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古詩詞大全100首簡短》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早春行(唐代-王維)
紫梅發(fā)初遍,黃鳥歌猶澀(sè)。
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fēng)吹散,衣愁露沾濕。
玉閨(guī)青門里,日落香車入。
游衍(yǎn)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雙棲綠草時。
2、菩薩蠻·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宋代-王安石)
數(shù)間茅屋閑臨水,窄(zhǎi)衫短帽垂楊里?;ㄊ侨ツ昙t,吹開一夜風(fēng)。
梢梢新月偃(yǎn),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guān)情,黃鸝(lí)三兩聲。
3、九日登長城關(guān)樓(明代-王瓊)
危樓百尺跨長城,雉(zhì)堞(dié)秋高氣肅清。
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hòu)揚旗旌(jīng)。
已聞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tún)細柳營。
極喜御戎全上策,倚欄長嘯晚煙橫。
4、大有·九日(宋代-潘希白)
戲馬臺前,采花籬(lí)下,問歲華、還是重九。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簾櫳(lóng)昨夜聽風(fēng)雨,都不似、登臨時候。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wèi)郎清瘦。
紅萸佩、空對酒。砧(zhēn)杵(chǔ)動微寒,暗欺羅袖。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強整帽檐欹(qī)側(cè),曾經(jīng)向、天涯搔首。幾回憶,故國莼(chún)鱸(lú),霜前雁後。
5、韜鈐深處(明代-戚繼光)
小筑(zhù)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zūn)來揖(yī)客,揮麈(zhǔ)坐談兵。
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6、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倫)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
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
7、早發(fā)焉耆懷終南別業(yè)(唐代-岑參)
曉笛引鄉(xiāng)淚,秋冰鳴馬蹄(tí)。
一身虜(lǔ)云外,萬里胡天西。
終日見征戰(zhàn),連年聞鼓鼙(pí)。
故山在何處,昨日夢清溪。
8、出塞(清代-徐錫麟)
軍歌應(yīng)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guān)。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guǒ)尸還。
9、歸田賦(兩漢-張衡)
游都邑(yì)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sì)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kāng)慨(kǎi),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mèi),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xiá)逝,與世事乎長辭。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xí)郁茂,百草滋榮。王雎(jū)鼓翼,鸧(cāng)鹒(gēng)哀鳴;交頸頡(xié)頏(háng),關(guān)關(guān)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zhuó),俯釣長流。觸矢(shǐ)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鯊(shā)鰡(liú)。
于時曜(yào)靈俄景,繼以望舒。極般(pán)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10、望江南·暮春(宋代-蘇軾)
春已老,春服幾時成。曲水浪低蕉葉穩(wěn),舞雩(yú)風(fēng)軟纻(zhù)羅輕。酣(hān)詠樂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百舌無言桃李盡,柘(zhè)林深處鵓(bó)鴣(gū)鳴。春色屬蕪(wú)菁(jīng)。
11、聞蟲(唐代-白居易)
暗蟲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
猶恐愁人暫得睡,聲聲移近臥床前。
12、南歌子·岸柳拖煙綠(五代-張泌)
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數(shù)聲蜀魄入簾櫳。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
13、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què),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mò)。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zūn)里。
14、楚人養(yǎng)狙(明代-劉基)
楚有養(yǎng)狙(jū)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fù)什一以自奉?;虿唤o,則加鞭箠(chuí)焉。眾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痹唬骸胺枪坏枚∨c?”曰:“否也,皆得而取也?!痹唬骸叭粍t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寤(wù)。
其夕,相與俟(sì)狙公之寢,破柵(zhà)毀柙(xiá),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fù)歸。狙公卒餒(něi)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shù)使民而無道揆(kuí)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shù)窮矣”。
15、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唐代-溫庭筠)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guān)山隔。金雁(yàn)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16、西江月·重九(宋代-蘇軾)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dāng)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pǔ)。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lán)不必看茱(zhū)萸(yú),俯仰人間今古。
17、虞美人·玉樓縹緲孤煙際(宋代-歐陽澈)
玉樓縹(piāo)緲(miǎo)孤煙際。徒倚愁如醉。雁來人遠暗消魂。簾卷一鉤新月、怯黃昏。
那人音信全無個。幽恨誰憑破。撲花蝴蝶若知人。為我一場清夢、去相親。
18、醉高歌·感懷(元代-張弘范)
十年燕(yān)月歌聲,幾點吳霜鬢(bìn)影。西風(fēng)吹起鱸(lú)魚興,已在桑榆暮景。
榮枯枕上三更,傀(kuǐ)儡(lěi)場頭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個臨危自省?
