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亮的古詩60首三年級》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魏晉-陶淵明)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shú)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
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
晨出肆(sì)微勤,日入負禾還。
山中饒(ráo)霜露,風氣亦先寒。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shù)無異患干。
盥(guàn)濯(zhuó)息檐下,斗酒散襟(jīn)顏。
遙遙沮(jǔ)溺(nì)心,千載乃相關。
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2、紅窗月·燕歸花謝(清代-納蘭性德)
燕歸花謝,早因循(xún)、又過清明。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猶記碧桃影里、誓(shì)三生。
烏絲闌(lán)紙嬌紅篆(zhuàn),歷歷春星。道休孤密約,鑒(jiàn)取深盟。語罷一絲香露、濕銀屏。
3、西江月·批寶玉二首(清代-曹雪芹)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4、八月十五夜風雨后見月有懷(元代-錢惟善)
天柱峰高月華碧,自古人間風雨隔。飄然欲探蟾窟游,萬里陰霾妒良夕。
玄云忽開黃道明,顧兔涵秋抱冰魄。嫦娥偷藥長少年,桂子薌霏羽衣濕。
飛仙挾我凌太清,萬丈寒光湛虛白。美人不來空夜涼,《白纻》歌闌露花積。
5、西江月 代畢仲永作,迓汪梅庵御史(元代-陳櫟)
御史乘*剛直,廡車攬轡澄清。先聲應播五羊城。一道凜然尊敬。庵外疏花破玉,枝頭佳實調(diào)羹。催歸不入秉鈞衡。豈但動公詩興。
6、九月三日晚與鄭元秉對坐至日暮小雨后歸宿偶成(元代-岑安卿)
歸人歸未得,天際復生陰。小雨濕官道,清砧傷客心。
蕭肥蘭蕙瘦,雀語鳳鸞瘖。坐對滎陽老,空懷正始音。
7、八月十五夜對月(元代-任士林)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圓。正憐兒女側(cè),不共弟兄前。
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頃田。茲游諒何事,清影未能眠。
8、酹江月 上元夜觀月(元代-譚處端)
上元佳節(jié),正一輪西步,天渠飛躍。素魄當空澄湛湛,獨現(xiàn)寒光無著。皓彩乾坤,無私遍照,萬古無瑕膜。渾如寶鑒,瑩然懸向寥廓。姑射絳闕瓊樓,群仙赴會,云墜停鸞鶴。瑞氣祥煙籠寶殿,金碧霞輝交錯。爛醉蟠桃,彩云歸去,殊袂飄香絡。嵩山遙對,爛銀盤里期約。
9、辛丑中秋夜與用亨漢臣濟之君祥子昂仲寬及諸同志聚飲于學宮陰不見月 其一(金朝-李俊民)
節(jié)物相催近覺頻,勝游攜酒意何勤。幾人白發(fā)對明月,萬里青天愁片云。
裊裊風高秋已半,厭厭客醉夜將分。督郵氣味從來惡,今日尊前也獻芹。
10、西江月(漁父)(宋代-李石)
