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月亮的古詩60首簡短》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題姮娥歸月畫(明代-朱誠泳)
嫦娥飛入清虛府,貝闕珠宮隔塵土。萬古青銅竟不磨,謾勞八萬三千戶。
有時自抱玉兔歸,露華沁濕春云衣。天上高寒誰與侶,桂影婆娑香霧霏。
2、三月晦游道場山宿清公房與成父同行二首(元代-鄧文原)
絕頂軒窗納晚哺,下方燈火聽鐘魚。
天連震澤涵元氣,地涌浮圖切太虛。
涼立松風觀石溜,晚尋樵徑扣僧廬。
孤亭山麓荒苔積,猶想幽人夜讀書。
3、中秋望亭驛對月代祀北還(元代-張翥)
月色滄波共渺茫,驛亭雜坐看湖光。仙家刻玉青蟾兔,帝子吹笙白鳳凰。
蘆葉好風生晚思,桂花清露濕空涼?;亻妒拐咔飸验?,倒瀉銀河入酒觴。
4、荊溪舟中對月(宋代-吳錫疇)
歷眼旬馀半,終宵月在天。若將今歲看,僅有此番圓。
寒逼鴻洲外,光搖蟻甕邊。家山千里遠,應(yīng)共一嬋娟。
5、丙寅九月二十日同蔣穎叔從長干雨中登高座寺詩(宋代-王安禮)
弭節(jié)蕭帝寺,驅(qū)車成子岡。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
躋攀踰百尋,險滑步寸量。生公不可見,雨花空此堂。
當時聽說法,神鬼久已藏。煙云渺無窮,凄風來我旁。
山川萬邑屋,所見未毫芒。駕言吾將歸,重勞徒御將。
遲明羲與和,宇宙觀暄旸。安行凌太虛,曠朗觀八荒。
6、聞詩聞禮不赴秋試以七月二十五日離太學(xué)八月二十六日至興國軍喜其來也因作是詩(宋代-王十朋)
不將蝸角與人爭,走侍雙親蜀道行。免為家書憂子美,飽聞情話悅淵明。
一名所得知多少,萬事真宜審重輕。更愿相隨且歸去,田園薄有要同耕。
7、癸酉三月二十五日至剡溪旅舍觀曹夢良題壁有撩我思家第一篇之句仆離家半月亦未嘗作詩因次其韻(宋代-王十朋)
客舍那堪聞杜鵑,夢魂驚斷竟無眠。定知此境撩鄉(xiāng)思,我亦曾非第二篇。
8、林明仲自梅嶼挐舟招丁道濟道揆張思豫及予同飲索詩坐間成六絕七月朔日 其二 贈諸公(宋代-王十朋)
遙岑出碧明雙目,境入韓詩已飽參。湖上軒窗對遙碧,新詩寫出舊城南。
9、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七月十八日太慈寺觀施(宋代-田況)
飛閣穹隆軼翠煙,盂蘭盛會眾喧闐。
且欣酷暑從茲減,漸有涼風快夕眠。
10、十月十六日發(fā)南昌下半月過建康便風順流日(宋代-蔡戡)
鐘陵一水下金陵,輕舸何勞半月程。
千里快風沖雪浪,一天寒日弄霜晴。
天公有意如相念,川后安流自不驚。
料得還家時節(jié)近,買羊沽酒互逢迎。
11、八聲甘州 月來時,與邁愷論及《楚辭》,邁愷請作詞紀念屈原,因為成《八聲甘州》一首(宋代-李祁)
記兒時午日最清妍,榴花映蒲觴。況行吟澤畔,遺風未沫,楚是吾鄉(xiāng)。
更喜辰沅避寇,云水日徜徉。紉秋蘭為佩,寄我思長。
三十馀年回首,問洞庭何似,幾歷滄桑。送紛紛過客,擾攘鬧湖湘。
祗騷魂好修不改,諒高馳天外尚翱翔。吾衰矣,此身未死,此意仍狂。
12、次韻陳去非中秋無月(宋代-張綱)
蕭瑟中宵雨打窗,那知風月亂飄黃。已無佳月供清賞,賴有新詩耿夜光。
蓬戶我方甘寂寞,朱門君勿看輝煌。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約玄真一醉狂。
