服等。
其中出現(xiàn)了兩類不合適的答案。
第一類:沒有使用動詞,而是其他的詞性,如形容詞等。如長衣服,短衣服,紅衣服,冷衣服等。老師每次遇到這種狀況都會耐心細致地引導幼兒開動腦筋,鼓勵他們作出正確的回答。
第二類:使用了不夠文明的動詞,如:踩衣服,甩衣服,撕衣服,燒衣服,搶衣服,偷衣服,扔衣服等。老師語重心長地教育小朋友:"這些動詞用在這次的游戲中是可以的。但是老師希望你們在平時生活中千萬不要作出這種舉動。這樣會成為不受歡迎的小朋友的。"但在所有的答案中也不乏幾個比較出眾的答案,如:畫衣服。由于該幼兒的比較具有發(fā)散性思維,把老師所說的"衣服"不是停留在第一主體的層面上,而是上升到了一個被動的層面上。
四、在輪流將答案說出以后,進行精彩的搶答階段。
活動延伸:
可以進行"副詞串串燒";"量詞大擂臺"等聽說類游戲,不斷地豐富幼兒的詞匯,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6、大班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快樂碰一碰》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分合方法。
2、進一步感知數(shù)的互補關(guān)系。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yīng)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學習過6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2、物質(zhì)準備:教具:記錄紙和筆。
學具: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
(2)組成連線:做成各種小動物形狀的底紋,頂部寫有6以內(nèi)的總數(shù),其他地方分為兩排,可以使組成總數(shù)的數(shù)字或點子。
活動過程:
1、快樂碰一碰。
◎“碰球”游戲。教師和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復習6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
◎找朋友碰一碰。請每個幼兒自己做一張5以內(nèi)的數(shù)卡,貼在胸前,聽音樂《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號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們合起來就是6?!氨疚膩碓?屈,老;師教案.網(wǎng)”邊唱邊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與他握握手,碰一碰身體。唱完以后還要再說一說:×和×合起來是6。
2、操作活動。
◎填空格。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分合式填空格。
◎幫瓢蟲找花。觀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蟲身上圓點的數(shù)量,請你連線幫瓢蟲找花。
◎給鄰居涂色。觀察樓房里居住的動物,請你用相同的顏色給他們的鄰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進行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數(shù)一數(shù)動物的數(shù)量,圈出相應(yīng)的數(shù)字。
3、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活動過程及結(jié)果。
◎?qū)δ塥毩⑺伎?,按要求認真書寫的幼兒給與表揚和肯定。
活動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收獲頗多,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于動腦思考選擇好教學方法。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yīng)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yīng)變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7、大班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三角形碰碰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幾何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發(fā)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2.嘗試將三角形裝入盒子,在移動、翻轉(zhuǎn)、拼接幾何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幾何圖形變化的樂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三角形人手12個,三角形底座、正方形底座、長方形底座各六個。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指認幾何圖形出示三角形"我是快樂的三角形,我最喜歡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戲了??纯次业哪男﹫D形朋友來了。"指認幾何圖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請幼兒指認旋轉(zhuǎn)后的幾何圖形。
二、拼搭幾何圖形,感受三角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1.玩游戲:三角形碰碰樂。
播放三角形聲音,請問你們聽到了什么?
2.怎樣才算2個三角形碰在一起了?(幼兒回答 老師在電子白板上演示,然后播放操作視頻)3.歸納小結(jié)。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要完全重合在一起,兩個三角形才快樂。
三、引導幼兒進行拼搭活動。
1.介紹操作規(guī)則。
第一,聽清楚是"幾個三角形碰碰樂"。第二,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條邊要全部"碰"在一起。
2.教師播放課件錄音 "碰碰樂、碰碰樂,2個三角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樂。"觀察幼兒拼搭情況。
3.提問:2個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圖形呢?
4.歸納小結(jié)。
5.教師再次播放課件錄音 "碰碰樂、碰碰樂,4個三角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樂。"請用4個三角形拼出一個大的長方形。
6.4個三角形"碰出"了一個長方形,現(xiàn)在請你任意移動一個三角形,把它變成另一個圖形??纯茨隳茏兂鰩讉€圖形呢?