岸邊煙柳蒼蒼,江上寒波漾漾。陽關(guān)舊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斷腸。
十年舊劍長吁,一曲琵琶暗許。月明江上別湓浦(pǔ),愁聽蘭舟夜雨。
19、賀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韻(清代-黃景仁)
何事催人老?是幾處、殘山剩水,閑憑閑吊。此是青蓮埋骨地,宅近謝家之脁(tiǎo)??傄粯?,文人宿草。只為先生名在上,問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夢中昨來逢君笑。把千年、蓬(péng)萊(lái)清淺,舊游相告。更問后來誰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島。語罷看君長揖(yī)去,頓身輕、一葉如飛鳥。殘夢醒,雞鳴了。
20、四塊玉·潯陽江(元代-馬致遠)
送客時,秋江冷。商女琵(pí)琶(pa)斷腸聲??芍浪抉R和愁聽。月又明,酒又酲(chéng),客乍醒。
21、柳梢青·岳陽樓(宋代-戴復(fù)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jīn)。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zhēn)?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22、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xūn)風(fēng)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一作水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23、謝賜珍珠(唐代-江采萍)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xiāo)。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liáo)。
24、夜歸鹿門山歌(唐代-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qī)隱處。
巖扉(fēi)松徑長寂寥(liáo),惟有幽人自來去。
25、西銘(宋代-北宋·張載)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
于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
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yǎng)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yǎng);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于從而順令者,伯奇也。
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26、霜天曉角·桂花(宋代-謝懋)
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xiè)。占斷花中聲譽(yù),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jiē)月。
27、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唐代-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fēng)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fēng)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fā)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fù)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逼鸵嘁詾橹砸?。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dāng)有知音以傳示之。
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
夜聞鼯鼠叫,晝聒泉壑聲。
春風(fēng)正淡蕩,白露已清泠。
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
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
春木有榮歇,此節(jié)無凋零。
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
不意伶?zhèn)愖?,吹之學(xué)鳳鳴。
遂偶云和瑟,張樂奏天庭。
妙曲方千變,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靈。
驅(qū)馳翠虬駕,伊郁紫鸞笙。
結(jié)交嬴臺女,吟弄升天行。
攜手登白日,遠游戲赤城。
低昂玄鶴舞,斷續(xù)彩云生。
永隨眾仙去,三山游玉京。
28、解語花·梅花(宋代-吳文英)
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飛霙(yīng)弄晚。蕩千里、暗香平遠。端正看、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
酥瑩(yíng)云容夜暖。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冷云荒翠,幽棲(qī)久、無語暗申春怨。東風(fēng)半面。料準擬、何郎詞卷。歡未闌(lán),煙雨青黃,宜晝陰庭館。
29、鳴雁行(唐代-李白)
胡雁鳴,辭燕(yān)山,昨發(fā)委羽朝度關(guān)。
銜(xián)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連行接翼往復(fù)還。
客居煙波寄湘吳,凌霜觸雪毛體枯。
畏逢矰(zēng)繳(zhuó)驚相呼,聞弦虛墜良可吁。
君更彈射何為乎?
30、雜說一·龍說(唐代-韓愈)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兑住吩唬骸霸茝凝??!奔仍唬糊?,云從之矣。
31、信陵君救趙論(明代-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líng)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強秦之暴亟(jí)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趙,魏之障也。趙亡,則魏且為之后。趙、魏,又楚、燕、齊諸國之障也,趙、魏亡,則楚、燕、齊諸國為之后。天下之勢,未有岌(jí)岌于此者也。故救趙者,亦以救魏;救一國者,亦以救六國也。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zāi),夫奚不可者?
然則信陵果無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誅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趙不請救于王,而諄(zhūn)諄焉請救于信陵,是趙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趙,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焉(yān)耳。非為趙也,為一平原君耳。使禍不在趙,而在他國,則雖撤(chè)魏之障,撤六國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趙無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雖趙亡,信陵亦必不救。則是趙王與社稷(jì)之輕重,不能當(dāng)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yīn)戚(qī)之用。幸而戰(zhàn)勝,可也,不幸戰(zhàn)不勝,為虜(lǔ)于秦,是傾魏國數(shù)百年社稷以殉(xùn)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
夫竊符之計,蓋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竊符,如姬為公子竊符于王之臥內(nèi),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為信陵之自為計,曷若以唇齒之勢激諫(jiàn)于王,不聽,則以其欲死秦師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為信陵計,曷若見魏王而說之救趙,不聽,則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報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勸之救,不聽,則以其欲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則信陵君不負魏,亦不負趙;二人不負王,亦不負信陵君。何為計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趙,不知有王。內(nèi)則幸姬(jī),外則鄰國,賤則夷門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
嗚呼!自世之衰,人皆習(xí)于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jié)奉公之道,有重相而無威君,有私仇而無義憤,如秦人知有穰(ránɡ)侯,不知有秦王,虞(yú)卿(qīng)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趙王,蓋君若贅(zhuì)旒(liú)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專系乎符之竊不竊也。其為魏也,為六國也,縱竊符猶可。其為趙也,為一親戚(qī)也,縱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雖然,魏王亦不得無罪也。兵符藏于臥內(nèi),信陵亦安得竊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徑(jìng)請之如姬,其素窺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竊符,其素恃(shì)魏王之寵也。木朽(xiǔ)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權(quán)于上,而內(nèi)外莫敢不肅。則信陵安得樹私交于趙?趙安得私請救于信陵?如姬安得銜(xián)信陵之恩?信陵安得賣恩于如姬?履霜之漸,豈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眾人不知有王,王亦自為贅(zhuì)旒(liú)也。
故信陵君可以為人臣植黨之戒,魏王可以為人君失權(quán)之戒。《春秋》書葬原仲、翚(huī)帥師。嗟夫!圣人之為慮深矣!