一脈分溪淺綠,數(shù)枝約岸欹紅。小船橫系碧蘆叢。似我江湖春夢。
曬網(wǎng)漁歸別浦,舉頭雁度晴空。短蓑獨宿月明中。醉笛一聲風弄。
11、八月晦日游東山彥約有詩次韻為謝二首 其一(宋代-李光)
永夜全莖下九天,郊坰風物正凄然。百年寶地空蕭瑟,十里青山水接連。
局上笑談棋易勝,坐中奇險句難聯(lián)。定回老演應相問,凈社何時到白蓮。
12、夏夜對月(宋代-蘇轍)
大火直南方,萬物委爐炭。
微雪吐涼月,中夜初一浣。
老人氣如縷,枕簟亦流汗。
披衣繞中庭,星斗嘒相粲。
鳴蜩思清露,抱葉一長嘆。
棲鵲亦未安,繞樹再三轉(zhuǎn)。
我生仰田食,候雨占云漢。
枵然未可期,無食終誰怨。
褰帷竟不寐,夜氣凈如練。
愛之不忍觸,惟恐朝來散。
13、癸丑二月重到汝陰寄子瞻二首(宋代-蘇轍)
憶赴錢塘九月秋,同來潁尾一扁舟。
退居尚有三師在,好事須為十日留。
傾瀉向人懷抱盡,忠誠為國始終憂。
重來東閣皆塵土,淚滴春風自不收。
百頃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帶川原。
古臺駊騀先臨水,野寺參差半掩門。
遠泛便成終日醉,幽尋不盡數(shù)家園。
錢塘未到能先說,更著青山兩岸屯。
14、水調(diào)歌頭(癸卿九月十五日壽朱元晦)(宋代-陳亮)
人物從來少,籬菊為誰黃。去年今日,倚樓還是聽行藏。未覺霜風無賴,好在月華如水,心事楚天長。講論參洙泗,杯酒到虞唐。
人未醉,歌宛轉(zhuǎn),興悠揚。太平胸次,笑他磊磈欲成狂。且向武夷深處,坐對云煙開斂,逸思入微茫。我欲為君壽,何許得新腔。
15、月當廳(宋代-史達祖)
白璧舊帶秦城夢,因誰拜下,楊柳樓心。正是夜分,魚鑰不動香深。
時有露螢自照,占風裳、可喜影麩金。坐來久,都將涼意,盡付沈吟。
殘云事緒無人舍,恨匆匆、藥娥歸去難尋。綴取霧窗,會唱幾拍清音。
猶有老來印愁處,冷光應念雪翻簪??摘殞?、西風緊,弄一片桐陰。
16、西江月(宋代-周紫芝)
發(fā)白猶欹旅枕,溪深未掛煙莎。往來苕霅意如何。應有輕鷗笑我。
細算年來活計,只消一個漁舟。金魚無分不須求。只乞鱸魚換酒。
17、三月三夜得梅花數(shù)枝燈下作(宋代-周紫芝)
故人遠客天一涯,寄我萬里風前枝。方壺含澌不受污,可著玉樹瑤林姿。
孤芳妙質(zhì)不可說,天香肯復須人知。老人不作世間夢,但見玉友如兒時。
急張青燈當明月,要看疏影橫屏幃。花寒不睡斗欲落,笑語似與人追隨。
持杯未怪此宵樂,論情忍負平生期。回頭卻憶青山道,處處相逢花不老。
短籬飛雪山更寒,古木啼烏月催曉。清魂屢往途路遙,故人久別相知少。
只今如此邂逅何,莫厭詩成苦相惱。
18、西江月(宋代-周紫芝)
畫幕燈前細雨,垂蓮盞里清歌。玉纖持板隔香羅。不放行云飛過。
今夜塵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羞蛾且莫斗彎環(huán)。不似司空見慣。
19、月上人退居(宋代-周密)
不受諸方供,枯禪入遠林。水涵清凈影,月印去來心。
夕炷黃蓮冷,云寮碧草深。淡然遺世慮,松籟起清音。
20、柳梢青(戊午十二月十五日安晚園和劉自昭)(宋代-吳潛)
綠野平泉,古來人事,空里飛花。月榭風亭,荷漪蘚石,說鄭公家。
老梅傍水茶牙。人那得、光陰似他。萬種思量,百年倒斷,付與殘霞。
21、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真率會,石湖路中書事(宋代-范成大)