四、送三角形回家。
1.出示幾何圖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你的12個三角形要回家了,這里只有一個底座才是這12個三角形的家,要把12個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送回去,拿一個底座是它們的家?
2.提問:你覺得12個三角形的家是哪一個底座?見你的名字貼貼到相應(yīng)的圖形中。"屈,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然后請你來說說你的理由。
3.請幼兒選擇自己認為的底座去操作。
4.提問:你們剛才送了之后,哪個底座才是正正好好12個三角形的家呢?請你說說理由。
5.歸納小結(jié):三角形底座太小,有幾個沒有放進去,正方形底座又太大,要再多幾個小三角形才行;長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剛剛好。
6.剛才選擇三角形和正方形底座的幼兒重新找一個長方形底座再次將12個三角形都送回家。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對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并且對它們有了一個認知的印象。但是幾何圖形對幼兒來說又是一個較為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于是,我選擇了此教案《三角形碰碰樂》,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自我操作發(fā)現(xiàn)了各種圖形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把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與實物形象聯(lián)系起來,讓幼兒在操作中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既可以鞏固對圖形的認識,增加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又能激發(fā)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鍛煉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培養(yǎng)操作能力。
在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在我的引導下探索各種形狀的組合。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豐富幼兒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同時,通過“轉(zhuǎn)動”幾何圖形、改變幾何圖形的方向,加深幼兒對幾何圖形主要特征的認識,并為后續(xù)的“圖形拼搭”活動作鋪墊。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用第一、第二……的方式宣布游戲規(guī)則,為的是幫助幼兒有意識、有條理地記憶。宣布游戲規(guī)則后我進行了及時得追問,加深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的理解?;顒又械谝淮尾僮魇怯?個三角形拼搭,第二次操作是用4個三角形拼搭,第三次是小組合作用16個三角形拼搭,拼搭的難度是越來越大,有效地挑戰(zhàn)了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以及動手解決問題等能力。
本次活動我以數(shù)學教育生活化為主導思想,以來自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圖形作為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活動的樂趣,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8、中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碰碰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理解內(nèi)容,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自覺地學習兒歌。
2、 充分利用兒歌的節(jié)奏約束幼兒亂碰撞的行為,培養(yǎng)幼兒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
3、 理解、學習詞:好脾氣。
4、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5、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游戲票每人一張,票上寫有1-6數(shù)字號碼;羊角球6-7只。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課題,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猜謎語:請幼兒回答這是什么車?
什么車子真好玩, 你碰我,我碰你,
軟軟的車座碰不壞, 大家玩得笑嘻嘻。
二、出示玩碰碰車的圖片,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
1、 為什么碰碰車你碰我,我碰你,不會發(fā)生危險?
2、 為什么碰碰車有好脾氣?或怎樣才算是好脾氣?
3、 用兒歌來總結(jié)幼兒的回答。
三、通過簡單游戲讓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 老師邊與幼兒游戲邊示范朗誦兒歌。
2、 請幼兒自覺學習兒歌,讓學得好的幼兒,老師要求他一起參加游戲并獎游戲票一張。。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在自覺的游戲中,幼兒學會朗誦兒歌。
3、 講明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并用兒歌節(jié)奏約束幼兒碰撞行為。
四、運用有趣的直觀玩具讓幼兒邊念兒歌邊充分游戲
1、 出示準備好的羊角球當碰碰車,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游戲欲望,并鞏固對兒歌內(nèi)容的掌握。
2、 教師示范羊角球當碰碰車的玩法,要求幼兒盡量用羊角球去碰。
3、 幼兒充分游戲。
4、 小結(jié)鼓勵后讓幼兒邊念兒歌邊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活動根據(jù)中班發(fā)展情況而選擇,比較容易熟念。在學習兒歌時,結(jié)合相應(yīng)的兒歌圖片,幼兒很容易就學會了,而且能達到活動目標。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時,也結(jié)合了鮮明的圖片,幼兒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及目標。而不足之處,是在選材時,應(yīng)選些較肯定的兒歌,教具,做起來也比較鮮明易懂。總的來說,整個活動還算是很成功的,活動基本達到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