32、別魯頌(唐代-李白)
誰道泰(tài)山高,下卻魯連節(jié)。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獨立天地間,清風(fēng)灑蘭雪。
夫子還倜(tì)儻(tǎng),攻文繼前烈。
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
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
33、麗人賦(南北朝-沈約)
有客弱冠(guàn)未仕,締交戚里,馳騖(wù)王室,遨游許史。歸而稱曰: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yàn)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芳逾散麝(shè),色茂開蓮。陸離羽佩,雜錯花鈿(diàn)。響羅衣而不進,隱明鐙(dēng)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池翻荷而納影,風(fēng)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隱媚。垂羅曳(yè)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馀膩。沾粉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領(lǐng),微風(fēng)動裾(jū)。
34、簡吳郎司法(唐代-杜甫)
有客乘舸(gě)自忠州,遣騎安置瀼(ráng)西頭。
古堂本買藉疏豁(huò),借汝遷居停宴游。
云石熒熒高葉曙(shǔ),風(fēng)江颯颯亂帆秋。
卻為姻(yīn)婭(yà)過逢地,許坐曾軒數(shù)散愁。
35、百一詩 十六(兩漢-應(yīng)璩)
太官有余廚。
大小無不賣。
豈徒脯與糗。
醯醢及塩豉。
36、飯祈澤寺(宋代-王安石)
駕言東南游,午飯投僧館。
山白梅蕊長,林黃柳芽短。
笭箵沙際來,略彴桑閑斷。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魚隨竹影浮,鳥誤人聲散。
翫物豈能留,干時吾自懶。
37、詩(魏晉-阮瑀)
白發(fā)隨櫛墮。未寒思厚衣。
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疎遲。
??謺r歲盡?;昶呛龈唢w。
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38、詩(魏晉-盧諶)
凜凜素秋。
日促宵長。
39、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魏晉-陸云)
攸攸昊天。
南正興言。
朱明有曄。
萬葉翠繁。
昌云垂天。
凱風(fēng)熙顏。
王臣在此。
貽宴于歡。
40、辟雍詩(兩漢-班固)
乃流辟雍。
辟雍湯湯。
圣皇蒞止。
造舟為梁。
皤皤國老。
乃父乃兄。
抑抑威儀。
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
示我漢行。
洪化惟神。
永觀厥成。
41、漁家傲 口浦澄霞(元代-沈禧)
浩渺湖邊三萬頃。無風(fēng)帖帖平如鏡。更好晚晴霞弄影。天宇凈。望空一抹胭脂凝。紫錦紅綃空茜靚。紆藍□碧祥光瑩。余暈飄搖斜復(fù)正??俺仭B湎脊满F遙相并。
42、問禮圖(明代-朱誠泳)
聃為柱下史,周禮在于斯。圣人不自圣,從聃一問之。
學(xué)琴暨問官,所學(xué)何常師。
43、送友人朱弘裕歸潼川(明代-周瑛)
君入諫垣初,諫垣井初甃。自烹五色石,細補青天漏。
天門北望何渺茫,有獸毛色金絲黃。雙目夾鏡齒如鋸,嚙人顱骨食人腸。