白葛烏紗稱老農(nóng),溪南溪北水車風。
稻頭的皪粘朝露,步入明珠翠綱中。
22、二月十四日曉起看海棠八首(宋代-楊萬里)
老子侵星起,蜂兒先我忙。
淵才無鼻孔,信口道無香。
23、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云封寺四首(宋代-楊萬里)
行者南來今幾春,一回舉似一回新。
缽盂奪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24、五月十六夜,病中無聊,起來步月五首(宋代-楊萬里)
拋官放浪十三年,底事今年病嬾殘。
舊健肯饒梅摘索,新羸翻羨竹平安。
25、溪邊月上二首(宋代-楊萬里)
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團。
似知吾輩出,頭借上元看。
26、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來年將告老(宋代-辛棄疾)
漸識空虛不二門,掃除諸幻絕根塵。
此心自擬終成佛,許事從今只任真。
有我故應還起滅,無求何自別冤親。
西山病叟支離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27、西江月 為范南伯壽(宋代-辛棄疾)
秀骨青松不老,新詞玉佩相磨。靈槎準擬泛銀河。
剩摘天星幾個。
奠枕樓東風月,駐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
金印明年斗大。
28、壬戌十二月朔自遼州得檄往蒲行至韓侯嶺復檄令回省二十七日抵寓詠懷四十韻(清代-許亦崧)
磨蝎坐命宮,蹇如馬落驛。朅來三千里,奔走鮮安席。
筠簽課郵程,星騎馳羽檄。急遞讀驚心,驚音聞動魄。
官途有定驅(qū),候館無安適。身疲困饑渴,眼倦忘曉夕。
跋前更疐后,進寸復退尺。前途望旋回,后境去重歷。
磨蟻隨轉(zhuǎn)輪,轅牛疲服軛。今朝復何幸,車馬歸寓宅。
肩輿入城郭,晚市堆粟帛。浩蕩經(jīng)街衢,曲折穿柵。
行行認坊口,歷歷指屋脊。輕裝童奴笑,騶從鄰翁嚇。
入門到廳事,塵土拂巾幘。大兒嫻鞠
29、廬陵於兩池中作船亭名臥蘆取山谷滿船月臥蘆(宋代-陳文蔚)
路人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橫。
祗緣胸次規(guī)模別,便有江湖氣象生。
云影恍疑帆影度,嘯歌中有棹歌聲。
人生聚散無勞較,萬里青天白鳥鳴。
30、七月朔日籜石招同地山少宰小集山齋為鴻博同年之會次韻書籜石所畫三友圖后 其二(清代-申甫)
接葉亭邊落葉寒,紛紛送客山長安。重來我只常資進,晚達君猶本分官。
未敢便為徵士老,不妨仍作布衣看。風流畢竟推前輩,早向云霄刷羽翰。
尺五城南集眾仙,歡場一散逐風煙。多生那得離文字,后死何容卸仔肩。
醉后吟聲驚戶外,雨余山色入窗前。八人尚有三人在,似得天憐亦自憐。
31、二月三日放舟至木瀆宿石心村居越日登靈巖山遠眺循麓過披云庵看梅冒雨而歸紀游 其三(清代-劉履芬)
上山復下山,僧廬三里余。無數(shù)梅花林,照水爭清疏。
禪宗息文字,掩關終歲居。自惟種植緣,長笑溺與沮。
結(jié)趺坐苔石,啄木下自如。眾香了無際,安用悲萊蕪。
亞枝落橫玉,還讀怯盧書。一甌綠雪湯,自易情懷孤。
32、尹隱居鑒月亭(清代-陳寅)
閑攜玉川碗,來上尹公亭。一水寂然碧,萬山相對青。