13、二月昭州奏正月一日設(shè)醮上玉皇表燒錢次有鶴(宋代-夏竦)
平樂初正月,虛晨薦號時。
瑞場燔碧幣,仙驥駐霜儀。
煙頂方遙辨,星精想下闚。
天門俄翼去,杳靄瑞煙披。
14、老欽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圓寂趺坐如生道俗嘆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贊悼因次其韻 其二(宋代-李光)
老人端悟上乘禪,夜壑藏舟已脫然。認得本來無一物,不將三觀浪流傳。
15、中秋月(宋代-邵雍)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陰。
求滿直須當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無去照處情非淺,不睡觀時意更深。
徒愛古人詩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16、西江月(賦木犀次李季功韻)(宋代-郭應(yīng)祥)
碎影亂篩月地,濃香時度風檐。淵明有菊徑開三。不似此花雅淡。
蘭蕙芬敷可并,芙蓉淺俗堪嫌。美人妝罷笑窺簾。插鬢些兒正欠。
17、西江月(宋代-晁端禮)
去路湘桃破萼,歸時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還鄉(xiāng)。也是經(jīng)春游蕩。
香爐重燃鸂鶒,羅衾再拂鴛鴦。今宵應(yīng)解話愁腸。指點塵生繡帳。
18、中秋夜隴州徐常侍座中詠月(唐代-無可)
隴城秋月滿,太守待停歌。與鶴來松杪,開煙出海波。
氣籠星欲盡,光滿露初多。若遣山僧說,高明不可過。
19、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zhèn)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唐代-劉禹錫)
受脤新梁苑,和羹舊傅巖。援毫動星宿,垂釣取韜鈐。
赫奕三川至,歡呼百姓瞻。綠油貔虎擁,青紙鳳凰銜。
外壘曾無警,中廚亦罷監(jiān)。推誠人自服,去殺令逾嚴。
赳赳容皆飾,幡幡口盡鉗。為兄憐庾翼,選婿得蕭咸。
郁倔咽喉地,駢臻水陸兼。度橋鳴紺幰,入肆飏云帆。
端月當中氣,東風應(yīng)遠占。管弦喧夜景,燈燭掩寒蟾。
酒每傾三雅,書能發(fā)百函。詞人羞布鼓,遠客獻貂襜.
歌榭白團扇,舞筵金縷衫。旌旗遙一簇,舄履近相攙。
花樹當朱閣,晴河逼翠簾。衣風飄叆叇,燭淚滴巉巖。
玉斝虛頻易,金爐暖更添。映镮窺艷艷,隔袖見纖纖。
謝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應(yīng)憐郡齋老,旦夕鑷霜髯。
20、乙巳九月登冶城作(宋代-王安石)
欲望鍾山岑,因知冶城路。
躋攀隱木杪,稍記曾游處。
紅沉渚上日,蒼起榛中霧。
即事有哀傷,山川自如故。
21、步月(宋代-陸游)
鷗鷺論交有舊盟,越山勝處著柴荊。
只思小閣焚香臥,偶作長堤蹋月行。
湖闊煙鐘來縹緲,林疏漁火見分明。
店家已賣新篘酒,一醉今宵似可成。
22、月夕(宋代-陸游)
我昔隱天臺,夜半游句曲。
弄月過垂虹,萬頃一片玉。