小臣愛國不愛死,飛章直入天門里。蠅頭細字三千馀,重為邦家說倫紀。
扶桑日出天雞鳴,玉皇穩(wěn)臥猶未醒。左右傳言卿大戇,干母之蠱不可貞。
西南有州大如斗,煩卿暫去作慈母。腹中春意萬斛深,遍歷郊坰活枯朽。
謫居下土今六年,西風(fēng)翩爾來朝天。天門深迥如昨日,扁舟依舊歸西川。
丈夫懷抱無好惡,但得志行心自樂。此身亦是水上漚,祿食何須計厚薄。
君不見黃仲昭,翰林詩思翻天瓢。秪為身居密勿地,不為天子賦元宵。
又不見林貴實,橫班獨立稱直筆。披肝苦為綱常謀,神鬼聞之皆欲泣。
吾邦文物古來多,清風(fēng)勁節(jié)今相摩。我因送君發(fā)豪氣,銅壺擊破為我歌。
44、題李息齋竹(明代-宋濂)
別駕聲名遠,先生節(jié)行尊。百年耆舊盡,二老典刑存。
已返遼城鶴,難招楚客魂。人間留翰墨,不獨重玙璠。
45、哭鄭僉事(明代-宋濂)
忍見蒼苔裹繡衣,西湖風(fēng)急旅魂悲。
紫羅半臂今猶在,免學(xué)歐陽寫恨辭。
46、題宗忠簡公誥(明代-宋濂)
青城妖祲連云赭,瞻烏靡止龍在野。百年藝祖舊河山,萬騎長驅(qū)若冰解。
京城留守一世豪,仰天雪涕風(fēng)蕭騷。起扶白日照河北,赤手欲障三秋濤。
義旂戛天天為泣,四方猛士聞風(fēng)集。自期徇國與天通,豈謂忠言反難入。
披肝上疏留至尊,乘輿不顧東南巡。拊床三叫大星落,非天棄宋良由人。
功業(yè)無成志可紀,古來英杰多如此。君侯心事漢武侯,偉氣英聲冠千祀。
我來已恨王世遲,不得親觀忠勇姿。每過鄉(xiāng)邑發(fā)猶豎,綸誥況是當(dāng)時為。
卻憶前朝司馬死,章蔡群奸乘間起。國雖未亂政先亡,萬里蒙塵從此始。
吁嗟黼輩真奴臣,賊君致寇肥其身。姓名污眼尚欲嘔,君侯在位能無嗔。
侯乎侯乎慎勿嗔,誰使彼奴操國鈞。君不見汴京禮樂正全盛,江南杜宇啼天津。
47、冬夜偶書(明代-王守仁)
百事支離力不禁,一官棲息病相侵。星辰魏闕江湖迥,松柏茅茨歲月深。
欲倚黃精消白發(fā),由來空谷有馀音。曲肱已醒浮云夢,荷蕢休疑擊磬心。
48、謝平江送至廣通(明代-楊慎)
明月清風(fēng)渡兩橋,相隨百里不辭遙。
共憐話別無長夜,紅燭清樽碧玉簫。
49、臘朔后再向毛園醉梅(明代-楊慎)
東閣早梅春巳破,南枝初月夜不遲。羅浮仙人再入夢,楊州何郎仍賦詩。
留連錦席坐云暖,瀟灑玉樹臨風(fēng)欹。嫣然正用啟粲齒,?爾無勞嗟鬢絲。
50、謝同鄉(xiāng)諸公寄川扇 其一(明代-楊慎)
鳳箑分封到海陬,魚緘千里自巴丘。綺寮白晝懸明月,珍簟朱炎借早秋。
紈素底須誇罨畫,蒲葵耐可污銀鉤。仙家玉雪勞相贈,詩苑瓊瑤愧未酬。
51、喜任蒼巖至招之飲(明代-楊慎)
還家不落新春后,征棹先逢舊雨前。繡被喚回巫峽夢,錦囊剩有蜀江篇。
垂垂梅蕊猶凝雪,濯濯楊枝欲吐煙。好是玉盤傳菜日,共酣金醴媚椒天。
52、懷劉東阜謝狷齊(明代-楊慎)
謝劉生死論交地,巴蜀山川迢遞程。萬古云霄森意氣,五兵詞賦莽縱橫。
虞江精舍浮云隔,汴水孤墳宿草生。濯錦浣花游眺地,悲泉斜日下層城。
53、春夜(明代-于謙)
長風(fēng)送華月,照我庭前樹。宿鳥忽驚飛,雙雙背人去。
54、次韻星夕(元代-廖大圭)
中年親舊遠,寂莫歲時過。有客山南集,開尊月下歌。
三更來白露,一水靜銀河。不得同清賞,因詩感慨多。
55、滿江紅(元代-劉敏中)
十載京華,也曾是、飄零狂客。還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識。
記得宣恩疏決日,柏臺驄馬秋官筆。甚人生聚散等閑間,都難測。
摩撫手,天西北。放浪跡,江湖國。忽高軒飛下,今夕何夕。
頭上貂蟬看欲見,掌中珠顆今先得。暫放教、詩酒豁平生,公休惜。
56、送同年王在中編修代祀西行 其二(元代-宋褧)
銀盝天香出帝都,春衣綷粲馬連
57、鷓鴣天 題應(yīng)山縣城內(nèi)渡蟻橋橋東東數(shù)步法興寺即二宋讀書處(元代-宋褧)
十萬元駒過雨堤。一雙丹鳳上天池??泼严蛏岸?,陰德仍從暗里窺。