詩心留月鑒,樵響隔云聽。澹極忘今古,茶煙縈翠屏。
33、垂虹橋步月(清代-殷增)
雨余天晴風亂吹,雄虹飽水首下垂。雷公鞭之不肯起,幻作長橋掉其尾。
我來正值暮秋天,江水江風欲化煙。萬里澄空天洗出,一輪高涌古嬋娟。
夜靜塔鈴云外語,宵深鷗鳥沙際眠。劃然長嘯江水立,清寒直偪魚龍骨。
手持鐵笛船頭坐,寡鵠離鶯吹入破。擁被江心夢不成,可有羽衣掠船過。
34、之罘舟中月夜次韻答袁漱萸緒欽己丑二月 其一(清代-曾廣鈞)
壯游知北跋鯨濤,鐵甲金輪擁玉旄。午夜潮生千宿靜,子方斗轉(zhuǎn)七星高。
云森少海侵長劍,月傍重霄想大刀。猶記三年歌赤石,浪花如雪濺征袍。
35、庚寅中秋對月(明代-童軒)
去歲中秋夕,維舟楚水濱??蓱z今夜月,猶照異鄉(xiāng)人。
36、法云寺對月(明代-徐熥)
空界云陰斂,祗園月色澄。光生初動磬,影送未歸僧。
入水悟禪意,照林疑佛燈。更闌縱吟眺,衣上露華凝。
37、題月溪卷贈時生(明代-王世貞)
月色溪容雅更宜,石門羅屋好棲遲。溪稱愚叟元非辱,月與幽人故有期。
入暝銜流澄似練,當秋濯魄澹如圭。君知天地元無系,卷里煙波手自隨。
38、西江月·此道至靈至圣(宋代-薛式)
此道至靈至圣,無令泄漏輕為。
全憑德行兩相宜。言語須防避忌。
要藉五行生旺,須明陽盛陰衰。
三人同志謹防危。進火工夫仔細。
39、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與潞公宴趙令園有懷去年(宋代-司馬光)
今歲臺星聚洛中,甘棠前后兩陰濃。
英辭唱和詩千首,高宴游陪祿萬鐘。
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間字小雁相從。
西湖在望親朋遠,節(jié)物那堪處處逢。
40、行見月(唐代-王建)
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
強半馬上看盈缺。百年歡樂能幾何,在家見少行見多。
不緣衣食相驅(qū)遣,此身誰愿長奔波。篋中有帛倉有粟,
豈向天涯走碌碌。家人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
41、二月初五日內(nèi)務府夜直(清代-鄭孝胥)
初月猶依魄,虛衙欲斂陰。星河天脈脈,宮禁夜沈沈。
曙意鴉先覺,憂端蝶獨尋。寧知將壓喻,未盡杞人心。
42、贈月橋山人二首 其二(明代-陳吾德)
幽巖有桂樹,常抱彌年丹。芝蘭生茂林,芬芳透重巒。
羨爾餐霞士,棲遲隔塵寰。譬彼翰飛鴻,冥冥薄云間。
云路何寥廓,鴻飛何弁弁。達人契神理,抗志浮云端。
恬曠懷高矩,吐納頤令顏。爵服非我牽,丘園協(xié)素忭。
俯眺清泉流,仰觀明月炫。逍遙步山梁,物役一以遣。
未能濯塵纓,聊以寄繾綣。
43、二月二十七日聞故鄉(xiāng)寇退(元代-郭鈺)
銅駝荊棘換東風,消息南州久不通。芳草得春煙漲綠,野棠無主雨飄紅。
雕戈元帥登壇暇,寶玦王孫哭路窮。滿眼親朋總悽惻,相逢但索語音同。
44、西江月 贈吳知綱(元代-馬鈺)
學道休妻別子,氣財酒色捐除。攀緣愛念永教無。
絕盡憂愁思慮。
不得無明暫起,逍遙物外閑居。常清常凈是功夫。
相稱全真門戶。
45、八月三日舟行自蔡河赴臨淮(宋代-張耒)
曠野天垂地,川晴水見沙。河回迷向背,岸斷忽桑麻。
水闊時浮鷺,陂寒乍集鴉。年饑田濩落,歲晚客悲嗟。
新月排云水,西風送日斜。孤舟何處宿,故國已天涯。