煙艇起菱唱,水風吹釣絲,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
今年游青城,三十六峰巒,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
天如玻璃鍾,倒覆濕銀海。
素壁行其間,草木盡光彩。
姮娥顧我笑,手撫玉兔兒;莫怪世人生白發(fā),秋風桂老欲無枝。
23、文玉見月用前韻復(fù)之 其二(明代-邵寶)
桂花巖下月初來,上盡層樓復(fù)上臺。塔畔煙收星錯落,城邊露下水縈回。
24、九月十九夜紀夢(宋代-馬廷鸞)
堪嗟劫運永嘉末,忽夢清風乾道初。
二十年間閒處士,可能身世得同渠。
25、登月江樓(仙人槎浦也)(未知-王偁)
朝來一上月江樓,江雨長涵瘴水流。
望斷釣槎人已遠,青山點點是邕州。
26、七月廿四日復(fù)同瑞臣校閱優(yōu)生試卷四疊場字韻見示仍用前韻酬之(清代-陳寶琛)
摸索寧迷古戰(zhàn)場?相從三度飲元霜。群空敢謂收真驥?官濫猶當勝爛羊。
琴散廣陵疑遂絕,笙詩華黍未應(yīng)亡。秋風百草無窮思,贏得微吟共倚廊。
27、寅卯二年八月十五夜皆不見月(宋代-趙崇嶓)
萬里不自照,清光隨雨休。
可堪幽魄死,還似去年秋。
有笛悲遙夜,無人在遠樓。
共誰高枕臥,相與夢滄洲。
28、七月二十五日同人登寶石山天然圖畫閣遇雨和楊傳九用樊榭韻(清代-張鑒)
佛閣梯桄扱衽登,四山?jīng)龃溆泚碓0咨徤缈瞎铝加?,壞色衣須借病僧?/p>
拾果野猿窺石澗,聽經(jīng)仙鼠拱秋藤。他時再結(jié)宗雷約,莫道攢麋我未能。
29、簡齋年七十五腹疾累月自憂不救邀作豫挽詩 其三(清代-姚鼐)
宮闕前朝跡惘然,隨園花竹獨清妍。故墟憑吊終難免,且愿從游更數(shù)年。
30、后秋興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也 其四(明代-錢謙益)
自古英雄恥敗棋,靴刀引決更何悲?君臣鰲背仍同國,生死龍胡肯后時?
事去終嗟浮海誤,身亡猶嘆渡河遲。關(guān)張無命今猶昔,籌筆空煩異代思。
31、瀘江月 寄滿愿(清代-顧貞觀)
記寒宵攜手,一籬新月,三徑微霜。臂綃乍惜殷紅減,平生意,百劫難忘。
為我飄蓬,由他飛絮,惡風吹墮何方。燕臺尺素,猶自祝勝常。
怪啼痕、浥透香囊。心知從此別,但寄聲珍重,莫更思量。
蜀道如天,侯門似海,陌頭容易盼蕭郎。除非是,星軺捧節(jié),便出瀘江。
縱然金屋深藏,清笳拍遍,料依舊情傷。側(cè)身西望貂褕贈,雙魚杳,不上瞿塘。
邛笮煙迷,癢疴瘴合,夢魂可到家鄉(xiāng)。烏衣門巷,別后總凄涼。
又誰過,昔日幽窗。掃眉安鏡處,任泥翻燕壘,蜜涴蜂房。
黃菊休開,紫薇空老,見伊枝葉幾回腸。歸來也,重逢滿愿。
所愿才償。
32、中秋看月有感(清代-吳偉業(yè))
今年京口月,猶得杖藜看。
暫息干戈易,重經(jīng)少壯難。
江聲連戍鼓,人影出漁竿。
晚悟盈虧理,愁君白玉盤。
33、十二月十三夜雪(元代-陶宗儀)
滕六夜停驂,乾坤玉氣涵。樹膚寒擁腫,松發(fā)白{矜}鬖。
驢背吟何苦,壚頭飲正酣。隔墻農(nóng)父語,喜見臘前三。
34、居杭旬月遲王員外不克先赴閩州(明代-鄭善夫)
昔我違京師,秋月始生魄。今我離越鄙,凍雪迷廣莫。
良晤無久期,達節(jié)守駒隙。與子同
35、南旺湖泛月(明代-徐熥)
蘭舟乘月下黃河,一片清光漾碧波。宛似江南湖上景,分明惟欠采蓮歌。
36、風林纖月落 其四(明代-袁宏道)