龍虎榜,鹡鸰詩。同胞同甲照當(dāng)時。同宗盛事嗟微異,后折蟾宮向下枝。
58、畫竹十一首 其九(元代-吳鎮(zhèn))
動輒長吟靜即思,鏡中漸見鬢絲絲。心中有個不平事,盡寄縱橫竹幾枝。
59、田家謠(元代-魏初)
五月軍回未有期,不禁煙瘴入枯脾。馬頭一骨還家日,只有弓刀似舊時。
60、易子翚自建業(yè)還上高益樂贈別(元代-梁寅)
我每懷空谷,君先賦式微。好風(fēng)催去槳,涼月夢庭闈。
柱史能相問,山人苦勸歸。久閒松桂室,將理薜蘿衣。
豹變中林隱,鴻期九野飛。韋編常自理,朱紱豈終違。
方篤鄉(xiāng)鄰好,那憂會合稀。云棲如可覓,他日扣巖扉。
61、鈐北和答袁子敬(元代-梁寅)
夫子荊揚彥,龍門早欲攀。高名輝北斗,雄氣并南山。
鐘應(yīng)天霜吼,舟因峽浪還。蓬萊獻三賦,他日動天顏。
62、送索都事調(diào)浙東僉憲(元代-丁復(fù))
老客浙東民,喜聞?wù)銝|使。浙東山海區(qū),七郡疏星置。
石田墾磽確,積疊登棧庋。編屋困貧瘠,頗復(fù)崇禮義。
然松夜讀書,賣薪給朝饋。婦女供蠶績,租稅庶用備。
衣裳太粗疏,顏色甚憔悴。淡食鬻溪泉,匏卜足滋味。
兒童知畏官,長老怕逢吏。養(yǎng)兒充門戶,生女早捐棄。
辛苦力田農(nóng),不必了生事??h令無魯恭,郡守非龔遂。
犁鋤遭賤辱,刀筆致贏利。況從官賣鹽,十室九空匱。
彊黠騁嘩嚚,寡弱甘殽胾。噬嚙罄遺骼,椎剝方縱恣。
每年八九月,傒我使者至。望望焦釜沃,往往烈火熾。
伏地靡號訴,仰天但悲喟。明公稟至仁,夙負經(jīng)濟志。
淵源鄒魯學(xué),肺腑唐虞治。彤庭二三策,至言答天意。
瓊林預(yù)高宴,玉堂資小試。股肱將邇延,耳目先遠暨。
往年冠堯豸,江山發(fā)新麗。冰霜含春陽,嫗煦畜凌厲。
漸階繡斧持,仍專紀綱地。果然新詔下,趣整東南騎。
白發(fā)海濆生,喜語連夢寐。亦知吾父兄,迤及弟子類。
遂痊瘡痍膚,頓伸湮郁氣。排閽出幽閉,卻枕起痿痹。
歡聲召太和,福物下祥瑞。英才不徒生,生則必名世。
由來文儒用,豈但黼黻謂。匪幸一道私,四海悉漸被。
微羽慕靈鳳,蹇足羨良驥。棲身市巷陋,揣分天壤異。
雖后門屏謁,自識廊廟器。新詩猥垂錄,知己每懷愧。
蕪辭莫殫陳,包荒尚無薙。
63、飲酒(元代-丁復(fù))
北闕諸公貴,東門幾客還。撇來缸面酒,攜坐屋頭山。
64、淮陰雜興四首 其一(元代-陳基)
千里相逢淮海濱,一枝誰寄嶺梅春?老來易感山陽笛,年少休輕胯下人。
失侶雁如秦逐客,畏寒花似楚遺民。每過百戰(zhàn)瘡痍地,立馬西風(fēng)為損神。
65、迎薰棋墅為張仲倫賦(元代-鄧雅)
五畝田廬一澗云,紙屏楸局坐南薰。子聲頻向花陰落,爽氣還從樹底分。
王質(zhì)看回人寂寂,有虞歌后世紛紛。君侯不是無心者,夜雨燈窗復(fù)綴文。
66、次蕭編修用濟韻(元代-鄧雅)
新詩煩故友,遠寄自城中。豈意龍門客,能思鶴發(fā)翁。
別離塵世換,著作古人同。不有知音士,誰憐爨下桐。
67、客居三首 其二(元代-戴良)
漂流何所往,寂寞住湖陰。道路無知己,饑寒亂此心。
草枯春牧遠,浪闊夜?jié)O深。敢憚艱虞事,衰年自不禁。
68、次滕玉霄韻(元代-陳天錫)
自是男兒志四方,明時上國快觀光。儒冠誤我青綾被,人品還君白玉堂。
取友平生半?yún)^(qū)宇,論詩今日得濠梁。歲寒只有梅和竹,風(fēng)雪相看味更長。
69、偶成(元代-岑安卿)
溽暑南州甚,我來成感傷。日長聊假寐,夢短亦還鄉(xiāng)。
水汲龍津淥,茶烹鳳苑香。長歌憶歸去,屈指待清商。
70、病臥窮廬詠靜修仙翁和陶詩以自遣適輒效其體和詠貧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興云耳 其五(元代-安熙)
顓孫游圣門,尚思祿可干。所以后世士,忘生慕榮官。
我生初未貧,傳經(jīng)易朝餐。妻不解啼饑,兒不知號寒。
水菽非甘旨,吾親亦怡顏。簞瓢存至樂,不須求抱關(guān)。
71、丫頭巖詩載墻壁間無慮數(shù)十百首形容蓋有盡(元代-艾性夫)