46、三月二十四日聞鶯(宋代-張耒)
桃蹊李徑有埃塵,寂寂青陰蔽四鄰。
落月半窗幽夢斷,隔窗芳樹語鶯新。
忽忘身是三年客,便覺樓瞻二室云。
佳境故人如一夢,懶將白發(fā)望余春。
47、對月(宋代-吳龍翰)
長空有明月,與我良有情。
遙遙萬里道,隨我杖履行。
耿耿吟床間,相隨入枕衾。
而我病風雅,長作秋蛩吟。
吟聲悲入月,月色寒入吟。
月即是天眼,照我淚縱橫。
垂垂草上露,盡從月眼傾。
不為富貴兒,只作苦吟人。
君看朱門邃,翠幕圍陽春。
管弦沸清曉,銀燭正熒熒。
48、二月初七日壽溪十絕(宋代-劉克莊)
□受職于天,李冰周處然。
何曾現(xiàn)靈怪,專一管豐年。
49、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隋代-江總)
心逐南云逝,
形隨北雁來。
故鄉(xiāng)籬下菊,
今日幾花開。
50、三月二十日同阮林登江心寺塔置酒作歌贈阮林(清代-厲志)
江心一塔何崔嵬,七層涌地波瀠洄。低飛鳥雀俯叢樹,高空云日手可麾。
岡巒四面競神秀,城邑千家環(huán)迤逶。夾岸村落置芳甸,薺菜花發(fā)堆黃埃。
東來春色郁靡盡,絪缊大塊為生涯。請君對此開懷抱,酌君美酒傾金罍。
宇宙茫茫一爐冶,窮達修短何有哉。當前景物良可惜,豈必人事論興衰。
江頭潮生復潮落,須臾變滅迅莫追。浩歌向天天不聞,吹墮空使行人哀。
51、一月十二日王藹亭太守過訪太古巢野人駭然觀者如堵以為所未見也又題于壁(清代-陳維英)
山徑向無車馬行,今朝破例有騶鳴。鑼聲出樹厖爭吠,傘影穿林鳥乍驚。
未識長官環(huán)父老,不諳音語問先生。日斜客去村民散,仍閉柴門對短檠。
52、月園(明代-林大欽)
盈盈春園月,風動百花香。不見花開處,蒼云蔽月光。
53、東村兄觀燈賞蓮酌月種麥四時吟惠教漫興次答 其三(明代-黃廷用)
鳥鵲巢高樹,關山起暮愁。金波云里凈,桂影酒中浮。
聽笛當今夕,登樓度幾秋。清光渾不減,一色照神州。
54、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其二(宋代-方回)
大物既歸周,裸士來殷商。夷齊與箕微,均為識三綱。
我所領小壘,可容久徜徉。亦欲拾之去,群盜紛寇攘。
勉強不得已,芟惡完善良。完國非我責,完郡亦何傷。
幸保千里民,不為劍戟戕。奸鬼伏肘腋,兩賊程與黃。
門生訐座主,婿不顧糟糠。妄告無反坐,官吏飽賄贓。
一朝擲笏綬,僅有書幾囊。辛巳至庚子,闔門饑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誰揣量。茍生內(nèi)自愧,一思汗如漿。
焉得掛海席,萬里窮扶桑。茅屋蔭松菊,槿籬畦芋姜。
讀書粗知道,晦遁攀馀芳。詩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瑯。
今汝往筮仕,已踰四十強。蕭然乏行李,艱甚謀聚糧。
此皆我之過,棄官畏禍殃。以致兒女輩,無不羸以尪。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北風無時無,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帙,汝母七旬將。茍可得一職,歸甘泌之洋。
生理我無策,徒此歌慨慷。壯士一大笑,出門青天長。
55、八月朔后雨晝夜不止(宋代-方回)
□蔑絲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陰酸病骨,夜滴碎歸心。