簾卷煙條重,窗分翠疊澄。詩要林處士,圖請趙吳興。
活景通千壑,閒觀倚一藤??锎舱l對語,合有韻高僧。
37、洪主敬掃月軒(元代-黃玠)
明月不可掃,客愁不可道。親老家益貧,長饑對萱草。
稽首玉蟾君,立身苦不早。庶爾藥長生,使母顏色好。
38、詠月(宋代-朱貞白)
當塗當塗見,蕪湖蕪湖見。
八月十五夜,一似沒柄扇。
39、九月五日周少府衛(wèi)秀才會飲吳波亭周有詩因次(宋代-喻良能)
碧水初微落,黃花亦未簪。
三人千里客,尊酒五年心。
我獨年齊白,君皆句似陰。
不妨鐺腳坐,聊作夜深吟。
40、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十四詩 其七(宋代-趙時韶)
精神淡佇霜猶薄,膚貌參差雪未溫。試向南枝看春色,夜來才著兩三分。
41、和敬步叔弟七月十二夜胡伯恭園池對月即事之(宋代-王珪)
小庭追涼月生衣,紅蕖靜對丹桂枝。
凌波亭亭仙佩冷,弄香嫋嫋香風吹。
百憂身世得一笑,二妙風流此一時。
闌干獨夜發(fā)深省,憑詩寄與心相知。
42、滿庭芳(壽富者·三月十八)(宋代-卓田)
柳暗千株,蓂翻三莢,當年神岳生申。畫堂慶會,今日賀生辰。寶鴨檀煙薰馥,頌椒觴、醽醁頻斟。殷勤勸,歌喉宛轉(zhuǎn),恣樂醉紅裙。
榮華兼富貴,如君素享,勝似簪纓。雖田彭倚頓,未足多稱。好是錢流地上,倉箱積、賑濟饑貧。多陰德,子孫昌盛,指日綠袍新。
43、與葛秋巖小園看月(宋代-董嗣杲)
回峰月魄上,照我方壺寒。
軒窗絕四掩,流光壓空闌。
涼襲荷沼幽,陰寫竹逕乾。
遠泉助清思,佩聲何珊珊。
啼鳥寂無聞,何枝能擇安。
空青閃虛碧,纖翳莫可干。
有酒此不斟,徒坐夜漏殘。
相逢此時快,瞠目終宵看。
44、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訪桂 其一(清代-宋茂初)
出門百里余,風物便清美。孰為同心人,邂逅忽在此。
病后不自憐,倔強若有恃。忘從辛苦來,翻然各欣喜。
行樂宜及時,惜費真可鄙。此意天公知,秋光為君霽。
45、十六夜與朱都二子酌月承天寺二首 其一(明代-陸采)
藍若延佳賞,蕙肴留好賓。共聽聯(lián)袂曲,不見折香人。
僧掃苔間坐,云生頭上巾。石床渾失寐,清照一吟身。
46、十六夜有云翳薄月尋復(fù)開霽(明代-康海)
昨日見月賞不及,今夜月來云亦開。已促新詞翻楚調(diào),卻疑清影落陽臺。
冰輪果愜詩人意,玉椀當酬白雪才。新病欲瘳仍諱飲,不勝高興謾含杯。
47、四月十五夜對月感舊(元代-郭鈺)
早年蹤跡水萍浮,垂老漂流未得休。今夕人情今夕酒,舊時月色舊時愁。
48、以和靖處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為韻賦詩十四首 其十一(元代-周巽)
行行過驛亭,歷歷游仙洞。白鶴羽毛翻,玉龍鱗甲動。
花間壺再傾,石上琴三弄?;厥赘麸L塵,思君入清夢。
49、九月十二日詣王信孺賜第因過書院懷李蕭遠王堯明題于壁二君皆信孺客相繼登第而王獨第一故云(宋代-趙鼎臣)
平原門下客三千,桂籍連年得兩賢。畢竟文章歸第一,王郎后發(fā)獨爭先。
50、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唐代-白居易)
銀臺金闕夕沈沈,獨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宮東面煙波冷,浴殿西頭鐘漏深。