色盛人自憐,色衰人見棄。
人心不可憑,女色焉足恃。
未笄化為石,不愿從夫婿。
厭華喜質(zhì)如梁鴻,布衣操臼當(dāng)相從。
君不見漢家天子劉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
何如山頭化石不嫁老亦足。
72、牧童(元代-艾性夫)
櫛發(fā)吹松陰,坦腹睨巖石。
細雨整短蓑,斜陽擫長笛。
采花艷兩髻,挾草暖雙腋。
款款跨牛歸,蒼山暮煙碧。
73、堯文文學(xué)過訪賦別兼簡鶴齋薛真人(元代-顧瑛)
草堂五月少人過,門巷春泥奈雨何。滿樹枇杷鶯竊盡,一階芳草蟻行多。
因思諸葛吟《梁父》,卻笑蘇秦謾揣摩。老我衰年無白發(fā),從今也合號涪皤。
74、早秋聽秋居士園池(元代-歐陽玄)
碧池流水綠潺潺,高下樓臺紫翠間。阮籍才華勝南族,謝安清致滿東山。
標(biāo)名花塢鶯爭道,集句桃符鹿守關(guān)。灑掃園丁今白發(fā),秋翁化鶴幾時還。
75、歲暮雜言二首 其一(元代-柳貫)
中年鞍馬間,所歷萬里途。髀肉亦既消,夢驚還一呼。
讀史窺古人,恨時不能俱。寧知遠游躅,足躡雙飛鳧。
漠北松亭塞,燕南督亢圖。居今采奇跡,未覺吾行迂。
歲晚重思之,天高明月孤。
76、卜算子·四大因緣做(元代-譚處端)
四大因緣做??嗪{船渡。一棹清風(fēng)到岸頭,得上無生路。人嘆風(fēng)貧苦。我步閑閑趣。脫體全空沒一文,勝似石崇富。
77、題王仲弘縣尹所藏高彥敬尚書巴陵山水圖(元代-郯韶)
尚書愛畫山,落筆生遠色。微茫洞庭野,迥與湘渚隔。
青山迤邐盤春空,江波欲落江樹重。望中云夢開七澤,猿啼直與巴陵通。
王郎家住巴陵道,按圖只說巴陵好。巴陵女兒歌《竹枝》,微風(fēng)落日行人少。
山中春雨生石田,柴門流水聲濺濺。釣竿長日倚沙樹,扁舟中閣生晴煙。
愛此只合山中住,十年作官不歸去。高堂見畫夜夢之,墓中離離濕秋露。
白頭官滿思轉(zhuǎn)多,江南酒美仍蹉跎。人生得意夜行樂,酒酣且和巴陵歌,王郎王郎奈爾何!
78、題聽秋軒(元代-宋沂)
憀慄夫何如?幽齋致虛極。相看數(shù)竿竹,更覺萬籟寂。
顥景逾清曠,天宇彌寥泬。涼飔發(fā)金奏,繁露漙玉滴。
高梧庭鶴唳,衰蕙候蟲唧。愿言凝耳韻,端居以游息。
79、玉環(huán)病齒圖(元代-宋無)
一點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獨顰眉。
內(nèi)廚歲日無宣喚,不間君王索荔枝。
80、湘竹杖寄無住(元代-宋無)
采向舜妃江廟前,得來賣客木蘭船。
老宜泉石搘慷態(tài),吟稱煙霞倚瘦肩。
宴坐夜和金錫憩,經(jīng)行春卓紫苔穿。
知師道師神龍記,莫漫騰空去九天。
81、古調(diào)笑令 其一 暮春(元代-邵亨貞)
雙燕。雙燕。飛過柳梢不見。舊時王謝堂前?;厥仔标柲簾?。
暮煙暮煙煙暮。芳草落花滿路。
82、卜算子·曉角才初弄(元代-劉秉忠)
曉角才初弄。驚覺幽人夢。珠壓花梢的的圓,春露昨宵重。小鼎香浮動。閑把新詩誦。坐客同嘗碧月團,擘破雙飛鳳。
83、題黃梅出山圖(元代-耶律楚材)
佛祖不識山中主,良材可惜遭斤斧。肩擔(dān)明月過前峰,一時忘卻曹溪語。
84、寄光祖(元代-耶律楚材)
漁陽光祖冠當(dāng)時,筆法詞源我獨知。君有家雞君自厭,為何偏愛玉泉詩。
85、萬壽寺創(chuàng)建廚室上梁文 其四(元代-耶律楚材)
拋梁北,柱石宛有擎天力。欲模此樣向諸方,
86、無題(元代-許有壬)
去年曾約牡丹開,同向花前把一杯。今日花開人不見,對花無語卻歸來。
87、南鄉(xiāng)子(元代-許有壬)
山水綠相紆。好個依山傍水居。不是隆中高臥處,茅廬。
直挽岷峨入壯圖。
匡世策全疏。只合歸來坐守株。鄉(xiāng)里小兒從笑我,非夫。
卻勝攜人共泛湖。
88、瓶花(元代-黃庚)
瓶花紅淡浸寒泉,容易凋零亦可鄰。
堪恨本根不知處,卻將顏色為人妍。
89、呈傅初庵學(xué)士 其二(元代-陳孚)