劇盜應旁睨,余田或盡沉。
無燈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56、歲戊子五月將赴閩憲徵擢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九月驛至京師送季長弟之任山南宣慰照磨二首 其一(元代-周伯琦)
間歲淮南送北征,今從燕北餞南行。三年一會難為別,萬里相思可奈情。
候館霜晴荒草白,官河風盡片帆輕。高堂延佇斑衣切,安得聯(lián)翩奉壽觥。
57、西江月 題洞天清曉圖 珊瑚網(wǎng)名畫題跋卷十一(元代-王國器)
金潤飛來晴雨,蓮峰倒插丹霄。蕊仙樓閣隱**。幾樹碧桃開了。醉后豈知天地,月寒莫辨瓊瑤。一聲鶴叫萬山高。畫出洞天清曉。
58、元夕游春湖月昏朦(近現(xiàn)代-陳忠平)
飲罷團燈酒,游人作蟻行。鬧春花尚冷,傍水草先榮。
遍地燃香燄,高天放孔明。莫嗟云蔽月,斯世正清平。
59、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眾覽二十首 其八 花女士亦芬(清代-祝廷華)
綠蟻紅泥集勝流,只雞斗酒復何求。蒼髯耆碩千齡聚,碧海珊瑚一網(wǎng)收。
銘菊頌椒工藝事,撒鹽飛絮豁吟眸。大家風范天然具,學識都高更不侔。
60、西江月 宿汝溪旅館夜夢有感(近現(xiàn)代-陳仁德)
一夢恍如當日,朋儕攜酒重來。睡醒明月滿樓臺。
孤雁一聲天外。
都說不堪回首,奈何難以忘懷。幾回歡笑幾回哀。
鏡里朱顏漸改。
61、望江南 月詞五首 其一(清代-熊璉)
長門月,永夜怨凄涼。露濕瑤階羅襪冷,一簾風靜百花香。
樹色隱昭陽。
62、小二月九日雪用東坡聚星堂韻(清代-張佛繡)
小樓香氣銷云葉,日暮江村正飛雪。穿林入隙自悠揚,衣袖輕沾亦幽絕。
卷簾閒坐不知寒,得句欲書兔毫折。黯靄山尖翠影流,模糊徑曲人蹤滅。
岸旁漁舍煙不起,風際青簾凍難掣。爽如秋氣滌襟懷,光若朝暾眩眼纈。
試煮床頭新漉酒,爐炭紅馀一寸屑。憶得前年呵凍吟,堪惜韶華成一瞥。
此時歡樂比屋同,來歲豐穰互相說。夜深清響落風篁,夢破重衾冷于鐵。
63、久雨見月(清代-徐搢珊)
雨過清明已浹旬,溟濛不似舊時春。云開忽見當頭月,直似他鄉(xiāng)遇故人。
64、黃仲則景仁自太平來新安留試院月余將有武陵之行詩以贈別(清代-袁鈞)
憶昔相逢歲在丑,五載天涯惜分手。如何復此客中別,小住匆匆未為久。
君家舊在東海東,君才矯矯如游龍。獨憐孤貧亦如我,打包行腳身飄蓬。
飄蓬一去知何處,風雨西泠夢中路。錦囊收盡好山川,郵筒定有驚人句。
少陵已往謫仙死,后之作者竟誰是。韓門張李蘇秦黃,同學故人望吾子。
我輩行藏不可常,側(cè)身東望天海長。那堪去住同為客,辜負桑榆愛日光。
65、中秋夜對月敘懷(明代-區(qū)大相)
零露靡百草,素節(jié)漸為霜。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
上枝蔭瓊宇,下枝神鵲翔。吳剛小兒輩,持斧莫輕戕。
玉兔搗靈藥,千載秘其方。嫦娥顧而笑,天風落霓裳。
我欲按此曲,因之寄異鄉(xiāng)。異鄉(xiāng)不可致,凝思結(jié)中腸。
徘徊覽明月,河漢永相望。
66、九月十日王祭酒雞鳴山登高分韻得日字(明代-倪謙)
昨朝屬重陽,陰雨何濛密。今晨忽晴霽,仰面見白日。
浮云喜盡斂,四野青山出。司成重佳節(jié),招邀登崒嵂。