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
51、九月九日寓九江時戶部李時雍同年預(yù)約游廬山以是日雨作中輟時雍復(fù)遣人送酒侑以一絕因走筆戲答四絕 其三(明代-王縝)
遙望匡廬紫氣開,芙蓉天畔倚云栽。重陽不盡登高興,飛上千峰歸去來。
52、九月初五日(宋代-方回)
暮雨蕭蕭鼓角風,草枯木落雁橫空。
每逢九日不勝感,垂近七旬無奈窮。
螃蟹今年猶未有,茅柴我輩亦堪中。
籬邊瘦菊青如粟,已勝芙蓉萬朵紅。
53、八月初一日(宋代-方回)
吾生遽如此,六十一衰翁。
功過差相掩,時幾大不同。
冥冥終日雨,忽忽半秋風。
食盡囊無物,今年始是窮。
54、先月樓二首 其二(元代-王行)
結(jié)樓臨水上,風景問如何。明月夜先到,清光秋更多。
高檐垂碧漢,低檻俯金波。想得憑空闊,長吟復(fù)浩歌。
55、戊辰二月自金陵過京口遇雪有作(明代-李英)
飄飄何處客,乍別鳳凰臺。為憶三山勝,寧辭百里來。
夕帆過海樹,春雪點江梅。即此堪乘興,猶如訪戴回。
56、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眾覽二十首 其四 沙先生君敏(清代-祝廷華)
鄉(xiāng)邦文獻最關(guān)心,小品瑯瑯屢盥吟。劍出豐城含銳氣,琴調(diào)太古有清音。
者番雞黍迎王粲,他日龍頭屬華歆。郭璞題詩贈溫嶠,異苔畢竟是同岑。
57、七月一日宴七里香花下作 其六(清代-范咸)
瀛壖合是洞仙家,宴賞貪看玉樹花。賦罷新詩消受得,春風何處七香車。
58、魯惠泉內(nèi)史以巧月十七日招飲敝園時值懸弧贈詩和韻(清代-鄭如蘭)
敢云此地絕囂塵,灑落如君信可人。嘯傲園林過盛夏,唱酬歌曲擬陽春。
山齋徑辟三三曲,海屋籌添一一頻。千里神交原夙契,豈惟杯酒日相親。
59、二月初三日為先母忌辰舟中感賦二首 其一(清代-張洵佳)
屈指慈顏隔,于今十五年。劬勞懷死后,奉養(yǎng)缺生前。
兄弟誰勞力,妻孥轉(zhuǎn)息肩。梁山風雨夜,惆悵撫琴弦。
60、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三月(唐代-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幾人。復(fù)宮深殿竹風起,
新翠舞襟靜如水。光風轉(zhuǎn)蕙百馀里,暖霧驅(qū)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飄香去不歸,
梨花落盡成秋苑。
61、三月晦日送李子將兄弟歸里(明代-何鞏道)
海上曾留一日春,紅亭無計阻歸人。落花忽起雙飛鳥,芳草空眠獨醉身。
世事冷看流水暮,江程低指片霞新。到時南浦明明月,知有荷風吹葛巾。
62、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歸寓蒜嶺驛次韻二律 其二(明代-黃仲昭)
食祿無才翼圣朝,掛冠奚敢謂賢勞。淵明只合歸三徑,貢禹應(yīng)宜上九霄。
滿地黃云秋稻熟,連天碧海瘴煙消。塵蹤自笑詩懷減,忽見鄉(xiāng)山又覺豪。
63、陳元禮太常以使事至錢唐三月十七日堵無傲陳君從朱伯言陶中立韓與玉諸公西湖同泛分韻得氣字(元代-王祎)
錢唐積雨馀,景物散春媚。時暉被原隰,遠映皇華使。
良晤愜久暌,新情諧曩契。朋儔集芳宴,舉酒迭相慰。