霖雨商巖佐,經(jīng)綸百世馀。又騎箕尾宿,來主壁奎書。
社稷周皇極,衣冠漢石渠。夜聞宣室召,溫詔賜安輿。
90、贈執(zhí)中允上人(元代-楊載)
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中有龐良叟,寂寞臥林屋。
前門樹高松,后戶植幽竹。孤風(fēng)相纏繞,波濤驚蕩沃。
梵文五千卷,誦說盡精熟。時時發(fā)清唱,鏗鏘擊金玉。
伊余走海內(nèi),一見輒嘆服。愿言從之游,淡泊心自足。
91、渡江寄俞仲連(元代-楊載)
舟濟大江濆,中流日欲曛。鹵翻沙際雪,潮落渡頭云。
鯨躍常知候,鴻飛不亂群。頗思論勝概,把酒莫如君。
92、牧羝曲(元代-楊維楨)
老羝何日乳,歸雁忽能言。
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93、宮詞(十二首)(元代-楊維楨)
蛾眉顰處不勝秋,長帶芙蓉小苑秋。
肯為君王通一笑,羽書烽火誤諸侯。
94、石門山(元代-高明)
艤舟懸砭入蒼扉,滿地秋云冷濕衣。萬古石門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飛。
猿收松子和煙落,鶴伴琴童帶月歸。獨有謝公詩句好,至今山色紀馀輝。
95、過達天山別駕所居(元代-高明)
暨陽別駕真清官,彈琴誦書民自安。幽居恰近范蠡宅,官舍政俯西施灘。
水聲入林竹根冷,山云落幾香爐寒。有客打門求妙墨,家僮莫放硯池乾。
96、松巢為潛川謝堯章作(元代-張翥)
林棲有隱君,結(jié)構(gòu)出塵氛。就樹遮青雨,牽蘿補白云。
雙鳩從此拙,獨鶴與平分。華屋非無數(shù),山中了不聞。
97、休洗紅二首 其一(元代-張翥)
休洗紅,洗紅紅在水。新紅換作裳,舊紅翻作里?;攸S倒綠無定期,世情翻覆君所知。
98、前出軍五首 其一(元代-張翥)
前軍紅衲袍,朱絲系彭排。后軍細鎧甲,白羽攢鞲靫。
輜車左右馳,萬馬擁長街。送行動城郭,斗酒飲同儕。
壯士當(dāng)報國,毋為故鄉(xiāng)懷。
99、一半兒(元代-張可久)
花邊嬌月靜妝樓,
葉底滄波冷翠溝,
池上好風(fēng)閑御舟。
可憐秋,一半兒芙蓉一半兒柳。
100、送僧歸閩(元代-王冕)
九月三吳樹葉紅,閩中渾未覺秋風(fēng)。
上人忽動鄉(xiāng)關(guān)念,對客莫辭途路窮。
白發(fā)豈無諸老在?青山還與舊時同。
到家檢點經(jīng)行處,應(yīng)喜庭松雨露濃。
101、次申屠子迪韻 其二(元代-王冕)
東南巖壑窅,游子欲何之?野鳥驚飛疾,溪船逆上遲。
放懷須醉酒,對景漫題詩。
王謝經(jīng)行處,蕭條似舊時。
102、鷓鴣天 其四 立春后數(shù)日盛寒不出因賦鄙語敬呈遁庵尊兄一笑(金朝-段成己)
堂上幽人睡正閒。門前聲利聚為團?;ㄏ銗缐魧o處,詩句撩人寫復(fù)難。
空自嘆,倩馀寬。驚烏三繞幾時安。青山隔岸迎人笑,舊有盟言且莫寒。
103、汴堤懷古(金朝-王良臣)
迷仙樓觀郁連空,一日都歸鬼唾中。奢則兆亡天聽邇,去而不返水聲東。
鎖煙弱柳愁蛾綠,閣雨幽花淚臉紅??倿殄\帆歸不得,至今啼鳥怨東風(fēng)。
104、卯酒(金朝-宋九嘉)
臘蟻初浮社甕篘,宿酲正渴卯時投。醉鄉(xiāng)兀兀陶陶里,底事形骸底事愁。
105、寒夜(金朝-劉仲尹)
漏聲穿竹夜霜清,盡著功夫伴短檠。睡足梅花半梢月,虛徐老鼻學(xué)香生。
106、一字百題示商君祥 其四十五 獵(金朝-李俊民)
終日無獲禽,古人獵在德。非德為禽荒,獵食吾不食。
107、秋江斷雁圖(金朝-李俊民)
不堪愁里見秋光,江北江南木葉黃。誰信朔風(fēng)猶跋扈,天涯吹斷弟兄行。
108、過古寨(金朝-李俊民)
系馬垂楊日半斜,荒村籬落兩三家??蓱z華屋生存處,瓦礫堆中幾樹花。
109、孟浩然圖 其二(金朝-李俊民)
蹇驢卻指舊山歸,可笑先生五字詩。仕為不求明主棄,此行安得怨王維。