遙指雞籠巔,茲焉遂閒逸。極目騁遐矚,一覽風景悉。
仰瞻寶公塔,俯憩瞿曇室。坐聽穎師琴,泠泠鼓清律。
張筵對黃花,酒泛金尊溢。況我八九人,俱是清閒秩。
緬思陶淵明,東籬興高率。周雅詠鳳凰,唐風歌蟋蟀。
若復不盡歡,轉(zhuǎn)盻流光失。勝會苦難常,后繼安可必。
明年知誰健,莫厭杯行疾。
67、三月晦日訪胡前岡長溪新居有贈(明代-羅洪先)
鳳凰池上早聯(lián)班,共臥滄洲遂不還。十歲養(yǎng)生惟種樹,一廛寄跡阻開關。
煙霄日遠高臺靜,蘭
68、和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中口號(明代-黃淳耀)
歲暮多烈風,同云復冥冥。邅回百里間,亦似千里情。
憶我寒梅花,茲晨笑柴荊。喧啾下鳥雀,剝啄來友生。
豈知孤篷下,一笑雙眼明。決決文凘流,遙遙巖岫平。
舟重既晨發(fā),路迷且宵征。所欣豐歲祥,農(nóng)鳸可以耕。
兼悲凍死骨,不見蔓草縈。一觴酬袁安,愧爾千秋名。
69、題賓月樓贈陳伯煒(明代-鄭閻)
樓居有仙客,恥交時俗流。仰尋霄漢上,遠與明月儔。
月色自圓素,冰懷冥相投。于焉悟消息,永結(jié)忘情游。
70、西江月 海棠(宋代-李萊老)
綠染曉云冉冉,紅酣晴霧冥冥。銀簪懸燭錦官城。
困倚墻頭半影。
雨后遍饒艷冶,燕來同作清明。更深猶喚玉靴笙。
不管西池露冷。
71、十二月初六日棲懶和方山(宋代-杜范)
攜手喜初晴,夜光列星漢。棲懶壁上圖,昉于此乎看。
詩翁為抽思,宮徵手自案。一醉不敢辭,斗膽破崖岸。
72、七月(宋代-韓淲)
水石云山里,歸來已九秋。隔城如淺近,鄰寺始深幽。
慧遠逢修靜,文淵說少游。徑荒殊不掃,風葉上牽牛。
73、八月十四夜(宋代-趙處澹)
洲渚云飛盡,江流碧映天。
明朝秋欲半,今夜月先圓。
玉宇濃垂露,銀河冷墜煙。
焦桐彈一曲,孤鶴舞風前。
74、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 其一(宋代-趙蕃)
郊原莽莽吹黃埃,馀暑已去若復來。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75、十二月二十六日(宋代-趙蕃)
水有縈紆何自來,竹能森爽為誰栽。
山僧乞飯朝一出,幽子題詩日幾廻。
故鶴未妨頻有客,騎驢正爾獨尋梅。
得閒且盡幽居趣,顧我初無當世才。
76、三月晦日會李員外座中頻以老大不醉見譏因有此贈(唐代-令狐楚)
三月唯殘一日春,玉山傾倒白鷗馴。
不辭便學山公醉,花下無人作主人。
77、二月二日宴中貽同年封先輩渭(唐代-黃滔)
帝堯城里日銜杯,每倚嵇康到玉頹。桂苑五更聽榜后,
蓬山二月看花開。垂名入甲成龍去,列姓如丁作鶴來。
同戴大恩何處報,永言交道契陳雷。
78、中秋月(一作瘳凝詩)(唐代-李洞)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
眾木排疏影,寒流疊細紋。
79、九月六日小飲醒後作(宋代-陸游)
短劍悲秦俠,高歌憶楚狂。
酒醒愁袬袬,香冷夢倀倀。
屋老垣衣茂,池深石發(fā)長。
地爐須早計,衰病怯新霜。
80、柳梢青(乙巳二月西興贈別)(宋代-陸游)
十載江湖,行歌沽酒,不到京華。底事翩然,長亭煙草,衰鬢風沙。
憑高目斷天涯。細雨外、樓臺萬家。只恐明朝,一時不見,人共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