念昔天子都,與君久留滯。夜眠每連床,晨出時并轡。
愛深均骨肉,往往佩高誼。別離未多年,升沉遽殊勢。
頌臺司禮樂,子職亦云貴。況乃銜君命,光采增意氣。
鶱騰誠足多,會合初不易。清歌送窈窕,畫舫蕩空翠。
庶洽平生歡,聊盡今日醉。持觴且徘徊,臨風復(fù)歔欷。
64、七月望宿府學(xué)口占一絕呈梁先生伯益是夜月既蝕濠梁衛(wèi)隨班行禮(明代-鄭真)
庭階數(shù)問夜如何,誰繼盧仝月蝕歌。尚喜吾儕風致別,當筵呼酒問嫦娥。
65、三月三日施侍御邀宴姚將軍莊宅即舊名東郭草亭遺址 其二(明代-祝允明)
日影迂龍轡,春光溢鳳城。繡衣乘暇出,翠幰逐空行。
姑蔑金盤露,郎邪石首羹。簪纓雜巾褐,莫遣野人驚。
66、三月自端泮還鄉(xiāng)(元代-黎伯元)
滿眼鶯花欲發(fā)吟,四方戎馬正關(guān)心。農(nóng)歸渤海家如寄,人恨桃源路不深。
夜月啼鵑空慘愴,朝陽鳴鳳遂消沉。三年枉作莼鱸夢,采蕨惟應(yīng)入翠岑。
67、春夜與閬音師詠月(清代-石巖)
皓月輕飛處,經(jīng)堂寂不嘩。碎光穿竹罅,圓影架枝叉。
露濕巢喧雀,風梳草亂蛙。與師清課后,相對理袈裟。
68、月上(宋代-仇遠)
月到東窗夜正中,人間天上廣寒宮。
蚊蟲血食三千國,盡被西風一掃空。
69、乙巳歲三月為溧陽校官上府經(jīng)烏剎橋和陶淵明(宋代-仇遠)
一日不見山,胸次塵土積。
老來志益壯,清游等疇昔。
鍾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
況是佳麗地,牛馬風不隔。
遑遑問征路,冉冉供吏役。
淵明田可秫,肯為五斗易。
石橋跨淮水,岐路由此析。
俗駕何時回,為爾謝松菊。
70、西江月·玉帳傳心如鏡(宋代-劉辰翁)
玉帳傳心如鏡,青龍繞指成輪。塵中多少白頭人。乾里尋壬難認。世事說來都了,鬼神見也須瞋。迷槎問我是何津。向道先生晝困。
71、戊三月夏五過抱樸巖(宋代-葛天民)
北窗隱隱透南薰,老子全身是此君。
冷入魚腮池面雨,靜連禽語樹頭云。
苔因覓句行來破,石為觀空坐得溫。
時事自多無耳聽,長安雖近不曾聞。
72、閏月二十日離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陽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詩十有二首 其三(宋代-趙蕃)
岸盡催撐渡,風橫促解橋。傳聞記常歲,偉觀得今朝。
時有疏鐘度,誰云隔岸遙。明當絕溪去,應(yīng)為好山招。
73、十二月七日病題四首 其三(宋代-趙蕃)
一代數(shù)百年,作者不數(shù)人。桃李非不芳,梅花獨清真。
是故吾黨士,愛之踰等倫。詩成欲何屬,目斷楚江濱。
74、暑中待月小酌(宋代-楊萬里)
火傘朝張復(fù)暮張,若教無月底禁當。
隔林欲上光先漏,窺戶無多氣已涼。
萬里無云天似水,一奩新鏡色如霜。
廣寒宮里應(yīng)無酒,挽住姮娥勸一觴。
75、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歸或遠至傍(宋代-陸游)
嚙雪猶能活窖中,儈牛亦可隱墻東。
來歸里社當知幸,萬卷書邊一老翁。
76、十二月十九日晚巫山送客歸回望西寺小閣縹緲(宋代-陸游)
送客沙頭落日催,遙看重閣更同來。
清尊與悶都傾盡,倦馬和詩總勒回。
憔悴遠游悲騎省,豪華前事記章臺。
歸時燈火參差晚,自脫征衣拂帽埃。