110、謁金門 西齋得梅數(shù)枝色香可愛一日為澤倅崔仲明竊去感嘆不己因賦謁金門十二章以寫其悵望之懷 其一 寄梅(金朝-李俊民)
開未徹。先把一枝偷折。看取黃昏今后別。暗香浮動月。
誰為尋芳時節(jié)。誤了前村踏雪。為問花閒能賦客。如何心似鐵。
111、集古 春望(金朝-李俊民)
半似羞人半忍寒,風(fēng)和時拂玉欄干。
門前不見歸軒跡,強把花枝冷笑看。
112、浙西憲臺夏夜聽雪江徐天民琴(金朝-李龏)
火天月滿繡衣庭,秋思從君指下生。莫怪老懷眠不得,七弦彈出蟹行聲。
113、梅花集句 其八(金朝-李龏)
獨上西樓四望賒,玉林瓊樹影交加。春風(fēng)也解嫌蕭索,借發(fā)明年最早花。
114、登蘇州齊云樓(金朝-李龏)
故基何處是吳宮,醉上州城值晚風(fēng)。簫鼓沉沉煙樹冷,亂蛙聲在落花中。
115、春日田園雜興二首(金朝-何鳴鳳)
星明天駟兆與農(nóng),稼圃梨鑰處處同。
播谷過競新禹甸,條桑獨記舊杰風(fēng)。
草緣疆畎從橫綠,花隔藩籬深淺紅。
自笑偷生勞種植,西山輪與有薇翁。
116、鸂鶒(宋代-吳錫疇)
滿身文彩漫成愁,一曲清池強滯留。翹足有時雙睡去,夢魂依舊繞滄洲。
117、游集禧中元東軒分題得東字(宋代-王安禮)
策馬從仙子,探春游帝宮。愛此高尚志,開軒池水東。
鴨綠漾殘日,樹碧留清風(fēng)。生我瀟灑思,超然塵世中。
118、次宣州太守韻 其二(宋代-林宗放)
肯將苛政削民廬,好把寬仁答乘輿。襦褲剩誇今日富,春秋欣見有年書。
門施水薤何須爾,庭臥桁楊只晏如。擬頌中和獻天子,鯫生無語卻躊躇。
119、點絳唇·花事無多(宋代-洪咨夔)
花事無多,笙歌綰取東風(fēng)住。玉彝雕俎,樓外更籌屢。醉喚驪駒,催上天梯去。君知否。半邊銅虎。鄧艾經(jīng)行路。
120、次韻游龍門十絕(宋代-洪咨夔)
飛泉濺雪林華濕,盤石生云古蘚乾。
早著些詞招隱去,泰山有賊膾人肝。
121、梅(宋代-洪咨夔)
繁芳玉立夾胡床,勾引春韶午夢長。
有眼盡迷空裹色,無心方識定中香。
122、偶成(宋代-洪咨夔)
沂水春風(fēng)弄夕暉,舞雩意得詠而歸。
為何與點狂曾晢,個裹須參最上機。
123、次洪漕韻 其一(宋代-洪咨夔)
塞垣擁雪髑髏寒,多少將軍博美官。莫恨知心今世鮮,須知行道古來難。
時窮地狹何能舞,命好天高亦可鉆。此理乘除應(yīng)會得,梅邊索酒笑相看。
124、題懷素自序卷后(宋代-杜衍)
狂僧草圣繼張顛,卷后兼題大歷年。
堪與儒門為至實,武功家世久相傳。
125、早發(fā)開先入城至中道親舊約予復(fù)還薄晚復(fù)自歸宗入郡中(宋代-李彭)
細聽??水流澗,靜看悠悠山放云。澗底游魚隨葉下,巖間獨樹藉云分。
殘星已發(fā)招隱寺,落日愿低耶舍墳。卻背孤村入城市,沙邊深愧白鷗群。
126、用韻戲呈仲誠(宋代-李彭)
蒲萄政復(fù)得涼州,底事微官章水頭。早歲已能交北海,高懷乃肯顧韓休。
手妙他時掃銀夏,胸蟠佳處協(xié)滄州。誰言京兆畫眉嫵,后院懸知多莫愁。
127、癸亥夜夢(宋代-裘萬頃)
丙夜清眠正熟時,夢魂飛去拜丹墀。
小臣乍得披肝膽,感慨分明涕淚垂。
128、偈頌五十一首(宋代-釋大觀)
荊棘鋒刃叢,洞房絲竹里。
威鳳何須住碧梧,臥龍終不鑒止水。
129、關(guān)河令(清遠軒晚望)(宋代-趙師俠)
亭皋霜重飛葉滿。聽西風(fēng)斷雁。閑憑危闌,斜陽紅欲斂。
行人歸期太晚。誤仿佛、征帆幾點。水遠連天,愁云遮望眼。
130、鷓鴣天(丁已除夕)(宋代-趙師俠)
爆竹聲中歲又除。頓回和氣滿寰區(qū)。春見解綠江南樹,不與人間染白須。
殘蠟燭,舊桃符。寧辭末后飲屠蘇。歸歟幸有園林勝,次第花開可自娛。
131、景盧嘉叟各和詩五首復(fù)用前韻(宋代-王十朋)
草堂相去不多賒,雨后登臨喚革華。心喜淵明尊有酒,眼驚太白筆生花。
來看四澤滿時水,歸見九光披處霞。得兩使君詩十首,郡齋傳寫費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